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爆雷潮后,投资人的钱都去了哪?

2024-05-18 18:44

1. P2P爆雷潮后,投资人的钱都去了哪?

经历过这一番血淋淋的市场教育后,投资人的钱还是得寻觅一个去处。房市、股市、银行理财子公司……P2P爆雷潮之后,投资人的钱去了哪?


1. 大潮退去
“买房子,买黄金,以后别买理财产品了,这精力,心情给糟蹋坏了。”老王在一个P2P维权群内回复另一位投资人提出的问题:“你们现在买什么理财产品?”
但很快,这个话题便被涌上来的维权信息淹没了。在一个又一个新组建的微信维权群内,大家更关心如何把已经投出去的钱拿回来,天天如此。
为了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遭遇投资爆雷的投资人,试图通过注册微信公众号,定期发布维权文章来扩大影响,但往往收效甚微。


没有人知道,他们什么时候才能拿回本金,又或者还能不能拿回本金。
在一阵阵猛烈的爆雷潮中,投资人们眼下本金损失的疼痛,早已超过了当初高额利息带来的快感。
维权群里的老王运气不太好。之前从来没接触过P2P,直到今年三月,老王经朋友介绍放了点钱进去,想着玩玩,没想到四个月后,平台就爆雷了,3万多块钱被套牢。
雷潮里栽跟头的不只是老王这样的新手,一些经验丰富的老手也未能幸免。
在一家国企担任高管的王琴,从2015年下半年就开始投资了,可以说是P2P理财的“原住民”。
王琴投资的第一家平台是金融工场,鉴于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原则,她又相继投资了团贷网、爱钱进等平台。
2017年年初,王琴隐约感觉团贷网有些不对劲,便全资撤出,加仓金融工场,却没料到,避开了团贷网这颗大雷,又跌进了金融工场这个巨坑。2年时间而已,王琴32万本金血本无归。
但并不是所有人都在P2P的雷潮中沦陷,也有全身而退者,不但赚到了不错的收益,还在一旁看起了热闹。


“2018年6月爆雷潮期间,我在网上看各种贴,还发表一些言论,有点幸灾乐祸的意思。”林飞是在P2P浪潮中为数不多的幸运儿。P2P雷潮之前,他因家中有事提前撤资,侥幸逃过一劫。
“花果金融爆雷的时候,我在投资人群说这只是一个开始,群里的人就使劲骂我,我就骂他们。”还在泥淖中的投资人们听不得林飞的风凉话。
如今损失惨重才开始悔不当初,但当初这些人何尝不自诩是第一批踏浪人呢?
彼时,互联网金融的序幕刚被拉开,行业处于野蛮生长期。2015年P2P平台达到2595家,是2014年的1.6倍。出借人达500多万,借款人200多万,比上一年翻了几番,全年成交金额更是接近万亿。
也是这一年,宜人贷成功登陆纽交所,红岭创投“双11”当天日成交量突破29亿,更有平台交易量以400%~700%的趋势飞速增长 。
那个时候,行业总体的综合收益率一度能达到13.29%。
13.29%的投资收益率,好不诱人。风口之下,投资人们悉数进场,重仓P2P。
2. 全民入场
时间进入2016年,P2P增长迅猛,全年成交量超过2万亿。
这一年,1000多万名投资人涌入P2P,放贷给800万人用。
P2P这把火为什么在2016年烧得特别旺?
原因大致有两个:一方面股市已过牛市,进入熊市,投资人的钱无处可去;另一方面各大平台为抢夺市场,采取了一系列疯狂的加息行为。
高息就像一声号角,吸引了不少股民转场。
林飞就是一个典型,他之前花8年时间炒股亏了数十万,2016年年底,P2P风口一来他转头就扎进去了。
林飞把家里的积蓄分两块:除日常生活开支,其他资金分别投到爱钱进、人人贷、拍拍贷、微贷网。因为林飞投的是新手标,这些平台的年化收益率大多在10%左右。
那个时候,对于大名鼎鼎的陆金所、红岭创投这样的平台,林飞是不屑一顾的,因为利息太低。
对于投资的平台,林飞有自己的筛选标准,早在2015年他就关注了中国最早的P2P平台测评自媒体
“我知道哪些是头部平台。”林飞不完全相信行业官方网站的榜单,他认为榜单排名都是花钱买的。
投资过程中,林飞会按照自己的方式再筛选一遍。“看这个团队是不是有专业的能力,创始人大股东是不是有造假的动机。”
“我很看好清华、北大的,不太像那种跑路的,但如果资本运作太厉害,或履历很跳,一看这个人过于活跃,像投机家风格的,我就不看好。”除此之外,林飞更看好哪些会“傍大腿”的平台,比如知名风投系、国资系等。
用这套方法论,林飞陆续投入上百万本金,因为赶上P2P红利期,赚到了丰厚的收益。
但接下来,对于10%的稳健收益,林飞觉得没意思了。“慢慢地越来越深入,越来越贪婪,确实没有管住自己,收益越来越高,没出事,心就变野了。”林飞认为自己可以承受一定的风险,于是他将投资重心放到了年化收益率10%以上的平台。

P2P爆雷潮后,投资人的钱都去了哪?

2. 国内最近的P2P暴雷潮什么时候才能结束?为什么没有听到国外出现这样的现象?

经过连续多月的暴雷,中国的P2P行业已经处于迅速收缩阶段,而美国没有出现这种情况有以下几点原因。
高门槛高标准监管
2008年,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要求P2P公司将其发标作为证券登记,接受《1933证券法》的监管。也就是说,当P2P机构运用投资人的资金向借款人放贷,被视为证券销售。而在北美地区,任何证券销售都需要经纪人执照,并向SEC注册。向证券交易委员会注册是一个相对复杂的过程。需要大量的证明文件和相关费用。各种规定要求中,最关键的一点是P2P机构必须在定期的报告中披露发行情况,投资人可以及时了解到P2P机构的运作情况。
市场化的征信体系
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征信体系。美国征信行业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成熟完备的运作模式、法律体系和监管机制,构建了世界上最发达的征信。


另外美国利用FICO评分系统建立个人信用统一量化标准。FICO评分系统是由Fair Isaac公司发明的,目前美国三大征信机构都采用FICO评分系统来量化个人信用质量和风险。美国的P2P投资者会根据FICO信用分数自主选择投资对象,FICO分数等级越高,风险越小同时收益越低,平台对投资活动不进行担保。钱走向很透明,而且项目真实可靠,可以用统一信用分数来衡量。
投资市场环境不同
除了监管征信这些重要的原因外,还有个就是市场环境不同。美国在高监管完善的征信体系下,如果碰到金融危机等特殊情况也会有逾期坏账严重点倒闭情况发生。但是不会像中国一样大规模的暴雷。
因为他们的用户基础没有这么广泛。金融风险管理公司费埃哲(FICO)2016年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仅有不足1%的美国人使用P2P贷款产品。美国私人银行就有7000多家,可以满足各种借款需求。另外美国投资人可以选择的投资渠道有很多,收益都还不错,不需要去追逐高风险高收益的P2P理财。

3. P2P的雷潮过去了吗

由于国家政策的不断出台,大大小小的媒体传播较为正面的信息,运营中的平台也就不断采取行动挽回投资人信心,特别是没有大平台暴雷。这些使得投资人对行业的信心开始恢复。那么,P2P雷潮是否已经过去了呢?我认为是在逐渐退去,行业在向好的方向发展。
雷潮多久会结束?我们先从雷潮出现的原因说起。
2016年那一波以中小型平台为主,跑路和倒闭比较多;今年这次P2P雷潮里倒掉的很多是知名度高、交易额大的大平台,而且问题集中在提现困难上。这背后,经济承压、流动性收紧、合规压力、备案延期等成关键因素。
第一、宏观经济承受重压。
目前,整个金融体系的流动性收紧应该是这一轮危机的最主要原因。在金融去杠杆,M2增速开始放缓之后,P2P行业的贷款余额、新增投资人增速跟着下滑。一些违规进行期限错配的平台,很容易在这个时候出问题,这是雷潮出现的大背景。
事实也证明,这一轮资产端出问题的应该大部分是企业贷款,包括之前还没有消化完的大额融资,还有一些企业的过桥贷款,这部分企业应该是在去杠杆过程中最难受的。
第二、监管打了一组重拳。
去年底,《关于做好P2P网络借贷风险专项整治整改验收工作的通知》(57号文)明确提出了整改验收及后续备案登记工作大限在2018年6月。但到今年6月,备案并没有如期而至。
备案延期,又没有公布时间表,市场预期监管继续加码。果然到6月14日,银保监会普惠金融部主任李均锋明确表示网贷备案年内无法完成。在监管和市场博弈的过程中,许多幻想挺过6月就能活下来的“擦边球”平台终于熬不住了。
现在的状态,肯定是监管还要继续观察讨论研究,国内网贷行业的市值和存量应该有多大,有多少平台不属于P2P。这个阶段要先自然淘汰掉浑水摸鱼的平台,让规模存量回归到一个合理运营区间,让一些本来就做足合规工作的平台当然在雷潮当中依然能够保持稳定运营了,如融 资易平台以及一些头部平台等。
第三、负面情绪蔓延。
从感性的角度说,投资人出现恐慌心理值得理解。人是情绪的动物,而负面情绪的传染之快总是超乎想象,所以说“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毕竟和以往个别“野鸡平台”跑路情况不同,这个阶段爆雷的,已经有一些排名前100的正经平台了。
P2P雷潮从理性上说,投资人挤兑是在助推平台暴雷。这些平台,因为安全性+收益的综合指数高,用户基数本来就大。也正因为用户多,受流动性冲击也最大,大家都来挤兑,后果可想而知。所以甚至出现了借款人伪装投资人领头去挤兑平台的事,他们以为把平台搞倒了,自己的钱也不用还了。
在众多因素综合下,很难说这波雷潮何时结束。但是小编认为,情况已经有了明显的好转。
希望题主收到回答能够采纳一下呗,十分感谢您。

P2P的雷潮过去了吗

4. P2P的雷潮现今已经是结束了吗?

还没有,现在只是序幕。
这波平台雷潮本质上是因为经济不景气,债务违约高发引起的。经济形势不好转,雷潮也不会停。
建议目前采取保守策略,多看少动,不要碰小平台。

5. 对于近期P2P频繁暴雷,大家是怎么看的

近期逾期风险抬升,除了一些借款人因外部经济环境变化、自身经营不善导致还款能力下降外,还与暴雷、逾期频发,催生不良社会风气有关。一些借款人不愿意偿还债务,试图利用平台暴雷、清盘后的混乱,来逃避债务。甚至有的借款人潜进投资人群,或者是通过各种渠道,散播虚假消息,试图制造混乱,引发平台‘暴雷’,危害社会诚信。
但暴雷的根本原因,还在于平台的钱不够兑付了。
某些不良平台的出借并不是一对一匹,而是自融。有些老板直接把出借人的钱拿来买房子,或者导给自己的关联企业扩大业务,野心大的老板直接去股市上买壳,玩上市公司定增。
如某刚暴雷的P2P平台某某金CEO声称,暴雷是因为前董事虚拟项目,卷走资金高达31.5亿元,用于开发房地产。但是,这种模式是典型的自融模式,是被银保监会严厉禁止的,如此做法,无异于玩火。
现在市场的资金并不多,很多老板都去炒房了,买理财产品的就少了,那么一些骗子平台没有持续的资金输入,自然只能倒闭、跑路。

对于近期P2P频繁暴雷,大家是怎么看的

6. p2p暴雷潮何时停止

首先,宏观经济可能向好。7月20日,网传央行即将“开闸放水”,对银行进行窗口指导,要求各行马上寻求储备项目,包括此前受限的房贷也不再设限,要加大信贷投放。这个消息虽然有银行方面的否认声音,但是即使“放水”是假的,能在所有机构都承压的局面下留存下来的平台,资产配置和风控能力也算经受住了考验。
其次,监管态度有和缓趋势。这个阶段,来自监管层的声音密集起来。7-8月的187细则,分类式名单管理,各地重启现场检查工作,几大互金协会的相继发声,都可以看成“救市”信号。等到具体的措施和时间表正式启动,市场就会逐步稳定。
再次,投资人信心正在重建。尽管投资人连续受伤,这次的补救时间比过往的可能都要久。但是,一方面投资人会看到前面两个条件带来的积极信号,另一方面投资人在这轮雷潮里逐渐培养起风险意识,越来越了解网贷行业,成为更加理性的投资人。
宏观经济向好+监管层出手+流动性危机减弱,完成这三件事,网贷行业也许就逐渐稳定,不再雷声四起。但P2P行业彻底走出困境,可能还需要一点时间。
融 资易P2P平台告诉你投资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希望题主收到回答能够采纳一下呗,十分感谢您。

7. P2P暴雷的背后是什么?


P2P暴雷的背后是什么?

8. 为什么有的p2p暴雷后

避雷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重点。
一、合规程度
追求合规是现下很多平台都在积极努力做的事,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判断平台的合规程度呢?大家记住,只要平台像房易贷这样开展了银行存管工作、信息披露规范透明、调控资产以达到限额标准,其合规程度在行业内就算是比较高的了。
二、运营数据
运营数据就像体检报告,各项指标综合起来一看,大概就知道一个人是处于健康、亚健康还是疾病状态。且检测的数据越多,各种数据间的关联性就越多,就越难在单一数据上作假,至于具体如何审平台的“体检报告”,大家可以参考监管给出的各项标准和条框,对比着来。
三、舆情信息
不要小看舆情信息,它可以使我们从侧面更好的了解平台,其他用户的评价,客服的服务态度,平台的负面新闻等,都是我们了解平台的一个角度。当然,有些信息比较零散,一般都是通过一些群、公众号等发布,真假难辨,投资者要自己学会辨别真伪。
不可否认,目前的P2P行业确实存在不少问题,就拿信息披露来说,主动披露信息的平台仅占6、7成,且不少平台为推广故,有“包装过度”、“粉饰太平”的味道,如何去粗存精,整理做出有价值的信息,是行业的一大痛点。所以,在这个时候,我们唯一要做的就是选择迎合监管的平台,不合规再好的资产也白搭。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