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一: 财务管理体制案例一财务集权管理带来的烦恼

2024-05-17 05:45

1. 案例一: 财务管理体制案例一财务集权管理带来的烦恼

看看百度视频。翟鸿燊 先生的视频讲座会对你有一定的帮助。

案例一: 财务管理体制案例一财务集权管理带来的烦恼

2. 近年来的企业财务危机案例有哪些

财务危机是指企业明显无力按时偿还到期的无争议的债务的困难与危机。
由于山东齐星集团债务危机的恶化,同处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县的担保方之一西王集团也陷入困境,而曾经跻身中国500强企业的山东天信集团债务危机的曝发,更导致7家关联公司进入破产整顿。在山东债务危机发酵的同时,山东的魏桥集团也受到做空机构攻击。

3. 求国有企业财务监督机制案例分析

给你个提纲,供参考:(本人原创)
题目:异地管理的财务控制与监督机制
1、财务管理思路
⑴坚持制度化、程序化、法制化的科学管理
⑵集权与分权相结合,控制关键,注意调动积极性
⑶与事业部建设统筹考虑,按照母子公司结构处理
2、财务控制内容
财务管理内容主要有:投资管理、资金管理、资产管理、合同管理、成本核算、会计核算、人员管理、岗位设置、基础工作、报告制度、组织机构、监督制度职责等。
3、财务监督与控制方法
⑴投资管理
投资的范围包括联合经营、合伙合资、融资租赁、分期付款销售或赊销、无形资产转让、债务重组、基本建设、购买土地、单价超过一定金额的固定资产。其中由总部直接操作的内容有联合经营、合伙合资、融资租赁、无形资产转让;其他内容需报总部批准。
⑵资金管理
①资金使用采用计划管理方式,每月向总部上报资金计划,计划内使用由企业财务负责人批准,计划外资金需求由总部批准。
②坚持收支两条线管理现金(含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同一银行同一账号不能即支又收,收入与支付银行与资金账号必须向总部备案。
③资金使用审批程序。
④资金使用权限以外,与生产经营有直接关系的、一次支付在规定金额以内的紧急情况可电话请示、手续后补。
⑶资产管理
资产管理分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存货管理。除了遵循资金管理原则外还应按以下管理:
①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应逐项登记造册,其购建、转移、处置,单位价值超过限额或一次支付较大金额的由总部批准。
②原材料、零部件、低耗品使用与消耗计划由总部批准,重要、大批量物资由总部统一采购,其余由工厂按照资金计划使用。原材料、零部件、在制品报废金额较大的需报总部财务备案。
⑷合同管理
①销售合同由总部统一签订或以总部的名义签订。
②采购、外部协作合同由工厂签订,报总部财务与计划备案。主要供应商和重要外协点由总部批准。
⑸会计核算
①统一会计政策。记账原则(科目设置、记账内容划分、过账时间与方法、记录要求等);会计处理原则(折旧年限与方法、成本核算方法、减值准备原则、摊销与计提方法等);基础工作(账簿设置、凭证传递、交接手续、会计档案等)。
②统一会计制度。会计科目及使用说明、材料物资的核算与管理、成本核算方法和程序、固定资产的核算与管理、财务会计报告及分析制度等。
③统一结算方式。结算内容、结算价格(成品、材料、零部件等)、结算时间、结算程序、会计处理等。
④统一财务软件。
⑹财务报告
财务报告分别为财务会计报告(资产负债表等)、重要事项专题报告、财务遇警报告、财务负责人述职报告。上述报告按照固定格式、要求与时间向总部上报。
⑺财务监督
财务监督方式为经营审计、离任审计、财务调查、盘点监督、稽核监督等。其中经营审计由总部负责,每半年一次;盘点监督和稽核监督委托工厂财务负责人负责,重要事项向总部报告;财务调查和离任审计由总部负责,根据需要决定审计范围与内容。
⑻人员管理
对异地企业财务部部长、副部长、总账岗位、出纳岗位实行总部委派制(由总部发薪);其余人员由工厂财务负责人决定并报总部备案。财务人员的解聘或调离必须上报总部批准。

求国有企业财务监督机制案例分析

4. 求有关于私营企业财务管理问题的案例

  私营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私营企业的发展为社会做出了贡献,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在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着许多问题,这严重地制约着企业的发展,强化企业的财务管理势在必行。
  一、 重视不够  现行许多私营企业是"家族制",财务管理只是个形式,致使许多制度过于简单,流于形式,摆摆样子。
  二 、财会人员变更频繁、素质较低   财会人员变更较快,变更后的人员没有经过正规的专业训练,缺少必要的财经知识,无证上岗。
  三 、资金管理不善,报销手续不完备   大部分业务不通过银行来结算,超限额、超范围地支取现金,且数额巨大。为了节支,会计、出纳一人兼。只记银行帐,现金帐根据需要任意调整。
  四、 成本核算混乱,帐目不规范   成本核算有严格的开支范围。帐目设置不全,会计科目混乱,成本核算不准,库存当然不实。
  建议与对策
  一、更新观念,强化制度   结合自身企业的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财经制度,搞好内部监控,做到帐、钱、物分人管理,让有专业知识的人员充实到财务岗位上来。
  二、加强教育,提高财务人员的素质   对财会人员重点加强职业道德和财经法规的教育,增强责任心和敬业精神。会同财政、税务部门进行专业知识的学习。让财会人员持证上岗,使管理上一个新台阶。
  三、建立、健全原始记录,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性   原始记录是成本核算真实的前提。它主要包括材料成品出入库单、工资单、费用支出单、库存盘点表等,这些为税收的缴纳,成本的核算,收入的确认,利润的核定奠定了基础,从而保证了会计信息的可信性。为企业的未来决策有了保障。


  某私营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据有关资料统计,目前我国拥有私营企业1 000余万家,占我国全部注册企业数的90%以上。私营企业的发展,在保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拉动民间投资,带动地区发展,增加就业岗位,缓解就业压力,实现科技创新与成果转让等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不可否认的是,大部分私营企业管理水平相对落后,在科技日新月异、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这些私营企业隐藏着巨大的经营风险,如果不及时改善管理水平,特别是财务管理水平,则很可能会走向衰败。
  笔者对一家私营企业进行了深入的调研,为其改善财务管理提出了具体的方案和措施,并已取得较好的效果。文章将该企业的情况呈献给各位读者,期望能够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
  1 企业情况
  该企业为批发零售企业,在当地的同行业中规模最大,总部有3个仓库、4处分部,外地有6个分店,经营的品种达上百种,年销售额上千万元。该企业从夫妻店起步,经过多年的打拼,在厂家和客户间树立了良好的信誉,事业呈上升趋势。但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原先个体工商户式的管理出现了许多问题,业主工作非常辛苦,但对企业的经营感到困惑,用老板的话是“糊里糊涂,心里没底”。我们接触后的初步印象是规模较大、管理落后、抗风险能力差。
  2 存在的问题
  (1)个体工商户式的管理模式。该企业虽然规模较大,但仍采取个体工商户式的管理模式,没有规范的企业组织机构、管理制度和操作流程等,业主大事小事一起管,以命令代替制度,以权力指挥行动,每天忙于处理各种琐碎小事。
  (2)没有真正意义的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该企业财务人员的工作仅仅是记录商品的进销存数量、销售额和盘点盈亏,没有对成本费用、销售利润等进行核算,不能提供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存货周转率、现金流、各部门业绩和财务风险等重要信息。这种状况是造成业主“糊里糊涂,心里没底”的根本原因,是威胁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巨大隐患。
  (3)财务管理手段落后。该企业虽然经营的品种达上百种,年销售额上千万元,并设有分部和分店,但呈分散经营管理状态,从来没有同时汇总的数据。购置了几台电脑,但远没有发挥先进设备的作用,财务人员主要采用手工和电子表格进行核算。有一个仓库应用了管理软件,但由于是盗版软件,每个月得重新录入各种数据。财务人员工作时间很长,但效率不高。
  (4)人员不稳定。该企业的薪酬在当地相对不低,但由于业主视员工为“经济人”,将员工放在自己的对立面,企业缺乏人性化氛围,业主与员工的关系紧张,雇员要承受高强度、无情感所带来的体力上和精神上的压力。因此,员工流失率高,人才匮乏。
  (5)管理细节不规范。例如,该企业虽然业务频繁,使用的单据包括进货单、调拨单、批发销售单和零售销售单等,但所有单据均没有连续编号,出了问题后很难查找原因,也就无法保证数据准确。

  3 解决对策
  我们一方面向业主建议企业的长远发展方向应该是建立现代的、规范的企业管理,另一方面我们提出了一些短期见效的改革措施:
  (1)明确业务流程和相关规定。规范成文的业务操作流程对企业管理是十分重要的,特别是人员流动率比较高的企业。因此我们针对该企业的情况,运用图表和文字说明为该企业制订了进货过程、调拨过程、销售过程(批发和零售)、销货退货等操作流程。操作说明:①仓库收到货后,按规定进行验货;②验货无误后由仓库制单人填制入库单,复核人复核,保管员签字;③入库单一式两联:入库单仓库联留仓库备用、核对会计帐;入库单财务联交总部会计用来登记商品明细帐、应付供应商账;④按实收数填写商品入库验收单,如发现购进单随货联与验收商品的数量不一致,则还应填写商品溢余短缺报告单。商品溢余短缺报告单一式两联,制单员、复核人、仓库主管签字后,商品溢余短缺报告单仓库联留仓库备用;⑤商品溢余短缺报告单业务联交业务员与供应商联系;⑥会计每天提供商品入库报表供仓库人员核对。
  (2)应用正版管理软件。我们经过认真地考察,为该企业选用了适用的网络版管理软件。该软件是集进销、存、财务于一体的中小企业标准财务解决方案,实现了由基本的管账应用到全方位的管理应用,价格不高,操作简便,非常适合该企业的业务特点和管理现状。我们非常重视软件的初始化工作,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初始化设计,使软件与该企业实际情况相结合,充分发挥软件的功能,保证成功实施和高效率。软件正常运行后,该企业结束了商品分散经营管理的状态,财务人员得以连续地对商品的进销存进行核算,可以对应收应付款进行及时准确地管理,还可以核算成本费用,为提供企业的进销存、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存货周转率、现金流、各部门业绩等业主非常关心的信息。例如应用该软件后,我们发现该企业的月末存货占用资金是营业额的6倍,造成资金呆滞,并有发生存货跌价损失的风险。我们还初步认为有一个分部长期处于亏损状态。软件的成功实施,是该企业取得当前管理进步的最大因素。
  (3)制订财务制度与培训。我们结合该企业实际,制订了一系列的财务管理制度,如费用报销制度、商品盘点办法、单据管理制度、财务软件使用规定等。我们还制订了财务人员的职责,具体规定每位财务人员每月应完成的工作和应提供的报表。我们对相关人员进行了培训,帮助他们理解财务管理制度和熟练操作管理软件。我们还有意识地向他们输灌财务管理对企业的作用,引导他们充分发挥管理软件的功能和作用,为企业提供重要的财务信息。
  4 长远发展的改革思路
  我们克服了人员不稳定等不利因素,实施上述措施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该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壮大,还必须采取以下的长远改革:
  (1)逐步建立现代的、规范的企业管理,包括企业性质、组织结构、决策程序等;
  (2)引进职业经理人,采取现代的人力资源管理,营造团队合作氛围;
  (3)充分利用和合理配置内外部资源,进一步提高效率和效益,防范经营风险;
  (4)进一步采用先进的管理方法和技术。


  http://www.yyzixue.cn/Article/caiwu/fenxi/2007124/1261_1.Html

5. 哪些企业的财务管理体制是集权型或分权型或集权分权结合

  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企业集团 财务管理体制的建立方法

  企业集团是一个由多元法人主体共同构建的企业组织形式,其产权结构的复杂性决定了对其进行财务管理的困难性。因此,如何对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模式进行重构与创新,真正发挥规模效应和集约效应,以促进集团稳健、快速地发展,构建一种能够让企业集团资源配置得以优化,实现企业集团资源与效益正比增长的财务管理体制显得尤为重要。
  一、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的模式概述
  企业集团的财务管理模式分为三种类型:集权式、分权式和集权与分权结合式。
  1集权式
  集权式指企业集团母公司的财务管理部门对子公司的所有财务决策都进行集中统一管理,子公司没有财务决策权,母公司财务部门成为集团公司财务的“总管”,不但代为子公司进行财务决策,在特定的情况下还直接参与子公司执行决策的过程。子公司在财务上被设定为母公司的二级法人。母公司拥有所有重大财力决策事项的决策权和对子公司所有财务机构设置与财务经理人员任免权。
  集权式管理模式下,集团公司较容易调动内部生产资源,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整体资源的利用效益,充分利用母公司的人才、智力、信息资源,使决策统一化、制度化。通过集团产品结构、组织结构的整体优化,如通过统一采购或统一销售等方式发挥整体资源的整合优势以实现优势互补,易于健全机构、完善内部目标控制制度,集团内部的各项决策均由母公司制定和部署,集团内部可充分展现其规模效益,最大限度地降低资金成本、风险损失,获取经济效益最大。特别是对于那些生产型的跨国企业集团,有利于实现内部结算价格,有利于集团内部采取避税措施及防范汇率风险。
  但在这种模式下,由于子公司没有任何财务权限,不利于发挥子公司参与管理的积极性。母公司事无巨细地对子公司的日常财务活动进行管理,不利于企业整体的长远规划和发展。
  2、分权式
  与集权式管理模式相对应的另一种极端的财务管理体制是分权式管理模式。在分权式管理模式下,母公司只保留对子公司的重大财务决策事项的决策权或审批权,而将日常财务决策与管理权完全下放到子公司,子公司只须将一些决策结果提交母公司备案即可。子公司相对独立,母公司不干预子公司的生产经营与财务活动。母公司对子公司的管理主要是基于结果的考核,它是建立在一种完全的委托-代理责任基础上的。作为委托方的母公司,一方面需要有明确的财务目标与管理要求,另一方面要对子公司的经营者完全赋予财权和相应的责任;而作为代理方的子公司,一方面要对子公司的财务情况负责,另一方面要向母公司报告实施或落实其责任的全部财务计划,由母公司对其财务计划的执行进行监控,并对执行的结果进行严格考核。分权并不意味着母公司对子公司的所有权利都下放,从根本上说,母公司为了发挥企业集团的协同效应,从战略角度出发,必须拥有对子公司的重大财务事项的决策权。
  分权式以尊重人的独立性与人们之间的相互信任为前提,因此,有利于提高员工参与管理、参与民主理财积极性,从而激活创造集团公司经济效益的原动力。但分权式存在不利于协同效应发挥、战略管理很难落实等诸多不足。
  3、集权与分权结合式
  集权与分权结合式的管理模式强调分权基础上的集权,是一种集资金筹集、运用、回收、分配于一体,参与市场竞争,自下而上的多层决策的集权模式。
  这种模式从形式上看好像只是前面两种模式的折中,但实际上并不是说集团母公司与子公司间只是简单地平分集团的财权,企业集团应根据集团发展的阶段,用公司章程的形式,合理地确定集团母公司与子公司间在理财权限上的分配。在划分财务决策权的范围时,应遵循重要性的原则来决定是否由母公司做出该项决策。在这种模式下,资金管理成为集团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即“以资金为纽带”。集团母公司主要是加强对资金的筹集、投放和协调等方面的管理。这种新型的财务管理模式,克服了极端集权式和极端分权式的不足,在现代企业集团中得到广泛的认可和应用。
  二、企业集团财务管理中集权与分权的辩证分析
  母子公司的财务特征决定了分权的必然性,而基于公司集团的规模效益、风险防范又要求集权。事实上财务决策权的集中与分散没有固定的选择模式,同时,选择的模式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财务管理体制的集权和分权,需要考虑母子公司之间的资本关系和业务关系的具体特征,以及集权与分权的“成本”和“效益”的关系。
  作为整体的公司集团,其成员间往往具有某种业务的联系,特别是那些实施纵向一体化战略的企业集团,要求成员保持密切的业务联系。如果说成员企业间业务联系的必要程度是母子公司有无必要实施相对集中的财务管理体制的一个基本因素,那么,母子企业间的资本关系特征则是母子公司能否采取相对集中的财务管理体制一个基本条件。考虑财务管理体制的集中与分散,除了受制于上述因素外,还取决于集中与分散的“成本”和“效益”差异。集中的“成本”主要是子公司积极性的损失和财务决策效率的下降,分散的“成本”主要是可能发生的子公司财务决策目标及财务行为与母公司总体财务目标的背离以及财务资源利用效率的下降。集中的“效益”主要是容易使母子公司财务目标协调和提高财务资源的利用效率,分散的“效益”主要是提高财务决策效率和调动子公司的积极性。
  三、集权与分权结合模式是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模式必然选择
  1、这一模式是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
  现代企业制度是一种以产权为依托,对经济主体在产权关系中的权利、义务、责任进行合理有效的组织、调节的制度安排,它具有“产权清晰、责任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特征。企业集团母子公司间关系以合理的产权制度安排为基本依据。母公司作为子公司的最大股东,享有作为终极股东的基本权利,特别是对子公司投资的受益权、子公司管理者的选择权、子公司重大事项的决策权等。但是,子公司不是母公司的分支机构或分公司,子公司的经营权是其行使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责任的基本保障,它以自己的经营资产对其盈亏负责。母子公司间的产权关系确认了两个不同主体的同时存在,这是现代企业制度,特别是产权制度的根本要求。对照西方国家对母公司与子公司关系处理的原则,结合我国企业集团现实与产权制度的改革实践,企业集团的核心企业对紧密层企业的主要经营活动实行的“集权”和“分权”,都是不利于利用股份制这一形式来构建现代企业制度与现代企业集团的。现代企业要做到管理科学,必须首先要求从决策与管理程序上做到科学、民主,因此决策权、执行权与监督权三权分立的制度必不可少。这一管理规则的作用就在于加强决策的科学性与民主性,强化决策执行的刚性和可考核性,强化监督的独立性和公正性,从而形成良性循环。现代企业制度和企业集团要求的管理是一种综合管理、战略管理,因此母公司财务管理不是也不可能是母公司财务部门的单一职能部门的财务管理,当然也不是子公司财务管理部门的财务管理,它是一种战略管理。母公司财务管理应当以产权管理为核心,以财务管理控制为主线,以财务管理制度为依据,体现现代企业制度,特别是产权制度管理的思想。集权与分权结合模式的财务管理模式比较符合这一原则。
  2、这一模式是母子公司组织结构的要求
  母子公司组织结构可以分为U 型组织� 高度集权的组织结构  、H 型组织� 典型的分权组织结构  和M 型组织(分权与集权相结合,更强调整体效益的大型公司结构  等三种组织形式。自20 世纪70 年代后,M 型组织所占比例日益增大。M 型结构由三个相互关联的层次组成。第一个层次是由董事会和经理层组成的总部,它是公司的最高决策层,它既不同于U 型结构那样直接从事子公司的日常管理,又不同于H 型结构那样基本上是一个空壳,它的主要职能是战略规划和交易协调。第二个层次是由职能和支持、服务部门组成的。M型结构的财务是中央控制的,负责全公司的资金筹措、运作和税务安排。第三个层次是围绕公司的主导或核心业务,互相依存又相互独立的子公司,而每个子公司又是一个U 型结构。M 型结构集权程度较高,突出整体优化,其有较强的战略研究、实施功能和内部交易协调能力,是目前国际上大公司集团组织结构的主流形式。在M 型组织中,业务经营管理下放权限的同时,更要强化财务部门的职能作用。事实上,西方多数控股型公司,在总部不对其子公司的经营过分干预的情况下,其财务部门的职能更为重要,它起到指挥资本运营的作用。母子公司的这种M 型组织结构需要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模式满足对财务管理的要求。
  四、基于集权与分权结合模式的企业集团财务管理体制的建立方法
  现代企业制度和企业集团的组织结构都要求企业集团采取集权与分权结合的财务管理模式,为确保企业集团财务管理能够有效运行,集团公司还必须从财务组织关系、财务制度、财务监控机制等方面进行改革和创新,制定并实施相关的保证措施,建立完善的企业集团财务管理体制。
  1、理顺集团财务组织关系
  (1)完善集团财务组织机构。集团母公司财务部是整个企业集团的财务管理中心,实施对整个集团资金的筹集、运用、收回与分配等的战略决策和统一管理。为保证企业集团财务的良性运行,实现对集团财务管理全过程的全面统一管理,母公司应对子公司财务部门进行集中控制。因此,子公司财务机构如何设置,母公司财务部要拿出主导意见并拥有最终审批权。
  (2)缩减财务管理的链条,减少财权的多层次分割。集团下属企业的组织层级越多,管理半径就越大,财权就有可能被分割于各层次,这就使得财权的集中化以及集中财务管理的效率大打折扣,使得母公司财务人员难以实现有效的财务监管。为此,要缩短集团财务管理的链条,尽可能减少管理层次,使财权被多层次分割而散布于各级企业的状况得到根本改变,从而使母公司能集中精力处理好与子公司等下属二级单位之间的财务关系,一定程度上也可防止子公司通过下属实体进行财务操纵及绕开母公司监管的现象。
  (3)完善对下属企业的激励方式。在实行财务集权和加强财务监控的同时,必须运用合理的激励方式,以激发下属单位和领导人的内在动力,调动他们经营和管理的积极性,促使他们理解和配合集团在财务管理方面的集权和监控。企业可考虑从财务人员进行试点,研究制定集团内部单位财务主管的考核与激励办法。通过对下属单位财务主管的垂直管理和有效激励,有利于保证各下属单位财务主管认真执行母公司统一的财务政策,努力实现集团总体财务目标。
  2、建立集团统一财务会计制度
  母公司应根据子公司的实际情况和经营特点,制定统一的、操作性强的财务会计制度,规范子公司重要财务决策的审批程序和账务处理程序,实现对子公司的集权管理。一方面要建立统一的集团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另一方面要统一集团内部会计核算制度。其目的是为了保证各子公司财务信息的高度可比,便于汇总和合并财务报表,缩短财务信息的呈报周期。为此,集团内部应尽快实现统一使用集中式财务软件,在此基础上,创造条件建立财务信息计算机网络,为财务信息的高速传输提供技术支持,也为财务集权管理提供更便利的条件。
  3、建立健全集团有效财务监控机制
  母公司应该对子公司实施有效的财务监控。实施财务监控的主体有:财务总监、母公司财务部、内部审计部。财务总监应对子公司经营和财务活动实施全过程的监控。而为保证监控的独立、公正和有效,可由母公司直接委派财务总监,其人事、工资关系落实在母公司,与子公司无任何利益关系,使其能真正独立行使出资人授予的财务监督权。母公司财务部通过定期和不定期的财务检查,来实现对下属单位财务行为的监控。而母公司内部审计部通过内部审计可以达到财务监控的目的。此外,母公司还可委托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外部独立审计。当然,下属单位也可自行委托有关审计机构对其进行审计,借以证明其财务行为的合法、合理以及财务信息的真实、可靠。
  4、全面实行财务人员委派制
  子公司财务管理属于经营者财务管理层次,其作为集团财务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必须受制于母公司财务。为更好地确保公司集团总体财务目标的实现,降低财务信息的不对称程度,规范和约束子公司的财务行为,有效地解决代理矛盾,母公司必须对子公司财务人员实施集中统一管理。母公司财务部应加强对子公司财务人员工作情况的检查和监督,以确保子公司财务行为有利于集团整体财务目标的实现。
求采纳为满意回答。

哪些企业的财务管理体制是集权型或分权型或集权分权结合

6. 请问财务共享是否是企业财务集权与分权结合的一种方式?谢谢

  财务共享服务:分散变集中,释放证券业管理创新能量

  共享服务管理模式是实现公司内各流程标准化和精简化的一种创新手段,它对企业传统管理模式造成了极大冲击,具有更快的反应速度、更高的信息透明度、更低的运营成本、更小的管理风险等优势,被誉为“解放高级管理人员大脑,解放业务部门展业束缚”的最新管理模式。如今,这种新兴的管理模式正在国内金融企业中推广应用,成为金融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服务水准的一种有益尝试。


  海通证券中关村大街证券营业部总经理王胜挪用客户近亿元资金,广东证券长春桥路证券营业部总经理饶金良挪用资金近2000万元,各被判处有期徒刑9年和8年;南方证券公司管理混乱、内控不力及经营不当,直接导致了财务、资金状况持续恶化,2005年4月29日,证监会宣布关闭南方证券;大鹏证券由于管理层投资决策失误、挪用巨额保证金最终欠债累累,于2006年1月24日不得不宣告破产——2005年以来,已连续有17家证券公司因挪用客户保证金、超范围经营委托理财业务等违法、违规行为而被责令关闭,营业部负责人也受到了相应的法律惩处。

  国内证券公司的营业部何以会存在如此大的经营风险呢?“深究这些证券公司违法、违规行为的产生之因,可以追溯到传统财务管理模式之上——证券行业发展初期和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营业部是主要的组织和业务单元,所有的财务工作包括从业务的发生,支出的审核,到资金的收付,以及会计核算及报表全部由营业部的财务部独立完成。”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张瑞君在最近由国泰君安证券公司和用友公司共同举办的“盈利与风险博弈下的共享服务——2007中国企业共享服务管理模式高层论坛”上明确提出,“这种独立经营、独立核算的财务管理模式,导致分支机构财务权力过大,容易产生管理失控,甚至恶意违规的现象。为了杜绝分支机构带来的财务风险,近年来,各证券公司深入探索改革财务体制,加大监管力度,促使各项业务迈向透明化、规范化,收缩灰色操作空间。其中,财务共享服务成为一种新兴的集中财务管理模式。”

  共享服务模式的价值

  20世纪90年代后期,跨国企业集团为了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纷纷建立起一个组织,将各个子公司共同、简单、重复、标准化的业务集中到这个组织,实施全集团的共享服务。由此,一种新兴的管理模式——共享服务中心诞生了,并且日益受到企业集团的欢迎。

  共享服务最基本的作用在于降低成本。Deloitte咨询和国际数据公司通过对50家《财富》500强企业的调查表明,共享服务项目的投资回报率平均为27%, 员工人数可以减少26%。IMA的一项研究对100家《财富》500强企业中实施和未实施共享服务的公司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所选择的6项共享功能的成本平均下降83%。

  除了节约成本,共享服务还可以使企业集团取得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系统效率、提高客户满意度、增加企业敏捷性与灵活性以及强化核心能力等优势。“共享服务的一个最关键优势在于,提供了一个标准的工作程序,避免地区和业务部门之间出现标准执行的偏差和内部管理的黑洞现象,使更多的管理数据在统一标准下得以比较,这是公司管理层、董事会取信于股东的重大利好因素。”张瑞君如是强调。

  有很多企业的共享服务是从财务开始做起的。财务共享服务就是改变原有财务管理组织架构,建立并实施公司统一的费用管理、资本性支出管理、佣金支出管理等一系列制度和财务管理流程,利用网络技术和信息系统支持,实现全公司集中统一的财务管理;对所有分支机构和总部各部门费用集中审批、集中支付,实现财务预算、执行、核算、分析全过程的信息数字化,以达到降低经营成本、控制经营风险、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目标,并为业务发展和领导决策提供强有力的信息支持。

  盈利与风险博弈下的抉择

  国泰君安证券公司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经营范围最宽、机构分布最广的证券公司之一,2005年率先获得证监会批准的创新试点资格。三年前,公司打破以营业网点为中心的体系,推行垂直管理体系,提高业务运行的效率和管理效率;去年,国泰君安又打破财务管理的常规,借鉴国外先进的共享服务模式,组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

  当问起国泰君安为何会在国内证券业内率先尝试财务共享服务模式时,国泰君安公司副总裁何伟从战略高度来看待此选择:“现代企业越来越重视资产的风险性和盈利性,风险与盈利之间既有统一性,又有矛盾性。较高的盈利对企业资本起着保护作用,可使企业经受住较大的损失;然而,过分强调降低风险,又会削弱盈利性。”

  盈利与风险的博弈,在国泰君安可以细化为三个层面的内容。基础层:如何建立统一的制度,确保总部与下属单位的战略协同一致?对于集团而言,盈利与风险博弈的最基本表现形式是总部与分子公司之间的博弈。一些管理者往往直接关注公司整体是否盈利以及所处的风险环境,而忽视集团内部存在的上下级之间的重要博弈关系。实际上,只有总部占有博弈优势,才能确保分子公司按照总部目标发展经营,最大限度的降低集团整体风险,获得盈利。

  中间层:如何完善内部控制机制,有效降低运营、管理、财务风险?内部控制机制是盈利与风险博弈的核心内容,是降低集团风险的有效手段。通过制定科学、简洁的工作流程、审批流程,合理分配责权利,对各项运营、管理、财务风险做到可辨识、有应对,在确保目标盈利的前提下,才可将风险降到最低。

  最高层:如何实现多维分析与评价,逐步建立绩效考核体系?在基础层和中间层之上,总部才能更好的关注集团整体的盈利情况。多维分析与评价作为创新式的管理手段,可以帮助公司分析竞争环境,发掘市场机会,进一步扩大盈利规模。在分析与评价的基础上,推行科学的绩效管理,可以达到激发公司潜力,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效果。

  为切实解决上述三方面问题,国泰君安首先作出一个重要抉择——由M型组织结构向矩阵式管理转变。由此,原营业部总经理的权力得到分解,实现前(营销)后(营运)台分离,总部可以集中调动资源,部署策略,大大提升了风险管理水平。矩阵式管理模式虽然将前后台业务的管理权限重新收归总部,但是,却无法解决上收财务管理权限的难题。于是,国泰君安又作出了一个重要选择——采用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从2006年1月起,国泰君安采用用友财务共享服务解决方案,完成了100多家分支机构的集中会计作业、费用支出集中审批、集中支付资金,并做到了包括预算、核算、业绩分析在内的全过程动态管理监控,从而有效地降低成本和风险,提升运营效率和效益。

  罗马建成非一日之功

  “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财务共享中心也不是一夜之间就可以建立的。”国泰君安财务部总经理刘雪枫在介绍项目进展情况时表示,“国外研究表明,一个共享服务项目可能需要花费一至三年的时间,具体情况视公司是否已经建立起新的ERP系统而定。在跨越国界的信息及财务系统的合并中,现代信息技术扮演着关键角色,财务共享中心同样需要强大的信息系统来支持。国泰君安采取集中部署的方式,在总部设立Web服务器、应用服务器和数据服务器,通过交换机与外网连接;23个区域管理总部和5个分公司不设立物理服务器,其财务机构通过网络登陆到总部的服务器,110多个营业部的员工也直接通过网络提交费用报销申请。”

  在谈到在共享服务项目实施过程中都历经了何种困难时,刘雪枫坦然表示,造成困难的主要原因往往不是法律和技术方面的因素,而是组织、文化及变革管理等方面的因素。比如,财务权上收势必引发权利和利益格局的变革,管理习惯和流程的变化,这些必然会引起相关者的抵触和反抗;另外,也存在制度环境和文化环境的方面的制约。

  刘雪枫进一步表示,在实施财务共享服务项目时,国泰君安尚存在种种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如:在统一标准、统一流程的情况下,对各分支机构的具体情况和特点兼顾不够;集中管理本身就拉长了管理流程,再加上初期由于制度设计、权限设置上可能存在的问题,分支机构又各自具有不同的特点,可能会局部或一定时间产生效率下降的问题。另外,共享模式在客观上造成了业务和财务、电子信息和会计实物信息在时空上的分离,形成集中审批、集中支付时,对信息的真实性、合法性判断上也会造成一定的风险。为此,国泰君安需要处理好内部集中共享管理模式改革与外部环境的关系;理顺财务管理与业务管理的关系,以制度和预算为标准;把握好信息技术系统和公司组织架构、业务流程乃至文化的关系。此外,还应处理好责、权、利对等的问题;建立健全各种制度,并逐步形成严格和认真执行制度的习惯和文化;加强财务前端或者分支机构财务人员的管理;加强和其他管理条线的密切合作等等。

  市场竞争的剧烈变化,企业规模的快速发展,经营领域的不断扩大,均对证券公司会计信息的及时有效性,财务管理的精细化和执行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实践证明,共享财务服务的确是适应这种内外部变化,可供证券公司选择的一种有效途径。

7. 求一则关于 企业财务管理风险方面失败的案例

●中信泰富"豪赌"酿成巨大亏空
  风险类型:市场风险
  代表企业:中信泰富
  2008年10月20日,中信泰富发出盈利预警,称公司为减低西澳洲铁矿项目面对的货币风险,签订若干杠杆式外汇买卖合约而引致亏损,实际已亏损8.07亿港元。至10月17日,仍在生效的杠杆式外汇合约按公平价定值的亏损为147亿港元。换言之,相关外汇合约导致已变现及未变现亏损总额为155.07亿港元。
  事件发生后,集团财务董事张立宪和财务总监周志贤辞去董事职务,香港证监会和香港交易所对中信泰富进行调查,范鸿龄离任港交所董事、证监会收购及合并委员会主席、收购上诉委员会和提名委员、强制性公积金计划管理局主席,直至调查终止,中信集团高层人士对中信泰富在外汇衍生品交易中巨亏逾105亿港元极为不满,认为荣智健应对监管疏忽承担责任,对中信泰富董事会讲可能进行大改组。
  而中信泰富的母公司中信集团也因此受影响。全球最大的评级机构之一的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将中信集团的长期外币高级无抵押债务评级从Baa1下调到Baa2,基础信用风险评估登记从11下调到12;标准普尔将中信集团的信用评级下调至BBB-待调名单;各大投行也纷纷大削中信泰富的目标价。摩根大通将中信泰富评级由"增持"降至"减持",目标价削72%至10港元; 花旗银行将中信泰富评级降到"沽出",目标价大削76%至6.66港元;高盛将其降级为"卖出",目标价大削60%至12.5港元;美林维持中信泰富跑输大市评级,目标价削57%到10.9港元。
  除此之外,中信泰富的投资者纷纷抛售股票。一家香港红筹股资金运用部总经理表示:"此事对于在港上市的中资企业群体形象破坏极大,对于我们也是敲了一记警钟。"
  没有遵守远期合约风险对冲政策
  据了解,这起外汇杠杆交易可能是因为澳元的走高而引起的。中信泰富在澳大利亚有一个名为SINO-IRON的铁矿项目,该项目是西澳最大的磁铁矿项目。这个项目总投资约42亿美元,很多设备和投入都必须以澳元来支付。整个投资项目的资本开支,除目前的16亿澳元之外,在项目进行的25年期内,还将在全面营运的每年度投入至少10亿澳元,为了减低项目面对的货币风险,因此签订若干杠杆式外汇买卖合约。
  为对冲澳元升值影响,签订3份Accumulator式的杠杆式合约,对冲澳元及人民币升值影响,其中美元合约占绝大部分。按上述合约,中信泰富须接取的最高现金额为94.4亿澳元。
  但问题在于,这种合约的风险和收益完全不对等。所签合约中最高利润只有5150万美元,但亏损则无底。合约规定,每份澳元合约都有最高利润上限,当达到这一利润水平时,合约自动终止。所以在澳元兑美元(0.6305,-0.0127,-1.97%)汇率高于0.87时,中信泰富可以赚取差价,但如果该汇率低于0.87,却没有自动终止协议,中信泰富必须不断以高汇率接盘,理论上亏损可以无限大。
  另外,杠杆式外汇买卖合约本质上属于高风险金融交易,中信泰富对杠杆式外汇买卖合约的风险评估不足。
  将中信泰富一步步推向崖下的是一款以澳元累计目标的杠杆外汇合约,即变种Accumulator(累计股票期权)。
  内部监控失效
  授权审批控制失效。中信泰富2008年10月20日宣布,由于发生了上述外汇风险事件,集团财务董事张立宪和财务总监周志贤已辞去董事职务,10月20日起生效。莫伟龙于同日起获委任为集团财务董事。荣智健表示,上述合约的操作者对潜在的最大风险没有正确评估,相关责任人亦没有遵守公司的对冲保值规定,在交易前甚至没得到公司主席的授权。此外,持有中信泰富29%股权的母公司--中国中信集团,同意为其安排15亿美元备用信贷,利息和抵押品方面按一般商业条件进行。
  信息披露的控制存在重大缺陷。对外信息披露制度对重大信息的范围、内容、投资者利益等存在缺陷,发现问题6个星期之后才对外公布,做法令人惊讶,显示出其内部监管存在漏洞,并且质疑中信泰富实际负责公司财务的并非是已经辞职的张立宪和周志贤,而是公司主席荣智健的女儿荣明方。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叶林认为,"证券法"对于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要求是准确、及时、全面,其中"及时"最难做到。他分析说,中信泰富所做炒汇行为和其主业不同,属于非正常交易。既然是从事外汇期货,就要锁定风险,签订合约之初就要发布公告,说明"存在"潜在的风险。而且在澳元下跌时,公司应该止损,已造成的亏损算也能够算出来。正是由于中信泰富迟迟不公布亏损,才遭到投资者指责。
  而内地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不及时更是常见。他分析说,杭萧钢构曾经将公司将要签订的一份天价订单提前泄密,受到处罚,这是比较例外的事,更多的上市公司则是信息披露不及时。"将生米煮成熟饭了,才向投资者通报一声".在证监会和两个交易所每年处罚的信息披露问题中,一多半都是由于不及时。
  风险管理没有集中。标普分析师认为:"中信泰富的风险控制及内部管理问题严重,未来发展战略也需要重新检讨;而风险管理没有集中,也是中信集团乃至多数中资企业一直以来的隐患。"

求一则关于 企业财务管理风险方面失败的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