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增长对全球有什么意义?

2024-05-21 03:51

1. 中国经济增长对全球有什么意义?

北京时间10月11日晚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宣布,全球经济形势继续好转,并上调2017年和2018年的全球GDP增速预期。其中,中国经济增速上调0.1%至6.8%,这是该组织今年第四次上调中国2017年经济增长预期。此前在9月20日,经合组织上调了中国2017年的GDP增速,从原来的6.6%上调至6.8%。
IMF调升中国经济增长预期,并非没有理由。
从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中国始终是世界经济增长的最大贡献者。在全球经济的日益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作为一个经济体而言,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近10%,并使超过8亿人摆脱贫困,为实现全球千年发展目标做出了重大贡献。这样的增速是史无前例的。

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也带来了诸多挑战,包括快速城市化、收入不平衡、对环境的可持续性挑战,以及面临人口老龄化,劳动力内部迁移的人口压力等,需要进行重大的政策调整,才能使中国的经济增长持续下去,尤其从中等收入向高收入阶层的过渡,可能比低收入向中等收入过渡更加困难。
随着中国全方位外交取得重大进展,国际地位也有了显著提高,中国有望成为全球第一货物贸易大国,以及主要对外投资大国。特别是从10月1日起,人民币正式纳入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
如此一来,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在IMF的投票权与其不断上升的经济地位相匹配,有助于增强货币篮子的稳定性、代表性和合法性,使得国际货币体系向更加稳定的多元储备货币体系发展。

人民币被纳入IMF货币篮子,意味着人民币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世界货币,名正言顺地成为IMF的180多个成员国官方使用货币,以提高人民币的国际地位,增加人民币的使用量,免除自身的汇率风险,使中国和世界取得双赢的结果。
此外,根据10月9日公布的官方数据,随着资本外流的压力缓解,规模高居世界第一的中国外汇储备9月份连续第八个月上升,突破3.1万亿美元。也就是说,随着中国经济恢复强劲发展,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加快,有理由对中国经济前景看佳。

中国经济增长对全球有什么意义?

2. 为什么说中国有能力继续引领全球经济增长?

在经历了几十年的高速发展后,中国市场依然具备巨大的发展潜力,其活跃度令人印象深刻。从长远看,欧洲与中国的经贸关系互补性依然大于竞争性。在全球保护主义之风渐起,全球化进程遭遇多重不确定挑战的关口,欧盟与中国均需坚定信心,保持合作,双方应共同努力捍卫全球经贸活动的自由化与便利化。
中国经济近年来持续实现中高速稳定增长态势,一方面对全球经济走出低谷,企稳复苏产生了积极正面的带动效应,另一方面亦使国际市场服下了“定心丸”,稳固了市场信心。尽管欧洲仍在加深对华了解的道路上,但从当地商界到决策圈的主流意见均认为,中国有能力继续为全球经济增长发挥引擎作用。

荷比卢工商协会成员扬森·范滕博格认为,中国市场依然具备巨大的发展潜力。在经历了几十年的高速发展后,其活跃度依然令人印象深刻。近年来,中国正处于产业升级的关键节点,从长远看,欧洲与中国的经贸关系互补性依然大于竞争性。正如《中欧合作2020战略规划》文件中所指出的,双方未来除了能够继续在传统制造业领域寻求契合点外,在新能源、环保、高科技农业等新兴领域亦存在广阔的合作空间。在欧洲很多企业家眼中,中国市场的发展走向无疑是未来海外投资的重要“风向标”。
对中国经济发展前景的认可同样促使着欧洲央行决策层“向东看”。此前,欧洲央行宣布完成了规模相当于5亿欧元的外汇储备投资计划。人民币不仅在史上第一次纳入了其外汇储备,欧洲央行亦一举成为全球范围内对人民币投资规模最大的中央银行。当地媒体对此评论认为,欧洲央行管理委员会在用实际行动证明,他们看好中国未来对世界经济持续作出贡献。
欧盟委员会副主席卡泰宁曾表示,在全球保护主义之风渐起,全球化进程遭遇多重不确定挑战的关口,欧盟与中国均需坚定信心,保持合作,双方应共同努力捍卫全球经贸活动的自由化与便利化。
欧盟中国商会此前发布的《商业信心调查2017》年度报告显示,六成欧盟受访企业将中国视为首选或前三投资目的地,另有56%的企业表示将考虑在合适时机追加投资额度。

近年来,随着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步伐加快,越来越多中国企业开始瞄准欧洲市场的商机。2016年,中国投资者在欧洲直接投资达到350亿欧元,同比增长77%。从实际效果看,来自中国的投资不仅推动了欧洲经济复苏,也让越来越多的“中国制造”为当地百姓所知。
欧盟委员会日前发布了颇具保护主义色彩的外资审查框架草案,寻求在欧盟内部建立一个针对外国投资的审查框架机制。欧盟委员会的这一决定立即在当地业界引发了争议。不少意见认为,这不仅有悖于欧盟始终追求的自由贸易精神,亦会影响欧盟在世界范围内的贸易自由化“旗手”形象。无论是瑞典、丹麦等倡导自由贸易的北欧国家,还是经济复苏态势将企稳的葡萄牙、希腊等南欧国家,无不担心欧盟的上述做法会对外国投资者释放出“错误的信号”。

欧盟布鲁格智库高级研究员、法国外贸银行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艾莉西亚·加西亚·赫雷罗近日建议,中欧应继续推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为完善世界经济秩序作出应有贡献。她认为,欧洲未来应加强对华合作,尽早完成双边投资协定谈判,以“一带一路”建设与“容克计划”对接为契机,深挖中欧在能源安全与气候变化等领域的合作潜力。
中国以“一带一路”倡议、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坚持正确义利观、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理念和举措,顺应时代潮流,符合各国利益,增加了我国同各国利益汇合点。

3. 中国经济对全球经济增长有很大贡献吗?

世界各大机构近期纷纷上调对中国经济的增长预期,高度评价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作出的贡献。联合国在纽约总部发布《2018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指出2017年全球经济增长速度达到3%,是自2011年以来的最快增长。其中,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最大,约占三分之一。在中国经济增长、强劲的个人消费、较高出口和宽松的宏观经济政策带动下,预计东亚地区的经济增长率明后两年将分别达到5.8%和5.9%。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最新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中表示,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到2019年将从今年的11.9万亿美元增至14.2万亿美元,超过同年欧元区共计14万亿美元的GDP。中国经济对未来世界经济的贡献还将持续增加。

美国财经媒体CNBC近日发布的一项面向25国民众的全球调查显示,49%的受访者对中国持正面看法,认为中国对全球经济事务能发挥“积极影响”,这一比例要明显高于美国的40%。

中国经济对全球经济增长有很大贡献吗?

4. 中国经济对全球经济的增长作出贡献了吗?

上调中国经济增长预期的同时,IMF也上调了今明两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对此,朱光耀强调,这其中中国的贡献有目共睹。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实现有质量的较高速度的增长,对全球经济的增长作出了巨大贡献。IMF已经明确测算2017年度中国经济增长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是34.6%,这个幅度是非常不容易的。

IMF首席经济学家莫里斯·奥布斯特费尔德日前也指出,目前中国是整个东亚地区经济增速最快的国家,中国是世界经济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特别是对全球经济增长贡献巨大。就百分比来看,中国的贡献比世界任何一个国家都要大,中国的好消息对于全世界都将是好消息。

在赵锡军看来,无论是从增长速度还是增长规模来看,中国经济增长对全球而言都可谓意义重大。而且除了推动全球经济增长,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还为世界带来更多贡献:“一带一路”倡议得到积极响应与落实,推动全球经济发展更加平衡;从去年G20杭州峰会到今年厦门的金砖国家峰会,中国积极推动经济全球化;全球减贫、创新发展等方面,中国成为世界榜样……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中国的贡献还会越来越大。

5. 中国是全球经济增长最大驱动力吗?

资深经济学家:中国是全球经济增长最大驱动力



10月10日至15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与世界银行集团2017年秋季年会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和往年相比,本届年会透着乐观情绪,而开幕当天IMF发布的最新一期《世界经济展望报告》释放出世界经济向好的积极信号,报告上调了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主要经济体增长预期,这也带动今明两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的上调。
今年第四次上调中国经济增长预期
得益于中国和美国经济前景向好,IMF将今明两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分别上调至3.6%和3.7%,较7月份时均上调0.1个百分点,并预计今年全球75%的经济体增速都将加快,这也是全球经济近十年来最大范围的增长提速。
IMF表示,在宽松政策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动下,上半年中国经济增长好于预期。IMF再次上调今明两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预计2017年中国经济增速为6.8%,2018年为6.5%,与今年7月的预期相比,均分别上涨0.1%。这是IMF继今年1月、4月、7月之后,第四次上调中国经济增长预期。




IMF首席经济学家莫里斯·奥布斯特费尔德认为,中国经济增长势头强劲,对全球经济增长贡献巨大。IMF亚太部中国团队负责人詹姆斯·丹尼尔对本报记者表示,中国经济将继续成为全球增长的主要支柱,并希望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分量能不断增加。
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创始人、现任名誉所长及高级研究员弗莱德·博格斯滕也认为到目前为止,中国是全球经济增长最大的驱动力,而且这种增长趋势会持续下去。他对本报记者表示,无论是从增长速度还是增长规模来看,中国都是美国以及欧盟的两倍多,中国经济增长对全球而言意义重大。在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高级研究员、世界银行前中国局局长黄育川看来,中国的经济规模非常庞大,发展潜力也大,经济持续增长的时间也将更长,而中国政府正在进行结构性改革,将进一步激发增长潜能。
全球经济活动回暖趋势也提振了外界信心,业界普遍对国际经济前景保持乐观。博格斯滕认为,世界经济不仅是复苏,更是进入了增长阶段。




张涛认为,此轮复苏有两个基本特点,一是复苏范围大,全球主要经济体都在复苏,但值得注意的是,大约1/3的新兴市场国家的人均增长率比2016年是有所下降的,一些低收入国家和小经济体也都出现这种情况,英国经济前景则因受到“脱欧”不确定性的拖累,成为全球经济前景好转的一个“例外”。二是周期性复苏比预期要强,但短期来看,一些政策不确定性会导致资产价格重估,由此相应产生市场波动。
IMF也指出,中期内全球经济仍面临下行风险,其中包括:美国、欧元区等发达经济体收紧货币政策的速度加快;新兴经济体仍面临金融市场动荡风险;金融监管大幅放松以及保护主义政策抬头等。奥布斯特费尔德表示,各经济体应抓住经济提速的顺周期机遇推进改革,并采取合适的政策组合以提高潜在产出,利用当前的良好环境来进一步挖掘增长潜能,增强经济韧性,并呼吁各国加强全球合作,以增强全球贸易体系发展,改进金融监管,加强全球金融安全网等。

中国是全球经济增长最大驱动力吗?

6. 对全球经济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的是什么?

对全球经济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的是(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方式)。
表现在四个方面:
第一,生产方式是人类从动物界分化出来的根本动力和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
第二,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人类要能够生存,首先必须解决物质生活资料问题,而人的物质生活资料只能来源于物质生产活动。
第三,生产方式是形成人类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人类的第一项活动是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活动,在此基础上,才有其他活动,形成其他的社会关系。而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活动必须采取特定的方式。
第四,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和更替。
供参考。

7. 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

2008年经济增长形势分析 

由于CPI已连续5个月超过我国5%的通货膨胀预警警界线,生产资料价格近期也在快速上涨,温和结构性通胀已有向全局性通胀蔓延之势,因此防止全局性通货膨胀将成为2008年宏观调控任务的重中之重。但是,近年来我国城镇化建设步伐和产业结构升级调整同时加快,经济内生性增长十分强劲,2008年我国经济有望继续保持快速增长,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经济增长环境良好 

良好的社会环境以及世界对中国经济长期看好预期是北京承办2008年奥运会和上海举办2010年世博会的基础和实力,反过来,这些盛会的召开又将大大推动中国经济的增长。经过多年建设,我国能源、电力、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迅速发展,原材料、燃料与动力供应紧张状况基本缓解。大型煤气化工程、小火电关停与新装机容量扩充、京沪高铁兴建在即等基础建设蓬勃发展。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开展,农村能源、交通、水利和生活环境也已得到进一步加强。城乡居民收入多年稳定增加、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和社会福利事业的推进极大地增强了人们对美好未来的信心。目前中国经济增长的良好内部环境,不仅有力保证了2008年经济增长的稳定性,还将延续中国经济增长的上升周期。 

农业有望稳产增收 

农业具有较强的周期性特征。虽然中国2004—2006年连续4年粮食增产丰收,但由于国际市场粮食出现短缺失衡,致使2007年国内粮食供应偏紧。2008年这一状况有望得到解决,因为从2007年世界粮食收成来看,国际粮农组织十分乐观,预计将达到粮食产量的历史最高水平。其次,我国政府支农力度逐年增加,特别是2007年种粮、生猪饲养等农业补贴发放到位都将提高农民农业生产积极性。此外,只要政策到位,农民根据市场自主调节生产的能力会进一步显著增强。 

投资仍将稳定增长 

连续数年的经济增长已为国家积累了大量财富,集中于政府部门的资金更多的是以投资建设的方式还富于民,2008年正逢政府换届之年,稳定经济增长是其首要工作职责,以建设投资为中心则又是大多数政府工作的常规之策,因此政府投资的内在动力十分强劲。不仅如此,2007年企业利润大幅上升,企业从资本市场获取资金的机会和条件增多,企业在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同时,还会继续加大国内投资。综观国内投资的各种因素,2008年投资热度将会依旧不减。 

消费迈向新台阶 

2007年我国居民消费在保持近几年住房、汽车及旅游火热的基础上,家庭吃、穿、用等日常消费出现较大增长。2007年消费旺盛的另一大特征是在消费物价总体水平处于较大上涨时,消费者信心指数连创新高,这一特征表明城乡居民对未来个人收入与未来生活状况等前景看好。分析2007年消费增长加快的原因,除居民收入增长之外,我们认为,2007年最低工资标准、低保、医保、退休养老保险以及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障制度和社会福利制度大范围贯彻落实才是我国消费状况明显改善的最重要原因。消除城乡居民消费的障碍,消费活力才能得以释放。因此,随着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城乡居民对经济增长前景的预期看好,2008年我国消费还将迈向新台阶,这一增长态势将充分体现在家庭高档消费品(如新型家电和数码信息产品等)、教育、文化、医疗保健及家庭服务等日常消费服务上。 

以上诸多因素表明,2008年中国经济的内在增长动力依然十分强劲,但其背后也存在着一些抑制经济增长的因素。首先,国际国内资源品价格起伏不定。据国家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编制的国际市场商品价格指数显示,在农产品、石油价格大幅上涨的影响下,除个别品种外,1—11月份国际市场初级产品价格呈现普涨现象,价格总水平涨幅较大。1—11月现货、期货价格指数同比分别上升12.21%、12.24%。与此同时,国内初级品、资源品和原材料价格上升加快,10—11月份国内钢材、水泥价格开始攀升,石油、化工产品价格涨幅明显。此不但加大了企业生产成本,企业生产经营受到影响,并且也提高了城乡居民日常生活支出与消费,为明年的经济总体走势增加了不确定性。其次,我国经济中长期结构性矛盾没有解决。一是内需不足,2007年我国贸易出口仍是拉动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因素,尽管政府采取了取消和降低部分产品出口退税率、限制“两高一资”产品出口等各项调控政策,但出口增长势头依然旺盛;二是消费不足,投资多年来一直是拉动经济的主力军,而且投资结构不合理,高能耗高污染的双高行业投资增速高于平均增速;三是资源消耗与环境承受压力过大等,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受到制约。针对经济发展中的一些不利因素,国家采取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财政部2007年12月21日宣布,我国将从2008年1月1日起进一步调整进出口关税,总水平保持9.8%不变,其中,农产品平均税率为15.2%,工业品平均税率为8.9%。但2008年将继续以暂定税率的方式对煤炭、原油、金属矿砂等产品征收出口关税,并将对木浆、焦炭、铁合金、钢坯、部分钢材等生产能耗高、对环境影响大的产品开征或提高出口关税。政府希望通过加大出口政策调整力度和执行力度,减小经济增长对环境的压力,同时也减小经济对出口的依存度。经济政策的调整不仅体现在出口政策上,资源品价格的定价机制、土地与环境保护的力度都会加强,经济政策的综合作用经过一段时期的传导,影响可能会在2008年集中显现出来,近期出口增速回落的迹象表明经济政策已在发挥潜在的作用。各项经济政策的共同作用将会大大降低依赖资源品生产、制造和加工企业的利润,一些缺乏技术竞争力的企业将被迫退出市场。此外,为防止全局性通货膨胀,国家实施了一系列紧缩性货币政策,调控频率与调控力度前所未有,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从3月18日第一次调整的6.39%上升到年底第六次调整的7.47%。利率的提高,将减少部分过热的投资。 

因此,综合分析影响我国经济运行的各类因素,预计2008年我国经济仍将高位运行,但速度会有所放缓,从2007年态势小幅回落1—1.5个百分点。

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

8. 中国经济增长对维护全球经济健康发展至关重要是什么情况?

在中国两会召开之际,尼泊尔驻华大使利拉·马尼·鲍德尔,就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中国经济发展和两国合作等话题接受了媒体的采访。

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可使包括尼泊尔在内的诸多国家受益。若中国经济发展受阻,不仅是尼泊尔,全球经济都将受到影响。中国经济增长对维护全球经济秩序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中国和尼泊尔的合作项目在贵国有哪些进展?鲍德尔表示,正如之前所谈到的,2017年,中国是尼泊尔外商直接投资的最大来源国。2018年,我们希望获得更多外商投资,尤其是在基础设施建设、铁路轨道交通、公路交通、输电发电、农业发展与贸易合作等方面。同时,我们正在寻找向中国市场出口尼泊尔产品的机会。目前,尼泊尔与中国的贸易之间存在相当大的差额。中国正在实行开放型经济政策,面向全球敞开市场大门,尼泊尔期待从中受益。

2018年,在“一带一路”合作框架之下,我们希望从中国获得更多资金、技术、经验和知识,也希望尼泊尔产品能拥有更加广阔的市场。尼泊尔欢迎更多的中国游客前来旅游,也希望两国间安排更多的文化交流项目。这样,更多的尼泊尔学生可以有机会赴中国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