诸葛亮为什么一定要斩马谡呢?

2024-05-18 21:17

1. 诸葛亮为什么一定要斩马谡呢?

因三国演义一段失街亭,马谡力争请军出战,最后失街亭自缚谢罪,最后诸葛亮挥泪斩马谡,让马谡这个人的真实历史形象完全被颠覆。
那么真实历史上马谡到底如何?他和诸葛亮关系究竟怎么样?我们就细说真相。

刘备据荆州后,开始人生飞跃,荆襄人才尽入刘备帐中,其中就有荆州马家兄弟,马氏五常白眉最良,说的就是马谡兄长马良。由此可见,这五常都不是一般人,而是二般人,都是可以称呼为俊杰的人才。
也因此,对于年岁比较小的马谡,诸葛亮一直寄予厚望,甚至将他当作接班人培养,作为参军日夜跟随在身边,情同父子说不上,但有真感情肯定是真的。
这样情况直到第一次北伐失街亭后,才改变,马谡也因严重错误失去生命。
那么他冤不冤,就必须要看第一次北伐全过程才能知道。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战略目标并没有那么远大到彻底消灭曹魏,而是占据汉中家门口的凉州之地,至于雍州,能占多少是多少。诸葛亮深知一口吃不成胖子的道理,所以战略重点从来都不是长安甚至关中地区。
这也可以从诸葛亮指定的作战规划看出,如果为了攻击长安,就不会走陇西大道,而是在子午谷、傥骆道、褒斜道、陈仓故道,之中选择一个即可。走陇西大道,完全不是去长安的方向,由此可见诸葛亮目标就是凉州,而马谡失街亭就让这个战略目标完成无法实现。
因街亭位置非常重要,是关中通往凉州战略要地必经之路。
也因此,蜀汉军队只有守住街亭,才能阻挡魏军援军。没有魏国援军的支援,本身就已经出现叛乱,动荡不安的凉州才有可能被蜀汉占据进而吞并。
这里我们复盘以下第一次北伐全过程。
当时诸葛亮先派大将赵云还有邓芝,以自己旗号迷惑敌人,以为疑兵之计,出斜谷道,目标是长安,让曹魏大军惊惧不敢妄动。
随后自己在率领主力大军出陇右大道走祁山。
曹魏大军全部注意力都在蜀汉疑兵赵云部队哪里,完全没料到诸葛亮主力居然走陇右出祁山,进逼凉州。
一时间凉州地区振动,安定、天水、南安三郡叛魏投蜀,这个时候只要蜀汉自己不出问题,凉州被平定就只是时间问题。
因此魏国紧急出兵,可是却中了诸葛亮疑兵之计,曹真率领军队在斜谷拦截蜀军疑兵,赵云因为兵力不足,被击败。而凉州消息传来,蜀军出祁山攻击陇右,曹真急派张郃领军救援。
诸葛亮也知魏军马上就要到,也派马谡带兵守魏军西进必经之路街亭。
于是,张郃和马谡在街亭就会有一场必打的战争。
可是诸葛亮失算了,他没有想到自己寄予厚望的马谡。那么不禁打,不对不是不禁打,是还没打就败了,因为真实的历史上马谡是临阵脱逃。

随着张郃占据街亭这个战略要地,魏军援军开始不断出现。
这个时候诸葛亮就尴尬了,他已经成为孤军深入,也因此只能在魏国大军来临之前匆忙撤退。蜀汉大军离开,叛逃的三郡当然也不保,重新归附魏国,最后第一次北伐失败。
历数诸葛亮数次北伐,这一次应该是最好的机会,因为魏国对于蜀汉的突袭准备很不充分。短期内蜀汉获得了极大胜利。
但是马谡的失败,让整个占据急转直下。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可以说是准备充分,战术合理,唯一错误就是用错马谡。
一子错,全盘输。
其实战斗前,对马谡的使用诸葛亮曾经承受很大压力,但他还是固执己见。
“亮违众拔谡”
那么我们有理由相信,诸葛亮是认为马谡可以胜任这个位置的,只是马谡自己不争气而已。那么街亭之战马谡到底真实的表现如何?我们继续看。
马谡是在街亭兵败现场临阵脱逃的,从来没有什么自缚谢罪的事情发生。而这一切因为一个人而被掩盖了。这个人就是向朗。
向朗本身也是荆州人士,属于蜀汉荆州派系的一员,他和诸葛亮还有马谡的关系都很好,但是在第一次北伐失败之后,向朗却被免职了,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向朗对马谡的包庇。
那么向郎是背锅的吗?我看不像,而是诸葛亮却是很气愤。
那么诸葛亮到底气愤的是什么?不是马谡战败,而是临战脱逃。
这也是为什么任何人劝说诸葛亮,诸葛亮都不听,执意要杀马谡的关键原因。至于什么,严正军法不过是借口。马谡被杀,就是因为希望过大,最后他让诸葛亮失望过大。
马谡可是诸葛亮看中的接班人,以诸葛亮的人品还有道德水准,其实对接班人最看重的一点,毫无疑问是勇气和担当,而不是能力。
如果看重能力,魏延指挥战斗的能力都比马谡要强,这也是后来诸葛亮看中姜维的原因。无论能力如何,姜维最后为蜀汉忠义死节,临死还不忘复国,最后被破腹取胆。这样的壮烈和忠义古今中外几人有。
而我们再看看被寄予厚望的马谡?
街亭战败之后,竟然逃跑藏匿,这点责任都不敢担当。

诸葛亮当然是非常气愤啊,做领导的其实最看重的是态度,因为能力是可以培养的,人品和态度却是天生的。不愿承担责任,这样的人,无论能力如何,都不是当领导的料。当蒋琬在马谡被杀之后劝诸葛亮要惜才的时候,也许诸葛亮内心想的是!
我寄予厚望的人,如此没有担当,是我的错。
然后在后悔没有听刘备的话

诸葛亮为什么一定要斩马谡呢?

2. 诸葛亮一定要斩马谡是为什么?原因又是什么?

马谡虽然是蜀汉的武将,蜀汉当时正值用人的时候,但是街亭失守,诸葛亮还是挥泪斩了马谡,这是因为,街亭占据着一个重要的地理位置,街亭失守会引起整个战争走向的转变;此外,诸葛亮统治军队是非常颜色的,号令严明,士气也比较旺盛;最后就是因为,马谡没有老老实实的听从诸葛亮的指挥,这在行军作战中是大忌。所以,纵然马谡曾经为蜀汉做过贡献,但是街亭的失守,还是让诸葛亮不得不挥泪斩马谡。

一、街亭的地理位置。街亭位于现在的甘肃天水市,在秦安县城东45宫里处的陇城镇。当时是一个重要的关卡,古代兵家的必争之地。诸葛亮为了匡扶汉室,部署了北伐曹魏的接听之战,没有想到,马谡却导致街亭失守,从而使得疏浚的主力崩溃,诸葛亮不得不退兵。

二、诸葛亮军纪严明。蜀汉军队在诸葛亮的治理下,是一个纪律严明的队伍。诸葛亮不仅是一个得人心的人,而且是一个治军有方的人。在这种情况下,诸葛亮必须给全军一个交代。不能因为自己缺少将领就留下马谡这个人。毕竟,宁缺毋滥的道理诸葛亮是懂得的。所以为了给全军一个交代,也为了严明军纪,诸葛亮不得不挥泪斩马谡。

三、马谡不听指挥,犯了军队大忌。我们都知道,军队的纪律之一就是服从。军人就是要服从的。诸葛亮在部署街亭的时候,刘备曾经提醒过诸葛亮,但是诸葛亮还是比较相信马谡的。没有想到,马谡却违背了诸葛亮的医院,非要在山上扎营。副将王平还提醒他,“丞相临走的时候嘱咐过,要坚守城池,稳扎营垒。在山上扎营太冒险。”但是马谡却不听劝,最后导致了失败。

3. 诸葛亮为什么非要斩马谡?马谡究竟做错了什么

 《三国志》在诸葛亮和马谡传记当中都没有详细说明,倒是在《王平传》当中有一点具体描述:“谡舍水上山,举措烦扰,平连规谏谡,谡不能用,大败于街亭。”这段话第一句的意思是,马谡舍弃了大军饮用水的水源,驻扎到了山上。
  街亭是个什么地方?一般认为,街亭是一个咽喉之地,是群山中的一个关口,交通要道,从诸葛亮让先头部队占领这个地方来看,这里或者是一个关隘,也或者是一个大的城镇,总之,这里应该有一个小城,在古代,一般的县都会有城,较大的镇甚至较大的村子都会有围墙,这围墙就是用来防御的,所以,《三国志・张A传》中有“谡依阻南山,下不据城”一说。
  看起来,马谡的部署错在“上山”,在这里,有这样一些疑问,诸葛亮的部署会具体到是驻守在什么地方吗?马谡不知道军队人马要喝水吗?假如仅仅是一个饮用水问题,王平提醒了他,他还不懂得吗?回头再把整个战役连起来看,假如街亭不失,赵云丢失了箕谷,诸葛亮还能够继续进攻长安不回撤吗?这最后一个问题,即便是赵云失利后能够“敛众自守,不至大败”,战场上的态势已经不利于诸葛亮,不退兵恐怕后路被断,他还得退兵,那么,再有一问:假如因为赵云而退兵,赵云会被斩首吗?后边的事情不可以设想,但现实是赵云不但没有杀头,还得到了赏赐,那原因是箕谷失利,但由于赵云亲自断后,军需物资没有大的损失,兵将也没有大的死亡,所以,诸葛亮就让赵云把部队剩下的绢布分赐给将士,只不过,赵云认为,打仗没有缴获(军事无利),不应该得到赏赐才没有接受。
  这样对比来看,失败并不是马谡被处死的唯一原因,马谡被处死,恐怕在于他既违背了诸葛亮部署,又导致了战场形势的被动,而这个部署就是要在下面“据城”而守,而不是上那座南山,说得更明白一点,马谡上山,是摆出了一副进攻的阵势,而不是“据城”而守,这就是他违背诸葛亮部署的症结所在。
  诸葛亮的部署是,马谡守在街亭,挡住魏明帝的张A军,由他在西北方向攻城掠地,这样一来,蜀国军队的攻守方向已经有了一个转换,马谡这个先头部队,不再是一个攻击部队,而是一个防守军,进攻端在诸葛亮,可惜,马谡并不一定真正理解诸葛亮的战略意图,又碰到了一个懂军事身经百战的魏国大将张A。
  在这次战事当中,张A是先断了马谡的饮用水源然后才出击的,从汲道被断到因为饮水成为问题,这当中应该有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张A是等着马谡先出手的,而马谡却是“举措烦扰”(《三国志・王平传》语),没有一个好的办法和措施来应付这种局面,在这次战役当中,王平只是率领着一千余人,在他“鸣鼓自持”时,张A以为是伏兵,也并不急于逼近厮杀,这让王平有机会收拾败退之兵全身而退,这次战役,魏明帝一共派出了两路大军,南路由曹真对敌赵云,北路由张A拒敌马谡,而在《三国志・张A传》当中,魏明帝给张A的任务是“拒亮将马谡于街亭”,假如马谡“据城而守”,张A会不会不急于进攻,双方能够相持一段时间?
  马谡违背诸葛亮的部署,是和诸葛亮的一种战略性的分歧,诸葛亮知道,他不可能在这一次战役中就能消灭魏国,因此他要进一步得一地,得一地巩固一地,而马谡改变的就是这样的“部署”,变防守为进攻,幻想一战而胜,可以设想,假如马谡侥幸取胜,他在蜀国会是什么样的影响?
   马谡不是姜维,他在蜀国有势力,哥哥马良是先主刘备的身边人,这时虽然死了,但他的影响还在,其他还有兄弟三人,个个优秀,马谡是诸葛亮违背刘备的告诫受到重用的,这难道不会让诸葛亮很失望吗?
  马谡是智谋之士,这种人看问题在于他的先见性,就像诸葛亮自己的那个三分天下,诸葛亮是排斥了其他人的意见提拔马谡的(违众拔谡),而马谡却不堪重用,一上来就打了大败仗,一个诸葛亮违众提拔的人,却和诸葛亮战略思想相悖,这个马谡又怎能不令诸葛亮伤心至极!不仅如此,一个还在马谡没死就给他讲情的李邈,也被诸葛亮打发走了。
   

诸葛亮为什么非要斩马谡?马谡究竟做错了什么

4. 诸葛亮为什么一定要斩马谡呢?

挥泪斩马谡,这句话今天又一次被提及,知常容今天趁着热点想聊聊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斩掉了什么?又斩出了什么?
马谡有才吗?绝对有。
才器过人,好论军计——《三国志·蜀书·董刘马陈董吕传》
能够用才器过人这四个字来形容,那也是非常人物。马谡担任过成都令和越巂太守,说明他不是一个只会纸上谈兵之人,他也是有切切实实的经历和功绩在。

诸葛亮又和马谡是什么关系呢?
诸葛亮很器重马谡,器重他有这么几个原因。
1、诸葛亮和马良关系很好,马良被刘备重用也有诸葛亮举荐的功劳在,他们以兄弟相称,马谡是马良的弟弟。
2、诸葛亮很喜欢马谡的才干,喜欢到什么程度?每引见谈论,自昼达夜。
诸葛亮是蜀汉丞相,要处理的事务特别多,特别是诸葛亮是事无巨细都要管。在这么忙的情况下,他还可以做到与马谡自昼达夜谈论,可见两人的情谊不是一般的深。

诸葛亮为什么要斩马谡?
关于马谡怎么死的,有不同的说法,有说是被诸葛亮杀的,也有说没有被杀,马谡是病死在狱中。但是不管怎么样,反正不是在阵前斩杀的,这个与《三国演义》中的说法是不一样的。
为什么不是阵前斩杀呢?因为马谡兵败之后跑了,诸葛亮找不到马谡。这一点马谡的确是让人大跌眼镜,这不只是兵败水平高低的问题,还涉及到人品问题了。
本来诸葛亮提拔马谡就是“违众拔谡”,因为当时大家觉得魏延、吴懿等老将更合适,但是诸葛亮拒绝了。在诸葛亮力压众口的情况下,马谡成了先锋,结果马谡不但没有好好表现,而且在阵前有违节制,不听王平劝阻,兵败又落跑了。
谁知道内情呢?
向朗。
向朗就是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提到的将军向宠的叔伯。他与徐庶,庞统等人的交情都不错,与诸葛亮关系也不错。诸葛亮南征之时,向朗镇守成都负责后勤事务。

马谡跑了,他不主动报告,诸葛亮就将向朗免职。陈寿在《三国志》中用了一句话:朗知情不举,亮恨之,免官还成都。
受到处罚的当然不止马谡和向朗,还有陈寿的父亲。陈寿的父亲当时在马谡军中任参军。
诸葛亮当时的心情怎么样呢?《三国志》没有记载,不过唐代赵蕤所著的《反经》中有一段诸葛亮与蒋琬的对话:
昔楚杀得臣,然后文公喜可知也。天下未定,而戮智计之士,岂不惜哉?
这是蒋琬的观点,蒋琬认为杀掉马谡太可惜了,现在正是用人之际。
诸葛亮流着泪说:
亮流涕曰:“孙武所以能制胜者,用法明也。是以杨干乱法,魏绛戮之。四海分裂,兵交方始,若复废法,何用讨贼耶?”——《反经·臣行》
诸葛亮是为法而斩,斩掉了什么?
斩掉了私情,斩掉自己与马谡之间的情谊,知常容曾经写过一篇文章《人到中年再看诸葛亮,发现除了“智”,他过的生活并不比普通人幸福》,这是一种痛苦的割舍,所以流泪。
这一次为了法,不但处罚了马谡,也处罚了向郎,这二个都是自己的亲信。为了法之正,诸葛亮毫不犹豫。
同时他还斩向谁?斩向自己。
臣明不知人,恤事多暗,《春秋》责帅,臣职是当。请自贬三等,以督厥咎——《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他并没有让马谡承担这一次的全部责任,他将自己也列入其中,自贬为右将军,承担领导责任。直到后来诸葛亮又一次出关,斩杀王双,降集氐、羌,兴复二郡之后才官复原职。
那斩出了什么?斩出了整个蜀汉的规矩,斩出整个蜀汉的严法。

陈寿虽然因为父亲被处罚,但是他在对诸葛亮执法点了大大的赞。评价诸葛亮“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同时他还说虽然诸葛亮主政期间法很严格,但是老百姓都是咸畏而爱之。
法正曾经对诸葛亮说:我们制定的法要宽,但诸葛亮说我们要严,理由就是刘璋时期太宽了。
诸葛亮提出的观点就是:吾今威之以法,法行则知恩;限之以爵,爵加则知荣。
正是这样的认知,才有了诸葛亮斩马谡这一决定。
诸葛亮这个做法还有什么值得令人称颂的地方呢?他将自己也置在法之内。
虽然他行的是苛法,商鞅之法。但是商鞅之法有法外之人,秦国国君和太子都是法外之人。
此时政出葛氏,诸葛亮却将自己也纳入法之内,从这个角度来说诸葛亮斩马谡,斩出的是法的威严,法的公平。
所以陈寿说诸葛亮“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为何无怨者?皆公平也。《三国志》的作者陈寿不怨诸葛亮就是最好的明证。

5. 诸葛亮为什么坚持要斩马谡,又为何为他挥泪?

街亭之战后,对马谡这个败军之将处置问题,蜀汉多数大臣都认为,马谡既然已经诚心悔悟,理应给他一个戴罪立功的机会,诸葛亮却不顾两人私交深厚,挥泪将马谡处死。



对此决定,很多蜀汉大臣都竭力反对,对马谡之死深感惋惜。
即使十分推崇诸葛亮的后世史家习凿齿,也对此事不以为然,认为蜀汉僻陋一方,人才匮乏远难比曹魏,还杀戮马谡这样的俊杰,实在不是智者所为,难怪诸葛亮北伐无功,不能成就大事。
【习凿齿曰:今蜀僻陋一方,才少上国,而杀其俊杰,退收驽下之用,明法胜才,不师三败之道,将以成业,不亦难乎!】
那么,诸葛亮杀马谡,当真是浪费人才、杀错了么?
以马谡的才能,被斩可不可惜?当然可惜之极。
马谡其人,是荆襄名士马良的弟弟,自幼才器出众,诸葛亮不顾刘备遗言「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将他引以为知己,重用为心腹。诸葛亮南征,马谡献“攻心为上,攻城为下”之计,诸葛亮纳其策,赦免孟获、收服蛮人之心而平南中三郡,为北伐大业稳定了后方。



所以对诸葛亮因街亭战败,挥泪斩马谡之举,蒋琬也好,习凿齿也罢,都极不理解。蒋琬就认为,「当年城濮之战楚军战败,大将子玉(成得臣)以战败罪被杀,晋文公因此大喜。天下未定而先杀掉马谡这等智计之士,岂不可惜之极?」



毕竟蜀汉人才难得,历史上也有无数败军之将,戴罪立功,知耻而后勇的先例。比如春秋时秦穆公,对崤山之战全军覆没的败将三人组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不加惩处反而委以重任,终于在三年后的王官之战大败晋国,一雪前耻。
其实,对诸葛亮此番做法,他们的非议,正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了。
诸葛亮不是不珍惜马谡的才干,也不是不相信马谡经历这番教训后肯定会痛定思痛的决心,未来可以将功赎罪、给蜀汉做出巨大贡献的能力,而就是因为马谡和自己私交太好,又是自己原本心目中的继承人。所以此番兵败后,才非杀马谡不可。
晚清时,曾国藩曾对李鸿章言:「欲做大事,以多寻替手为先。」李鸿章亦深以为然。
而此时诸葛亮四十七岁,对古人来说已并不年轻,同样到了需要考虑自己事业接班人的年龄。比他小九岁的马谡,就是诸葛亮栽培多年的最佳人选。



至于诸葛亮历史上的接班人蒋琬,具体年龄虽不可考,但可确定与诸葛亮至少同龄,甚至更加年长,只是个在马谡已死、诸葛亮早逝的情况下,不得已的过渡人物,绝不会是诸葛亮的最初选择。
(东吴名臣潘濬是蒋琬的表弟,接近30岁时被刘表任命为江夏从事,刘表死于208年,当时诸葛亮27岁。则潘濬多半比诸葛亮年长,作为他表兄的蒋琬年纪就更大了。蒋琬接班时,大致55-60岁,去世时已经65~70岁。)
当蜀汉建兴六年(公元228年),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出其不意席卷雍凉三郡,一片形势大好。可是在关键要地街亭的防守上,诸葛亮没有用宿将魏延、吴懿,而是违逆众将之议,将参谋出身的马谡委以重任,任用他去守街亭,就是为了给他积累军事资历,为将来接班作准备。
马谡立下军令状



身肩如此重任,马谡却把事彻底办砸了。他只知道沿袭兵法“置死地而后生”,上山扎营,却被魏将张郃截断水源,被迫与五万魏军步骑大战惨败,上万兵马只逃回千余人。
诸葛亮主力大军因此进退失据,被迫撤军,这次轰轰烈烈、同时也是机会最好的北伐,就此失败。
马谡违背诸葛亮战前部署,擅做主张令大军兵败,而且违背军法、临难脱逃,罪证确凿。
马谡在蜀汉将士心中的威信已经垮了,辜负的不止是诸葛亮对他的信任,更是将来托付以军国重任的期望。



诸葛亮治国的方略,便是“明法”和“正身”,他制定蜀科,严格法度,赏罚必信,开诚布公,虚心纳谏,奖励直言,如董和曾因某事连续和他争论十次,诸葛亮不以为忤,反而公开嘉奖,大加鼓励。
街亭之败后,诸葛亮以用人失察之罪引咎自贬名位,从丞相降为右将军,正体现了敢于承担错误的伟大人格。



如果他这回赦免了一向恩若骨肉、情同兄弟的马谡,那么不是有私却也有私,是为国惜才却也成了为己徇私,又怎能令蜀汉上下一致心服呢?
所以诸葛亮只有大义灭亲,斩杀马谡以行军法,方可彰显自己的军令严明和大公之心,威慑百官,稳定朝局,安抚人心。
比起号令朝野令行禁止,文武百官团结一心,令蜀汉在新败之时政局稳定这个全盘大局,则马谡本身才能再高,悔悟之心再真诚,如果他活着将来又可能给蜀汉做多大贡献,终究也只是次要之事。



杀马谡时,岂止是十万大军为之流泪,诸葛亮又何尝不是心痛如绞呢?既是失去了一个一向赏识器重的知己,也是国家失去了一个难得的人才。可是,没有办法,无论君臣将相王侯,谁都不能凌驾于国家社稷之上。
所以,诸葛亮才教育下一个接班人蒋琬说:「孙武用法严明而制胜天下,在四海分裂、兵戈相争的乱世,如果因人废法,何以讨贼?」
这个世上总有许多迫不得已的决断,是明知损失惨重,也必须一条道走到头的。
此战后,诸葛亮更向全国通告自己用人不当的错失,(【布所失于天下】)更要求同僚们尽可能批评自己的过失【(勤攻吾之缺)】,经过数年整训,终于练出一只令魏军只敢坚壁固守,不敢与之野战的强兵,克复武都、阴平两郡,名正言顺复职。



正因为诸葛亮一生为国为民,不图私我,他的施政自然为世人人信服,哪怕施以严刑峻法,也让举国百万官民乐于接受。大小官吏同样不敢轻越雷池,起贪墨之心,极大提高了政权的组织和行政效率。
蜀汉虽然连年北伐,屡屡用兵,律法森严,然而生产力水平却极大提高,百万百姓养兵十万而毫无怨言。朝堂上下共同为了“兴复中原,还于旧都”的理想而齐心协力。
凭借卓越当世的个人能力、鞠躬尽瘁的工作热情、事无巨细的工作态度,诸葛亮燃尽生命中所有能量,不止是为蜀汉江山续命整整四十年,他的许多举措遗泽后世千百年。



狂风呼啸,惊涛裂岸,时代大潮翻涌而过,不时发出巨大的轰鸣,气势磅礴不可一世耀武扬威碾压过一切,冲向没有人能预言的远方。历史星空何等浩大,一个人的力量又何等渺小,其实也没有什么人的生死悲喜,当真值得他人长久驻足。
再伟大的英雄,身后不过是一抔黄土;再辉煌的功业,留下的不过是几页史书。这种情绪走到极致,就是「皇图霸业,皆归尘土,成王败寇皆是空」。
在人生的重大选择面前,多少人缺乏勇往直前的斗志,多少人没有决断勇气,去勇于面对这种“空”的感觉,而是犹豫畏缩,最终选择了放弃和逃避。马谡自负天下之才、无双国士,兵败之时弃军而逃,便是在人生最重大考验时,做了可耻的懦夫。
而诸葛亮却不然,他同样明知道是“空”,却还要勇敢去直面惨淡的命运,去「知其不可而为之」,以一州之军抗天下之力,正是从由初出茅庐的“看山是山”,经过白帝托孤时的“看山不是山”,再到挥泪斩下知己人头,传首全军的那一刻,终于摒弃了一切功利考虑,进入更高层面的“看山还是山”,于是才有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千古之叹。
人的一生虽然短暂,即使伟大如诸葛亮也不过半百之年,但他的人格魅力和精神操守却辉耀历史时空,成为我们这个伟大民族永不可分割的历史财富。——诸葛大名垂宇宙,万古云霄一羽毛!

诸葛亮为什么坚持要斩马谡,又为何为他挥泪?

6. 诸葛亮为什么一定要斩马谡呢?

街亭之战前,诸葛亮违众提拔马谡为阻击魏军的主将;街亭之战时,马谡狂妄自大致使街亭失败;街亭之战后,诸葛亮逆众斩马谡以正军律,上演一出家喻户晓的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的大戏。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在《三国演义•第九十六回:孔明挥泪斩马谡 周鲂断发赚曹休》占有很大的篇幅,占据大半个标题。马谡伏法归咎于犯法,按法当斩。诸葛亮执法根据于军法,依法追究。所以,挥泪斩马谡,不仅刹时刻画出马谡狂妄自大、恃才自负、言过其实的丑陋性格,还瞬间成就了诸葛亮有情有义、执法严明、严于自责的光辉形象。特别是诸葛亮斩马谡时“三哭”将诸葛亮的内心思想透露得淋漓尽致。

具体如下。
第一哭,挥泪曰:“吾与汝义同兄弟,汝之子即吾之子也,不必多嘱。”《辞海》对“挥泪”一词的解释:挥洒泪水。形容泪流得多。诸葛亮第一哭,是被马谡临逝之言所感动。对马谡即将被处死,从个人感情上深表同情,流露悲痛。可是军法无情,即便马谡与诸葛亮情同父子,诸葛亮视马谡义如兄弟,在军法面前也难免一死。
街亭之战,在战场上,作为主将的马谡不仅违背部署、擅做主张,还违背军法、临难脱逃,从而令蜀汉防守街亭大军兵败并令第一次北伐功败垂成。街亭之战后,马谡在蜀汉将士心中的威信已经垮了,辜负的不止是诸葛亮对他的信任,更是将来托付以军国重任的期望。因此,即便与马谡再恩若骨肉、情同兄弟,在罪证确凿、军法严明面前,诸葛亮只能大义灭亲,严格执法。

第二哭,流涕而答曰:“昔孙武所以能制胜于天下者,用法明也。今四方分争,兵戈方始,若复废法,何以讨贼耶?合当斩之。”《辞海》对“流涕”一词的解释:流泪。诸葛亮第二哭,是被蒋琬竭力反对所辩解。对马谡务必被正法,对个人而言是不得已而为之,发自内心极不愿意。从蒋琬的角度看,历史上曾有无数败军之将,戴罪立功,知耻而后勇的先例。
另外蜀汉人才难得,而马谡自幼才器出众,出谋划策,治理政务,参谋军事,无所不能。所以对诸葛亮只因街亭战败就挥泪斩马谡之举极不理解。对诸葛亮而言,马谡即便经街亭失败教训后而痛定思痛,也会将功赎罪并给蜀汉做出巨大贡献,只因与自己私交太好,又是自己原本心目中的继承人。所以此番兵败后,才非杀马谡不可。否则无法彰显自己的军令严明和大公之心,不能威慑百官,不可稳定朝局,不得安抚人心。

第三哭,大哭不已。《辞海》对“大哭”一词的解释:大声哭泣。诸葛亮第三哭,是被看马谡的人头时所流露的感情。对马谡伏法,为自己用人不当,深感有负先帝而深深自责。马谡被杀,不止北伐十万大军为之流泪,诸葛亮更是心痛如绞:即为自己失去一个赏识器重的知己,也为国家失去一个才华出众的人才,甚至为自己未听一个中肯遗言的后果。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
诸葛亮要是没有违众提拔马谡,马谡就不会因街亭之败而被正军法。可是,无论君臣将相王侯,都不能凌驾于国家社稷之上,包括诸葛亮本人,更何况是马谡。所以,即使马谡个人才能再高,悔悟之心再诚,活着能做大贡献,与号令朝野令行禁止,文武百官团结一心,令蜀汉在新败之时政局稳定全盘大局相比,马谡之死还只是次要。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斩掉是诸葛亮与马谡的“恩若骨肉、情同兄弟”的私人感情,续接是统治者与民众的“兴复中原、还于旧都”的国家理想。诸葛亮的挥泪,有不舍,有失望,但没办法,作为政治家,只能做这样的选择。
笔者按:大公无私,指办事公正,没有私心,现多指从集体利益出发,毫无个人打算。出自汉·马融《忠经·天地神明》:“忠者中也,至公无私。”诸葛亮先是违众提拔马谡,后是逆众斩杀马谡,一提一杀,彰显出作为蜀国丞相,蜀军统帅的举贤不避亲及执法不避亲的原则及胸怀。为此,诸葛亮为蜀汉鞠躬尽瘁,死而后矣。正所谓:心中无私天地宽。

7. 诸葛亮为什么一定要斩马谡呢?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第一是,想起了刘备在白帝城托孤的一句话。当时马谡也在身边,刘备趁马谡没在眼前对诸葛亮说:此人言过其实,不可重用。而诸葛亮却很看重马谡,所以把守街亭这个重任交给马谡。

结果街亭失守。诸葛亮在斩马谡时想起了刘备这句话。掩面哭泣,后悔不该忘记刘备临终的遗言。真的应了那句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思必有一得那句话。感道自己对不起刘备,对不起刘备托孤之情。由于自已用人不当,使蜀国损失惨重,更对不起蜀国的乡亲父老。所以自动提出给自己降职处分。
第二诸葛亮斩了马谡,认为自己用人不当,耽误了扶汉大事。而马谡又是自己看中的,对马谡希望很大。可是马谡为什么会失败了呢?诸葛亮对自己的军事才能也产生了怀疑。

第三诸葛亮斩了马谡已经感到蜀国再也无人可用了。就连自己最重视的人都不堪重用,还有谁能让他可信呢?诸葛亮这个心思从他以后用人的态度完全可以看出来。例如他伐魏每次都要出祁山,费钱费粮又费时,不听手下大将魏延兵出子午谷的计谋。不听信任何一个人的意见。从处理军务上的事也能看出来。

凡是触犯军规二十军棍以上的案例都要自己亲自处理。使诸葛亮累死在五丈原。真正做到了鞠躬尽垂。诸葛亮这种做法也引起了很多人对他不满。便出现了一部分人对诸葛亮评语为,专制,不重视人才,不放权,不培养人才。致使诸葛亮死后,姜维伐魏无人可用,只好用廖化做先锋。因此便出现了蜀中无大将廖化做先锋这个笑话。其实对诸葛亮这种评语是不对的,诸葛亮是从马谡失街亭后出现的这种作风,他真的是怕再次用错人伤不起啊。

诸葛亮为什么一定要斩马谡呢?

8. 历史上诸葛亮为什么要斩马谡呢?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失败后,做了一系列让人唏嘘不已的事:上书自贬、赵云降职、王平受赏和最著名斩马谡。马谡是街亭失利的直接责任人,他被杀的原因已经有很多学者做过分析,综合起来,大家基本认同是诸葛亮秉承依法治国的理念同时为了平衡蜀汉政权内部的各方势力而处死了马谡但是站在前辈们的肩膀上再向前看一步,会发现马谡是替诸葛亮死的,而且这一点诸葛亮自己也很清楚,这也就是他流泪的根本原因。

因为马谡罪不至死!打了一场败仗而已,如果这就要杀,一辈子打败仗刘备岂有活路?而且如果按照这个标准来衡量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的历代名将,可能除了韩信等极少数以外,没有一个没打过败仗的,岂不是统统要杀?况且打了败仗死了人也是一种经验,总结经验才能再战,这样杀了岂不是白败了。而且,论起责任诸葛亮才是这次北伐的主帅,马谡只是前线指挥官,兵败至此孔明先生的责任最重。
诸葛亮自己也知道,所以回到汉中之后,他立即上表后主刘禅:“臣以弱才,叨窃非据,亲秉旄钺以厉三军,不能训章明法,临事而惧,至有街亭违命之阙,箕谷不戒之失,咎皆在臣授任无方。臣明不知人,恤事多暗,春秋责帅,臣职是当。请自贬三等,以督厥咎。”这里面说的关于街亭失败诸葛亮的罪名是“违命之阙” (《三国志·诸葛亮传》),他违背的是刘备的遗命,因为刘备对马谡有过遗命:“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君其察之。”(《三国志·马谡传》)

这就非同小可。这意味着诸葛亮是违背先帝遗命,违背群众意见启用的马谡,同时也意味着诸葛亮用马谡导致街亭之败,惹怒了几乎所有人,也就是说诸葛亮犯了众怒。这种情况下,如果不杀马谡,只是自己给自己降职,然后权力如故,无论如何是无法服众的。大家嘴上不说,心理也要鄙视他。
马谡是聪明人,虽然在战场上没有经验,但是他在蜀国政坛上摸爬滚打多年,对于诸葛亮感情极深,所以自从街亭失败之后,他就准备要死,甚至写好了遗书:“明公视谡犹子,谡视明公犹父,愿深惟殛鲧兴禹之义,使平生之交不亏于此,谡虽死无恨于黄壤也。”(《三国志·马谡传》)。

马谡的意思是街亭之败的锅我去背,为了丞相的大志,我马谡献上自己的人头,平息众人的怒火,帮助丞相继续稳住蜀国的局面。不仅如此,马谡在遗书里还希望自己的儿子继承自己的遗志,他将继续为了诸葛丞相“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理想而拼搏,希望自己视若父亲的诸葛亮予以照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