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分析一个股票的风险因素

2024-05-18 16:33

1. 如何分析一个股票的风险因素

  股市风险是指买入股票后在预定的时间内不能以高于买入价将股票卖出,发生帐面损失或以低于买入代价卖出股票,造成实际损失。
  股市有风险,那么对风险如何防范,有下列方法:
  1.回避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来自各种因素,需要综合运用回避方法。一是要掌握趋势。对每种股票价位变动的历史数据进行详细的分析,从中了解其循环变动的规律,了解收益的持续增长能力。例如小汽车制造业,在社会经济比较繁荣时,其公司利润有保证,小汽车的消费者就会大为减少,这时期一般就不能轻易购买它的股票。二是搭配周期股。有的企业受其自身的经营限制,一年里总有那么一段时间停工停产,其股价在这段时间里大多会下跌,为了避免因股价下跌而造成的损失,可策略性低地购入另一些开工、停工刚好相反的股票进行组合,互相弥补股价可能下跌所造成的损失。三是选择买卖时机。以股价变化的历史数据为基础,算出标准误差,并以此为选则买卖时机的一般标准,当股价低于标准误差下限时,可以购进股票,当股价高于标准误差上限时,最好把手头的股票卖掉。四是注意投资期。企业的经营状况往往呈一定的周期性,经济气候好时,股市交易活跃;经济气候不好时,股市交易必然凋零。要注意不要把股市淡季作为大宗股票投资期。在西方国家,股市得变化对经济气候的反映更敏感,常常是在经济出现衰退前6个月,股价已开始回落。比如1991年2月,美国经济进入新的一个衰退期的前6个月,著名的道·琼斯工业指数已开始下跌,而在经济开始复苏前半年,股价即已开始回弹。根据历史资料分析,还可知道它的经济繁荣期大多持续48个月。因此,有可能正确地判定当时经济状况在兴衰循环中所处的地位,把握好投资期限。
  2.分散系统风险  股市操作有句谚语:“不要把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这话道出了分散风险的哲理。办法之一是“分散投资资金单位”。60年代末一些研究这发现,如果把资金平均分散到数家乃至许多家任意选出的公司股票上,总的投资风险就会大大降低。他们发现,对任意选出的60种股票的“组合群”进行投资,其风险可将至11.9%左右,即如果把资金平均分散到许多家公司的股票上,总的投资收益率变动,在6个月内变动将达20.5%。如果你手中有一笔暂时不用的、金额又不算大的现金,你又能承受其投资可能带来得损失,那你可选择那些会又高收益的股票进行投资;如果你掌握的是一大笔损失不得的巨额现金,那你最好采取分散投资的方法来降低风险,即使有不测风云,也会“东方不亮西方亮”,不至于“全军覆没”。办法之二是“行业选择分散”。证券投资、尤其是股票投资不仅要对不同的公司分散投资,而且这些不同的公司也不宜都是同行业的或相邻行业的,最好是有一部分或都是不同行业的,因为共同的经济环境会对同行业的企业和相邻行业的企业带来相同的影响,如果投资选择的是同行业或相邻行业的不同企业,也达不到分散风险的目的。只有不同行业、不相关的企业才有可能次损彼益,从而能有效地分散风险。办法之三是“时间分散”。就股票而言,只要股份公司盈利,股票持有人就会定期收到公司发放的股息与红利,例如香港、台湾的公司通常在每年3月份举行一次股东大会,决定每股的派息数额和一些公司的发展方针和计划,在4月间派息。而美国的企业则都是每半年派息一次。一般临近发息前夕,股市得知公司得派息数后,相应得股票价格会有明显得变动。短期投资宜在发息日之前大批购入该股票,在获得股息和其他好处后,再将所持股票转手;而长期投资者则不宜在这期间购买该股票。因而,证券投资者应根据投资得不同目的而分散自己得投资时间,以将风险分散在不同阶段上。办法之四是“季节分散”。股票的价格,在股市的淡旺季会有较大的差异。由于股市淡季股价会下跌,将造成股票卖出者的额外损失;同样,如果是在股市旺季与淡季交替期贸然一次性买入某股票,由于股市价格将由高位转向低位,也会造成购买者的成本损失。因此,在不能预测股票淡旺程度的情况下,应把投资或收回投资的时间拉长,不急于向股市注入资本或抽回资金,用数月或更长的时间来完成此项购入或卖出计划,以降低风险程度。
  3.防范经营风险  在购买股票前,要认真分析有关投资对象,即某企业或公司的财务报告,研究它现在的经营情况以及在竞争中的地位和以往的盈利情况趋势。如果能保持收益持续增长、发展计划切实可行的企业当作股票投资对象,而和那些经营状况不良的企业或公司保持一定的投资距离,就能较好地防范经营风险。如果能深入分析有关企业或公司的经营材料,并不为表面现象所动,看出它的破绽和隐患,并作出冷静的判断,则可完全回避经营风险。
  4.避免利率风险  尽量了解企业营运资金中自有成份的比例,利率升高时,会给借款较多的企业或公司造成较大困难,从而殃及股票价格,而利率的升降对那些借款较少、自有资金较多的企业获公司影响不大。因而,利率趋高时,一般要少买或不买借款较多的企业股票,利率波动变化难以捉摸时,应优先购买那些自有资金较多企业的股票,这样就可基本上避免利率风险。
  5.避开购买力风险  在通货膨胀期内,应留意市场上价格上涨幅度高的商品,从生产该类商品的企业中挑选出获利水平和能力高的企业来。当通货膨胀率异常高时,应把保值作为首要因素,如果能购买到保值产品的股票(如黄金开采公司、金银器制造公司等股票),则可避开通货膨胀带来的购买力风险。

如何分析一个股票的风险因素

2. 股市中的风险分析?

股市风险是指买入股票后在预定的时间内不能以高于买入价将股票卖出,发生帐面损失或以低于买入代价卖出股票,造成实际损失。
股市有风险,那么对风险如何防范,有下列方法:
1.回避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来自各种因素,需要综合运用回避方法。一是要掌握趋势。对每种股票价位变动的历史数据进行详细的分析,从中了解其循环变动的规律,了解收益的持续增长能力。例如小汽车制造业,在社会经济比较繁荣时,其公司利润有保证,小汽车的消费者就会大为减少,这时期一般就不能轻易购买它的股票。二是搭配周期股。有的企业受其自身的经营限制,一年里总有那么一段时间停工停产,其股价在这段时间里大多会下跌,为了避免因股价下跌而造成的损失,可策略性低地购入另一些开工、停工刚好相反的股票进行组合,互相弥补股价可能下跌所造成的损失。三是选择买卖时机。以股价变化的历史数据为基础,算出标准误差,并以此为选则买卖时机的一般标准,当股价低于标准误差下限时,可以购进股票,当股价高于标准误差上限时,最好把手头的股票卖掉。四是注意投资期。企业的经营状况往往呈一定的周期性,经济气候好时,股市交易活跃;经济气候不好时,股市交易必然凋零。要注意不要把股市淡季作为大宗股票投资期。在西方国家,股市得变化对经济气候的反映更敏感,常常是在经济出现衰退前6个月,股价已开始回落。比如1991年2月,美国经济进入新的一个衰退期的前6个月,著名的道·琼斯工业指数已开始下跌,而在经济开始复苏前半年,股价即已开始回弹。根据历史资料分析,还可知道它的经济繁荣期大多持续48个月。因此,有可能正确地判定当时经济状况在兴衰循环中所处的地位,把握好投资期限。
2.分散系统风险  股市操作有句谚语:“不要把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这话道出了分散风险的哲理。办法之一是“分散投资资金单位”。60年代末一些研究这发现,如果把资金平均分散到数家乃至许多家任意选出的公司股票上,总的投资风险就会大大降低。他们发现,对任意选出的60种股票的“组合群”进行投资,其风险可将至11.9%左右,即如果把资金平均分散到许多家公司的股票上,总的投资收益率变动,在6个月内变动将达20.5%。如果你手中有一笔暂时不用的、金额又不算大的现金,你又能承受其投资可能带来得损失,那你可选择那些会又高收益的股票进行投资;如果你掌握的是一大笔损失不得的巨额现金,那你最好采取分散投资的方法来降低风险,即使有不测风云,也会“东方不亮西方亮”,不至于“全军覆没”。办法之二是“行业选择分散”。证券投资、尤其是股票投资不仅要对不同的公司分散投资,而且这些不同的公司也不宜都是同行业的或相邻行业的,最好是有一部分或都是不同行业的,因为共同的经济环境会对同行业的企业和相邻行业的企业带来相同的影响,如果投资选择的是同行业或相邻行业的不同企业,也达不到分散风险的目的。只有不同行业、不相关的企业才有可能次损彼益,从而能有效地分散风险。办法之三是“时间分散”。就股票而言,只要股份公司盈利,股票持有人就会定期收到公司发放的股息与红利,例如香港、台湾的公司通常在每年3月份举行一次股东大会,决定每股的派息数额和一些公司的发展方针和计划,在4月间派息。而美国的企业则都是每半年派息一次。一般临近发息前夕,股市得知公司得派息数后,相应得股票价格会有明显得变动。短期投资宜在发息日之前大批购入该股票,在获得股息和其他好处后,再将所持股票转手;而长期投资者则不宜在这期间购买该股票。因而,证券投资者应根据投资得不同目的而分散自己得投资时间,以将风险分散在不同阶段上。办法之四是“季节分散”。股票的价格,在股市的淡旺季会有较大的差异。由于股市淡季股价会下跌,将造成股票卖出者的额外损失;同样,如果是在股市旺季与淡季交替期贸然一次性买入某股票,由于股市价格将由高位转向低位,也会造成购买者的成本损失。因此,在不能预测股票淡旺程度的情况下,应把投资或收回投资的时间拉长,不急于向股市注入资本或抽回资金,用数月或更长的时间来完成此项购入或卖出计划,以降低风险程度。
3.防范经营风险  在购买股票前,要认真分析有关投资对象,即某企业或公司的财务报告,研究它现在的经营情况以及在竞争中的地位和以往的盈利情况趋势。如果能保持收益持续增长、发展计划切实可行的企业当作股票投资对象,而和那些经营状况不良的企业或公司保持一定的投资距离,就能较好地防范经营风险。如果能深入分析有关企业或公司的经营材料,并不为表面现象所动,看出它的破绽和隐患,并作出冷静的判断,则可完全回避经营风险。
4.避免利率风险  尽量了解企业营运资金中自有成份的比例,利率升高时,会给借款较多的企业或公司造成较大困难,从而殃及股票价格,而利率的升降对那些借款较少、自有资金较多的企业获公司影响不大。因而,利率趋高时,一般要少买或不买借款较多的企业股票,利率波动变化难以捉摸时,应优先购买那些自有资金较多企业的股票,这样就可基本上避免利率风险。
5.避开购买力风险  在通货膨胀期内,应留意市场上价格上涨幅度高的商品,从生产该类商品的企业中挑选出获利水平和能力高的企业来。当通货膨胀率异常高时,应把保值作为首要因素,如果能购买到保值产品的股票(如黄金开采公司、金银器制造公司等股票),则可避开通货膨胀带来的购买力风险。

3. 如何分析中国股票风险?

投看看股票融资平台觉得可以这样分析中国股票风险:
(1)股票市场的行情变化。
股票市场行情变化的因素很多,比如政治局势,经济周期,股市中的操纵等都可以带来整个行情的大起大落。这种风险的一个共同点是不易被市场中的投资者事先预料,具有很大的突发性,对投资者造成的损失也是巨大的。
(2)利率的变动。
利率变动是影响股市价格的重要因素。它使货币供应量发生变化,从而带来股市供求关系的变化,最终导致股票价格波动。
(3)汇率的变动。
外汇汇率由于受制于各国政府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以及国际市场上货币的供给与需求平衡而频繁变动。因此,当投资者投资于以外币为面值发行的股票时,就要承担货币兑换的汇率风险。
(4)通货膨胀、货币贬值。
通货膨胀、货币贬值给投资者可带来实际收益水平下降的风险。在通货膨胀条件下,随着商品价格的上升,股票价格在一段时间内也是不断上涨的。投资者的货币收入变化比以往的要多,而实际由于货币的贬值,投资者收益没有增加反而下降了。
(5)政策调整。
国家政策变动往往引起股票市场的风险。比如利率调整,股票市场扩充规模的速度、国家关于抑制过度投机规范市场的有关政策、关系到财政收支的有关政策等等都会引起整个股票市场行情的波动,这种波动不但巨大而且往往令投资者事先无法预料。
(6)企业的筹资方式。
上市企业所需资金一般来自发行股票和债券两个方面,其中债务的利息负担是一定的,如果企业债务过大就会因公司资本利润低于利息率而使股东可分配的股息减少。也就是说,当融资产生的利润大于债息率时,债务给股东带来的是收益增长;而当资本利润小于债务利息时,债务越大股东的风险就越大。
(7)偶然事件。
自然灾害,异常气候,战争等可能引起诸如公司利润下降、汇率的变化;政府的货币政策可能会导致汇率、利率波动;法律诉讼、专利申请、兼并重组、信用等级下降会引起股票价格急剧变化。这些偶然事件是投资者在进行投资决策时无法预料的,其剧烈程度和时效性因事而异。但不管如何,投资者必须承担。
(8)制度缺陷。
这是我国股票市场所占份量最大的风险来源。主要表现为市场体系、证券市场制度、信息披露制度、监管制度、产权制度、证券发行制度、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制度等的不完善。所有这些制度都是我国现在正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时期和不成熟的股票市场的产物,产生的风险是投资者必须承受且无法避免的系统性风险。

如何分析中国股票风险?

4. 如何分析中国股票的风险?有什么技巧?

分析中国股市的风险,需要从结构的角度把握,有效衡量风险的实际分布。首先,股价上涨得太快、太高,此外,新投资者太多了,他们太盲目、太冲动。一些媒体甚至嘲笑农民工进入股市是股市过热的证据。当然,股市风险可以从指数中看出,但这只是表面现象。由此可见,更重要的是市场中各利益相关者的信息风险,包括信息不对称、信息缺陷和信息操纵风险。

在经历了10年的复苏之后,中国股市暴跌近20%,如今似乎已经过去。如果看到数百家公司的股票连续跌停,市值损失数万亿美元,如果我们简单地认为,这是印花税在股票交易,愚弄出麻烦,甚至在感到高兴这是教育新人一个良好的风险,而不是作为一个系统,深度和接近真正的思考,那将是一个丢失的教训,甚至是浪费金钱。从风暴前后各市场参与者的表现,以及管理层和媒体的行动来看,如果不能有效的解决中国股市隐藏的内外部缺陷,市场的中长期风险将会更大。比眼前的短期风险更危险,更有害。

中国股票的风险,有很多形式也是五花八门的,但无论哪种形式,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作为市场参与者,由于各自的利益,在博弈的过程中,所有的利益相关者都采取了不同的立场,所以对市场的影响也不尽相同,由此引发的市场风险也存在很大差异。从占主导地位的角度来看,首先是上市公司,其次是各类机构,最后是散户投资者。谈论散户投资者是一种误导,因为他们的投资偏好如此多样化,以至于不可能形成影响市场的力量。

股市风险的技巧可以从指数中看出,但这只是表面现象。由此可见,更重要的是市场中各利益相关者的信息风险,包括信息不对称、信息缺陷和信息操纵风险。对于股市风险信息的误导,本身就是一种可笑而可悲的人为风险。从宏观基本面和近期指标来看,上市公司和证券市场在短期内表现良好,即不是什么主要因素能在短期内改变指数持续上行的牛市格局,令人担忧的是中长期缺陷缺乏治理,可能导致未来的市场风险。这是中国股市目前的基本状况。因此,仅用指数是理论,仅用指数水平来评价股市风险的大小,是一种非常粗略的方法。

5. 如何应对股市潜在的风险

一、从心理上控制风险,在股市投资过程中,给投资者造成严重损失的不仅仅是行情的不确定性,投资者的心理也是引发操作失误的主要原因之一。行情不稳定时,需要保持稳定的心态,不能过于急躁;行情低迷的时期,需要克服悲观心理;而在行情极度火热的时候,更要保持冷静的心理。
二、从操作上控制风险,在某只股票获利抛出后或者止损以后,需要学会适当等待。很多股民今天刚一抛出,明天就买入,永远持有股票。这样的操作在行情向好时固然可以盈利,但在不稳定的行情中将面临较大风险。此外,有的投资者盲目跟风,追涨杀跌也是造成损失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
从仓位上控制风险,仓位越重的投资者,收益可能很大,但冒的风险也越大。一旦行情出现新的变化,大盘如果选择向下时,重仓者将面临严重损失。因此,投资者
要根据行情的变化决定仓位,在趋势向好时,可以重仓;在行情不稳定时,投资者要适当减轻仓位,持有少量的股票进行灵活操作。
四、
从持股上控制风险,投资者持有的股票品种中要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用于短线操作的激进型投资品种;另一部分是用于中长线投资的稳健型投资品种。在持股的种
类方面,投资者要减少持股的种类数,持有股票种类数多的话,在实际操作中往往会顾此失彼,特别是在行情突变时,难以及时应变。减少持股的种类数,可以提高
快速应变能力,从而抵御风险。
五、从策略上控制风险,控制风险的最有效策略是止赢和止损,一旦投资者发现股指出现明显破位、技术指标构筑顶部、或者自己的持股利润在大幅减少,甚至已经出现亏损时,就需要采取必要的保护性策略。通过及时止赢来保住赢利成果,通过及时止损来防止损失的进一步扩大。
六、
从思路上控制风险,投资者之所以容易出现失误,往往是因为对行情的演化缺乏清晰的认识。由于股市本身就存在大量的不确定性因素,如果投资者在对后市行情发
展方向缺乏必要认识的前提下贸然介入个股中,往往会招致较大的风险。因此,保持清晰的投资思路是控制风险和获取利润的必要途径。

如何应对股市潜在的风险

6. 股票存在的意义与风险

期大体包含四个阶段:复苏、繁荣、危机和萧条。在经济复苏和繁荣时期,社会总需求、总投资旺盛,经济增长率上升,就业率和个人收入水平也有较大的提高,与此同时,证券市场筹资与投资十分活跃,证券投资收益看好。然而,在经济萧条,特别是危机时期,由于社会经济活动处于停滞不前甚至萎缩和倒退状态,经济秩序不稳定,证券市场也必然受到冲击。这样就可能出现:一方面,资金需求减少,市场交易规模随之缩小;另一方面,股票价格大幅度波动并呈现跌势,投资者实际收益下降,甚至出现亏损。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明显的波动,经济过热与经济紧缩交替出现,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股票市场的周期性波动。
  国际经济因素的变化,也会影响股市的稳定。市场经济发展到今天已经跨出一国狭小的范围,出现国际联动的效应,一国经济发生的问题会在国际上引起联锁反应。如1987年纽约股市暴跌,很短时间内就殃及伦敦、法兰克福、东京等主要国际证券市场,酿成一场全球性的股灾。目前国际经济中的不确定因素对我国国内股市投资的冲击,主要通过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干扰间接地传递进来,其影响程度尚不大。不过,随着我国进一步对外开放,加入国际贸易组织以及实现人民币经常项目下的自由兑换,随着我国企业更多的股票去海外证券市场上市以及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联系进一步密切,国际经济中不确定因素对我国股票投资的影响会越来越明显。
  (5)社会、政治风险
稳定的社会、政治环境是经济正常发展的基本保证,对证券投资者来说也不例外。倘若一国政治局势出现大的变化,如政府更迭、国家首脑健康状况出现问题、国内出现动乱、对外政治关系发生危机时,都会在证券市场上产生反响。此外,政界人士参与证券投机活动和证券从业人员内幕交易一类的政治、社会丑闻,也会对证券市场的稳定构成很大威胁。像80年代日本出现的"利库洛特事件",其影响面如此之广、影响时间如此之长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社会、政治领域中的不确定因素对股票投资的冲击,还表现在"国家风险"上。对于那些在海外从事直接投资的股份制企业来说,当地社会、政治环境是否安定对它至关重要,一旦所在国发生社会政治动乱,不仅它在海外投资的利益会受到损失,而且它在国内发行股票价格也会受到不利影响,换句话说,这种国家风险很大程度上将会转移到企业普通股票持有者身上。
  (6)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是股票持有者所面临的所有风险中最难对付的一种,它给持股人带来的后果有时是灾难性的。在股票市场上,行情瞬息万变,并且很难预测行情变化的方向和幅度。收入正在节节上升的公司,其股票价格却下降了,这种情况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还有一些公司,经营状况不错,收入也很稳定,它们的股票却在很短的时间内上下剧烈波动。出现这类反常现象的原因,主要是投资者对股票的一般看法或对某些种类或某一组股票的看法发生变化所致。投资者对股票看法(主要是对股票收益的预期)的变化所引起的大多数普通股票收益的易变性,称为市场风险。
  各种政治的、社会的和经济的事件都会对投资者的态度产生影响,投资者会根据他们自己对这些事件的看法作出判断和反应。市场风险常引发于某个具体事件,但投资者作为一个群体的情绪波动往往导致滚雪球效应。几种股票的价格上升可能带动整个股市上升,而股市的最初下跌可能使很多投资者动摇,在害怕蒙受更大损失的心理支配下,大量抛售股票,使股市进一步下跌,最后发展到整个股市狂跌,使千百万股票投资者蒙受重大损失。1987年10月19日及其以后几天中的世界股市暴跌,就是一个例子,提起"黑色星期一",至今仍使许多人谈虎色变。
  对于普通股票的长期投资者来说,市场风险相对不那么重要,虽然股票的市场价格大起大落也会使人不安,但如果一个投资者打算相对长期(一般指10年以上)持有股票,那么每周、每月甚至每年的价格波动对他来说就不那么重要了。
  可是,如果对一种股票可能拥有多长时间不能确定,或者存在着随时必须卖出股票的可能性时,股票市场价格波动的程度就变得极端重要。
  非系统风险是总风险中对一个公司或一个行业是独一无二的那部分风险。管理能力、消费偏好、罢工之类的因素造成一个公司利润的非系统变动。非系统因素基本独立于那些影响整个股票市场的因素。由于这些因素影响的是一个公司或一个行业,因此只能一个公司一个行业地研究它们。因非系统风险仅涉及某个公司或某个行业的股票,所以,投资者可以通过审慎的投资选择来减少甚至避免非系统风险。非系统风险的主要形式有以下几种:
(1)金融风险
金融风险是与公司筹集资金的方式有关的。我们通常通过观察一个公司的资本结构来估量该公司的股票的金融风险。资本结构中贷款和债券比重小的公司,其股票的金融风险低;贷款和债券比重大的公司,其股票的金融风险高。股份公司只有在支付了所有债务利息以及到期的本金之后,才能对股东支付股息。公司的销售产品和劳务所得的全部收入减去工资、折旧、材料等所有营业开支之后所剩余的部分,是公司的营业收入。从营业收入中再减去税款和必要的金融支出,例如支付给银行或其他债权人的利息,剩余部分才是可用于股息支付的收入。由于这一收入被用于股息支付,并且对于投资者对公司股票价格的判断影响很大,因此它的大小和易变程度在决定股东的收益率方面很重要。如果一个公司的全部资本都是通过发行股票筹集的,则它没有利息支出。而对于任何采用举债方式筹措部分资金的公司,由于必须支付利息,因此其营业收入的变动将引起股东净收入的更大变动。
  可见,利息支出产生更加易变的净收入,从而将股东置于风险更大的处境之中。
  降低金融风险的方法比较简单,只要购买债务较小的公司股票就行。然而,选择举债少的公司股票也有缺点,因为这些企业在经济扩张时期收益和股息的增加往往落后于那些将债务作为公司资本结构的一部分的公司,因此,金融风险的减少是以减少潜在的收益为代价的,股票投资者需要在这两者之间权衡。
  (2)经营风险
经营风险指的是由于公司的外部经营环境和条件以及内部经营管理方面的问题造成公司收入的变动而引起的股票投资者收益的不确定。经营风险的程度因公司而异,取决于公司的经营活动,某些行业的收入很容易变动,因而很难准确预测。由于公司的收益和现金流量是紧紧依赖于其收入,因此易变的收入将导致收益和现金流量的不确定。当公司收入突然下降时,由于普通股持有者在进行现金分配时排在最后,他们会遭受重大损失。与公司的债券持有者相比,普通股票持有者处于一个风险大得多的地位。当公司经营情况不妙,收入迅速下滑时,公司在支付债务利息和到期本金后,可用于支付股息的收益已所剩无几,从而导致股东们所得股息的减少或根本没有股息,与此同时,股票的市场价格一般也会随之降低,使股东们蒙受双重损失。
  (3)流动性风险
流动性风险指的是由于将资产变成现金方面的潜在困难而造成的投资者收益的不确定。一种股票在不作出大的价格让步的情况下卖出的困难越大,则拥有该种股票的流动性风险程度越大。在流通市场上交易的各种股票当中,流动性风险差异很大,有些股票极易脱手,市场可在与前一交易相同的价格水平上吸收大批量的该种股票交易。如美国的通用汽车公司、埃克森石油公司股票,每天成交成千上万手,表现出极大的流动性,这类股票,投资者可轻而易举地卖出,在价格上不引起任何波动。而另一些股票在投资者急着要将它们变现时,很难脱手,除非忍痛贱卖,在价格上作出很大牺牲。当投资者打算在一个没有什么买主的市场上将一种股票变现时,就会掉进流动性陷井。
  (4)操作性风险
在同一个证券市场上,对待同一家公司的股票,不同投资者投资的结果可能会出现截然不同的情况,有的盈利丰厚,有的亏损累累,这种差异很大程度上是因投资者不同的心理素质与心理状态、不同的判断标准、不同的操作技巧造成的。
  由于这些原因造成的投资者投资收益的差异,称作操作性风险。操作性风险中最重要的是心理因素的影响。
  股票投资决策是人的主观行为,客观因素无论怎样变化,最终都得由人来评判其是与非,决定是否参与及如何参与股票投资。如果说基本因素是从"质"的方面影响股票价格,市场因素是从"势"的方面影响股票价格,那么,心理因素可以说是影响股票市场价格水平的"人气"。我们可以把引起股票投资风险的心理因素归为两类:一类是市场主导心理倾向变化;一类是投资者个人心理倾向变化。
  所谓市场主导心理倾向,是指一段时期内证券市场上大多数人对行情的看法。看法有时悲观,有时乐观,但只要一成气候,单个投资者往往会被卷入其中,即便这种"气候"是投机因素或谣言搅和起来的虚假现象也在所难免。在发育不成熟的市场上,个人投资者素质不高,市场一有风吹草动,大批散户就会捕风捉影,闻风而动,大量抛出或购入股票,形成"利好"或"利淡"的市场气氛。
  个人投资者的心理因素内容比较复杂,比较典型的有"搏傻"心理、从众心理、贪婪心理、侥幸心理和赌徒心理等等。

7. 如何分析个股可能存在的风险?

判断系统性风险需要对股市整体情况有一个把握,它的出现概率相对较小,更多的时候,股市会处于一个较为平稳的状态,无论是上涨还是下跌,波动幅度不会过大,此时,更需要我们对个股有一个准确的把握。

也正是在股市运行稳健的时候,我们往往会重仓参与,若不能选好个股,往往就有“中雷”的风险。一般来说,以下几类个股的风险较大,无论大市情况如何,都不宜参与。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1.短线涨幅较大的题材股。
对于题材股,常见的走势是暴涨暴跌,若我们没有先知先觉地提前布局,那么当其短线涨幅较大时(超过30%)就不宜再追涨买入了,因为主力随后有可能打压出货,造成股价的快速下跌。

2.有退市风险的*ST股。
ST股已经是亏损累累的风险股,前面再加一个*号,表明这只股有退市风险,参与其中,风险之大不言而喻。

3.被证监会立案调查的个股。
上市公司不遵守市场规则、证券法律法规,依据不同情形,所受处罚可重可轻,但是,在处罚结果未定局的情况下,散户投资者难以判断,冒然参与进去,无异于火中取栗。

   

如何分析个股可能存在的风险?

8. 如何识别股市中的风险?

在每次股市或者个股大跌的时候,相关投资者常会在心中痛心疾首:“为啥不早卖”,赔的自然心痛,就是依然赚的,也会为利润的回撤带来的心理“剥夺感”而心中不爽。
“风险”是投资中如影相随的元素,而其实很多时候,投资的风险并不是那么难识别,在一支股票,甚至整体市场大跌前,往往有迹象可寻,只不过一方面我们容易忽视风险,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我们常常内心抗拒正视风险,而迟迟不愿做出正确的措施,或者过早的做出不当的措施,导致眼睁睁看着风险变成扎扎实实的损失。
今天,让我们看看一些相对容易识别的风险痕迹,当然,就是识别出来,关键还在于,风险不断升高的时候,你准备做些什么?
估值长期高于历史均值或者同类标的均值,甚至到了离谱的地步。这个其实是最容易识别的风险,但是又是最容易让人纠结的风险,最让人不甘心直面的风险。过去提过,什么是牛市,就是PE值放大的过程,而对个股来说,同样“好货不便宜”,热点股票常常被众多投资者热炒,估值也往往较高。但是,我们需要客观的分析市场和个股的估值,有些股票是确实有扎实的业绩或者预期,难免估值被炒高,比如Facebook$(FB)$,特斯拉$(TSLA)$,但是也有些纯粹是一种题材热炒,比如前段时间生药板块的一些药物还处于研发阶段的小药股。
不论什么情况,长期高估的标的回调的概率总是更大,幅度也可能不低,特别在市场风险偏好变化时,常常摔得更惨。比如美国市场整体看,已经高于历史均值20%之多,即使从牛市视角看,这也是高估值的情况,加上美国牛市时间已长,此前的美联储加息预期,市场明显处于一个高风险的时刻。
但是,问题就在,在牛市中享受较长时间的人往往容易对此采取鸵鸟策略,甚至继续加大投资其中风险更高的一些板块和个股。同时,高估值风险还有点让人欲罢不能的就是,高估值一旦形成,往往不会马上破灭,会持续相当长的时间,没人猜的到顶,所以这非常考验投资者的耐心,那种开始正视风险及时离开市场,但是等了几个月甚至一年发现市场依然高位继续上涨,进而重新杀入被套的情况经常出现。
我有个朋友,便在去年年初陆续减仓美股,到了6月几乎清仓,计划等美联储加息市场动荡后再进入,当然,去年的事儿大家都熟悉了,全球股市集体暴跌,倒是给了他更早进入的机会,他几个月的耐心也得到了回报。
相关/外围市场动荡,常常引发一系列市场的连锁反应。尽管全球各国市场有其各自特色,彼此也经常你熊我牛,但是很多时候,它们又有局部关联,同时,股市、汇市、债市、大宗商品、期货,等等各类品种间也有关联,一些变化可以让你及时发现自己重仓市场的风险。
比如,欧洲、美国、日本常常关联;中国市场受海外市场直接影响较小,但是由于中国经济在全球的总要地位,其动荡常常对海外诸多市场产生影响;香港市场属于同时收到欧盟和A股影响的市场,但是欧美偏多;而俄罗斯、东南亚市场则受汇市、大众商品市场影响较大。
举个更直接的例子,在中国A股暴跌动荡的时候,美国市场的中概股走势往往与其呈现正相关性,特别在中概股纷纷试图私有化回A股上市的背景下,这种关联更强,这种情况下,很多投资者在A股动荡的时候,还不断试图抄底中概就是一种明显的高风险行为。
当然,这类风险的发掘需要知识和经验,但是有些逻辑也没那么难,比如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时候,需要进口大量原材料进行建设,推高大宗商品价格,但是反之则会导致大宗商品价格大跌,同时影响相关国家经济,直到其股市、汇市。而作为中国投资者,应该国内即使公开新闻就早已听说中国经济减速、钢铁厂之类效益不好的信息,而且情况不断加重,这种情况下,大宗商品原材料类股票,相关大宗商品出口国的ETF,显然都是高风险的品种,如果持有应该及时做些抉择调整,规避风险。
公司高管连续减持股票,特别在如财报或者重大公开事项发生前减持,这种情况往往是风险的预警。作为公司高管,我们不能奢求人家一直一股不卖,毕竟作为公司经营者,他有权变现谋求自己的合理收益。但是,如果你发现一家公司高管有不少人正在卖出自己公司股票,特别在公司股票不断上涨欣欣向荣的时候卖出,可能需要注意,当然,这并不一定意味着这家公司有问题,有可能就是内部人都觉得公司股票目前很高了,可以兑现一些了,这种情况下往往是股票回调的前奏。
而一些重大事件前的高管售股更值得关注,典型的就是药股在某项实验结果前,如果公司不少人开始卖出,就不排除可能实验结果可能不佳,部分内部人士先卖股锁定收益。同理,大股东、机构的减持也是类似的情况,有时候可能只是赚够了,有时候则真的是可能因为对公司种种考察和了解后不看好继续持股而做出卖出。
明显利空整体股市的宏观政策预期,特别在欧美股市,这非常重要,典型的就是美联储加息的预期。过去介绍过,加息是利空资本市场的,哪怕它常常意味着经济转好,资金回流美国市场,但是历史上看整体还是利空股市。与国内常常路边社消息、周末宏观政策“突袭”不同,美国政策往往有相当长的吹风时期,也便于其各方利益进行平衡。这个过程实际上就是个不断向市场发出风险警告的过程,很多人对此不敏感,往往这样的高风险时刻还迎着风险上,在市场的波动中承受损失。
一些技术分析指标往往起到一个风险预警作用,尽管我个人并不是特别擅长技术分析,也认为技术分析不是适合大部分投资者的投资技术,但是有时候,技术分析的一些经典图形常常可以作为风险提示的辅助指标。
比如,在一支股票处于高估值状态时,其连破新高,甚至跳空高开,都是显著的风险提示,因为这是一种典型的“火上浇油”的态势,后续回调概率极高。而很多时候,一支股票股价击破近52周最低点,也是个非常值得参考的风险提示,后续常常会连破新低。
答案自 新融街 股市学堂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