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孩子和坏孩子的区别在哪?

2024-05-07 13:07

1. 好孩子和坏孩子的区别在哪?

“好孩子”和“坏孩子”的定义,看法角度不同、时代不同,界定也不同。也就是说,区别肯定是有的,但评价标准不同,会有颠覆性的看法。
从地域不同的看法差别看,很多国人认为,听话的孩子就是好孩子,爱调皮,有自己的主见,顽皮,太好动的孩子就很自然地被归纳入不听话的坏孩子的行列。而西人则认为,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不存在谁好谁不好的问题,他们相信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长。对于好动的孩子的诠释是:active kids,active mind。这是什么意思呢?这就是指爱动的孩子,其实脑瓜是很灵活很聪明的。
从时代差别看,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左右,很多父母为孩子择婚,男孩“老实”是一个标准。但现在太老实的男孩子,想找到结婚对象非常难。
PS:个人认为,好孩子和坏孩子应该以品质来划分。比如从小就吸毒、害人、霸凌、偷盗,以及违反公共道德和生活公德的孩子,无论如何也划不到好孩子序列。

好孩子和坏孩子的区别在哪?

2. 好孩子与坏孩子

我们经常听父母说:要做个好孩子,不要做坏孩子。
  
  
 那么,什么样的算是好孩子,什么样的算是坏孩子呢?
  
 多数情况下,父母是用自己的判断标准来判断孩子的好坏,说:你看今天这件事你又做错了吧,你今天又是坏孩子了;你要听话,听话就是个好孩子。
  
 现在社会里,听话的孩子不一定就是好孩子。听话的孩子多数情况下是没有主见的孩子,小的时候没有养成有主见的品质,长大之后也是一个没主见的孩子。
  
 孩子的好坏要脱离道德绑架。判断孩子的好坏,要站在客观事实上进行判断,进行理性的判断,站在中立的角度看孩子的行为、品质。
  
 只要孩子不作恶,那他就是一个好孩子。要给孩子试错的机会,要给孩子做出理性选择、进行判断的机会。
  
 这样成长起来的孩子是开心的、快乐的、内心是强大的。

3. 好孩子和坏孩子

各位亲爱的家人,接下来我要讲的是好孩子的和坏孩子。受李丽老师的微课影响,我启动了关于好孩子和坏孩子的一些理念和想法分享一下。
  
  
 我们从小到大都曾经被别人说过,你是一个好孩子做的真好,我们也常常渴望被别人这样的赞美夸奖认可,那么好孩子是什么概念呢?好孩子就是别人家的孩子,好孩子就是懂事。听话,照做,能够按照老师和家长的要求去做。把事情做到完美,认真和细致。这就是好孩子的标准。
  
  我们中国式的教育大多是好孩子式的教育。当我们做得很好的时候,我们就会得到别人的夸奖赞美认可允许。所以我们的内心一直想做一个好孩子。但是我们每一个人心里都住着一个好孩子和一个坏孩子。当我们做得不好的时候,我们的家长我们的教育,就会对我们批评指责,不被允许不被认可,所以我们就想拼命努力的去做一个好孩子。
  
  而一旦我们自己做的不好的时候,我们就会对自己进行批评指责。甚至抱怨。焦虑,恐惧等等。
  
  当我们长大之后。我们会沿着小时候的模式继续在社会上面生存着。工作的时候,我们要做一个好领导好员工,生活中我们要成为一个。好妈妈,好爸爸。好媳妇,当我们做的不够好,我们就会对自己指责批评。当我们不断地对自己批评的时候,我们就形成了两种声音。在这两种声音中就形成了抗拒和打架。
  
  这两种声音会导致我们身上能量的流失,让我们不知所措,一会儿往东一会往西,,就像你站在十字路口都不知道往哪里去,如果一个人想做一件事情,他的目标一致,身心是合一,他会很快达成目的。然而,就是因为我们不能接纳我们内在坏孩子,只能接受那个好孩子。所以我们很难让自己成为。一个身心合一的人,我们的力量也被分散掉。
  
  这就是我们的问题,一个好孩子和一个坏孩子之间的对抗。
  
  因此。在我们成长过程中我们如果对我们的孩子有所期待,希望我们的孩子变得更好,这样也会导致他以后的生活会成为我们之前的模式。所以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我们不仅仅要教育他们如何成为一个好孩子,还要。对他们进行挫折教育。让他们在挫败中看到正面滴价值和观念。比如一个孩子,跌倒了。好孩子教育方式,勇敢别哭,
  
 有效的教育方式是,你摔倒了疼吗?妈妈很心疼你,然后说怎么样不摔倒呢?如果摔倒了又能怎么样呢?
  
 所以说教育孩子是一个学问,最重要的是不管是遇到好事还是坏事都要找到正面的意义和价值,同时从正反两面和孩子沟通。就是,无论发生啥事都是正确的事。
  
 *

好孩子和坏孩子

4. 关于好孩子和坏孩子

(图片来自百度,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删)
  
  为了维持班级的秩序,班主任老师委任了又高又壮的男同学作为秩序巡查员,他的任务就是把行为出格,不守秩序的每一位同学的名字以及他不遵守秩序的时间、地点、方式记录下来,然后把这些记录提交给老师,再由老师在课前或课后挨个点名批评。
  
 自从有了班级秩序巡查员,我的外甥总是榜上有名,几乎每天都要被老师当着全班的面点名“关注”一下。我对外甥说:“你最近的表现可能有些过火了,要注意约束一下自己;但是......”
  
 我说:“但是,不要百分百做到符合规范要求。”
  
 对于小孩子淘气的问题,我是这样看的:
  
 古今中外的人物传记,不论是中国的“天降祥瑞”还是外国的“砍樱桃树”我们发现这里面都是满满的扯犊子,不足为凭,因此,我们只能从文学作品中寻找到些许依凭。
  
 不论是身为小木偶的匹诺乔,还是骑鹅旅行的尼尔斯,不论是喜欢恶作剧的杨.比比杨,还是喜欢探险的汤姆索亚;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顽劣难化和淘气通天。那么问题就来了,这些个盘故事的高手为何不去描写具备温良恭俭让之美德的好孩子却偏偏要去写这些淘气包和捣蛋鬼呢?
  
 原因是很明显的。淘气包和捣蛋鬼们把本来应当是一马平川枯燥无趣的生活以恶作剧的方式搅和的昏天黑地一波三折,他们也藉此获得了体力和智慧的两方面的多元的敏捷性,并且他们也由此增长了见识和本领,这些本领为他们波澜壮阔的冒险生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那么这些个盘故事的高手为何只喜欢把坏孩子作为主角来写,而对把温良恭俭让天地君亲师奉为不二典章的好孩子却惜墨如金呢?我只能说——高手们不可能对于好孩子们的美德视而不见,只不过他们从这美德的另一面看到了不同的场景——平庸、懦弱、虚伪......
  
 好孩子们把预见的生活中的一切危机都事先予以解决了,并把这些作为生活的常态,而这些解决的方式,通常就被世俗称之为美德。而每一个富有生活经验和善于思考的人都懂得 ,一个人不可能预见到他生活中的每一处危机,就像一个航海的人不可能预见到他航行途中的每一处惊涛骇浪沟壑暗礁一样,而那些不被我们用常规的方式预见到的危机才是塑造我们生活基本形态的本质所在;所谓的坏孩子们的行为方式并不在遵循常规生活的习惯性地延续,他们要做的,或者说他们将来要做的就是直面那些足以塑造我们生活形态的本质的力量,并试图加以干预和改变。这就是我对于所谓的好孩子与坏孩子的看法。
  
 古代人喜欢把有用的人才比作千里马,在这个比喻之外还有一个相马师叫伯乐的传说。我说这些事就是想问一下班主任老师们,你们有见过一开始就温驯贤良的千里马吗?哪一匹刚入世的千里马不是见人又踢又咬,把试图骑到它背上的人给一个蹶子掀翻在地?温驯贤良从来就不是千里马的本色,同样,有作为的人才也绝不会是一味顺从的那种人。让一匹从野外捕获的千里马顺从听话其实也很简单,只要把它的四条腿绑结实了,再用皮鞭加以挞伐就可以了;但这里有个问题,用这样方式驯服的千里马还能够一日千里吗?
  
 答案是否定的,对于一匹桀骜不驯的千里马,它需要的是规范的约束,而绝不是精神和肉体的挞伐。千里马之所以成为千里马,懂得遵守规范固然重要,但不被额外的精神和肉体的伤害同等重要。
  
 先贤说育人要因材施教。对于“好孩子”,要侧重于培养他们的勇气和冒险精神以及诚实地面对自己内心想法的能力;对于“坏孩子”,要培养他们遵守社会规范和讲究礼节。总之,现代教育不应当成为把所有的学生都加工成同一个模具下的产品。它的职责是,让每个人的才学和见识都能得到更大程度的利用和发挥。
  
 我个人以为,让一个我们通常认为的好孩子重新具备勇敢和冒险精神以及诚实的面对自己的内心远比让一个坏孩子去遵守社会规范要困难得多;而我们从民间到学校的整个教育理念都恰恰相反,当然也都在做南辕北辙的事情就不足为怪了。
  
 巴尔扎克说:大家要让深山中的狮子像侯爵夫人的哈巴狗一样梳理整齐洒上香水......
  
 大约众多的家长们和学校的老师以及班主任们就在做这样的事情吧,因为他们不懂得也不理解属于狮子的星辰大海有多么广阔和辽远。
  
 
  
  
 
                                          
 
    
 
  
 (该图片由 Hier und jetzt endet leider meine Reise auf Pixabay aber 在 Pixabay 上发布)
  
 
  
  
 二〇二一年四月于盱眙

5. 好孩子和坏孩子的区别是什么?

有这么一个孩子,从小学习不好,小学三年级就偷偷抽烟,烧同学的头发,经常打架,霸凌同学,什么坏事都做过了,家里经济条件很不好,他还偷钱出去请客吃饭,中学一度还加入了帮派。这大概就是人们说的坏孩子吧。
这个坏孩子后来怎么样呢?后来他被少辅组的几位义工关怀和引导,重新燃起了对音乐的热情,有一个义工提醒他“为什么不把打架的力气用在音乐上?”他恍然大悟,浑身的精力突然有了去处,从此走上了音乐的道路。这个曾经的“坏孩子”叫萧敬腾。
好孩子和坏孩子的区别是什么?
区别不是成长过程中,得到过多少A还是D,不是有没有乖乖听老师的话家长的话,不是读了多少书,而是孩子是不是得到过陪伴和爱。

 
得到过高质量的陪伴和爱的孩子,意味着获得了自信心和安全感、意味着生命获得了链接。有自信心和安全感的孩子,会从内心肯定自己,而有爱的链接的孩子会懂的如何去爱别人。这样的孩子能做到自信自爱自尊,而这正是自我价值的重要三点。
一个人的自我价值是在成长过程中建立起来的,这一点毋庸置疑。
萧敬腾从“曾经不能控制自己,很迷茫”的自我价值混乱的阶段走入了“为什么不把打架的力气用在音乐上”的明晰的阶段,他从音乐中找到了自信、自爱、自尊。
而他这个人生圆环中,最重要的也是最幸运的一环是遇到了生命中给予引导的义工,他们的陪伴和爱,开启了他的音乐理想,帮助他找到了这份价值。


更多育儿感悟,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半夏手札。谢谢。

好孩子和坏孩子的区别是什么?

6. 好孩子坏孩子

由古到今,好孩子就是学识渊博,有能者而居其名;坏孩子则是整天玩乐,打架闹事,抽烟喝酒纹身早恋,这就是此社会长辈对后辈的观点,而阳子也相信,此观点有一天也会被推翻。
  
  
 世界上哪有好与坏之分,只是谁在表面上做的好看谁就是好,私生活大家察觉不到还是好,坏孩子则是性格耿直,什么事情都坐在表面上,当然,阳子也只是在为一部分的人抱不平,为什么我们做的事情在别人眼中终究是坏事!
  
 说说我自己的事情吧,我做过许多令人厌恶的事情,也做过很多让自己后悔的事情,而我没后悔过的,则是当了大人眼里的坏孩子,我曾经也是第一名,我也是佼佼者,后来在长辈们的攀比下,我厌恶了学习,我很后悔当初没有用功,但是也谢谢他们让我看清楚了生活,他们拿后辈的成绩去攀比去争光,去唾弃别人家的孩子,他们却忘了思考这样否伤了孩子的自尊,他们总是以为孩子没有尊严,他们做的都是为了孩子。
  
 初中我就学会了抽烟喝酒打架,可是我知道在地铁上给老弱病残让座,我知道如果我在抽烟,对面走来了小孩和孕妇,我知道走开点憋着不把烟吐出来,等她们过去了我才吐出烟圈,我看过很多网上传的小视频,在地铁上很多“绅士”看到孕妇或者老弱病残就假装睡觉,更有的甚至对弱者大打出手,难道好孩子就只是在家人面前表现一下吗?这个世界怎么了?
  
 好学生和坏学生,不管在哪一个面,都有好,也有坏,也并不是所有的好学生都像我所说那样,也并不是所有的坏学生都像上述一样,一念之间,成就好恶。

7. 好孩子,坏孩子

在我周围,或在一些公共场所,经常能听到家长们这样的谈论:“你的孩子多好啊,成绩在全校前X名,哪像我的孩子。唉……”
  
   这种羡慕和忧虑我一点也不陌生。作为一个学生成绩后进的孩子的母亲,我也曾发出过类似的感慨。但我渐渐有所反省:为什么要拿学习成绩作为衡量孩子的唯一标准呢?为什么要在这一点上和别的孩子比较呢?
  
   然而,不可否认,现在社会上普遍流行的评价孩子的主要标准,就是学习成绩。这当然是有道理的,一个孩子的学习成绩可以反映出他的学习能力和毅力,将来是否能适应这个学习型的社会。家长们的忧虑、焦虑就由此而生。孩子长到三四岁(甚至更早),家长们就开始忙了,找好的托儿所(最好是双语的,或和艺术有关的),参加各种兴趣班,然后是好的小学,好的中学,好的学习环境,然后是一流大学……而这一切都要那成绩作重要指标,优胜劣汰。一种社会评价也就是在这样的相互认可和作用下形成的。现在我很是怀疑这种标准。孰优孰劣,是好是坏,其实远没有那么简单。我们要培养的并不是考试机器,而是心智健全、善良美好的人。而当孩子的心理承受力还很脆弱的时候,对于他身上的优点、长处的发现和肯定,对他该是多么重要。其实,我认为每个孩子都是特别的,好的,也就是说,都是好孩子。你肯定他好的地方,他只回越来越好,而不会越来越坏。尤其对那些长期被单一的成绩标准压得喘不过气来的孩子,这种肯定将会对他的一生多产生影响,他会获得自信,他对自身和他人的判断就会不那么概念、简单、粗暴,他会变得丰富。也许他将来不会有高薪优职,不是所谓的“社会精英“,那又有什么关系,社会就是由不同特点的人组成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方天地,他会开拓自己的.世界。一个人若有快乐安静的人生,你就不能说他的人生是不富足的。而一个长期被认为一无是初的孩子,他的内心在受到粗暴践踏的同时,会产生怎样的扭曲,滋长怎样危险的心理,那才是真正值得忧虑的。
  
   一个所谓的“好孩子”身上也许就潜伏着一个“坏孩子”的影子,而一个所谓的“坏孩子”也许只是一个“好孩子”身上暂时的外衣。事物永在变化中。
  
   所谓大人口中说的“好孩子”,“坏孩子”,“好学生”,“坏学生”无非是学习成绩的好与坏。这个标准一直在无形中虐杀着孩子,虐杀着学生。
  
   每每看到那些小朋友正开心的玩,却被父母无情的叫回家,开始苦读。我的心里总是一阵刀绞。为什么!为什么会这样?我想不出更好的答案回答我自己,唯一的一个答案便是:学习比什么更重要!可这个答案连我自己也大吃一惊。怎么会这样?我终于明白了。因为在家长的心里,只有让孩子学习,并且学好,学的呱呱叫,才会有前途。我并不反对。这的确是对的,现在的社会太需要人才了,可是,这对孩子不免有些残酷了吗?可能您会说,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先苦后甜嘛。可您是否想过,您的孩子在面对这怎样的苦闷,这样的懊恼时的心情吗?您太不了解您的孩子了!
  
   他需要的不是您给他的承诺,什么去游玩,去吃好吃的……诛如此类的。他知道,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吃下去了,玩过了,后面还有更危险,更可怕的在等着他。
  
   家长们啊!你们知道吗?现在的学生把学校叫成监狱啊!是什么让他们这样想?是什么让他们把学习知识的场所想象成监狱?是家长,是老师!是你们给他们的压力使他们厌烦,是你们把原本美丽的校园变得那样的恐怖,那样的阴森。是你们吞噬了孩子美好,善良,烂漫的心灵,是你们摧残了孩子的自由,不是别人,就是你们!
  
   有些父母用激将法想刺激孩子,让他振作,但可能孩子会认为这是你瞧不起他,这会使他更加的叛逆,会处处的顶撞家长。因为他觉得这个世界已不再美好,这世界已没有他留恋的啦。而有些则会自暴自弃,想想自己的父母都这样说了,还有什么用,读书都没用了,自己还去学校干嘛。他将会步入社会,可能会犯罪,也可能在家里无所事事,听着家里人对他的责骂,心里积压了太多的苦衷,却无处倾诉。这会使他心里郁闷,最终发疯。当然还有好的,有些孩子听了,会发奋读书,但最终可能会走上和上述相似的道路,也可能会成才。
  
   家长们啊!多与孩子沟通吧!还有什么比自己孩子更重要的。当你发现孩子有些寡言了,不要不在乎,可能是你孩子有什么事了,要及时沟通啊!

好孩子,坏孩子

8. 坏孩子与好孩子

#教育听我说#孩子的成长与教育,是我们每个家长的心头大事。作为现代的孩子,不再像从前那样,任他自己长大。只要能吃饱就好了。而现在,孩子的教育是让人头疼的大事,也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有这样一则故事:著名成功学家拿破仑·希尔从小被认定是一个坏孩子。母牛走失了,树莫名其妙地被砍倒了,每个人都认定是他干的。甚至父亲和哥哥都认为他很坏。人们都认为母亲死了,没有人管教是拿破仑·希尔变坏的主要原因。既然大家都这么认为,他也就无所谓了。
  
 有一天,父亲说要再婚,大家都担心新妈妈对拿破仑·希尔的管教会使他的脾性更坏。希尔自己也打定主意,根本不把继母放在眼里。
  
 陌生的女人终于走进家门,她走到每个房间,愉快地向每个人打招呼。当走到希尔面前时,希尔像枪杆一样站得笔直,双手叉在胸前,冷漠地瞪着她,一丝欢迎的意思也没有。
  
 “这就是拿破仑,”父亲介绍说,“全家最坏的孩子。”
  
 其实,不是每个孩子一生下来,就是坏孩子。只是,经过后天环境的影响,以及家庭生活习惯的熊涛,慢慢的,他就变了。变得不再是那个单纯善良的小孩了。也许,他的内心深处有了扭曲的心理,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制止,从而发展成不 健康 的心理。
  
 令希尔永生难忘的是继母当时所说的话。她把手放在希尔的肩上,看着他眼里闪烁着光芒。
  
 “最坏的孩子?”她说,“一点儿也不,他是全家最聪明的孩子,我们要把他的本性诱导出来。”
  
 继母造就了拿破仑·希尔,她相信他是个好孩子。一个继母对一个孩子有这种信心,那是为拿破仑·希尔后来的成功奠定了多么深厚的基础啊!
  
 从这里让我深深的体会知道:
  
 抱怨一个孩子,孩子就可能自暴自弃,向大人抱怨的方向发展自己;赏识一个孩子,孩子会心存感激,心生希望,同样会朝着大人赏识的方向发展自己。小孩子如此,大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