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事金融之后,最大的感受是什么?这一行业有多辛苦?

2024-05-04 11:11

1. 从事金融之后,最大的感受是什么?这一行业有多辛苦?

在进行从事金融行业之后,我个人最大的感受就是拥有很大的压力。因为从事金融行业是非常辛苦的,而且每一天都会拥有比较紧张的工作状态。
每一个人在进行毕业之后,通常都会根据自己的专业选择相关的工作。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拥有的工作,才会让自己内心拥有一种比较满意的状态。进行工作的过程中也会发挥出属于自己真正的价值。
拥有很大的工作压力。
首先从事金融之后,让我个人觉得从事金融工作的过程中会产生很大的工作压力。工作压力会让我内心拥有一种特别紧张的感觉,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拥有比较放松的状态。从而会让我整个人的心态发生很大的改变,甚至也会想要通过一些方式成功释放自己内心的工作压力。毕竟只有工作压力释放之后,才能让自己拥有更好的状态进行工作。
金融行业非常辛苦。
而且我们也需要承认从事金融行业的人群基本上都是比较辛苦的。因为从事金融行业的人不仅需要拥有专业的知识,而且在进行工作的过程中,也需要根据自己的工作能力去应变所有的突发情况。最主要的就是在工作的过程中,要拥有比较专业的判断能力。所以我们会发现所有从事金融行业的人,基本上都会拥有一种比较疲惫的感觉。
我个人的看法。
最后我个人觉得从事金融行业虽然会拥有很大的工作压力。但是在从事这种工作的过程中,就可以让自己获得比较不错的薪资待遇。因此我个人觉得选择学习金融专业的人群,在进入金融行业之后也应该坚持进行工作。因为通过坚持工作的方式,才可以让自己在工作的过程中拥有更好的发展空间。

从事金融之后,最大的感受是什么?这一行业有多辛苦?

2. 从事金融行业以来,你所遇到的最艰难的事情是什么?

我认为从事金融行业所遇到的最艰难的事情就是离钱做着最近的工作,但是却赚不到什么钱。其实在疫情发生以来,很多人的事业都受到了重创。金融行业在很多人眼里都是非常赚钱的一个行业,但其实真正从事金融行业的人才知道,在这一行想要赚钱是非常困难的。进入行业虽然看似是和钱打交道,但其实想要在这其中赚到钱是非常困难的。
特别是对于那些刚进入到职场毕业时间不久的年轻人来说想要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还有着很大的一段距离。在刚开始进入到金融业的时候是满腔热血的,觉得自己无论什么事情都是可以坚持下去的,但是在见了很多自己完成不了的事情之后,才会觉得自己好像并没有那么大的能力,开始对整个金融行业有了很深的质疑。可能很多人觉得进入行业非常的高端,是和金钱打交道的,肯定也能够有很高的收入。
但其实并不是这样的,因为在这里面有很多不靠谱的人,比方说作风特别老派的一些国企和一些只顾在外面吹牛,根本就不考虑实际问题的骗子。而且在金融行业也能够看尽人生百态,有一些人的确是通过金融行业赚到了很多的钱,但是也有一些人因为金融行业而劳动路,这些事情都是非常常见的,有一些人在金融行业做的非常的痛苦,但是也有些人觉得金融行业就是自己的人生机遇。
所以我认为在金融行业从业以来遇到的最艰难的一件事情就是该怎样摆正自己的心态。如果在工作当中没有办法很好的摆正自己的心态,那么是很难正常的工作下去的,而且在工作当中也是很容易会出现纰漏的,毕竟在金融这个行业皮肤差距是非常明显的,如果大家不能够摆正自己的心,那么是很难在这一行从事下去的。

3. 从事金融行业以来,你所遇到的最艰难的事情是什么?

客户对行业的不认可,身边朋友对行业的质疑,感觉低人一等,没有信心和动力了,现在就纠结中,想自己做点事,又没有好的路子,想换行业工作不太好找。 来自职Q用户:匿名用户
1、这是个专业的事情,需要自己有专业的头脑分析风险情况,才能寻找到目标消费群体,如果自己不能判断出该金融产品的风险程度是否适合该客户的话,一旦出现客户承受不了的风险发生时,相信自己也会很难受
2、客户的沉淀和积累吧 来自职Q用户:西卒💗

从事金融行业以来,你所遇到的最艰难的事情是什么?

4. 从事金融行业以来,你所遇到的最艰难的事情是什么?

客户对行业的不认可,身边朋友对行业的质疑,感觉低人一等,没有信心和动力了,现在就纠结中,想自己做点事,又没有好的路子,想换行业工作不太好找。 来自职Q用户:匿名用户
1、这是个专业的事情,需要自己有专业的头脑分析风险情况,才能寻找到目标消费群体,如果自己不能判断出该金融产品的风险程度是否适合该客户的话,一旦出现客户承受不了的风险发生时,相信自己也会很难受
2、客户的沉淀和积累吧 来自职Q用户:西卒💗

5. 金融从业者压力大,大部分工作也很枯燥,那么金融从业者的乐趣在哪?

1. 答主在这里主要陈述缺点,并非是答主认为金融行业缺点多过优点,而是提醒读者进入此行业将来可能面对的困难是什么。答主希望进入这个行业的人清楚认识到从事此行业所需要付出的是什么,面对的是什么,心安理得把这个行业当作值得追求一生的事业来做,而不是仅仅凭着一腔热血,一时兴起或者活在别人所诉的美好愿景之中。而这也是答主对于投资这项事业的态度。风险和收益是投资两大不变的主题,对于职业选择也是,人生的重大抉择也是如此。不过至于如何选择,有些时候,并非落于合适与否,惟愿与不愿。

2. 术业有专攻。答主是价值投资者,看重基本面,对Quant虽有所知,但只是略懂一丝皮毛,而Quant的投资方式、理念与我有较大差异,因此对于Quant方面的问题不敢随意作答。对量化和价值投资孰优孰劣的问题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之事,无法评论。
3. 有人问及IB中的S&T,我并未在IB这个部门做过事,但还是可以简单说说个人看法。现在的IB并没有可以明确被称为自营的业务(proprietary trading)。即使有,也是游走于政策边缘,相比于七八年前的规模不可同日而语。在S&T体验一下Trading Floor并没有什么坏处,只不过做市/拿头寸这种事情的交易偏向短线。在我看来,短线交易并无不可,不妥的是长久做短线交易容易沾染急功近利的心态,妄图在短期之内通过杠杆攫取一大笔财富的浮躁心态,尤其在尚未搞清市场逻辑的前提之下。这种心态对于未来的投资生涯个人认为有百害无一利。所以一个人如果想把投资当作一辈子的事业来做的话,S&T并不适合带上太久,向Research转型或转投买方才是正途。不过以上建议只是符合我个人的投资理念,纯属个人看法。选择这种事情,还是自己慎重考虑后再做决定才好。

4. 这里面有些同行提到了压力和心态。我在回答时提到过压力大的问题,实际上我个人在工作前半段的时候确实感觉压力较大,要说现在,其实还好。至于心态,我认为这取决于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于我个人而言,只要你没有变成基金的高级合伙人,公司对你个人来说只不过是一个平台而已,你为公司和投资人赚钱,他给你薪水奖金,这是最直接的利益关系。
你做得好了,名利双收,做的差了,扫地出门,天经地义。不报不切合实际的期望,也就不会有忿忿不平的失望。至于业绩和投资策略方面,投资经理自然在建立头寸之前会有周详的计划,面对不同的市场状况作出相应的操作。在建仓之前,充分考虑,建仓之后,承担风险与收益,为自己做出的决策负责,这也是天经地义,自然要淡然处之。 不过,真正的淡然,是在历经市场浮沉有成功业绩支持的自信。这也是我希望自己达到的高度。而投资赚不赚钱,靠的是水平,能赚多少,运气也起很大作用,有些时候不必过度苛求,追求极致,这样也会淡然一些。
5. 看到有些评论抱怨收入低辛苦。我认为,你的收入状况取决于你所能为企业创造的价值多寡和对此价值的垄断程度。至于如何提高解决,请自行考虑,因为路都是自己走出来的。

6. 对于国内薪酬一类的数字表述,确切的说是根据朋友随意聊天道听途说而来,并非是答主拉上朋友去银行拉出薪资流水存为证据,证明其所报收入属实非虚,以作谈资。朋友相交,有些底线还是不能逾越的。
7. 对于有些质疑。“Sell Side研究员创造价值的方式是为S&T 部门带来交易的佣金。大银行的研报对所有交易客户都是免费的,从来没见过研究员靠卖研报为生”。这句话基本属实。“卖研报”只不过是中国基金圈朋友的说法,卖方的主要收入是靠佣金分仓,而买方选择卖方的主要因素就是卖方的研究实力。
卖方经常会到买方去交流推票,在很多基金经理看来,这种行为无异于卖研究卖研报,所有才有这一种说法。这个说法比较常见,至于真实性,问问基金经理是否认可这种说法便知。
另外,做投资组合的基金经理也可能需要来源于第三方的行业研究或者报告(例如咨询公司),这部分可肯定是无法免费的。至于我个人,因为我的策略时宏观对冲,并不追踪个股,绝大多数时间亦不需要细分至行业,无需与股票分析师打太多交道。我的研究支持更多来源于公司内部组合中各投资品种策略分析师的分析总结评论,彭博终端,路透终端,官方表态(FED,ECB,BOE,BOJ等央行官员或报告)或者是IB一些重量级宏观策略分析师对市场的评论分析。

金融从业者压力大,大部分工作也很枯燥,那么金融从业者的乐趣在哪?

6. 中国金融行业从事者常年工作强度大,如果是你,你愿意吗?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经常加班,总在出差或在出差的路上。还有一群人,他们轻松度日,拿这高薪随遇而安。他们都是券商研究员,生存状态却完全不同。不过总体上,这是一个高薪、忙碌、适合年轻人拼搏的行业。然而繁重的任务量使很多研究员只为完成任务,没有动力出差,薪酬不与预测准确度挂钩,使他们没有动力追求结果的正确性。在高工作强度、高流动性下,许多优秀的研究员转作投资,人才流失严重。然而,研究与投资高度相关。哪怕是具有专业知识的投资人士,如果看多了研究院的报告,也会受其影响。错判的研报篇幅众多,偏差极大,让投资者不满。虽然不能就此磨灭研究报告的价值,但基金公司作为买方,一定意义上就是由基民来买单,基民由此质疑和抱怨实属正常。

被记者采访的研究员们年薪 10 万到 300 万不等,差距悬殊。一般新财富排行前 5 名的研究员,年薪高达二三百万。一线的大券商中,资深的研究员年薪百万左右,一般的也有三五十万。中等规模的券商,资深研究员年薪 50 万左右,一般的二三十万左右,小规模的券上,只有研究所的所长能达到年薪 50 万,其他资深研究员年薪二三十万,刚去的研究员年薪不到十万,月薪税前 5000 元左右。上海一小券商研究员告诉记者:“现在多数券商的考核机制是年度评定,根据报告数量、从业年限、领导评判的报告质量等因素综合评定、调职及加薪。有的还要研究员互相打分。而对于所推荐股票的涨跌幅,很少计入打分,听说有的小券商把股票涨跌幅也加权平均在内。预测的正确与否不与薪酬挂钩,所以在追求正确性上研究员没有动力,只能靠个人水平和自觉。”

一位连续两年进入新财富前两名的研究员说:“进新财富主要就是靠勤奋,报告多、及时、经常路演、勤跑腿、勤服务、发展好个人关系。不过确实存在有些预测水平高的研究员没进新财富。”收入的另一个分水岭就是是否具有职业资格。刚进研究所没有职业资格的研究员薪水都很少,开始两年是沉淀阶段,很研究员拼命写报告,月薪税前 5000-8000 元,两年后拿到职业资格一跳槽,少则薪水增加 50%,多则成倍增长。

上述新财富研究员现在已转投基金公司,他说:“做卖方研究员时,一个月要出差 2 周,甚至一整月,而且要搭上周六日,把北上广深都跑一遍,有时还要去香港,是个体力活。现在一个月只需出差一两次,而且每次只两三天。体力劳动减轻很多,但精神压力加大不少。” 中小规模券商研究员相对轻松一些,不过晚上加班是所有研究员必做的功课。一位研究员告诉记者,他们出差不多,但是每天早 8 点上班,下午 5 点下班很少,晚上回家也要关还有什么新消息出来,深交所的公告一般先出来,上交所的要等 10 点以后才能出全。如果组织晨会,早上四五点就得起床,总结一下当天可能影响盘面的消息,看各行业有什么最新动态,联系

7. 当你进入金融行业时,有什么惊人的发现?

(尤其第五 揭露了社会精英人,为什么会很轻易就成功的根本伦理严谨逻辑(子父关系,稳如靠山))1.金融行业里90%的人做的是金融服务(financial services),10%的人做的是投融资行研等偏前台工作(financing)。而没进这个行业的人几乎100%都想做的是financing,而这些普通从业者,除非有逆天的运气,否则也很难从金融服务跳至纯金融financing。2.二三四五六线城市的金融公司基本招的都是销售。并希望你能把身边的人介绍进来开户操作,这样即使到后面你扛不住业绩压力离职了你带来的资源也留下了,就跟养蛊一样,留下的人越养越肥。3.名校背景理工科背景的同学如果能找到行业研究属性等专业强相关的金融工作可以考虑。如果进不来,不建议强行以管培生(实则后期就是销售)等身份躬身入局。建议利用应届生身份去一些能占据资源或者能掌握硬核技能的地方(部分国企,四大,咨询等),后期在曲线救国。亲眼所见,名校理工背景销售入局,过了3-5年回头一看,职业发展基本毁了。4.实在毕业在金融找不到好坑的,先进四大会计事务所,这是离金融最近的四家公司,没有之一。





5.大机构一般需要两类人。第一种,是有爸爸的,他们来上班就是给公司面子,不要从学历工作能力这些普通的角度看,现实一点金融的本质就是定价调配错位资源,能够供给资源的人天然就在顶端。第二种,干活儿的,要求特别能吃苦,能够帮助机构把资源变成钱。在第二种人里,主要还是看你抗造的能力,是不是金融专业毕业,一点也不重要,考个CPA有点用,起码证明你能吃苦。然而,随着内卷程度加剧,你会发现,顶级机构里这两种人正在融合,一看新入职的全是名校大海归且目测来历不凡,让人兴叹。6.香港的金融机构职能更加丰富,海归想做金融但又在国外留不下来的,优先考虑香港。7.CFA没啥用。8.长的好看在金融行业也是一种重要的资源。不谈潜规则什么的,几个大老爷们聊天,往往希望旁边有几位颜值在线又通情达理的同事担任夸夸群群主。9.金融科技的本质在于科技。而金融科技的下半场,资管业务将成为核心。哪家公司能主导把资管业务变得更智能,更准确,谁就能掌控下半场的节奏(目测建行已经崭露头角)。本硕纯金融方向,不会任何工具想乘Fin-tech的东风很难,但有IT经历,想镀一层金融背景往往很容易,不要本末倒置。

当你进入金融行业时,有什么惊人的发现?

8. 面对金融危机这个时间,我们应该去做什么要做什么?个人又应该怎么办?

看这次金融危机的爆发语与其说是偶然的因为一个突发事件(次贷危机),不如说是美国经济在高增长率、低通胀率和低失业率的平台上运行了5年多的经济增长阶段,忽视了投资风险从而导致了危机的爆发。 
其实个人觉得这也是必然的。 
首先由于“次贷危机”,具体背景不知道你清楚不清楚,我大体介绍下: 
次贷危机,因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破产、投资基金被迫关闭、股市剧烈震荡引起的风暴。它致使全球主要金融市场隐约出现流动性不足危机。引起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风暴的直接原因是美国的利率上升和住房市场持续降温。(次级抵押贷款是指一些贷款机构向信用程度较差和收入不高的借款人提供的贷款。) 利息上升,导致还款压力增大,很多本来信用不好的用户感觉还款压力大,出现违约的可能,对银行贷款的收回造成影响的危机。随着美国住房市场的降温尤其是短期利率的提高,次级抵押贷款的还款利率也大幅上升,购房者的还贷负担大为加重。同时,住房市场的持续降温也使购房者出售住房或者通过抵押住房再融资变得困难。这种局面直接导致大批次级抵押贷款的借款人不能按期偿还贷款,进而引发“次贷危机”。本次美国次贷危机的源头就是美国房地产金融机构在市场繁荣时期放松了贷款条件,推出了前松后紧的贷款产品。而导致美国次贷危机的根本原因在于美联储加息导致房地产市场下滑。 

至于这次危机的影响范围: 
首先,受到冲击的是众多收入不高的购房者。由于无力偿还贷款,他们将面临住房被银行收回的困难局面。 
其次,今后会有更多的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由于收不回贷款遭受严重损失,甚至被迫申请破产保护。 
最后,由于美国和欧洲的许多投资基金买入了大量由次级抵押贷款衍生出来的证券投资产品,它们也将受到重创。 
美国“次贷危机”将使股市出现剧烈动荡的可能性加大,从而对全球正常的金融秩序甚至世界经济增长带来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