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部门在精准扶贫中起什么作用

2024-05-09 21:20

1. 水利部门在精准扶贫中起什么作用

(一)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按照“村村通自来水、户户饮放心水”的要求,采取新建、扩建、配套、改造、联网等措施,实施差别化扶持政策,加大贫困村贫困户农村饮水巩固提升投入,对管网延伸、配套完善等工程,优先覆盖贫困村。到2016年底,全市112个贫困村实现自来水“村村通”,符合条件的贫困户安全饮水全覆盖。同时全面推进农村饮水工程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全面提升农村供水的保证率。

  (二)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推进贫困地区小型水利工程改造提升工程建设,同时对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小型农田水利项目县、国土整治、农业综合开发、“一事一议”等项目向贫困地区倾斜,着力解决贫困地区农田灌溉“最后一公里”问题。2016年全市完成贫困村范围内清淤扩挖塘坝563口,清淤农村沟渠95条,更新改造小型泵站550千瓦,小水库除险加固68座,改造末级渠系1.3万亩,新建、加固小型水闸6座的建设目标任务。

  (三)加强水生态系统修复和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加大水资源保护力度,开展水环境整治,科学调整并划定贫困地区饮用水源保护区,加强贫困地区饮用水源地水质监测和保护,对贫困地区各类水库开展水环境整治。以环巢湖生态示范区建设为引领,结合水土保持、清洁小流域综合治理、水库除险加固等项目建设,提升治理标准,加强水源涵养与保护,提高水生态保护与修复能力,改善贫困地区水生态环境。同时结合水利风景项目建设,打造具有水利特色的水生态旅游项目,构建人水和谐的水生态环境。

  (四)加快重点骨干水利工程建设。加快完成涉及贫困地区的主要支流、中小河流治理等重点骨干水利工程建设任务;加强抗旱应急备用水源工程建设,新(扩)建一批蓄水工程,提高贫困地区的水量调蓄能力和抗旱能力;加快完成涉及贫困地区的病险水库、病险水闸除险加固任务,提高农村居住环境的水安全度。2016年底抓紧完成派河、梁园河、沛河、裕溪河治理以及撮镇泵站等续建项目建设,加快引江济淮、引江济肥、袁河西水库、杜集水库、霍集水库等重大水利工程前期工作进度,并按照“确有需要、生态安全、可以持续”的原则,再筹划论证新上一批水利扶贫项目,提高贫困地区抵御洪旱灾害能力。

  (五)抓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要实行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全面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要加强贫困地区用水定额和计划管理,积极推广和支持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加大雨洪资源等非常规水源开发利用工程建设和管理力度;加强董铺水库(蜀山片)、大房郢水库(长丰片)水源涵养林、湿地建设,巢湖湿地、瓦埠湖(长丰片)饮用水源地治理保护,着力保障贫困地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六)推进水利体制机制改革。稳步推进贫困地区国有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小型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明晰产权关系,落实经营主体,探索产权转让,有效盘活农村水利集体资产,鼓励社会和个人参与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的建设、管理和投入。不断加大管护资金补助力度,各地要优先将重点贫困镇、贫困村符合条件的小型水利工程纳入小型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和项目建设范围,提高管护水平,促进贫困地区中小型水利工程良性运行和效益充分发挥。

  (七)做好联系村、户的对口扶贫帮扶工作。各地要根据当地党委、政府的部署安排,周密制订水利精准扶贫对口支援工作计划,选派专业技术人员加大帮扶力度,实施机关与贫困地区及基层开展干部双向挂职交流。市水务局要加强对结对帮扶的长丰县杨庙镇谷大郢村、33个贫困户扶持工作力度,按单位包村、干部包户、帮扶到户、责任到人、“双包双到”的要求,压实结对帮扶责任,着力提升贫困地区“造血”发展能力。

水利部门在精准扶贫中起什么作用

2. 四川省电子商务精准扶贫县域有哪些案例?

案例的话,壤塘县的子商务精准扶贫,据说在2017年8月16日正式营业已实现80万左右的销售。

3. 四川省精准扶贫政策到底是什么?

过去一年,四川扶贫移民工作亮点纷呈,减贫117万人,贫困发生率从20%下降到6%,88个片区县和重点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4500多元增加到9000元左右,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016年,脱贫攻坚之战又该怎么打?
今日,全省扶贫移民工作会议在成都召开,四川省扶贫移民局局长张谷在会上表示,2016年要按照“六个精准”的总体要求,紧扣年度“实现5个贫困县摘帽、2350个贫困村退出、105万贫困人口精准脱贫”这个目标开展工作。
张谷表示,精准识别是精准扶贫的关键前提。省委要求,今年3月底前必须全面完成全省贫困户基本信息入库造册上网。各地要查漏补缺、纠错纠偏,真正把扶贫对象、致贫原因、帮扶措施等基本信息完全弄清楚、搞准确,确保“零差错”。要抓紧建好脱贫攻坚“档案库”按时完成“六个有”(户有卡、村有册、乡有簿、县有档、市有卷、省有库)任务,联网运行、公开查询,同时,实行动态管理。
“十三五”期间,我省共要实施易地扶贫搬迁116万人,占全国总任务的1/10。各级扶贫部门要联合发改、财政、国土等部门主动作为。全面找准搬迁对象,抓好规划实施,明确责任领导和责任人。坚持群众自愿,合理确定安置点和安置房面积,抓紧开工实施,搞好配套设施建设。研究出台后续扶持措施,加强就业技能培训,确保搬迁对象有业可就、稳定脱贫。

要锁定年度脱贫摘帽目标,逐年、逐级、逐项分解分配脱贫摘帽任务,到片到县、到乡到村、到户到人。要协调推动“五个一批”“10个专项方案”年度工作计划以及工业、旅游、就业和科技扶贫等若干单项计划。有效衔接国家实施的教育扶贫、健康扶贫、金融扶贫、劳务协作对接等脱贫攻坚行动。要编制实施“四大片区”脱贫攻坚规划和年度方案,持续用力推进藏区“六大民生工程计划”、彝区“十项扶贫工程”和17条政策落实,加快秦巴、乌蒙片区脱贫攻坚,大力发展特色增收产业,夯实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发展条件。同时,要将脱贫攻坚纳入各地“十三五”国民经济发展总体规划和各行业规划的重点内容,高质量编制好全省“十三五”脱贫规划及专项规划。

张谷表示,要建好扶贫开发大数据平台,实现扶贫信息上下互联互通、左右共融共享,为脱贫攻坚提供“云支撑”;建好省级扶贫开发融资平台,为易地扶贫搬迁项目资本金注入和贷款承接,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建好县级扶贫开发资金项目整合管理平台,建立扶贫资金管理新制度,抓紧项目实施,及时组织验收、报账,减少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结存,确保资金项目效益到村到户;建好贫困村扶贫脱贫落实工作平台,解决好脱贫攻坚政策措施“最后一公分”落地问题;建好社会扶贫对接平台,坚持向上争取、外部借力与内部挖潜相结合,积极对接推进国家实施的“百县万村”“万企帮万村”行动。
在验收考评与指导督查上,一定要在贫困人口收入、脱贫成效上较真,在验收程序、标准、纪律上从严。探索开展第三方评估,对各地精准脱贫工作进行全盘扫描,确保脱贫真实、成效精准,经得起各方检验,探索出我省解决好“如何退”问题的有效路径。同时,要深化指导督查机制,坚持省、市联动集中开展精准扶贫督导活动,对160个有扶贫任务的县和有关部门实行严密督查。对精准扶贫开展专项审计、巡视督查、交叉检查和执法检查。加大暗访、随机抽查力度,通过购买社会服务强化监督,提高脱贫政策举措的实施质量,确保精准度和实效性。

四川省精准扶贫政策到底是什么?

4. 精准扶贫四川省哪位领导负责

第一,有近期、远期的规划和明确的目标,并有为实现规划要求而制订的具体计划、步骤和措施。把治标和治本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治本为主。
 第二,不仅帮助贫困户通过发展生产解决生活困难,更重要的是帮助贫困地区开发经济,从根本上摆脱贫困,走勤劳致富的道路。
 第三,把政府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全面调动起来,互相配合,共同为贫困户和贫困地区开发提供有效的帮助。

5. 精准扶贫六有是什么


精准扶贫六有是什么

6. 精准扶贫帮扶措施有哪些

 实施精准扶贫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千家万户,情况千差万别,为确保精准扶贫工作成效,应从贫困村、贫困户实际出发,因村因户制宜,制定切实可行的“一村一业”、“一户一策”帮扶措施,实行扶贫对象“双向全覆盖”,做到每位干部都参与帮扶贫困户,每户贫困户都有干部帮扶服务。

  一是结对帮扶。坚持以“送政策、送温暖、送服务”(下简称“三送”)为抓手,积极开展“三送”干部结对帮扶。驻点“三送”干部每名干部帮扶3-5户,积极开展领导干部结对帮扶扶贫对象活动。即在职的市级领导干部、各县(市、区)在职正副县级领导、市直、驻市单位“一把手”分别结对帮扶贫困户3户;市直、驻市单位副县(处)级领导干部、县(市、区)直和驻县(市、区)单位及各乡(镇)在职的正副科级领导干部结对帮扶贫困户2户;市、县(市、区)直及各乡(镇)在职的党员、干部结对帮扶贫困户1户。

  二是产业帮扶。对有劳动能力和劳动积极性的扶贫对象,采取以奖代补、提供种苗、提供小额贷款或贴息,提供信息、技术、服务等方式,通过“公司+基地+农户”、“企业+农户”、“合作组织+农户”等模式,动员扶贫对象以土地、山场、水面及劳动力等生产资料入股的形式参与到扶贫经济实体中来,有针对性地引导他们发展1-2项种、养殖业或旅游服务业,依靠自身力量脱贫致富,特别注重同步发展专业合作社,以提高贫困群众的组织化水平,提高抵御市场风险能力。

  三是移民搬迁帮扶。按照自愿原则,积极推进易地扶贫搬迁,整合生态移民、地质灾害搬迁等项目,对居住在生存环境恶劣、基础设施极差、自然灾害频发地区的贫困人口和村落实施移民搬迁。结合“进城进园”、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项目,重点把居住在生存条件恶劣的贫困人口安置在工业园区、中心镇或中心村等生产生活条件较好的地方,改善生活环境和就业条件,提升发展能力。通过对口培训、定向定点招工等形式,引导贫困人口向中心镇、工业园区转移,把发展特色产业与招工就业有机结合,切实解决好搬迁户的后续发展问题。

  四是技能培训帮扶。以农民知识化工程和劳务输出岗前培训为载体,以提高农民应用果业生产先进技术水平、提高农民谋生手段为主要内容,整合劳动力转移培训、“雨露计划”以及职业教育等培训资源,为帮扶对象提供免费技能培训,使每户扶贫对象至少掌握1项就业技能或实用技术,促进稳定就业和增收脱贫。

  五是基础设施帮扶。对贫困村每村每年安排10万元以上整村推进扶贫资金,有效整合相关涉农资金,重点对贫困人口比较集中,水、电、路等基础设施条件严重滞后的地方,帮助改善通路、通电、通水条件,改善农田水利设施和信息基础设施,改善村容村貌。结合新农村建设和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建设,打造一批整村推进扶贫示范村,解决产业发展难、行路难、饮水难等问题。

  六是合作社带动帮扶。通过合作社、家庭农场、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动,贫困户以土地、山林、草地、水域、劳动力等资源入股或流转的方式,引导贫困户参与发展产业。对带动贫困户发展产业的合作社、家庭农场、龙头企业给予一定的贷款贴息或产业资金扶持。通过示范带动实现脱贫。

  七是保障帮扶。对帮扶对象中符合农村低保、医疗救助、临时救助、住房救助、教育救助等条件的,及时落实相关政策,给予相应救助。对符合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的帮扶对象,优先安排土坯房改造,做好“一对一、全覆盖”的帮建工作,提高帮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实施精准扶贫,应当落实帮扶到户责任

  1、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实施扶贫对象“一对一”脱贫是一项系统工程,又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民生工程,更是重要的政治任务。为确保扶贫到户目标任务的实现,各地应成立实施精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主要负责精准扶贫的组织、领导和协调。实行分级负责制,把工作责任逐级分解,落实到单位和个人。做到分级负责,责任到人,不脱贫不脱钩。

  2、强化资金管理,确保安全运行。一是严格扶贫到户资金管理。进一步完善扶贫资金运行和项目管理机制,规范扶贫资金投向和使用范围,实行扶贫资金专户管理、封闭运行,确保资金专款专用;二是实行扶贫到户资金“一卡通”制度。扶贫到户资金实行实名制“一卡通”管理,确保资金及时足额安全到位;三是建立扶贫到户资金使用管理公开、公示制度,接受群众和社会的监督,做到公开透明,程序规范、手续完备、发挥效益。四是确保扶贫到户资金用于扶贫对象发展生产和增加收入。

  3、建立考评机制,确保工作落实。为抓实抓好扶贫到户的实施,应建立健全扶贫到户考核评比激励机制。一是督促检查机制。建立市对县(市)、县(市)对乡(镇)督促检查机制,做到“半年检查、年度考核”。二是考核评比激励机制。制定考核评比奖励办法,将扶贫到户纳入到当地县(市)、乡(镇)党政班子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进行考核。各地应把实施精准扶贫的资金落实、目标任务、完成进度等进行细化分解,逐项落实,综合评比,奖惩激励。对组织实施完成任务好的给予奖励,对未完成任务的给予通报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