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哪24位大国工匠?

2024-05-16 03:39

1. 中国有哪24位大国工匠?

大国工匠24位人物事迹如下:
1.火箭“心脏”焊接人高凤林
今年53岁的高凤林,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一研究院211厂发动机车间班组长,35年来,他几乎都在做着同样一件事,即为火箭焊“心脏”——发动机喷管焊接。有的实验,需要在高温下持续操作,焊件表面温度达几百摄氏度,高凤林却咬牙坚持,双手被烤得鼓起一串串水泡。因为技艺高超,曾有人开出“高薪加两套北京住房”的诱人条件聘请他,高凤林却说,我们的成果打入太空,这样的民族认可的满足感用金钱买不到。他用35年的坚守,诠释了一个航天匠人对理想信念的执着追求。

2.工艺美术师孟剑锋
孟剑锋是北京工美集团的一名錾刻工艺师,他用纯银精雕细琢錾刻的“和美”纯银丝巾,在去年北京APEC会议上,作为国礼之一赠送给外国领导人及夫人。从业二十年来,他追求极致,对作品负责,对口碑负责,对自己的良心负责,将诚实劳动内化于心,这是大国工匠的立身之本,中国制造的品质保障。

3.“蛟龙号”上的“两丝”钳工顾秋亮
“蛟龙号”是中国首个大深度载人潜水器,有十几万个零部件,组装起来最大的难度就是密封性,精密度要求达到了“丝”级。而在中国载人潜水器的组装中,能实现这个精密度的只有钳工顾秋亮,也因为有着这样的绝活儿,顾秋亮被人称为“顾两丝”。43年来,他埋头苦干、踏实钻研、挑战极限,追求一辈子的信任,这种信念,让他赢得潜航员托付生命的信任,也见证了中国从海洋大国向海洋强国的迈进。
4.胡胜:是一位车床加工工人,是全厂车工中对刀具最精通的人。为了国产预警机核心部件的生产,他使用数控机床必须将加工精度控制在4微米以内,这无疑是极大的挑战。
5.崔蕴:今年58岁的崔蕴,共参与总装过七十多发不同型号的火箭,可2016年在他第一次接到总装长征五号遥一任务的时候,却不知从何下手。
6.刘伯明:这个“五一”假期,无论是重点工程施工现场还是重点项目生产车间,广大劳动者用自己的辛勤劳动为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715吨常规岛低压转子,是核电站发电的关键设备。为了打破国外垄断,中国一重的锻造工刘伯鸣接受了这个挑战。
7.李凯军:李凯军是一汽集团钳工班班长,在模具钳工岗位上一干就是20多年。他凭借对工作近乎痴迷的热爱,不仅在单位家喻户晓,并且蜚声行业内外,成为技术工人的杰出代表。。
8.周皓:周皓是中国科学院深海所里的一名普通钳工,负责所内深海科研装备的零部件加工、制造、维修工作。在两次马里亚纳科考航次中,他解决科研装备技术难题156 项,针对海试需要对科考装备合理升级改造58 项,使国产自主研发的科研装备取得多项国际、国内第一。
9.竺士杰:5月4日的“大国工匠”是一位码头桥吊司机,他曾经凭借着不差分毫的娴熟技术和独创的操作方法成功救援了一起海上事故。
10.郑春辉:5月3日的《大国工匠》我们要认识的是一位木雕师——郑春辉,他凭借一双巧夺天工的手和一颗孜孜不倦的心,在一段木头上重现了《清明上河图》的盛景。
11.孙红梅: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技艺精湛、执着坚守,他们不断创新,追求极致。来看“五一”系列节目《大国工匠》。航空发动机是飞机的心脏,给飞机发动机维修就是在心脏上做手术。今天(5月2日)的“大国工匠”孙红梅就是这个“主刀医师”。
12.杨金安:大藤峡水利枢纽是我国珠江流域关键控制性水利枢纽,枢纽的船闸大门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闸门,这个闸门的底枢曲扭“蘑菇头”要承受1295吨闸门的压力。炼钢工人杨金安就接到了一个特殊的任务:炼出一炉35吨的特种钢,用来打造这个“蘑菇头”。
13.金其福: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今天,我们该怎样当一名合格的技术工人?河南中原特钢装备制造有限公司“钳工状元”金其福的回答是:要有一股轴劲儿。这个从两眼一摸黑的学徒工成长起来的省级“钳工状元”,从业18年以来,几乎都在做着同样的一件事——与机械设备改造和维修难题较劲。
14.曹遂军:“我觉得专注于自己手中的工作,并在能力范围内做到极致,这就是一种工匠精神。”今年45岁的曹遂军是中国石油天然气第一建设有限公司的一名焊工教练。
15.付浩:付浩,现在陕西建工安装集团有限公司“付浩技能大师工作室”担任高级技师。参加工作三十二年来,付浩一直坚持在技术难度大、工作环境艰苦的安装施工第一线。
16.王海荣:这所油田的首席技师王海荣,在工作的数十年间,加工改进多套工具。从1984年至2017年底,加工改装各种工具4000多套(件)。
17.李晓佳:李晓佳从事的数控机床试车工作,就是给每台机床做动态精度检验,通过车削试件来检验机床的加工精度。因为产出的每台机床都是中高档商品,所以在使用时不能出现差错。
18.高喜喜:走进中国西电集团西安西电开关有限公司机械加工车间,数控机床旁,高级技师高喜喜正聚精会神的编程加工零件,他双眼紧紧地盯着旋转中的刀头,不时对其进行修正。
19.张莉:相继参与全国铁路三次提速建设,参与时速250公里、350公里客运专线、重载线路所需30余种新型道岔的研发和10多项工艺改进工作,先后获得5项国家专利……中铁宝桥集团有限公司轨道线路研究院副院长、高级工程师张莉在十余年的工作中用一段段经历和一项项成绩诠释着“认真做到极致”的“工匠精神”。
20.曹梅:临近11时,曹梅走到户外固定观测点,仰望天空,默记几秒,随后回到办公室操作台前,将仅凭肉眼观测到的云高、云量填进系统,连同观测仪器自动抓取的准点气压、气温、湿度、风向、风速、地温等基础数据,11时准时上报至上级气象部门。
21.李刚:这个被工友们称之为“刀手”的技术大咖,不仅能蒙着眼在上千根电缆,数百个走向,数万个节点中,一口气精准无误的插接百余条线路,而且还具有着扎实的电气理论基础,参与国产盾构机电气系统的创新研发。。
22.徐立平:一台正在工作的大型风扇,一节等待精细加工的固体燃料发动机,两个埋头紧张作业的工人。这就是走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四研究院7416厂航天发动机固体燃料药面整形组所在的厂房能够看到的全部景象。
23.周红亮:9月4日,天空下着蒙蒙细雨。与往常一样,陕西宝鸡秦岭输电运维班巡视员周红亮肩上背着测温仪,行走在距离宝鸡市区50公里的秦岭观音山,巡视着连接秦岭南北的电力线路。
24.张新停:张新停在鸡蛋上练钻孔这门绝活儿,是为了在普通钻床上给高硬度钨合金钻0.4毫米的平底深孔。当时,全公司没有一个人掌握这种技术,如果外包,不仅费用高而且周期长,会影响按期交付。

中国有哪24位大国工匠?

2. 大国工匠有谁


3.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工匠?

我国历史上具有工匠精神的人物不少,以鲁班和墨子为例:
一、建筑鼻祖木匠鼻祖鲁班
1、木工工具
《事物绀珠》、《物原》、《古史考》等不少古籍记载,木工使用的不少工具器械都是他创造的,如曲尺(也叫矩或鲁班尺),又如墨斗、刨子、钻子、锯子等工具传说也都是鲁班发明的。这些木工工具的发明使当时工匠们从原始繁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劳动效率成倍提高。
2、古代兵器
钩和梯是春秋末期常用的兵器。《墨子·鲁问》记鲁班将钩改制成舟战用的“钩强”,楚国军队用此器与越国军队进行水战,越船后退就钩住它,越船进攻就推拒它。《墨子·公输》则记他将梯改制成可以凌空而立的云梯,用以攻城。
3、农业机具
先进农机具的发明和采用是中国古代农业发达的重要条件之一。《世本》说鲁班制做了石,《物原·器原》又说他制做了砻、磨、碾子,这些粮食加工机械在当时是很先进的。另外,《古史考》记载鲁班制做了铲。
二、墨子的机械制造
墨子精通手工技艺,可与当时的巧匠公输班相比。墨子擅长防守城池,在止楚攻宋时与公输般进行的攻防演练中,已充分地体现了他在这方面的才能和造诣。他曾花费了3年的时间,精心研制出一种能够飞行的木鸟(风筝、纸鸢),成为中国古代风筝的创始人。
他又是一个制造车辆的能手,可以在不到一日的时间内造出载重30石的车子。他所造的车子运行迅速又省力,且经久耐用,为当时的人们所赞赏。
墨子几乎谙熟了当时各种兵器、机械和工程建筑的制造技术,并有不少创造。在《墨子》一书中,他详细地介绍和阐述了城门的悬门结构,城门和城内外各
种防御设施的构造,弩、桔槔和各种攻守器械的制造工艺,以及水道和地道的构筑技术。

扩展资料
其他杰出工匠:
1、新式织绫机
他深入到生产过程中,对旧式织绫机进行了认真研究,重新设计了一种新式织绫机。新织绫机简化了踏具,改造了桄运动机件(即开口运动机件)。马钧将踏具改成十二蹑,经过这样一改进,新织绫机不仅更精致,更简单适用,而且生产效率也比原来的提高了四、五倍。
2、指南车
马钧在没有资料,没有模型的情况下,苦钻苦研,反复实验,没过多久,终于运用差动齿轮的构造原理,制成了指南车。马钧制成的指南车,在战火纷飞、硝烟弥漫的战场上,不管战车如何的翻动,车上木人的手指始终指南,引起了满朝大臣的敬佩。
3、龙骨水车
经过反复研究、试验,他终于创造出一种翻车,把河里的水引上了土坡,实现了老百姓的多年愿望。马钧创造的这种翻车,"其巧百倍于常",用时极其轻便,连小孩也能转动。它不但能提水,而且还能在雨涝的时候向外排水。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工匠?

4. 2018年大国工匠有哪些?

大国工匠24位人物事迹如下:
1.火箭“心脏”焊接人高凤林
今年53岁的高凤林,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一研究院211厂发动机车间班组长,35年来,他几乎都在做着同样一件事,即为火箭焊“心脏”——发动机喷管焊接。有的实验,需要在高温下持续操作,焊件表面温度达几百摄氏度,高凤林却咬牙坚持,双手被烤得鼓起一串串水泡。因为技艺高超,曾有人开出“高薪加两套北京住房”的诱人条件聘请他,高凤林却说,我们的成果打入太空,这样的民族认可的满足感用金钱买不到。他用35年的坚守,诠释了一个航天匠人对理想信念的执着追求。

2.工艺美术师孟剑锋
孟剑锋是北京工美集团的一名錾刻工艺师,他用纯银精雕细琢錾刻的“和美”纯银丝巾,在去年北京APEC会议上,作为国礼之一赠送给外国领导人及夫人。从业二十年来,他追求极致,对作品负责,对口碑负责,对自己的良心负责,将诚实劳动内化于心,这是大国工匠的立身之本,中国制造的品质保障。

3.“蛟龙号”上的“两丝”钳工顾秋亮
“蛟龙号”是中国首个大深度载人潜水器,有十几万个零部件,组装起来最大的难度就是密封性,精密度要求达到了“丝”级。而在中国载人潜水器的组装中,能实现这个精密度的只有钳工顾秋亮,也因为有着这样的绝活儿,顾秋亮被人称为“顾两丝”。43年来,他埋头苦干、踏实钻研、挑战极限,追求一辈子的信任,这种信念,让他赢得潜航员托付生命的信任,也见证了中国从海洋大国向海洋强国的迈进。
4.胡胜:是一位车床加工工人,是全厂车工中对刀具最精通的人。为了国产预警机核心部件的生产,他使用数控机床必须将加工精度控制在4微米以内,这无疑是极大的挑战。
5.崔蕴:今年58岁的崔蕴,共参与总装过七十多发不同型号的火箭,可2016年在他第一次接到总装长征五号遥一任务的时候,却不知从何下手。
6.刘伯明:这个“五一”假期,无论是重点工程施工现场还是重点项目生产车间,广大劳动者用自己的辛勤劳动为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715吨常规岛低压转子,是核电站发电的关键设备。为了打破国外垄断,中国一重的锻造工刘伯鸣接受了这个挑战。
7.李凯军:李凯军是一汽集团钳工班班长,在模具钳工岗位上一干就是20多年。他凭借对工作近乎痴迷的热爱,不仅在单位家喻户晓,并且蜚声行业内外,成为技术工人的杰出代表。。
8.周皓:周皓是中国科学院深海所里的一名普通钳工,负责所内深海科研装备的零部件加工、制造、维修工作。在两次马里亚纳科考航次中,他解决科研装备技术难题156 项,针对海试需要对科考装备合理升级改造58 项,使国产自主研发的科研装备取得多项国际、国内第一。
9.竺士杰:5月4日的“大国工匠”是一位码头桥吊司机,他曾经凭借着不差分毫的娴熟技术和独创的操作方法成功救援了一起海上事故。
10.郑春辉:5月3日的《大国工匠》我们要认识的是一位木雕师——郑春辉,他凭借一双巧夺天工的手和一颗孜孜不倦的心,在一段木头上重现了《清明上河图》的盛景。
11.孙红梅: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技艺精湛、执着坚守,他们不断创新,追求极致。来看“五一”系列节目《大国工匠》。航空发动机是飞机的心脏,给飞机发动机维修就是在心脏上做手术。今天(5月2日)的“大国工匠”孙红梅就是这个“主刀医师”。
12.杨金安:大藤峡水利枢纽是我国珠江流域关键控制性水利枢纽,枢纽的船闸大门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闸门,这个闸门的底枢曲扭“蘑菇头”要承受1295吨闸门的压力。炼钢工人杨金安就接到了一个特殊的任务:炼出一炉35吨的特种钢,用来打造这个“蘑菇头”。
13.金其福: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今天,我们该怎样当一名合格的技术工人?河南中原特钢装备制造有限公司“钳工状元”金其福的回答是:要有一股轴劲儿。这个从两眼一摸黑的学徒工成长起来的省级“钳工状元”,从业18年以来,几乎都在做着同样的一件事——与机械设备改造和维修难题较劲。
14.曹遂军:“我觉得专注于自己手中的工作,并在能力范围内做到极致,这就是一种工匠精神。”今年45岁的曹遂军是中国石油天然气第一建设有限公司的一名焊工教练。
15.付浩:付浩,现在陕西建工安装集团有限公司“付浩技能大师工作室”担任高级技师。参加工作三十二年来,付浩一直坚持在技术难度大、工作环境艰苦的安装施工第一线。
16.王海荣:这所油田的首席技师王海荣,在工作的数十年间,加工改进多套工具。从1984年至2017年底,加工改装各种工具4000多套(件)。
17.李晓佳:李晓佳从事的数控机床试车工作,就是给每台机床做动态精度检验,通过车削试件来检验机床的加工精度。因为产出的每台机床都是中高档商品,所以在使用时不能出现差错。
18.高喜喜:走进中国西电集团西安西电开关有限公司机械加工车间,数控机床旁,高级技师高喜喜正聚精会神的编程加工零件,他双眼紧紧地盯着旋转中的刀头,不时对其进行修正。
19.张莉:相继参与全国铁路三次提速建设,参与时速250公里、350公里客运专线、重载线路所需30余种新型道岔的研发和10多项工艺改进工作,先后获得5项国家专利……中铁宝桥集团有限公司轨道线路研究院副院长、高级工程师张莉在十余年的工作中用一段段经历和一项项成绩诠释着“认真做到极致”的“工匠精神”。
20.曹梅:临近11时,曹梅走到户外固定观测点,仰望天空,默记几秒,随后回到办公室操作台前,将仅凭肉眼观测到的云高、云量填进系统,连同观测仪器自动抓取的准点气压、气温、湿度、风向、风速、地温等基础数据,11时准时上报至上级气象部门。
21.李刚:这个被工友们称之为“刀手”的技术大咖,不仅能蒙着眼在上千根电缆,数百个走向,数万个节点中,一口气精准无误的插接百余条线路,而且还具有着扎实的电气理论基础,参与国产盾构机电气系统的创新研发。。
22.徐立平:一台正在工作的大型风扇,一节等待精细加工的固体燃料发动机,两个埋头紧张作业的工人。这就是走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四研究院7416厂航天发动机固体燃料药面整形组所在的厂房能够看到的全部景象。
23.周红亮:9月4日,天空下着蒙蒙细雨。与往常一样,陕西宝鸡秦岭输电运维班巡视员周红亮肩上背着测温仪,行走在距离宝鸡市区50公里的秦岭观音山,巡视着连接秦岭南北的电力线路。
24.张新停:张新停在鸡蛋上练钻孔这门绝活儿,是为了在普通钻床上给高硬度钨合金钻0.4毫米的平底深孔。当时,全公司没有一个人掌握这种技术,如果外包,不仅费用高而且周期长,会影响按期交付。

5. 2018年十大“大国工匠”有哪些?

1.火箭“心脏”焊接人高凤林
今年53岁的高凤林,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一研究院211厂发动机车间班组长,35年来,他几乎都在做着同样一件事,即为火箭焊“心脏”——发动机喷管焊接。有的实验,需要在高温下持续操作,焊件表面温度达几百摄氏度,高凤林却咬牙坚持,双手被烤得鼓起一串串水泡。因为技艺高超,曾有人开出“高薪加两套北京住房”的诱人条件聘请他,高凤林却说,我们的成果打入太空,这样的民族认可的满足感用金钱买不到。他用35年的坚守,诠释了一个航天匠人对理想信念的执着追求。

2.工艺美术师孟剑锋
孟剑锋是北京工美集团的一名錾刻工艺师,他用纯银精雕细琢錾刻的“和美”纯银丝巾,在去年北京APEC会议上,作为国礼之一赠送给外国领导人及夫人。从业二十年来,他追求极致,对作品负责,对口碑负责,对自己的良心负责,将诚实劳动内化于心,这是大国工匠的立身之本,中国制造的品质保障。

3.“蛟龙号”上的“两丝”钳工顾秋亮
“蛟龙号”是中国首个大深度载人潜水器,有十几万个零部件,组装起来最大的难度就是密封性,精密度要求达到了“丝”级。而在中国载人潜水器的组装中,能实现这个精密度的只有钳工顾秋亮,也因为有着这样的绝活儿,顾秋亮被人称为“顾两丝”。43年来,他埋头苦干、踏实钻研、挑战极限,追求一辈子的信任,这种信念,让他赢得潜航员托付生命的信任,也见证了中国从海洋大国向海洋强国的迈进。

4.胡胜:是一位车床加工工人,是全厂车工中对刀具最精通的人。为了国产预警机核心部件的生产,他使用数控机床必须将加工精度控制在4微米以内,这无疑是极大的挑战。
5.崔蕴:今年58岁的崔蕴,共参与总装过七十多发不同型号的火箭,可2016年在他第一次接到总装长征五号遥一任务的时候,却不知从何下手。
6.刘伯明:这个“五一”假期,无论是重点工程施工现场还是重点项目生产车间,广大劳动者用自己的辛勤劳动为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715吨常规岛低压转子,是核电站发电的关键设备。为了打破国外垄断,中国一重的锻造工刘伯鸣接受了这个挑战。
7.李凯军:李凯军是一汽集团钳工班班长,在模具钳工岗位上一干就是20多年。他凭借对工作近乎痴迷的热爱,不仅在单位家喻户晓,并且蜚声行业内外,成为技术工人的杰出代表。。
8.周皓:周皓是中国科学院深海所里的一名普通钳工,负责所内深海科研装备的零部件加工、制造、维修工作。在两次马里亚纳科考航次中,他解决科研装备技术难题156 项,针对海试需要对科考装备合理升级改造58 项,使国产自主研发的科研装备取得多项国际、国内第一。
9.竺士杰:5月4日的“大国工匠”是一位码头桥吊司机,他曾经凭借着不差分毫的娴熟技术和独创的操作方法成功救援了一起海上事故。
10.郑春辉:5月3日的《大国工匠》我们要认识的是一位木雕师——郑春辉,他凭借一双巧夺天工的手和一颗孜孜不倦的心,在一段木头上重现了《清明上河图》的盛景。
11.孙红梅: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技艺精湛、执着坚守,他们不断创新,追求极致。来看“五一”系列节目《大国工匠》。航空发动机是飞机的心脏,给飞机发动机维修就是在心脏上做手术。今天(5月2日)的“大国工匠”孙红梅就是这个“主刀医师”。
12.杨金安:大藤峡水利枢纽是我国珠江流域关键控制性水利枢纽,枢纽的船闸大门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闸门,这个闸门的底枢曲扭“蘑菇头”要承受1295吨闸门的压力。炼钢工人杨金安就接到了一个特殊的任务:炼出一炉35吨的特种钢,用来打造这个“蘑菇头”。
13.金其福: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今天,我们该怎样当一名合格的技术工人?河南中原特钢装备制造有限公司“钳工状元”金其福的回答是:要有一股轴劲儿。这个从两眼一摸黑的学徒工成长起来的省级“钳工状元”,从业18年以来,几乎都在做着同样的一件事——与机械设备改造和维修难题较劲。
14.曹遂军:“我觉得专注于自己手中的工作,并在能力范围内做到极致,这就是一种工匠精神。”今年45岁的曹遂军是中国石油天然气第一建设有限公司的一名焊工教练。
15.付浩:付浩,现在陕西建工安装集团有限公司“付浩技能大师工作室”担任高级技师。参加工作三十二年来,付浩一直坚持在技术难度大、工作环境艰苦的安装施工第一线。
16.王海荣:这所油田的首席技师王海荣,在工作的数十年间,加工改进多套工具。从1984年至2017年底,加工改装各种工具4000多套(件)。
17.李晓佳:李晓佳从事的数控机床试车工作,就是给每台机床做动态精度检验,通过车削试件来检验机床的加工精度。因为产出的每台机床都是中高档商品,所以在使用时不能出现差错。
18.高喜喜:走进中国西电集团西安西电开关有限公司机械加工车间,数控机床旁,高级技师高喜喜正聚精会神的编程加工零件,他双眼紧紧地盯着旋转中的刀头,不时对其进行修正。
19.张莉:相继参与全国铁路三次提速建设,参与时速250公里、350公里客运专线、重载线路所需30余种新型道岔的研发和10多项工艺改进工作,先后获得5项国家专利……中铁宝桥集团有限公司轨道线路研究院副院长、高级工程师张莉在十余年的工作中用一段段经历和一项项成绩诠释着“认真做到极致”的“工匠精神”。
20.曹梅:临近11时,曹梅走到户外固定观测点,仰望天空,默记几秒,随后回到办公室操作台前,将仅凭肉眼观测到的云高、云量填进系统,连同观测仪器自动抓取的准点气压、气温、湿度、风向、风速、地温等基础数据,11时准时上报至上级气象部门。
21.李刚:这个被工友们称之为“刀手”的技术大咖,不仅能蒙着眼在上千根电缆,数百个走向,数万个节点中,一口气精准无误的插接百余条线路,而且还具有着扎实的电气理论基础,参与国产盾构机电气系统的创新研发。。
22.徐立平:一台正在工作的大型风扇,一节等待精细加工的固体燃料发动机,两个埋头紧张作业的工人。这就是走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四研究院7416厂航天发动机固体燃料药面整形组所在的厂房能够看到的全部景象。
23.周红亮:9月4日,天空下着蒙蒙细雨。与往常一样,陕西宝鸡秦岭输电运维班巡视员周红亮肩上背着测温仪,行走在距离宝鸡市区50公里的秦岭观音山,巡视着连接秦岭南北的电力线路。
24.张新停:张新停在鸡蛋上练钻孔这门绝活儿,是为了在普通钻床上给高硬度钨合金钻0.4毫米的平底深孔。当时,全公司没有一个人掌握这种技术,如果外包,不仅费用高而且周期长,会影响按期交付。

2018年十大“大国工匠”有哪些?

6. 中国有哪些比较了不起的工匠

鲁班:木工始祖。
马钧:三国时期机械制造师。
李春:隋朝赵州桥的建造者。
蒯祥:明代北京故宫建造师。
样式雷家族:清代主持皇家建筑的建造师。

7. 大国工匠是什么意思?

“大国工匠”就是指一些成功的不平凡的劳动者,他们没有进过名牌大学,没有高学历的文凭,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坚守,孜孜不倦的追求,追求职业技能的完美和极致。
   
 最终跻身于“国宝级”技术工的行列,成为一个领域不可多得的高级别人才。
   
 大国工匠是2015年“五一”开始,央视新闻推出的八集系列节目。这系列节目讲述了为长征火箭焊接发动机的国家高级技师高凤林等8位不同岗位劳动者。叙述了他们用自己的灵巧双手,匠心筑梦的故事。

大国工匠是什么意思?

8. 大国工匠

1、邓文亮 (汽车维修电工)
  
 一双巧手,一副热肠
  
 一脸汗水,满身油泥,苦累脏
  
 地沟里,汽车下
  
 十八年青春的脸庞
  
 那专注的模样
  
 理清一束束线路
  
 排除了一次次故障
  
 竖起拇指的,是车主,更有同行
  
 邓文亮,一腔赤诚
  
 为奔驰的汽车,保驾护航
  
 
  
  
 2、张太平(车辆检修工)
  
 来自元帅的故乡
  
 有电客汽车的地方
  
 就有你的战场
  
 解决疑难杂症和深度维修
  
 就是你冲锋陷阵
  
 和挥洒热血的模样
  
 你以这样的方式,在和平的时代
  
 打响一次次战斗
  
 扛起了一把把战枪
  
 张太平,十九年,一次次胜利的号角
  
 在你的带领下奏响
  
 
  
  
 3、冯小龙(计算机调试工)
  
 
  
  
 在这个城市下方
  
 一条条巨龙高速穿梭后
  
 结束了一天的迎来送往
  
 进入香甜的梦乡
  
 一群监控维保工
  
 在你的带领下,开始了
  
 调试、修改、安装
  
 为运营管理保驾护航
  
 冯小龙,自由、祥和的家园
  
 是你最美的勋章
  
 
  
  
 4、黄鹏(钢筋工)
  
 
  
  
 三十三年的岁月寒暑
  
 一个农民工
  
 像一颗,傲霜斗雪的青松
  
 既挺且直地
  
 矗立在那岩石的夹缝
  
 黄鹏,“钢筋工教科书”
  
 为自己书写,
  
 高洁的人生
  
 为城市架上,
  
 最坚实的彩虹。
  
 
  
  
 5、李星勤(机电设备维修电工)
  
 
  
  
 一个个荣誉的背后
  
 是你,在机电维修
  
 20年的坚守
  
 是你,辛勤汗水的浸透
  
 机器的轰鸣,“嗞嗞”的电流
  
 是你日常的音律和节奏
  
 李星勤,你用爱心和巧手
  
 为企业和公司的腾飞助力
  
 你用勤劳和智慧接通
  
 与世界心心相印的交流
  
 
  
  
 
  
  
 6、谢晓明(电梯工)
  
 
  
  
 20年,
  
 心系大厦升升降降
  
 就像让健康的血管
  
 要将血液输送到心脏
  
 无数次的按键
  
 无数次的运行
  
 都有你的坚守
  
 你最忠实的保驾护航
  
 谢晓明,看电梯起起落落
  
 用工匠精神,谱劳动最美的赞歌
  
 
  
  
 
  
  
 7、徐清宇(设备操作工)
  
 左旋,右转
  
 高高低低,进进退退
  
 一双巧手和一双犀利的眼
  
 借两颗向上的大钢牙
  
 将一个个重物移向
  
 指定的空间
  
 年轻的生命
  
 风光无限
  
 徐清宇,清风徐徐,声振寰宇
  
 未来的舞台属于奋斗不息的你
  
 
  
  
 8、杨海川(电工)
  
 
  
  
 峨眉脚下,巴蜀之地
  
 你用专业和敬业
  
 驱动轰鸣
  
 你用爱心和执着
  
 点亮冰冷
  
 大海,有你杨帆的身影
  
 山川,有你攀登的足迹
  
 杨海川,20年的坚守
  
 让电流串起城市的
  
 灯火通明
  
 
  
  
 9、谌伦洪(焊工)
  
 22年,焊花闪烁
  
 你用一双巧手,一把焊抢
  
 将自己的人生点亮
  
 用勤学苦练和精益求精
  
 燃出极致的绚烂
  
 为公司做作美的宣扬
  
 谌伦洪,当城市建设的焊接队伍
  
 浩浩荡荡
  
 你就是那山头的旗帜
  
 和永不迷途的导航
  
 
  
  
 
  
  
 10、林波(焊工)
  
 一座座天桥,横跨街道
  
 一幢幢建筑,平地生长
  
 那如骨骼一般的厚钢
  
 离不开你手中的焊枪
  
 就像鱼儿离不开水
  
 鸟儿离不开天空翱翔
  
 林波,28年
  
 你如一个老农
  
 守候肥沃的黑土
  
 只为种出一片春光和丰收的粮仓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