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强小学生体育课的安全教育

2024-05-16 19:53

1. 如何加强小学生体育课的安全教育

全国一些地方中小学校安全事故频发,这些事故造成了师生重大伤亡,使学生、教师家庭遭受严重创伤,给社会造成了难以弥补的损失,教训惨痛,影响恶劣。现在不仅仅在体育教学中,在学校的日常管理中安全被提到了一个极其高的位置,安全问题可以把别的成绩一票否决,体育教学中也如此。在此形势下学校体育教学担当着重要的角色。要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所收获,同时身、心又要朝健康的方向发展,教师的安全意识必不可少,安全措施更是重中之重。
  保障学校安全是开展一切教育教学工作的基础,学生的健康成长是落实以人为本、构建和谐校园的基石。在学校体育日渐受到重视的同时,人们对安全措施也有了进一步的要求。课堂常规的建立以及一些运动项目的教学都有相应的保护、帮助措施和方法,但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一些细节问题往往被忽视,然而就是这些细小的问题却往往有着安全隐患。体育课中经常会发生扭伤、搓伤、拉伤、碰伤等运动损伤,偶尔也会发生一些重大的安全事故,轻者影响学习,重者可能造成残疾,甚至及生命,对学校、学生、家庭带来不应有的损失,广大体育教师应高度重视安全教育,落实安全措施使青少年健康快乐地成长。以下就一些方面与大家谈谈我肤浅的看法。
  一、充分认识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增强安全责任感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不仅自身要具有高度的安全意识,同时也有责任和义务教育学生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如:有的学生上课调皮,站队时相互推撞认为好玩,他们根本也不知掌握力度和分寸,另外加上有的孩子本身平衡协调能力就差,很容易因碰撞而摔倒,造成身体损伤等安全事故,为此教师就应在迅速制止的同时给予适当的批评教育不仅仅让学生明白这是错误的行为及其可能发生的不良的后果,同时要使每个学生都意识到这是不安全的行为,杜绝同类事件再次的发生。这样通过一些事件及时的教育和随时的提醒使学生思想上引起认识和重视,才能时时保持清晰的安全意识,不做有危险的事。促使学生高度的安全意识得以形成,防止安全事故发生。
  二、加大安全教育力度,提高师生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
  课堂常规的建立,强化纪律教育,体育教师要以身做则,为人师表,要求学生穿运动服上课,身上不能带有小刀等锋利硬物,不要佩带胸针等饰品,不要留长指甲等上课要听指挥、遵守纪律,严禁学生有嬉戏取闹、任性蛮干、动作粗野,违反运动规则的行为。另外,准备活动要充分,跳前多活动,易伤部位早预防。实践课上良好的课堂纪律是保证一堂课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如未经允许不擅自离开队伍。尤其是垫子类运动项目。在投教学中,教师要严格按照教学程序、原则进行教学,对学生的位置要严格限制,让学生远离危险区,对某些意外伤害事故的苗头应及时制止。此外,上课要听从指挥,遵守纪律,严禁学生有嬉戏取闹、任意蛮干、动作粗野,违反运动规则的行为。
  场地的设置,加强安全预防,场地器材的准备是最基本的安全预防,也是引发安全事故的最主要外部因素,是可见的,也是可预防的。在上课前我们教师必须仔细做好场地和器材的安全检查,如有安全隐患应及时排除后,再进行组织教学。例如,在教学和组织比赛时要特别注意场地是否平整,及时清除小石块,防止绊脚引起不必要的伤害事故的发生。又如,跳远时沙坑没有平整好或沙子过少或者沙坑中有同学玩耍时留下的砖头和石块等都有可能造成损伤。
  对体育器材的识别。器材的放置有必要考究。跑的项目中最好不用球作标志物,尤其往返跑和蛇形跑等,若用球作标志物一旦学生无意触及它,它容易滚动而离开原有位置,可能让学生绊脚,更甚者脚踩球造成严重的伤害事故的发生。
  学校的垫子上运动,针对低年级小学生年龄小,认知能力较低,胆量大、小两级分化大,前滚翻运动中极容易发生安全隐患,天长日久就会变型,没有及时保养和修理更换,学生在活动时器材发生变型有可能致使学生摔伤。所以在锻炼的时候,一定要先检查器械,排除安全隐患。
  还有在搬运垫子的过程中打闹,致使器材不慎跌落,体育课后将危险器材随便摆放在操场上,又无人看管,学生因好玩致使人身发生伤害。造成一些不必要的安全事故,所以,一定要引起体育老师的注意,课前、课后搬运器材要对学生讲清楚,千万不能在搬运过程中打闹嬉戏。特别是具有危险性的器材课后不能长时间摆放在操场上,课后要及时送还保管室。
    三、高度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加强自我保护意识
  心理障碍的消除。在体育教学中,我们要善于观察和发现学生中存在的一些异常的情形。如有的孩子因在家生气或心情不好就发脾气、情绪表现极不稳定,甚至产生攻击性行为。对这样的孩子我们既要合理的批评,同时也要善于引导,及时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给予表扬和鼓励;再如在体育课中有些孩子由于对身体的认识不足或缺乏言语表达等因素,有时身体不适他也不知告诉老师,如果教师不留心往往就容易错发生事故。所以在体育课的课前、课中、课后,教师都应留心观察他们是否有身体不适的异常表现,以便早发现早处理,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如心情不好、情绪低落或急噪、缺乏锻炼的积极性或急于求成、胆怯忧郁等。因此,体验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常与学生沟通,做好体育锻炼的宣传工作,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使学生愉快健康地进行体验锻炼。
  增强自我保护意识。现在大部分学生是独生子女,抗挫折能力比较差,自我保护意识薄,因此体育课加强自我保护意识的教育必不可少,如身体失去平衡应立即向前或向后或向左向右跨出一大步,以保持平衡;从高处跳下时要用前脚掌先着地,同时屈膝缓冲。另外,要教会学生互相保护帮助的方法,真正做到预防安全事故。
  总之,对于体育教学中的安全问题,学校和教师都应以一种客观的态度去看待,以积极的方式去思考,用正确、合理、科学的方法来预防和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只要学生和教师在思想上重视伤害事故,同时教师教学上处处想到学生、关心爱护学生,教学上扎扎实实,认真负责,教法创新,大胆尝试,管理上严格要求,就可减少或比免伤害事故的发生,真正的让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

如何加强小学生体育课的安全教育

2. 如何合理,有效地进行学校体育安全教育

如何合理、有效地进行学校体育安全教育
安全教育在学校体育课堂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与学校教师、学生的身心健康问题息息相关。那么,如何合理、有效地进行学校体育的安全教育,减少课堂中运动损伤事件的发生,就成了学校体育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作为初中体育教师,本人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拙见。一、 学校领导、体育教师对学生的责任感是进行学校体育安全教育的大前提只有学校领导、体育教师提高对学生的责任感,才能保证学校体育安全教育合理、有效地开展。其中,学校领导对学生的责任感主要体现为其对学校体育教学工作的重视程度,以及从根本上明确学校教育应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这是确保学校体育安全教育合理有效进行的大前提之一。具体体现为:学校领导要将体育安全教育问题列为开展学校体育教学工作的核心问题;定期组织人员排查学校可能存在的各种安全隐患;遇到突发事故发生,要求教师积极主动采取相应救护措施;有效地解决体育课场地器材安全隐患问题;定期组织学生进行必要的体检。而体育教师对学生的责任感体现为:开学初,主动积极地向班主任、家长了解每一位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在理论课堂上,传授各类运动安全知识;实践课堂开始前,备好场地器材,排除不安全隐患;在教学开始时认真观察了解学生当天身体状况,重点关注有先天性疾病、身体不舒服以及情绪低落的学生;帮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量,交代安全组长重点关注个别学生身体状况;结合教材,带领学生进行必要的一般性准备活动和专项准备活动练习。不仅如此,在教学过程中要细心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如发现学生在课堂上有相互摩擦、过激言语等举止出现,要尽早地制止并及时对个别学生或全班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化解学生矛盾,维护课堂的正常教学秩序。针对课堂中不可避免的突发事件教师要进行分类处理。例如,体育课中常见的扭伤、拉伤、搓伤、碰伤等问题,教师可先进行正确的初步处置,再让安全组长及时送学生去医务室处理;先天性疾病突发等较为严重的伤害事故发生时,教师应及时叫救护车,请班主任协助送往就近医院救治。在课程结束后,教师要及时总结防范安全事故发生的经验,为下一节课提供教学指导。所以,学校领导、体育教师对学生的责任感是进行学校体育安全教育的大前提。二、在体育理论课上灌输各类运动安全保健知识,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是必要的学校体育安全教育工作要靠学校领导、教师、学生相互配合才能完成。因此,除体育教师外,学生要有强烈的安全意识,并掌握一定的体育运动安全保健知识。一般而言,每一学期的第一堂体育课都设置为理论课,而体育理论课的重点在于提高学生运动安全意识。体育教师要结合实际案例向学生灌输各类运动安全保健知识,引导学生重视运动安全问题。例如,有的学生患有先天性哮喘,由于当天忘记服用哮喘药物没有报告给教师,私自参加长跑等剧烈运动导致病发送医院救治。又如,有的学生不认真完成准备活动,导致在短跑过程中大腿骨骨折。这些真实的案例无疑为学生敲响了安全意识的警钟。三、实践课堂组织的科学性、合理性是进行学校体育安全教育的关键1.学校场地器材的安全性场地器材的准备是学校体育课堂教学的“前奏”,也是学校体育教育工作最基本的安全预防。由此可见,学校场地器材的安全性问题是导致运动伤害事件发生的直接外因。因此,在上课前,体育教师必须仔细地做好布置场地器材的工作,并加强场地的安全性检查工作,把伤害事件消灭在萌芽状态下。例如,学校操场存在坑坑洼洼的不平整区域或雨后湿滑区域等就是潜在的安全事故发生区域,教师应尽可能避免在该区域组织体育教学活动,并提醒学生不要去该区域活动。2.把安全教育列入常规安全教育在体育常规中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安全组长的设置在体育课堂上,设置安全组长的主要目的在于让其协助体育教师做好学生当天身体状况的调查,照顾身体不适同学,留心课堂中出现的安全隐患,并及时做好报告工作。(2)学生着装的规格要求在第一堂体育理论课堂上,体育教师要对学生着装提出具体的要求:体育实践课必须身穿宽松、适宜的衣服,最好选择运动服;脚穿运动鞋或适宜运动的小布鞋;身上不允许放任何金属小物件。(3)学生当天身体状况。体育教师要根据教学经历,通过面部表情、脸色、出汗程度等不同角度细心观察学生身体状况,做出正确判断,采取相应的处理方式。同时,打消少数学生装病的念头。首先,对先天性疾病学生的处理方式:只安排本节课的活动内容,并规定其活动必须限制在教师看得见的范围内。其次,对仅限于当天身体不舒服的学生处理方式:可鼓励、建议月经期的女生参加少量的运动,有助于缓解月经带来的疼痛;当天身体不舒服的学生,一般建议其随堂见习,但如果身体状况明显较差的学生,可以让安全组长送其到医务室就诊。(4)当天心理情绪不高的学生对于这些学生可先建议其随堂见习,同时在上课间隙,抽时间与其聊天,了解其心里真正的想法。3.结合教材向学生传授自我保护和保护他人的方法以及运动中的注意事项,以降低事故的发生概率目前初中体育的主要项目一般为:田径类、球类、基本体操、跳绳。显而易见,其中基本体操需要向学生传授的自我保护和保护他人的方法是最多的。如以前滚翻教学为例,教师首先要让学生明确动作要领,这是学生进行自我保护的基础。其次,教师要教会学生如何去保护同伴,让同伴安全顺利地完成动作。同时,每一项运动中,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因素可能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例如,在较冷的天气上短跑课,就有必要加大准备活动的量,以达到热身的效果。教师务必提醒学生充分活动关节及相关肌肉,防止练习过程中出现大腿拉伤等症状。又如,球类运动中的篮球运动,出现摩擦、碰撞的概率较高,随时可能导致口角、打架斗殴事件。这就需要体育教师在开始上课时,向学生讲解篮球比赛的基本规则,并严肃提出学生进行篮球比赛过程中不得发生口角、打架斗殴事件。再如,跳绳练习过程中,教师应该提醒学生把握好前后左右距离间隙,防止打到相邻同学,造成不必要的伤害事故。综上所述,只有学校领导、体育教师对学生有高度的责任感,学生有强烈的安全意识以及科学合理的课堂组织,才能确保学校体育安全教育工作落到实处。参考文献[1]姜树超.安全教育对学校体育工作影响的分析与对策研究[J].辽宁公安司法干部管理学院学报教育教学研究,2011(1).[2]张月玲.安全教育为体育教学保驾护航[J].科技信息,2009(3).[3]何祖恩,初中体育课安全问题探索[J].体艺卫教研,2010(5).[4]王志强,邹议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安全教育[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10(6).

3. 如何做好小学生的安全管理工作

  1、明确管理责任,完善管理机制。
  2、加强校园周边环境的整治。
  3、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4、建立定期检查和日常防范相结合的安全管理制度。

如何做好小学生的安全管理工作

4. 如何做好中小学安全管理

      导语:中小学生正处在身心成长发育的重要阶段,其生理、心理机能尚未完全成熟,自我防范能力差,安全意识薄弱,更容易发生意外安全事故。尤其是近几年,教师体罚学生事件、学生食物中毒事件、黑校车事件、教学楼踩踏事件、校园火灾事件等不仅给学生带来很大的伤害,而且已经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如何做好中小学安全管理          
        
        
          一、中小学安全事故的危险源 
          1.校内伤害 
         就目前而言,存在的校内伤害主要有三种:(1)运动伤害,由于中小学都设置了体育课及较多的课外活动,由于这个年龄段的学生自我保护意识较差,加之教师监管不力,体育设备陈旧等原因,很容易引起伤害事故,轻者擦伤、摔伤,重者致残、死亡。
         (2)课间伤害,这类事故是最容易出现,也较难以处理的事故。由于课间教师需要休息,一般不对学生进行监管,而这个年龄段的学生经常在教室、走廊、楼道嬉戏玩耍,经常会出现学生伤害事故,而且这种事故的责任认定也不好处理。
         (3)饮食安全,这是近几年比较热门的话题,许多学校对学生的饮食安全疏于管理,把关不严,致使出现多次中小学学生集体中毒事件。对此,学校的管理者应该给与足够的重视,坚决杜绝此类事件的再次发生。
         (4)校车安全,目前各个中小学都配置了校车,方便接送学生上下班,但是由于学校管理疏忽、校车设备陈旧等原因,已经多次发生中小学校车安全事故,社会影响较大。
          2.校外事故 
         这类事故往往是重大伤亡事故,给社会带来极不良的影响。这类事件的发生虽然也掺有外界的因素,但是,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学校组织活动不够周密,安全意识淡薄造成的。
         主要有:(1)上学或放学时的伤害,这是学校安全管理最为薄弱、也最为艰难的环节。特别是诸多袭击中小学生的恶性暴力事件已经给我们敲响了警钟。(2)自然灾害的伤害,如地震,火灾事故的发生等,学校一定要加强学生逃生自救方面的教育,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3)交通安全事故,这是造成学生死亡事故的主要原因,特别是多次群体性的交通安全事故已经引发了社会的诸多争议,需要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4)网络安全,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类问题显得非常严峻,一旦管理不好将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目前,很多中小学生都喜欢上网聊天、玩游戏等,并沉迷其中,无法自控,长此以往,必然影响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二、中小学安全管理的相关措施 
         安全工作是学校的各项工作之首。要预防与控制学校安全事故的发生,就必须从严治教,严格管理,把学校管理的各个环节都管实管细。作为管理者,要结合当地实际,努力探索和掌握学校安全工作的特点和规律,认真研究分析加强学校安全的方法和措施,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加强学校校风建设 
         一个学校的校风直接影响甚至决定着校园的安全环境。良好的校风会形成学生间相互尊敬、谦让的良好的人际关系,而不良的校风往往伴随着学生之间称王称霸、打架斗殴等暴力行为,弱小孤单的学生就会去寻求保护,从而助长校园帮派的形成和发展,如此产生校风和校园安全的恶性循环。学校校风的建设一定要从学校的领导班子做起,把这项工作作为首要任务来抓,并在此基础上,要积极听取学生及家长的建议,切实加强本校的校风建设。
          2.建立安全预警机制 
         学校应该建立预警救助机制,特别是对突发安全事件的应急机制。因为只有建立这些机制才能及时发现各种不安全的因素,并采取相应措施消解安全隐患。例如,校园内应设置灭火器、警卫设备、防盗、防摔倒、防拥挤设施、应急照明、常用医疗急救药品和器材、报警通讯、安全引导和警告标志。
          3.加强学生安全教育 
         学校应当对学生经常进行安全知识的教育和安全防卫技能的训练,提高他们面对危险时的自我保护意识及应对技能。例如,学校要指导学生了解歹徒常用的作案手段,使其学会认识和使用各种安全引导、警告的标志和设施、设备、工具,同时,学生要学习日常生活和各种场所中的安全防范意识,主要包括家庭安全、交通安全、自然灾害防范、课外活动安全、体育活动安全、游戏安全、火灾防范等方面。
          4.整治校园及周边环境 
         各中小学应该积极配合当地公安机关的工作,对影响中小学安全的各种治安问题认真开展全面排查,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集中整治。公安机关应该对学校周边的录像放映室、电子游戏室、台球厅、歌舞厅和网吧等娱乐场所要重点进行整治,对治安混乱或违法犯罪行为,要依法严肃处理;对严重违反管理规定的,要坚决予以取缔。进一步强化对校园周边地区的暂住人口、流动人口和出租房屋的治安管理,加强对校园周边地区的治安巡逻,尤其是在学生上、下课和晚自习期间等重点时段和重点路段加强巡逻控制。
          5.严格落实责任追究制 
         当前,我国中小学校安全管理体制的现状是“政府监督、教育行政部门管理、学校负责、师生员工遵守校规校纪、家长和群众参与”,各方围绕一个共同目标,从不同的角度、层次、方面推动“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的贯彻落实,协调一致抓好本学校安全工作。这种管理体制的实施,明确了各个相关人员的责任,对各项安全工作的安排具体到个人,一旦出现安全事故,就可以直接追究相关责任人员的责任,对其严肃处理。责任追究制无疑调动了各责任方开展工作的积极性,有利于减少校园安全事故的发生。
         同时,各中小学应该建立并完善诸如校园安全保卫制度、教室管理制度、宿舍管理制度、食堂卫生监管制度、消防设施安全管理制度和紧急事件处理预案等,切实维护好中小学生安全。
         安全管理工作是学校管理工作的重点,良好的校园环境是培养优秀人才的基础,因此,广大中小学教育管理者应该明确自己肩负的重担,认真落实各项安全措施,确保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5. 如何加强管理小学体育工作

摘要:体育教师既是一名知识技能的传授者又是一名使学生的身体、心理等各方面素质都需要得到发展的促进者,在教学中体育老师既要设身处地地感受学生的所作所为,采用恰当的的教学方法,加强体育课堂的管理。


本文从以下六个方面对如何加强和促进小学体育课堂的管理这一问题进行了初步的阐述:
(1)必要的课堂纪律是加强体育课堂管理的根本保证;
(2)运用寓教于趣的体育教学手段促进体育课堂的管理;
(3)根据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以及课堂内容组织教学促进体育课堂的管理;
(4)根据体育课的特点组织教学促进体育课堂的管理;
(5)挖掘体育教学中的美育因素,培养学生审美能力促进体育课堂的管理;
(6)创设体育课堂的情境教学促进体育课堂的管理。

如何加强管理小学体育工作

6. 怎么加强小学安全管理

      导语:校园安全工作直接关系到师生良好学习环境的建设,关系到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校园安全是教学活动与学生学习得以顺利开展的基础,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前提与基础,是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
         怎么加强小学安全管理            一、加强对教师的安全管理培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只有先加强对教师的安全管理培训,才有助于教师将安全知识传授给学生,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对教师进行安全管理培训,首先要使教职工具备良好的安全意识,清楚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同时,还要加强安全课教师的培训,解决安全课师资的问题。重庆市教科院于2011年开展了每期7天的安全教师培训,为全市培训了一大批安全课教师。江津区有含区教委、各教管中心、各学校的建设共140多人参加了培训,各学校充分利用这批教师再开展培训,就能解决安全课的师资问题。
         其次,有针对性地选择培训内容。比如,不同季节的安全重点、课间活动的安全重点、学生上下学路上的安全重点。师生集体出游必须经区教委批准,并制订相应的安全应急预案等等。
         再次,要让教职工掌握基本的救援方法,比如拥挤踩踏、地震、火灾等逃生的有效方法,灭火器材的使用等。
          二、加强对学生安全意识的强化,有效开展安全管理 
         对小学生开展安全管理工作,其目标人物是小学生,因而在管理工作中一定要以学生为主体,所有工作都要围绕学生展开,用小学生所熟知的一些安全事故案例教育、警示小学生。
         首先,教师应经常有针对性地提醒学生具体的安全注意事项,比如,每节课下课之前,每天放学之前,每周放学之前,每期放假之前,提醒学生注意安全;课间游戏和活动中,提醒学生注意游戏安全;出门旅行时,提醒学生注意乘车安全;外出吃饭时,提醒学生注意卫生安全等,让学生时刻紧绷安全的弦。
         其次,教会学生一些基本的`安全处理技能,比如上下楼梯靠右走、清楚“119”“110”“120”电话的具体含义、发生火灾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之后逃生等等。
         再次,学校应经常进行安全演练,比如火灾逃生演练、地震逃生演练等,确保师生遇到紧急情况能临危不乱。
         最后,教师应密切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发现学生有反常情况时,立即进行询问,解决问题。有条件的学校可设置心理咨询室,配备心理咨询教师,开展小学生心理咨询工作。
          三、加强对学校设备设施的安全管理,及时排除安全隐患 
         学校设备设施多种多样,其中,对学生的安全产生威胁的有体育健身器材(爬杆、单双杠等)、课桌椅、机械设备中的锅炉房、变电房等。对学校的设备设施进行安全管理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管理工作:
          1.购买时保证质量的安全可靠 
         比如,购买热水器、课桌椅、健身器材、实验器材等,一定要购买安全、放心的产品。
          2.对高危器物做好相应的封闭措施 
         学校里的变电房、锅炉、烟囱以及一些废弃的建筑物、器物等属于高危器物,一定要对其做好相应的封闭工作,比如设置安全屏障,防止学生靠近、误入。
          3.做好对设备设施的安全巡视工作 
         学校里应有专职巡视员每天对学校里的各个建筑物、教室内的课桌椅和窗户等进行安全巡查。全校的师生也要经常留心学校里的器物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如果存在,则应立即报告给有关的负责人,及时作出整改。
          四、加强对校内外环境的安全管理,确保环境安全 
          1.对校内环境的安全管理 
         首先,加强技防。学校里应安装多个摄像头,对校门口、学校食堂、楼道、操场等关键性的、容易出现安全问题的地方进行全天候监控。校园保安既要做好门卫工作,又要看好视频监控,发现有可疑情况,立即前往查看。其次,禁止社会车辆、闲杂人员等进入校园,车辆的停放要划区域进行规范性停放。再次,划定专门的上下学接送区域,要求家长按要求对孩子进行上下学接送。
          2.对校外环境的安全管理 
         由于一些小学生交友意识模糊,近年来,小学高年级学生因与社会上的一些不良青年结交而影响自己的身心健康和安全的事件时有发生。因此,在校外环境的安全管理方面,学校的安保人员一定要加强对校门口的巡视工作,包括对可疑人物、可疑车辆等的巡视,一旦发现校门口徘徊有可疑人员,应立即上前询问,并密切注意其行动。如果发现学生有与可疑人员来往的行为,应立即告知相关负责人,及早对学生进行教育和管理。同时,加强与派出所、市政管理、食药监、综治办等部门联动,搞好校园周边环境治理。

7. 如何做好小学安全管理

      导语:校园安全工作直接关系到师生良好学习环境的建设,关系到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校园安全是教学活动与学生学习得以顺利开展的基础,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前提与基础,是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
         如何做好小学安全管理            1.学校安全管理工作常抓不懈,做好落实工作 
         每学期,要求班主任要根据学校制订的安全制度和安全措施,结合本班实际制定本班的安全制度,在班会课上重点讲,随时随地的进行安全方面的督查和具体的落实,把安全工作做到学生人人明白,人人自觉遵守。让学生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去做,落实到位。
         学校安全管理工作应常抓不懈,利用各种方式和结合实际工作宣传安全教育工作,学生心里对安全工作警钟长鸣。班主任要注意的事项和班主任应承担的责任,切实让班主任把安全工作牢记在心。除此外,还要同学校的后勤管理人员和安全分管的同志每周都要做到对学校的各种设施进行安检并做好安全排查记录,如果发现有安全隐患应立即消除。学校每学期开学初、学期中和学期末,下发一份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信,让家长明白安全教育工作不单纯是学校的,家长也要进行安全教育,把学校的作息时间表和要求家长要注意的事项告诉他们,使家长明白安全工作的重要性。
          2.提高广大师生的安全意识、安全防范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 
         学校要以安全教育为工作重点,对教师进行安全教育:如果没有一个安全,宽松,和谐的环境,师生提心吊胆地上课,何谈教育教学工作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以此来提高教师的安全防范意识。
         经常性地对学生开展安全教育工作,重点抓好上学、放学的交通,溺水,触电,防火,防暑,防食物中毒,防煤气中毒等安全教育工作。学校利用板报等形式进行安全教育宣传外,班主任利用班会、队会,活动课、学科渗透等方式,通过讲解、应急预案演练,对学生扎扎实实的开展安全教育工作,使学生系统的接受防交通事故、防溺水、防触电、防食物中毒、防病、防体育运动伤害、防火、防盗、防震、防骗等安全知识和安全技能教育。
         教师要制定好安全教育计划,写好安全教育教案,做好安全教育记录等,提高广大师生的安全意识、安全防范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让安全防范意识在每位教师和学生心中生根。
          3.增强防范意识,进行细致的工作和管理 
         安全工作,必须要细心管理,细心管理尤为重要。因为学生大部分时间在学校、在课堂中度过的。因此,学校要派专人具体负责安全管理工作。除了学校定期进行安全排查外,还要求班主任平时就要对班级的`细小地方进行细致检查,不疏忽遗漏一处。如桌、凳,门窗、体育器材、电器以及学生平时是否携带危险的用品,平时的打闹玩耍等,课余时间和课外活动时间的安全教育。
         学校不少的安全事故的发生,就是发生在我们不重视的时间里,如学生的下课、课外活动、放学回家等容易发生的事故。班主任老师心系学生,情系学生,把安全工作即做到落实,要经常与学生在一起,进行细致的工作和管理,做到防范于未然。除此外,班主任不仅要自己抓好班级的安全管理工作,还要与科任教师沟通齐抓共管,要与学生沟通交流,形成合力来抓好班级的安全管理工作。
          4.创建和谐校风与制度的建设 
         创建和谐校风与制度的建设,促进学校和谐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工作中的一项重大任务,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和谐校园是和谐社会的一部分,创建和谐校风与制度的建设,让校风优良、校园和谐同步发展。一个学校的校风直接影响甚至决定着校园的安全环境。良好的校风会形成学生间相互尊敬、谦让的良好的人际关系,而不良的校风肯定伴随着学生之间称王称霸、打架斗殴等暴力行为,弱小孤单的学生就会去寻求保护,从而助长校园帮派的形成和发展,如此产生校风和安全的恶性循环。
          5.学校发现各种不安全的因素,采取相应措施消解安全隐患 
         学校及时发现各种不安全的因素,采取相应措施消解安全隐患。如,在校内重要地方要安装防盗门、防护栏、装备监控摄像等,学校对师生尤其是学生经常进行安全知识的教育和安全防卫技能的训练,使得他们能够识别危险,知道预防危险的发生,知道遇到危险时的应对知识和技能。
         指导学生了解不法分子常用的伎俩,学会认识和使用各种安全引导,警告的标志和设施、设备、工具,学习日常生活和各种场所中的安全防范意识,如家庭安全、交通安全、自然灾害防范、课外活动安全、体育活动安全、游戏安全、火灾防范等方面。
         总之,学校安全管理工作关系到学校全体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因此,加强学校安全教育,规范各项制度,加强小学安全工作管理,以确保青少年健康、安全成长, 促进学校和谐发展,提高学校核心竞争力。

如何做好小学安全管理

8. 如何加强小学安全管理

      导语:让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是我们每个学校每位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作为学校和教师,应该把安全教育放在学校教育的首位,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再去教给学生如何做人、如何掌握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抓好安全教育,是学校安全工作的基础,因此,努力创造一个安全的学习环境是十分重要的。
         如何加强小学安全管理            1 提高认识,形成共识 
         学校始终把学校安全工作放在突出位置,高度重视,时时处处把安全记在脑中,挂在嘴上,抓在手里。从校长到班主任都成为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事关安全工作,拒绝一切理由。
         要在学校范围内提出了一种“要我安全”为“我要安全”的理念,目的是让广大教师明白安全工作不是在完成上级布置的任务、不是一阵风式的阶段性的工作、不是可有可无的事情,而是关乎我们自己生存、生命的生死攸关大事,是一项常抓不懈的工作,是学校生存发展的唯一前提。总校上下真真正正地形成了“校园无小事,责任重于山”的共识。
          2 加强领导、强化责任 
         学校成立了以总校长任组长,各中小学校长为成员的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成立“学校安全工作管理办公室”,设立保卫处,每处职能部门都有专人负责。建立了校长负总责,分管人员具体负责,班子成员一岗双责,安全工作人人有责的安全工作总机制。
         建立并完善了学校安全工作领导责任制和事故责任追究制,学校与班主任、舍务、后勤、课任、分校点、家长层层签订责任书,明确各自的'职责。同时学校把安全工作列入教师考核内容。进一步明确了“谁主管、谁负责”的安全管理原则,形成了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的工作格局。对造成较大安全事故的,严肃追究有关领导及直接责任人的责任。
          3 加强管理、确保安全 
         学校安全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学校管理。校园安全工作应纳入学校目标管理范畴,制订目标管理细则,建立覆盖所有工作环节的安全责任体系。要建立健全学校内部安全管理工作的规章制度,制订学校安全事故应急处理预案,建立健全校内安全防范机制。认真组织检查门卫、值班、巡逻等内部安全管理工作制度的落实情况,加强校园安全事故易发多发环节的管理。制度不严,管理不善,是导致学校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例如,现在学校都有门卫,但是否有严格的制度,是否真正发挥了其作用?……学校应在以下方面建立健全安全制度:除了门卫制度外,学校还应建立教师值勤制度,食堂卫生制度(以防食物中毒事件发生),宿舍管理制度,课外活动制度,实验室管理制度等等。我曾看过一个记录片,英吉利海峡隧道的火灾预案几百个,半个屋子应对程序,工作做到这个份上,我想当突发事件来临的时候才会把损失减少到最小。我们现在都很重视制度的建设,有的学校全面到都装订成册了,但在应急预案的制订上还存在缺陷。预案,其实质就是未雨绸缪,有备无患。预案就是告诉我们,当突发事件来临时,我们知道应该怎么做?做什么?什么时间做?用什么资源做?
          4 未雨绸缪,防患未然 
         在安全工作中,亡羊补牢不如未雨绸缪。很多不好的事情,在很多时候,如果我们提前快了半拍,是完全可以避免的。一些季节性、规律性的灾害、事故我们能够提前预防,化危险于无形。冬季来临,提前做好防冻、防滑、防狂风暴雪工作;夏天将至,就要着手布置防汛、防雷电工作。观看天气预报,成为每位教师每天的必修科目,甚至很多教师都自觉订购了手机短信天气预报,为的是随时随地了解天气变化情况。所以即使遭遇较为恶劣的天气,我们也能够从容妥善地安排学生的上下学,集体活动和日常生活。避免很多看起来似乎是不期而至的天灾人祸。
          5 加强校舍安全及交通管理 
         学校定期对校舍、床铺、门窗等设施进行检查,发现险情应立即处理。学校对防止拥挤踩踏事故,从实际出发,学生出操、集合、放学,均由任课教师组织学生列队有序进行,或适当错开时间,分年级、分班级逐次行走。定期检查楼道、楼梯的各项设施和照明设备。另外,加强交通安全管理。
         教师摩托车出入校园,避开学生上下学和人多情况复杂时段,限道、慢速行驶,规模学校做好排队放学工作,并培训好学生干部进行路队管理。学校结合门口道路特殊情况设立相关警示标志并安排值班人员和学生干部在学生放学出校时进行值班指挥,防止意外交通事故发生。
         在安全教育工作实践中,我们认识到,安全工作是一项持之以恒的工作,贵在常抓不懈,形成日常习惯。绝不能忽冷忽热,忽急忽松,虎头蛇尾,绝不能开始时小心谨慎,一达目的或一到期限,便松一口气而沾沾自喜。这样不但不利于解决安全问题,反而容易为安全工作埋下隐患。正是秉持着这种态度和工作方法,我们的工作才取得了一些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