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时师度,悟了自度

2024-05-10 19:39

1. 迷时师度,悟了自度

 六祖慧能在接了五祖弘忍衣钵之后,一路南下被恶人追寻,他的师父把他送到九江驿,过江,南方人会划船,北方人不太会划船。六祖说我是南方人,我会划船正好,不用你来划,师父问他为什么呢,六祖慧能自性流出智慧来了,「迷时师度,悟了自度」,我没有来到你门下之前我是混沌的,我内心有很多烦恼,我没有拨开迷雾见青天,现在我继承了你的衣钵,我的内心已经大放光明了,我在迷的时候你度我,我在悟了之后我自性自度。
  我们听了以后有没有醍醐灌顶的感觉呢,可是我们居士们拜了师父就像拜了干爹,粘在师父身上,有了烦恼交给师父,有了垃圾倒给庙里。要自性自度,要从两个方面搞清楚。我们内心深处的贪瞋痴就是自性的众生,如果不把它先度掉就不光明不清净,自己不光明不清净,每天跑到庙外头劝别人信佛修行,谁会听你的呢?
  我们经常在自度和度他上、在自利和利他上产生烦恼,一切的人都要自性自度,最终要领会到「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你的烦恼要自己消解。如果内心深处不生起智慧,自己不能消解烦恼,别人是帮不了你的。「度名虽一,用处不同」,「度」字用的地方不同,名字是不一样,但意思是一样的,「度名虽一,用处不同」。
  慧能生在边方,语音不正,讲地方话有口音,蒙师传法,师父你相信我,相当于伯乐和良马的关系,你不但信任我而且把衣钵传给了我,我处在边方,又讲着地方的口音,我自性自度。
  这样一种法的传承超越了地域,超越了语言,没有说老乡我传给你,没有说我们是同学传给你,传给了不同地域不同语言的人,靠什么?靠心。靠以心印心,如果没有以心印心的本领,稍微有情执的话都不能达到这个地步,让我们内心有非常感念的情怀。
   
   

迷时师度,悟了自度

2. 迷时师度,悟了自度

相传五祖弘忍大师于三更时分秘传六祖慧能佛法和衣钵后,为了防止由于争夺衣钵而起祸端,五祖要慧能尽快离开,并亲自送慧能到九江渡口。慧能上船后,五祖亲自摇撸,慧能说:“师父请坐,应该弟子摇撸。”五祖说:“应该是我渡你到彼岸。”慧能说:“我生长在边远地方,承蒙师父传授教法,现在已经得悟,应该以自己本心度自己了。”
  
  
 
  
 这段《坛经》中的经典桥段,从此因为“迷时师度,悟了自度”这一俗语而为大家所耳熟能详。而一“迷”一“悟”,一“渡”一“度”,也是道尽了佛教修行的精要。
  
  
 佛教典籍的经律论体系,说尽了修行中的身心要点,但就算把这些要点背的滚瓜烂熟,也顶多是一个神秀,终究无法知悟本性,而真正的开悟,只能靠自己的智慧与不断修持。
  
  
 纸上得来终觉浅,有人能手把手教绝对是件幸福的事,能从书籍中获取真知也是很高效的学习方法,但真正拉开人与人之间距离的却是通过自悟而得的“新境界”。这种“新境界”往往无法通过别人教授习得,甚至无法用语言来描述,李笑来也只是用几条词不达意的短句形容了一下他所谓的“第三阶段”的概念。而这种“第三阶段”是如此难得,以至于哪怕仅有一次成功的经历,就已经算是开挂了!
  
  
 神秀与慧能的最大区别,用李笑来的话说就是一个虽然才华横溢但始终在“第二阶段”苦苦追求,而另一个虽然目不识丁却早已跃迁至“第三阶段”。
  
  
 文末作者又提到,“虽然我告诉了你我是如何跨越每个阶段的,但我仍然没有办法告诉你到底应该如何完成你自己的跨越”。
  
 这段话与佛祖经论中的观点真是有异曲同工之妙。佛祖说,虽然众生皆能成佛,但
  
 他却无法帮任何一个众生直接成佛,要真正成佛,还得靠自己。
  
  
 成佛有八万四千法门,选择适合自己心性的就好;跃迁至“第三阶段”,也有千万条道路,你必须自己琢磨出自己的路径和跨越方式。这条自度的道路虽然漫长,但却充满迷幻色彩,吸引人不断探索前行,愿你我在追求自悟的道路上早日有所收获。

3. “迷时师渡我,悟时我自渡″是什么意思?

佛法正见
  
 故禅宗六祖云:“迷时师渡我,悟时我自渡。”我说的当依师渡,正迷的时候就要师来渡我,渡我是不是就是传点法、灌点气在我的身上?不是,是把理给你讲懂,让你从理上去明白这个道理,那么明白了以后,你就要自己渡自己,正如我之前说要洗脚一样,你要自己去洗啊,上师只是告诉你要怎么样去洗,不要栽在水里头去。所指迷时,是指不知本自具备与佛无别之实相般若。就是不晓得自己本身就具备跟佛一样的实相般若。所指悟时,了知自性与佛同等无二。悟了,就彻见了,就是说明白了自己与佛同等无二的本性,不需向外驰求。
  
  
 完整法义详见《藉心经说真谛》P79

“迷时师渡我,悟时我自渡″是什么意思?

4. "迷时师渡我,悟时我自渡”是什么意思?

“迷时师渡我,悟时我自渡”是什么意思?
  
  
 
  
 
  
      故禅宗六祖云:“迷时师渡我,悟时我自渡。”我说的当依师渡,正迷的时候就要师来渡我,渡我是不是就是传点法、灌点气在我的身上?不是,是把理给你讲懂,让你从理上去明白这个道理,那么明白了以后,你就要自己渡自己,正如我之前说要洗脚一样,你要自己去洗啊,上师只是告诉你要怎么样去洗,不要栽在水里头去。所指迷时,是指不知本自具备与佛无别之实相般若。就是不晓得自己本身就具备跟佛一样的实相般若。所指悟时,了知自性与佛同等无二。悟了,就彻见了,就是说明白了自己与佛同等无二的本性,不需向外驰求。
  
  
 完整法义详见《藉心经说真谛》P79

5. 迷时师度。悟了自度

因为那件传法袈裟,很多人想害惠能,惠能只好在夜深人静之时向五祖作生死告别。五祖安慰惠能:”你用不着担忧,我会亲自送你"。送惠能到九江边一简陋的小驿站旁。 
  
  深邃漆黑之星空下,静水深流。五祖以船家身份招呼惠能上船,亲自摇橹,惠能对五祖说:“师父,还是我来吧!”五祖说:“还是我把你渡过去” (这对白很有意思啊,度,在此处有度人,渡水的双重含义) 惠能回答:“迷茫之时,需师父指点迷津,开悟之后,就自己救渡自己吧。 (1、指亲自摇橹2、指衣钵、传法之事) ”五祖明白惠能所指,放心地说:“是啊,是啊,以后佛法,要因你而闻名天下” 
  
 原文:
  
 惠能三更。领得衣钵云。能本是南中人。素不知此山路。如何出得江口。五祖言。汝不须忧。吾自送汝。祖相送直至九江驿。祖令上船。五祖把橹自摇。惠能言。请和尚坐。弟子合摇橹。祖云。合是吾渡汝。惠能云。迷时师度。悟了自度。度名虽一。用处不同。】惠能生在边方。语音不正。蒙师传法。今已得悟。只合自性自度。祖云。如是。如是。以后佛法。由汝大行。
  
 【师】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这句话,恐怕只要读完初中的中国人都知道。“温故而知新:“复习旧知识,知道新知识。”很不错的“学习方法”啊!西方的心理学试验,不是发现什么“遗忘曲线”,刚刚学到的知识,遗忘得特快,所以要在遗忘之前,及时把“战果”保住。当年的我就这样被教育了。
  
  但是朱熹《四书集注》这样解释:温,寻绎也。故者,旧所闻。新者,今所得。言学能时习旧闻,而每有新得,则所学在我,而其应不穷,故可以为人师。若夫记问之学,则无得于心,而所知有限,故学记讥其“不足以为人师”,正与此意互相发也。 这才是正确的解释
  
 迷时师度,温故即师度,知新即自度。自度,然后可以度人,自度者,然后可以为师

迷时师度。悟了自度

6. 迷时师度悟时自度

“迷时师度,悟时自度。”的意思是:迷惑不解的时候靠老师提点,清醒明白的时候自己解决。
这句话出自《六祖坛经》。《六祖坛经》,全称《南宗顿教最上大乘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六祖惠能大师于韶州大梵寺施法坛经》,是佛教禅宗祖师惠能说,弟子法海等集录的一部经典。
《六祖坛经》记载惠能一生得法传法的事迹及启导门徒的言教,内容丰富,文字通俗,是研究禅宗思想渊源的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