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导机制仍待疏通降准之后期待降息

2024-05-13 03:17

1. 传导机制仍待疏通降准之后期待降息

9月11日,央行公布了8月金融及信贷数据。其中,8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21万亿、新增社融1.98万亿、M2同比增速8.2%。具体来看:
(一)人民币贷款小幅回升,结构性问题仍存
新增人民币贷款小幅回升。8月金融机构新增人民币贷款1.21万亿,同比少增700亿;尽管环比仅小幅增加1500亿,但流向金融部门(非银行业金融机构)环比大幅少增3273亿元,流向实体部门(居民和企业等)则大幅多增,显示出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有所改善。
分项来看,短贷和票据新增贡献较大。其中,短贷在7月的季节性回落之后有所恢复,8月居民短贷新增1998亿,环比多增1303亿,企业贷款仍在减少,但环比少减1840亿;票据融资新增则达到2426亿,较7月进一步增加1142亿,或与部分企业使用低成本票据融资代替短贷有关。
中长期贷款方面改观不大,结构问题仍存。居民部门新增4540亿,与上月基本持平;企业部门新增4285亿,较上月多增607亿,不仅规模增长不多,在中长期贷款中的比重依然偏低。在笔者看来,经济基本面带来的压力之下,至少在8月金融机构风险偏好仍未观察到降低迹象、实体部门融资需求持续偏弱。


(二)贷款和票据助力社融环比大幅改善
8月社融新增1.98亿,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但环比大幅多增9688亿,主要依靠人民币贷款和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其中,社融口径人民币贷款新增1.3万亿,因该口径未考虑对非银金融机构的贷款变动,环比多增达到4914亿;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新增157亿,显示票据市场依然不活跃,但较上月已大幅改善约4720亿,与8月票据到期量较7月大幅减少有关。
直接融资依然保持规模。8月企业债券发行继续回升,新增3041亿、环比多增801亿;专项债发行较7月有所放缓,但净融资仍有3213亿,考虑到年内额度几乎用尽、提前下达额度尚未到位情况下,预计9月将会缩量;股票融资在科创板新股发行后正常回落,新增256亿。
非标方面,信托贷款、委托贷款仍在萎缩,8月分别减少658亿、513亿,显示结构性去杠杆、房地产融资收紧的影响仍在延续;用益信托数据显示,8月房地产类集合信托成立金额同比大幅下滑45%左右。


(三)9月全面降准将提振M1、M2增速
此外,笔者认为当前货币供应量与经济基本面情况密切相关。就实际经济情况而言,近期中美磋商波折不断,谈判前景不明仍是短期内影响中国经济走势最大的不确定性;内外压力之下,7月工业生产、社零、基建、制造业、信贷等各项经济金融数据表现均难言乐观;8月PMI则再次回落,发电煤耗等高频数据也并未显示出转好迹象,已经公布的外贸数据也表现不佳,对美出口增速进一步下滑。

上述条件决定了当前实体融资需求依然疲软、银行等金融机构的风险偏好也并未降低,而防风险也未曾放松,央行坚持不搞“大水漫灌”,房地产融资政策的收紧仍在持续。在此背景下,8月M2同比增长8.2%,较7月小幅回升0.1%;M1增速为3.4%,小幅改善0.3%,整体仍然偏弱。当然,伴随着9月全面降准的实施,后续货币供应量增速有望反弹。

(四)猪周期下通胀并未形成掣肘,疏通传导机制期待更多工具
总体来看,8月金融及信贷数据环比大幅回暖,但整体符合预期,实体经济融资仍然偏弱的事实尚未改变,结构性问题依然凸显。值得关注的是,为对冲经济下行压力,9月6日央行宣布实施全面和定向降准,共计释放长期资金约9000亿元,开启了新一轮全面宽松,体现了高层多措并举稳经济、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的决心。
后续随着降准的实施,货币供应量增速、企业贷款数据大概率将有所改善,但在笔者看来,结构性问题的解决、传导机制的疏通仍需要配合其他更多工具和改革。具体而言:
一是更加灵活的运用定向工具,最大限度发挥TMLF、定向降准、再贴现再贷款等工具精准发力的作用,引导资金更多流向实体、尤其是民营及中小微部门。
二是完善价格型工具的运用机制,LPR改革之后可以期待降息。尽管猪周期下近期通胀压力有所加大,但近期政策层在密集出台措施稳定猪肉价格,且剔除猪肉以后的核心CPI、PPI、平减指数等指标仍处于较低水平,全球降息周期也已开启,诸多因素将给予货币政策更多空间。在此背景下,接下来央行可以通过下调MLF利率的“降息”方式,推动实际利率水平逐步降低、从而带动实体融资需求。
三是通过加速推进金融供给侧改革措施来解决问题,如贷款利率“两轨合一轨”、中小银行的“三档两优”存款准备金制度、房地产融资调控常态化等长期制度若能逐步完善落地,将对疏通传导机制、加强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意义重大。

传导机制仍待疏通降准之后期待降息

2. 降息政策对经济增长的传导机制

亲,很荣幸可以回答您的问题哟~老师这边给您查到的信息是:降息政策对经济增长的传导机制:降息政策对经济增长的传导机制是当前降息、降准等多策并举的背景下,实体经济融资利率下降却并不如预期,其重要原因就是利率传导机制的不完善按照“MLF利率→LPR→贷款利率”的利率传导机制,降息有助于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激发市场主体融资需求,稳信用、稳增长。由于我国利率并没有完全市场化,所以我国利率的传导机制呈现其特殊性。当中央银行调控利率的时候,会影响存贷款,进一步影响消费和投资【摘要】
降息政策对经济增长的传导机制【提问】
亲,很荣幸可以回答您的问题哟~老师这边给您查到的信息是:降息政策对经济增长的传导机制:降息政策对经济增长的传导机制是当前降息、降准等多策并举的背景下,实体经济融资利率下降却并不如预期,其重要原因就是利率传导机制的不完善按照“MLF利率→LPR→贷款利率”的利率传导机制,降息有助于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激发市场主体融资需求,稳信用、稳增长。由于我国利率并没有完全市场化,所以我国利率的传导机制呈现其特殊性。当中央银行调控利率的时候,会影响存贷款,进一步影响消费和投资【回答】
建议事项~亲~[鲜花]现在疫情反复出门在外一定要注意安全哟~[开心],出门带好口罩勤洗手呀!祝您生活愉快哟~[鲜花]【回答】

3. 降准降息仍有空间 货币政策将更灵活适度

逆周期调节加码 金融加力输血实体经济
 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正明显加大。今年一季度,央行综合运用全面以及定向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下调政策性利率、再贷款、再贴现等多种工具手段,引导社会融资成本持续下行,保持流动性在合理充裕水平。
 业内人士表示,当前我国货币政策空间充裕,货币政策工具种类较多,按照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更加灵活适度的要求,降准和降息仍有空间和必要。包括MLF利率在内的政策利率体系还将趋势性下移,而对是否降低存款基准利率,应综合评估,适时实施。
 多工具“上阵” 货币政策量价齐动
 “从中央银行流动性管理来说我们有多种工具,有全面降准、定向降准,还有中期借贷便利、公开市场操作,可以提供长、中、短期流动性,还有结构性的货币政策工具,也可以提供流动性,中央银行提供流动性的能力是毋庸置疑的。”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孙国峰日前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今年以来,央行全面以及定向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多次下调政策性利率引导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下行以及多次推动再贷款、再贴现政策落地,整体来看,我国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明显加大。
 在“量”方面,央行多次进行公开市场操作投放短期流动性,并通过自1月以来的3次降准释放长期流动性:1月6日,全面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3月16日,实施普惠金融定向降准;4月3日,宣布对中小银行分两次实施定向降准。值得注意的是,央行自4月7日起还将金融机构在央行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从0.72%下调至0.35%,推动银行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在“价”方面,自2月以来,央行则多次下调政策性利率,切实带动社会融资成本降低。2月内,7天期、14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中标利率均有所下调,在3月15日,央行再次将MLF操作中标利率下降20个基点至2.95%,MLF利率3年来首次跌破3%。
 4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显示,一年期LPR为3.85%,五年期以上LPR为4.65%,对比3月LPR利率分别下调20个基点和10个基点,这也是自去年8月LPR改革以来的单月最大降幅。“鉴于当前新发放贷款已主要转向以LPR为参考基础定价,预计贷款利率也将出现加速下行态势。”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自疫情发生以来,央行还推出了多项结构性政策,在不同阶段对不同实体定向施行“精准滴灌”。“这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帮助点多面广、市场融资成本较高的中小微企业获得再贷款、再贴现的政策支持。”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刘国强表示。
 效果显现 金融数据传递暖意
 近日公布的多项数据显示,央行货币政策逆周期调控效果正在显现,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进一步增强。
 一季度末,广义货币(M2)余额同比增长10.1%,增速创近3年新高;一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11.08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2.47万亿元;一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7.1万亿元,是季度最高水平。尤其是3月金融数据较2月有明显改善,并普遍超过市场预期,显示出在政策助力下,伴随着复工复产节奏的加快,实体融资需求逐渐回暖。
 “一季度经济是受疫情影响的承压期,经济下行的压力比较大。在政策的引导下,商业银行信贷投放较多,推动了M2增速的大幅度回升,应该说全社会的流动性持续保持在合理充裕的状态。”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司长阮健弘表示。
 业内专家也表示,3月我国CPI涨幅快速回落,通胀出现下行拐点,而3月末M2增速和3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均高于名义GDP增速,保持较快增长,体现了从宽货币向宽信用的转化。“一季度人民银行通过降准、再贷款这些工具释放长期流动性2万亿元,新增人民币贷款7.1万亿元,这样算下来每1元的流动性投放支持了3.5元的贷款增长,是1:3.5的倍数放大效应,所以传导效率是很明显的。”孙国峰表示。
 信贷支持实体经济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也在增强。根据央行4月16日亮出的“成绩单”,抗疫和受疫情影响大的行业均得到有力贷款支持。此外,较多中长期贷款流向制造业、基础设施和服务业领域。小微贷款规模和覆盖面快速恢复了向上增长的趋势,3月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3.6%。
 空间充足 “更加灵活适度”
 4月17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更加灵活适度,运用降准、降息、再贷款等手段,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引导贷款市场利率下行,把资金用到支持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微企业上。
 “当前我国货币政策空间充裕,货币政策工具种类较多,有能力保持市场稳定,降低疫情对经济带来的冲击。预计未来货币政策将积极与财政政策配合,提升国内的总需求,保障经济快速反弹。”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李义举表示。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按照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更加灵活适度的要求,降准和降息仍有空间和必要。
 李义举表示,未来财政政策将通过发行抗疫特别国债、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方式不断发力,新基建等领域的投入也将不断增大。新网银行首席研究员董希淼也表示,应继续用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基于“三档两优”存款准备金率政策框架,继续对中小银行实施定向降准,支持中小银行更好地服务中小微企业。
 降息方面,王青表示,下一步包括MLF利率在内的政策利率体系还将趋势性下移。这也意味着短期内LPR报价还有下行空间,不排除二季度内再度下行的可能。
 董希淼表示,对是否降低存款基准利率、何时采取降息措施,应综合评估,适时实施。总体而言,下调存款基准利率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银行负债成本。因此,可在一定条件下,有选择地适度下调存款基准利率。调整存款基准利率,可以按照“先长期、大额,后短期、小额”顺序,有差别、分步骤地推进。

降准降息仍有空间 货币政策将更灵活适度

4. 浅析央行实施降息,降准的金融政策对货币基金的影响

  你这是考试等答案吗?   对货币来说不是什么好消息,货币宽松。货币基金收益有一段时间猛然走高,那是哪段时间钱荒造成的,而宽松状态下,收益会比平时低
  首先谈谈降息降准的影响吧    
  影响一 有利于企业融资支持实体经济
  英大证券经济学家李大霄对华商报记者说,央行降息的消息确实有点意外。货币市场宽松环境有利于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有利于房地产市场稳定,对经济增长有重要的稳定作用。
  影响二 有利减缓股市下跌形势 周一高开概率大
  最近股市大跌,是因为前期大部分股票被高估了,虽然降息降准的利好作用并不能改变大部分高估股票下降压力,但是可以对市场大幅波动起到重要的减缓作用。
  央行降息,可以说给了股市一剂猛药,股市周一大规模高开的概率非常大,而且消息也有利于刺激实体经济。这明显是为了呵护市场,预计也能起到呵护作用,但是这只能是缓解股市下跌,从中期来看股市仍然有下行风险。
  影响三 利好房地产和装修等关联行业
  对房地产市场来说,利好再次出现。第一、下半年房地产市场库存压力会继续释放,部分城市或有库存不足风险。降息降准都会利好开发贷资金成本下降、规模增加,利好房企积极拿地和补仓。第二、房价上涨预期继续强化,鼓励购房者积极入市,房贷成本继续降低,缓解了前5月以来房价上涨的风险。第三、市场复苏节奏加快,房地产市场活跃度继续上升,有助于增加房地产市场关联产业如建筑、装修等产业的发展。

5. 降息往往意味着人民币的贬值预期加强,因为对于出口业务占比较大的企业来说,降息属于利空消息 降息与人

降息,你存一年得到的利息就少了,人民币就不如以前吸引人了,不如以前值钱了,有一部分不想持有人民币了,市场上抛售人民币,所以就贬值。

人民币贬值对于出口企业来说是利好,本币贬值利于出口,举个例子,你在中国生产或者采购一个产品,成本60元钱,出口金额是10美元,不考虑退税因素,以前人民币兑美元汇率6.1:1,你收汇10美元,银行给你兑换成61元人民币,利润是1元。如果人民币贬值了,汇率6.3:1了,你在国内的成本不会有太大变化,还是60元,而收汇10美元,银行给你兑换63元人民币,你的利润是3元。

从实际业务的操作来看,人民币贬值可能不会给你带来2元额外利润,为了吸引客户,你可能会将汇兑收益转移一部分给客户,也就是说你可能报价会调整为9.8美元,这样你的利润会变成9.8x6.3-60=1.74元。

从宏观市场考虑,人民币贬值前,中国产品的报价是10美元,印度产品的报价时9.9美元,这样客户会转向印度产品,而人民币贬值后,中国产品报价9.8美元,比印度产品更有吸引力,客户会买中国产品,中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上升了,市场份额会提高,外贸公司接到更多的订单,总体利润也会提高的。

做外贸最怕的就是人民币对内贬值,对外升值,也就是国内通胀高企,而对外还保持坚挺,国内采购成本不断上升,而美元换来的人民币逐步减少,内外夹击,外贸公司纷纷倒闭。

降息往往意味着人民币的贬值预期加强,因为对于出口业务占比较大的企业来说,降息属于利空消息 降息与人

6. 结合货币政策内容,谈谈你对央行降息的看法

这一次降息被说成是非对称的降息,不过我们要说的就是在贷款利率6%存款利率3%的情况下,你如果下调3%的利率存款利率是零可能吗?在这样的情况下肯定是要贷款降息多存款降息少的,我们应当按照贷款利率降低的比例与存款利率降低的比例进行比较,这样央行给银行贷款利率降低的比例是更低的,如果贷款与存款的利率同比例下降,则这次贷款应当降息0.5%才对。


这次央行意外加息,大家总从国内找原因是不够的,要记住小船的池子论,当初就说美国QE放水他加息提准做池子,现在美国退出QE他的池子要放水了!而且中外利率差别很大,境外人民币利率就极低,沪港通了必须消除利率套利空间!不要忘记巴西印度在经济不好时的加息也是为了国际汇率原因,中国这次也有的!所以这次的降息应当是对冲国际影响的,是对冲沪港通的国际资本套利空间的。对池子论的问题,当初本人就论述过,这是一个《央行的难局》。

对於连续降息和放水,对市场的另外的影响就是热钱的动向,人民币的宽松带来的还有人民币贬值的预期,人民币的坚挺与央行的紧缩是有关的,因此在人民币贬值的预期下,进入中国市场渔利的热钱是有可能撤出的,尤其是中国经济承受压力的时候更可能撤出,股市价格高涨,以前进入的热钱可以顺利高位抛出了,因此更有跑路的条件,因此对热钱的去留是必需注意的。

央行这次降息还要说货币政策是中性不变的,这耐人寻味的话才是关键!这中性首先是在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的差别之上,我们央行公开的利率是名义利率,而中国的实际利率是要考虑了通胀因素,扣除通胀影响的,中国的通胀从CPI是6%以上PPI是8-9%变成CPI是2%左右PPI则变成-2%以下,这样的变化等於实际利率提高了6-7%,如此的实际利率的增加才是中国GDP低迷的原因,但在QE没有退出楼市没有低迷的时候,你降息则流动性泛滥和房地产套现是受不了的,现在股市虽然也涨了,但股市以前QE时的点位甚至比现在高,但楼市就大大不同了,有巨额的浮盈的,因此中国的货币政策真的好艰难。所谓的中性还有一个关键就是前面说的与小船的池子论相吻合的,是他当初政策的一个延续,所以说他没有改变当初的货币政策轨迹,也是非常有道理的。

还有一个层面就是大家非常关注的降准为什么没有出现?这里就是央行采取了SLF、MLF和PSL三个定向金融工具替代了直接的降准,这里的好处是直接降准资金到哪里是难以控制的,会造成市场的流动性不均衡,也就是本人一直说的流动性不均衡渔利问题,而采取上述金融工具的放款,则是非常定向的,可以确定到具体的方向,我们将之叫做微刺激,但这个微刺激的规模是可以很大的,央行刚刚MLF就放了7695亿元,规模是与两次降准相当的,但这样的宽松资本难以余力,所以他们对此是评价不高和选择性失明的。所以微刺激的微是微观层面的微而不是微小的微,这里大家也一定要注意。还有就是银行潜规则的改变,以前银行找央行救助的潜规则就是银行是央妈兜底,但谁要找央妈履行央行最後贷款人义务,就是要银行行长下课!现在央行的新工具是鼓励银行找央行的,这样的改变值得注意!而保留很高的银行准备金在央行手里,也是一种变相维持银行安全限制投机的做法,不光的货币调控,保证金真的要在经济下行的时候起到担保的作用。

7. 为什么政府的货币政策(比如降息降准)会影响总需求

简单来说就是市场货币供给量。
你存钱在商业银行,商业银行库存的现金按比例存放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剩下的他们可以放贷。
也就是说,你存100元假设准备金是20%,那么80元可以进行放贷到市场上,80元再被其他人存入,64元被贷款放出,64元存入51元放出,……

那么准备金的升降就严重影响货币总量。
如果准备金不变,降息,那么可能有的人就不存钱了,直接消费,这样会影响货币的周转速度和商品总量。
货币总量、货币周转速度、商品总量,三者之间的关系,自己去理解吧。

为什么政府的货币政策(比如降息降准)会影响总需求

8. 为什么说整体的降息降准不利于解决通缩

双降就是刺激,刺激就是政府的手取代了市场的手,就是反改革,就是短期有利却长期不利!

降息降准作为货币政策的运用,尽管能对经济产生刺激作用,特别是能够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压力,但必须看到,随著我国经济转型的推进,货币政策的这种作用正在减退。在我国以往的经济高增长中,宽松货币政策曾经发挥了重要作用,虽然从总体上看方向正确,但客观上也产生了一些问题,最主要的就是导致货币超发,物价高涨,使民众不能充分享受到经济增长的红利。因此,在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后,对货币政策的运用已经表现得十分谨慎,虽然这并不排斥必要时全面降准降息,但中国经济增长不可能再回到以往那种过度依赖货币政策的老路上去。

事实上,通过此次降息,存款利率水平已接近10年来的最低水平,继续利用降息来刺激经济的空间已经很小。此外,在利率市场化不断推进的背景下,企业的融资需求应该更多依靠市场化来解决。此次降息的同时,央行再度扩大了存款利率上浮区间,一些银行闻风而动,将存款利率一浮到顶,新一轮利率竞争已经出现,这也将压缩贷款利率下降给企业带来的减负空间。因此,降息对经济的刺激作用已经比较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