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主体和法律主体怎么样区别?

2024-04-30 11:48

1. 会计主体和法律主体怎么样区别?

1、定义不同
会计主体:是指会计所核算和监督的特定单位或者组织,一般来说,凡拥有独立的资金、自主经营、独立核算收支、盈亏并编制报表的企业或单位就构成了一个会计主体。会计主体可以是一个企业,也可以是企业内部的某个单位或企业中的一个特定部分;可以是单一的一个企业,也可以是几个企业组成的企业集团。
法律主体:是指法律关系的参加者,即在法律关系中享有权利或承担义务的人,法律上所称的“人“主要包括自然人和法人。
2、包含主体不同
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比如企业内部的某个单独核算的部门
法律主体:一般都是会计主体
3、是否具有独立性
会计主体是指会计工作为其服务的特定单位或组织。
法律主体是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

扩展资料:
法律主体

一、会计主体
是指会计工作为其服务的特定单位或组织。
会计主体为日常的会计处理提供了依据。
会计主体不同于法律主体。

二、法律主体
一般来讲,法律主体必然是一个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
例如,在企业集团的情况下,一个母公司拥有若干个子公司,企业集团在母公司的统一领导下开展经营活动。母子公司虽然是不同的法律主体(母子公司分别也是会计主体),但为了全面的反映企业集团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就有必要将这个企业集团作为一个会计主体,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此处的企业集团不是一个法律主体)。
又如,独立核算的生产车间、销售部门等也可以作为一个会计主体来反映其财务状况,但它们都不是法律主体。
。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会计主体

会计主体和法律主体怎么样区别?

2. 会计主体和法律主体的区别?


3. 怎样区别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

这两者首先概念不同.会计主体是指会计工作为其服务的特定单位或组织。会计主体既可以是一个企业,也可以是若干企业组织起来的集团公司;即可以是法人,也 可以是不具备独立法人资格的实体。法律主体通常指对外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经济实体,就不同的法律而言,就有不同的法律主体之称。如《公司法》规范下, 法律主体是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民法》规范下,法律主体就是具有独立民事行为能力和民事权力能力的自然人、公民等。

在具体领域内,会计主体不一定就是法律主体,如工商银行某省分行,在公司法领域它不具备独立法人资格,他可以说不是法律主体,但他必须进行会计核算,为会计主体。而一个法律主体,可不一定是会计主体。自然人,他可以不记账,不是会计主体,但他也可以是法律主体啊。 

 法律主体往往是会计主体,任何一个法人都要按规定开展会计核算。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比如,企业集团、内部销售部门和生产车间均可以作为一个会计主体核算,但它们不是法人。

怎样区别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

4. 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的联系与区别

  法律主体必然是一个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
  例:
  独立核算的生产车间、销售部门等也可以作为一个会计主体来反映其财务状况,但它们都不是法律主体。
  一般来说,法律主体必然是一个会计主体。例如,一个企业作为一个法律主体,应当建立财务会计系统,独立反映其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但是,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例如,在企业集团的情况下,一个母公司拥有若干子公司,母子公司虽然是不同的法律主体但是母公司对于子公司拥有控制权,为了全面反映企业集团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就有必要将企业集团作为一个会计主体,编制合并财务报表。再如,由企业管理的证券投资基金、企业年金基金等,尽管不属于法律主体,但属于会计主体,应当对每项基金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
  例1:
  某母公司拥有10家子公司,母子公司均属于不同的法律主体,但母公司对子公司拥有控制权,为了全面反映由母子公司组成的企业集团整体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就需要将企业集团作为一个会计主体,编制合并财务报表。
  例2:某基金管理公司管理了10只证券投资基金。对于该公司来讲,一方面公司本身既是法律主体,又是会计主体,需要以公司为主体核算公司的各项经济活动,以反映整个公司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另一方面每只基金尽管不属于法律主体,但需要单独核算,并向基金持有人定期披露基金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等,因此,每只基金也属于会计主体。

5. “会计主体”和“法律主体”的区别是什么

区别:
1、概念不同
会计主体是会计核算的监督的组织,一般来说,一个独立核算的单位都是一个会计主体,比如,一个公司、一个商店、一个车间、一个家庭,都可以成为一个会计主体。
法律主体,是指法律关系的参加者,即在法律关系中享有权利或承担义务的人,法律上所称的“人“主要包括自然人和法人。通俗地讲,就是有资格在法院打官司的单位,或者,有资格成为原告或被告的单位。
比如,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都是法律主体。你可以起诉一个有限责任公司,但是你不能起诉一个车间,因为这个车间不是一个法律主体,他只一个会计主体。
2、包含主体不同
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比如企业内部的某个单独核算的部门。一般法律主体必然是一个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会计主体大于法律主体。
因为只要是一个法律主体,无论其规模多大,也无论其采取什么样的企业组织形式,它都必须要有自己的会计工作,进而成为一个独立的会计主体。
3、条件不同
会计主体是指会计工作为其服务的特定单位或组织。但并不是所有的组织和单位都能成为法律主体,只有那些在法律上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组织和单位才能成为法律主体。
首先要有独立的财产,也就是组织的财产和其成员的财产要区分开来,组织的财产要独立于其成员的财产,不能随便变动,因此属于会计主体的个人独资企业不是法律主体。
其次组织要能独立承担责任,也就是能够以自己的财产而不是成员的财产来承担责任,因此属于会计主体的企业的分支机构不是法律主体。具备了这两个条件,才能成为法律主体。

“会计主体”和“法律主体”的区别是什么

6. 如何区分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

这两者首先概念不同.会计主体是指会计工作为其服务的特定单位或组织。会计主体既可以是一个企业,也可以是若干企业组织起来的集团公司;即可以是法人,也可以是不具备独立法人资格的实体。法律主体通常指对外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经济实体,就不同的法律而言,就有不同的法律主体之称。如《公司法》规范下,法律主体是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民法》规范下,法律主体就是具有独立民事行为能力和民事权力能力的自然人、公民等。
在具体领域内,会计主体不一定就是法律主体,如工商银行某省分行,在公司法领域它不具备独立法人资格,他可以说不是法律主体,但他必须进行会计核算,为会计主体。而一个法律主体,可不一定是会计主体。自然人,他可以不记账,不是会计主体,但他也可以是法律主体啊。
法律主体往往是会计主体,任何一个法人都要按规定开展会计核算。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比如,企业集团、内部销售部门和生产车间均可以作为一个会计主体核算,但它们不是法人。

7. 会计主体和法律主体的区别与联系?

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法律主体一定是会计主体。
   我国的会计法第二条就明确规定: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必须办理会计事务;以上这这些机构团体都是法律的主体,所以,法律主体一定会是会计主体。
     但不是所有做会计核算的的组织,都能有资格成为了法律主体的,只有独立人格的法人才能是法律的主体。例如有些单位为了管理上的需要,在某车间,或者单位下面的办事处,设立会计核算,那么这个车间,或者这个办事处,就成了会计主体,但是车间跟办事处就不是法律主体,对外法人单位还是主体单位。
    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个体需要进行会计核算,方便管理,所以会计的主体形式越来越多样化。
这是会计考试中经常出现的题型,理解了就很容易记忆了。

会计主体和法律主体的区别与联系?

8. 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的区别

法律主体一定是会计主体,而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概念不同。会计主体即会计工作为之服务的单位或组织,可以是某个公司、某个社会团体,既可以是一个独立法人,也可以是一个不具备独立法人资格的实体。法律主体即具备独立民事责任(行为能力和权利能力)能力的自然人、公民或经济实体。
2、涉及领域不同。会计主体涉及的会计核算和会计行为的领域,法律主体涉及的司法的领域。
3、包容性不同。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比如不具备独立法人资格但在会计管理上可 以独立核算的分公司就不具备法律主体的资格,有比如企业内部销售部门、某生产车间都可以成为一个会计核算单位。法律主体通常是会计主体,一个独立法人资格的经济实体都应当按照法律进行会计核算,这里不包括不需建账核算的自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