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亿的大手笔,高瓴将成格力新任大股东,董明珠还能继续掌舵格力吗?

2024-05-05 08:37

1. 400亿的大手笔,高瓴将成格力新任大股东,董明珠还能继续掌舵格力吗?


400亿的大手笔,高瓴将成格力新任大股东,董明珠还能继续掌舵格力吗?

2. 高瓴资本成为格力最大股东,是好事还是坏事?


3. 高瓴资本成为格力最大股东,是好事还是坏事?


高瓴资本成为格力最大股东,是好事还是坏事?

4. 高瓴资本成为格力最大股东,是好事还是坏事?


5. 准接班人离职格力背后:资本寻求话语权,董明珠或已向高瓴妥协

近几日,格力电器(600651)准接班人望靖东从公司裸辞,引起了市场极大关注。要知道,望靖东目前是格力电期董事、副总裁、董事会秘书,虽然很是低调,但他身上的标签并没有被市场忽视。而且,望靖东从以国家公务员身份下海以后,效力的东家仅格力电器一家,已满18年。这样的身份,在公司经营平稳,并无重大突发事件影响下,突然宣布辞职,其背后原因虽不为外界所窥,但必定深邃而复杂。
  
 在我看来,望靖东在格力电器混改接近一年之际辞职,实属不得已而为之,要知道,他本人还直接持有格力电器接近5000万市值的股票。这个结局是高瓴资本通过混改进入格力电器,成为第一大股东、经过了8个月的缓冲器之后,首次表达资本话语权,以及作为第一大股东所要承担的责任和义务的行为。
  
  
     
 8个多月缓冲时间,不多不少。这中间,有2019年年报和2020年中报,新晋股东可对公司的经营状况和成色进行判断,同时在2020年中报公布之前。该期中报预料之中会很惨淡,但既然望靖东已经辞职,说明高瓴资本之前已经有所动作,市场也就不会有太多的诘难之声。
  
  
  
 因此,望靖东的离职,其空出的一个董事职位,市场认为高瓴资本将填补空缺。果真如此,则说明,张磊领衔的高瓴资本在第一个回合成功晋级股东之后,在第二个回合,进入公司决策层面,又胜一局。换言之,经过8个月的磨合之后,格力电器强势掌门人董明珠,向张磊或者高瓴资本,做出了一定程度的妥协。
  
  高瓴资本在2019年底通过过关斩将,击败众多对手,成为格力电器混改的唯一参与方,最后斥资400多亿元,受让格力电器15%的股份,成为格力电器第一大股东。但通过层层协议约定,高瓴资本在格力电器的决策和管理上,没有任何话语权的。
  
  彼时,高瓴资本是通过珠海明骏投资合伙企业受让格力集团15%股份。珠海明骏的股东有5家,分别是珠海贤盈、珠海博韬、高瓴瀚盈、珠海熠辉和珠海格臻投资。其中,珠海贤盈通过合伙协议,享有对珠海明骏的事务独占及排他的执行权。而珠海贤盈的普通合伙人和执行事务合伙人为珠海毓秀,珠海毓秀有权对珠海贤盈的资产进行管理投资和处置,珠海毓秀的董事会是珠海贤盈以及珠海明骏的最终决策机构,对珠海贤盈和珠海明骏的所有重大事项,具有决策权。
  
  而上述拥有珠海贤盈和珠海明骏决策权的珠海格臻,其股东由18名自然人组成,清一色的都是格力集团现有管理层,其中,董明珠作为普通合伙人持有股份比例为95.482%,此次辞职的望靖东持股比例为0.222%。
  
  如此看来,张磊携高瓴资本400多亿元,成为格力电器第一大股东,其实只是帮助董明珠完成了梦寐以求的管理层控制。高瓴资本在董事会没有席位,第一大股东的权利,也都交给了董明珠及其团队,以第一大股东的身份,充当一个财务投资人的角色。
  
  但张磊也不是一个轻易给与之人,纵横国内资本市场多年来,其投资案例已经成为商学院教材,其投资动向也成为投资界的风向标。既然,能击败众多对手摘得格力混改的果实,自然会有后手。只是遇到的对手是董明珠,这个时间周期可能会长些。
  
  恰在混改完成以后,格力电器的经营层面发生了重大变化。2009年,格力电器营业收入虽然达到了2005.08亿元,还增长了0.24%,但其净利润却首次出现了下滑,下滑幅度为5.75%。及至1季度,其净利润更是下降了75%,只有15.58亿元。反观之格力的主要竞争对手美的集团,其2019年净利润增长了19.6%,达到了242亿元,2020年一季度,美的集团净利润下降幅度较小,净利润为48亿元,第一次超过了格力电器。另一家同类的公司青岛海尔,2019年净利润也是在连年增长的基础上,再次增长9.6%。
  
  对于业绩下滑,格力电器董事会解释认为,主要是受到年初疫情的影响,另外,公司正在推广新零售模式,产生积极影响尚需要时间云云。
  
  
     
 其实,不用公司解释,股票市场已经做出了选择。2020年初启动的这一轮行情以来,上证指数从2646点附近开始上涨,最高上涨幅度达到了30%以上, 科技 、医药、白酒等板块大牛股层出不穷,格力电器半年在二级市场却步履蹒跚,欲涨还跌,至今离2019年69元的最高点,还有接近20%的距离。而美的集团在2020年的行情中,也是独树一帜,不仅录得了50%以以上的涨幅,还创出了上市以来的新高。
  
  所以,我认为,这次望靖东的离职,是董明珠向张磊和高瓴资本妥协、允许其适当进入决策层面的一个信号。这不是说明董明珠同志不强势了,改变风格了,而是形势逼人,不得已而为之。只是,可惜了十八年老将,以这种方式离开自己付出心血和给予终身所托的公司。

准接班人离职格力背后:资本寻求话语权,董明珠或已向高瓴妥协

6. 董明珠为格力呕心沥血,不少股东和员工却不领情

 格力电器有八万员工和几十万股东。股东都知道,自己持有格力电器的股息收入,历年来远超美的和海尔股东。但是,仅仅因为近一两年股价涨幅落后了它们就怨声载道。特别是,这次格力电器推出员工持股计划草案,更是好像搞得天怨人怒了。都认为,格力员工占便宜了,尤其是说董明珠吃相难看,一人独吞了接近30%的低价员工持股份额。
   可是,格力电器的股东中,多少人知道或者想过,按照2020年报披露的数据,美的员工年平均工资18.9万元,海尔员工年平均工资22.2万元,而格力员工年平均工资仅为10.6万元?
     
   在不少格力股东不满意的同时,其实格力电器公司的不少员工也不满意,为什么不能像别的公司股权激励计划那样,持有个两三年,解禁后就自由在市场上卖出兑现,而要持有到退休?
     
   由此可见,格力的员工和股东,都有不满意的。可是,多少人想过,格力电器的员工持股计划,像现在这样的设计安排,是董明珠为了格力电器公司全体股东和员工的共同利益和长远发展,心心念念了多年,并为之努力了多年的梦想呢。
     
   为了说明我的观点,我从2016年,格力电器收购银隆新能源的事情说起。今天暂且不提此事最终失败的幕后其他是是非非,单说员工持股计划一事。记得当时舆论反对的焦点是,格力电器不该用自己的股权去收购银隆。可是,多少人知道,董明珠之所以要用格力电器的股份去折算收购银隆,除了其他原因外,还要一个重要考虑是要借收购银隆的机会,实施员工持股计划,为格力员工谋利益。当时股东反对的声音我就不再说了,可是格力的员工,领情的却也不多。当时是以15.57元/股的价格,向公司员工定向发行约1.5亿股,募集23亿元资金折股配套收购银隆。今天看来股价是十分优惠,甚至是不敢想象的便宜了。可是,如此优惠而愿享受的员工却并不多。最后员工自愿申请认购的人数和股数都少得可怜。只有4000多人,合计仅认购了8000多万股,这是当时的认购数据:
        
   内部员工自愿认购结束后,董明珠不得不兜底包销了剩余的接近40%的份额。但当时,没有人关注这个事情,火力集中在格力不该收购银隆造车这件事,特别是用股权去换银隆吃亏了这个焦点。
     
   最终,收购银隆新能源的议案被否,格力进军新能源领域的大好时机被丧失,董明珠精心为员工筹划持股计划也流产了。这,究竟是董明珠犯下的错误,还是格力股东和员工错失的机会和损失?我相信反思此事,每个人心里都因该有自己的判断,我就不多舌了。
     
   都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但是,看到连续两天下跌的格力电器股价和媒体网络论坛,特别是听到了那些持有格力电器股票,账面浮亏受损的股民,声讨董明珠,号召要投反对票的声音,我觉得和当时反对格力收购银隆时何其想象。
     
   不仅格力的股东没有多少长进,格力的员工,虽然比上一次明白的人多了,不明董明珠苦心的员工,依然还是大多数。这从公司披露员工持股计划草案就可以看出来,自愿认购参与员工持股计划的员工,虽然比上一次的4000多人,可也还是不足12000人。要知道公司有8万多员工啊,我不知道他们是如何看待公司的员工持股计划?结果就成了现在这个局面:
        
   公司计划拿出1亿多股来实施首期员工持股计划,结果只有1万多员工自愿认购了7000多万股,董明珠不得不再次兜底吃下了3000万股。
     
   这是董明珠自己要贪这么多吗?如果这次算贪,那么上次收购银隆时,董明珠认购的股价更便宜,占的份额更多,为什么当时没有人说董明珠贪,这次却要铺天盖地说董明珠吃相难看,这是谁在给不明事理的格力电器股东带节奏?
     
   现在不少格力电器股东,认为员工以市场半价参与员工持股计划是占了股东便宜。而咱们格力电器的股东,占了公司员工便宜多少年,自己知道吗?今早我见雪球有位昵称“田野青清”的网友头脑很清楚,给格力电器股东,用详实对比数据算了一笔账,我截图如下:
      看完以后,我想每个持有格力电器股份的朋友们,扪心自问: 难道格力员工持股计划比回购款少30亿不应该吗? 
     
   今天我想给格力电器员工讲几心里话句话。这次公司的员工持股计划,要求员工持股到退休以后才能自由卖出,你有不爽,我能理解。特别是年轻人,谁都想早一点实现人生财务自由。可是,员工持股计划得到的公司股份,虽然不能即刻卖出兑现,但是,按照公司承诺,依照员工认购成本算,每年获得的股息收益就有10%。一边安心在公司上班拿工资,一边分享自己工作的公司股权股息收入,不划算?难道非要即时去市场卖出就爽快了?。作为一个退休的老头和过来人,我要劝你,那是一时的痛快,买完就没有了,就像你们公司的前董事长。而像我,退休以后,依靠格力的股份,坐在自己的家里,望着大海,看窗外春暖花开,安享晚年不好吗?
     
   董明珠作为格力电器公司长远利益的守护者,她有更远的星辰大海。我就不说像隔壁何家上市公司那样,得到公司股权奖励的核心管理会纷纷提前辞职套现走人的事情,拉仇恨。即便是格力电器公司自己,过去的董秘和执行总裁,都是得到过公司给与的股权激励的核心管理层员工,如今不都是以自己“个人原因”的理由,提前自动离职了?难道我们还希望这样事情再发生?
     
   想吃格力的肉,必须端牢格力的碗,绝不能吃到了碗里的肉,就砸了煮肉的锅。这就是董明珠吸取教训后的良苦用心,你们懂了吗?
     
   最后我为大家转发一篇发表在新华社的国家 财经 周刊上的文章,人家是正规媒体,说话比我更透彻,供朋友们参考。
     深度解读格力股权激励:积极信号愈辩愈明  
   6月20日晚,格力电器公告混改后第一期员工持股计划草案,引发不少网友争议。其中,三大问题成为讨论焦点:“五折行权价”是否公允?董明珠的股份认购是否太多?10%的增长目标是否过低?
     
     
     “五折行权价”是否公允?  
     
     
   按照此次激励计划,拟参与员工持股计划的员工总人数不超过12000人,员工持股计划的资金规模不超过30亿元,占公司总股本的1.8%,购买价格为27.68元/股。有网友因此提出,这个购买价格只是格力回购均价的50%,“格力用公司的钱高价回购股票,再低价卖给员工,是利益输送。”
     
     
   对此,相关证券业内人士表示, “高买低卖”是员工持股的正常操作,五折行权价也并非格力原创,此前很多企业都曾如此操作 ,数据显示,在2020年所有实施股权激励的公司中,定价为五折及五折以上的占比超过60%,网传所谓董明珠员工发“福利”,五折行权价就是搞“利益输送”,这对格力和格力员工来说,显然有失公允。
     
     
   亦有相关业内专家表示,一方面, 格力电器激励的股票来源于回购,而不是来源于增发,对股东的利益挤占构不成太大影响。 而且,和同行相比,格力员工的薪酬明显偏低。从2020年上市公司年报可见,美的员工年平均工资18.9万元,海尔员工年平均工资22.2万元,而格力员工年平均工资为10.6万元。因此,此次员工持股,格力只有设定相对较低的价格门槛,才能达到增加员工收入,体现企业关怀的目的。
     
     
   另一方面, 格力对员工的这种“福利”也不是白送,有着种种限制,比如提出了包括公司利润指标、个人业绩考核等在内的多项考核指标。 格力员工要拿到这个钱,也需要好好干,靠本事兑现业绩承诺,而且员工持股计划解禁后,持有员工并不能随意退出。根据公告,员工在从公司退休前,因本员工持股计划股票权益过户至个人证券账户而直接持有的股票,由工会行使表决权,未经工会事先书面确认,不得自行出售或设定质押,否则工会有权收回其对应的股份收益。
     
     
   有评论称,该方案从机制上规避了其他企业存在的“股票解禁后员工大量抛售所引起的股价波动”现象,这也符合格力和董明珠一直坚持的“价值投资”理念。
     
     
   中南 财经 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教授盘和林在接受中新经纬客户端采访时表示,格力股权激励有利于调动格力员工积极性,且对于格力其他利益相关方的影响都非常有限,可以说能够达成多方共赢。
     
     
     董明珠的股份认购是否太多?  
     
     
   按照持股计划,董明珠拟认购股数上限为3000万股,占本计划的比例为27.68%,有网友测算,董明珠因此或将直接“浮盈8亿元”。
     
     
   但据专业人士表示,股权激励作为现代企业治理中最有效的激励手段之一,在很多企业中并不乏轰轰烈烈的“造富神话”,但要说通过此次员工持股,董明珠一下子就能“浮盈8亿元”,这显然过于夸张了。从整个投资市场来看, 董明珠的认购份额属于正常水平。而此次董明珠此次大手笔持股,在某种意义上来讲是一个“兜底”行为。 当下空调行业发展承压,尤其是受去年疫情影响,加上原材料涨价等诸多不确定因素,家电企业的日子并不好过。在格力发展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董明珠是用自己的真金白银来稳定军心,是在为格力发展做“压舱石”。
     
     
   也有媒体认为, 董明珠作为格力的掌舵人,在重大激励方案中的份额和比例对于市场所释放的信号和信心会有着更加长远和重大的影响 。“试想,如果董明珠此次不是3000万股,而是小买几十万股意思意思,那资本市场又该如何解读?是不是会说董明珠后继无人,不敢增持,卸任之后恐看空格力?”董明珠毕竟要掏出上限超过8亿元的真金白银,而这个体量的资金其实有很多投资选择。换言之,如果方案最终通过了股东大会,但董明珠都不愿意花钱去买,这才是最大的利空。
     
     
   中央 财经 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研究员、 健康 金融实验室主任任国征在中新经纬客户端采访时表示,从方案来看,(占总市值)1%的回购金额作为激励,从格力电器市值和比例来讲不算多,还在合理范围内。“股民觉得企业领导者‘占了’企业的便宜,所以才这么义愤填膺。其实,市场经济讲究激励与约束并存,应该给予一定激励。”
     
     
   一位家电业人士表示,董明珠本人自1996年格力电器上市以来持有格力股票,25年间陆续增持而从未卖掉一股。她也一直主张关注公司长期发展,不能靠股价高低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反对短期倒卖来实现个人收入。因此,董明珠的大举持股,一方面帮员工承担了部分风险,另一方面也起到了示范作用,引导更多投资人长期投股,良性投资,维护了格力的形象。
     
     
     10%的增长目标是否过低?  
     
     
   根据公告,格力电器的员工持股计划设置的考核指标,分为公司业绩考核指标与个人绩效考核指标。其中,公司业绩考核指标为:第一个归属期,2021年净利润较2020年增长不低于10%,且当年每股现金分红不低于2元或现金分红总额不低于当年净利润的50%;第二个归属期,2022年净利润较2020年增长不低于20%,且当年每股现金分红不低于2元或现金分红总额不低于当年净利润的50%。一些网友提出,格力此次员工激励设定的考核目标过低,比较容易达成。
     
     
   盘和林认为,从达成条件看,格力电器2021年净利润比2020年递增不低于10%,2022年相对于2020年不低于20%,由于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导致基数较低,所以履行障碍不大,同时,为维护股东利益,设定了当年现金分红不低于2元或者现金分红总额不低于50%,这保证了股东的分红收益。
     
     
   相关业内人士分析指出,格力业绩考核目标看上去比较保守,但从格力一向比较稳健的行事风格来看,未来的业绩一定会高于这个目标。相反,如果业绩目标制定过高的话,格力的整个股权激励方案会难以奏效,也就失去了意义,如上文所述,股权激励的最终目的是激励员工,员工愿不愿意、积不积极参与本次计划,才是问题的关键。
     
     
   方正证券认为,结合格力的实际经营情况来看,公司把每年10%左右的业绩增长作为考核门槛较为合理,既不过于激进也不轻易达到。同时,该计划有利于健全公司长期、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彰显公司对其未来业绩长期稳定增长的信心。
     
     
   华泰证券在研报分析中指出,格力电器员工持股计划草案推出,有望更紧密绑定员工、公司及股东利益,看好公司长期投资价值。
       

7. 董明珠会不会和高瓴资本产生矛盾?


董明珠会不会和高瓴资本产生矛盾?

8. 董明珠会不会和高瓴资本产生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