递延所得税负债记录其他综合收益 是不是不用先交税

2024-05-05 01:46

1. 递延所得税负债记录其他综合收益 是不是不用先交税

企业今年发生亏损,税法允许用今后五年的应纳税所得额弥补亏损,如果发生亏损当年估计以后有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弥补当年的亏损,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冲减当期所得税费用。以下题为例:
a企业06年亏损600万,07—09年应纳税所得额分别为200万,200万,100万,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则亏损当年分录为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150万
贷:所得税费用
150万
07年分录为:
借:所得税费用
50万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
50万
08年09年分录同07年
06年确认了递处所得税资产,减少了所得税费用,使06年的未分配利润增加了600万*25%=150万(因为不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的话未分配利润将减少600万,而确认了减少了450万),面07年08年09年有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弥补亏损,则冲减己确认的递处所得税资产,增加当期所得税费用。
我的问题是:
为什么在发生亏损时要确认这笔递延所得税资产?这样确认的意义为何?如果不确认的话,发生亏损时以亏损额直接冲减了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不行吗?这样有什么不好呢?
答:
举个例子说明吧。
假设某企业,实现利润700万元,所得税税率25%,则:
应交所得税
=
700
*
25%
=
175万元
净利润
=
700
-
175
=
525万元
再假设,上述实现的利润700万元是分三年实现的,分别是:第一年发生亏损300万元,第二年实现利润500万元,第三年实现利润500万元,则:
第一年:
应交所得税
=
0
净利润
=
-300万元
第二年:
应交所得税
=
(500
-
300)
*
25%
=
50万元
净利润
=
500
-
50
=
450万元
累计净利润
=
-300
+
450
=
150万元
第三年:
应交所得税
=
500
*
25%
=
125万元
净利润
=
500
-
125
=
375万元
累计净利润
=
150
+
375
=
525万元
由上可见,上述两者的最终计算结果是相同的。
再来看上述例子中的第二年和第三年。照理来说,两年分别实现了相同的利润500万元,在所得税税率相等的情形下,两年的税后净利润也应当是相同的。但是,两年的净利润却偏偏相差了75万元(450
-
375),究其原因,就是第二年实现的利润在计算应交所得税时,用以弥补第一年的亏损而使得应交所得税税额减少所导致,即,第一年亏损影响第二年应交所得税减少额
=
300
*
25%
=
75万元。
为解决这一不尽合理的现象,所得税会计应用而生,即在上述第一年发生亏损时,即确认“所得税收益”(盈利时缴纳所得税,称之为“所得税费用”,相反,亏损时涉及的所得税称之为“所得税收益”),该收益形成一项资产,一种未来抵减税款的权利。于是:
第一年:
应交所得税
=
0
所得税费用
=
-300
*
25%
=
-75万元,即所得税收益75万元
应增计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
0
+
75万元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75万元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0万元
贷:所得税费用
75万元
净利润
=
-300
+
75
=
-225万元
第二年:
应交所得税
=
(500
-
300)
*
25%
=
50万元
所得税费用
=
500
*
25%
=
125万元
应减计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
125
-
50
=
75万元
借:所得税费用
125万元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50万元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
75万元
净利润
=
500
-
125
=
375万元
第三年:
应交所得税
=
500
*
25%
=
125万元
所得税费用
=
500
*
25%
=
125万元
借:所得税费用
125万元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125万元
净利润
=
500
-
125
=
375万元
可见,确认递延所得税的意义在于,使得企业各年之间实现的净利润保持平稳,避免因税收政策的影响而导致各年间净利润水平的“不合理”波动。此外,确认递延所得税也使得企业确认的资产负债,更能合理地反映出企业的实际情况。

递延所得税负债记录其他综合收益 是不是不用先交税

2. 递延所得税收益为什么是负债

不是所有递延收益都计入当期损益,只有部分符合法律规定的递延收益才计入当期损益。      按照名义金额计量的政府补助,才直接计入当期损益。但是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确认为递延收益的,应当在相关资产使用寿命内按照合理、系统的方法分期计入损益。      因为递延收益带有递延性质,主要是转入损益和权益之前的一个暂挂的过渡性项目。一般需要在未来期限内合理地进行分摊,分期确认为收入或收益,可以简单理解为预收性质的款项,即预收了收益,那么就属于负债类科目了。

3. 递延所得税负债的会计处理问题

按税法
第一年折旧 12万元,
第二年      9万元
第三年      6万元
第四年      3万元
会计法上计提的折旧每年5万元
第一年,递延所得税资产为12-5=7万
第二年递延所得税资产为9-5=4万
第三年递延所得税资产为6-5=1万
第四年,冲减递延所得税资产,2万
第五年,冲减递延所得税资产,5万
第六年,冲减递延所得税资产,5万
这样递延所得税资产就平了
第一年,应交所得税分录:
     借:所得税   50万元*30%-7*30%=12.9
         递延所得税   7*30%=2.1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50*30%=15万元
第二年,应交所得税分录:
     借:所得税   50万元*30%-4*30%=13.8
         递延所得税   4*30%=1.2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50*30%=15万元

递延所得税负债的会计处理问题

4. 递延所得税负债净增加120万元,其中20万元对应其他综合收益,算所得税费用金

24.2×18年度,甲公司经核算得出,本年递延所得税资产的期初余额为120万元,期末余额为150万元;递延所得税负债的期初余额为20万元,期末余额为0。甲公司本年与所得税相关的交易或事项中,其中包括下面两项特殊业务:
(1)因持有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确认投资收益40万元。假定该股权投资拟长期持有;
(2)因其他债权投资公允价值上升确认其他综合收益120万元。

甲公司当年实现利润总额800万元,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有关甲公司的账务处理中正确的有

【答案解析】甲公司本期形成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发生额=150-120=30(万元);递延所得税负债的本期发生额=0-20=-20(万元);其他债权投资公允价值上升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120×25%=30(万元),计入其他综合收益,不影响所得税费用,因此形成递延所得税费用=(-20-30)-30=-80(万元);

甲公司形成的应纳税所得额=800-40-(-20/25%-120)+30/25%=1 080(万元),

甲公司确认的应交所得税=1 080×25%=270(万元);所得税费用=应交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费用=270-80=190(万元)。
注意:事项(2)中其他债权投资公允价值上升确认的其他综合收益120万元直接影响所有者权益,其确认的递延所得税也是直接影响所有者权益的,不影响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并且已经包含在递延所得税负债的期末余额中,因此计算递延所得税费用时需要剔除。【摘要】
递延所得税负债净增加120万元,其中20万元对应其他综合收益,算所得税费用金【提问】
24.2×18年度,甲公司经核算得出,本年递延所得税资产的期初余额为120万元,期末余额为150万元;递延所得税负债的期初余额为20万元,期末余额为0。甲公司本年与所得税相关的交易或事项中,其中包括下面两项特殊业务:
(1)因持有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确认投资收益40万元。假定该股权投资拟长期持有;
(2)因其他债权投资公允价值上升确认其他综合收益120万元。

甲公司当年实现利润总额800万元,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有关甲公司的账务处理中正确的有

【答案解析】甲公司本期形成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发生额=150-120=30(万元);递延所得税负债的本期发生额=0-20=-20(万元);其他债权投资公允价值上升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120×25%=30(万元),计入其他综合收益,不影响所得税费用,因此形成递延所得税费用=(-20-30)-30=-80(万元);

甲公司形成的应纳税所得额=800-40-(-20/25%-120)+30/25%=1 080(万元),

甲公司确认的应交所得税=1 080×25%=270(万元);所得税费用=应交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费用=270-80=190(万元)。
注意:事项(2)中其他债权投资公允价值上升确认的其他综合收益120万元直接影响所有者权益,其确认的递延所得税也是直接影响所有者权益的,不影响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并且已经包含在递延所得税负债的期末余额中,因此计算递延所得税费用时需要剔除。【回答】

5. 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分录理解

该分录可理解为:上述增计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和负债,属于当期所得税费用的调整,应记入当期“所得税费用”科目。至于工资费用的纳税调整问题,由于该差异属于原永久性差异,不影响未来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因此,不形成暂时性差异。从暂时性差异计算公式来看,由于相关工资已发放,则应付职工薪酬(工资部分)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均为零,不存在暂时性差异。

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分录理解

6. 递延所得税资产及负债怎么理解?


7. 递延所得税负债分录怎么理解?

同学你好,很高兴为您解答!

  高顿网校为您解答:

  递延所得税负债分录理解
  该分录可理解为:上述增计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和负债,属于当期所得税费用的调整,应记入当期“所得税费用”科目。
  至于工资费用的纳税调整问题,由于该差异属于原永久性差异,不影响未来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因此,不形成暂时性差异。从暂时性差异计算公式来看,由于相关工资已发放,则应付职工薪酬(工资部分)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均为零,不存在暂时性差异。

  作为全球领先的财经证书网络教育领导品牌,高顿财经集财经教育核心资源于一身,旗下拥有高顿网校、公开课、在线直播、网站联盟、财经题库、高顿部落会计论坛、APP客户端等平台资源,为全球财经界人士提供优质的服务及全面的解决方案。

  高顿网校将始终秉承"成就年轻梦想,开创新商业文明"的企业使命,加快国际化进程,打造全球一流的财经网络学习平台!

高顿祝您生活愉快!如仍有疑问,欢迎向高顿企业知道平台提问!

递延所得税负债分录怎么理解?

8. 递延所得税资产和负债怎么理解

递延所得税资产和负债计算方法如下:递延所得税资产是根据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及适用税率计算,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时,应采用转回期间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基础计算确定。递延所得税负债是指根据应税暂时性差异计算的未来期间应付所得税的金额。递延所得税负债应以相关应纳税暂时性差异转回期间适用的所得税税率计量。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