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银行如何抑制通货膨胀

2024-05-05 22:45

1. 中央银行如何抑制通货膨胀

鉴于我国当前的宏观经济态势,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及时进行了战略部署,确定2008年我国宏观调控基调为“控总量、稳物价、调结构、促平衡”,强调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的政策组合。这是从2004年开始实行“双稳健”的财政、货币政策后,中央宏观调控政策首次改弦易辙,宏观调控目标从2007年的“单防”(防止经济过快增长),转变为“双防”,即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进一步防止资产价格泡沫与膨胀。“双防”目标能否实现,不仅关系到我国经济能否持续稳健发展,也关系到民众切身利益。
  依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部署,货币政策在2008年“双防”的宏观调控政策实践中将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一定程度上均以较为宽松的货币供给为前提。要实现“双防”目标,必须控制货币供给总量、管理好流动性。因此,从紧的货币政策在防止经济增长过热、防止出现明显的通货膨胀的调控政策实践中将担纲主角。实际上,2007年央行已经实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频繁提高准备金率和加息,回收流动性,收紧银根。尽管这些政策手段取得一定成果,但并未达到治本效果。
  在总量上对货币供给和信贷投放实行更严格控制
  2008年从紧的货币政策必须严格控制货币信贷总量和投放节奏,更好地调节社会总需求和改善国际收支平衡状况,防范资产价格泡沫等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和安全。国家将在总量上对货币供给和信贷投放实行更严格控制,稳步加息,严格控制商业银行信贷规模,采取中央银行票据、国债等对冲工具加大对冲力度等。银监会也将采取措施严格控制各银行的信贷规模。这样,货币供给总量和银行信贷规模的控制为宏观经济运行提供一个稳健的货币环境。
  消除负利率,防止过热和走出资产收益虚高的循环
  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意味着利率仍然存在上升空间,不断提高实际利率,消除负利率。利率上升对抑制经济向过热方向发展有较强的作用,还有助于抑制资产泡沫。负利率的条件下,民众储蓄将更多地转化为投资有限的金融资产,推动资产价格泡沫化。名义利率调整的滞后不仅影响货币政策通过数量工具收缩流动性的效果,而且放大了流动性过剩造成的经济过热风险。保证真实利率的稳定有助于消除过热和走出资产收益虚高的循环。
  除货币政策手段外,还应进一步从制度根源上防止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
  值得注意的是,包括从紧货币政策在内的所有宏观经济政策,只是在短期内在给定的体制下调整总供求和变量关系的政策。制度、结构等更为复杂的长期变量,只能在逐步的时间过程中得到改革。“双防”的现实目标,是解决宏观经济结构失衡问题。而宏观经济失衡,既表现为实体经济的内外失衡,也表现为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失衡。除货币政策手段外,政府还应运用财政政策、产业政策、土地政策、改革社会保障制度以及收入分配制度等多种政策组合和具体措施,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调整经济结构失衡,消除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发生的制度基础,进一步从制度根源上防止经济偏快增长转化为过热和明显通货膨胀。

中央银行如何抑制通货膨胀

2. 中央银行该如何应对通货膨胀率低

1、采用宽松的货币政策(增印货币,或者减少利息等),可以增加流通中的实际货币量,从而刺激总需求;
2、扩大财政支出,可以直接增加总需求,还可以通过投资的“乘数效应”带动私人投资的增加;

上述两种方法见效快,容易操作,短期反应积极,因此常被央行使用。同时,也有一些需要长期执行才会见效,然而对经济整体副作用更小的方法,比如:

3、采用结构性调整的手段,即减少过剩部门或行业的产量,鼓励新兴部门或行业发展;
4、改变预期 ,政府通过各种宣传手段,增加公众对未来经济发展趋势的信心;
5、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适当改善国民收入的分配格局,提高中下层居民的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以增加消费需求;
6、调控国家综合物价指数,只发行与国民数量相当的货币,后果货币无限升值。
理论上是这样

3. 在通货膨胀目标机制中,中央银行确定通货膨胀率应该考虑哪些因素

政府在确定可接受的通货膨胀率时,应考虑的主要因素如下:
1、全国人民在生活上实际可承受的通货膨胀率。
2、由通货膨胀带来的货币贬值对国家经济的国际信用可承受的底线。
3、社会就业率问题。
4、相关的财政收入变化可承受的底线。
5、避免银行货币体系崩溃的安全线。
6、国民经济长远发展的利弊。
目前,一般认为,中国政府可接受的通货膨胀率是在2%-4%之间。

在通货膨胀目标机制中,中央银行确定通货膨胀率应该考虑哪些因素

4. 在通货膨胀目标制中,中央银行确定通货膨胀率应该考虑哪些因素

严格说,应该是中央政府确定可接受的通货膨胀率问题。中央银行只是执行政府决策的一个部门或工具。
政府在确定可接受的通货膨胀率时,应该考虑的主要因素:
1、全国人民在生活上实际可承受的通货膨胀率。
2、由通货膨胀带来的货币贬值对国家经济的国际信用可承受的底线。
3、社会就业率问题。
4、相关的财政收入变化可承受的底线。
5、避免银行货币体系崩溃的安全线。
6、国民经济长远发展的利弊。
目前,一般认为,中国政府可接受的通货膨胀率是在2%-4%之间。

5. 在通货膨胀目标制中,中央银行确定通货膨胀率应考虑那些因素

严格说,应该是中央政府确定可接受的通货膨胀率问题。中央银行只是执行政府决策的一个部门或工具。
政府在确定可接受的通货膨胀率时,应该考虑的主要因素:
1、全国人民在生活上实际可承受的通货膨胀率。
2、由通货膨胀带来的货币贬值对国家经济的国际信用可承受的底线。
3、社会就业率问题。
4、相关的财政收入变化可承受的底线。
5、避免银行货币体系崩溃的安全线。
6、国民经济长远发展的利弊。
目前,一般认为,中国政府可接受的通货膨胀率是在2%-4%之间。

在通货膨胀目标制中,中央银行确定通货膨胀率应考虑那些因素

6. 中央银行增加货币供应会使总需求曲线向右倾斜?

短期内价格不变时:增加货币供给,使得利率下降,取得信贷容易,造成投资支出的增加,总供给=总需求=总支出,所以总需求也增加,总需求曲线右移。
货币供应量的增加并不一定会引起价格水平的上升,因为价格水平还取决于货币流通速度和总产量。此外,货币政策的实施先体现出来的是对总需求的影响,而对价格水平的影响时间要延后一些。基本上在讨论这个问题时,是在一个既定的价格水平下讨论的。

7. 通货膨胀率下降,LM曲线会怎样移动?

LM曲线是所有满足货币市场上的均衡所需的收入与利率水平的组合点的轨迹。由于在给定的货币供给下,收入水平的上升增加了货币需求量,因此必须通过利率的上升,造成货币的投机性需求的下降,才会恢复货币市场上的均衡,所以LM曲线是正斜率的。LM曲线的斜率主要取决于货币需求相对于收入和相对于利率的弹性之比,货币需求相对于收入的弹性越小,相对于利率的弹性越大,则LM曲线就越平坦。LM曲线的移动是由货币供给的外生性变化和自发性货币需求的变化所引起的。凡是在LM曲线右方的点都表示货币市场上存在过剩需求,而在LM曲线左方的点都表示货币市场上存在过剩供给,只有在LM曲线上的点才刚好满足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相等的要求
1)它的斜率为正,这表明LM曲线一般是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一般来说,在货币市场上,位于LM曲线右方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都是货币需求大于货币供给的非均衡组合;位于LM曲线左方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都是货币需求小于货币供给的非均衡组合;只有位于LM曲线上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才是货币需求等于货币供给的均衡组合。(m=M/P,即实际货币供给是由名义货币供给M和价格水平P决定的)
(2)货币供给变动将会引起LM曲线左右移动。当货币供给增加时,要使货币需求等于供给,需求也要增加;货币需求增加的前提是收入增加或者利率下降。如果利率不变,则收入增加;如收入不变,则利率下降。这都意味着LM曲线右移。

通货膨胀率下降,LM曲线会怎样移动?

8. 通货膨胀的衡量指标有哪些?分为哪些类型?通货膨胀对经济有何影响?

一、衡量指标:消费者价格指数、生产者物价指数、零售物价指数、GDP平减指数、批发价格指数。
二、类型:1.按发生原因分
需求拉动型。总需求过度增长引起的通货膨胀。
成本推进型。由于工会力量或行业垄断引起工资水平或利润水平的提高超过物价上涨水平而推动通货膨胀。
结构型。由于部门性经济结构不均衡引起的通货膨胀。
混合型。需求、成本和社会经济结构共同作用引起的通货膨胀。
财政赤字型。因财政出现巨额赤字而滥发货币引起的通货膨胀。
信用扩张型。指由于信用扩张,即由于贷款没有相应的经济保证,形成信用过度创造而引起的通货膨胀。
国际传播型。又称输入型,指由于进口商品的物价上升,费用增加而引起的通货膨胀。
2.按表现状态划分
开放型。也称公开的通货膨胀,即物价可随货币供给量的变化而自由浮动。
抑制型。也称隐蔽的通货膨胀,即国家控制物价,主要消费品价格基本保持人为平衡,但表现为市场商品供应紧张、凭证限量供应商品、变相涨价、黑市活跃、商品走后门等的一种隐蔽性的一般物价水平普遍上涨的经济现象。
3.按通货膨胀程度划分
爬行式。又称温和的通货膨胀,即允许物价水平每年按一定的比率缓慢而持续上升的一种通货膨胀。
跑马式。又称小跑式通货膨胀,即通货膨胀率达到两位数字,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对通货膨胀有明显感觉,不愿保存货币,抢购商品,用以保值。
飚升式。又称恶性通货膨胀,即货币急剧贬值,物价指数甚至可达到天文数字。
三、影响
1、通货膨胀的再分配效应:通货膨胀不利于固定收入者、储蓄者、债权人、纳税人。
2、通货膨胀的产出效应:.随着通胀出现,产出增加,收入增加。这就是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的刺激,促进了产出水平的提高。
3、强制储蓄效应:政府向中央银行借债,从而增发货币,社会上的货币流通总量增加。
4、恶性通货膨胀导致社会经济危机。超级通胀使商品价格迅速上升,居民和企业会迅速抢购商品和服务,这样会使价格进一步升高,加剧通胀。员工会要求企业增加工资,以应付日益增长的物价。这时企业的成本就会增加,从而使商品价格进一步增加。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