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名府的历史沿革

2024-05-05 19:05

1. 大名府的历史沿革

在我们大名历史上,曾经崛起过一座雄伟壮观的古城,至今仍被人们广为流传、追忆、称道,她就是享誉华夏的北京大名府。《水浒传》中,蔡京的女婿梁世杰梁中书镇守于此,手下天王李成、杨志、索超等强将如云。卢俊义、燕青出身此地。据记载北京大名府始建于宋仁宗庆历年间,毁于十五世纪初,历世359个春秋。加上北宋以前,曾作为历朝路、州、郡、县治地,共有1400多年的历史。她在历史上又曾经起到过怎样的作用呢?明确说,今天的大名县城,历史上也是一座府城,但那是明朝大名府,并不是北京大名府城。据县志记载,北京大名府的遗址就在今天的大街乡。这个乡的驻地大街村,历史上曾经叫旧城大街,是北京大名府城的中心。东门口、铁窗口、南门口、北门口四村,曾是这座古城的四道城门。那么,北京大名府是怎样兴起的呢?据《五代志》记载,公元360年,东晋时期的前燕在该县当时一个叫贵乡的地方设置了贵乡郡和贵乡县,这是封建统治者在贵乡县地域设置郡、县的起始。不久,郡、县相继撤消。到公元535年,东魏统治者在贵乡县东北部的古赵城重新设置了贵乡县。43年后,即公元578年北周统治者把贵乡县治迁到孔思集寺。孔思集寺就在今天的大街村。第二年,北周又在这里设置了魏州。到了唐代,魏州城已经初具规模。公元621年,唐朝在魏州设置总管府,进一步加强了中央对魏州一带的统治。公元662年,唐朝把魏州改作冀州,还在这里设置大都督府。公元672年,冀州复称魏州。公元758年,唐肃宗在魏州设置魏博节度,派遣节度使,管辖魏、博、贝、卫、澶、相六州。魏是大名,博州是今天的聊城市,贝州在河北南宫一带,卫州在河南汲县一带,相州就是现在的安阳。可见,当时魏博节度使的领辖范围已经达到黄河以北涉及冀鲁豫三省的许多地方。唐朝后期僖宗时,魏州城方圆80里,已经是那个朝代有相当规模的大都市。唐德宗建中三年,公元782年,魏州节度使田悦叛唐称王,首次把魏州改作大名府。这是我县古代拥有大名府称谓的开始。此后的60多年间,大名府几经易名。公元948年,后汉统治者重新确定了大名府的称谓。自此,直到这座城池在十五世纪初被洪水吞噬,“大名府”一直伴随这座城市的岁岁月月。十一世纪初,宋朝北方一个叫契丹的国家强盛起来。公元1042年,即宋仁宗庆历二年,契丹在今北京东部的蓟县、通县和唐山一带,集结重兵,伺机南侵。消息传到宋都汴梁,朝廷文武官员紧急商量对策。很多人主张把京城西迁洛阳。还有人主张讲和。丞相吕夷简曾在大名府为官,十分熟悉黄河以北的情况。针对这些西迁派和讲和派的言论,他讲出了一段与众不同的话:“使契丹得渡过河,虽高城深池,何可恃耶?我闻契丹畏强侮怯,遽城洛阳,亡以示威。”“宜建都大名,示将亲征,以伐其谋。”吕夷简的意思是说:如果皇上迁都洛阳,使契丹不加抵抗渡过黄河,那时,城墙再高,城池再深,也难阻挡敌人的进攻。契丹人是碰见了强硬就害怕,遇见胆小的就欺负。匆匆忙忙迁都洛阳,是向敌人示弱,难以显示朝廷的威力。应该建都大名,表现出皇上要亲征的决心,这样才能粉碎契丹南侵的图谋。大名府是当时黄河北面一座重要的军事重镇,有“控扼河朔,北门锁钥”之势。就是说,她掌控着黄河以北的大片疆土,把守着宋都的北大门。坚守住大名,就堵塞了敌人南渡黄河的通道。宋仁宗采纳了吕夷简的正确主张,于当年五月就把大名府建为都城,定名“北京”。契丹听说宋朝在大名建立了陪都,果然心里胆怯,就打消了这次南侵的念头。新建的陪都北京,史称北京大名府,既有“外城”,又有“宫城”。外城周长虽然没有唐朝时的80里,但也有48里之多。宫城,周有3里,建设得相当雄伟壮丽。《水浒传》中称她“城高地险,堑阔濠深”;“鼓楼雄壮”,“人物繁华”;“千百处舞榭歌台,数万座琳宫梵宇”;“千员猛将统层城,百万黎民居上国”,应当说一点也不夸张。使我们引以为豪的是,有众多名人贤士曾来这座城里治政安邦。单就唐、宋两朝,就有田承嗣、何进滔、狄仁杰、乐彦祯、罗弘信、寇准、王钦若、吕夷简、韩琦、欧阳修等名臣,在这里相继供职。可谓人才叠出,享誉古今。可叹的是,明朝初年也就是公元1401年一场大洪水淹没了这座城市,结束了北京大名府长达千余年的雄壮历史。如今,在我县大街、鱼营两个村庄的地下,仍然有挖不尽的残砖碎瓦。在前东门口、菅庄、蒋庄、铁窗口,沙堤等村周围,还依稀可见当年古城墙的痕迹。前东门口有几十户村民就代代居住在南北二百多米坍塌的老城墙上。这片民居有个奇特的名字,叫作“城上”。古城逝去,风韵犹存。壮哉,古老的都城北京;美哉,雄伟的大名府城。她是大名历史的象征,大名历史的骄傲。她以一千余年的阅历,见证了大名古老的辉煌,也为现代大名的复兴奠定了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大名府的历史沿革

2. 大名府的历史文化

大名历史悠久,与中华人文发端同步。炎黄时期,为黄帝部落及其后裔昌邑封地。春秋时期,齐桓公在此筑五鹿城,“以卫诸夏”。西汉高祖十二年(公元前195年)建县后,随着中国大运河的开通,隋唐时期位于永济渠畔的大名府开始崛起,成为黄河以北广阔地区政治军事文化经济中心。宋为京都开封的陪都,元为河北路、明为大名府、清为直隶总督府、民国为大名道,抗日战争胜利后曾在此设大名专区和大名市,新中国成立后改为大名县至今。唐建中三年(公元782年),魏博节度使田悦自称魏王,将“魏州”升改为“大名府”,“大名府”名由此开始,也开创了“河朔三镇”以其强大的军事势力与唐王朝对抗的局面。其中魏博(今大名)居河朔腹心,为三镇之首,一度成为北方藩镇割据的首府和中心,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藩镇文化”。在大名5000多年文明史的进程中,作为黄河以北的区域中心城市就长达2000年,其中两次为都,七为陪都,长达130年之久,奠定了大名在我国历史上的地位,成就了大名以“北方重镇”“畿辅八府”之首列为河北省历史文化名城之殊荣,这些也是“大名府”鼎鼎大名的根基。

3. 大名府的历史文化

 大名历史悠久,与中华人文发端同步。
  炎黄时期,为黄帝部落及其后裔昌邑封地。
  春秋时期,齐桓公在此筑五鹿城,“以卫诸夏”。
  西汉高祖十二年(公元前195年)建县后,随着中国大运河的开通,隋唐时期位于永济渠畔的大名府开始崛起,成为黄河以北广阔地区政治军事文化经济中心。
  宋为京都开封的陪都,元为河北路、明为大名府、清为直隶总督府、民国为大名道,抗日战争胜利后曾在此设大名专区和大名市,新中国成立后改为大名县至今。
   
  唐建中三年(公元782年),魏博节度使田悦自称魏王,将“魏州”升改为“大名府”,“大名府”名由此开始,也开创了“河朔三镇”以其强大的军事势力与唐王朝对抗的局面。
  其中魏博(今大名)居河朔腹心,为三镇之首,一度成为北方藩镇割据的首府和中心,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藩镇文化”。
  在大名5000多年文明史的进程中,作为黄河以北的区域中心城市就长达2000年,其中两次为都,七为陪都,长达130年之久,奠定了大名在我国历史上的地位,成就了大名以“北方重镇”“畿辅八府”之首列为河北省历史文化名城之殊荣,这些也是“大名府”鼎鼎大名的根基。
  
   

大名府的历史文化

4. 大名府故城的历史沿革

大名府故城位于河北省大名县,始建于公元360年。十六国至明朝都是中国北方重镇,大名府故城始件建于前燕建熙元年(公元360年),唐僖宗中和年间(公元881年—884年),为魏博节度使乐彦桢就西城外旧堤筑罗城,周长80里。 宋朝时期作为陪都,史称“北京大名府”,更是名扬天下。其城池建制规模宏大,不逊于当时的汴京开封。至宋仁宗庆历二年(公元1042年),对大名城廊进 行了增修,改名为北京。当时主要是增修了内城和外城,修内城为宫城,周长1?83公里 ,修筑的外城周长为24?3公里。宫城南有三门:中为“顺预门”、东为“省风门”、西 为“展义门”;东有东安门;西有西安门。 至明洪武三十四年(公元1401年),漳、卫两河 同时发大水,水位漫溢城墙,城沦于水中,淤泥土一丈多深,此城遂成为废墟。而后又迁修 于艾家口,即今大名城。 明建文三年(公元1401年),因漳、卫河同时泛滥,府城被淹没。

5. 大名府有多少年历史

春秋时代即为“五鹿城”,唐德宗建中3年(公元782)改称大名府,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发展历史
大名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为历代郡、州、府、路、道治所在地,曾三次为都。春秋时代属卫国,名“五鹿”,是历史上著名的“五鹿城”;战国时期属魏国;秦朝为东郡;汉朝为冀州魏郡;唐德宗建中3年(公元782)改称大名府;宋仁宗庆历二年(公元1042)建陪都,史称“北京”,元、明、清为路、府、道所在地;清代曾为直隶省第一省会。解放后,曾建大名市。大名县文化灿烂,人文荟萃,历史上曾几度繁荣昌盛,益满中国古今大地。境内现有五礼记碑、狄仁杰祠堂碑、马文操神道碑、朱熹写经碑、万堤古墓群等省级重点保护文物和宋代大名府遗址、直隶七师校址等名胜古迹,极具旅游开发价值。

大名府有多少年历史

6. 大名府的由来

大名府位于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东南一带,十六国前燕幽帝慕容暐登基初年(公元360年)开始创建。当时把元城县的一个乡贵乡划分出来,设立为贵乡县,贵乡县的县治孔思集寺在如今大名县大街村。
南北朝时期,贵乡县的县治一度移到三十里外的古赵城,周朝建德七年才迁回孔思集寺。
在隋朝时期,隋炀帝开凿的大运河,就像大动脉一样给大名府提供了充足的养分和活力。彼时名为魏州的大名府位于大运河中段,开辟有三处码头,八处渡口,漕运非常发达。
唐朝以后,天下被划分为十道,道是一级行政区,其中河北道的道治就在大名府。当时的大名府已经发展为经济、政治、文化发达的大都市,人稠物穰,热闹繁华。大诗人李白喜欢游历神州,久闻魏州(大名府)盛名而来,写下诗篇大加赞颂,其中有“青楼夹两岸,舟车日奔冲”一句,形容市容繁华。
五代时大名府的政治地位进一步提升。后唐开国皇帝李存勖在大名府称帝,把当时名称魏州改为东京兴唐府,并设都于此(后才迁往洛阳),这是大名府在历史上第一次成为都城。随后,后晋、后汉和后周都把它定为陪都,由于战略位置举足轻重,大有“得魏州者得天下”之势。
北宋时,大名府进入最为鼎盛的阶段。为了阻止北面敌人南渡黄河,宋仁宗采纳了宰相吕夷简的建议,把大名府建为陪都,史称北京大名府,与东京开封府、南京应天府、西京河南府并称四京。大名府分内城外城,雄伟壮丽,气势磅礴。其繁荣景象在《水浒传》多有描叙,例如“城高地险,堑阔濠深”、“千百处舞榭歌台,数万座琳宫梵宇”、“千员猛将统层城,百万黎民居上国”。
南宋的时候,金国在中原地区扶植了一个傀儡国,名叫大齐,大齐国的国都设立在大名府。
元代时期,大名路总管府设在此城,管辖3州5个县。
明初的1401年,大名府迎来灭顶之灾。黄河流域大降暴雨,大名府内的河流决口,沸沸汤汤的洪水冲破城墙,整座城市被彻底淹没,最后深埋在泥沙之下。
如今,大名府依然在地下沉睡,但是再沉厚的泥沙,也遮挡不了它历经一千零四十一度春秋和多次作为国都、陪都的辉煌。

7. 大名府的由来

大名府城始建于前燕建熙元年(360年),北周、隋、唐初为州、郡治所。唐朝中后期,魏博节度使田悦拒唐命,称魏王,改魏州为大名府,对府城进行扩建。五代后唐为东京兴唐府,后晋、后汉为陪都。北宋是大名府的鼎盛时期,隋代大运河经过大名并向东北至天津。因其交通便利,北邻契丹。宋真宗为袭击契丹,前往大名亲征。宋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钦定大名府为“北京”,耗资巨万改修外城,增建宫城,置百官,建大型宫殿,规模宏大壮观,形成“略如都城”的北宋陪都,从而奠定了大名府城的规模和形制,成为北宋北部一个政治、军事、经济中心和大都市。
大名府是北宋时期的陪都,也就是现在的邯郸市大名县,由于当时皇帝的提倡,经济文化也慢慢繁荣起来了,小说《水浒传》中也有多次提到大名府,蔡金女婿梁世杰良中书就镇守于此。
据史料记载,明朝初年,一场大洪水淹了这座城市,结束了大名府长达千余年的历史。

大名府的由来

8. 大名府是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