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货币有哪些

2024-05-18 08:26

1. 古代货币有哪些

最早的金属货币:是三千多年前的商代铜贝,形状似贝。

最早的铸币:是两千余年前春秋战国时代的刀币,形状似刀:布币、形状似铲。都是金属铸币的雏形。 

  最轻的钱:鹅眼钱,即指钱型较小如鹅眼,流行于刘宋时期,一千钱长不到一寸,“入水不沉,随手破碎”,“10万钱不盈一掬”。可称钱币中最轻的一种。

  流通时间最长的铸币:两千多年前秦始皇铸造的方孔圆钱,到清末废止。最早兑换黄金的货币:公元7年,西汉王莽发行的铸铜币“错刀”,每枚五百钱,二十枚兑换黄金一斤。

  最早的铜元:公元1659一1661年问。郑成功铸造的银币,正面铸有“漳州银响”四字,背面有一花押,为郑成功”三字组合,1888年,清发行“光绪元宝”。正式叫银元。

  最早的银本位货币:是公元1137年(宋绍兴7年)发行的纸币“银合子”,也叫“银票”、份一钱、半钱两种。最大的桐币:是太平天国特大花钱,现保存在湖南省博物馆内有半枚,花钱的直径为33.5厘米,厚0.8厘米,此半枚残片重21川克,全片约重4500克。”它的大小犹如一面盆,是世界上最大的铜钱。这枚大花钱质地为黄铜,遍体馏金。正面有“太平”二字

  最复杂的铜币:是明崇祯钱,这种钱的文字、制作、大小、厚薄、轻重,都千变万化,单就钱背面的文字来说就有几十种之多。

  最早的铁钱:1960年湖南长沙西汉墓出土33枚铁半两钱。说明铁钱的铸造至少在西汉中期已经出现。

  最早的铝币:公元918年,五代时发行的“乾字重宝”,十枚兑一枚铜钱。使用最久最成功的货币:五铢钱,自汉武帝直到隋朝,使用达739年。

  最早用机器铸成的银币:是公元1882年吉林试铸厂用机器铸造的银元“光绪元宝”。

  最早的纸币:是公元960年北宋建隆元年时期由成都的十六家官商在政府许可下印制发行的“交子”。其性质与存款收据相似,可以兑换现金,也可在币场上流通,是纸币的原始形态。最早的带色纸币,是公元1105年北宋印发的“钱形”,有花纹图案,有红、蓝、黑三种颜色。

  最早由政府发行的纸币:是公元1023年由宋朝政府发行的“交子”。

  最早由银行发行的纸币:公元1897年建立中国通商银行后,翌年发行“银两券”、“银元券”、背面印有“中华帝国银行”的字样。

  最大的纸币:是1375年明朝兴武八年发行的“大明通行宝钞”,它是用桑皮纸印制的,面额“壹贯”,长34.5厘米,宽23厘米,面积超过当今壹元纸币的10倍。壹贯折合铜钱一千,折合盐银一两,折合黄金四分之一两。是我国纸币中幅面最大、价值最贵、流通时间最长的纸币。最小的纸币:民国年间,浙江省地方银行发行一种长5厘米、宽2.5厘米的纸币,面积约等于现今壹分纸币的0.35倍,是面积最小的纸币。

  面额最大的纸币:民国年间,新疆有银行发行的一种印有孙中山头像的纸币,面额陆拾亿元,是我国面额最大的纸币。面额最小的纸币:民国年间,浙江省地方银行发行的“铜币券”,面额只有一枚,是我国面额最小的纸币。

  最不值钱的纸币: 1948年8月至1949年6月,国民党发行“金圆券”由于发行量成数十倍递增,致使物价上涨12O万倍以上,使“金圆券”成为我国历史上最不值钱的纸币。

古代货币有哪些

2. 古代的货币有什么?

先秦时期的刀币、贝币、布币、古泉
秦朝的秦半两铜钱,西汉的三铢钱、四铢钱、五铢钱、八铢钱,隋朝的隋半两,唐朝开元通宝、飞钱,宋朝的盐引、交子,明朝的大明宝钞,清朝的康熙通宝、乾隆通宝以及清朝末期的银元等等,其中飞钱、盐引、交子是纸币,还有后来的银两、金子和银票

3. 中国古代货币有哪些

1)以货币的材质分:金、银、铜、铁、锡、铅、纸、陶
2)以货币的形状分:圆形方孔、异形币(刀、布、贝)等
3)以货币的制造分:浇铸币、冲压币等
4)以货币的铭文分:纪地、纪年、纪事、计重等

中国古代货币有哪些

4. 中国古代的货币是什么?

中国最早的货币是海贝。海贝在史前的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大汶口文化遗址中,在夏代纪年范围内的二里头文化遗址和商周墓葬中,屡有发现,《盐铁论·错币》中并有“夏后以玄贝”的记载。海贝是产自南方暖海的远方外来交换品,是美丽珍贵的装饰品。它开始起货币作用,似可上溯到夏代,即中国进入阶级社会、国家产生的时候。商和西周时已为流通中的主要货币。在商代晚期和西周,还出现无文字的铜仿贝。至东周发展成为有铭文的铜贝蚁鼻钱,形成正式金属铸币,主要流通于南方楚国地区。另一种最早的货币是铜质的钱、镈、刀。钱、镈是农具,刀是多种用途的工具,它们也是人们可以让渡的财产,在殷周或更早的遗址中都有出土。大概在殷商晚期和西周,这些铜工具在不同地区形成一般等价物。钱、镈至春秋发展为专职货币,即后人所称的空首布;虽保存青铜铲的基本结构,有细长的銎,但已不适宜装木柄,不能作工具使用,而成为具有典型意义的先秦铸币。至战国进一步发展为略具铲形小铜片的布币,主要流通于北方周、晋、郑、卫地区。青铜刀至东周发展为刀币,主要流通于齐国及燕、赵地区。

5. 中国古代货币主要是

商代钱币

  在中国的商代,已经开始以贝壳作为货币使用了,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天然的贝壳作为货币渐渐供不应求了,于是出现人工贝币,如石贝币、骨贝币、蚌贝币等。到了商代晚期,出  现了用铜质的金属贝币。


先秦钱币

  先秦钱币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贝币则完全退出了历史舞台,各地区因社会条件和文化差异而形成了不同的货币。主要有:楚国地区的蚁鼻钱、黄河流域的布币、齐燕地区的刀币和三晋两周地区的环钱。

秦汉钱币

  秦半两铜钱秦灭六国后,废除各国的布币、刀币等旧币,将方孔半两钱作为法定货币,中国古货币的形态从此固定下来了,一直沿用到清末。
  汉承秦制,并允许民间自铸。西汉的铜钱仍然是用其重量来命名的,但重量与名称渐渐地不符了。从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开始,汉武帝下令在上林三官铸造五铢钱,将铸币权收归中央。西汉的铜钱主要有三种:半两、三铢、五铢。
  西汉末年,王莽摄政和新朝统治时期,托古改制,十余年间就进行了四次大的币制改革,王莽钱名目等级繁杂,其币制改革以失败告终。但当时钱币的工艺水平达到了空前的高度,铸造的“金错刀”,因其造型别致,工艺精巧,自古为收藏者所喜爱。
  东汉所铸的钱,都是五铢钱。

三国魏晋南北朝钱币

  三国魏晋南北朝钱币  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动乱,金属货币的流通范围减小,且形制多样,币值不一,出现了重物轻币的现象。
  三国时期的曹魏实行的实物货币政策,魏明帝时恢复铸行五铢钱,形制与东汉时期五铢相似。蜀汉和东吴多实行大钱。属币主要有:直百五铢、直百等。吴币主要有:大泉五百、大泉当千、大泉二千等。
  西晋成立后主要沿用汉魏旧钱,兼用谷帛等实物;东晋成立之初则沿用用吴国旧钱,后来出现了五铢小钱,相传是吴兴沈充所铸,所以又称:“沈郎五铢”。
  十六国期间的成汉李寿铸行了中国最早的年号钱“汉兴”钱;南北朝时期的社会十分动荡,币值混乱,私铸现象严重。北朝从北魏开始,钱文逐渐摆脱纪重局限,逐步向年号钱制过渡。


隋唐五代十国钱币

  隋朝的建立,使中国混乱的货币趋向于统一,隋文帝开皇三年铸行了一种合乎标准的五铢钱,并禁止旧钱的流通。  隋唐五代十国钱币开元通宝唐武德四年铸行的年号钱——开元通宝,以前的纪值纪重钱币一去不复返,代之的是宝文币制(主要是通宝、元宝和重宝)。自此钱币不在以重量而是以纪年作为名称。开元通宝是唐朝三百年的主要铸币,另外还铸有乾封重宝、乾元重宝、大历元宝、建中通宝、咸通玄宝及史思明所铸顺天元宝、得壹元宝等。
  五代十国政治分裂割据,改朝换代像走马灯一样,各国以铸恶钱来增强自身实力,以达到削弱他国力量的目的,故钱币甚多,但质量不高。

宋辽金西夏钱币

  中国宋代是铸币业比较发达的时期,从数量和质量上都超过了前代,是继王莽钱之后的又一个高峰。宋朝货币以铜钱为主,南宋以铁钱为主。北宋以后的年号钱才真正开始盛行,几乎每改年号就铸新钱,钱文书法也达到巅峰,钱文有多种书体,以宋徽宗瘦金体“大观通宝”最为著名。同时,白银的流通亦取得了重要的地位。在北宋年间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其后陆续出现有别的纸币:会子和关子,且占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此外,对子钱、记监钱、记炉钱、记年钱亦应运而生。宋徽宗赵佶瘦金体御书钱堪称一绝。  宋辽金西夏钱币辽国是由契丹族建立的国家,起初使用中原地区的货币,后来自铸币,以汉文作为为钱文,所铸的钱币多为不精。
  西夏曾铸行过两种文字货币,一种是西夏文,叫“屋驮钱”;一种是汉文钱,形制大小与宋钱相似。西夏的钱币铸制精整,文字秀丽。
  金国由女真族所建,曾统治过中国北方广大地区,其所铸钱币种类繁多,除用铜钱外,亦用纸币,均以汉文为币文。金国的钱币受南宋的影响较大。


元明清钱币

  白银货币  在元代,纸币已成为基本流通货币,铜钱已不占有主要的地位,与此同时白银的流通量占有很大的比例。元朝的统治者信奉佛教,因此铸行一些小型的供养钱、庙宇钱供寺观供佛之用。  元明清钱币明代大力推行纸币——钞,明初只用钞不用钱,后来改为钱钞兼用,但明代只发行了一种纸币——大明宝钞。白银在明代成为了法定的流通货币,大额交易多用银,小交易用钞或钱。明代共有十个皇帝铸过年号钱,因避讳皇帝朱元璋之“元”字,明代所有钱币统称“通宝”,忌用“元宝”。
  清朝主要以白银为主,小额交易往往用钱。清初铸钱沿袭两千多年前的传统,采用模具制钱,后期则仿效国外,用机器制钱。清末,太平天国攻进南京后,亦铸铜钱,其钱币受宗教影响较大,称为“圣宝”。

中国古代货币主要是

6. 古代货币有那几种?

古代货币形制十分复杂,仅用作货币的的币材就不下几十种,如铜、铅、铁、金、银、玉、龟、贝、牲畜、皮革、谷帛、纸张等。但沿袭几千年的基本形态是方孔圆形铜钱,其标准式样是西汉元狩五铢、上林三官钱及唐初开元通宝,轻重适中,重约4克,肉好皆有周郭。此外也有圆形圆孔、圆形无孔、铲形、刀形、长方形(钱牌)、不规则椭圆形等形式。同一钱形,又有大小、轻重、成分、质料、版别、钱面文字、钱背符号、有郭或 ...

古代货币形制十分复杂,仅用作货币的的币材就不下几十种,如铜、铅、

铁、金、银、玉、龟、贝、牲畜、皮革、谷帛、纸张等。但沿袭几千年的

基本形态是方孔圆形铜钱,其标准式样是西汉元狩五铢、上林三官钱及唐

初开元通宝,轻重适中,重约4克,肉好皆有周郭。此外也有圆形圆孔、圆

形无孔、铲形、刀形、长方形(钱牌)、不规则椭圆形等形式。同一钱

形,又有大小、轻重、成分、质料、版别、钱面文字、钱背符号、有郭或

无郭、重轮、重好、四出、决文、传形等区别,有合背、合面、剪边、磨

边、对读、旋读、复文等不同情况,按钱币性质分,又有记重钱、记值

钱、年号钱、国号钱、记号钱、纪年钱、镇库钱、纪数钱、厌胜钱、庙宇

钱、撒帐钱、罗汉钱、对钱、母钱、祖钱、开炉钱、样钱等

7. 中国古代货币的介绍

中国的货币不仅历史悠久而且种类繁多,形成了独具一格的货币文化。先秦时期的货币,各诸侯国实行不同的货币制度:在不同地区使用形制各异的刀币、布币、环钱。秦统一中国后,中国货币主要以环钱为主要形制。到北宋,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到明代,白银成了最主要的流通货币。

中国古代货币的介绍

8. 中国古代除了铜钱,还有哪些货币?

中国早期货币的发展
大英博物馆和德国柏林古钱币博物馆都展出了中国的海贝钱币,并认定采自于中国奉贤的海贝是世界上最早流通的货币。追溯历史,用贝为币的朝代可能为夏朝,甚至更早。自夏朝开始,生产资料渐渐私有化,出现了社会分工,因此,劳动产品的交换也就不可避免。考古学家在研究夏末商初的二里头遗址时发现,那个时候已经存在海贝、骨贝、石贝等贝币。后来随着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货币需求量日渐增大,天然海贝货币供应不上来,于是出现了人工制造的贝币,如骨贝、石贝等,但天然海贝的交换价值要略高于人工贝类。 

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这种小面额的“铜贝”不堪重负,便出现了体型稍大的“铜贝”,而且还出现了带有铭文图案且制作与“天然贝”不尽相同的“铜贝”,由此钱币渐渐脱离了原始贝币的外形束缚,走进了崭新的时代。战国时期的货币十分复杂,当时七雄割据,货币种类达到了一百多种,币与币之间的转换十分烦琐,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在我国古代,买卖东西都是用一种类似于铲的挖土工具——镈,作为等价交换的工具。后来周景王觉得用这种东西交换太麻烦,于是将它小型化,“镈”与“布”的声母相同,于是有了布币。布币,主要在三晋、两周地区通行。
齐、燕、赵等国主要生产刀币,齐刀有齐法化刀、即墨刀、安阳刀等,刀身大而厚重,多流通于山东各地。尖首刀为燕国所铸,刀身薄小、细长。 楚国主要用铜质仿贝作为流通货币。这种仿贝称为蚁鼻钱,有不同的文字铸在上面,因为铜质仿贝上的文字形状奇特,所以也被称为鬼脸钱。 

中国古代货币历史十分悠久,从自然货币到人工货币,从杂乱不一的形状到统一,从金属货币到纸钞,它映射出每个朝代的经济与社会文明的发展,使我们更好地思索它的价值,并不只是买买买那么简单~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