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全是盛世吗?

2024-05-06 12:26

1. 大唐全是盛世吗?

秦妇吟
在唐代诗人韦庄的代表作长诗《秦妇吟》中有这样一句诗:“明朝又过新安东,路上乞浆逢一翁。苍苍面带苔藓色,隐隐身藏蓬荻中。”生动形象地描述出了诗人路遇流民的情形。所谓“流民”,就是泛指背井离乡,四处流浪的平民,他们大多居无定所,是封建王朝统治中最不稳定的因素之一。
在大家的认知中,流民问题的严重程度,是同封建王朝的治理能力成反比的,也就是说,越和平繁荣的王朝,越不容易产生流民问题,但与这个结论截然相反的是大唐盛世下的流民问题,以至于唐末掀起的一系列农民起义间接导致了唐王朝的覆灭,曾经的盛世,竟是毁在了统治者眼中的蝼蚁手中。

农民起义
大唐盛世下为何还会有众多流民
众多周知,唐朝是我国封建王朝中少有的开放多元,稳定繁荣的王朝,先后涌现了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可以说,唐朝展现给诗人的,总体是一幅锦绣画卷,那这样的盛世图景之下,为何还会有这么多的流民呢?
1、均田制的瓦解
唐朝建立之初,统治者吸取了隋朝灭亡的教训,意识到农民起义对统治的影响之大,因此,唐朝统治者对农民采取安抚和拉拢的政策,对于农民最重要的生产资料——土地,实行“均田制”。
农民
所谓均田制,就是“按人头分配土地”,除了妇女、部曲、奴隶,其他人无论老幼,皆可分得一定数量的土地,均田制所要达到的目的就是抑制土地的过度集约化,使得大多数人都能够拥有土地,虽然其中仍然蕴含着性别、阶级等不平等因素,但总的来说,均田制的初衷还是好的。
但政策的实施效果并不是由统治者的主观意愿单一觉得的,否则也不会出现那么多阳奉阴违的例子。在均田制实施几十年后,到了唐朝天宝年间,唐朝人口在前期的休养生息后大大增长,政府面临着土地不够分的问题,加之土地兼并死灰复燃,许多农民被迫与土地分流,成为流民。

均田制
均田制最终被“两税法”所取代,而许多依靠土地生存的农民也成为流民。
2、疫病的流行
在唐朝可考的记载中,发生的疫病就高达21次。(梁峻先生的《中国古代防疫资鉴——隋唐五代防疫概览》),唐诗中更是不乏关于唐朝疫病的描写,甚至许多诗人不仅目睹疫病,而且自己也曾经身患疟疾。
如著名的诗圣杜甫,《寄薛三郎中》中说自己“峡中一卧病, 疟疠终冬春。”自己一患病,竟持续了整个冬天和春天。古代医疗条件落后,许多时候甚至要依靠巫术来祛除病症,而依靠医术来治愈大多是达官权贵的特权,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一旦患上瘟疫,就基本宣告了死亡。
杜甫
疫病的传染度高,一个村庄中倘若有一个人得了疫病,那么其余诸人,都有可能感染,为了保护自己和家人,许多村民选择放弃祖祖辈辈生活的土地,或将其变卖,离开瘟疫肆虐的故乡,这一部分人,也是流民的重要来源之一。
3、沉重的赋税
前面我们说道,唐朝均田制瓦解以后,大量农民失去土地,被迫走上流浪的道路,但还有一部分农民 保住了土地,却因承受不了沉重的赋税弃地而逃。
封建王朝最主要的收入就是赋税,而农民又是最主要的征税对象。丰收年还尚且能够饱足,一旦遇到收成不好的年份,农民的负担就会十分沉重,一家人的吃喝都成问题,不得已的情况下只能逃跑。其心理,可被概括为“村野愚儒之民以有田为祸”,加之一户逃跑,其亲戚都会受到连累,所以就出现了群体逃跑的现象。
流民
流民的社会效应——国之大患
唐朝种种原因造就了大批流民,虽然在上层贵族的眼中,他们所过的,依然是朱门绣户的精致生活,但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他们的生活因为流民群体,受到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1、对流入地治安提出挑战
流民的构成主要是农民,他们没有受过很好的教育,也没有充足的资源,因此,常常因为争夺资源或是日常琐事大打出手,甚至因此影响到正常居民的生活,唐朝的都城长安富人多,乞讨的机会也多,是很多流民的最终目的地。

流民
作家马伯庸在《长安十二时辰》中这样描述长安城:“一个秩序井然、气势恢宏的伟大城市,三教九流、五湖四海的诸色人物云集其中,风流文采与赫赫武威纵横交错,生活繁华多彩,风气开放多元。”
在长安城内,既有寸土寸金的永兴坊,亦有“脏乱差”的城南贫民窟,为了维持治安,长安城内各个坊市都设有“治安队长”,而流民则是他们的重点“盯梢”对象。

长安城
2、影响城市形象
流民居无定所,为了维持生计,流民大多只能乞讨为生,少部分自愿卖身给大户人家为奴为婢。那些乞讨的流民,逐渐发展成了城市里的乞丐,民间有乞丐歌一首,“一天只有十二时,一时只有两三间,一间只讨一文钱,苍天苍天真可怜。”
这些乞丐集中住在贫民窟中,住所被破烂的衣物、锅碗瓢盆所充斥,卫生状况也令人堪忧。对于城市管理者来说,这些流民就像附骨之蛆一般赶不走、灭不掉,为城市的管理带来了极大的障碍。在封建社会的早期,统治者尚未意识到市容市貌的重要性,对其管理也并不严格,对普通民众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不便。

乞丐
3、流民揭竿而起,引发暴乱
“农民起义为何是中国历史王朝更替的宿命”,唐朝也不例外,虽然最终的胜利者是作为小卒的宋太祖赵匡胤,但唐末的一系列农民起义确实从内部瓦解了这个庞大的王朝,只待最后一击,便会分崩离析。
在长期的压抑生活中,流民生活质量低,不仅是自己过着这种流离失所的生活,他们的子子孙孙都要以流民的身份生活下去。一些颇有血性的流民就揭竿而起,意图推翻旧王朝的统治,建立有利于自身阶级的新王朝。唐末农民起义是我国历史上爆发的最大的三次农民起义之一,包括黄巢起义等一系列农民起义。

黄巢起义
但无一例外的,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农民起义都从未建立起一个属于农民阶级的王朝,不可置否的是,农民们反抗都引起了新王朝统治者的注意,使得每个王朝建立的初期,都成为了农民阶级的“福利期”。总之,由流民发展而来的农民起义,对封建王朝的统治构成了很大威胁,历来都是统治者的一块“心头病”。
唐朝政府对流民现象的应对措施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历朝历代的君主是政治智慧的最高代表,自然也想到了许多应对流民的措施,面对因为各种天灾人祸而背井离乡的流民,唐朝政府也发明了一系列的配套措施,最大限度的避免临时流民发展成长期流民甚至起义军。

农民起义
唐朝的官方措施,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建立完善的赈灾机制;二是改变税收制度;三是实行募兵制。
1、完善赈灾制度
据旧唐书记载,唐朝时期,政府逐渐发展出了比较完备的赈灾制度,包括实物救济、作物赈济等多种方式,还将隋朝时期建立的“义仓”常态化,成了各个州县必备的机构。唐太宗年间,户部尚书上奏,曰:“王公已下垦田,亩纳二升。其粟麦粳稻之属,各依土地。贮之州县,以备凶年。”
太宗采纳了他的意见,从此义仓制度就被保留了下来。每到饥荒或者有其他天灾,收成不好之际,政府就会开仓放粮,帮助百姓渡过难关,这样就减少了农民逃荒的可能性,假如能够在家乡生存下去,谁又愿意背井离乡呢?

赈灾
2、改变税收制度
唐政府在意识到均田制难以为继以后,也尝试在税制上做出改变,针对赋税沉重的小民,政府提出了用货币代替实物。这样改变以后,对农民有什么好处呢?对于农民来说,原来政府只征收实物税,在没有收成的年份里只能东借西凑,如果凑不够只能弃地而逃。
但废除实物税以后,农民可以缴纳货币作为税款,即使没有土地收入,但可以出去做点小本买卖,也能凑够税款。此外,唐朝政府还减少了农业税在税收中的比例,从整体上减轻的农民的负担。
唐朝农民
3、实行募兵制
募兵制是与征兵制相对的一种兵制,即国家招募职业军人,在募兵制以前,唐朝实行的是府兵制。简单来说,就是战时为兵,闲时为农。招募成为兵士之后,衣物、粮食皆为国家供给,每月还有饷银可拿,对于许多流民来说,也不失为一条好出路,这样一种双赢的做法,不既减少了流民的人数,也有利于增强国家军队的战斗力。

大唐士兵
总结
唐朝的流民主要来源于农民,他们因为各种天灾人祸不得已离开自己赖以生存的土地。在没有失去土地之前,他们也曾过着“男耕女织,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田园生活,但饥荒、瘟疫、赋税让一批批农民成为流民,流亡在大唐的土地上。
大量的流民涌入大城市,一方面对治安提出挑战,一方面影响了城市风貌,他们同高高在上的贵族阶层构成了鲜明的对比,成为封建社会的底层牺牲品,他们的生活轨迹,被唐朝繁华的盛世图景所掩盖,只能用“踏尽公卿骨”的方式,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参考文献:
1. 《秦妇吟》
2. 《寄薛三郎中》
3. 《中国古代防疫资鉴——隋唐五代防疫概览》
4. 《中国古代的流民问题》

大唐全是盛世吗?

2. 为什么说大唐盛世

大唐盛世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中最为辉煌的篇章,起于公元七世纪上半期,终于公元八世纪中叶。大唐政治清明,思想解放,人才济济,疆域辽阔,国防巩固,民族和睦,在国际上拥有无与伦比的美好形象。直到今天,海外华人仍被称为“唐人”。

  大唐帝国是中国古代史上光辉灿烂的一段时光,它曾经以自己绚丽光彩照耀了整个的世界。盛唐时期的中国,国富兵强,通过由国都长安直抵地中海沿岸的丝绸之路,将古老而灿烂的中华文明传播四海,世界各国的国君、使臣、客商、僧侣、学生、工匠、医生、胡姬纷至沓而来。他们一旦进入了大唐帝国的领土,看到那些车水马龙的繁华都市,无不由衷的赞叹。

  当时的中国的强盛是十分明显的,美洲和非洲基本上还是属于“沉睡的大陆”(北非例外);欧洲正处于法兰克王国的草创时期,蛮族入侵导致罗马帝国衰亡的创伤还无法修复。亚洲被视为富庶的东方,由于阿拉伯帝国的迅速崛起,对拜占庭、波斯、印度等国的长期战争,导致西亚与南亚都无法平静。只有中国在公元7世纪赢得了空前的统一,并且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空前的成就。

3. 大唐盛世有多强盛?


大唐盛世有多强盛?

4. 大唐盛世有多强盛?


5. 大唐盛世有多强盛?


大唐盛世有多强盛?

6. 为什么说大唐盛世很强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