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因材施教,实际出发“的教育理念

2024-05-04 04:22

1. 孔子“因材施教,实际出发“的教育理念

齐帆齐微课
  
 孔子之所以被称为孔圣人,是与他培养出众多杰出的优秀人才有一定的关系。
  
 据《史记》记载,孔子有弟子三千,其中精通六艺(儒家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即礼教、音乐、射箭、驾马车、书法、数学)者七十二人,称“七十二贤人”。孔子有十位杰出弟子,号称孔子十哲。
  
 孔子之能培养出这么多优秀的人才,主要是通过长期私人讲学的实践创造出了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且把因材施教与启发诱导结合起来,即从学生个别的实际情祝出发,运用启发诱导的方法,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保证培养目标的实现。
  
 孔子在教学中,随时注意了解学生,有时他能从学生优点方面分析。如他曾指出子路果敢决断,子贡通情达理,冉求多才多艺。
  
 有时他能从学生缺点方面分析,如他曾指出高柴愚笨,曾参迟钝,子张偏激,子路鲁莽。
  
 有时他能对不同学生作比较分析。
  
 比如子贡问孔子:“子张与子夏哪个好些?”,孔子说,“子张偏激一些,办事易过头,子夏迟缓一些,办事跟不上“。
  
 子贡又问:那么是不是子张好一些呢?孔子回答道:过了头与跟不上一样不好。
  
 还有一次,孔子对子贡说:你和颜回相比,谁更强一些?
  
 子贡答:我怎敢同颜目相比呢?颜回听到一个道理可以推知十个道理,而我听到一个道理仅只能推知两个道理。
  
 孔子说:是比不上他呀,我和你都比不上他呀。
  
 孔子还能从学生的才能专长上分析,指出有的学生德行突出,有的学生长于辞令,有的学生擅长政事,有的学生熟悉古代文献。
  
 宋德说:夫子教人,各因其材,就是针对这说。
  
 由于孔子注意从学生的具体实际出发进行教学,所以他不用千篇一律的说教,往往学生问同一样的问题,而孔子回答却不一样。
  
 如子路问孔子:听到一个道理就马上去实行吗?
  
 孔子说:有父兄在,怎么能够听到了就去实行呢?
  
 冉求也问同一问题,孔子却说:对,马上去实行。
  
 别的学生不理解孔子对同一问题而却有两种回答,孔子解释说:冉求一向行动迟缓,所以我鼓励他大胆干。子路一向胆大好胜,所以我要他请示父兄,有意压压他。
  
 同样问孝,孔子的回答也不尽相同。
  
 如盂懿问孔子:“怎么才算孝?“
  
 孔子答:无违。意思是说,无论在父母生前死后,都要依照周礼的规定,不能僭越,这才算是孝。
  
 孟武伯也问怎么才算孝。孔子答:“父母唯其疾之忧“。意思是说,要关心父母的健康情祝,这是针对这位阔少爷不关心父母的冷暖疾病而说的。
  
 子游问孝,孔子认为子游对父母的生括还注意照顾,于是,就提出要加强对父母的恭敬,所以说:大马皆能有养,有敬何以别乎?“
  
 子夏问孝,孔子回答曰:“色难”。意思是说,仅知道代替父母做事,有酒食供给父母吃,还算不得孝,重要的是对父母的态度要和悦亲切。
  
 同样问仁,孔子也没有统一的固定的答案。
  
 如司马牛问仁,孔子说:“仁者,其言也韧”。因为司马牛“多言而躁”,所以孔子告诉他,做一个仁人,说话要谨慎,不要轻易发言表态。
  
 孔子就是这样根据不同的学生情祝,善于对同一问题作出不同的回答,这些回答往往针对学生的个别实际情况说的,针对性是很强的。
  
 这些都体现了孔子从实际出发的唯物主义的因材施教的方法。
  
 孔子还针对受教育者的智能的高低进行不同的教诲。
  
 他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意思是说,中等水平以上的人,可以告诉他高深学问,中等水平以下的人,不可以告诉他高深学问。
  
 孔子也很注意学生的年龄特点。
  
 他说:“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意思是说年少的时候血气未定,便要警戒,莫把精力放纵在女色方面,等到壮大了,血气旺盛,便要警戒,莫容易动怒,避免斗殴,老年时血气衰弱,便要警戒,莫贪得无厌。
  
 总之,孔子的因材施教思想对我们仍有启示作用。
  
 第一,要了解教育对象,要深入学生,细心观察,认真倾听,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和教学,使教育和教学尽可能地符合学生实际,避免盲目性。
  
 第二,对学生既要有基本的共同的要求,又要善于发现和注意培养学生的某些特长,适应个别差异去进行教育,使各尽其才,发挥开发人才的作用。
  
 (22年度写作营第163篇1616字,累计255651字)

孔子“因材施教,实际出发“的教育理念

2. 孔子因材施教的理念_因材施教的理念介绍

  孔子因材施教的  教育  思想在当时被广为推广,孔子一直奉承着自己的教育理念。下面是我为你搜集孔子因材施教的理念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孔子因材施教的理念   
      首先,孔子十分注意观察和了解学生的特点,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从学生实际出发进行教育和教学。如《论语·先进》载:子路问:"闻斯行诸 "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 "冉有问:"闻斯行诸 "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 '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 '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 "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另外,对不同年龄阶段的人也有不同的要求,"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论语·季氏》)孔子还允许或鼓励学生有不同的专长。在他的学生中,各方面的人才都有。"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论语·先进》)但孔子在培养学生个性方面,还是倾向于培养"恭敬","温和"的个性。《论语·先进》载:"闵子侍侧,訚訚如也;子路,行行如也;冉有,子贡,侃侃如也;子乐。'若由也,不得其死然'。"
   
      启发诱导。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按朱熹的注解:"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就是说只有当学生进入积极思维状态时教师才适时地诱导,引发,"开其意","达其辞"。他还说:"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论语·卫灵公》)"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论语·季氏》)也就是说,教师既不要"失人",也不要"失言",教学应"当其可"。
   
      学思结合。他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只学习不加思考就会迷乱而不明,只思考不学习就会空泛而不实。他还以自己的亲身体会告诫学生:"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论语·卫灵公》)但同时又强调思考的重要性,"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论语·季氏》)。事事处处都应运用思考,极力反对那些"饱食终日,无所用心" (《论语·阳货》)的人。
   
      学以致用。孔子说:"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 "(《论语·子路》)也就是说,尽管熟读了《诗经》三百篇,但叫他去处理政务,却行不通;派他去出使外国,却不能独立应对。书读得虽多,又有什么用处呢 他主张"学而优则仕",培养学生是为了推行其  政治  抱负,训练学生能够出仕为宦,治理一方,所以他很强调学用结合,学以致用。
         孔子教育的目的   
      孔子主张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士",而"士"的标准就是"君子"或"君子儒"。"君子"原是奴隶主贵族统治者的专称,即奴隶主贵族老爷的意思。孔子把它发展成为具有一定道德标准的精神贵族的理想人格,即把"君子"当作教育的培养目标。他明确提出作为一个"君子",一要能"修养自己,保持恭敬谦逊的态度",二要有"使亲族和朋友以及老百姓都得到安乐"的治国安民之术。"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论语·子张》)。
   
      孔子所主张的教育内容主要有四项:  历史  文献,行为规范,待人忠诚与信实。即《论语·述而》中说的:"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孔子还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孔子的具体教育内容就是"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但孔子的教育内容因受历史条件的局限也有严重的不足,一是忽视  自然  知识的传授,二是鄙视生产劳动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如《论语·子路》中载:"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

3. 孔子的因材施教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林语堂说,孔子的眼光是高远的,行事是得宜的,其智慧在于合乎情理,顺乎物性,不背不逆,举止中和。孔子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他总结积累了许多有益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值得我们学习。
  
         “ 因材施教 ” 是孔子提倡的一个重要的教育原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是我国教育史一个宝贵的传统。 “ 因材施教 ” 就是教育者了解教育对象的优势、劣势,各自特点,根据不同对象的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实施教育。
  
         孔子是最先对学生实施因材施教的老师。他认为人的智力有高低之分,人的个性、爱好也是千差万别的,在教育上应有所区别,要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性格、不同特点进行不同的教育。孔子对他的弟子们有比较深人的了解,几乎掌握每个学生的特点和个性。
  
        有个故事生动体现了孔子对不同学生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
  
       有一次,孔子讲完课,回到自己的书房,学生公西华给他端上一杯水。
  
       这时,子路匆匆走进来,大声向老师讨教:“先生,如果我听到一种正确的主张,可以立刻去做么?”孔子看了子路一眼,慢条斯理地说:“总要问一下父亲和兄长吧,怎么能听到就去做呢?”
  
       子路刚出去,另一个学生冉有悄悄走到孔子面前,恭敬地问:“先生,我要是听到正确的主张应该立刻去做么?”孔子马上回答:“对,应该立刻实行。”冉有走后,公西华奇怪地问:“先生,一样的问题你的回答怎么相反呢?”
  
       孔子笑了笑说:“冉有性格谦逊,办事犹豫不决,所以我鼓励他临事果断。但子路逞强好胜,办事不周全,所以我就劝他遇事多听取别人意见,三思而行。
  
         孔子的学生很多,但他对学生却下了不少工夫去了解,不仅知其长,而且知其短,所以他在教育活动中能比较好地促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与提高。
  
       孔子提倡因材施教而且亲身实践。在《列子仲尼》中记载着这样的故事:
  
        有一次弟子子夏陪着孔子说话。闲谈之中,夏就把平时的疑问说了出来。他很认真地问孔子道:“夫子 ,您觉得颜回为人怎么样?”孔子回答说:“颜回很不错啊 ,他在仁义的方面,比我还强呢!”
  
        子夏接着又问道:“那您看子贡怎么样呢?” "子贡嘛, 口才很好,他的口才,我是赶不上的!”孔子回答说。
  
        “那子路又怎么样呢?”又问道。孔子淡淡一笑,缓缓地说:“子路这人很勇敢啊 ,这方面我也不如他啊!”“那么,子张呢?”子夏问道。孔子回答说: "子张在庄重的方面也是胜过我啊!”
  
       子夏更困惑了,很诚恳地对孔子说:“ 既然他们都超过了您,那怎么都来向您学习呢?"
  
        孔子说:“坐下!我告诉你。颜回能仁慈却不能狠心;子贡呢,确实有很好的口才,可是往往又不够谦虚;子路的勇敢是没得说的,但他不懂得有时候需要退让;子张虽说很注意庄重,但是他有些孤僻,跟人合不来。他们都各有自己的一些长处,但也有自己的短处啊!所以他们都愿意再学习学习,来提高自己。”
  
      子夏豁然开朗。
  
 
  
                                          
        孔子真是杰出的智者!他所提倡的因材施教对于教师的教育具有重要意义。运用因材施教,比如,对反应迟钝的学生,激励他们积极思考,勇于回答问题;对学习能力较强而学习态度马虎的学生,要给他们一点难度较大的作业,并严格要求他们注意精益求精;对语言表述缺乏条理的学生,鼓励他们在课堂上多发言,以克服其不足;对注意力不集中、学习不专心的学生,多暗示、提醒、提问,培养他们的自控能力;对视、听觉不好的学生,照顾他们坐在比较适合的地方;对学习感到很轻松或很困难的学生,加强个别辅导,给能力强者增加学习难度,对困难者给予特殊帮助或补课。教师应该积极运用此教学方法,了解学生的特长,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兴趣和才能去学习,这样教师一定能在教育教学中得到收获,获得进步。

孔子的因材施教

4. 孔子因材施教的例子

孔子因材施教的故事:
有一次,孔子讲完课,回到自己的书房,学生公西华给他端上一杯水。这时,子路匆匆走进来,大声向老师讨教:“先生,如果我听到一种正确的主张,可以立刻去做么?”孔子看了子路一眼,慢条斯理地说:“总要问一下父亲和兄长吧,怎么能听到就去做呢?”
子路刚出去,另一个学生冉有悄悄走到孔子面前,恭敬地问:“先生,我要是听到正确的主张应该立刻去做么?”孔子马上回答:“对,应该立刻实行。”冉有走后,公西华奇怪地问:“先生,一样的问题你的回答怎么相反呢?”孔子笑了笑说:“冉有性格谦逊,办事犹豫不决,所以我鼓励他临事果断。但子路逞强好胜,办事不周全,所以我就劝他遇事多听取别人意见,三思而行。”

孔子的教育思想
孔子在教学方法上要求老师“有教无类”“经邦济世”的教育观,“因材施教”“启发式”的方法论,注重童蒙、启蒙教育。他教育学生要有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要谦虚好学、时常复习学过的知识,以便“温故而知新”、新知识引申拓宽、深入,“举一而反三”。他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他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意谓教师应该在学生认真思考,并已达到一定程度时恰到好处地进行启发和开导。
他又是在教学实践中最早采用因材施教方法的教育家。通过谈话和个别观察等方法,他了解和熟悉学生的个性特征,在此基础上,根据各个学生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培养出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等多方面的人才。孔子热爱教育事业,毕生从事教育活动。他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不仅言教,更重身教,以自己的模范行为感化学生。他爱护学生,学生也很尊敬他,师生关系非常融洽。

5. 孔子教学《因材施教》

孔子是一个大教育家,他主张,对受教育的人要一律看待,一样要求,不能有偏有向;还主张学习要经常复习旧的,掌握新的。
  
  
 
  
 有一次,孔子讲完课回到自己的书房,学生公西华给他端上一杯水。这时候,子路匆匆走进来,大声向老师讨教说:“先生,如果我听到一种正确的主张,可以立刻去做吗?”
  
  
 孔子看了子路一眼,慢条斯理地说:“总要问一下父亲和兄长吧?怎么能听到就去做呢!”
  
  
 子路刚刚退出去,另一个学生冉有又悄悄走到孔子面前,恭敬地问:“先生,我要是听到正确的主张,就应该立刻去实行吗?”
  
  
 孔子以无可置疑的语气回答说:“对!应该立刻实行。”
  
  
 冉有走后,公西华奇怪地问孔子:“先生,刚才子路和冉有问的是同一个问题,您的回答为什么完全相反呢?”
  
  
 孔子笑了笑,说:“冉有性情谦恭,办事犹豫不决,因此我鼓励他临事果断,敢做敢为。子路为人逞强好胜,办事不够周全,所以我就让他遇事多听听别人的意见,三思而后行。”
  
  
 根据学生不同的情况,使用不同的教育方法,传授不同的教学内容,培养他们向不同的方向发展,叫做“因材施教”。孔子就特别主张要因材施教。这是很正确的。

孔子教学《因材施教》

6. 孔子的因材施教思想

    导语:“因材施教”是孔子非常著名的教育思想,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实施不同的教学方法。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寓言故事,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子路问:“听到什么就行动起来吗?”孔子说:“有父亲和兄长在世,怎么能听到什么就行动起来呢?”冉有问:“听到什么就行动起来吗?”孔子说:“听到什么就行动起来。”公西华说:“仲由问听到什么就行动起来吗,您说‘有父亲和兄长在世’;冉求问听到什么就行动起来吗,您却说‘听到什么就行动起来’。我不理解您为什么这样,所以冒昧地请教。”孔子说:“冉求平时做事缩手缩脚,所以我鼓励他勇进;仲由平时好勇过人,所以我让他谦退。”
       【原 文】 
      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选自《论语·先进》)
       【人物简介】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名丘,字仲尼。祖籍宋国夏邑 ,出生于鲁国陬邑。东周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 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孔子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了六经(分别为:《诗经》、《尚书》、《礼记》、《乐》、《周易》、《春秋》)。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了儒家经典《论语》。
      孔子在古代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万世师表、文宣皇帝、文宣王。其儒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孔子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他的思想和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7. 孔子的“因材施教”

子路曾经问孔子:“听说一个主张很好,是不是应该马上实行?”孔子说:“还有比你更有经验、有阅历的父兄呢,你应该先向他们请教请教再说,哪里能马上就做呢?”可是冉有也同样问过孔子:“听说一个主张很好,是不是应该马上实行呢?”孔子却答道:“当然应该马上实行。”公西华看见同样问题而答复不同,想不通,便去问孔子,孔子说:“冉求遇事畏缩,所以要鼓励他勇敢;仲由遇事轻率,所以要叮嘱他慎重。”
  
 冉有曾告诉过孔子:“不是不喜欢你讲的道理,就是实行起来力量够不上呢。”孔子说:“力量够不上的,走一半路,歇下来,也还罢了;可是你现在根本没想走!”这就是冉有的情形。子路不然,子路是个痛快人,孔子曾说他三言两语就能断明一个案子。有一次,孔子开玩笑地说:“我的理想在中国不能实现的话,我只好坐上小船到海外去,大概首先愿意跟着我的准是仲由了。”子路当了真,便欢喜起来。孔子却申斥道:“勇敢比我勇敢,可是再也没有什么可取的了!”这就是子路的脾气。孔子对他们说的话,都是对症下药.
  
 我们的教育,缺乏的就是因材施教的勇气!我们总是在众多繁琐的事务中迷失了自己!在不违背大的教育方针政策下,能按照自己的教育理念去施教,又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

孔子的“因材施教”

8. 孔子的因材施教思想

    导语:“因材施教”是孔子非常著名的教育思想,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实施不同的教学方法。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寓言故事,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子路问:“听到什么就行动起来吗?”孔子说:“有父亲和兄长在世,怎么能听到什么就行动起来呢?”冉有问:“听到什么就行动起来吗?”孔子说:“听到什么就行动起来。”公西华说:“仲由问听到什么就行动起来吗,您说‘有父亲和兄长在世’;冉求问听到什么就行动起来吗,您却说‘听到什么就行动起来’。我不理解您为什么这样,所以冒昧地请教。”孔子说:“冉求平时做事缩手缩脚,所以我鼓励他勇进;仲由平时好勇过人,所以我让他谦退。”
       【原 文】 
      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选自《论语·先进》)
       【人物简介】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名丘,字仲尼。祖籍宋国夏邑 ,出生于鲁国陬邑。东周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 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孔子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了六经(分别为:《诗经》、《尚书》、《礼记》、《乐》、《周易》、《春秋》)。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了儒家经典《论语》。
      孔子在古代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万世师表、文宣皇帝、文宣王。其儒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孔子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他的思想和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