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巴马上台后的中美关系

2024-05-06 04:55

1. 奥巴马上台后的中美关系

  奥巴马当选美国新总统开启了美国的“改革的时代”。作为世界上最强大国家的美国在未来四年将如何变化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作为和美国有着全面、密切、复杂关系的中国自然也不例外。

  对这次美国大选在中国引起的反响,是笔者自1979年观看里根与卡特竞选以来最平静的一次。中国兴论和民众均以看别国家里事的心情泰然处之。而中国的学术界在大选开始前己判定奥巴马将获胜。当然也有意外,如美国社会表现出的强烈的变化倾向、相当明显的宽容度、一边倒的获胜率、较高的投票率等。这些都预示奥巴马将给美国带来变革,从而也会影响它和世界、和中国的关系。

  这样,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的中美关系在奥巴马任总统后将如何变化?就引起有关国家的关心也是很自然的事。要想知道未来的中美关系,分析的基础应该是当前的中美关系。在小布什总统的八年任期内,两国关系有了长足的发展。中国和美国现在互为两国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之一。中国既作为世界上外汇储备最多的国家也是持有美国各种金融债卷最多的国家。特别是在华尔街金融危机爆发以后,中国的金融动向对美元的国际地位有重要的影响。中美在国际政治领域合作广泛:在维持国际秩序的稳定、反对恐怖主义、反对核武器扩散、解决地区热点问题等方面共同利益不断加强增多。对中美关系的发展美国各界大多数是满意的。这也是这次美国大选中国问题没有成为话题的原因之一。

  但事物是变化的、中美关系在发展,奥巴马新政府执政后的中美关系也不可能完全是布什政府中美关系的复制,一定会有变化。笔者根据对未来国际形势、中美两国的国内因素和对外发展战略分析,认为中美关系将继续向前发展、但在某些领域会出现纠纷。

  首先、奥巴马新政府要在较短的时间里确定对华政策的基调。由于美国外交决策机制的特点,新旧总统更迭带来政府大换班,“一朝天子一朝臣”,三千政府高官要腾位。如何保持政策的连续性是个大问题。由于当今美国面临的严峻形势,奥巴马组建新政府进入过渡期的动作相当快,但这主要是为应对金融危机着眼于国内问题。如何避免不因新政府上台而造成中美关系受波动是个大问题。之前的里根、老布什、克林顿、小布什四任总统上台都出现上任之初引起成中美关系波动的问题。

  奥巴马总统个人特点的影响。奥巴马总统是第一位非洲裔黑人总统,对美国对外战略会带来什么样影响无例可察。由于他从政时间较短,年轻、和美国权力阶层的联系能否协调、对中国的了解有多深多准确都存有变数。但不管总统个性如何?中美关系是由两国国家利益决定的,最近二十多年的中美关系史也说明了这一点。何况在中美互动中虽未改变两国综合国力对比,但中国实力在不断增强是不可逆转的趋势。


  中美关系中有可能出现问题的在经济领域。由于奥巴马是在华尔街金融危机爆发后上台的,他要马上解决几乎不可能。中美贸易中中方的顺差、汇率等就会成为话题,美方会以此向中方施压。华尔街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冲击己经显现,要改变中国经济出口拉动推动增长的模式不是短时间能够完成的。因此,中美之间的经济矛盾有加速的可能,但这类矛盾是可谈判可调整的。

  中美关系在未来几年会继续向前稳健发展。

奥巴马上台后的中美关系

2. 从奥巴马访华谈谈中美关系的现状及发展前景(八百字以上)

美国的目的:非常明显就是美国想通过这种武力的宣扬,表明美国还控制着世界,控制着事态的发展,其有意愿,有能力,在世界的任何一点上对任何国家发动战争,即便现在身陷伊拉克,阿富汗战争中;中国的目的:相较与过去大礼包的方式,现在送的礼包小了,而且中国也举行了大排场的军事演习。这些都说明中国已经成竹在胸,美国的各种伎俩已经使用过多次了。这次中国更是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似乎已经做出了最终的判断——实在不行咱就玩大的。美国的张狂其实是,心虚的表现。而现在中国的表现,如果没有分析错的话,应该有着面对最坏结果的准备。那就是中美之间的冲突。在中美斗争的这几十年中,中美的融合也是巨大的。美国现在这个处境,除了发动战争转嫁经济危机,就剩了美元贬值或者找一个冤大头将它的债务转嫁出去——也就是再弄出一个广场协议一样的东西。指着美国用劳动将美国的国债还清,先不要说美国没有这个吃苦的精神,就是有吃苦的精神,也没处赚去。所以用几千人或者几万人的生命结束全国的债务,何去何从,我相信大家都会有一个判断。至于中国,除了战争的手段,还有抛美元的手段,至于其他的手段,微乎其微。似乎面对西方的联合起来的攻势也作无能为力状。但是归根结底,一切的问题根源还是在中国自己的手里。只要中国有决心,敢于承认在某些方面的失误和错误。勇于改正,西方式奈何不了中国的。美国的衰落是肯定的,但是哪个方面会成为美国这堵墙倒掉的最后一推,已经或隐或现;但是美国整体的实力,尤其是军事实力在当今的世界上还是首屈一指的。对于中国来说,只要内部不出现问题,战胜美国只是时间的问题。中国内部的问题,不简简单单的是稳定的问题。而是一个系统性的问题。所以谁会在最终的较量中胜出,还需要一个长时间的斗争的过程。

3. 奥巴马新政的中美经贸关系的影响

在中美经贸关系中,最容易吸引人“眼球”的无疑是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和经贸争端。由于奥巴马经济刺激计划的主要内容是基础设施建设、对特定产业的财政投入和减税,不是贸易保护主义,其经济新政直接加剧实质经济部门双边经贸争端的作用并不大,但会从以下途径间接引发争端,中国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首先,其经济刺激计划、特别是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创造了一个支付能力相对可靠的市场,必将吸引世界其他国家的厂商参与角逐,这样一来与早已虎视眈眈、志在必得的美国国内厂商矛盾加剧,美国国内厂商势必会动用包括贸易保护在内的一切手段阻止中国等其他国家企业分肥。特别是基础设施建设需要耗用大量钢材,美国本土钢铁行业萧条已久,视之为自救良机;中国钢铁工业则早已是全世界遥遥领先的最大生产者,竞争力也日益增强,与美国本土钢铁企业争夺美国基建市场的竞争激化是必然的。鉴于美国钢铁工业惯于诉诸贸易保护主义手段的前科,他们操弄贸易保护主义工具也几乎是肯定的。其次,汲取改革以来自主先进制造业在许多方面不进反退的教训,我国近年来大大增强了发展自主先进制造业的力度,此次的经济金融危机也被视为推进产业升级、进而加快摆脱外部经济冲击影响的良机。而考虑到美国这个自由市场资本主义大本营一向忌讳“产业发展政策”之类词汇,奥巴马经济刺激计划的突出特点之一就是对可再生能源、IT等行业提供大规模财政投入。这样,依靠美国政府的财力支持,美国相关产业在国际市场上开展倾销的能力增强了许多,与我国发展自主先进制造业的努力和意图矛盾将趋向加剧。预计我国在这两年将适度增加运用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等工具为国内产业(特别是重点发展的先进制造业)创造有保障的国内市场,这些倾销的美国产业撞上中国商务部产业损害调查局和公平贸易局枪口的几率正在上升。我也主张我们转换思维,不要仅仅是将自己当做被动的贸易伙伴保护措施候补受害者,而是要尽可能积极主动地为我们的产业争取公平待遇,立刻开始分析奥巴马经济刺激计划中产业发展政策内容是否构成了违反世贸组织规则的违规补贴,为我国国内发展先进制造业创造更公平的竞争环境。

奥巴马新政的中美经贸关系的影响

4. 奥巴马与中国的关系

1希望与中国展开全方位合作   从伊拉克战争、防止核武器扩散、改善美国国际形象等方面来说,奥巴马的外交政策与布什相比,可谓千差万别。只有在中国问题上,奥巴马将在很大程度上延续布什政府政策,继续与中国展开全方位合作。   奥巴马身边不乏经验丰富的“知华派”,必将推动新一届政府在处理对华关系上,向着理性、积极的方向发展。奥巴马已经明确表态,当选后将继续与中国在环保、能源合作等方面保持对话。  
2 双方建设性合作伙伴关系会进一步发展   中美关系必定会保持持续稳定的发展。奥巴马在竞选过程中一再强调中美两国有共同利益,主张多边主义和国际合作。在对台问题上,民主党一贯主张一个中国原则,主张维护台海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奥巴马也提出将反对将美国就业机会大量输出到中国,反对中国在汇率方面的政策,也许在他当选后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会增多。但是由于双方之前的合作关系已经非常深厚,上述的问题只是小小的担忧。在目前的国际大背景下,奥巴马一定会致力于建立中美双方的建设性合作伙伴关系。   
   阻碍作用:  1 奥巴马或实行“贸易保护主义” 加大中美贸易压力   分析奥巴马的贸易政策,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时殷弘教授表示出了一个担忧。奥巴马的经济政策中,更注重创造国内就业机会的重要性,也就是说,鼓励大企业从向外投资转到向内创造工作机会,时教授认为,这个政策其实有着比较明显的保护主义色彩。“在竞选中奥巴马经常发表这样的言论,认为美国的就业机会都让外国人占去了,大财团也都到国外投资给别国的人民创造就业机会,这就说明他上台之后的政策是要趋于保护主义的。”时教授说,“如果奥巴马当选,极有可能新政府会把美国已经在国外的投资和所提供的工作机会通过某种方式减少或者收回去。也许正是因为这样,有些报道表明一些亚洲人对奥巴马是有看法和担忧的。   竞选过程中,奥巴马自己一直提出他也是支持自由贸易的,但是言谈举止和他的利益集团的背景来看,贸易保护主义的倾向还是存在的,这是需要我们密切关注的。  
2 指责中国操纵汇率   美国总统大选进入倒数,两位总统候选人的言辞日益尖锐。民主党人奥巴马把焦点集中在经济问题上,继续打“中国牌”,指称中国对美国贸易的巨大顺差与中国操纵人民币汇率有直接关系。   据《大公报》报道,奥巴马是在29日公布的一封信函里做出上述评论的。他说:中国必须改变其政策(包括汇率政策),以便减少对出口的依赖,更多依靠国内本土需求的增长。   奥巴马的这封信是写给美国全国纺织业组织理事会的。他表示,自己会利用所有的外交手段促使中国改变,他还表示:“如若当选,我将协助确保中国的进口商品不会违反适用的法律和条约。我支持贝里修订案的要求:国防部只采购在美国制造的纺织品。我亦支持将‘纱后规则’(yarn forward rule)纳入自由贸易条约。”   
  3期待中国减少出口 希望美国人少买中国商品   奥巴马认为,中美关系最关键的问题是贸易,他虽然欢迎和中国贸易,但前提是中国遵守规则,在世界均衡发展中扮演积极的角色。他建议中国发展内需,提高内需占GDP比重。这项建议实际上是要求中国出口占GDP比重降低,也就是减低对美国出口,以改善美国劳工阶层的失业情况。换句话说,奥巴马对美国劳工阶层失业的解决方法,是希望美国人少买中国商品。   专家观点:   奥巴马的对华政策值得肯定   奥巴马本人虽然在竞选中,不时对中国发出一点批评,但9月22号他在《中国商业周刊》发表的《关于对华政策》的文章中,总体的政策姿态是非常积极的。这篇文章有三点值得肯定的观点:1、承认中国的重要性。2、认识到中国的复杂性。3、确定其政策目标是寻求与中国的合作。   不能简单用保护主义形容奥巴马的经济政策   

5. 就奥巴马访华 谈谈中美关系

奥巴马当选美国总统后,许多人都关心在新政府领导下未来中美关系会向哪方面发展?中美关系是否会重复前几届政府的老路,也就是有一套先紧张,后缓和,最后合作的形式呢?美国新领导人总喜欢拿中国说事,以动员国内舆论。中国不是被形容成战略竞争者,就是被当作对其的某种威胁。克林顿当选与小布什当选后,中美关系都曾有过一段紧张的日子,但后来又都回归了正常的合作,甚至在这两任总统的执政后期,美国官员都喜欢自诩说,中美关系处于历史上最好的时期。中国之所以能成为美国领导人的“靶子”,是因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快,整体规模又很大,美国担心中国会对其霸权形成挑战,而美国一些战略家和评论家对冷战后美国一超独霸的地位显然很在意。从某种角度来看,有几个理由使人相信奥巴马政府不会走老路。首先,中国已经成为美国第一大债主,手里掌握的美国国债有5850多亿美元。陷入经济危机的美国需要中国的帮助,应该不会在最困难的时候与债主关系弄僵。其次,美国关心的地区热点问题都需要中国的合作。朝核问题正是在中国的积极努力下,才在六方会谈的框架内逐渐取得了进展。此外,布什政府给奥巴马留下了一堆问题:美国在伊拉克与阿富汗都未实现“和平”;与伊朗在核问题上纠缠不下;在格鲁吉亚与乌克兰问题上与俄罗斯陷入了某种冷战以来最大的对峙……美国新政府上台后,首先要对付这些遗留问题,还有心思与能力把中国当作靶子吗?然而,我们也要对美国新政府留一个心眼,因为还有一些因素可能使中美关系恶化。比如说,在这次全球性经济危机中,外界对中国的期待极大,西方的某些评论在问“中国能拯救世界吗?”如果美国对中国这么高的期待落空,也有可能因为失望而“报复”中国,使中美关系恶化。其实,美国对中国的期待在三个方面可能落空:一、对于外部冲击,中国自身也面临着巨大的经济困难。因此,政府才出台了大量公共投入的政策,以拉动经济增长,扩大内需。这些措施都是针对中国内部市场的,消耗的主要是中国市场上的产品,无法对美国产生什么影响。二、中国虽然有世界最大的外汇储备,但大多都是以债券的形式存在的。中国只要不抛售美国国库券,就是对美国的支持。中国虽然还在继续购买美国的国库券,但数量终究有限。美国无法指望中国能拿出大量的现金来购买美国的债券,以支持美国的市场。三、中美贸易结构不容易改变,中国顺差有可能在困难时期反而不减反增。在美欧等地区的经济先后陷入衰退后,需求大降,中国许多出口加工型企业陷入了困境。但即使如此,中国的国际贸易仍在增长,而且出口盈余还在增加。这是因为,由于发达国家的衰退引起需求减少,石油、铁矿石等能源及原材料的商品期货价格暴跌,中国的进口值因而下降。而由于中国的出口制成品和机电产品价廉物美,危机时更显出了价格优势,仍然成为发达国家消费者青睐的产品。在这种危机的背景下,中国的外贸盈余令人羡慕,又令人嫉恨。从奥巴马竞选时的一些言辞来看,他对中美之间的贸易还是有疑问的。他跟着一些人老调重弹地要求人民币升值,似乎中国的贸易出口优势只是个汇率的问题。虽然随着人民币的升值,继续高声大喊这种偏见的人已经不太多了。但如果美国舆论对中国的一些期待落空,不能排除奥巴马政府在汇率问题上继续向中国发难的可能性。另外,美国政府对出口中国的技术产品大加限制也是造成中美贸易不平衡的重要因素。如果要想平衡贸易,美国政府解除这些技术控制会起很大作用,因为高技术产品往往附加值高,价格亦高。但经济危机凸显出美国的衰败,这使美国的战略家们对出口技术产品更加敏感,担心中国得到了美国的高技术产品后,会更加迅速地赶上它。因此可以判断,上述基本因素变不了,奥巴马上台后中美之间为了平衡贸易摩擦也少不了。但许多年来,中美经济关系已经到了一种互相依赖的地步,中国出口为美国提供了廉价消费品,中国购买的美国国库券给美国政府融资提供了廉价资本。而且出口美国市场的产品不少还是发达国家的公司在中国生产的。因此,无论奥巴马政府如何看待中国,它的对华政策同样离不开这些基本因素。

就奥巴马访华 谈谈中美关系

6. 奥巴马上台后,中美关系似乎陷入忽冷忽热的怪圈,如何理解中美关系这种变化背后的实质?

中美两国都是世界大国,面临世界形势的变化,有诸多的共同利益,两国关系的内涵不断丰富,一些新的重大议题进入中美关系的议程,诸如如何应付全球金融危机、气候变化、开发新能源、阿富汗及巴基斯坦局势等。上述议题均为奥巴马上台后面临的最紧要的对外政策议题,这些议题成为中美关系的议题表明,奥巴马政府较上届政府相比,更加重视中美关系,更加看重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作用。
但两国也存在很多争端和摩擦,中美关系的变冷有其自然的逻辑,对此我们不必感到惊讶。一是因为两国关系中一些老的结构性问题依然存在,如中美在意识形态、价值观念、社会制度方面以及台湾问题等老大难问题上的分歧,一直在羁绊着中美关系。二是因为中美关系中出现了一些新的结构性问题。随着中国国力和自信心的增强,中国在世界舞台的影响力不断扩大,而作为世界上唯一超级大国的美国尚未适应中国力量的到来,时时担心中国的崛起会以美国衰落为代价,诸如“中国模式”会取代“美国模式”,全球化中的美国化会因中国化而受到阻止等,这就形成了新兴国家与老牌国家的结构性矛盾。三是中美关系周期性地受到美国选举政治的影响。美国两党的候选人出于当选的需要,每每将中国作为替罪羊,以转移选民对自己的不满。
由于这些有利和不利的因素村在,再加上美国一贯的霸权主义心态和扼制中国的战略,导致中美关系漂忽不定,忽冷忽热,我认为我们应理性面对,该强硬时坚决硬到底,该妥协时就表现大国成熟睿智的风范,不必过于愤青,用软刀子割肉,他们会痛苦的多,让他们从内心知道中国不好惹但也离不开,这才是上策。

7. 奥巴马上台后,中美关系似乎陷入忽冷忽热的怪圈,如何理解中美关系这种变化背后的实

  奥巴马上台后,中美关系似乎陷入忽冷忽热的怪圈,如何理解中美关系这种变化背后的实质?
  奥巴马上台后,中美关系又出现反复,一方面是由于美国新政府上台后,对中美关系认识不足,需要对前任的对华政策进行调整,一方面由于中美都是大国,经济交往频繁,贸易摩擦很多,从各自利益出发,都要维护自己的权益,一方面中美制度不一样,美国总想将中国的发展网络到自己的想法中去,总想领导中国,指导中国去做事,维护自己的利益。所以,美国一方面对华强调搞好双边关系,维护自身利益,一方面又从人权、南海问题、人民币利率、贸易逆差等方面对中国进行施压。未来中美二国将会不断发生摩擦,不断修好,都是因为二国的经济体制决定的。简单概括为一句话,这个变化背后的实质,就是中美实力的消长变化,以及由此引发的世界政治格局的改变。世界政治格局的“势”,开始由西方转向东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开始全面走向衰落,中国开始崛起。
  奥巴马上台之前,美国鸽派占上风,主张对华对话,进行经济合作。所以,有了所谓的“中美国”、“负责任大国”等说法。但奥巴马上台之后,随着经济危机的加深,国力的衰落,鹰派势力开始做大并压制了鸽派,所以对华政策表现出了“强硬”的一面,比如公开宣称介入南海问题,在朝鲜半岛周边频繁军演,等等。但这些动作,其实是内心虚弱的一个反映。


  由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到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你怎么看待中美对话平台的变化?
  一  从范围来讲是扩大了,由经济一个领域,扩大到了战略与经济连个领域;二  是深度拓深了由经济问题的的对话,扩大到经济战略与其他各方面战略的对话。把一个主题划分成了两个主题,并细化和深化处理。
  中美从原先的“战略经济对话”,变成即将开始的“战略与经济对话”,多了一个“与”字,这个“与”的含义还是很丰富的,过去这是两场对话,一个是战略对话,一个是战略经济对话,现在合二为一,把两个对话的级别大大提高了,经济对话过去是部长级的,战略对话是副总理级的,现在合二为一,就是把两个对话都提高到副总理级,这是一,第二个含义,效率大大提高了,过去这两场对话不是同一时间,同一地点举行,分别举行,现在合二为一以后,就可以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举行,两国的领导人可以一次性参与到这两场重要的对话之中,这个对提高效率是非常好的,第三个含义,战略性的比重加大了,战略性的问题和实际问题的结合也更加密切了,在过去,经济对话往往会拘泥一些具体的问题,两国的贸易逆差,人民币汇率等等问题,一些战略性的对话是在比较大的宏观问题上,不涉及具体问题,现在两者结合起来,可以互相弥补,经济对话在具体问题,从战略的角度来看待,来分析,来进行对话,战略性的问题也要涉及具体的问题,两者结合起来以后,战略性的比重加大,具体的问题上升到战略的角度来加以处理,所以这个对中美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很有价值的,意义也很重大的。


  为什么说次贷危机引起的全球金融危机并没有真正远去?
  可以这样说,全球各国政府在2008尾到2009年中用量化宽松的大量印钞票,收购有问题资产在全力救市之后,全球的经济体系最坏的时刻已经过了.但次贷危机引起的全球的资产缩小,消灭大量财富.各国2010年开始的西方各国,经过大量印钞票,降低央行利息等手段,未能使经济增长有良好的势头,而且通货膨涨的来临.面对经济缓慢增长/复苏,各国失业率高企,西方政府对为了本国的经济增长,开始用贸易保护来减小进口,减少本国失业率;而通过政治力量使他国货币贬值为目的,令本国出口增加,这令很多出口主导经济的国家受到打击,及至使之经济不能有良好的增长,甚至衰退,全球经济陷入恶性循环.而且西方各国之前倚靠多年的福利政策,除著经济缓慢增长,政府开始收紧开支,人民消费力减少.而且利息大量便宜资金,促成大量游资,在经济未完全向好的时候,各地股市都大幅上涨,脱离基本面,泡沫开始.如果不竭止的话,泡沫再次爆破全球经济将进入史无前例的萧条.以上的情况,如果加剧的话,全球经济将再次衰退所以全球金融危机并没有真正远去.


  为什么说中美日益成为命运共同体,但未来中美关系需要重新平衡?
  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中国的全球影响力和竞争力也随之上升。美中两国将在未来国际政治经济结构中共同扮演关键的角色,两国关系必须提升到新层次。两国的新一代领袖有机会实现这样的构想,使两国“成为世界进步与繁荣、和平与稳定的中流砥柱”。中美关系向前发展是大势所趋,美中两国“同舟共济”,建立“生命共同体”,携手处理日益纷繁的世界性难题,这是全球金融危机下的外交新局,也是世界政治经济秩序的新格局。
  在全球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的背景下,许多国家要求中国调整经济增长模式,但中国内向型的经济增长转变,必然意味着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中国在国际政治舞台上的影响将大大提高,中美关系也因此需要“重新平衡”。

奥巴马上台后,中美关系似乎陷入忽冷忽热的怪圈,如何理解中美关系这种变化背后的实

8. 奥巴马上台后,中美关系似乎陷入忽冷忽热的怪圈,如何理解中美关系这种变化背后的实

中美两国都是世界大国,面临世界形势的变化,有诸多的共同利益,两国关系的内涵不断丰富,一些新的重大议题进入中美关系的议程,诸如如何应付全球金融危机、气候变化、开发新能源、阿富汗及巴基斯坦局势等。上述议题均为奥巴马上台后面临的最紧要的对外政策议题,这些议题成为中美关系的议题表明,奥巴马政府较上届政府相比,更加重视中美关系,更加看重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作用。
但两国也存在很多争端和摩擦,中美关系的变冷有其自然的逻辑,对此我们不必感到惊讶。一是因为两国关系中一些老的结构性问题依然存在,如中美在意识形态、价值观念、社会制度方面以及台湾问题等老大难问题上的分歧,一直在羁绊着中美关系。二是因为中美关系中出现了一些新的结构性问题。随着中国国力和自信心的增强,中国在世界舞台的影响力不断扩大,而作为世界上唯一超级大国的美国尚未适应中国力量的到来,时时担心中国的崛起会以美国衰落为代价,诸如“中国模式”会取代“美国模式”,全球化中的美国化会因中国化而受到阻止等,这就形成了新兴国家与老牌国家的结构性矛盾。三是中美关系周期性地受到美国选举政治的影响。美国两党的候选人出于当选的需要,每每将中国作为替罪羊,以转移选民对自己的不满。
由于这些有利和不利的因素村在,再加上美国一贯的霸权主义心态和扼制中国的战略,导致中美关系漂忽不定,忽冷忽热,我认为我们应理性面对,该强硬时坚决硬到底,该妥协时就表现大国成熟睿智的风范,不必过于愤青,用软刀子割肉,他们会痛苦的多,让他们从内心知道中国不好惹但也离不开,这才是上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