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小康概念股有哪些

2024-05-07 11:18

1. 全面小康概念股有哪些

全面小康概念股一览
小龙头标的:大北农、金正大、诺普信、和邦生物、大华农等。
关注农产品、诺普信、吉峰农机(300022)、一拖股份(601038)、智慧农业(000816)、辉丰股份(002496)等。

全面小康概念股有哪些

2. 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如何加强审计监督

紧扣新形势改革要求,聚焦审计目标定位的转变。审计工作首先应紧扣改革的目标要求,聚焦于自身目标定位的转变。要从政策落实情况着眼,关注城乡一体化改革政策贯彻落实情况,推动各项决策部署的有效落实;要从资金审计入手,通过跟踪资金走向,深入基层,核实各项政策贯彻执行情况,把审计监督与改革发展真正联系起来;要以资金绩效入手,关注资金的使用效果,保障财政资金立项科学,全程监控,发挥实效,惠及群众。
紧扣审计工作发展规律,加快推动工作转型步伐。建立健全审计监督的全面覆盖机制,在审计范围的选择上既要“全面覆盖”,还要有的放矢选择领导关心、群众关注的项目作为审计重点,为改革决策提供参考信息。强化绩效审计理念,逐步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对开发区城乡一体化发展情况(资金使用、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进行客观评价,提出有针对性的审计建议,为政府制定与优化宏观政策提供建设性依据。
紧扣城乡一体化发展重点,深化审计主动服务意识。一是有针对性地对财政投入增长机制运行情况进行分析,推动完善财权事权相匹配的管理体制,提高公共资金覆盖水平和使用效益。二是加强对经济转型发展的分析,强化对经济组织资产管理、资金运行以及收益分配等环节的审计监督机制,推动街道经济的转型发展。三是及时跟进城乡社保并轨和教育、医疗改革,推动进一步完善新农保政策制度体系,关注对街道教育和医疗体系的投入、建设情况,加快提升区域发展现代化水平,有效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

3. 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社会问题及其对策研究怎么样

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加大投入,会附带产生社会问题。
 纯社会问题主要是新市民就业安置问题;他们的子女入学问题;无业低技能人员带来的治安问题;原乡村人口的融入城市生活问题(实质上是文化差异带来的冲突)等等。

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社会问题及其对策研究怎么样

4. 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社区管理的问题

如何设计调查问卷
在调查中,我们一般有多种方法,如开调查会、个别访谈、现场察访、统计调查、网络调查等。其中问卷调查作为一种省时省力,又能对事物进行比较全面系统的调查方法在日常工作中倍受青睐,但调查问卷作为实现调研目的和收集数据的必要手段在设计中要求也更为严格。调查项目的不同提问形式、提问方法,甚至题目编排顺序都会影响资料的真实性。那么应该如何设计调查问卷呢?
一、调查问卷的结构
要有一个醒目的标题。能让被调查者很快明白调查的意图。
调查问卷的结构一般包括三个部分:前言、正文和结束语。
1.前言(说明语):首先是问候语,并向被调查对象简要说明调查的宗旨、目的和对问题回答的要求等内容,引起被调查者的兴趣,同时解除他们回答问题的顾虑,并请求当事人予以协助。(如果是留滞调查,还应注明收回的时间。)
例如:您好,谢谢您参加我们的调查!本次调查只需要占用您两分钟的时间。对于您能在百忙之中填写此问卷再次表示感谢!
2.正文:该部分是问卷的主体部分,主要包括:被调查者信息、调查项目、调查者信息三个部分。
被调查者信息,主要是了解被调查者的相关资料,以便对被调查者进行分类。一般包括被调查者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受教育程度等。这些内容可以了解不同年龄阶段,不同性别,不同文化程度的个体对待被调查事物的态度差异,在调查分析时能提供重要的参考作用,甚至能针对不同群体写出多篇有针对性的调查报告。
调查项目,是调查问卷的核心内容,是组织单位将所要调查了解的内容,具体化为一些问题和备选答案。
调查者信息,是用来证明调查作业的执行、完成,和调查人员的责任等情况,并方便于日后进行复查和修正。一般包括:调查者姓名、电话,调查时间、地点,被调查者当时合作情况等。
3.结束语:在调查问卷最后,简短地向被调查者强调本次调查活动的重要性以及再次表达谢意。如:为了保证调查结果的准确性,请您如实回答所有问题。您的回答对于我们得出正确的结论很重要,希望能得到您的配合和支持,谢谢!
二、问卷项目的设计
调查项目设计的好坏是关系到调查活动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它对调查问卷的有效性、真实度等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明确调研目的、内容
在设计问卷项目时,首先要确定调研目的,数据分析方法等因素,再确定问题类型。
在问卷设计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必须明确调查目的和内容。为什么要调查?对哪些对象进行调查?调查需要了解什么?
首先,要确定主题和调查范围。根据调查的目的要求,研究调查内容、调查范围等,酝酿问卷的整体构思,将所需要的资料一一列出,分析哪些是主要资料,哪些是次要资料,淘汰那些不需要的资料,再分析哪些资料需要通过问卷取得、需要向谁调查等,确定调查地点、时间及调查对象。比如,要调查学生的作业习惯,可从学生做作业注意力方面;做作业规范方面;自主完成和合作方面;作业反思方面等入手调查。其中做作业规范方面就不一定要通过问卷获得答案,可通过学生的作业直观了解。
其次,要分析样本特征。即分析了解各类被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以便针对其特征来准备问卷。
2、问卷项目设计
问卷项目按问题回答的形式一般可以分为封闭式问题和开放式问题。其中封闭式问题包括两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利克特量表等。开放式问题一般有完全自由式、语句完成式等。
不同的题型都有各自的优缺点,在使用时怎样做到扬长避短是设计调查项目的重点所在。那么应该如何设计调查项目?
(1)确定问题类型
两项选择题由被调查者在两个固定答案中选择其中一个,适用于“是”与“否”等互相排斥的二择一式问题。
两项选择题容易发问,也容易回答,便于统计调查结果。但被调查人在回答时不能讲原因,也不能表达出意见的深度和广度,因此一般用于询问一些比较简单的问题。并且两项选择必须是客观存在,不能是设计者凭空臆造,需要注意其答案确实属于非A即B型,否则在分析研究时会导致主观偏差。
2)单项或多项选择题是对一个问题预先列出若干个答案,让被调查者从中选择一个或多个答案。
例如:决定您对应聘者取舍的重要因素是:
          A、仪表B、谈吐C、学历或职称D、专业素质或工作经验
这类题型问题明确,便于资料的分类整理。但由于被调查者的意见并不一定包含在拟定的答案中,因此有可能没有反映其真实意思。对于这类问题,我们可以采用添加一个灵活选项,如“其他”来避免。
3) 程度性问题当涉及到被调查者的态度、意见等有关心理活动方面的问题,通常用表示程度的选项来加以判断和测定。
例如:您认为博物馆通过各种文物陈列,举办文物展览,对公众进行科学文化知识、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时,作用发挥的如何:
        A、好B、较好C、差D、不了解
但这类问题的选项,对于不同的被调查者有可能对其程度理解不一致。因此有时可以采用评分的方式来衡量或在题目中进行一定的说明。
4) 开放式问题是一种可以自由地用自己的语言来回答和解释有关想法的问题。即问卷题目没有可选择的答案,所提出的问题由被调查者自由回答,不加任何限制。
使用开放式问题,被调查者能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活跃调查气氛,尤其是可以收集到一些设计者事先估计不到的资料和建议性的意见。但在分析整理资料时由于被调查者的观点比较分散,有可能难以得出有规律性的信息,并会导致调查者的主观意识参与,使调查结果出现主观偏见。
(2)设计问题项目的注意事项
设计问题项目除需要根据调查目的来选择合适的题型外,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必要性原则。
为避免被调查者在答题时出现疲劳状态,随意作答或不愿合作,问卷篇幅一般尽可能短小精悍,问题不能过多,题目量最好限定在20~30道左右(控制在20分钟内答完),每个问题都必须和调研目标紧密联系。
并需要考虑题目之间是否存在同语重复,相互矛盾等问题。问卷上所列问题应该都是必要的,可要可不要的问题不要列入。
2) 准确性原则。
问卷用词要清楚明了,表达要简洁易懂,一般使用日常用语,避免被调查者有可能不熟悉的俗语、缩写或专业术语。当涉及到被调查者有可能不太了解的专业术语时,需对其作出阐释。
问题要提得清楚、明确、具体。语意表达要准确,不能模棱两可,不要转弯抹角,避免用“一般”、“大约”或“经常”等模糊性词语。否则容易误解,影响调查结果。
一个问题只能有一个问题点。一个问题如有若干问题点,不仅会使被访者难以作答,其结果的统计也会很不方便。例如:“你为何不在学校饭堂吃饭而选择在校外吃饭?”这个问题包含了“你为何不在学校饭堂吃饭?”“你为何选择在校外吃饭”和“什么原因使你改在校外吃饭?”防止出现这类问题的最好方法,就是分离语句,使得一个语句只问一个要点。
2)客观性原则。
避免用引导性问题或带有暗示性或倾向性的问题。调查问句要保持客观性,提问不能有任何暗示,措词要恰当,避免有引导性的话语。
这类问题带来两种后果:一是被访者会不假思索地同意引导问题中暗示的结论。二是使被访者产生反感。既然大多数人都这样认为,那么调研还有什么意义。或是拒答或是给予相反的答案。如“普遍认为”“权威机构或人士认为”等。
3)可行性原则。
调查问题中可能会涉及到一些令人尴尬的、隐私性的或有损自我形象的问题,对于这类问题,被调查者在回答时有可能不愿作出真实的回答。因此设计提问时,要考虑到答卷人的自尊,可将这类敏感性的题目设计成间接问句,或采用第三人称方式提问,或说明这种行为或态度是很大众化的来减轻被调查者的心理压力。比如“你的年收入是多少?”可能导致被调查者难以回答,而影响调查结果的真实性,如改用“你们这一年龄或职称的老师年收入是多少?”
另外,所问问题是客户所了解的。所问问题不应是被调查者不了解或难以答复的问题。使人感到困惑的问题会让你得到的是“我不知道”的答案。
还有,在调查时,不要对任何答案作出负面反应。如果答案使你不高兴,不要显露出来。如果别人回答,从未听说过你的产品,那说明他们一定没听说过。这正是你为什么要做调查的原因。
三、调查问卷设计的注意事项
1.调查问卷必须方便数据统计分析,其结果能回答调查者所想了解的问题。
如可以计算机统计等。
2.问卷问题在排列时需注意其内在逻辑性。
(1)在安排上应先易后难,从一个引起被调查者兴趣的问题开始,再问一般性的问题、需要思考的问题,而将敏感性问题放在最后(将比较难回答的问题和涉及被调查者个人隐私的问题放在最后。);容易回答的问题放前面,较难回答的问题放稍后;
(2)封闭式问题放前面,开放式问题放后面;
(3)要注意问题的逻辑顺序,可以将问题按时间顺序、类别顺序进行列框,由一般至特殊,循序渐进,逐步启发被调查者,使得被调查者一目了然,符合被调查者的思维程序,在填写的时候自然就会愉快地进行配合。还要注意问题之间内在的逻辑性和分析性。
问题与问题之间要具有逻辑性、连贯性、条理性、程序性,所提的问题最好是按类别进行“模块化”。问题设置紧密相关,问题集中、有整体感、提问有章法。如同样性质的问题应集中在一起,以利于被访者统一思考,否则容易引起思考的混乱。被调查对象就能够获得比较完整的,而不是发散的、随意性的、不严谨的信息。
3.在展开大型调查活动前,最好预先在小范围内进行测试。其目的主要是为了发现问卷中存在歧义、解释不明确的地方,寻找封闭式问题额外选项,以及了解被调查者对调查问卷的反应情况,从而对调查问卷进行修改完善,以保证问卷调查活动的目的顺利实现。

5. 城乡一体化该如何推进

当前,统筹城乡发展,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推进城乡一体化,是发展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在消除城乡差距,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中,关键是要解决好农民问题。
一般,普遍地认为,发展经济,提高人们生产生活水平,实现小康目标,必须加快工业化、城市化步伐,尽快把农民从农村转移出来。西方一些国家按照这样的发展模式实现了经济的良好发展,这也是众多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经济的普遍道路。但是,对于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地区差异性、城乡差异性很大的发展中国家,能不能照搬这样的经济发展模式来实现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或者说,中国应如何消化吸收借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经济的经验,并把这种经验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情的实际,从而走出一条适合中国发展的经济繁荣之路?
现在,经济全球化已成必然。世界的经济依存度越来越高,经济的“蝶振效应”愈来愈明显,经济全球化对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提出了更高要求。在这种新形势下,中国这种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的千家万户小生产如何应对全球化浪潮?这确实是中国“三农”面临解决的头等问题,也是必须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的现实要求。但是,通过工业化和城市化道路,简单地把大量农民从农村转移到城里,以此来发展经济提高经济效益,解决城乡二元结构,究竟能不能达到统筹城乡、消除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并最终解决好中国的农民问题?
从经济社会发展的一般性规律来讲,随着经济社会的深入发展,人们对高科技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会越来越大,而对那些进城农民所提供的简单劳动产品和服务会越来越少。那些科技含量低的劳动密集型的产业也会在全球经济竞争中越来越难以取得优势、占领市场。一旦全球经济发展减速,遭遇经济低迷和发展不景气,那种主要依靠简单劳动的产业究竟能够维持多久?那些失去土地转移到城里而且绝大部分没有一技之长的农民怎么办?如果哪一天中国有2、3亿转移进城的农民失业而又没有地种,那中国将会是一个什么样子?
而且,中国农民的恋土情结普遍强烈。这些转移到城市里的农民一旦赚不到钱不能生存时,首先想到的就是重新回到农村去,因为土地是他们的生存保障。2008年国庆节我们在湖北省京山县调查,就发现了这样的农民工返乡现象:京山县沙岭湾村54岁的村民何贞祥,1994年到海南打工做早点生意,由于做生意赚不到钱,1996年回到村里,1997年又举家到四川省成都市做早点生意。一家三口人在外打工10年,每天凌晨3、4点钟就起来开始做早点,一直忙到晚上11、12点才能睡觉,他们一家三口即使这样起早贪黑地忙,一年到头还是赚不到多少钱,不得已2008年全家又回到村里。由于当时举家一起到成都去做生意,原想是不再回来的,所以把老家的房屋连同10多亩承包地一连转卖给了别人。现在回来没地方住,只好又重新做了一间房,原来的承包地转让给了别人,现在也要不回了。没有地种,何贞祥一家人都为生活生计担忧着。这个村的另一户村民李春龙,大儿子2002年去广东省广州市一家工厂打工,由于没有专业技术和一技之长,只能干一些粗活和简单劳动,工资报酬很低,在广州打工6年,除去吃穿住用等生活所需开销,基本没有积攒到钱,不得已又回来。去年买了一台收割机,当了一名收割机手,专门给村里农户收割稻子。
象这样的农民工返乡现象,在当前全球金融危机蔓延的情况下呈爆发性增长态势。特别是中部的一些打工大省和打工大市,受金融危机的冲击,大量农民工纷纷回乡。这充分说明,那种简单把农民转移到城里,不解决好转移到城里农民的长远就业、最低生活保障、医疗保障和住房等问题,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好农民问题、消除城乡差别、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
因此,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必须要着眼长远、统筹兼顾,从体制机制入手,协调推进。目前,重点要加强“六个一体化”:一是城乡规划一体化。主要做好城乡总体规划编制,做好大中城市、小城镇和新农村建设的规划。充分发挥城市在人口、物资、资金、信息等要素的汇聚枢纽与孵化器功能,强化带动效应,同时重视乡村规划,规范有序乡村建设发展,二是城乡社会管理一体化。主要是建立城乡统一的新型户籍管理制度,城乡统一的就业管理服务制度,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险体系,城乡统一的社会救助体系,城乡统一的社区管理体制。三是城乡产业发展一体化。主要是建立城乡共同发展的空间布局和城乡互融互补的工业、农业、服务业等产业布局。四是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主要是建立起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城乡一体的公共财政体制,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建立城乡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繁荣城乡文体事业,构建城乡科技服务体系和城乡邮政公共服务体系等。五是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主要是推进城乡交通、电力、邮电通讯、供水供气、农业生产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等方面一体化建设。六是城乡市场体系一体化。主要是完善城乡市场体系,培育城乡流通主体,加强城乡市场对接,加速城乡各类要素流动。
同时,为了扫除统筹城乡发展的制度障碍,还需强力推进“五项改革”。一是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放宽户口迁移落户政策,最大限度地降低户口迁移条件,探索实行按公民经常居住地登记户口,以合法固定住所、稳定职业或生活来源为户口准迁基本条件。二是推进就业制度改革。制定促进城乡就业规划和计划,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三是推进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建立统一完善的城乡养老保险体系、医疗保障体系和失业保险、最低生活保障体系,逐步缩小城乡保障差距。四是推进土地制度改革。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建立适应市场要求的土地使用权流转制度。五是推进农村综合体制改革。扎实推进乡镇机构改革、农村义务教育管理制度改革、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建立适应城乡一体化的新体制新机制。

城乡一体化该如何推进

6. 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提高,未来农村土地可以流转吗

不能随便给别人,让政府管着,就谈不上流转

7. 城乡一体化建设过程中出现哪些社会问题

我国城乡一体化推进中的问题 :
(一)城乡收入差距有扩大之势 ;
(二)农村公共服务的财政支持力度有待加强;
(三)支持“三农”的金融体系需要加强;
(四)城乡社保体系有待衔接;
(五)外出务工人员与家庭空间上分离、城镇生产的集中性与农村潜在消费市场的分散性的分离;
(六)城镇化的统计口径与公共服务覆盖之间的缺口;
(七)土地城镇化的速度快于人口城镇化的速度、工业化快于城镇化速度。

城乡一体化建设过程中出现哪些社会问题

8. 欧盟一体化进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哪些?

欧盟经济一体化遭遇重大挫折

3月25日,欧盟27国首脑在布鲁塞尔举行了峰会。在有关援助希腊的问题上,尽管德国和法国之间仍然有分歧,但最终还是妥协通过了一个援助希腊的框架式的计划协议。该框架计划决定欧盟出手援助希腊,并延请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其中扮演重要作用。

这个框架计划有两个方面的意义。一是对于希腊有正面作用。希腊终于等来了纸面上的援助承诺,而且可以用“以鼓励希腊能尽快重返市场的优惠利率”来融资。希腊危机至少在几个月到一年内得到暂时缓和。二是对于欧元区却有负面影响。因为这个援助框架,延请了欧元区和欧盟以外的力量参与,表明欧盟和欧元区都不可完全依靠,因此损耗了欧元区的向心力。所以在欧盟峰会最终协议达成前,法国一直排斥国际货币基金的参与,就是担心这样做会损害欧元区和欧盟的信誉。只是在德国的坚持下,才同意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援助中起重要作用。

这个框架的两个层面的意义实际上是相反的,而且其对于欧盟和欧元区长期的意义更多是负面的,所以市场上的反应证明了这一点。欧盟首脑会议协议的消息公布后,欧元在外汇市场上立即破位下跌,创下10个月来的新低,后来只是在欧洲央行行长特里谢发表言论,否认自己曾经批评IMF参与对希腊的融资是件坏事、且认为欧盟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希腊的援助是一个“可行的解决方案”后,欧元才得以短线反弹。

虽然欧盟首脑会议援助希腊的计划短期内有助于希腊危机局势的缓和,一定程度上可能有利于希腊以相对低一些的成本融资,但是却无助于希腊根本问题的解决。因为希腊在2010年需要融资超过500亿欧元来偿还债务,其中在4月和5月就需要融资200亿欧元。而欧盟首脑会议上达成的未来向希腊提供的“EU-IMF(欧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版本的援助框架计划,大约贷款额度为230亿欧元,只能解希腊的燃眉之急。而希腊的债务总额约2800亿欧元,欧盟各国极不情愿、挤牙膏式的援助承诺额度,对于希腊长期债务问题来说,还是杯水车薪。

然而,在对于希腊的援助问题上,欧盟内部的矛盾暴露了出来。这次对于希腊的援助,德国主张主要交给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去做,而英国等非欧元区国家也主张希腊应该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求助。但是,法国则从维护欧元区的面子和声誉的角度出发,主张由欧盟包办援助希腊的事务。最后通过的协议,则是一个互相让步的产物。假如未来希腊的债务危机再次激化,或者是欧元区内部包括PIIGS中的其他四国也像希腊那样陷入债务危机的话,可能欧盟很难再通过援助的协议了,其实财力上也承受不起。

以上分析的这些问题,实际上对于欧盟未来的前途具有很大的负面作用,对于欧盟的经济一体化有很大的阻碍。几十年来,欧洲以德国、法国为首的国家一直在致力于政治和经济一体化进程。虽然欧洲一体化进程中间也经过一些挫折,但是参加欧盟和欧元区的国家在逐渐增多。欧洲各国,特别是边缘国家渴望加入欧盟和欧元区的重要原因,除了政治上的安全考虑外,在经济上享受“大树底下好乘凉”也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但是,希腊和南欧四国,以及那些有潜在债务危机国家,在这次危机前后遭遇的教训表明,加入欧元区绝对不是万事大吉的。加入欧元区,享受强大的货币带来的好处,但是要付出完全丧失货币政策决定权的代价,甚至要付出赤字和债台高筑,以致发生重大危机的代价。如果说一个国家宁肯付出失去货币独立性的代价,也要享受强大货币带来的融资成本低廉的好处的话,那么在其发生危机后,低廉的融资成本的优势也会最终失去,所以加入欧元区实际上是失大于得的。希腊等已经上了欧元区之“船”的国家虽然可能担心下“船”会遭到很大损失的话,那么尚未上“船”的国家可能就不会再愿意上“船”了。


欧盟在援助希腊问题上的争吵、拖延、无力,将会破灭许多正欲加入欧元区的国家的幻想。因为在发生危机后,得到欧盟及时的、有效的救助,将是加入和留在欧元区的最大的、也是最后一个信心保障。然而,在希腊危机发生3个月后,欧盟才初步达成了一个协议,希腊得到的援助还只是纸面上的、临时性的、有限度的,而且还是掺杂了IMF财力的援助。这让欧盟的信誉遭到很大的损害,欧元区的魅力也不再绚丽。如果希腊没有加入欧元区,其赤字和债务的规模不一定会累积到目前的水平,在发生危机后,也不一定会手足无措,更甚者,可能也已经得到了IMF等组织或者国家的援助。因此,未来欧盟的一些边缘国家,不一定会再热衷于加入欧元区。而由于欧元区是欧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成果和标志,因此在欧元区魅力不再的时候,欧盟的经济一体化也会停止。所以,欧盟3月底的首脑峰会,其重要意义在于,欧盟的一体化进程遇到重大的打击。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