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全面推进注册制改革有什么意义?

2024-05-18 09:08

1. 2022年全面推进注册制改革有什么意义?

2022年全面推进注册制改革有利于提高我国直接融资比例,助力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可以提升股票发行效率;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有助于优化监管职能。从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角度,对助力中国实体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更好服务国家发展战略都具备积极意义;注册制改革,通过将股票发行选择权交给市场,资源配置效率能够得到大幅度提升,从而提高融资效率;注册制让市场选择真正有价值的企业,促进优胜劣汰,在注册制下监管部门加大了退市监管力度;有利于投资机构化和财富管理转型的趋势发展,不断走向成熟资本市场;证监会将审核权力下放到交易所,监管机构将回归监管本原,从根本上改变我国的证券市场的监管、审核现状,进一步优化证监会和交易所职能定位。资本市场的高质量发展,其关键就在于注册制,这是解决市场生态问题的基础性制度。注册制体现了市场的包容性,全面提升了资本市场对于实体经济的服务能力,同时也要求市场的各参与方面具备更强的风险意识和承受能力。市场化、法制化是注册制改革必然的结果,也是其追求的改革目标,注册制改革就是要尊重市场,也必将对其市场化、法制化产生极大的促进作用,给市场生态、投资理念带来深刻的转变。

2022年全面推进注册制改革有什么意义?

2. 为什么要在2022年全面推进注册制改革?

2022年全面推进注册制改革有利于提高我国直接融资比例,助力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可以提升股票发行效率;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有助于优化监管职能。从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角度,对助力中国实体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更好服务国家发展战略都具备积极意义;注册制改革,通过将股票发行选择权交给市场,资源配置效率能够得到大幅度提升,从而提高融资效率;注册制让市场选择真正有价值的企业,促进优胜劣汰,在注册制下监管部门加大了退市监管力度;有利于投资机构化和财富管理转型的趋势发展,不断走向成熟资本市场;证监会将审核权力下放到交易所,监管机构将回归监管本原,从根本上改变我国的证券市场的监管、审核现状,进一步优化证监会和交易所职能定位。资本市场的高质量发展,其关键就在于注册制,这是解决市场生态问题的基础性制度。注册制体现了市场的包容性,全面提升了资本市场对于实体经济的服务能力,同时也要求市场的各参与方面具备更强的风险意识和承受能力。市场化、法制化是注册制改革必然的结果,也是其追求的改革目标,注册制改革就是要尊重市场,也必将对其市场化、法制化产生极大的促进作用,给市场生态、投资理念带来深刻的转变。

3. 如何看待2022年全面推进注册制改革的目的与意义

如何看待2022年全面推进注册制改革的目的与意义,从历史数据来看,此前每一次注册制改革,都会在相关的市场带动一波大盘的上涨浪潮。2019年上海证券交易所实施的科创板“增量”注册制改革虽然体量不大,却拉动大盘实现第一次上涨浪潮,大盘从低点到高点上涨了35%。2020年深圳证券交易所实施创业板“增量+存量”注册制改革,体量相较科创板有所扩大,大盘从低点到高点上涨了41%。我们认为,2022年A股市场将迎来全面注册制改革落地,以“注册制”为代表的金融供给侧改革将取得阶段性成果,同时会让A股市场大盘迎来第三次注册制改革带动的上涨浪潮。主板市值占A股总市值约为的三分之二,且以大市值蓝筹股为主,改革激发和释放出来的能量对大盘走势的影响,可谓是系统性、结构性、长期性的利好。目前境内股票市场除沪深主板以外,均已实现股票发行注册制。主板投资者规模达1.9亿,是科创板的22倍和创业板的4倍。主板投资产【摘要】
如何看待2022年全面推进注册制改革的目的与意义【提问】
如何看待2022年全面推进注册制改革的目的与意义,从历史数据来看,此前每一次注册制改革,都会在相关的市场带动一波大盘的上涨浪潮。2019年上海证券交易所实施的科创板“增量”注册制改革虽然体量不大,却拉动大盘实现第一次上涨浪潮,大盘从低点到高点上涨了35%。2020年深圳证券交易所实施创业板“增量+存量”注册制改革,体量相较科创板有所扩大,大盘从低点到高点上涨了41%。我们认为,2022年A股市场将迎来全面注册制改革落地,以“注册制”为代表的金融供给侧改革将取得阶段性成果,同时会让A股市场大盘迎来第三次注册制改革带动的上涨浪潮。主板市值占A股总市值约为的三分之二,且以大市值蓝筹股为主,改革激发和释放出来的能量对大盘走势的影响,可谓是系统性、结构性、长期性的利好。目前境内股票市场除沪深主板以外,均已实现股票发行注册制。主板投资者规模达1.9亿,是科创板的22倍和创业板的4倍。主板投资产【回答】
目的是什么【提问】
意义是【提问】

如何看待2022年全面推进注册制改革的目的与意义

4. 为什么要全面推行注册制改革?

2022年全面推进注册制改革有利于提高我国直接融资比例,助力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可以提升股票发行效率;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有助于优化监管职能。从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角度,对助力中国实体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更好服务国家发展战略都具备积极意义;注册制改革,通过将股票发行选择权交给市场,资源配置效率能够得到大幅度提升,从而提高融资效率;注册制让市场选择真正有价值的企业,促进优胜劣汰,在注册制下监管部门加大了退市监管力度;有利于投资机构化和财富管理转型的趋势发展,不断走向成熟资本市场;证监会将审核权力下放到交易所,监管机构将回归监管本原,从根本上改变我国的证券市场的监管、审核现状,进一步优化证监会和交易所职能定位。资本市场的高质量发展,其关键就在于注册制,这是解决市场生态问题的基础性制度。注册制体现了市场的包容性,全面提升了资本市场对于实体经济的服务能力,同时也要求市场的各参与方面具备更强的风险意识和承受能力。市场化、法制化是注册制改革必然的结果,也是其追求的改革目标,注册制改革就是要尊重市场,也必将对其市场化、法制化产生极大的促进作用,给市场生态、投资理念带来深刻的转变。

5. 浅谈注册制改革

相信众多朋友听说过“注册制改革”,今天就和大家一起谈谈“注册制改革”的产生的背景以及意义。
  
  首先,什么是注册制呢? 
  
 在股票市场中,注册制是指证券发行申请人依法将与证券发行有关的一切信息和资料公开制成法律文件,上交至主管机构进行审查, 主管机构只负责审查发行申请人提供的信息和资料是否履行了信息披露义务的一种制度。在注册制下证券发行审核机构只对注册文件进行形式审查, 不进行实质判断。
  
 证券发行注册的目的是向投资者提供据以判断证券实质要件的形式资料, 以便做出投资决定, 证券注册并不能成为投资者免受损失的保护伞。如果公开方式适当, 证券管理机构不得以发行证券价格或其他条件非公平, 或发行者提出的公司前景不尽合理等理由而拒绝注册。也就是说证券发行人的营业性质、发行人财力、发行人素质、发展前景、发行数量与价格等实质条件均不作为发行审核条件,也不做出价值判断。
                                          
 肯定有人会问,“注册制改革”为什么会如此重要呢?这当然还要从资本市场的建立属性说起。
  
 对于资本市场的建立,如何保证其有活力、有韧性的健康发展呢?如何发挥资本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回顾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资源配置的市场机制主要是两个:一个是要素市场,指商品市场的改革。从1978年到1980年中期我国逐渐改革了价格管理制度,生产要素市场的形成已基本具备;另一个便是资本市场,由于股票发行长期处于审核制下,没有完全放开,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和资本市场服务于实体经济的功能还未充分发挥。
  
 2015年股市暴涨暴跌的教训
  
 我国A股市场自1992年设立上海证券交易所以来,经历了多次暴涨暴跌。其中,2015年股市的异常波动对我国资本市场和经济平稳运行来说都是一次大考验。2015年初,上证综指围绕着3100点附近箱体震荡。此后随着市场做多情绪的爆发和杠杆规模的无序增长,上证综指仅用3个月(3月12日至6月12日)的时间就上涨了2000余点,涨幅达到57%。股市行情在6月5日创业板指率先见顶之后,上证综指自6月15日(周一)开始了为期四周的急速下跌,跌幅一度达到35%。由于杠杆资金(特别是场外配资盘)的存在,股市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多米诺骨牌”效应。即使在央行出台“双降”政策引导市场的情况下,市场依然选择继续下行,甚至出现了连续数日恐慌抛盘。
  
 一是股票期现市场大幅下跌。据统计,上证综指从6月12日到7月8日暴跌32.11%,同期深证成指暴跌39%,两市蒸发了24.33万亿元市值,跌幅超过50%的股票有1390只,占全市场股票约50%。股指期货市场同步出现暴跌,2015年6月8日,沪深300股指期货主力合约结算价达到5346点的历史高位,到7月8日,其结算价下跌至3464点,跌幅达35.21%。
  
 二是千股停牌、千股跌停,造成现货市场交易停顿。2015年6月26日和29日,7月2日、3日、7日、15日和27日,8月18日、24日和25日等十个交易日接连出现超过千余只股票跌停的情景,几乎每四个交易日中就有一次千股跌停出现。其中6月26日收盘跌停股票数量达到2021只,占当时市场可交易股票数量的87.1%。由于许多上市公司股东前期做了股权质押融资,为了避免股价跌破平仓线,大量上市公司开始寻找各种理由申请停牌,市场出现千股停牌现象。
  
 三是股指期货合约大量卖空,出现市场流动性枯竭。据统计,2015年上半年,沪深300股指期货成交额达到243万亿,相当于中国当年GDP的3.4倍,成为全球第一大股指期货合约。2015年4月16日上证50和中证500股指期货推出后,成交量也一路攀升。但随着股票市场连续暴跌,股指期货各合约的投机性上升,出现单边卖空盘,导致股指期货市场的流动性也枯竭。市场情绪持续悲观后,大量股指期货卖空交易导致期货与现货持续出现大幅贴水。沪深300主力合约7月7日收盘基差(期货与现货价格差)幅度达-6.01%。中证500主力合约在7月1日收盘基差达-12.02%的水平。相对稳定的上证50主力合约在7月8日收盘基差也达到了-4.35%。在8月25日开始的第二轮暴跌中,沪深300主力合约基差幅度进一步放大,在9月2日达-13.21%的历史低位,上证50主力合约同日出现-11.75%的历史低位。
  
 四是高杠杆场外配资出现集中强制平仓。根据中国证券业协会6月30日数据,场外配资活动通过HOMS系统接入的客户资产规模合计近5000亿。根据信托业协会数据,2015年1季度末证券投资(股票)信托规模约为7770亿元,2季度末上升到1.41万亿元,市场人士估计其中伞形信托的规模在7000亿左右。再加上人工分仓、P2P等其他场外配资方式,保守估计股市异常波动前场外配资总体规模至少达到2万亿—3万亿元以上。由于场外配资杠杆比例一般高达1:4或1:5,甚至1:10,为了保证出借资金及利息的安全,配资公司根据杠杆比例的不同,设有平仓警戒线和强制平仓线。6月中下旬开始的连续暴跌,引发了场外配资强行平仓的连锁反应,平仓从高杠杆向低杠杆逐步蔓延、持续放量。
  
 五是公募基金遭遇赎回潮,部分产品出现流动性风险。股市异常波动后,公募基金市场首先是新增基金开户数锐减、增量资金迅速衰竭。6月最后一周和7月前两周新增基金开户数分别为62万户、63万户和43万户,环比分别下降69%、65%和74%。其次是遭遇巨量赎回,公募基金份额(股票型+混合型)在2015年6月份达到3.28万亿份的历史峰值后,7月份迅速回落到2.58万亿份,环比下降21%;公募基金净值(股票型+混合型)同期从4.1万亿元下降到3.0万亿元,环比下降26%。大面积赎回造成部分公募基金产品出现流动性风险。
                                          
 六是银行理财产品市场面临流动性风险,证券公司场内融资类业务规模大幅缩水,极端情形下客户信用违约风险和证券公司流动性风险上升。股异常波动前,银行理财与各大资产管理机构合作,通过两融受益权转让回购、参与打新股和委外业务等多种模式进入股票市场。据市场估计,银行理财资金流入场内的两融融资和场外配资总额估计1.6万亿元左右,其中场内融资余额1万亿元(包括两融融资0.8万亿元和收益互换0.2万亿元),场外融资约0.6万亿元。另外股权质押项目吸收的银行理财资金余额0.5万亿元,不属于配资,但股价下跌时期同样存在较大风险。
  
 七是境内外相关金融产品市场受到关联影响。股票市场连续下跌期间,部分公募基金为应对赎回,开始抛售流动性较好的国债和政策性金融债。2015年7月8日下午,国债期货价格快速下跌,现券收益率快速上行,当日1年期国债收益率上升35个基点,增幅18.3%。同时,人民币汇率也出现波动。7月8日在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6个月远期报价升水880个基点,远期汇率低于即期汇率1.4%。部分境外金融产品市场也受到间接影响,7月8日香港在新加坡交易的股指期货A50及所有与中国有关的大宗商品期货全部暴跌。全球各股票市场都受到影响,2015年7月6日-8日三天全球各重要指数全部下跌。
  
 2015年我国出现的股市异常波动源于流动性危机,也是高比例场外融资的杠杆性危机,还夹带了程序化交易。其中,主要是高频交易加剧了股市下跌,最后带来结构性危机。在我国股市的结构中,沪深300的总市值将近40万亿元,而市盈率比较低,相反,当时的创业板和中小板的股票市值不到20万亿元,但市盈率却在60-80倍,再加上高倍杠杆,就变成了一个大量平仓的过程。
  
 2015年股市的异常波动反映了我国资本市场存在的问题,资本市场治理体系亟待加强,一个很重要的改革就是实行注册制改革。

浅谈注册制改革

6. 什么是注册制改革

财经小牛一家,为君解惑,普罗大众;宣企之品,耳熟能详;留国传承,造福于人。

7. 注册制全面实施时间2022

根据部署,市场最为关注的全面注册制落地的相关规章将在2022年出台,规章包括制定《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管理办法》《上市公司证券发行注册管理办法》等。



另外,与欺诈发行上市处置相关的一项相关制度也迎来巨大进展,即《欺诈发行上市股票责令回购实施办法(试行)》制定成为“需要抓紧研究、择机出台的项目”。而这一制度安排显也是注册制全面推出的有效护航举措。



2021年市场高度关注的境内企业境外发行证券也将迎来新管理办法,这其中包括:制定《境内企业境外发行证券和上市备案管理办法》与《证券公司业务资格管理办法》、《证券期货业网络安全管理办法》,及修改《证券基金经营机构信息技术管理办法》,将一同构成证监会虎年的四大重磅文件。

注册制全面实施时间2022

8. 注册制改革进程中所面临的问题

  第一道坎是A股市场的“心头大患”—政策市,相关部分对A股市场一直秉承着牛市强监管、熊市弱监管的法则,殊不知这实则是与法规监管的目的相违背的。过多的行政干预不仅会破坏市场运行机制,还致使中国证券市场难以形成自身发展规律,而具体到注册制改革,我们就有必要担心,我国A股特有的“政策市”逻辑,未来是否会延续到注册制改革之中,亦即是牛市时强化事关注册制的配套法规,熊市时则弱化事关注册制改革的配套法规。
  第二道坎是退市制度的落实不严,以“云南绿大地”为例,这其实就是监管部门心慈手软之下酿成的悲剧,在2011年3月证监会以涉嫌信息披露违规立案,本已对绿大地发出了退市风险警示,但在2012年9月又对绿大地撤销了退市风险警示,这致使*ST大地这等垃圾股依旧活跃在A股市场。A股市场退市制度的落实不严,不仅难以使A股市场尽早形成有进有出的流动机制,更会大幅弱化注册制改革的预期成效。此外,退市制度与破产清算无法完美配合,不少烂尾企业在被判退市的有期徒刑之后,还奢望重回三板,这也为不少投资者营造了一种“乌鸦终变凤凰”的幻景,这同样也将弱化注册制改革的预期成效。
  第三道坎是配套的司法制度不能及时跟进,证监会主席肖钢曾公开承认证监会向司法部门移交的案件中有一半都石沉大海、杳无音讯。注册制的目的本身是为了弱化行政审批、强化信息披露。但如果没有一个健全的司法制度配套,不仅无法保障公众投资者的权益,还为不法造假者滋生了犯罪的环境。从去年10月“五粮液投资者维权案”的结局来看,不完善的司法制度,不但加长了讼诉周期,还直接增加了投资者的诉讼成本。这个早在2009年就立案的案件,直至2011年5月才对其下发决定书,耗时长达2年以至于过了最佳时效,其间的利益裹挟我们不得而知,面对这样一个耐人寻味的结果,司法部门和监管部门不得不反思为何使得股民的维权之路如此艰辛。
  之于当下而言,注册制改革虽已加速到来,但针对A股的“政策市”逻辑、缺乏强化落实的退市制度,以及司法制度的配套等方面,证监会以及相关部门似乎还没有交出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而若想注册制改革能实现其本身的意义,将信息披露的优势发挥到最大,这三道坎无论如何都要迈过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