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经济即将复苏,芯片半导体即将爆发,盘点10只半导体龙头股

2024-05-02 05:46

1. 全球经济即将复苏,芯片半导体即将爆发,盘点10只半导体龙头股

  芯片一直以来就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它一直在围绕我们的生活在运转,无论是在特斯拉 汽车 、烤面包机还是烘干机。随着全球经济迎来复苏,芯片有可能会出现一种供不应求的现象。该现象将有可能带动芯片的价格上涨和通胀上升。芯片半导体概念股或将迎来新的一轮炒作,俞哥特整理份芯片半导体龙头股供大家参考。 
        
      兆易创新   :公司核心产品为存储器的NOR系列闪存,MCU微控制器产品和指纹芯片和触控芯片等传感器产品。兆易创新作为一家本土的半导体公司,采用的是无晶圆厂的运营模式,公司产品线均跻身全球前三。为了提高公司的竞争力,公司今年将推出首颗19nmDDR4产品。面对国内外“缺芯”的问题,兆易创新表示年底将会量产最新车规MCU产品。该产品对车辆的作用极大,平均一辆车上使用的MCU达到70颗,但凡缺少一颗,就会卡住整车的生产  
      景嘉微   :公司是国内GPU龙头,也是国内唯一能自主研发出GPU的企业。公司主要在信息探测、信息处理和信息传递等领域为客户提供高可靠、高品质的解决方案、产品和配套服务。产品主要包括图形显控、小型专用化雷达和芯片等,主要应用于军用领域。   对于景嘉微的发展,让我们拭目以待,如果对于投资方面想不明白,你可以参考目前的市场氛围如果光刻机、CPU的龙头公司如果上市,市值要多少,这样一想就豁然开朗了。 
      扬杰 科技    :国内功率器件龙头公司。    公司 汽车 电子相关产品包括二极管、三极管、MOSFET,公司第三代半导体已经实现批量销售。关于产品价格方面,近期有做上涨调整,总体来看还是呈涨价趋势。2021年公司产能继续大幅扩张,2021年公司产品价格上调幅度大约为5-15%。  
      中芯国际   :中芯国际是中国大陆规模最大的晶圆厂,在全球纯晶圆代工领域排名第四。公司的业务除了集成电路晶圆代工外,还在设计服务与 IP 支持,光掩膜制造以及凸块加工及测试方面提供完备配套服务。业务覆盖下游绝大部分,在行业内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公司计划2021年将投入43亿美元用于扩充公司业务。    中芯国际计划今年成熟12英寸产线扩产1万片,成熟8英寸产线扩产不少于4.5万片。在实体清单影响下,公司会考虑加强第一代、第二代FinFET多元平台开发和布建,并拓展平台的可靠性及竞争力。  
         三安光电   :公司主要从事全色系超高亮度LED外延片,芯片,微波通讯集成电路与功率器件等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随着lED行业的回暖,以及公司半导体业务的爬坡快速增长,公司在未来三年内业务将会迎来快速增长,公司盈利能力也将进行爬升。  
      士兰微   :公司是集成电路的龙头公司,公司的MOSFET技术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   也是目前国内拥有全部MOSFET主流器件结构研发和制造能力的主要企业。公司的 车用IGBT模块也已交付上汽、北汽等国内知名厂商测试,开始小批量供货;MEMS传感器打入小米、华为等国内大客户。  
     公司作为中国集成电路设计行业的领先企业,已掌握和拥有的技术可从事中高端产品的开发,核心技术在中国同行业中处于较高水平,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   凭借持续大力研发投入和坚持IDM模式积累的技术优势,公司产品竞争力强,且在下游市场高景气度驱使下,未来成长动能充足。 
      北方华创   :公司是国内半导体设备龙头企业,主要从事基础电子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公司    深度布局半导体装备、真空装备、新能源锂电装备和精密元器件,产品体系具有较强竞争力。为了提高自己的竞争优势,公司 定增募资85亿元,将受益行业扩容+国产替代持续成长 
      长电 科技    :公司是全球知名三极管制造商,国内集成电路封装测试的龙头企业。全球领先的半导体微系统集成和封装测试服务提供商,提供全方位的微系统集成一站式服务。  由于国外疫情影响,全球封测产能严重的吃紧,公司的订单充足,国内疫情以及得到了控制。作为全球第三,大陆第一 的封测龙头,公司将有望凭借技术优势和成本优势从中受益。
         北京君正   :公司是国最具发展潜力IC设计公司,是国内拥有自主创新CPU核心技术的极少数公司之一,是国内出货量最大的自主设计嵌入式CPU 芯片供应商。  
      紫光国芯   :公司存储器芯片业务深耕国产计算机的应用需求,产品继续在服务器、个人计算机、机顶盒、电视机等方面稳定出货,强化了国产DRAM存储器供应商的领导地位。    公司自主创新的内嵌ECC DRAM存储器产品,在有安全和高可靠性要求的工控、电力、安防、通讯和 汽车 电子等领域已实现批量销售。新开发的平面SLC Nand Flash产品已经完成验证,开始客户试验。  

全球经济即将复苏,芯片半导体即将爆发,盘点10只半导体龙头股

2. 被低估的国产芯片巨头,年营收117亿元,多个领域占主导地位

国内有许多出色的芯片巨头,一段时间以来,大部分的人都将目光集中在华为海思身上,为华为海思取得的成绩感到骄傲。海思是全球第一个发布5nm 5G SOC芯片的厂商,同时在国内多个行业内都保持领先的芯片市占率。
  
 其实除了海思之外,国内还有一家被低估的芯片巨头,年营收117亿,多个领域占据主导地位。这是怎样的国产芯片公司呢?华为海思后继有人了?
     
 和一些国家地区掌握领先的芯片制造实力不同,国内大部分的企业都集中在芯片设计领域。
  
 一方面芯片设计研发周期比芯片制造短,另一方面就是难度没有芯片制造那么大。因此许多国产半导体企业都是靠芯片设计出头,最典型的代表就是华为海思了。
  
 但也别小看了芯片设计,如果没有设计好的芯片,芯片制造业根本无法开工。芯片设计同样需要花费很大的研发资源,动不动就是几亿,几十亿的投资。
     
 人们将目光投放在华为海思身上,却忽略了其实国内也有其它实力突出,市场成绩优异的芯片巨头,这家被低估的国产芯片巨头就是紫光展锐。
  
 对于紫光展锐,外界对他的熟悉程度应该没有华为海思那么高,但这并不会影响紫光展锐在市场行业中取得的进步表现。
  
 根据紫光展锐给出的数据显示,2021年实现营收117亿,同比增长了78%。回望紫光展锐2021年季度营收数据,在这一年前三个季度中,紫光展锐营收增长117%,智能手机销售额同比增长168%。
     
 各项数据都显示,紫光展锐正在加速崛起,这家成立于2013年的国产芯片企业,很多时间以来都被人们忽视。
  
 因为在主要的智能手机市场中,消费者和紫光展锐的接触并不是很多。或许是芯片性能的缘故,让紫光展锐的虎贲系列仅用于功能机,在中高端机型中,国产厂商更愿意采购高通或者联发科的处理器。
  
 而手机作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电子设备,是面向消费者最直接的产品。如果无法在智能手机市场占据一席之地,自然就无法进入到更多消费者的视野。
     
 虽然智能手机芯片市场份额比不上高通和联发科,但是紫光展锐依旧在多个领域占据主导地位。比如紫光展锐拥有80%左右的公网对讲机市场份额,在LTE Cat.1芯片领域拿下全球市场份额的冠军,强如高通也无法将其超越。
  
 除此之外,民众使用的SIM、身份证、银行卡等民生服务领域,也几乎使用来自紫光展锐的芯片。
     
 也许在外界看来,只有在智能手机芯片占据一席之地的企业才算得上巨头,可是要知道,智能手机并不是生活的全部。紫光展锐的芯片产品覆盖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通信芯片、电视终端芯片、基带芯片等等能够想到的处理器领域,很大部分都有紫光展锐的身影。
  
 可关键是,即便紫光展锐产品实力如此出众,还是被许多人忽视。就像一些细节,虽然很重要,但还是容易被视而不见。
     
 所以才说紫光展锐是被低估的芯片巨头,如果真要对比的话,国内似乎还找不到第二家能够在民生服务,细分芯片等市场能够和紫光展锐比肩的企业。
  
 全球芯片行业快速发展,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新的处理器产品出现。再加上台积电,三星这两大巨头加快高端芯片的量产进程,要不了多久3nm也会在市场上亮相,未来甚至还能跻身2nm芯片工艺时代。
     
 虽说大陆芯片制造暂时还达不到这样的成就,但在允许的条件下,本来是可以诞生出国产4nm,3nm芯片的。若华为海思没有遭到规则束缚,那么一定能继续研发出比麒麟9000更先进的制程芯片,向着未来出发,为消费者带来领先世界的芯片产品。
  
 然而海思的状况大家都清楚,虽然海思能继续参与芯片设计与研发,可是这些设计出来的芯片却无法找台积电代工。
     
 这时候需要更多的突破力量,承载海思的意志继续向前。以紫光展锐的实力来看,是否意味着华为海思后继有人了呢?
  
 其实一切皆有可能,目前紫光展锐已经设计出6nm的芯片处理器,而且能给各大手机厂商供货。6nm已经迈入高端行列队伍,既然能设计出6nm,未来很有可能研发出5nm或者更先进的4nm。
     
 未来的路还很长,华为海思只是停下来歇歇脚,迟早会再次出发。而紫光展锐从海思手中接过棒子,在没有到达胜利彼岸之前,相信紫光展锐不会回头。
  
 紫光展锐不应该被忽视,它的实力毋庸置疑,作为国内少数可设计出通用芯片的企业,紫光展锐的未来令人期待。
  
 对紫光展锐你有什么看法呢?

3. 芯片巨头狂砸6500亿扩产,半导体股票飙涨,全球“芯荒”何时终结?

让我们先来看看这两年有多么的惨,新冠疫情在这几年影响了很多国家以及这些国家的百姓。新冠疫情给这些国家造成了很大的困扰。很多国家的新冠病毒确诊病例数在不断的升高。伴随着新冠病毒确诊病例数升高的同时,因为感染新冠病毒而去世的人的人数也在不断的增加。

刚看到一组数据是,世界上已经确诊的新冠病毒感染病例,已经超过了1亿例,而因为新冠病毒而死亡的人数已经有了几百万人。美国是新冠疫情最严重的国家,光美国一个国家的新冠病毒感染病例,确诊人数就已经达到了3,000万人以上,而超过56万的美国居民去世。这个新冠病毒确诊病例数和叙事的人数如果发生在我们国家,那简直是不敢想象的。大家都知道这两年闹芯荒。
一、“芯荒”原因:
闹芯荒的意思就是缺少芯片。而这场新冠疫情就在很多方面影响了芯片的生产。在新冠疫情发生的初期,工厂肯定会因为新冠一行而停工。这就会让一部分生产芯片的工厂无法生产芯片。而新冠疫情的另一个影响就是很多人居家隔离的时候需要用到电脑等电子设备,而这些电子设备是需要芯片的,如果没有芯片这些电子设备就无法运行。

但是你要知道需要芯片的企业不只是生产电子设备的企业,车企等也需要芯片。全世界生产芯片的工厂就那么几家,如果生产电脑等电子设备芯片量增多。那么其他比如车企需要的芯片量,供应就会减少。这是一些学习缺少芯片的一个原因。而美国在今年发生了一场寒潮,这场寒潮影响了美国很多的收集中,美国经济实力最强的得克萨斯州受到了最大的影响,因为这场寒潮得克萨斯州缺少了电力。这个都缺少了电力的后果就是很多的工厂停工,而生产芯片的工厂也在这些停工的工厂之中。而这场寒潮不久之后,日本的一些芯片制造工厂,因为地震和火灾的原因停止了工厂的运行。而且生产芯片的原材料也你说的。出现了一些短缺,还有芯片的价格升高等,共同造成了“芯荒”的原因。
二、芯片巨头扩产:
为了解决芯片短缺的问题,以及大芯片巨头宣纷纷宣布扩产。台积电又称要投入1000亿美元,来增加芯片的产能,英特尔公司也宣布将出资200亿美元,建两家新的芯片工厂。而我国的中芯国际也宣布,花费153亿元,来扩大芯片的产能。
三、全球“芯荒”何时终结:

虽然很多芯片巨头纷纷扩大了自己生产芯片的产能,带的是扩大产能,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扩大的,所以全球“芯荒”问题的解决还需要一定的时间,至于芯片短缺的问题在什么时候能够解决,这就要看一些国家的相关部门,对芯片是否重视,是否采取相应的有效的措施,而这些芯片需巨头是否能在很快的时间之内提高自己的芯片产能。

芯片巨头狂砸6500亿扩产,半导体股票飙涨,全球“芯荒”何时终结?

4. 全球芯片紧张,国产巨头捷报频传,“芯片破冰”指日可待

近年来,中国 科技 的发展已经全面步入到了“快车道”,并且许多领域已经开始在全球蚕食西方的市场份额,比如5G领域的华为,让中国走在了5G时代的前列,5G产业也将会向我国倾斜;国产芯片的崛起,不管在性能还是工艺设计,并不输于美国芯片企业。然而,芯片、通讯技术对于美国来说非常敏感,为此,美国开始利用芯片技术专利“断粮”华为及其他国产芯片企业!
     
 
  
  
 
  
  
 在针对华为推出禁令之前,华为高管徐直军曾公开表示,美国此举将会打开潘多拉魔盒,行业内没有任何一家企业能够幸免。而如今不得不说,疫情、禁令,确实打乱了全球的芯片供应链,导致全球芯片紧缺,不管是手机行业、 游戏 行业还是 汽车 行业,都陷入了“芯片慌”!这也影响到了以第三产业为主的美国。
     
 
  
  
 
  
  
 面对这种情况,美国好像也想通了,开始松绑国产芯片企业,这也让国产芯片业捷报频传。
  
 3月初,中芯国际获得了美国设备供应商的许可,将以10nm为分界点,14nm及以上制程相关将允许被采购;此后,中芯国际获得了光刻机巨头ASML的DUV光刻机,订单金额近百亿元;近日,中芯国际供应链又传出消息,其14nm制程工艺的良品率已经赶上了代工巨头台积电,生产线已经开始满载工作;同时消息称,热门产品的订单已经排到了2022年。
     
 
  
  
 
  
  
 除了“松绑”国产芯片企业之外,为防止经济受美国禁令的“反噬”,中国半导体协会已经正式公布,与美国两国建立了“中美半导体产业技术及贸易限制工作组”,这已经证实了美国的芯片禁令对双方都造成了影响,而成立该工作组的目的,其实就是能保证两个 科技 大国在半导体领域建立起来一个及时沟通的信息共享机制,从而保证供应链的安全、芯片产业的正常贸易。
     
 
  
  
 
  
  
 同时也意味着国产芯片行业在未来的一段时间,芯片供给能力将大幅提升, 汽车 、物联网等领域的芯片紧缺问题将在短时间内得到缓解,芯片破冰也将指日可待。 
  
 面对美国的“松绑”,不少美国媒体也纷纷表态,中国可能将成为“大赢家”。在10nm以下的芯片制程领域,为保证利益,美国或将会进一步加大技术的限制。虽然14nm以上的芯片工艺几乎已经不能用在手机上了,但应对 汽车 芯片、通讯芯片、物联网芯片而言,对工艺要求并没有那么高,只需要工艺成熟即可,而这正好是中芯国际的优势。
     
 
  
  
 
  
 从目前全球多领域芯片供应紧张的局势中不难看出,中芯国际势必会抓住这次机会,势必会成为这场芯片破冰行动中最大的赢家。

5. 又一国产芯片巨头崛起!已经做到年入百亿,正逐渐向高通发起挑战

经过一系列事件之后,芯片的重要性想必大家都很清楚了。但是目前我国的芯片只给率还不足20%,大量的芯片依赖进口,我们每年在芯片这一项上的支出就超过两万亿。
  
 
  
 而现在在国内已经掀起了一股制造芯片的潮流,很多大佬都投入其中,也让中国芯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在中国芯片企业当中,华为的海思麒麟是当之无愧的老大,现在麒麟芯片也差不多可以和国际顶尖的芯片相媲美。但是现在麒麟的芯片基本不外销,只是供华为内部使用,小米、oppo、vivo等厂商还是主要用着高通的芯片。
  
 
  
 但是,现在又一国产芯片巨头崛起,靠卖芯片已做到年收入上百亿,他就是展讯。
  
 展讯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自主技术创新,在半导体领域建树颇丰,是国内唯一拥有自主嵌入式CPU核心技术的手机芯片设计厂商。经过多年的发展,如今各方面都已经向国际顶尖靠拢。
  
 
  
 去年四月份数据显示,展讯单品手机芯片SC6531出货量达到768万颗,力压高通、联发科,登顶单品榜首。也就是在那个时间段,高通总裁亲自飞到OPPO总部,跟OPPO洽谈合作事宜。高通这种放下身段的做法,也被一些人认为是感受到了来自展讯的威胁。
  
 
  
 去年展讯的年营业额在110亿左右,虽然跟高通的227亿美元相比,差距还是很大。但是现在的展讯,已经逐渐向高通发起了挑战。数据显示,展讯的基带芯片出货量约7亿套,占全球27%,仅次于高通、联发科排全球第三。
  
 
  
 大家都知道,未来的手机市场,国产手机成为主角。华为肯定还是会继续用自己的麒麟芯片。只要展讯将手机芯片做到高通媲美的高度,OPPO,VIVO,和小米等厂商肯定会优先选择国产品牌的。这一天或许已经不远了,大家觉得呢?

又一国产芯片巨头崛起!已经做到年入百亿,正逐渐向高通发起挑战

6. 半导体芯片稀缺龙头股,国产替代已见成效,业绩营收稳定增长

 半导体芯片材料是半导体产业链中细分最广,半导体芯片材料主要分为圆晶制造材料和封装材料,具体而言, 晶圆制造材料包括光刻胶,光刻胶试剂,硅片,SOI,掩模,电子气体,工艺化学品,靶材,CMP材料(抛光液和抛光垫)和其他材料,封装材料包括引线框,包装基板,陶瓷基板,键合线,封装材料,芯片键合材料和其他封装材料 ,每种材料都包含数十种甚至数百种特定产品。
      安集 科技 的主要业务是关键半导体芯片材料的研发生产,目前的产品包括不同系列的 半导体芯片化学机械抛光液和光刻胶去除剂 ,主要用于半导体芯片制造和高级半导体芯片封装领域, 公司成功地打破了国外制造商在半导体芯片领域对化学机械抛光液的垄断,实现了国产替代 ,并使中国企业在该领域具有独立的供应能力,公司的10-7nm技术节点产品正在开发中。
    化学机械抛光(CMP) 是在半导体芯片制造过程中使晶片表面平坦化的关键过程,与传统的纯机械或纯化学抛光方法不同,CMP工艺将表面化学和机械抛光相结合,以微米/纳米级去除晶片表面上的不同材料,从而达到晶片表面的高度,用以保证平坦化效果使下一个光刻工艺得以进行。 CMP的主要工作原理是,在纳米研磨剂的机械研磨作用和纳米研磨剂的机械研磨作用之间的高度有机结合的情况下,抛光的晶片在一定压力下并在存在抛光液的情况下相对于抛光垫移动,在各种化学试剂的化学作用下,使抛光后的晶片表面满足高平整度,低表面粗糙度和低缺陷的要求。根据不同工艺和技术节点的要求,每个晶片在生产过程中将经历数个甚至数十个CMP抛光工艺步骤。
    光刻胶去除剂 是一种高端的湿化学药品,用于在光刻工艺中去除光刻胶残留物,在晶圆光刻工艺结束时,必须使用光刻胶去除剂才能完全去除残留的光刻胶,然后再进入下一个工艺。对于这种工艺,目前只有少数国内供应商具有供应能力,公司的光刻胶去除剂可根据不同的应用领域分为三个主要系列,包括:集成电路制造系列,晶圆级封装系列和LED / OLED系列。
      安集 科技 目前的客户主要是中国领先的集成电路制造商,先进的封装制造商和LED / OLED制造商,包括中芯国际,长江存储/武汉新芯,华虹集团,华润微电子,士兰微,长电 科技 、华天 科技 、通富微电、晶方 科技 、三安光电、和辉光电和中国台湾的台积电、联电、升阳 半导体、日月光、硅片等; 按份额比例占比前五的客户分别为中芯国际(约60%)、台积电(约8%)、长江存储(约7%)、华润微电子(约4%)和华虹半导体(约4%)。 
   长期以来,全球化学机械抛光液市场主要由美国和日本公司垄断,包括CabotMicroelectronics,美国Versum和日本Fujimi。作为一家国内公司, 安集 科技 成功打破了国外垄断,并抢占了一定的市场份额,目前半导体芯片抛光液产品约占全球市场份额的2.5%,尽管与全球巨头的差距仍然很大,但已逐渐开始实现国内替代并建立国际声誉 ;公司布局的另一个产品领域光刻胶去除剂,目前国内同样也主要依赖于进口,除美国的Versum和Entegris外, 光刻胶去除剂的细分主要公司还包括安集科 科技 和上海新阳。 
   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09亿元,同比增长50.39%;净利润1.14亿元,同比增长145.49%;第三季度收入为1.17亿,同比增长53.50%。
   A股上市公司半导体芯片材料龙头股安集 科技 目前处于震荡走势,据大数据统计主力筹码约为23.5%,主力控盘比率约为27.9%,主力筹码及控盘比率略显不足; 个股趋势股性可以参考5日均线与60日均线组合,当5日均线与60日均线处于多头排列且方向均为向上时,以5日均线作为多空参考。 

7. 国产芯片功率半导体黑马,打破垄断跃居国内第二,业绩营收稳增长

功率半导体芯片器件主要基于功率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功率MOSFET,通常缩写为功率mos),绝缘栅双极晶体管(IGBT)和功率集成电路(功率IC,通常缩写为PIC)。这些设备或集成电路可以在非常高的频率下工作,并且在高频下工作时,电路可以更加节能和节省材料,从而可以大大减少设备的体积和重量。特别是芯片上高度集成的电源系统(PSOC),它可以将传感器设备和电路,信号处理电路,接口电路,电源设备和电路集成在硅芯片上,具有智能功能,可以根据负载要求精确调整输出,并根据过热,过压,过流和其他情况进行自我保护,国际专家将其发展描述为第二次电子革命。
  
  中国占据了全球功率半导体芯片器件市场40%的份额,并且在多个领域的应用继续支持不断增长的需求。总体而言,近年来,由于在工业控制,家用电器,充电设备和其他终端应用中不断追求更高的能效,功率半导体芯片器件的下游产品范围稳步扩大,产量大幅增加且更新迅速。就功率半导体芯片器件技术而言,全球功率半导体芯片器件市场一直保持稳定增长,特别是在中国,国产替代空间较大。
     
 捷捷微电专业从事功率半导体芯片和器件的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是中国晶闸管器件的领先制造商,早些年便开发并批量生产单向和双向晶闸管芯片,打破了国外晶闸管的垄断,然后扩大了产品业务,相继建立了4英寸保护器件芯片/二极管器件芯片/厚膜和元件封装/二次封装包装生产线,并于2015年与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共同建立了“宽带隙电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目前公司已掌握了传统的晶闸管功率器件市场,并成功开发和销售了晶闸管芯片,现已成为中国第二大晶闸管供应商。
     
 全球功率半导体的主要生产领域集中在欧洲,美国和日本。当地制造商拥有先进的技术和良好的成本管理能力,它们是IGBT和中高压MOSFET的主要制造商,占据了全球功率半导体市场的70%,第二个是中国台湾,台湾制造商正从原始设备制造商发展到设计制造商,与欧美,日本仍有一定差距,目前占据全球市场份额的10%,中国大陆以低端功率半导体为主导,例如二极管,低压MOSFET和晶闸管,目前的实力相对较弱,占据了全球市场份额的10%。尽管功率半导体产业高度集中,但尚未形成完全垄断的竞争格局,全球前五名功率器件制造商的份额为43%,除了英飞凌和安森美半导体,其他制造商之间的差距很小,竞争格局相对分散,与传统IC产品(例如CPU / GPU /内存)的典型寡头垄断模式相比,功率器件对国内制造商的壁垒较低,国内制造商在晶闸管方面已经很有竞争力,其中捷捷微电在国内晶闸管市场占有率约为40%,暂居国内第二,在MOSFET和IGBT领域,捷捷微电属于新锐,产品性能和占有率较低,但公司逐渐开始积极布局MOSFET和IGBT领域以及第三代半导体芯片领域,实力不容小觑。
  
  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91亿元,同比增长48.61%。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为1.94亿元,同比增长42.85%。其中,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84亿元,同比增长58.74%;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7698.9万元,同比增长53.10%。
  
 A股上市公司半导体芯片黑马股捷捷微电处于中长期上升趋势中,机构阶段性运作趋于稳定,据大数据统计,基本面评分为40(基本面评分大于等于40为基本面良好),获利筹码约为96%,主力筹码约为58%,主力控盘比率约为54%,趋势研判与多空研判可以参考30日均线与90日均线组合。

国产芯片功率半导体黑马,打破垄断跃居国内第二,业绩营收稳增长

8. 中国市场规模达3040亿!芯片国产化迎利好:1.2万家企业加速布局

 近2年来,实现芯片国产化已经成为我国 科技 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芯片进口额高达3040亿美元,与2018年相比虽然有所下降,但是仍为我国最大的进口商品,而中国也因此而成为全球最大的芯片进口国。
   不过,在美国频频调整芯片出口规则之下,提高芯片自给率已经成为中国刻不容缓的议题。官方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芯片自给率仅为30%左右。 因此,要想实现在2025年将自给率提高到70%这一目标,加速推进芯片国产化已经刻不容缓。 
   而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布局,则有望为中国芯片国产化注入新动力。 据《证券时报》周一(10月26日)最新报道,截至今年10月份,我国新增芯片企业注册量已经达到1.2万家,这是什么概念呢? 
   数据显示,过去30年我国每年平均新增的芯片相关企业为1333家,截至今年10月份,累计共有4.9万家芯片企业。而今年新增1.2万家企业,已经相当于年均增加水平的9倍,同时也相当于过去30年新增芯片企业数量的24%以上。
   报道还指出,近10年来我国芯片企业的布局正在加速,预计在政策的助力下,芯片行业本就十分陡峭的增长曲线还将变得更加陡峭,有望展现出指数级增长。
    值得一提的是,在芯片企业加速布局之际,官方也将加强监管。此前工信部在回应部分芯片项目烂尾时曾表示,将按照“谁支持、谁负责”的原则进行问责,推动国内芯片行业 健康 发展。 
   而对于外国芯片巨头来说,随着中国芯片国产化加速,未来留给外企的份额可能会持续下降,这显然是外企不想看到的。
   文 | 陆烁宜 题 | 黄紫镓 图 | 饶建宁 审 | 廖力思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