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假财务报表的虚假财务报表的审计技巧

2024-05-18 13:55

1. 虚假财务报表的虚假财务报表的审计技巧

一、对原材料的审查原材料作为存货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企业流动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隐藏亏损、虚增利润的重要途径所在,经常被用来大做文章。因为在原材料上作假,形式比较隐蔽,不容易被发现。在原材料上作假,通常有以下几种方法:1、生产消耗的部分原材料不做出库的账务处理,不记入生产成本进行核算。金额较小时,原材料变化不明显,不容易引起审计人员的注意,金额较大时,会造成存货中原材料明显虚增,体现在财务报表上,原材料的年末数较年初数会有较大幅度的增加。对于这种异常变动,审计人员在对会计报表各项进行分析性复核时,一般比较容易发现。但是,有一些企业的做法更隐蔽,给审计人员及时发现问题造成了很大困难。这就是第二种方法。2、一方面,生产消耗的部分原材料不做出库的账务处理,不记入生产成本,同时已经采购验收入库的未开发票的原材料不做估价入账,或少做估价入账,采用这种原材料进出均不入账的手法,调节会计报表原材料的年末结存金额,使之与年初的结存金额相比没有太大变化。例如,某企业本年末报表原材料库存1 900万元,上年末原材料库存1 400万元,两者相比,变化似乎尚属正常。但是经审计却发现,该单位应计入而未计入产品成本核算的已消耗原材料1 500万元,同时已入库原材料未做估价入账的1 200万元,两者相抵后,对原材料库存金额的影响微乎其微。这种方法因原材料没有异常变动,审计人员在进行分析性复核时,往往不会将其作为审计的重点,从而容易蒙蔽过关。要发现这种较为隐蔽的作假方法,不仅需要审计人员具有较高的业务素质、丰富的审计经验,更需要敏锐的职业判断能力。首先,在审计调查阶段,要对被审计单位所属行业的整个状况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了解同行业的盈利水平,外部竞争环境等,分析影响企业报表真实性的固有风险。将被审计单位的单位平均成本与行业单位平均成本作比较,假定行业单位平均成本是80元左右,而被审计单位的单位平均成本只有50元,这时审计人员就应意识到被审计单位的成本很大程度上不真实,可能存在大额少转成本的现象。其次,将被审计单位主要产品每个月的单位成本进行纵向比较,并将本年度单位平均成本与上年度单位平均成本比较,单位成本变化较大的都应引起审计人员的高度重视。例如,被审计单位前六个月的单位成本均在80元左右,而七月的单位成本却只有58元,那么就可能存在少转材料,虚减生产成本的情况。又比如,被审单位上年度产品单位成本为50元左右,本年度在原燃材料价格大幅上涨的市场环境下,报表产品单位成本仅为52元。通过审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这种情况往往说明了该企业当年的产品单位成本不真实,可能存在消耗的大额原材料不进成本的情况。3、也有一些企业,前几个月甚至1~11月成本核算的会计处理都是正常的,但到后期或年末发现亏损较为严重时,又要隐藏经营亏损,粉饰会计报表。采取的做法为:将生产已经消耗,财务正常出库记入生产成本的原材料或辅助材料,在年末或其他需要的时候,做办理假退库的账务处理,从而人为降低产品成本。对这种情况的审查,需要审计人员在审查原材料、辅助材料明细账时,对发生的每一笔退库冲回业务,逐一地进行核查、分析、询问,并与库管人员进行核对,以查证退库业务的真实与否。二、对产成品的审查1、产品破损、毁损等损失,年内不做账务处理。当有证据证明产品价值已经下降或已经毁损,即损失已经发生了的时候,应当及时确认损失。被审计单位为了减少当年的亏损,将损失延迟到次年或以后年度处理。审计人员应结合产成品监督盘点情况和存货跌价准备的审计,查实是否存在价值已降低而没有提取减值准备的存货以及提取的减值准备是否充分。2、产品未售出,提前开具发票,需增主营业务收入。例如:客户12月底发来的订货单,虽然无法在年内发货,但在账上先列为销售。销售形成的标志是货物的所有权已从卖方转移到买方。不论采取何种交货方式,卖方都必须已经实际运出了货物才算是形成销售。如果审计人员怀疑有这种情况存在,应在监督企业存货盘点时,注意是否存在已列入销售,但仍在被审计单位存放的存货,或者现场到仓库盘点存货,以确认是否存在虚开发票、不动库存而增加销售额的情况。另外,将年底的销售记录与实际送货单或出库单相核对,查明是否匹配。必要时到现场检查车间的生产记录,测算产品产量,将实物与账簿核对。三、对包装物的审查在对一些小单位进行审计时,对包装物的审查往往不会作为审计人员的审计重点,但在对一些大型生产企业进行审计时,包装物的审查却不容忽视。审计人员在审查包装物时,取得被审计单位实物盘点表的同时,还要善于从明细账上发现包装物的非正常现象。因为被审计单位提供给审计人员的年末盘点表,往往是与财务账一致的。如:某单位的包装物木箱账面结存8 450个,金额236万元,实际盘点表数量为8 450个。审计人员在审查该单位本年度每月的木箱购入及领用时,发现每月正常满足生产需要的木箱数量为4 000个左右,1~12月正常木箱结存450个,其余8 000个木箱为上年结转数。审计人员由此可以初步判断木箱存在异常情况,因为正常情况下,企业不可能占用生产周转资金囤积8 000个属于易毁损物品的木箱。于是审计人员到现场对木箱进行了清点核实,结果证实该单位实际木箱仅为450个,盘亏8 000个,金额224万元。经过进一步的审查询问,盘亏木箱是以前年度发生的,为了不增加当年的亏损,未做盘亏账务处理。四、对营业费用、管理费用的审查在审查营业费用、管理费用时,审计人员通常会把各项费用支出的审批手续是否健全有效、支出的内容是否合理合法等作为审计的重点,在审查隐匿亏损、粉饰财务报表方面,往往会忽略它们的作用。可在实际经济活动中,一些企业恰恰在这些容易让人忽略的费用上挖空心思作文章。审计人员确定营业费用、管理费用的审计重点前,需要对其进行初步分析性复核,发现其中的异常变化。如有的费用支出金额当年较上年同期大幅度减少,甚至不再发生,审计人员就要查明费用大幅度减少的原因,是正常降低费用,还是隐匿费用支出。1、企业发生的一部分大额费用支出挂账预付账款科目。这就需要审计人员审查预付账款的真实性,审查预付账款的支出内容及收款单位是否存在异常,有无款项已经付出,却一直没有业务往来的现象。必要时对预付账款进行函证,以查实预付账款是否真实。2、将实际已发生的费用支出以借款的形式挂账其他应收款。一些企业为减少费用支出,虚增利润,将实际已发生的费用支出以借款的形式挂账其他应收款。通常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先以个人借款的形式支出大额款项,以个人名义用以支付各项费用。费用支出实际已经发生,发票保存在借款人手中,却不予以报账。另一种是将实际已经发生的费用支出暂时不记入营业费用或管理费用,而是虚挂其他应收款根本不存在的某个单位或某个人。审查上述作假行为,需要结合对其他应收款——备用金的审查,尤其是年底个人借款金额较大未清理的,要作为审计的重点,当审计人员对其产生怀疑时,可以采取找当事人调查、询问等审计手续,以查实个人借款的真实性。同时对于外单位借款,要索取借款合同,进行核实,以查证借款的真实性。

虚假财务报表的虚假财务报表的审计技巧

2. 会计做虚假财务报表违法吗

会计做虚假财务报表违法,会计造假直接侵犯了国家和有关方的利益,扰乱了社会经济秩序,是一种严重的违法、违纪行为。会计造假应当受到以下法律责任:
1、要承担经济责任。
2、情节严重的造假行为,财务会计和单位负责人难辞其咎,再也不能以不懂业务不了解情况等借口来推卸或减轻罪责。
3、伪造、变造会计凭证、会计帐簿,编制虚假财务会计报告,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有前款行为,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予以通报,可以对单位并处五千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可以处三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还应当由其所在单位或者有关单位依法给予撤职直至开除的行政处分;对其中的会计人员,并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吊销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一、会计造假形式是什么?
目前,企业会计报表造假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虚增资产,虚增利润;二是虚增负债,隐瞒利润。前者主要是国有企业和上市公司,因为国有企业经营业绩的好坏,直接影响企业领导人的升迁;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公司股票价格的高低。后者主要是私营企业和个人出资的有限责任公司,因为这类企业不注重业绩,更关心的是如何逃避国家的税收,少接收政府有关部门的摊派。
资产虚增
(1)费用资产化
企业当期发生的费用应当计入当期产品生产(或商品经营)成本或期间费用。但有的企业却将部分应该计入当期的费用计入待摊费用、递延资产、无形资产等资产类会计科目,使得企业当期损益不实;有的企业待摊费用不及时足额摊销,而是长期挂账,将本属于期间费用的支出列作资产。企业通过将费用资产化,虚增了企业资产和所有者权益。
(2)存货不实
有些企业积压多年的货物,或已经淘汰过时应当报废的物资不做账务处理,或存货的现实价格(或可变现价格)已明显低于账面历史成本价值却仍按历史成本挂在存货账上,存货价值不实,违背了企业会计准则确认的谨慎性原则,虚增了企业存货价值。
(3)固定资产价值虚假
企业固定资产价值不实主要表现在折旧不足、技术进步后造成的无形损耗不计、已毁损及不可用或不需用固定资产不处置等,虚增(减)企业资产。
(4)递延及无形资产摊销不足
递延及无形资产应当按时足额摊销,已经淘汰过时的无形资产不应当再挂无形资产账而应当将摊余价值作为期间费用计入损益。而许多企业对已经没有使有价值或已经不可能再给企业带来预期经济利益的无形资产不做相应的财务处理,却仍然作为资产列账,虚增了企业资产。

3. 虚假财务报告审计方法?

中华。会计网校纵情跳跃回复:财务报表舞弊是指企业在报表编制、汇总或合并等环节直接通过篡改、凭空捏造财务数据和报表附注信息而进行的故意作弊活动。这种舞弊形式没有复杂的中间环节,无根无据,简单易做,属于低级表层、一步登天型舞弊手法,一般容易被发现或识破。
1、审查单个企业财务报表编制的真实性:通过审阅、核对企业账簿和财务报表(账表核对),关注账簿数据与报表数据之间的对应关系是否正常,验证:①账簿数据与财务报表的直接或间接对应数据是否相符,②不符理由是否公允;如否,则认定记录企业采用直接篡改或捏造财务报表的手法,来欺骗会计信息使用者的行为和数额。
2、审查企业集团合并财务报表编制的真实性:通过审阅、核对企业集团合并财务报表与各分支公司和集团本部的财务报表(表表核对);关注:①企业集团合并财务报表的汇总合并方法是否合法,②与各分支公司和集团本部的财务报表的各个项目数据之间的对应汇总关系是否正常;验证:①合并财务报表合并数据与各分支公司和集团本部财务报表的对应汇总数据是否相符,②企业集团各分支公司和集团本部的财务报表数据与其会计账簿数据是否相符,如否,则认定记录企业采用编造财务报表的手法,来欺骗会计信息使用者的行为和数额。

虚假财务报告审计方法?

4. 虚假审计报告

  提供虚假审计报告构成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提供虚假审计报告,严重扰乱了工商局对企业的管理,造成相关企业被省级财政部门查处,而无法于当年进行正常年检的后果,社会影响恶劣。
  虚假审计报告:
  1、对虚假的会计报表审计时,没有发现虚假问题,而出具了无保留意见的。
  2、对虚假的会计报表审计时,故意隐瞒虚假问题,而出具了无保留意见的。
  3、对虚假的会计报表审计时,应当发表否定意见,而出具了保留意见或无保留意见的。

5. 企业如何警惕财务报表中十个常见财务造假表现

一、资产负债表相关症状

1.货币资金余额不合理。或者表现为与业务规模不相匹配,或者体现为“高现金与高负债”同时并存。
2.应收账款周转率或存货周转率持续下降,产品竞争力未见明显提升,但经营业绩却逐年提升。
二、利润表相关症状
3.利润指标多年表现不错,但却多年不进行现金分红,且多年并无实际再投资。
4.营业利润和投资收益经常呈现出良好的反向互补性。即当营业利润不佳的时候,投资收益往往出现较好情况,而当营业利润改善之后,投资收益又变得稀松平常。
5.收入规模持续扩大或出现较大增长,但营业费用或管理费用却持续下降或出现较大降幅,且无合理解释。
6.连续多年毛利率或主营业务利润率畸高,且无合理解释。
7.低周转率和高毛利率多年持续并存。
三、现金流量表相关症状
8.利润数据缺乏现金流量的支持。如营业利润3000万,经营现金流量净额却仅为800万。
9.经营现金流量净额多年持续大额为正,同时投资现金流量进而多年持续大额为负。(很多造假公司的现金流量表都具有这一特征,如著名的达尔曼。
四、综合症状
10.某些科目的数字特别整齐。

企业如何警惕财务报表中十个常见财务造假表现

6. 如何鉴别虚假财务报表

对于由于这两大类原因而编制的虚假财务报表,分别有不同的鉴别方法。 (一)对人为编造财务报表数据的识别方法:主要采取搜集信息、查找证据、对企业报表进行对比分析、查账核实等手段,具体来说有以下一些方法: 1.通过不同的渠道搜集同一时点的财务报表,对比异同点,对差异的数据提出质疑。 2.核对各财务报表内部的平衡关系和报表之间的勾稽关系,找出疑点。 3.与企业平时的经营状况进行对比,找出关键或重要财务项目的漏洞、疑点。例如,当企业经营状况出现问题时,有些报表科目的数字和平时的数字相比可能会大出很多,也可能小很多,对于这样的情况应该进行深入的查证,以发现其中的问题。 4.现场调查,进行账表、账账、账证和账实核对,账表、账账、账证和账实之间都应该是相符的。如果不相符,也肯定是存在问题的。 (二)对会计方法选择形成的虚假报表的识别方法:在这种情况下,公司往往做到了报表平衡及账表、账账、账证等相符,因此在识别方法上宜采取更深入的一些方法: 1.对重点会计科目进行分析。 企业对报表进行粉饰时,常常运用的账户包括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其他应付款、存货、投资收益、无形资产、补贴收入、减值准备等会计科目。如果这些会计科目出现异常变动,我们必须注意了,考虑该公司是否存在利用这些科目进行利润操纵的可能性。例如,对于“应收账款”科目来讲,如果这一科目下的金额过大,但是公司的收入又很小的话,那么这家企业就可能存在问题,如抽逃出资,很多抽逃出资的情况都是将账务记入了“其他应收款”、“应收账款”等科目。 2.对合并报表进行分析。 对合并报表进行分析是指将合并财务报表中的母公司数和合并数进行比较分析,来判断公司公布的财务数据是否真实的一种方法。有的公司采取的粉饰报表手法比较高明,他们往往通过子公司来实现利润虚构。 3.对或有事项进行分析。 这里解释一下或有事项,或有事项是指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一种状况,其结果需通过未来不确定事项的发生或不发生予以证实。常见的或有事项有未决诉讼、未决索赔、税务纠纷、产品质量保证、商业票据背书转让或贴现、为其他单位提供债务担保等。根据会计谨慎性原则,尤其应对或有损失进行确认或披露,因为或有损失会对企业利润造成一定影响。但是一些上市公司往往对巨额担保事项隐瞒不报,以减少负债、虚增利润。因此,对或有事项应加以注意。

7. 如何识别虚假财务报表

然而,近年来,企业提供虚假财务报表的现象屡见不鲜,且隐蔽性越来越强,不仅误导报表使用者做出错误的判断和决策,而且误导监管部门,使监管部门不能及时发现问题,危害性相当大。因此,掌握企业编制虚假财务报表的识别方法非常有必要。为了有效识别企业的虚假财务报表,首先必须了解各种粉饰财务报表的手段,大体来说,主要包括:虚增销售收入、漏列负债、虚减成本费用、任意递延费用、使用不当的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利用非正常所得、减值准备、债务重组、关联交易、隐瞒应披露事项等。对于上述粉饰手段,以下就一些能有效识别虚假财务报表的通用方法做简单介绍:一、了解企业多方面的情况要识别企业是否存在编制虚假财务报表的行为,需要从多角度、多方面分析企业情况,从而更有效地对企业的财务报表信息的真实性做出判断,判断其是否存在虚假信息。首先,了解企业经营和发展状况对于查错防弊是非常有利的。

如何识别虚假财务报表

8. 如何鉴别虚假财务报表

  第一、对财务报表数据进行人为的编造;
  第二、由于会计方法的选择导致虚假财务报表的编制。
  对于由于这两大类原因而编制的虚假财务报表,分别有不同的鉴别方法。
  (一)对人为编造财务报表数据的识别方法:主要采取搜集信息、查找证据、对企业报表进行对比分析、查账核实等手段,具体来说有以下一些方法:
  1.通过不同的渠道搜集同一时点的财务报表,对比异同点,对差异的数据提出质疑。
  2.核对各财务报表内部的平衡关系和报表之间的勾稽关系,找出疑点。
  4.现场调查,进行账表、账账、账证和账实核对,账表、账账、账证和账实之间都应该是相符的。如果不相符,也肯定是存在问题的。
  (二)对会计方法选择形成的虚假报表的识别方法:在这种情况下,公司往往做到了报表平衡及账表、账账、账证等相符,因此在识别方法上宜采取更深入的一些方法:
  1.对重点会计科目进行分析。
  企业对报表进行粉饰时,常常运用的账户包括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其他应付款、存货、投资收益、无形资产、补贴收入、减值准备等会计科目。如果这些会计科目出现异常变动,我们必须注意了,考虑该公司是否存在利用这些科目进行利润操纵的可能性。例如,对于“应收账款”科目来讲,如果这一科目下的金额过大,但是公司的收入又很小的话,那么这家企业就可能存在问题,如抽逃出资,很多抽逃出资的情况都是将账务记入了“其他应收款”、“应收账款”等科目。
  2.对合并报表进行分析。
  对合并报表进行分析是指将合并财务报表中的母公司数和合并数进行比较分析,来判断公司公布的财务数据是否真实的一种方法。有的公司采取的粉饰报表手法比较高明,他们往往通过子公司来实现利润虚构。
  3.对或有事项进行分析。
  这里解释一下或有事项,或有事项是指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一种状况,其结果需通过未来不确定事项的发生或不发生予以证实。常见的或有事项有未决诉讼、未决索赔、税务纠纷、产品质量保证、商业票据背书转让或贴现、为其他单位提供债务担保等。根据会计谨慎性原则,尤其应对或有损失进行确认或披露,因为或有损失会对企业利润造成一定影响。但是一些上市公司往往对巨额担保事项隐瞒不报,以减少负债、虚增利润。因此,对或有事项应加以注意。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