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光潜的主要美学论著是什么

2024-05-11 02:49

1. 朱光潜的主要美学论著是什么

朱光潜主要美学论著有 《文艺心理学》《悲剧心理学》《谈美》《诗论》 《谈文学》《克罗齐哲学述评》《西方美学史》《美学批判论文集》《谈美书简》《 美学拾穗集》等。
翻译了《歌德谈话录》、柏拉图的《文艺对话集》、G.E.莱辛的《拉奥孔》、G.W.F.黑格尔的《美学》、B.克罗齐的《美学》、G.B.维柯的《新科学》等。
朱光潜学贯中西,博古通今。他以自己深湛的研究沟通了西方美学和中国传统美学,沟通了旧的唯心主义美学和马克思主义美学,沟通了“五四”以来中国现代美学和当代美学。他是中国美学史上一座横跨古今、沟通中外的“桥梁”,是我国现当代最负盛名并赢得崇高国际声誉的美学大师。

扩展资料
现代美学大师朱光潜(1897~1986)先后主编过多种报刊,尤其是他在抗战前后两度主编的《文学杂志》,是当时最畅销的文艺刊物,每期行销都在两万份以上,读者印象极为深刻。
朱光潜是一个成功的报刊编辑家,1948年有人颂扬说:“二十年来以最庄重、最热诚的态度支持引导中国文艺界的几乎只有朱(光潜)先生一个人。”这话固然说得有点过头,但就其主编刊物的态度而言,朱光潜则无愧于“最庄重、最热诚”的称谓。
朱光潜的美学、文艺学思想以人文主义为核心,结合现代心理学,将现代人文主义心理学的美学思想运用于文学研究。
在康德开始的近代美学研究后,朱光潜将审美同情与道德同情的质的区分作出揭示,指出审美同情消除主客体之间的界限,“把一瞬间的经验从生活中孤立出来,主体‘迷失’在客体中”,也就排除了理性的审美同情中的地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朱光潜

朱光潜的主要美学论著是什么

2. 朱光潜的主要美学论著是什么

朱光潜主要美学论著有《文艺心理学》《悲剧心理学》《谈美》《诗论》《谈文学》《克罗齐哲学述评》《西方美学史》《美学批判论文集》《谈美书简》《美学拾穗集》等。
翻译了《歌德谈话录》、柏拉图的《文艺对话集》、G.E.莱辛的《拉奥孔》、G.W.F.黑格尔的《美学》、B.克罗齐的《美学》、G.B.维柯的《新科学》等。
朱光潜学贯中西,博古通今。他以自己深湛的研究沟通了西方美学和中国传统美学,沟通了旧的唯心主义美学和马克思主义美学,沟通了“五四”以来中国现代美学和当代美学。他是中国美学史上一座横跨古今、沟通中外的“桥梁”,是我国现当代最负盛名并赢得崇高国际声誉的美学大师。

扩展资料
现代美学大师朱光潜(1897~1986)先后主编过多种报刊,尤其是他在抗战前后两度主编的《文学杂志》,是当时最畅销的文艺刊物,每期行销都在两万份以上,读者印象极为深刻。
朱光潜是一个成功的报刊编辑家,1948年有人颂扬说:“二十年来以最庄重、最热诚的态度支持引导中国文艺界的几乎只有朱(光潜)先生一个人。”这话固然说得有点过头,但就其主编刊物的态度而言,朱光潜则无愧于“最庄重、最热诚”的称谓。
朱光潜的美学、文艺学思想以人文主义为核心,结合现代心理学,将现代人文主义心理学的美学思想运用于文学研究。
在康德开始的近代美学研究后,朱光潜将审美同情与道德同情的质的区分作出揭示,指出审美同情消除主客体之间的界限,“把一瞬间的经验从生活中孤立出来,主体‘迷失’在客体中”,也就排除了理性的审美同情中的地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朱光潜

3. 联系朱光潜的作品,谈谈其语言风格

《诗论》无论是在朱光潜全部著述中或是在整个现代诗学史上都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本文从《诗论》研究的薄弱现状出发,在对《诗论》及其相关论文整体把握的基础上提出了朱光潜以“情趣”论诗的总看法。
         
     首先,作者考察了王国维的“境界”说在《诗论》中被“情趣”化了的事实,并且论证了朱光潜实际上已经形成了自己的“情趣”说。接着,在探讨“情趣”来源与含义的前提下归纳了“情趣”在文学活动中的主要特点。最后,本文作者对朱光潜从“境界”说到“情趣”说的转变与发展的原因从外在影响和内在根源两个方面做出了具体的揭示。
         
     “情趣”是一个贯穿于文学活动全程的核心概念:诗人的创作表达的是他在生活中体验到的各种各样的情趣,读者的阅读是在具体作品中欣赏到的不同层次的情趣。情趣寄寓在语言之中,语音的连接组成声音,语义的组合形成意象,情趣、声音、意象与语言四位一体,构成了“情趣”说的四要素。
         
     “情趣”作为一个批评范畴对于当代诗歌现状具有切实有效的阐释力和批判力。“情趣”说的四要素及其密切融合是诗歌的生命力所在,也是诗歌美的根源。要切实有效地推动新诗发展必须在恢复传统与走向民众的基础上使情趣、声音、意象和语言这四个不可分割的要素齐头并进。

联系朱光潜的作品,谈谈其语言风格

4. 朱光潜的美学著作中影响最大的

朱光潜的美学著作中影响最大的是:《西方美学史》。
美学思想:
美学哲学
朱光潜的美学、文艺学思想以人文主义为核心,结合现代心理学,将现代人文主义心理学的美学思想运用于文学研究,将审美同情与道德同情的质的区分作出揭示,
指出审美同情消除主客体之间的界限,“把一瞬间的经验从生活中孤立出来,主体‘迷失’在客体中”,也就排除了理性的审美同情中的地位。 

朱光潜和梁实秋等人都与当时的主流文化不一致,但他们对西方传统的借鉴有古今种种的不一。《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文艺心理学》比较系统地表述了这些美学思想,在当时文学青年中影响较大。
朱光潜对文学更直接鲜明的态度在《文学杂志》发刊词《我对本刊的希望》中表露着,他提倡“自由生发,自由讨论”,“不希望某一种特殊趣味或风格成为‘正统’“,”殊途同归地替中国新文艺开发出一个泱泱大国“。
这是当时一批立足于独立自由的人文主义立场上的文学家的心声的集中体现:奉行严谨而超脱的风格,强调文学表现人生和怡情悦性的功用,维护文学的独立自足性。
统观朱光潜一生美学思想逻辑演化的轨迹,和黑格尔哲学有着极为深切的关系。从早期美学来说,朱光潜一方面接受了黑格尔“一元主义”代替“二元主义”的观点;另一方面又觉得唯理哲学太虚玄,毕竟和现实美感有距离。
这样他接受了当时在西方流行的克罗齐直觉说,即黑格尔的唯理论无法架接克罗齐的直觉感性之间的矛盾。抗战期间(中期),在和冯友兰讨论冯氏《新理学》论战过程中,朱逐渐感到自己的美学形而上(哲学)和艺术之间的裂痕,这就促使他进一步研究克罗齐及唯心派哲学。
结果他发现唯心派打破“二元论”的企图终归失败。但在研究的过程中既发现克罗齐表现说的毛病;又看到黑格尔打消“二元论”的不彻底。从而他开始用黑格尔“思有同一”命题的精神来修正克罗齐的表现说,提出“思想和语言是一致”的主客观统一命题。

5. 如何理解朱光潜先生说的"审美意象是充满意蕴的感性世界

1审美意象不是一种物理的实在,也不是一个抽象的理念世界,而是一个完整的充满意蕴,充满情趣的感性世界,也就是中国美学所说的情景相融的世界
2美感和认识是不同的。美感(审美体验)是与人的生命和人生紧密相联的,而认识则可以脱离人的生命和人生而孤立地把事物作为物质世界(对象世界)来研究美感是直接性(感性),是当下直接的经验,而认识则要尽快脱离直接性,以便进入抽象的概念世界,美感是瞬间的直觉,在直觉中得到的是一种整体性(世界万物的活生生的整体),而认识则是逻辑思维,在逻辑思维中把事物的整体进行了分割,美感创造一个充满意蕴的感性世界(意象世界),“华奕照耀,动人无际”,这就是美,而认识则追求一个抽象的概念体系,那是灰色的,乏味的。

如何理解朱光潜先生说的"审美意象是充满意蕴的感性世界

6. 朱光潜的文学批评方面的主张或观点

朱光潜在文学批评方面有两个特别重要的观点:一是“文学是一种与人生最密切相关的艺术”;二是“美是文学与其他艺术所必具的物质”。他认为,文艺都是根据现实世界而铸成的另一超现实的意象世界,它一方面是现实人生的返照,一方面也是现实人生的超脱。他强调作家对于人生世相必有深广的观照和彻底的了解,同时也非常着重文学作品的情感、形式和技巧,看重文学作品的艺术性,是唯美主义者,是艺术至上论者。
他认为“文艺标准是修养出来的纯正的趣味”。艺术之为艺术,并不在所用的材料如何,而在取生糙的自然在情感与想象的炉火里熔炼一番,再雕琢成为一种超自然的意象世界。艺术点化的成功或失败就是美丑好恶所应有的唯一标准。离开了这个标准对艺术作品判美丑。起好恶,那就是低级趣味。(《文学上低级趣味》,《朱光潜全集》第4卷第185页。)
不仅如此,当作品中的思想和艺术发生矛盾时,在他看来仍应遵循艺术规律,而不应让艺术去迁就某种思想的表达。请看他对曹禺名剧《日出》的评论:“不过冷静下来一想,这样勇敢的举动和憨痴懦弱的‘小东西’的性格似不完全相称,我很疑心金八和阿根报仇的那几巴掌,是曹禺先生以作者的资格站出来打的。”无疑,这种分析切中肯符合人物性格发展逻辑的。

7. 朱光潜的美学观点是什么要具体的观点的内容而不是介

朱光潜(1897年-1986年),字孟实,安徽省桐城县(今安徽省枞阳县麒麟镇岱鳌村朱家老屋人[1]  )。现当代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教育家、翻译家。
1922年毕业于香港大学文学院。1925年留学英国爱丁堡大学,致力于文学、心理学与哲学的学习与研究,后在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1933年回国后,历任北京大学、四川大学、武汉大学教授。1946年后一直在北京大学任教[2]  ,讲授美学与西方文学。[3] 
主要著作有《悲剧心理学》、《文艺心理学》、《西方美学史》、《谈美》等。
此外,他的《谈文学》、《谈美书简》等理论读物,深入浅出,内容切实,文笔流畅,对提高青年的写作能力与艺术鉴赏能力颇有启迪。

朱光潜的美学观点是什么要具体的观点的内容而不是介

8. 朱光潜对文学的定义

  1、朱光潜代表作有《朱光潜选集》,《悲剧心理学》,《无言之美》,《谈美》,《给青年的十二封信》等。
  2、人物简介
  朱光潜(1897年-1986年),笔名孟实、盟石。安徽省桐城人(今枞阳县麒麟镇岱鳌村人)。中国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教育家、翻译家。北京大学一级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全国政协二、三、四、五届委员、六届常务委员,民盟三、四届中央委员,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委员会委员,中国外国文学学会常务理事。
  3、主要贡献
  朱光潜是著名的美学家,但在写作理论研究方面,朱光潜也颇有建树。虽然其提出的写作理论均散见于其他美学著作中,并未形成专题性、系统性地写作理论专著。但其观点确为真知灼见,为写作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作出了贡献。如:“简洁是文章一个极可珍视的美德”;“实用性与艺术性不是互相排斥而是相辅相成的。实用性的文章也要求能产生美感,正如一座房子不但要能住人而且要样式美观一样。”;“我很相信说理文如果要写好,也还是动一点情感,要用一点形象思维。”;“人们一向把“作文章”称为写文章,西方称作家为写家,作品为写品,这极易使人产生错觉,“写”与“作”有着“用手”与“用心”的区别。”等。(参考《应用写作》杂志1992年第6期《应用写作教学形象化初探》)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