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家壳牌石油的经营状况

2024-05-09 14:29

1. 皇家壳牌石油的经营状况

 皇家荷兰/壳牌公司集团1996年取得了辉煌的业绩。一方面由于原油价格大幅上涨,公司集团抓住机遇,多产多销原油和油品;另一方面公司集团改组机构,加强管理,降低生产成本等措施也起了关键作用。 1996年壳牌集团销售额为1281.7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了16.7%,在世界500家大公司中排名第6;实现净利润88.8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8.7%,在世界500家大公司中排名第1;至1996年底,公司资产总值1243.7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了5.39%:股东权益631.2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7.02%; 负债总额612.46亿美元,资产负债率49.24%,比上年下降了0.78个百分点。1997年上半年壳牌集团净利润为24.86亿英镑,比1996年同期下降了15.04%,主要是由于炼油和销售部门的存货损失造成的;至1997年6月30日的12个月平均运用资本收益率为11.5%,比1996年下降了1.7个百分点。壳牌集团1996年分部门销售情况和分地区销售情况分别见表1和表2。1996年壳牌集团销售额大幅度上涨,比1995年增长了17.94%,比1992年增长了49.16%。其中炼油和销售部门销售额增长最多,1996年比1995年和1992年分别增长了21.25%和52.14%,勘探和开发部门则分别为25.73%和44.22%。同时,壳牌集团在油气和化工以外的其他部门的销售额在逐年下降。从地区看,美国地区销售额增长最快,1996年比1992年增长了56.60%,其次是西半球地区。 (1)石油勘探和开发:1996年该部门销售额为70.22亿英镑,比1995年增长了27.84%:利润(特殊项前)32.54亿英镑,比上年增长了73.90%;至1996年底,可识别资产221.58亿英镑。1996年,该部门资本支出为39.08亿英镑,比上年增长了15.31%,生产成本降低了0.82亿英镑。壳牌集团在世界45个国家进行勘探开发,在其中28个国家有油气生产活动,其中美国、英国、阿曼和尼日利亚是该集团最大的油气生产基地。壳牌集团是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气生产商,在17个国家进行大然气生产。至1996年底,壳牌集团的原油(包括天然气液体)储量达到12.91亿吨,比上年增长了6.66%;大然气储量为1.50万亿立方米,比上年增长了11.38%。1996壳牌集团生产原油1.15亿吨,比上年增长了2.0%,销售天然气683.54亿立方米,比上年增长了11.74%。1997年上半年原油产量为0.58亿吨,比去年同期增长了l%;销售天然气434.1亿立方米,比去年同期下降了5%。(2)炼油和销售:1996年该部门销售额为655.58亿英镑,比上年增长21.10%;利润20.36亿英镑,比上年增长了34 .21%,主要盈利归功于存货的增值:至1996年底可识别资产为309.41亿英镑,比上年增长了1 .16%。1996年该部门的资本支出为27 .66 亿英镑,比上年减少了11.3%。壳牌集团在世界33个国家拥有54座炼厂,其中2/3的加工能力集中在欧洲和北美。1996年该集团炼制原油1.89亿吨,比上年增长了7 .93%,销售油品3.66亿立方米,比上年增长了6 .0%。壳牌集团的部分炼厂分布及装置情况见表3。壳牌汽油的销售量居世界首位,其润滑剂、液化石油气和沥青等也在全球市场占领先地位。该集团在全球拥有36艘用于原油和油品运输的油轮和20艘用于液化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运输的油轮,在世界100多个国家拥有48000多个加油站。壳牌国际贸易和运输公司在全球每天的原油和油品交易量为63.6万立方米。(3)化工:该部门1996年销售额为89.78亿英镑,比上年减少了2.82%;利润为7.62亿英镑,比上年下降30.22%,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受贸易条件的制约;至1996年底可识别资产为105. 88 亿英镑,比上年降低5.74%;1996年该部门资本支出为9 .04亿英镑,比上年增长了14.72%。1996年壳牌集团化工产品销售量为1976.8万吨,比上年增长了11.20%,其中,基础化学品797.5万吨,工业化学品529.5万吨,聚合物649.8万吨。壳牌集团的化工厂及其产品分布情况见表4。 壳牌集团1992~1996年的资产负债、损益及经营指标的简况分别列于表5、表6和表7。由表可见,壳牌集团近年来保持着良好的发展趋势:销售收入,经营利润、净资产等逐年增加;流动比率、平均运用资本收益率、净利润/平均狰资产等指标保持上升趋势;总债务/运用资本则逐年降低。壳牌集团五年内员工人数减少了20.5%,人均工资福利则增加了24.2%.

皇家壳牌石油的经营状况

2. 皇家壳牌石油的技术介绍

不断开发新技术和新产品是壳牌集团取得成功的关键。壳牌集团的科研开发由壳牌国际研究有限公司统一管理,该公司还利用雄厚资本与其他公司合资经营,分享技术和生产经验。壳牌集团有丰富的石油勘探、储运技术和经验,如对油气压缩装置中的起泡问题曾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掌握了起泡机理及防止办法;集团还对海上采油设备的安全可靠性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乙炔、二氧化碳、汽油添加剂、聚烯烃和精细化工品方面有多项专利技术。壳牌公司集团在石油化工领域有代表性的特色技术和最新研究成果有: 壳牌研制的PTT聚酯具有普通聚酯的耐化学性,尼龙一样的回弹性和很好的抗污性,可连续印刷、染色,吸水率低,可回收利用。PTT目前的市场是地毯和织物,今后还将开发它在无纺布、热塑性工程塑料和薄膜方面的应用。壳牌集团依靠专利技术,解决了丙二醇的生产,最终实现了PTT树脂的工业化。

3. 皇家壳牌石油的介绍

皇家荷兰/壳牌公司集团是世界著名的大型跨国石油公司,成立于1907年,一直由皇家荷兰石油公司占60%股份,壳牌运输和贸易公司(英国)占40%的股份。两家母公司均为上市公司,皇家荷兰石油公司的股票在阿姆斯特丹、伦敦、纽约、苏黎世等9个城市挂牌上市,壳牌运输和贸易公司在伦敦、纽约、巴黎等5个城市挂牌上市。 2013年皇家荷兰/壳牌公司集团在全球500家大公司中排名第1位,在全球石油公司中排名第1位。该公司集团主要从事石油上下游及化工业务,在世界 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2000多个子公司,现有员工10.1万人。

皇家壳牌石油的介绍

4. 壳牌石油的组织机构

皇家荷兰/壳牌公司集团的两家母公司--皇家荷兰石油公司和壳牌运输和贸易有限公司分别在荷兰和英国注册。两家母公司虽然按协议合并股份,但有各自的决策机构,向各自的股东负责。母公司并非集团的组成部分,且不直接参与经营,但有权任命集团各控股公司的董事会成员并从集团各控股公司收取利息。皇家荷兰石油公司有股东29.5万,主要来自美国(43%)、荷兰(41%)和瑞士(9%):壳牌运输贸易有限公司有股东27.0万,主要来自英国(96%)和美国(4%)。两家或其中一家的股票在欧洲的8个国家和美国的股票交易市场进行交易。集团由3家控股公司--荷兰壳牌石油有限公司、英国壳牌石油有限公司和美国壳牌石油股份有限公司--以及由它们直接或间接拥有股权的业务或服务公司组成。三家控股公司董事会的所有董事均由上述两家母公司指定。除美国壳牌石油股份有限公司持有的股票外,另外两家集团控股公司共同拥有服务公司的全部股份,并直接或间接拥有业务公司内的全部集团股。此外,荷兰壳牌石油有限公司还持有美国壳牌石油股份有限公司的普通股票,但不控股,只分红利。皇家荷兰石油公司管理机构董事成员和英国壳牌运输和贸易公司的董事们同时也是壳牌荷兰石油公司董事会主席团的成员和壳牌英国石油公司和壳牌美国石油公司(集团控股)的董事。因此他们被统称为集团董事。同时由壳牌荷兰石油公司和壳牌英国石油公司董事会任命,组成一个联合委员会,即常务董事会,负责发展和策划集团的目标和长远计划。该常务董事会的主席是贺诗德(C. A.J.Herketroter)先生,副主席约翰·吉宁斯(John Jennings)先生。

5. 皇家壳牌石油的经营战略

加强集团管理,建立业务组织;保证同一地区内各种业务间的协调,发挥备经营公司的主动性1959年壳牌集团公司通过在海牙和伦敦开设服务公司,最高层成立常务董事会 及通过地区监督在区域基础上协调各项业务等措施迈向了真正的集团管理,而不是将集团视为一家拥有很多分公司的机构。常务董事会的六位董事处于公司管理的最高阶层,管理着公司总体业务的拓展。他们每隔一周往返于伦敦和海牙之间,在绝对一致的基础上作出所有重大构想,重要计划与人事决定必须一致通过。这种体制为更好地进行集团管理起了很好的作用。如80年代使壳牌集团避免了象竞争对手那样盲目收购其它公司,经营耗资巨大而又不很熟悉的行业。70年代中期集团决定发展业务组织概念,以保证同一地区内各种业务间的协调,以一致的态度处理同政府及其它团体的往来。同时将集团的主要活动发展成独立的业务,要求各营业公司就各项业务为金融机构提供业绩报告。集团公司为每项业务制定发展策略,但允许营业公司保留日常决策权。1978年集团公司将地区组织职责进一步扩展至包括区内所有集团的业务,并提出了在个别国家设立壳牌专员的概念,壳牌专员协调并统筹该国的各项业务,直接向地区监督负责。同时,集团鼓励个人的主动性,在集团内部大约有260个重要经营公司被授予几乎完全的自主权,它们能对经营作出自己的决定,并有一系列服务公司通过科技服务作其后盾。这种分散化及自主权使经理们能更好地融入社会,并能对新规定、用户不断变化的需求及任何危机迅速作出反应。1996年初,壳牌公司集团对其运营结构进行了重组,以便更好地满足客户的需要以及商业挑战。各业务公司以当地客户为重,每家公司的管理层都对本公司的业绩及长期发展负贡。集团设立12个研究开发中心和11个服务公司,以支持业务公司的发展。 壳牌集团的资金实力雄厚,1992年以来各部门资本支出基本呈持续增加趋势。1996年资本支出总额为77.55亿英镑,比上年增长了5000万英镑,比1992年增长了29.83%,表8、表9分别给出了1992~1996年壳牌集团分类资本支出和分地区资本支出情况。壳牌集团用在勘探和开发部门和化工部门的资本支出增加较多,五年来分别增长了58.22%和73.18%。在勘探开发部门,壳牌集团近年来一直致力于在保持中短期合理利润和现金流动的同时,争取长期效益的不断增长。其最基本的措施就是不断提高集团拥有的原油储量。1996年壳牌集团用于勘探开发的资本支出比1995年增长了15.31%,其中在美国的投资达到21.07亿英镑,比上年增长了14.02%,主要用于在墨西哥湾的勘探开采和建设与深水开采相匹配的天然气管输设备。1997年投资比1996年又增加了1/3,而且今后5年中每年的勘探开发投资计划将比1996年提高50%。1996年公司集团用于炼油销售部门的资本支出减少的主要原因,是1995年壳牌在美国投入资本在加利福尼亚州马丁内斯炼厂增设新的装置,该工程已于1996年竣工,开始生产符合新的环保要求的重整汽油。1996年壳牌集团在炼油业的投资主要用于提高资本利用率和减少环境污染。集团对炼厂致力于提高效益,进行结构合理化调整,1996年壳牌在美国以外的投资主要用于荷兰波尼斯炼厂的现代化改建工程,同时集团对英国Helaveln炼厂也进行了工艺的合理化改进。针对欧洲地区炼油业过饱和的状况,壳牌集团1996年11月宣布出售瑞士Cressier炼厂,1997年2月开始减少了法国东南部贝尔帛炼厂的加工能力。在亚洲地区,年加工能力为725万吨、壳牌占64%股份的泰国罗勇炼厂1996年顺利开工。1997年3月壳牌集团与德士古公司签署备忘录,合并两家公司在美国中西部和西部的炼油和销售业务以及在全美的运输、贸易和润滑油业务;1997年7月,两家公司又宣布签署各忘录,合并其在美国东部及墨西哥湾地区的炼油和销售业务。壳牌集团加强了润滑剂和沥青等产品的生产。在欧洲,1996年壳牌集团在德国的一家润滑剂厂开始了正式生产,同时在法国的Nanterre润滑剂厂即将进行一个再开发项目,在欧洲西南部的润滑剂业合理化建设项目在1997年初完成,这样公司集团获得了更加集中统一的运作机制,形成了液化石油气、润滑剂和航煤的全欧业务结构。在菲律宾黎刹的Pilil1a沥青生产厂投产;在委内瑞拉卡拉沃沃省的巴抡西亚投资新建一家润滑油调合剂厂:1997年1月,在印度马哈拉施特拉邦Taloja,壳牌印度有限公司投资的润滑剂厂开工,该厂年产将达到11万吨。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气生产商,壳牌集团在天然气业中十分活跃。在天然气加工业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情况下,在马来西亚的民都鲁(Bintulu)成功地建设了大规模的中间馏分油生产厂,用于将天然气转化为汽油、煤油、石脑油及各种石蜡,提供了一条将远距离天然气资源工业化处理的替代途径,使壳牌集团在气体转化为液体的工艺中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1997年初,壳牌集团以7100万美元获得了巴西Bovespa的圣保罗Comgas公司20%的股份一巴西30%的天然气是由该公司提供的,这一举措使壳牌集团在巴西的工业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1997年1月壳牌沙捞越公司与Petronas Carigaio Sdn Bdh签署联营协议,共同开发和开采Luconia的5个中心气田并为沙捞越民都鲁的马来西亚液化天然气厂提供原料,有关方面已经同意兴建第三家液化天然气厂,这将在马来西亚形成世界上最大的液化天然气出口综合基地。1997年7月,壳牌国际气体有限公司与Bechtel企业有限公司协议各持50%的股份联营国际电力公司。在销售方面,壳牌的投资重点在于加强零售业务。1996年壳牌集团开始投资在100多个国家的16000个加油站进行了新的零售标志(RetaiI VisuaI ldentity)建设,增加便利店数量和高质量服务设备。1996年壳牌在智利新建了128个加油站;在匈牙利,壳牌的第100个加油站开业;在阿曼Sultana第一个零售卡加油站开业;在德国,作为交换,壳牌将其在西部地区的38个加油站转让给道达尔公司,获得了东部地区的44个加油站;1997年壳牌保加利亚联营公司收购了阿莫科保加利亚石油控股公司的加油站业务。壳牌集团与雪佛龙公司正在就收购其子公司海湾石油公司在英国的零售业务、燃料油业务和润滑油添加剂业务进行谈判。1994年壳牌集团已经收购了该公司伦敦地区的加油站,此次是英国其他地区的450多个加油站,如能达成协议,壳牌集团在英国将拥有1600多个加油站,成为英国最大的油品销售商。鉴于原油和油品贸易的全球化趋势,壳牌集团注重进一步提高运输能力和油轮工作能力。1996年,在韩国壳牌集团五艘双壳油轮中的最后一艘Megara交付使用,其最大装载量为29.8万吨;在新加坡建立一个新的国外运输配备人员公司;在澳大利亚,西北岸液化大然气项目启动,开始为日本运送天然气;在玻利维亚,壳牌取得了该国国家气体运输系统的股份,包括计划中的从玻利维亚到巴西的部分输气管线;在柬埔寨的磅逊一个新的大型沥青仓库已投入使用。在化工部门,1996年壳牌集团继续加强现有的领先业务,加大投资力度。1996年在该部门的资本支出比1992年增长了78.13%,今后五年将在该部门投资47亿英镑,比过去五年增加16亿美元,其中包括在新加坡投资新的苯乙烯单体/环氧丙烷( SM/PO)厂及扩建穆尔代克SM/PO厂家的计划。鉴于全球化工业不景气的现状,壳牌集团1996年继续出售了部分精细化工业务,以2亿英镑以上的价格与英国Inspect Group达成转让协议。壳牌在化工业中十分注重建立全球业务,加强与其它公司的合作。1996年壳牌计划与埃克森化学公司合并全球的油品添加剂部门,已与埃克森化学的Paramins业务部门就合并业务达成协议,新的公司于1997年成立,年销售额目标15亿英镑,将占领世界市场的25%,成为仅次于Lubrizol公司的世界第二大厂商:与巴斯夫公司签定了协议,建立欧洲聚乙烯联营企业;己获得批准在荷兰投资与巴斯夫合建以生产苯乙烯单体和环氧丙烷为主的化工厂,并同时与BP公司签定为其提供25万吨/年苯乙烯的长期供货合同:计划与汽巴公司就环氧树脂业务进行合作。1996年壳牌集团投资的几家热塑性材料生产厂分别投产,包括英国卡林顿的第一家壳牌新型高效能工程热塑性材料CAIULON生产厂、美国Textile和Carpet的壳牌新型聚合物CORTERRA 工业化生产厂和巴西Paulinia的热塑性弹性体KRAToN生产厂。根据亚洲市场的需求,壳牌集团计划1997年在新加坡的联营企业中投资新增烯烃、聚烯烃、苯乙烯单体、环氧丙烷及多元醇等产品。 在勘探开发方面,在丹麦有两个海上油田开始投产;在英国,有Guillemit油田、 Ted油田和Schooner油田开始投产;在俄罗斯建立的合资企业正在对西伯利亚西部的Saly油田进行开发。壳牌集团在加拿大北阿尔伯特省阿萨巴斯卡油沙矿获得了追加租约,其规模开发项目正在研究当中:1996年壳牌就南Diba盆地发展原油储备计划签署备忘录,如果这一计划得以实施,壳牌集团将在通过Caneroon到Atlantic Coast建一条1000公里长的管道。1997年壳牌计划在Pam/Powell(980米)和Mensa气田(1650米)等深水油田开始生产。在炼油和销售方面, 1996年壳牌集团在尼日利亚邦尼(Bonny)岛的液化天然气厂已开始兴建,年产量为580万吨,至1999年该厂将开始用7艘油轮向欧洲用户运送液化天然气;在阿曼的液化天然气厂也已经开始动工兴建,计划于2000年投产,年产量为660万吨。计划将在菲律宾的未交付使用的Battan核电厂改建为气体火力发电厂。壳牌集团正在考虑进一步扩建澳大利亚Karratha液化天然气厂,计划到2003年加工能力扩大近两倍;1997年5月,壳牌澳大利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与Woodside石油有限公司签定意向书,将研究在达尔文附近联合经营大型液化天然气出口和国内气体供应公司的可行性。1997年1月壳牌国际气体有限公司与Essar公司签署联合开发协议,计划投资20亿美元,建设印度515MW联合电力项目并在古吉拉特邦的Haxira建储存能力为250万吨的液化天然气终端设施。在英国第1000家加油站在按照计划进行整修升级工作。加拿大的卡尔加里和温哥华的加油站正在进行改建。到2000年计划在美国以外的加油站新建7000多个便利店。在加拿大正在协商通过一个壳牌石油公司占有股份的合资企业未经销加拿大全部的壳牌天然气产品。如果成功,那么这一合资企业将成为北美最大的气体销售商之一。在化工方面,壳牌集团在加拿大正在建设一个新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厂,计划于1997年投产。在墨西哥的阿尔塔米拉一个新的PET厂正在建设之中。从1997年春季,壳牌化学英国公司开始对Cjesjore的Stanlow溶剂厂进行技术改造,以减少污染,有效管理。1997年2月,壳牌化学加拿大有限公司宣布计划在阿尔伯特省建一座年产40万吨的乙二醇厂,该厂采用壳牌技术,计划投资4亿加元,于2000年投产。1997年3月壳牌化学荷兰公司开始在佩尔尼斯投资5000万马克,兴建一采用先进技术生产多元醇的工厂,年产4.5万吨,计划于1998年投产。1997年5月,壳牌集团与巴斯夫公司协议在荷兰建设的BAsELL合资企业动工,投资额为9亿马克,计划于1999年第二季度投产,苯乙烯单体年生产能力为55万吨,环氧丙烷年生产能力为25万吨,这是壳牌集团在欧洲的最大一次石化方面的投资。1997年4月,壳牌化学公司宣布将在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的Geismar投资兴建生产脂环聚酮工程聚合物的工厂,按计划该厂面积为8138平方米,生产能力为2.5万吨阵,根据市场需要可增至5万吨/年。计划于1997年第三季度开工,1999年上半年投产。

皇家壳牌石油的经营战略

6. 皇家壳牌石油的发展简史

皇家荷兰/壳牌公司集团成立于1907年,它是由皇家荷兰石油公司与壳牌运输和贸易有限公司联合组成的一家跨国石油公司集团。公司集团总部分设在荷兰海牙和英国伦敦,现任主席贺诗德 (C.A.J.Herketroter)。壳牌运输和贸易股份有限公司(英国)正式成立于1897年,此前该公司在远东各销售中心建立了储运点,并同洛希尔集团签定了长期购油合同。皇家荷兰石油公司(荷兰)成立于1890年,此前是一家开设在荷属东印度的小公司,为了同壳牌运输和贸易公司竞争,该公司也建立了自己的船队和销售网。1903年,经过几年谈判后,两家公司终于达成协议,同洛希尔集团(后来退出)一起组成了亚细亚石油公司,把各自在远东的销售网联合起来,但两家公司在其它方面的业务仍各自经营。1907年,壳牌运输和贸易公司在经营活动出现严重困难的情况下被迫同意与皇家荷兰石油公司合并,并接受了自己在该集团中占40%股权的条件,正式成立了皇家荷兰/壳牌公司集团。1910~1915年,该公司集团相继在英属婆罗州、墨西哥、委内瑞拉找到石油并投入生产,同时从罗马尼亚、俄罗斯、埃及和特立尼达先后购买了一些油田并建立了销售业务网,在中东购买了土耳其石油公司(即后来的伊拉克石油公司)25%的股份。其间公司集团相继在美国成立了洛克萨那石油公司(Roxana Petroleum Co.)和加利福尼亚壳牌公司。到1920年,该集团的储油点和销售网扩大到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1915年壳牌集团在美国的第一座炼厂投产。1925年在加拿大组建加拿大壳牌公司(SheII Canada)。1929年在中东伊拉克石油公司成立之际,壳牌集团参与了该公司23.75%的股份。同时,该集团的业务领域逐步从石油上游业务扩展到炼油和化工业,在世界许多国家兴建了炼油厂和化工厂。1928年Mekog公司在荷兰建成,采用焦炉气生产氮肥,这是壳牌集团首次对化学品事业进行投资。1929年在美国壳牌化学公司成立,采用天然气生产氮肥。到1938年壳牌集团的原油年产量己达到2750万吨,比1920年增长了34.8倍,占当年世界原油产量的10%左右。四十年代以来,皇家荷兰/壳牌公司集团在世界各主要石油消费地区大规模兴建炼厂,并积极扩大销售网点,同时继续寻找新的油气资源,业务有了空前发展。1954年皇家荷兰石油公司在纽约股票交易所上市。1959年该公司集团在荷兰的格罗宁根发现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气田;1962年在阿曼发现了具有商业开采价值的石油;1966年在北海北部发现利曼天然气田(壳牌占50%股份);1970年在北海北部又发现大油田;在澳大利亚西北大陆架发现大型近海气田。1969年壳牌国际天然气公司成立。1974年,壳牌煤炭国际有限公司成立。1975年壳牌国际贸易公司成立,与壳牌各公司和第三方进行石油贸易。自1973年首次实现了文莱至日本的液化天然气大型运输,1983年又开始由马来西亚至日本船运液化天然气,1989年澳大利亚至日本的船运液化天然气也开始运营。1989年,该公司集团在墨西哥湾1350英尺深海中建成了1615英尺高的钻井平台;1991年壳牌石油公司运用卫星探测在该地区3100英尺的创记录水深中,发现了潜在的大油藏。21世纪,皇家荷兰/壳牌公司集团已经成为世界规模最大的一家跨国石油公司。

7. 荷兰皇家壳牌石油公司的公司简介

注:本词条信息仅以简要概述,荷兰皇家壳牌石油公司的详细信息请见:荷兰皇家壳牌集团,并且两类词条可相互代表。 荷兰皇家壳牌石油公司由荷兰皇家石油与英国的壳牌两家公司合并组成。荷兰皇家石油于1890年创立,并获得荷兰女王特别授权,因此被命名为荷兰皇家壳牌石油公司。为了与当时最大的石油公司,美国的标准石油竞争,1907年荷兰皇家石油与英国的壳牌运输贸易有限公司合并。壳牌是所谓的七姊妹(Seven Sisters)之一,至今依然是石油、能源、化工和太阳能领域的重要竞争者。壳牌拥有五大核心业务,包括勘探和生产、天然气及电力、煤气化、化工和可再生能源。壳牌在全球14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分公司或业务。壳牌的公司结构十分独特:世界各地的分公司是由总部设在荷兰的荷兰皇家石油公司和总部设在英国的壳牌运输和贸易公司共同管理的,其中荷兰皇家控股六成,英国的壳牌控股四成。还有一些公司则是壳牌和其他公司或政府的合资企业。荷兰皇家/壳牌集团最大的股东是荷兰王室的投资公司。 皇家荷兰/壳牌公司集团成立于1907年,它是由皇家荷兰石油公司与壳牌运输和贸易有限公司联合组成的一家跨国石油公司集团。壳牌运输和贸易股份有限公司(英国)正式成立于1897年,此前该公司在远东各销售中心建立了储运点,并同洛希尔集团签定了长期购油合同。皇家荷兰石油公司(荷兰)成立于1890年,此前是一家开设在荷属东印度的小公司,为了同壳牌运输和贸易公司竞争,该公司也建立了自己的船队和销售网。1903年,经过几年谈判后,两家公司终于达成协议,同洛希尔集团(后来退出)一起组成了亚细亚石油公司,把各自在远东的销售网联合起来,但两家公司在其它方面的业务仍各自经营。1907年,壳牌运输和贸易公司在经营活动出现严重困难的情况下被迫同意与皇家荷兰石油公司合并,并接受了自己在该集团中占40%股权的条件,正式成立了皇家荷兰/壳牌公司集团。公司标志的变化过程1910~1915年,该公司集团相继在英属婆罗洲、墨西哥、委内瑞拉找到石油并投入生产,同时从罗马尼亚、俄罗斯、埃及和特立尼达先后购买了一些油田并建立了销售业务网,在中东购买了土耳其石油公司(即后来的伊拉克石油公司)25%的股份。其间公司集团相继在美国成立了洛克萨那石油公司(Roxana Petroleum Co.)和加利福尼亚壳牌公司。到1920年,该集团的储油点和销售网扩大到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1915年壳牌集团在美国的第一座炼厂投产。1925年在加拿大组建加拿大壳牌公司(SheII Canada)。1929年在中东伊拉克石油公司成立之际,壳牌集团参与了该公司23.75%的股份。同时,该集团的业务领域逐步从石油上游业务扩展到炼油和化工业,在世界许多国家兴建了炼油厂和化工厂。1928年Mekog公司在荷兰建成,采用焦炉气生产氮肥,这是壳牌集团首次对化学品事业进行投资。1929年在美国壳牌化学公司成立,采用天然气生产氮肥。到1938年壳牌集团的原油年产量己达到2750万吨,比1920年增长了34.8倍,占当年世界原油产量的10%左右。四十年代以来,皇家荷兰/壳牌公司集团在世界各主要石油消费地区大规模兴建炼厂,并积极扩大销售网点,同时继续寻找新的油气资源,业务有了空前发展。1954年皇家荷兰石油公司在纽约股票交易所上市。1959年该公司集团在荷兰的格罗宁根发现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气田;1962年在阿曼发现了具有商业开采价值的石油;1966年在北海北部发现利曼天然气田(壳牌占50%股份);1970年在北海北部又发现大油田;在澳大利亚西北大陆架发现大型近海气田。 1969年壳牌国际天然气公司成立。1974年,壳牌煤炭国际有限公司成立。1975年壳牌国际贸易公司成立,与壳牌各公司和第三方进行石油贸易。自1973年首次实现了文莱至日本的液化天然气大型运输,1983年又开始由马来西亚至日本船运液化天然气,1989年澳大利亚至日本的船运液化天然气也开始运营。1989年,该公司集团在墨西哥湾1350英尺深海中建成了1615英尺高的钻井平台;1991年壳牌石油公司运用卫星探测在该地区3100英尺的创记录水深中,发现了潜在的大油藏。21世纪,皇家荷兰/壳牌公司集团已经成为世界规模最大的一家跨国石油公司。 皇家荷兰/壳牌公司集团的两家母公司皇家荷兰石油公司和壳牌运输和贸易有限公司分别在荷兰和英国注册。两家母公司虽然按协议合并股份,但有各自的决策机构,向各自的股东负责。母公司并非集团的组成部分,且不直接参与经营,但有权任命集团各控股公司的董事会成员并从集团各控股公司收取利息。皇家荷兰石油公司有股东29.5万,主要来自美国(43%)、荷兰(41%)和瑞士(9%):壳牌运输贸易有限公司有股东27.0万,主要来自英国(96%)和美国(4%)。两家或其中一家的股票在欧洲的8个国家和美国的股票交易市场进行交易。集团由3家控股公司--荷兰壳牌石油有限公司、英国壳牌石油有限公司和美国壳牌石油股份有限公司--以及由它们直接或间接拥有股权的业务或服务公司组成。三家控股公司董事会的所有董事均由上述两家母公司指定。除美国壳牌石油股份有限公司持有的股票外,另外两家集团控股公司共同拥有服务公司的全部股份,并直接或间接拥有业务公司内的全部集团股。此外,荷兰壳牌石油有限公司还持有美国壳牌石油股份有限公司的普通股票,但不控股,只分红利。皇家荷兰石油公司管理机构董事成员和英国壳牌运输和贸易公司的董事们同时也是壳牌荷兰石油公司董事会主席团的成员和壳牌英国石油公司和壳牌美国石油公司(集团控股)的董事。因此他们被统称为集团董事。同时由壳牌荷兰石油公司和壳牌英国石油公司董事会任命,组成一个联合委员会,即常务董事会,负责发展和策划集团的目标和长远计划。该常务董事会的主席是贺诗德(C. A.J.Herketroter)先生,副主席约翰·吉宁斯(John Jennings)先生。壳牌集团共有11家服务公司承担着总部的管理和服务职能,主要任务是为集团的各业务公司和关联公司(指集团持股<50%的公司)及其子公司(不包括美国壳牌石油股份有限公司及其子公司)提供咨询服务。这些服务公司既按业务划分,又按地区与职能进行划分,用矩阵式管理方法对全球业务进行组织管理。从功能来看,荷兰海牙的服务公司侧重技术性服务,英国伦敦的服务公司侧重商业性服务。为了便于地区协调,服务公司还按地区划分,设立了5个协调局,即亚太、西欧、独联体和东欧、西半球和非洲、远东和南亚。业务公司共有300余家,遍布世界100多个国家,经营范围包括石油、天然气、煤炭、化学品、金属及其它。每家业务公司均为独立组织,而其中很多是联营性质,并非完全由壳牌全资拥有,股东包括其它公司、政府或个别投资者。凡由壳牌集团持股51%以上的,称为集团公司,其余的称为关联公司。各业务公司的管理人员全权负责公司的经营业务和长期发展方针,并吸取服务公司的经验,通过他们获得其它业务公司的经验。 业务公司的五年计划和年度计划要征得服务公司的业务部门的意见后,和服务公司中的计划、财务、人事等部门协商,然后报区域协调局;区域协调局从区域资源和市场条件及集团能提供多少支持等方面进行研究协调,同意后才能上报集团董事局审批。壳牌公司集团在比利时、法国、德国、荷兰、英国、日本、新加坡、美国、加拿大等地设有12个科研和技术支持中心。集团各成员机构都坚持同一套商业操作、会计程序、安全及环境保护标准。集团的运作以经营总则所载的经营方针为基础。个别业务公司可因其所在地的情况,制定自己的嵌则,?quot;经营总则是壳牌集团成员经营操作的总指导方针,它概括了壳牌各公司的主要目标和责任。从上述组织机构看,壳牌公司集团过去的管理模式属综合型管理。最近,壳牌公司集团为了提高竞争能力,将按壳牌化学、壳牌炼油。勘探开采等专业业务划分成全球性营业公司,并把研究机构也并入各相应公司。如:壳牌化工公司负责经营管理壳牌公司全球化工业务,从1998年1月1日起也负责美国壳牌原有的化工业务。

荷兰皇家壳牌石油公司的公司简介

8. 皇家荷兰壳牌石油公司是如何进行组织结构调整的?

皇家荷兰壳牌石油公司是如何进行组织结构调整的?您好亲,英荷壳牌石油公司(以下简称壳牌公司)是欧洲最大的公司。1994年利润达到创记录的40亿英镑,比前一年增长了24%。规模如此庞大,经营还算不错的壳牌公司却于1995年3月底宣布将公司的组织结构进行重大调整。壳牌公司荷方董事长赫克斯特罗克的解释是:壳牌公司的表现远不如国际上其他竞争对手。公司10.4%的投资收益率在石油行业来说是相当一般的,不能满足公司长期发展的需要。公司现行的组织结构不适应油价低的商业环境,难以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作为一家大型国际企业,壳牌公司这次进行重大改组带有浓厚的“精官简兵”的味道。壳牌公司这次首先拿公司总部开刀,决定取消地区总公司和精简后勤服务部门,一些权力很大的地区总公司总管在这次机构改组过程中被“炒鱿鱼”。据透露,壳牌公司决定在伦敦和海牙两总部工作的职员人数由原来的3900名减少到2700名,裁减的幅度高达30%。仅此一项,壳牌公司每年就可节省1亿英镑的开支。壳牌公司这次改组的主要内容就是打破公司在组织结构上传统的矩阵结构,减少管理层次,按公司的主要业务范围建立相应的商业组织,由过去按地区和部门的多头管理转变为按业务范围进行直接管理。壳牌公司长期以来主要是按地理位置来安排公司的组织结构。公司不仅建立了4个州一级的地区总公司,而且还在有关国家或地区建立了分公司,这些分公司通过多层次的管理系统向位于伦敦和海牙的总部报告,人们习惯将壳牌公司这种传统的组织结构称为矩阵结构。从企业管理的角度看,这种矩阵结构是合理的。但在实际工作中,这种矩阵结构却引起了一些问题:每个分公司差不多都要从事勘探开采、炼油、销售等业务;总部的后勤服务部门负责向分公司提供法律、财务、信息及其他各项服务。因此,分公司往往要接受多部门和多层次的领导和管理,这就意味着区域总公司、总部的业务部门及后勤服务部门都可以对分公司发号施令。【摘要】
皇家荷兰壳牌石油公司是如何进行组织结构调整的?【提问】
皇家荷兰壳牌石油公司是如何进行组织结构调整的?您好亲,英荷壳牌石油公司(以下简称壳牌公司)是欧洲最大的公司。1994年利润达到创记录的40亿英镑,比前一年增长了24%。规模如此庞大,经营还算不错的壳牌公司却于1995年3月底宣布将公司的组织结构进行重大调整。壳牌公司荷方董事长赫克斯特罗克的解释是:壳牌公司的表现远不如国际上其他竞争对手。公司10.4%的投资收益率在石油行业来说是相当一般的,不能满足公司长期发展的需要。公司现行的组织结构不适应油价低的商业环境,难以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作为一家大型国际企业,壳牌公司这次进行重大改组带有浓厚的“精官简兵”的味道。壳牌公司这次首先拿公司总部开刀,决定取消地区总公司和精简后勤服务部门,一些权力很大的地区总公司总管在这次机构改组过程中被“炒鱿鱼”。据透露,壳牌公司决定在伦敦和海牙两总部工作的职员人数由原来的3900名减少到2700名,裁减的幅度高达30%。仅此一项,壳牌公司每年就可节省1亿英镑的开支。壳牌公司这次改组的主要内容就是打破公司在组织结构上传统的矩阵结构,减少管理层次,按公司的主要业务范围建立相应的商业组织,由过去按地区和部门的多头管理转变为按业务范围进行直接管理。壳牌公司长期以来主要是按地理位置来安排公司的组织结构。公司不仅建立了4个州一级的地区总公司,而且还在有关国家或地区建立了分公司,这些分公司通过多层次的管理系统向位于伦敦和海牙的总部报告,人们习惯将壳牌公司这种传统的组织结构称为矩阵结构。从企业管理的角度看,这种矩阵结构是合理的。但在实际工作中,这种矩阵结构却引起了一些问题:每个分公司差不多都要从事勘探开采、炼油、销售等业务;总部的后勤服务部门负责向分公司提供法律、财务、信息及其他各项服务。因此,分公司往往要接受多部门和多层次的领导和管理,这就意味着区域总公司、总部的业务部门及后勤服务部门都可以对分公司发号施令。【回答】
改组后的壳牌公司将按其所经营的勘探开采、石油产品(炼油和销售)、化工、天然气及煤炭这五大主要业务建立相应的5个商业组织。这五大商业组织就成了壳牌公司的核心业务部门,壳牌公司在世界各地的分公司都必须按其业务范围直接向相关的商业组织报告。由此可见,壳牌公司这次改革并没有对在各地的分公司进行改组,而是调整了它们与公司总部有关部门的关系。上述五大商业组织负责制定与各自业务有关的重大经营战略和投资决策。各地的分公司则负责具体实施这些战略和决策。这样,各地的分公司仍可保持其地方特色,使各自的经营更符合本地的特点。壳牌公司这次调整机构的目的之一就是让下属分公司的主管既享有更大的自主权,又必须对本公司的经营状况直接负责。机构调整改变了以往多头管理的状况,从而使分公司主管能集中精力做好第一线的工作和更好地为客户服务。同样,壳牌公司希望借助这种组织结构在确保集团公司的经营战略得以实施和对下属公司实行有效的管理和制约的同时,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一线企业的主观能动性。西方企业界人士认为,壳牌公司这次精简总部和取消矩阵结构的做法,充分表明西方大型国际企业的组织管理机构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回答】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