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南海地区会出什么样的题?????求解

2024-05-09 02:56

1. 高二,地理南海地区会出什么样的题?????求解

越南马来西亚中国争夺石油

高二,地理南海地区会出什么样的题?????求解

2. 波罗斯最初状态可以说是地球最强吗

 太阳系在大约50亿年前诞生后,大约过了5亿年,地球开始形成。地球是由原始的太阳星云分馏、坍缩、凝聚而形成的。 首先,星子聚集成行星胎,然后再增生而形成原始地球。
  原始地球所获得的星子是比较冷的,但是每个落到原始地球上的星子都有很高的运动能量,这种能量因冲击转化为热能;另外,由于星子的堆积使地球行星外部重量增加,内部受压缩,消耗在压缩内部的能量转化为热被保存下来;再加上放射性元素铀、钍、钾等的衰变产生的热积累,地球开始变热,并最终导致大部分地区温度超过铁的熔点。原始地球中的金属铁、镍及硫化铁熔化,并因密度大而流向地球的中心部位,从而形成液态铁质地核。
  随后,地球的平均温度进一步上升,引起地球内部大部分物质熔融,比母质轻的熔融物质向上浮动,把热带到地表,经冷却后又向下沉没,这种对流作用控制下的物质 移动,使原始地球产生全球性的分异,演化成分层的地球,即中心为铁质地核,表层为低熔点的较轻物质组成的最原始的陆核,陆核进一步增生、扩大形成地壳。地核与地壳之间为地幔。分异作用是地球内部最重要的作用,它导致了地壳及大陆的形成,并导致大气和海洋的形成。
  氢和氧结合成的水,原先潜藏于一些矿物中。当原始地球变热并部分熔融时,水释放出来并随熔岩运移到地表,大部分以蒸气状态逸散,其余部分在漫长的地质历史进程中逐渐充满大洋。在原始地球变热而产生分异作用的过程中,从地球内部释放出来的气体形成了大气圈。早期地球的大气圈成分与现代不同,正是由于紫外辐射的能量促使原始大气成分之间发生反应,从无机物质生成有机小分子,然后发展成有机高分子物质组成的多分子体系,再演变成细胞,生命得以开始和进化。
  经过早期分异阶段,地幔固结,原始地壳和大陆发育,并形成了大洋和大气圈。
  地核和地幔的变化对地球磁场的变化起主导作用。地质构造演化,板块的形成与运动,以及地震、火山等自然现象说明,地球内部处于热学和力学不平衡的状态,存在巨大的力源,使运动持续不停。
  地核的两个可测的物理特性是磁场和热量。地核通过两个重要的直接途径对地幔产生影响,一是向地幔底部提供热量,激励地幔深处的热对流,即热的输出是通过传导与对流;二是对地幔施加一种机械的转矩,这种相互机械作用和包括大气运动等在内的其他地球过程,决定了一天的长短变化和地球转轴在空间的定向。
  地幔对流是发生在地幔中的一种热方式,也是一种地幔物质的运动过程。地幔中的这种热对流作用是地球内部向地球表面输送能量、动量和质量的有效途径,很可能就是地球演化的驱动力。
  地球的最上层是厚约100公里的坚硬岩石层,称为岩石圈,它包括地壳和上地幔的顶部。岩石圈下面是上地幔的低速层,其物质少部分是熔化的,但固体介质长期处在高温高压环境中会具有流变特征,整个低速层便可以发生流动变形,故称为软流圈,其下界深约220公里。岩石圈不是一个整体,而是被构造活动带割裂的、持续不断地相对运动着的若干刚性板块。最早曾将全球岩石圈分为6个大板块:欧亚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澳板块和南极板块。这些板块的边界并非大陆边缘,而是海岭、岛弧构造和水平断裂。除太平洋板块完全是水域外,其余都是海陆兼有。绝大部分的地震和火山发生在板块边界处。板块构造对大陆陆块的联结和分离,对生物物种的迁移和进化具有重要意义。
  板块大地构造学说认为:地球上层的大地构造运动和地震活动主要是这些板块相互作用的结果。板块变形主要发生在它们的边界部位,板内变形主要是大范围的造山运动。地球表面有环太平洋地震带、欧亚地震带以及大西洋中一条很长的弱地震带,这些地震带正是板块的边界。
  美洲、非洲、欧洲和格陵兰在2亿年前的很长时间里都是连在一起的,约在2亿年前才开始分裂,后来扩张形成大西洋,这种过程叫做"离散";而印度板块还只是"到了距今0·7—0·6亿年前才漂移到亚洲附近,随后与欧亚板块产生相互碰撞。这种过程叫做"汇聚"。板块会分离和碰撞,还会沿转换断层相互滑动,这是板块构造理论的关键。
  在板块碰撞过程中,重的大洋岩石圈向较轻的大陆岩石圈之下的地幔中插进去,称为"俯冲"。正是因为印度板块的俯冲,使我国青藏高原在新生代隆起成为全球地壳厚度最大的、陆地上海拔高程最高的地区,对全球环境产生重大影响。
  由于板块的汇聚和离散及其持续不断的运动,给形成矿产造成了许多有利条件。在汇聚区,岩石圈俯冲到大陆或岛弧下发生重熔,含矿溶液上涌。世界上许多硫化物矿床都与板块汇聚有关。在岛弧与大陆之间的边缘海区,沉积物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创造了生油条件,我国东海、黄海和南海就是这类地域。板块的离散边界是新海底产生的地方,海水侵入岩石裂隙,溶解地幔上涌的物质,产生热水矿床。

3. 丝绸之路的相关资料

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指西汉(前202年-8年)时,由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长安(今西安)和洛阳为东起点(一说以洛阳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联结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这条道路也被称为“西北丝绸之路”以区别日后另外两条冠以“丝绸之路”名称的交通路线)。因为由这条路西运的货物中以丝绸制品的影响最大,故得此名。其基本走向定于两汉时期,包括南道、中道、北道三条路线。

  广义的丝绸之路指从上古开始陆续形成的,遍及欧亚大陆甚至包括北非和东非在内的长途商业贸易和文化交流线路的总称。除了上述的路线之外,还包括在南北朝时期形成,在明末发挥巨大作用的海上丝绸之路和与西北丝绸之路同时出现,在元末取代西北丝绸之路成为路上交流通道的南方丝绸之路等等。

  丝绸之路(德语:die Seidenstrasse)一词最早来自于德国地理学家费迪南·冯·李希霍芬(Ferdinand von Richthofen)1877年出版的《中国》,有时也简称为丝路。

  虽然丝绸之路是沿线各国共同促进经贸发展的产物,但很多人认为,中国的张骞两次通西域,开辟了中外交流的新纪元。并成功将东西方之间最后的珠帘掀开。从此,这条路线被作为“国道”踩了出来,各国使者、商人沿着张骞开通的道路,来往络绎不绝。上至王公贵族,下至乞丐狱犯,都在这条路上留下了自己的足迹。这条东西通路,将中原、西域与阿拉伯、波斯湾紧密联系在一起。经过几个世纪的不断努力,丝绸之路向西伸展到了地中海。广义上丝路的东段已经到达了韩国、日本,西段至法国、荷兰。通过海路还可达意大利、埃及,成为亚洲和欧洲、非洲各国经济文化交流的友谊之路。

丝绸之路的相关资料

4. 简明自然百科全书最有趣的内容 地球是怎么形成的

地球已经是一个46亿岁的老寿星了,她起源于原始太阳星云。约在30—40亿年前,地球已经开始出现最原始的单细胞生命,后来逐渐进化,出现了各种不同的生物。地球的平均赤道半径为6378.14公里,比极半径长21公里。 

  地球的内部结构可以分为三层:地壳、地幔和地核。在地球引力的作用下,大量气体聚集在地球周围,形成包层,这就是地球大气层。 

  地球就像一只陀螺,沿着自转轴自西向东不停地旋转着。她的自转周期为23小时56分4秒,约等于24小时。 同时,地球还围绕太阳公转,她的公转轨道是椭圆形,轨道的半长径达到149,597,870公里。 公转一周要365.25天,为一年。 
太阳系在大约50亿年前诞生后,大约过了5亿年,地球开始形成。地球是由原始的太阳星云分馏、坍缩、凝聚而形成的。 首先,星子聚集成行星胎,然后再增生而形成原始地球。
  原始地球所获得的星子是比较冷的,但是每个落到原始地球上的星子都有很高的运动能量,这种能量因冲击转化为热能;另外,由于星子的堆积使地球行星外部重量增加,内部受压缩,消耗在压缩内部的能量转化为热被保存下来;再加上放射性元素铀、钍、钾等的衰变产生的热积累,地球开始变热,并最终导致大部分地区温度超过铁的熔点。原始地球中的金属铁、镍及硫化铁熔化,并因密度大而流向地球的中心部位,从而形成液态铁质地核。
  随后,地球的平均温度进一步上升,引起地球内部大部分物质熔融,比母质轻的熔融物质向上浮动,把热带到地表,经冷却后又向下沉没,这种对流作用控制下的物质 移动,使原始地球产生全球性的分异,演化成分层的地球,即中心为铁质地核,表层为低熔点的较轻物质组成的最原始的陆核,陆核进一步增生、扩大形成地壳。地核与地壳之间为地幔。分异作用是地球内部最重要的作用,它导致了地壳及大陆的形成,并导致大气和海洋的形成。
  氢和氧结合成的水,原先潜藏于一些矿物中。当原始地球变热并部分熔融时,水释放出来并随熔岩运移到地表,大部分以蒸气状态逸散,其余部分在漫长的地质历史进程中逐渐充满大洋。在原始地球变热而产生分异作用的过程中,从地球内部释放出来的气体形成了大气圈。早期地球的大气圈成分与现代不同,正是由于紫外辐射的能量促使原始大气成分之间发生反应,从无机物质生成有机小分子,然后发展成有机高分子物质组成的多分子体系,再演变成细胞,生命得以开始和进化。
  经过早期分异阶段,地幔固结,原始地壳和大陆发育,并形成了大洋和大气圈。
  地核和地幔的变化对地球磁场的变化起主导作用。地质构造演化,板块的形成与运动,以及地震、火山等自然现象说明,地球内部处于热学和力学不平衡的状态,存在巨大的力源,使运动持续不停。
  地核的两个可测的物理特性是磁场和热量。地核通过两个重要的直接途径对地幔产生影响,一是向地幔底部提供热量,激励地幔深处的热对流,即热的输出是通过传导与对流;二是对地幔施加一种机械的转矩,这种相互机械作用和包括大气运动等在内的其他地球过程,决定了一天的长短变化和地球转轴在空间的定向。
  地幔对流是发生在地幔中的一种热方式,也是一种地幔物质的运动过程。地幔中的这种热对流作用是地球内部向地球表面输送能量、动量和质量的有效途径,很可能就是地球演化的驱动力。
  地球的最上层是厚约100公里的坚硬岩石层,称为岩石圈,它包括地壳和上地幔的顶部。岩石圈下面是上地幔的低速层,其物质少部分是熔化的,但固体介质长期处在高温高压环境中会具有流变特征,整个低速层便可以发生流动变形,故称为软流圈,其下界深约220公里。岩石圈不是一个整体,而是被构造活动带割裂的、持续不断地相对运动着的若干刚性板块。最早曾将全球岩石圈分为6个大板块:欧亚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澳板块和南极板块。这些板块的边界并非大陆边缘,而是海岭、岛弧构造和水平断裂。除太平洋板块完全是水域外,其余都是海陆兼有。绝大部分的地震和火山发生在板块边界处。板块构造对大陆陆块的联结和分离,对生物物种的迁移和进化具有重要意义。
  板块大地构造学说认为:地球上层的大地构造运动和地震活动主要是这些板块相互作用的结果。板块变形主要发生在它们的边界部位,板内变形主要是大范围的造山运动。地球表面有环太平洋地震带、欧亚地震带以及大西洋中一条很长的弱地震带,这些地震带正是板块的边界。
  美洲、非洲、欧洲和格陵兰在2亿年前的很长时间里都是连在一起的,约在2亿年前才开始分裂,后来扩张形成大西洋,这种过程叫做"离散";而印度板块还只是"到了距今0·7—0·6亿年前才漂移到亚洲附近,随后与欧亚板块产生相互碰撞。这种过程叫做"汇聚"。板块会分离和碰撞,还会沿转换断层相互滑动,这是板块构造理论的关键。
  在板块碰撞过程中,重的大洋岩石圈向较轻的大陆岩石圈之下的地幔中插进去,称为"俯冲"。正是因为印度板块的俯冲,使我国青藏高原在新生代隆起成为全球地壳厚度最大的、陆地上海拔高程最高的地区,对全球环境产生重大影响。
  由于板块的汇聚和离散及其持续不断的运动,给形成矿产造成了许多有利条件。在汇聚区,岩石圈俯冲到大陆或岛弧下发生重熔,含矿溶液上涌。世界上许多硫化物矿床都与板块汇聚有关。在岛弧与大陆之间的边缘海区,沉积物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创造了生油条件,我国东海、黄海和南海就是这类地域。板块的离散边界是新海底产生的地方,海水侵入岩石裂隙,溶解地幔上涌的物质,产生热水矿床。

5. 南海海盆的形成时间和成因机制

南海盆地处于欧亚板块的东南边缘,是欧亚、印度、澳大利亚和太平洋等几大板块相互作用十分强烈的地区,因此,其形成演化备受国内外地质学家的广泛重视,并提出多种观点。主要有:
(1)南海的形成与印度-欧亚板块碰撞引起的印支地块挤出逃逸有关(Tapponnier et al.,1986)。
(2)南海的形成与青藏高原软流圈物质东南向流动引起的深部过程有关(Fukao et a1.,1994;Tam aki,1995;邓晋福等,1996;Flower et a1.,1998)。
(3)南海的形成与板块俯冲引起的弧后扩张有关(Karig,1973;Ben-Avraham et a1.,1973;Hilda et a1.,1977;郭令智等,1983)。
(4)南海的形成与古南海俯冲拖曳作用有关(Howllo—way,1982;Taylor et al.,1980、1983;Robert Hall,1996、2002)。
这些观点从不同侧面探讨了南海的形成和演化。笔者认为,南海所处大地构造位置复杂,很难用简单的成因模式加以解释。实际上,南海盆地处于区域大的板块相互作用的强烈碰撞活动带上,是在欧亚、印度、澳大利亚、菲律宾和太平洋等几大板块整体会聚和挤压的背景下形成的,是在大尺度板块整体汇聚和挤压背景下的局部伸展扩张(魏喜等,2005)(图1.9)。它与印度-欧亚板块碰撞引起的深部软流圈物质向东南方向流动,红河断裂和南海西缘断裂走滑活动,禅泰和印支等微板块旋转和逃逸,以及软流物质在南海地区底辟上拱等密切相关,是全球板块构造的一个枢纽带和调节带。它既是全球板块构造运动的产物,同时也在某种程度上记录了板块运动的过程。在这个区带内,多个岩石圈伸展减薄带和挤压会聚带相间分布,岩浆活动和陆壳增生并存。说明伸展与挤压同时存在,是地慢流体和板块碰撞的响应和表现。这种现象也见于地中海地区(邓晋福等,2004)。

图1.9 南海盆地形成的构造背景

(据Robert Hall,1996,略有修改)
箭头代表板块运动方向;双箭头代表岩石圈伸展方向;其他图例参见Robert Hall(1996)
关于南海海盆的形成时间前人做了不少工作,但目前尚无统一观点。Taylor和H ayes(1980,1983)利用中美合作调查的综合地球物理资料以及前苏联科学家观测的重力资料,在该海盆中部发现波长30~60km、异常值为15×10-5~30×10-5m/s2的重力异常带,走向NE,他们认为是扩张中心,并根据对比出5a~11号磁异常条带,确定海底扩张年龄在25~17Ma之间。陈圣源(1987)利用中美合作调查的综合地球物理资料,在西南次海对比出M7~M 11号磁异常条带,认为海底扩张年龄在126~119Ma之间。吕文正(1987)在西南次海对比出27~32号磁异常条带,认为第一次海底扩张发生在晚白垩世(76~63Ma)。姚伯初(1991)根据海盆中磁异常条带的走向,与区域地质构造和沉积构造层组合进行对比,推测西南海盆的海底扩张时间为始新世。陆钧等(2003)利用中美合作第二阶段调查的地磁资料,采用高通滤波方法,去掉洋壳层2A 之下地壳中磁性体的影响,对比出18~23号磁异常条带,推测西南次海海底扩张年代为晚始新世到早渐新世(42~35Ma)。何廉声(1987)认为南海在中新生代发生过两次海底扩张,第一次发生在白垩纪,产生了西南海盆;第二次发生在晚渐新世至早中新世,产生了中央海盆。H ayes(1987、1990)和Briais(1993)利用多波速测深资料分析了海底地形地貌特征,并和地磁异常资料进行综合对比分析,在西南海盆中对比出5c~6b号磁异常条带,据此认为海盆的海底扩张年代为24~15.5Ma。刘海龄(1998)认为中央次海盆开始扩张时间为晚白垩世,伸展方式同西南次海盆,证据是礼乐半地堑盆地发育上白垩统和始新统,但目前洋壳基底之上覆盖中新统,根据现存的地磁异常条带计算的年龄为32~17 Ma(Tapponnier et a1.,1986)。这可能是后期作用叠加和改造,如断块差异升降运动显著,落差达3km,使早期特征不易识别。
整体上看,南海经历了多期扩张,这点上多数人是认同的。根据南海地层结构、地震反射特征和区域地质资料可知,南海盆地的形成处于岩石圈伸展减薄的统一构造背景之下,是印度-欧亚板块碰撞,导致青藏高原隆升而形成山峰和岩石圈根,引起软流物质向东南流动。同时由于太平洋、菲律宾、澳大利亚、印度和欧亚板块的相聚俯冲运动,软流物质在南海盆地地区圈闭上涌,导致岩石圈减薄和裂开。南海盆地的形成经历了古新世-早渐新世断陷、晚渐新世-中中新世洋壳扩张和晚中新世-全新世区域热沉降等演化过程。古新世-中始新世南沙地块尚未从华南地块分离出来,而是共同作为古南海北部的大陆边缘(Steers J A et al.,1977;钟晋梁等,1996;中国科学院《中国自然地理》编辑委员会,1979;韩舞鹰等,1984;魏喜等,2005、2006)。珠江口、琼东南、中建南、南薇西、北康、礼乐、西北巴拉望以及民都洛-帕奈等盆地均靠近华南大陆一侧,是在岩石圈伸展和拉张背景下形成的一系列地堑和半地堑。此时西沙与华南相连,是华南大陆的一部分,是琼东南盆地东南侧地势较高的盆缘隆起带。晚始新世-早渐新世南海海盆开始扩张,南沙地块逐渐离开华南大陆,形成南海海湾。珠江口和琼东南两个盆地继续处于华南大陆边缘,物源方向仍为北西向,主要为陆相环境。晚渐新世-中中新世,由于洋壳扩张,南沙地块从华南大陆裂离,并定位于目前位置。该期各盆地均为海相环境,但物源方向发生显著变化。晚中新世以后南海盆地停止扩张,南海海域各含油气盆地已处于现今位置。该期区域性差异升降明显,沉降、沉积中心由东北向西南转移,致使晚中新世以来的地层在西南方向明显加厚。到上新世,现代南海轮廓基本形成。伴随着南海扩张,古南海逐渐关闭,南沙陆块东南缘向加里曼丹岛和巴拉望岛下面消减俯冲,最后两陆块拼合到一起,目前的南沙海槽就是南沙陆块俯冲的古海沟,沿南沙海槽分布有蛇绿岩套(古南海洋壳的残余)。
综上,印度、欧亚、澳大利亚、菲律宾和太平洋等板块的相互作用,导致岩石圈的增厚或减薄,形成青藏高原等山峰和山根,以及南海、苏禄海和苏拉威西海等边缘海。同时也改变了全球大气环流,引起古气候变化。特别是澳大利亚板块脱离南极后,环南极冷气流形成,南半球气候变冷,南极冰盖形成。伴随着南极冰盖的形成,淡水向极地迁移,引起全球性海平面下降和海水浓度增加。
西沙海域生物礁是南海形成演化的产物,因此,礁相碳酸盐岩的矿物组成、主要造岩氧化物、微量元素和同位素特征无疑会记录该时期上述地质过程。同时,在南海及周边地质演化过程中,陆源物质(包括有机和无机)充填到南海盆地,为南海各含油气盆地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南海海盆的形成时间和成因机制

6. 西电东送工程有利1降低地下水位2减轻环境污染3减轻铁路运输压力4退耕还林和水土保持

2太阳系概况

l) 太阳系八大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

l )八大行星的运动有什么特征: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

4. 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普通的行星

l 球的运动特征和其它行星无多大的差别,质量、体积等物理特征和类地行星无多大差别,具有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

l 球是太阳系中唯一适合生物生存和繁衍的行星。

特殊的行星

l 地球上生物生存必需的条件是适宜的温度条件、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氮、氧)和生命活动必需的液态水。

l 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和原始地球重力收缩、地球内部的物质运动等,水结晶-汽化-逸出-降水形成生命活动必需的液态水。

l 地球距太阳的距离适中,适宜的温度条件;

l 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氮、氧);

5. 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l 太阳辐射维持着地表的温度,是促进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和生物运动的主要动力(地理环境改选的动力);

l 太阳直接为地球提供光热资源,地球生物生长发育离不开太阳(生物生长发育的源泉);

l 煤、石油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积累的太阳能(矿物燃料形成的基础);

l 太阳辐射能是我们日常生活和生产的主要能量来源(生产生活的能量来源)。

6. 太阳活动及其对地球的影响

1) 黑子、耀斑增多,其发射的电磁波进入地球电离层,扰动地球电离层,影响地球无线电短波通讯,甚至中断。

2) 太阳大气抛出的带电粒子扰乱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使罗盘指针失灵不能正确指示方向,无线短波通讯中断。

3)太阳大气抛出的带电粒子高速冲进两极地区高层大气,与那里稀薄的大气碰撞,产生极光。

7. 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和速度

l 按自西向东方向运动(N逆时针,S顺时针);

l 地球自转周期计算有恒星日和太阳日两种,23小时56分4秒为一个恒星日;24小时为一个太阳日。

l 地球自转的速度可用线速度和角速度两种描述,线速度自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减,两极为0。全球除南北两极外角速度相等。

8. 地球公转周期、速度
l 周期:一个回归年,365日5时48分46秒。
l 速度:近日点(较快30.3km/s)和远日点(较慢29.3km/s)
9. 黄赤交角的地理意义
l 地球公转有两个重要特点:一是地轴与公转轨道面(黄道面)保持66 34ˊ的交角;二是地轴的空间指向基本不变,北极延长线指向北极星。因此,地球自转形成的赤道平面和公转形成的黄道平面构成23 26ˊ的交角,称为黄赤交角。
l 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导致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太阳直射点位置发生有规律的变化。
10. 地球自转、公转的地理意义
l 自转的地理意义: 昼夜更替、地方时产生、地转偏向力对地表物体水平运动方向的影响
l 公转的地理意义: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昼夜长短及正午太阳高度角纬度变化、四季的形成
11. 地球的圈层结构及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l 目前对地球的内部研究主要依据是地震发生时岩石受到冲击产生的弹性波,其分为纵波(P波)和横波(S波),纵波传播速度快,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横波传播速度慢,只能在固体中传播。
l 地震波速度发生明显变化的面叫地球内部的不连续面;地球内部有莫霍面(33千米)和古登堡面(2900千米)两个不连续面;在莫霍面P波、S波都明显加速,在古登堡面P波减速、S波消失。
l 以两个不连续面为界地球内部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层;地壳由岩石组成的坚硬外壳厚薄不一,平均厚度为17千米(大陆为33千米);地幔平均厚度为2800千米,分成上、下地幔二层,上地幔的上部的软流层被认为是岩浆的发源地;地核平均厚度为3400千米,温度高、密度压力大,分内核外核二层。
12. 三大类岩石
l 岩浆岩是岩浆沿岩石圈的薄弱地带侵入或喷出地表,冷却凝结而成。
l 沉积岩是裸露岩石在外力作用下固结而形成。
l 变质岩是生成的岩石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变质而成。
13. 地球内部物质的循环过程

l 裸露在地表的岩石,在外力因素的作用下经河流、风的侵蚀、搬运和堆积后沉积起来,又经压紧固结成岩作用而形成沉积岩。如果这时候发生地壳隆起、抬升,又会出露地表。但沉积岩要在高温高压下发生变质,就形成了变质岩。各类岩石在地壳深处或地壳以下被高温熔化,又成为岩浆回到地球内部。从岩浆到形成各种岩石,又到新岩浆的产生,这一运动变化过程,就构成了地壳物质循环。

外力作用(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
沉积岩 岩浆岩(喷出岩和侵入岩)

14. 褶皱、断层的特点、成因及其地表形态
背斜、向斜
背斜成山;向斜成谷
背斜成谷,向斜成山成因:
背斜顶部:油、气
背斜适合修地下隧道
向斜槽部:水
断层
沿断裂面两侧岩块错位
东非大裂谷、华山北坡大断崖;
上升岩块:华山、庐山、泰山
下降岩块:渭河平原、汾河谷地
工程建设遇断层加固或避开 
5. 流水、风力、冰川等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
水蚀地貌(水流使沟谷加宽加深;瀑布、峡谷、黄土高原表面沟壑纵横)
水积地貌(山麓冲积扇、河流中下游冲积平原及河口三角洲)
风蚀地貌(风蚀沟谷、风蚀蘑菇、戈壁)
风积地貌(沙丘、黄土高原)
16. 大气受热过程
l 地球大气受热要经过太阳辐射、地面吸收、地面辐射、大气吸收、大气逆辐射等环节大气才增温。
l 太阳辐射是短波辐射,是地球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地面辐射是长波辐射,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热源。
l 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后以逆辐射的方式把能量返回地面,从而起到保温作用。
17. 大气保温作用的基本原理
l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汽强烈地吸收了地面长波辐射,大气又将能量以大气逆辐射的形式传递给了地面。傍晚太阳西落后,保存下来的这部分能量使地表气温平稳地下降,起到了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18. 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移动规律
①原因:太阳直射点随季节变化南北移动。
②移动方向:北半球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③移动范围:5~10个纬度。
④移动影响:使同一地区在不同季节出现完全不同的天气、气候状况;热带季风气候、热带草原气候及地中海气候的形成均与此有关。

19. 全球气候
地中海气候:
南北纬30-40之间大陆西岸;冬受西风控制,暖湿;夏受副高控制,干热

热带草原气候:
南北纬10-20度之间;全年高温,雨季受赤道低压控制,干季受信风控制

温带海洋性气候:
南北纬40-60之间大陆西岸;全年受西风控制,气候暖湿

热带雨林气候:赤道附近;全年湿热,终年受赤道低压控制

20. 季风环流
季风的成因:海陆热力差(可解释东亚的冬夏季风;南亚的冬季风)
南亚夏季风的成因--南半球东南信风北移过赤道右偏成西南风(或概括说: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季风的影响:季风的共性特点:雨热同期;降水量季节变化大,易有旱涝灾
21. 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
1)冷锋
过境前天气
过境时天气
降水位置
2)暖锋
过境前
过境后
降水位置
3)气旋
低
北逆南顺
向上
阴雨
亚洲低压
沿槽线形成锋面
4)反气旋
高
南顺北逆
向下
晴
亚洲高压
22. 自然界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⑴使各种水体处在不断更新状态 ⑵维持了全球水的动态平衡。

⑶促使自然界的物质运动 ⑷是海陆联系的纽带 ⑸塑造地表形态。
23. 洋流及其分布规律
l 暖流是从水温高的海区流向水温低的海区的洋流。(从低纬流向高纬)
l 寒流是从水温低的海区流向水温高的海区的洋流。(从高纬流向低纬)
分布规律:
l 以副热带为中心北半球:顺时针环流
l 以副热带为中心南半球:逆时针环流
l 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逆时针环流
l 北印度洋的洋流:夏季顺时针,冬季逆时针
24.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暖流:增温增湿,如同一纬度地区,暖流经过的海区盐度和温度比较高,西欧地区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就直接得意于北大西洋暖流有关,
气候 如果没有北大西洋暖流,英国和挪威的海港将有半年以上的冰期,俄罗斯的摩尔曼斯克海港终年不冻与北大西洋暖流有关
寒流:降温减湿,如同一纬度地区,寒流经过的海区盐度和温度比较低,沿岸寒流对澳大利亚西海岸、秘鲁太平洋沿岸的荒漠环境的形成,起了一定的作用
寒暖流交汇处渔场的形成:日本的北海道渔场、加拿大的纽芬兰渔场、英国的北海渔场
上升流的影响:秘鲁渔场的形成、东南大西洋渔场
海洋环境污染:加快净化的速度,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但是别的海域也可能受到污染,所以也扩大了污染的范围
航海事业:顺风顺流,例如,北半球的冬季,从波斯湾到红海的油轮经过阿拉伯海时是顺风顺流,从大西洋到地中海经过直布罗陀海峡时是顺风顺流
25. 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
l 自然地理环境是由大气、水、生物、岩石和土壤等要素组成的。
l 这些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通过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进行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形成地理环境整体性。
26. 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
生物对自然地理环境的作用,归根结底是由于绿色植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素,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及无机盐合成贮藏能量的有机物(主要是糖类),并且释放出氧的过程。植物和动物的有机残体被微生物分解后,又以无机物的形式归还到周围环境中,这种有机质的合成与分解过程,称为生物循环。生物循环促使自然界物质和化学元素不断地迁移运动,能量不断地流动、转化,从而把自然地理环境中的有机界和无机界联系起来。
27. 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的相互作用:陆地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构成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表现
各要素作为整体的一部分发展变化着
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态的改变
28.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及其对人类活动的意义
l 某一自然地理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及整个地理环境状态的改变。
l 陆地环境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由地貌、气候、水文、生物、土壤等要素组成,它们通过大气循环、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地质循环等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发生着密切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从而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陆地环境各要素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构成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作为一个整体,在景观上它们总是力求保持协调一致,与环境的总体特征相统一。还表现在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态的改变。所以人类在利用自然、改造环境中应充分重视这一因素。
陆地表面的森林植被,特别是热带雨林具有平衡大气成分的作用,它一旦遭到破坏将会引起全球气候的变化,并导致整个生态环境的功能失调。
l工湖修建水库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是:
⑴形成人泊,导致土壤草甸化或盐渍化、地下水增加、陆地生物减少和水生生物增加、诱发地震、调节地方气候。
⑵改变下游河流流速流量,可以调控水资源时空分布、导致泥沙沉积增多、洪水灾害减少。
29. 地域分异规律
l 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差异沿着纬度方向变化由赤道到两极的更替。在低纬的热带雨林带、高纬的苔原带和针叶林带横穿整个大陆地带,在中纬的一定范围内的各自然带形成东西向延伸南北向更替的地带
l 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布规律的形成原因是降水由沿海向内陆递减,自然带从沿海向内陆分异。形成基础是水分变化。这种变化在中纬谋区表现较为明显,自然景观呈现出温带森林带、温带草原带和温带荒漠带的有规律变化。
l 山地垂直地域分布规律的形成原因是海拨差异从山麓到山顶的水热递变,自然带从山麓到山顶分异。分异的基础是水热状况。
l 分异规律与纬度、高度等因素有关。纬度越低垂直分异明显,高度越高垂直分异明显
30. 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及其对人类活动的意义:由于各地气温和降水量多少不一样,便出现了不同类型的植被、土壤,从而呈现出不同类型的景观和自然带。不同的区域有着明显的地域差异。
31.
高原
深切河谷两岸狭窄的河漫滩平原上
狭长的带状
河谷地势低、气候温暖河漫滩平原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
山区
洪积扇、冲积扇河漫滩平原上
明显的条带状
分布地地势平坦、地下水或地表水资源丰富有肥沃的土壤
平原
沿河聚落带、沿海聚落带
分布密集
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河网密布、内河海运便捷
32.山岳对交通运输的方式选择、线路分布和延伸方向影响较大。山区因修建成本和难度原因一般以公路为主;沿地势和缓的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分布;为减小坡度,向居民点迂回前进。
33. 地表形态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聚落分布及交通线路选线应考虑地形、气候、水源等自然因素。
34. 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及其影响
l 全球气候变化的特点是:冷暖干湿相互交替,变化的周期长短不一。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出现过三次大冰期;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我国出现过4次温暖期和4次寒冷期;近代气候变化——全球气温呈波动上升现象。
l 由于冰川的融化、海水的热膨胀,导致海平面上升,后果是海拔较低的沿海地区将面临被淹没的凶险;
l 农业变化有利方面是气候变暖,积温增加,生长期延长,提高产量,不利方面是温度升高、干旱加重、供水不足、作物减产,低纬度国家作物减产(发展中国家问题严重),高纬度国家有可能增产;
l 降水异常:气候变暖、蒸发量增大、水旱灾害发生频率增加,径流量减少、水资源紧缺。
35. 自然灾害的含义自然灾害是指由于纯自然的原因而给人类社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或严重人员伤亡的一类自然现象。
36. 自然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台风
强风、特大暴雨、风暴潮,给沿海地区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加强台风的监测和预报,是减灾的重要措施;主要利用气象卫星进行探测
暴雨洪涝
暴雨会造成严重的洪涝灾害
利用气象卫星对暴雨、洪水进行监测和预报,可以有效减灾,防洪需工程措施(筑堤、整治河道、修水库等)和非工程措施(建立洪水预警系统、居民应急撤离对策、防洪保险等)相结合进行
干旱
粮食减产、人畜饮水困难,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
因地制宜进行农林牧相结合的农业结构;改善干旱区农业生态环境;选种耐旱作物;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防护林建设等 
寒潮
伴有大风、雨雪、冻害等现象,危害农作物;大风能翻船、倒屋、破坏牧场;雪灾冻雨造成通信输电线路中断、交通受阻其影响范围大,并多灾并发。
无有效的防御手段,提前发布准确的寒潮警报可减少一定损失
37. 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 
原始型:高-高-低
传统型:高-低-高
现代型:低-低-低
38. 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l 一是自然环境(自然灾害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战争、宗教、社会变革、国家政策)的变化,大多为被迫性迁移。
l 二是个人对生活或职业需求的变化(改善物质条件、就业、增加收入等),大多为自发性迁移。
39. 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
l 环境对人口的容量可用环境承载力来表示,指标的具体含义是环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的数量。
l 人口的合理容量: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即一个国家或地区适宜的人口数量
40. 城市空间结构及形成原因
l 同心圆模式:平原地形,城市各功能区经过不断侵入和迁移,呈同心圆状自核心向外扩展而成。
l 扇形模式:交通(各功能区沿交通线延伸)
l 多核心模式:随着城市不断向外扩展,原有市中心地价高、交通和居住拥挤等原因,在远离市中心的郊区出现新核心,同时也受河流、地形等因素影响。
41. 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差异
l 等级高、数量少、距离远;等级低、数量多、距离近。
l 高等级城市周围分布多个低等级城市,高等级城市服务范围包含多个低等级城市的服务范围。
42. 城市化的特点
l 城市化
43. 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城市是人类对环境影响最深刻、最集中的区域,也是环境污染最严重的区域;城市环境污染,使城市环境质量日趋下降;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增加就业困难,失业人数增多。
44. 地域文化对人口或城市的影响。
地域文化对城市影响的广泛性,地域文化(佛教)影响到其城市建筑、居民心理、交通工具、饮食等各个方面。
地域文化对城市建筑的影响:(1)建筑布局(2)建筑结构(3)建筑风格(4)地域文化对建筑的影响的长期性。
45. 影响农业区位的区位因素:气候、地形土壤、水源、交通运输、市场、劳动力、机械、政策等。
46. 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形成条件
一、水稻种植农业
l 形成条件:季风水田农业主要分布亚洲季风区,其主要区位因素有:气候(热带、亚热带、温带季风气候,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有利于水稻生长)、地形(平原地形,地势平坦、适宜水稻种植)、劳动力(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人口众多,对粮食需求量大)
特点:
(1) 小农经营:家庭经营,人均耕地少,生产规模小。
(2) 单位面积产量高,但商品率低:精耕细作,产量高;规模小,总产量不高,受传统观念及经济水平制约,商品率低。
(3) 机械化和科技水平比较低:从事手工劳动,在逐步提高:电力灌溉、脱粒、化肥、农药。
(4) 水利工程量大:灌溉是基础,季风区的自然灾害大,小农经营无力建设水利,主要是政府投入。
二、商品谷物农业 
l 商品谷物农业主要分布在美国、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俄罗斯、乌克兰。
l 形成条件:自然条件优越(气候温和、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交通运输便利、市场广阔、地广人稀、机械化程度高、农业科技先进
特点是:面向市场、种植小麦和玉米为主、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
三、大牧场放牧业:
l 大牧场放牧业主要分布在美国、阿根廷、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
l 形成条件:气候温暖,草类茂盛、地广人稀,地价低、距离海港近,交通便利
l 大牧场放牧业的特点:面积市场、生产规模大,专业化程度高。
四、乳畜业
l 形成条件:气候温凉、潮湿,适合多汁牧草的生长城市化水平高,生活习惯影响,对乳畜产品需求量大。
l 特点是:面向城市市场的商品化、集约化畜牧业;种类是奶牛;分布特征是紧邻消费市场(市郊);典型地区是北美五大湖周围、西欧、中欧、澳大利亚、新西兰。
l 西欧乳畜业形成的因素。自然因素是:西欧属温带海洋性气候,广阔平坦的平原,多汁牧草生长。市场因素是:西欧城市密集、人口众多,具有广阔的消费市场。
47. 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
l 主要因素:原料、动力(燃料)、劳动力、市场、交通运输、土地、水源、政府
l 主导因素影响工业的区位选择
原料导向型工业
运输原料成本较高(原料到产品重量大大减轻)原料不便于长距离运动(易变质等)
甜菜、甘蔗制糖等水果、水产品加工
市场导向型工业
运输产品成本较高(体积减少不多或有增加)产品不便于长距离运输(易变质、破碎等)
家具、印刷、啤酒部分食品
动力导向型工业
消耗大量电能的工业炼铝厂、冶金及化工等重工业
廉价劳动力导向型工业
需要投入大量劳动力应接近具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地区,普通服装、电子装配、包带、制鞋等
技术导向型工业
技术要求高,应接近高等教育和科技发达地区集成电路、卫星、飞机、精密仪表
48. 工业地域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
l 从成因看有自发工业地域和规划工业地域,以生产工序联系为基础、以降低生产成本为目的形成自发工业地域,规划工业用地建成基础设施吸引投资建厂,形成规划工业地域。
l 从发展程度看有高级工业地域和低级工业地域两种类型,钢铁石化汽车地域大企业多规模大,形成高级工业地域;食品工业联系简单规模小工厂少,形成低级工业地域。
49. 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重要性。
人类已进入21世纪,随着交通运输、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的交往非常方便,对外面的世界也了解得非常及时、清楚。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各地区的开放性和对外依赖性增强,货物交流或商品交流增加,地域联系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大。并呈现出①网络化②高速化③专业化大型化的特点。 
50. 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 方 式
铁路运输
运量大、速度快、运费较低、受自然影响较小、连续性较好
造价高、占地大、短途运输成高
公路运输
机动灵活、周转速度快、装卸方便、对各种自然条件适应性强
运量小、耗能多、成本高
水路运输
运量大、投资少、成本低
速度慢,灵活性和连续性差、受自然条件影响大
航空运输
速度快、运输效率高
运量小、能耗大、运费高、技术要求严格
管道运输
气体不挥发、液体不外漏、损耗小、连续性强、运量大、安全
要铺设专门管道、设备投资大、灵活性差
51.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1)交通干线对聚落空间形态影响
(2)交通运输布局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浙江嘉兴城市沿水路和陆路运输的发展而变化,说明交通线的发展变化会带动聚落空间形态的变化。京杭运河沿河城市(因运河淤塞、海运、铁路运输的发展而发展缓慢),说明交通线的衰落会影响聚落空间形态的演变。
52.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主要体现在分布密度和分布位置。山区的商业网点密度小,平原的商业网点密度大。商业网点要求便捷的交通即交通优先原则,市区环路边缘或市区高速公路沿线形成商业区。
53. 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目前人类面临的是资源短缺和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加重。
54. 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l 第一、由于人类向环境索取过度,目前人类面临的是资源短缺(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能源)和生态破坏(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物种减少)。
l 第二、环境污染加重:人类向环境排放废弃物过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主要有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
55.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l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生态持续发展,发展的基础;经济持续发展,发展条件;社会持续发展,发展目的。
l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公平性原则——代内、代际、人与物、国家与地区之间;
持续性原则——经济活动保持在资源环境承载力之内;
共同性原则——地球是一个整体。
56. 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57.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人类的必然选择
庞大的人口基数:我国的人口占世界的士22%,人口素质总体不高。人均资源不足:我国主要资源的人均量不到世界的1/3,利用率不高。
环境污染严重:城市环境污染严重(大气、水体、固体、噪声);农村生态破坏加剧(水土流失、荒漠化、森林草原破坏、生物减少)。
58. 区域的含义
l 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
l 一般性特征:(1)区域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不同的区域,自然环境有差异,人类活动也有差异。同一区域,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一致,如湿润区的多年平均降水量都在800毫米以上。(2)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①有的区域的边界是明确的,如行政区;②有的区域的边界具有过渡性质,如干湿地区。(3)既是上一级区域的组成部分,又可进一步划分为下一级区域。
59. 不同区域自然环境及人类活动的差异 
长江三角洲
松嫩平原
共性①都是平原地区,②都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雨热同期
但愿能帮到你、希望采纳!

7. 递进推覆和前渊迁移运动学分析

虽然这一命题,包括命题中两个互相制约的对偶出现的内容,至今并未引起国内更多研究前陆问题学者的注意,但它是前陆类盆地最重要的一项共性。
最近十多年来,大家在关注中国地质构造特点时,常以“小地块”、“宽造山带”、“软碰撞”并落脚到“小陆拼接、多旋回、陆内构造——中国大陆石油地质三项基柱”(王金琪,1998)上,来讨论中国大陆内部的地质问题。诚如M.P.Watson在接触中国地质较多之后所说:“中国是一些被褶皱带分开的大陆碎块(fragment)镶嵌而成的。这些褶皱带是缝合带,它们早先是由被洋壳分割的陆块增生而成”(M.P.Watson,1987)。这种特点,归结到一个由碎块或核杂岩居中分开的两侧具背向不同时期由褶皱-冲断增生楔组成的花式山链,即归结到像天山、秦岭由加里东、海西、印支到燕山和喜马拉雅等造山运动组成的多旋回造山带上,由基底卷入到薄皮冲断组成的,向前陆方向推覆逆冲的构造堆垛(tectonic stacking)或构造楔(tectonic wedge),就像位于当今这些褶皱-推覆前锋端线(tip-line of flod thrust front)前面的前渊(像库车、成都平原及鄂尔多斯西缘的天环向斜和西加向斜那样),代表造山带的增生,它们都一度是历史上的老的前渊,因递进推覆(progressive nappe)增生到造山带两侧的成员。换句话说,如果我们能找到这些增生侧翼上不同时期的褶皱-冲断前锋(OWF),就能找到与它同时存在的前渊。
虽然“前渊迁移(foredeep migaration)”概念,是由A.W.Bally等人(1966),研究加拿大落基山地区后提出来的。然而早在1964年,笔者在《鄂尔多斯盆地形成和中生代沉积坳陷发展演变》一文中(孙肇才,1964,1980,1993),就阐述了该盆地从晚三叠纪到白垩纪的坳陷(前渊)迁移规律(图2-15)。

图2-15 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沉积中心和沉降中心转移示意图

实际上,由于前陆盆地的发生,代表碰撞山链因岩石圈冲掩加厚,在重力负载下导致前陆发生挠曲的所谓耦合效应的产物,加上CMD 带上的冲断带,是与碰撞山链演化有关的由递进推覆形成的迁移活动体系(孙肇才,1991,1993);因而在几乎所有的多旋回的前陆盆地中,都有一个因递进推覆而应运产生的前渊迁移现象。在此先以川西北和塔里木为例予以说明。
川西北 假如把甘孜阿坝三叠系褶皱的时间,以新的事实,定在小塘子组(  )即诺立克之后,则须下盆(  )的沉降中心在青川-茂汶和北川映秀之间,须上盆(  )的沉降中心向东迁移到北川-映秀以东;下侏罗统的沉降中心则到了灌县以东(图2-16)。

图2-16 龙门山冲断带的发展与前陆盆地的迁移关系

塔里木南缘 前渊的迁移更加清楚。在有地震剖面和钻井证实的塔西南叶城-和田前陆区,据“八五”攻关课题研究发现,在紧邻西昆仑北部的边缘上有可靠生物地层记录的三叠系(陈荣林,1995);侏罗系超过2000m的沉降中心在三叠系以北靠近昆仑山前,整个侏罗系、三叠系,在麦盖提斜坡及巴楚隆起中段以南缺失;白垩系(含K2—E)的沉降中心向北迁移到地震桩号200附近;再向北,新近系-第四系更新统厚达6000~7000m的沉降中心迁至今日的和田县(参见图2-17)。在塔里木北缘库车,地震和钻井证实的中新生代前渊迁移情况如图2-18所示。三叠系保存的南界在拜城东西一线上,原沉降中心的大部分应在南天山已剥蚀;拜城坳陷是J—K的沉降中心,第三系的沉降中心进一步向南。有关柴达木盆地北缘侏罗系作为一个前陆的迁移情况,可参阅图2-19及胡受权(2000)文章中的说明。
伴随着前渊的迁移,实际上是伴随着前期前渊的褶皱变形,加大和增厚了的造山带侧翼上的沉积实体,以类似于地壳叠加楔或增长地体(accretionary terrain)的形式加积于造山带外缘,形成新的褶皱-冲断前锋带,并构成新一期前渊的活动翼。“八五”期间,丁道桂等(1996)以《铁克里克逆冲推覆构造对叶城-和田变形前陆盆地形成与迁移的控制作用》为题,用同位素年龄资料对西昆仑不同埋藏的地壳叠加楔作了论述(图2-17)。另外,在Lawrence(1990)关于准噶尔盆地的文章中,除将克拉玛依推覆体定为海西期的推覆(活动翼)之外,还把外缘扎依尔-哈拉特山看做是早古生代的增长地体(图2-20)。

图2-17 喀什-叶城前渊迁移示意图

(据丁道桂,1996)
1—造山带片麻岩、杂岩体;2—中、新生界碎屑岩;3—古生界碳酸盐岩;4—中、新元古界变质岩;5—太古宇-古元古界结晶基底

图2-18 库车前陆盆地演化图

示沉降中心向南的迁移
(据刘本培,1996)
1—递进角度不整合;2—逆冲断裂带运动方向;3—逆冲事件编号;4—盆地迁移方向

图2-19 柴达木盆地北缘前陆盆地背驮式向前发展图


图2-20 克拉玛依推覆体内部结构

(据Lawrence,1990)

递进推覆和前渊迁移运动学分析

8. 海底渗漏区域游离气迁移与甲烷水合物形成及资源量预测

关进安1,梁德青1,吴能友1,樊栓狮2
关进安(1980—),男,副研究员,主要从事水合物动力学研究,E-mail:guanja@ms.giec.ac.cn。
1.中国科学院可再生能源与天然气水合物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广州 510640
2.华南理工大学传热强化与过程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广州 510640
摘要:渗漏型水合物的形成是多相流共同作用的结果,为了准确评估海洋水合物的资源潜力,必须研究该类型水合物的形成过程。渗漏体系里往上运移的甲烷气(游离)、原位孔隙水(包括溶解气及溶解盐)与固体骨架共同作用,生成水合物并在孔隙里沉淀胶结成藏;在这一过程中游离气迁移改变沉积层的地质属性,是渗漏型水合物成藏的控制性因素之一。根据流动-传输-反应机理建立了多相流模型,以反应开始和结束2个时刻演绎了水合物形成过程中,孔隙毛细压力、渗透率、各相饱和度和盐度的联动变化关系,并结合南海北部神狐海域地质勘探资料评估水合物赋存情况,推断该区域水合物饱和度最大能达到75%。
关键词:游离气;甲烷水合物;通量
The Methane Hydrate Formation and the Resource Estimate Resulting from Free Gas Migration in Seeping Seafl0or Hydrate Stability Zone
Guan Jinan1,Liang Deqing1*,Wu Nengyou1,Fan Shuanshi2
1.Guangzhou Institute of Energy Conversion/Key Laboratory of Renewable Energy and Gas Hydrate,CAS,Guangzhou 510640,China
2.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Key Laboratory of Enhanced Heat Transfer and Energy Conservation,MOE,Guangzhou 510640,China
Abstract:It is a typical multiphase flow process for hydrateformation in seeping seafloor sediments.In order to accurately assess the potential of marine hydrate resources,the formation of hydrates in seafloor sediments must be researched.The rising free methane,in-situ pore water(including dissolved gas and salt) and solid grains react with each others in sediments,and then methane hydrates form and precipitate in pore.Free gas migration alters the geological properties of the sediment layer.It is one of the key factors to control hydrate formation in seepage system.According to this kind of flow-transfer-reaction process,a multi-phase flow model including water-gas (free gas)-salt-hydrate has been eatablished.In the order of two different scene (the beginning and the end) ,the relationship alteration of capillary pressure,permeability,phase saturations and salinity with the formation of hydrate have been deducted.Based on the rules drawnfrom the simulation,and combined information gottenfrom drills in field,the methane hydrate(MH)formation in Shenhu area of South China Sea has beenforecasted.It has been speculated that there may breed a moderate methane flux below this seafloor HSZ.If the flux is about 0.5 kg·m-2·a-1,then it will go on to evolve about 2 700 ka until the hydrate saturation in pore will arrive its peak (about 75%).
Key words:free gas; methane hydrate; methane flux
0 引言
甲烷水合物(MH)在全球海域和冻土层广泛存在[1-2],据估算约有1.2×1017m3甲烷以水合物形式存在海洋里(STP),另有大约1015mol的甲烷以游离或溶解的形式存在于沉积层孔隙中[3-4]。渗漏型水合物储层由于具有分布集中、储藏密度大、成藏与物化条件优越等特点[5],其资源意义十分重要。
在海底多相流体流动区域沉积层孔隙里水合物的形成是一种典型的多相流输运传递过程[6],除了气(游离气和溶解气)、孔隙水和盐外,已生成的水合物也影响着水合物的进一步继续形成。对于这种多相流过程,Clennell,et al.[7]解释了甲烷气体迁移和聚集对水合物形成的影响;Milkov,et al.[8]分析了ODP1249站位的水合物岩心后,指出在这种体系里水合物、气和盐三相可以共存;数值模拟结果也显示了温度、压力、甲烷体积分数以及盐度等相互间的演变关系[11]。然而,水合物的形成将吸收孔隙内的水和气,直接导致多相流组分的变化;同时,水合物胶结沉积层骨架使得含水合物沉积地层的结构和属性发生改变,这些都必须研究确定。
渗漏区域里游离气不仅在水合物稳定区域(hydrate stable zone,HSZ)的底界下大量聚集,而且在HSZ内也快速迁移,提高沉积层孔隙内盐度,进而改变该体系下的地质分层,产生诸如水合物-离气-盐三相共存[12]、海底气体“火焰”[13]等现象;一方面说明游离气参与了水合物形成,另一方面也成为探测水合物成藏的间接证据。我国南海神狐海域地质勘探、实地钻井取样及岩心分析表明,该区域很可能是渗漏类型的水合物储藏[14-18],本文将结合渗漏类型水合物形成规律分析神狐海域的甲烷水合物储藏状况。
1 游离气迁移与相图
当富含饱和溶解甲烷的孔隙水夹裹着游离气从游离气区域(free gas zone,FGZ)上移,刺穿HSZ底部并进入HSZ内,溶解甲烷首先在孔隙内生成MH并沉淀,使孔隙水中的甲烷浓度变低,游离甲烷气部分溶解在孔隙水中,部分也同时生成MH,直到当地的孔隙空间内MH浓度达到饱和,底部新进入的流体和游离甲烷则继续上移,重复生成MH。由于盐离子被水合物晶体排斥,在孔隙内MH周围盐离子浓度变大,改变MH生成的热力学相平衡条件,抑制MH的生成,并使得HSZ厚度变少,源源不断供应的游离甲烷气增强了盐离子的这种抑制效应。当原位沉积物孔隙里的MH达到最大饱和度后,系统变稳定,不会再有MH的形成,游离气顺利穿越HSZ抵达海底,渗漏进入并溶解在上部海水里(图1)。一般而言,沉积孔隙中的MH生成是一个两相和三相之间的转化过程:气-水相变为气-水-水合物,最后仍变为气-水相。

图1 南海北部的甲烷水合物赋存区域,(A)温度-深度相图,(B)浓度-压力相图

当游离气进入HSZ区域内后形成水合物,改变孔隙内的盐度,进而影响水合物的形成和形态, (A)图中当盐度由3.4%升高到13.6%(4倍)时,水合物区域由EBC减少为EAD,底部深度由403 m减少至384 m,减少区域约为原区域的9.85%,相应在图B中底部由点H至点I;当游离气从底部上升穿越BH线后(3.4%盐度w(Na Cl),或线AI 13.6%盐度),在线GH (FI)右边水合物形成,同时,水合物-游离气-盐共存。
2 多相流分析
2.1 模型建立
对于由气-液-固三相和甲烷-水-盐-水合物4组分组成的多相流系统,做以下假设:
1)不考虑组分分子扩散,沉积物孔隙始终被组分完全填充,且为各向同性。
2)渗漏气体为单组分甲烷,以游离甲烷和溶解甲烷形式存在,初始溶解甲烷饱和。
3)盐仅溶解且始终在孔隙水里,不考虑盐饱和度变化导致的盐结晶析出。
根据以上假设,分别建立气、水两相的传输方程:
对水,其存在于水合物和液态水里:

南海天然气水合物富集规律与开采基础研究专集

对甲烷,其存在气相、液相和水合物中:

南海天然气水合物富集规律与开采基础研究专集

式(1)、 (2)中:φ为地层孔隙度;Sκ为组分体积饱和度;ρK为组分密度(kg/m3);甲烷在水中的质量分数为其溶解度 ;ηK表示水合物中组分的质量分数;k、krβ分别为地层固有渗透率(m2)和组分相对渗透率;μK为组分黏度(Pa·s); PK为相压力(MPa); g为重力加速度(kg/m3);Cg为甲烷气的压缩系数,由式(3)定义,Bg为甲烷体积系数:

南海天然气水合物富集规律与开采基础研究专集

另外,再加上饱和度的限制条件和毛细压力公式即可构成方程组:

南海天然气水合物富集规律与开采基础研究专集

游离气饱和度可以通过线性回归确定:

南海天然气水合物富集规律与开采基础研究专集

采用的相关参数见表1。
2.2 结果讨论
当甲烷气(游离态)和水(含溶解气)进入HSZ内,水合物在合适的温度、压力和盐度条件下形成;同时,沉积地层的各个属性和流体性质也随着水合物的形成而改变。
2.2.1 HSZ内MH形成过程
按气相甲烷饱和度始终为2%,甲烷渗漏通量为0.5 kg/m2·a这一临界状态演绎水合物的形成过程(图2)。

图2 在开始36d和结束3100ka不同时刻里随着游离甲烷的不断进入HSZ内,(A)孔隙里气液间的毛细压力,(B)含水合物沉积层的渗透率,(C)气、水、水合物饱和度,和(D)孔隙盐度的变化过程;在图中HSZ底界处于403m(bsf)处,边界条件见图1

当t=36 d时,海底深处的甲烷进入HSZ底部,水合物形成,底部通入的甲烷对HSZ内水合物形成的影响已经达到海底处(图2a C);由于水合物的形成,气液界面接触面积和张力均发生改变,导致毛细压力也在此段距离上随之变大(图2a A);同时,沉积层渗透率由于水合物的胶结开始变小(图2a B);盐离子被排挤使得当地孔隙水盐度变大(图2a D)。
当t=3 100 ka时,反应结束,HSZ内MH不会继续生成。从图2b C可以看到,由于限制海底处的Sh为0,此处的水合物饱和度梯度很大,这也说明若模型考虑到海水里的HSZ,则Sh将在这个区域继续生成;此时,海底处最大的Pc可以达到约30 k Pa(图2b A);而水合物胶结砂土沉积物后渗透率达到约10-20m2,已到达相当致密程度(图2b B);盐度在HSZ底部边界处达到最大可达约16%(图2b D)。
表1 模拟南海神狐海域MH形成采用的相关参数数据


2.2.2 甲烷渗漏通量
另一个影响水合物形成的重要参数是甲烷渗流通量qm(kg/m2),不同的渗流通量使得水合物的形成速度、成藏资源量甚至含水合物沉积层的成藏形态和产状上都有很大不同。Roberts et al[19]描述了墨西哥湾海底慢速、中速、快速3种渗漏区域海底的地质形态,陈多福[20];建立了1种渗流模型并提出了1种划分这3类不同渗漏类型的标准;据此,在相同游离气饱和度情况下(进入HSZ底部的Sg均为0.1)分别计算了6种不同渗流通量,以探讨渗流通量对渗漏系统MH形成过程和成藏的影响关系。表2为在慢速、中速、快速3种渗漏通量区间内,分别计算2个不同qm值,最小从0.05 kg/(m2·a)一直到100 kg/(m2·a),这样的取值范围基本上能包括目前在全球海域发现的水合物渗漏区域的通量大小范围。
表2 不同甲烷渗漏通量范围决定的渗漏体系演化阶段


计算表明在每种渗漏通量下,水合物的产量均在刚开始一个很短时间内急剧增大,然后在更长时间缓慢增长。在慢速及慢速与中速接近处(0.05 kg/(m2·a)、0.5 kg/(m2·a)、1 kg/(m2·a)),水合物生成达到最大所用时间相差不大,基本一样,而往上,qm值越大,所用时间越短;qm从0.05 kg/(m2·a)到100 kg/(m2·a),水合物达到最大的时间从2 400 ka减少到227 ka,最大qm值所用时间是最小qm值的9.5%;然而,水合物单位面积产量也从38.35 kg/m2变为36.15 kg/m2,减少了约5.7%,判断这也是因为水合物生成速度变快后沉积层孔隙度和渗透率急剧降低,阻碍了水合物进一步的充分形成。
3 神狐海域水合物成藏反演
按照海底深度1 250 m、海底温度3.4℃、地温梯度为45℃/km、沉积层压力梯度10 MPa/km、孔隙平均盐度为3.5%等5个基本参数进行计算神狐海域的温压环境。目前并没有该区域HSZ内或BSR区的游离气饱和度估计,但由于整个南海北路陆坡区地质构造与墨西哥湾类似,可大致按底部进入HSZ内的游离气饱和度5%计算[20];同时,也并不知道神狐地区深处进入HSZ底部的甲烷渗漏通量,然而,在SH2钻位约80 m厚度范围内水合物最大饱和度达48%,相比较典型的渗漏地点, Cascadia水合物脊1249、1250站位,约130 m厚度内最大饱和度可达约70%,其渗漏甲烷约为0.98 kg/(m2·a),推测神狐海域的甲烷通量可能属于中等渗漏范围内(表2)。据此,有了这些基本物性参数,结合已探测的水合物饱和度、孔隙盐度等资料,即可进行合理推测。
在上述给定物性参数下,首先模拟计算了出现探测的水合物饱和度分布时的大致情况,以qm为0.5 kg/(m2·a)计算的甲烷饱和度分布图形和孔隙盐度见图3,与钻探结果相比能较好吻合,

图3 神狐SH2站位水合物饱和度分布

黑色点为实地测试水合物饱和度分布,红色点线为根据水合物在深度上的分布模拟获得的曲线,最大饱和度约为48%。
在模型里限制海底表面处水合物饱和度为0,计算继续演化直至达最大饱和度(75%)的反应时间约5 500 ka(图4),这说明该区域在气液流进入水合物稳定区域内刚开始一段时间内大量形成并聚集。按该区域约16 km2范围内存在着甲烷水合物藏,以面积概率为10%,深度概率为20%,同时孔隙甲烷转化率假定为10%,计算得约5 500 ka后,该区域资源量达最大可达约1 250亿m3甲烷气,是当前估计的约7~8倍。

图4 神狐地区SH2充分发育后的水合物分布云图

4 结束语
富含游离气并快速迁移的海底渗漏区域被认为是最具有开采潜力的水合物储藏。根据流动-输运-反应机理建立了模拟渗漏型水合物形成并成藏的多相流动模型,通过开始和结束2个不同时刻演绎了游离气迁移时,随着水合物的形成,沉积层孔隙内毛细压力、渗透率、各相饱和度和盐度的联动变化关系分析了水合物的形成过程中,并探讨了渗漏通量对水合物成藏的影响。最后,结合神狐海域的地质资料,推断了该区域水合物的成藏类型,以及其资源潜力。
参考文献
[1]Sloan E D.Clathrate Hydrates of Natural Gases[M].New York:Marcel Dekker,1998.
[2]Sloan E D.Fundamental Principles and Applications of Natural Gas Hydrates[J].Nature,2003,426:353-359.
[3]Klauda J B,Sandler S I.Predictions of Gas Hydrate Phase Equilibria and Amounts in Natural Sediment Porous Media[J].Marine and Petroleum Geology,2003,(20):459-470.
[4]Klauda J B,Sandler S I.Global Distribution of Methane Hydrate in Ocean Sediment[J].Energy&Fuels,2005,19(2):459-470.
[5]樊栓狮,关进安,梁德青,等.天然气水合物动态成藏理论[J].天然气地球科学,2007,(18(6)):819-826.
[6]Xu W Y,Ruppel C.Prediction the Occurrence,Distribution,and Evolution of Methane Gas Hydrate in Porous Marine Sediments[J].Journal ofgeophysical research,1999,104(B3):5081-5095.
[7]Clennell M B,Judd A,Hovland M.Movement and Accumulation of Methane in Marine Sediments:Relation to Gas Hydrate Systems[C]//Edited by Max M D.Natural Gas Hydrate in Oceanic and Permafrost Environments.Rotterdam,Netherlands: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2000:105-122.
[8]Milkov A V,Dickens G R,Claypool G E,et al.Co-Existence of Gas Hydrate,Free Gas,and Brine Within the Regional Gas Hydrate Stability Zone at Hydrate Ridge (Oregon margin) Evidence from Prolonged Degassing of a Pressurized Core[J].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2004,222:829-843.
[9]Torres M E,Wallmann K,Trehua A M,et al.Gas Hydrate Growth,Methane Transport,and Chloride Enrichment at the Southern Summit of Hydrate Ridge,Cascadia Margin off Oregon[J].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2004,226:225-241.
[10]Xu W Y.Modeling Dynamic Marine Gas Hydrate Systems[J].American Mineralogist,2004,89:1271-1279.
[11]Liu X L.Dynamics of Shallow Marine Gas Hydrate and Free Gas Systems[D].Central: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2006.
[12]Hyndman R D,Spence G D.A Seismic Study of Methane Hydrate Marine Bottom-Simulating-Reflectors[J].J Geophys Res,1992,97:6683-6698.
[13]Berndt C,Bunz S,Clayton T,et al.Sei smic Character of Bottom-Simulating-Reflectors:Examples from the Mid Norwegian Margin[J].Mar Pet Geol,2004,21(6):723-733.
[14]陆红锋,陈芳,刘坚,等.南海北部神狐海区的自生碳酸盐岩烟囱[J].地质评论,2006,52(3):352-357.
[15]吴能友,张海A,杨胜雄,等.南海神狐海域天然气水合物成藏系统初探[J].天然气工业,2007,27(9):1-7.
[16]吴能友,杨胜雄,张光学,等.南海北部陆坡神狐海域天然气水合物成藏的流体运移体系[J].地球物理学报,2009,52 (6):1641-1650.
[17]Zhang H Q,Yang S X,Wu N Y,et al.Successful and Surprising Results for China's First Gas Hydrate Drilling Expedition[J].Fire in the Ice-Methane Hydrate Newsletter,2007,6-9.
[18]陆敬安,杨胜雄,吴能友,等.南海神狐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地球物理测井评价[J].现代地质,2008,22(3):447-451.
[19]Roberts H H,Hardage B A,Shedd W W,et al.Seafloor Reflectivity:An Important Seismic Property for Interpreting Fluid/Gas Expulsion Geology and the Pre sence of Gas Hydrate[J].The Leading Edge,2006,25(5):620-628.
[20]陈多福.海底天然气渗漏系统水合物形成分解动力学及微生物研究[D].广州: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所,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