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合并方以无形资产支付合并对价的按照账面价值还是公允价值计量

2024-05-09 22:33

1. 关于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合并方以无形资产支付合并对价的按照账面价值还是公允价值计量

你好,
很高兴你为回答问题!

解析:
在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中,对合并成本的初始确认,会计准则做出的规定是,以投资者享有被投资单位净资产的“账面价值”的份额作为作为投资合并成本的。这里强调的是被投资单位的净资产的账面价值。并且在合并过程中是不确认损益的。
但是作为投资方其投资用的无形资产,是相当于用无形资产的处置后的所得在再进行投资一样,这是两个环节上的,而非同一个环节,其处置无形资产环节的上利得是应当确认的。也就是说,你应当将这笔处理看作是两笔经济业务的合并处理,视同分解的处理是:
借:银行存款               5000
     贷:无形资产             4000
           营业外收入            1000
然后再:
借:长期股权投资             6200
    贷:银行存款               5000
           资本公积-资本溢价       1200
这样两笔合并后,就是题中的处理了,这是两个环节上的处理,即一是处置非流动资产,二是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这里面有的一个虚拟的“银行存款”的。只有第二笔处理才是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准则所规定的,不允许其确认损益。
这里说的不认公允是指,不认同被投资单位净资产的公允,而不是投资者作为对价资产的公允。不要理解错了,否则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可就真得少不了!

如果还有疑问,可通过“hi”继续向我提问!!!

关于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合并方以无形资产支付合并对价的按照账面价值还是公允价值计量

2. 请问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长期股权投资的入账价值是被合并企业净资产公允价值还是合并成本的公允价值

初始投资成本是指长期股权投资初始计量时的金额,不同情况有不同的算法。
一、初始投资成本是指长期股权投资初始计量时的金额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初始投资成本为享有的合并日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的份额。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和非企业合并的初始投资成本金额为所支付对价的公允价值+支付的直接相关税费。
权益法下,初始投资成本金额为所支付对价的公允价值+支付的直接相关税费。当初始投资成本小于取得投资时应享有的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时,应该先对初始投资成本进行调整,再将调整后的金额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入账价值。
其入账价值=初始投资成本 + 初始投资成本与应享有的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的差额(即计入营业外收入的金额)长期股权投资的入账价值是指长期股权投资科目的入账金额,一般是指对初始投资成本调整后的金额,成本法下(同一控制下和非同一控制下)的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和初始计量金额是一致的。
二、举例说明
比如A对B进行长期股权投资,取得30%的股权,支付银行存款100万,被合并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400万。
如果题目只问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是多少,那就是100万(非企业合并形式形成长期股权投资)
(1)借:长期股权投资100
(2)贷:银行存款100
如果说涉及到后续计量,权益法核算。400×30%=120,这个时候再对长期股权投资进行调整。
(1)借:长期股权投资20
(2)贷:营业外收入20
两笔分录合并,
(1)借:长期股权投资120
(2) 贷:银行存款100                  

3. 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会计分录怎么做

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会计分录,
 
 (1)用存货进行投资,
 
 借:长期股权投资(公允价值:含税价)
 
 应收股利
 
 贷: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同时:
 
 借: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原材料
 
 (2)固定资产投资
 
 第一步,先做固定资产清理
 
 借:固定资产清理
 
 累计折旧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贷:固定资产
 
 第二步,取得长期股权投资
 
 借:长期股权投资(公允价值:含税价)
 
 应收股利
 
 资产处置收益(公允价值<账面价值)
 
 贷:固定资产清理(账面价值)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资产处置收益(公允价值>账面价值)
 
 (3)以长期股权投资、交易性金融资产、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债券性金融资产作为合并对价
 
 借:长期股权投资(公允价值)
 
 应收股利
 
 投资收益(公允价值<账面价值)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其他债券投资/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
 
 投资收益(公允价值>账面价值)
 
 同时:
 
 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其他综合收益
 
 贷:投资收益(或反向)
 
 (4)其他权益工具投资
 
 借:长期股权投资(公允价值)
 
 应收股利
 
 贷:其他权益工具投资(账面价值)
 
 盈余公积(差额,或借方)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差额,或借方)
 
 借:其他综合收益(可借可贷)
 
 贷:盈余公积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5)投资性房地产投资
 
 成本模式
 
 借:长期股权投资(公允价值:含税价)
 
 应收股利
 
 贷:其他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借:其他业务成本
 
 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摊销)
 
 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
 
 贷:投资性房地产
 
 公允价值模式
 
 借:长期股权投资(公允价值:含税价)
 
 应收股利
 
 贷:其他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借:其他业务成本
 
 贷:投资性房地产—成本
 
 —公允价值变动(可借可贷)
 
 同时: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可借可贷)
 
 贷:其他业务成本
 
 借:其他综合收益,
 
 贷:其他业务成本。

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会计分录怎么做

4. 非同一(同一)控制下购买法控股合并与吸收合并如何编制会计分录


5.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的吸收合并和控股合并的会计分录

非同一控制下吸收合并
1.支付货币资金、出让存货实施合并
借:有关资产账户                         [取得的被并方资产公允价值]    A
商誉                                   [C大于(A−B)之差]
贷:有关负债账户                      [承担的被并方负债公允价值]    B
银行存款、主营业务收入   [支付的合并对价的公允价值]    C
营业外收入                     [C小于(A−B)之差]
2.出让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实施合并
借:有关资产账户                         [取得的被并方资产公允价值]    A
商誉                                   [C大于(A−B)之差]
贷:有关负债账户                      [承担的被并方负债公允价值]    B
固定资产清理                          [支付的合并对价的公允价值]    C
无形资产                      [支付的合并对价的公允价值]    C
营业外收入                          [处置资产的损益]
营业外收入                     [C小于(A−B)之差]
3.发行权益性证券
借:有关资产账户                         [取得的被并方资产公允价值]    A
商誉                                   [(C+D+E)大于(A−B)之差]
贷:有关负债账户                      [承担的被并方负债公允价值]    B
股本                                   [发行证券的面值总额]         C
资本公积                          [发行证券的溢价−手续费等]       D
银行存款                          [实际发生的手续费]              E
营业外收入                     [(C+D+E)小于(A−B)之差]
4.发行债券与发行权益性证券类似

非同一控制下控股合并
1.支付资产实施的企业合并
借:长期股权投资                                                     B=A
贷:库存现金、营业收入等    [支付的合并对价的公允价值]    A
2.发行权益性证券实施的企业合并
借:长期股权投资                 [A+B+C]
贷:股本                       [发行证券的面值总额]
资本公积                 [发行证券的溢价−手续费等]
银行存款                 [实际发生的手续费]
3. 发行债券与发行权益性证券类似

注:无论何种合并方式,发生的评估、审计、咨询等费用都需要
借:管理费用
贷:银行存款等

同一控制下吸收合并与控股合并最大的不同在于取得被投资方的资产、负债和支付的合并对价均要以账面价值计算。其次,无论是吸收合并还是控股合并,支付对价的公允价值和取得的被投资方净资产的账面价值的差额均计入“资本公积”。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的吸收合并和控股合并的会计分录

6. 说明在非同一控制下,企业控股合并时,购买方合并成本与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如何处理

“购买方合并成本与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如果是正数(购买方出示的购买价大于应享有被购买方净资产份额的差额),作为“商誉”处理(一项长期资产单独确认),在受益年限或不少于10年摊销。如果是负数则作为一项偶发事项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7. 求助陈版,关于同一控制下吸收合并的会计处理

事实上,同一控制下合并中“恢复被合并方留存收益”的提法本身是不恰当的。《会计准则讲解2010》第二十一章“合并”(P312)要求:“在合并资产负债表中,对于被合并方在合并前实现的留存收益(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之和)中归属于合并方的部分,应以合并方资本公积贷方(资本溢价和股本溢价)为限,自合并方的资本公积转入留存收益和未分配利润。”
对于上述“恢复”要求,我们理解,其实质是在权益结合法下,合并报表层面由于将被合并方在合并日之前的利润表纳入合并范围并调整合并利润表的前期比较数据,从而导致被合并方在合并日之前形成的留存收益相应滚存下来的结果,严格来说,称为“恢复”并不恰当,容易被误解为:先把被合并方的归属于合并方的净资产全部计入合并报表的资本公积,再将其中的留存收益成分调整到合并资产负债表的留存收益项目中。这样理解人为割裂了报表之间的勾稽关系,且不便于理解,在实务中也引起了较多疑问,例如:当合并方资本公积贷方余额不足时,按上述原则处理对于被合并方在合并前实现的留存收益体现不完整。是否必然要“全额恢复”等。
因此,我们建议修改相关的表述,把“从合并方的资本公积中恢复留存收益和未分配利润”改为“将被合并方的留存收益(含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以及由其他综合收益形成的‘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中按股权比例计算归属于合并方的份额并入合并资产负债表的留存收益和资本公积项目中,以便体现因将被合并方合并日之前各年度/期间的利润表纳入合并利润表而相应带入的留存收益和其他综合收益的滚存影响”。
这一修改表明:合并资产负债表中恢复被合并方的留存收益和其他综合收益,是由将被合并方合并日之前各年度/期间的利润表纳入合并范围并调整合并利润表的前期比较数据的结果,因此需与被合并方的利润表纳入合并范围的情况相对应。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例如当同一控制下合并交易中的被合并方最初是通过非同一控制下合并被纳入其最终控制方的合并报表范围时,其利润表纳入合并范围是以“参与合并各方均处于同一控制下的期间”为限的,即其利润表只能自最终控制方取得其控制权之日起才能纳入合并范围,因而其留存收益也不能全额恢复,而是只有能自最终控制方取得其控制权之日起累积的留存收益才能在合并报表层面予以恢复。
另外,我们建议取消“恢复被合并方留存收益以合并方资本公积为限”的限制,要求尽可能全部体现。我们理解:完整体现被合并方的合并日前滚存留存收益,有助于充分揭示其盈利能力,并且在会计实务中也没有以留存收益弥补资本公积负数余额的先例。事实上,在编制合并日之前的合并资产负债表时,被合并方的实收资本和资本溢价等由权益性交易形成的股东权益项目将被并入合并资产负债表的“资本公积”项目,而这部分资本公积也可用于“恢复”被合并方留存收益,因而在实务中应当几乎不会出现被合并方留存收益不足以全部恢复的情况。
这一修改还有助于消除现行准则体系下同一控制下合并会计准则与合并报表准则之间就被合并方盈余公积恢复问题的矛盾。

求助陈版,关于同一控制下吸收合并的会计处理

8. 问题:(1)同一控制下,企业吸收合并,控股合并的会计分录 (2)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吸收合并,控股合

非同一控制下
借:长期股权投资  260

       管理费用  20
贷:银行存款280

同一控制下需告知取得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的份额
借:长期股权投资175*份额
       管理费用20
贷:银行存款260
如为贷方差,贷记“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
如为借方差,借记“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科目,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不足冲减的,依次借记“盈余公积”、“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