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尼弟子列传》—初入孔门的子路

2024-05-04 04:28

1. 《仲尼弟子列传》—初入孔门的子路

        说起来,子路进入孔子的门下还是一个偶然。一天孔子在街上溜达,遇见了一个冠雄鸡佩豭豚的少年打摇大摆的迎面超孔子走来,不知怎的,孔子就看上了这个少年问:“你有什么学习的爱好吗?”这位少年回答:“为什么要学习?南方有一种竹子,不加工就可以当箭设。”孔子说:“若要是给这个箭加上尾翼和毛尖,效果不会更好吗?”这位少年感觉受益匪浅,加入了孔子的门下,没错,这位少年就是子路。
  
          仲由,字子路,少孔子9岁,可能是因为年龄差,子路一直把孔子当做是兄弟而不是老师,在老师面前常常很不拘谨,甚至‘凌暴孔子’当然,这里的凌暴并不是那层意思,而是对孔子傲慢无礼不把孔子放到眼里。
  
          子路如此的不尊重老师,他可以算是一个好学生吗?我觉得还是是的,判定一个学生是不是好,应该从都方面考虑。子路上课不用心但是孟子曾经说过‘子路人告知已有过则喜。’这种乐于发现自己不足的地方和颜回难道不是极其想象的吗?我觉得在子路刚开始进入孔子门下时,他并不像现在这样如此的好学,并不像现在这样如此的想要改变自己。但是经过一段时间孔子的教导,子路慢慢变得乐于学习,甚至慢慢的沉稳起来了,但也不能说子路以前就不想学习,毕竟,要是子路不想学习,不想改变自己的话,子路就不会拜孔子为师了。
  
          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子路闻之喜”可以看出来,子路对于孔子的忠心还是十分牢固的,也可以看出来,子路也十分喜欢孔子的认可。一个好学生不只被成绩或者优越成都所左右,我觉得子路算的上是一个好学生。
  
          这时,子路已经大概的了解为什么要学儒家了,最开始的时候,子路想学习只是想着自己做官,有好的利益,可以让自己的矛头更尖一些,但是当时的孔子为何不把这一点一指点破呢?我想因为孔子明白,当时的子路是不会接受自己的思想的,他一定不会认可学习不仅仅是为了升官发财。这就是孔子的教学方式,因材施教,对于在不同阶段的不同弟子,孔子给予不同的教学方式。对于还没有完全领悟到儒家本质的子路,孔子用他自己独特的教学方式造就了今天明亮、性格鲜明的子路。

《仲尼弟子列传》—初入孔门的子路

2. 孔子真的有三千门生吗 孔子的十哲是什么历史名人

     孔子 是世界上公认的大思想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并与穆罕默德、耶稣和释迦牟尼一起,被称为缔造世界文化的“四圣”。他的思想学说曾对乃至整个东方世界过去二千多年的历史产生过巨大影响,对当今世界和现代化的发展也潜在着越来越引人注目的作用。
  
     作为我们历史上大名鼎鼎的教育家、思想家,他的一生看似轰轰烈烈却又是孤寂的,他推行“仁”为此奔走于各个诸侯之间,却常被君王冷落,拥有三千多学生的孔子,又是一位和蔼可亲的人民教师形象。这位早已经逝去的圣人连同他的学说一起,融入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里,并影响着历朝历代的人们,直至今日。
     对于孔子的定义,他更多的时候是个思想家,因为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生于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有教无类”正是因为孔子,才使得更多的贫民子弟拥有跟贵族子弟同样的求学机会。据说,孔子的门下有三千弟子,又出了七十二个贤人,那么问题来了,孔子的门下真的有那么多贤德之人吗?
     孔门有“十哲”,也有“七十二贤”,十哲是孔子门下最良好的十位学生。他们知识、学问、人品、道德都很优秀,排在前十位。这十位优秀的学生代表分别是:子渊、子骞、伯牛、仲弓、子有、子贡、子路、子我、子游、子夏。
     颜回,字子渊,春秋末期鲁国曲阜(今属山东)人。十四岁拜孔子为师,此后终生师事之,是孔子最得意的门生。在孔门诸弟子中,孔子对他称赞最多,不仅赞其“好学”,而且还以“仁人”相许。历代文人学士对他也无不推尊有加,宋明儒者更好“寻孔、颜乐处”。自汉高帝以颜回配享孔子、祀以太牢,三国魏正始年间将此举定为制度以来,历代帝王封赠有加,受儒教祭祀。无不尊奉颜子。唐玄宗开元八年(720年)被封为“亚圣”。明嘉靖九年(1530年)封为“复圣”。《韩非子。显学》列为儒家八派之一(颜氏之儒)。
     闵损,姓闵名损,字子骞,比孔子小十五岁,鲁国人。闵损以德行著称,孔子特别表彰他的孝行,说他顺事父母,友爱兄弟。作为二十四孝子之一,孔子称赞说:“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元朝编撰的《二十四孝图》中,闵子骞排在第三,是中华民族文化史上的先贤人物,受儒家祭祀。汉代刘向《说苑》中曾记载:闵损幼年时遭后母虐待,他父亲知道以后,非常愤怒,要把后妻赶走,闵损反而为后母求情。他说,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因为后母生了两个孩子,如果后母被赶走了,那三个孩子就没人照顾了。他的孝行感动了父母,也深得远近人之赞赏。闵损守身自受,“不仕大夫,不食污君之禄”。季氏曾派人去请他出任费邑宰,他却要来人婉言推辞,并说,如果再来召我的话,那我就渡过汶水出国去了。闵损是孔门弟子中唯一明确主张不作官的人。 
  
     冉耕,姓冉名耕,字伯牛,比孔子小七岁,鲁国人。以德行著称。他被列为孔门四科十哲(德行科〕之一。
     冉雍,姓冉名雍,字仲弓,比孔子小二十九岁,鲁国人。少昊之裔,周文王之子冉季载数传至冉离,世居“菏泽之阳”,人称“犁牛氏”,受儒教祭祀,品学兼优,为人度量宽宏。深得孔子的器重,认为冉雍具有人君的容度,可以做地方长官。冉雍参加做过季氏再,以德行著称,被列为孔门四科十哲(德行科)之一。战国时期的荀况很推崇他,把冉雍与孔子并列为大儒。
     冉求,姓冉名求,字子有,周文王第十子冉季载的嫡裔。春秋末年著名学者、孔子门徒。孔门七十二贤之一,受儒教祭祀。以政事见称。多才多艺,尤擅长理财,曾担任季氏宰臣。冉求多才多艺,不仅算的一手好账,还能带兵打仗,被列为孔门四科十哲(政事科)之一。
     端木赐,复姓端木,字子贡(古同子赣),以字行。汉族,春秋末年卫国(今河南鹤壁市浚县)人。孔子的得意门生,孔门十哲之一,“受业身通”的弟子之一,孔子曾称其为“瑚琏之器”。受儒教祭祀,仲由出身微贱,家境贫寒。性格自私,骄纵使气却又才华横溢。由于善于经商,富致千金,为孔子弟子中首富。子贡善货殖,有“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之风,被列为孔门四科十哲(政事科)之一。
     仲由(前542年―前480年),字子路,又字季路,“孔门十哲”之一,受儒教祭祀。仲由以政事见称,为人伉直,好勇力,跟随孔子周游列国,是孔门七十二贤之一。仲由经常批评孔子,孔子也常批评他,仲由闻过则喜,能虚心接受。孔子对他评价很高,说他有才能,千辆兵车的诸侯国,可以让他掌理军政大事。后为救其主卫出公姬辄,被蒯聩杀死,砍成肉泥。
     子我即宰予,汉族,春秋末鲁国人,孔子著名弟子,“孔门十哲”之一,受儒教祭祀。被孔子许为其“言语”科的高才生,排名在子贡前面。曾从孔子周游列国,游历期间常受孔子派遣,使于齐国、楚国。唐开元二十七年,宰予被追封为“齐侯”。宰予思想活跃,好学深思,善于提问,是孔门弟子中唯一一个敢正面对孔子学说提出异议的人。
     姓言,名偃,字子游,亦称“言游”、“叔氏”,春秋末吴国人,与子夏、子张齐名,孔子的著名弟子,“孔门十哲”之一。曾为武城宰(县令)。他曾在鲁国做官,出任武城的邑宰,极力推行礼乐教化。言偃被列位孔门四科十哲(文学科)之一。其后学者在战国时形成一个较大的学派。
     卜商,字子夏,比孔子小四十四岁,卫国人。子夏是孔子门高足,擅长文学。在孔门弟子中,子夏并不像颜回、曾参辈那样恪守孔子之道。他提出的“学而优则仕”的论点。对后世儒生产了很大的影响,他是一位具有独创性因而颇具有异端倾向的思想家。
  
   

3. 翻译《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中:仲由,字子路==一直到是时子贡为鲁使于齐

仲由,字子路,卞地人。比孔子小九岁。
子路性情粗朴,喜欢逞勇斗力,志气刚强,性格直爽,头戴雄鸡式的帽子,佩戴着公猪皮装饰的宝剑,曾经欺凌孔子。孔子用礼乐慢慢地诱导他,后来,子路穿着儒服,带着拜师的礼物,通过孔子学生的引荐,请求作孔子的学生。
子路问如何处理政事,孔子说:“自己先给百姓作出榜样,然后才能使百姓辛勤地劳作。”子路请求进一步讲讲。孔子说:“持久不懈。”
子路问:“君子崇尚勇敢吗?”孔子说:“君子最崇尚的是义。君子只好勇而不崇尚义,就会叛逆作乱。小人只好勇而不崇尚义,就会做强盗。”
子路要听到什么道理,没有马上行动,只怕又听到别的道理。
孔子说:“只听单方面言辞就可以决断案子的,恐怕只有仲由吧!”“仲由崇尚勇敢超过我之所用,就不适用了。”象仲由这种性情,不会得到善终。”“穿着用乱麻絮做的破旧袍子和穿着裘皮大衣的人站在一起而不认为羞愧的,恐怕只有仲由吧!”“仲由的学问好象登上了正厅,可是还没能进入内室呢。”
季康子问道:“仲由有仁德吗?”孔子答说:“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可以让他管理军政事务,至于他有没有仁德,我就不知道了。”
子路喜欢跟随孔子出游,曾遇到过长沮、桀溺、扛着农具的老人等隐士。
子路出任季氏的家臣,季孙问孔子说:“子路可以说是人臣了吗?”孔子回答说:“可以说是备位充数的臣子了。”
子路出任蒲邑的大夫,向孔子辞行。孔子说:“蒲邑勇武之士很多,又难治理。可是,我告诉你:恭谨谦敬,就可以驾驭勇武的人;宽厚清正,就可以使大家亲近;恭谨清正而社会安静,就可以用来报效上司了。”
当初,卫灵公有位宠姬叫作南子。灵公的太子蒉聩曾得罪过她,害怕被谋杀就逃往国外。等到灵公去世,夫人南子想让公子郢继承王位。公子郢不肯接受,说:“太子虽然逃亡了,太子的儿辄还在。”于是卫国立了辄为国君,这就是卫出公。出公继位十二年,他的父亲蒉聩一直留在国外,不能够回来。这时子路担任卫国大夫孔悝采邑的长官。蒉聩就和孔悝一同作乱,想办法带人潜入孔悝家,就和他的党徒去袭击卫出公。出公逃往鲁国,蒉聩进宫继位,这就卫庄公。当孔悝作乱时,子路还有事在外,听到这个消息就立刻赶回来。子羔从卫国城门出来,正好相遇,对子路说:“卫出公逃走了,城门已经关闭,您可以回去了,不要为他遭受祸殃。”子路说:“吃着人家的粮食就不能回避人家的灾难。”子羔终于离去了。正赶上有使者要进城,城门开了,子路就跟了进去。找到蒉聩,蒉聩和孔悝都在台上。子路说:“大王为什么要任用孔悝呢?请让我捉住他杀了。”蒉聩不听从他的劝说。于是子路要放火烧台,蒉聩害怕了,于是叫石乞、壶黡到台下去攻打子路,斩断了子路的帽带。子路说:“君子可以死,帽子不能掉下来。”说完系好帽子就死了。
孔子听到卫国发生暴乱的消息,说:“唉呀,仲由死了!”不久,果真传来了他的死讯。所以孔子说:“自从我有子仲由,恶言恶语的话再也听不到了。”这时,子贡正为鲁国出使到了齐国。

翻译《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中:仲由,字子路==一直到是时子贡为鲁使于齐

4. 翻译《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中:仲由,字子路==一直到是时子贡为鲁使于齐

【原文】仲由字子路,卞人也。少孔子九岁。子路性鄙(1),好勇力,志伉直(2),冠雄鸡(3),佩豭豚(4),陵暴孔子(5)。孔子设礼稍诱子路(6),子路后儒服委质(7),因门人请为弟子(8)。子路问政,孔子曰:“先之(9),劳之(10)。”请益(11)。曰:“无倦。” 子路问:“君子尚勇乎(12)?”孔子曰:“义之为上(13)。君子好勇而无义则乱,小人好勇而无义则盗。” 子路有闻,未之能行(14),唯恐有闻。孔子曰:“片言可以折狱者(15),其由也与!”“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16)。”“若由也,不得其死然(17)。”“衣敝缊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18),其由也与!”“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19)。” 季康子问(20):“仲由仁乎?”孔子曰:“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不知其仁。” 子路喜从游,遇长沮、桀溺、荷蓧丈人(21)。子路为季氏宰,季孙问曰:“子路可谓大臣与?”孔子曰:“可谓具臣矣(22)。” 子路为蒲大夫,辞孔子。孔子曰:“蒲多壮士,又难治。然吾语汝:恭以敬,可以执勇(23);宽以正,可以比众(24);恭正以静,可以报上。” 初,卫灵公有宠姬曰南子。灵公太子蒉聩得过南子(25),惧诛出奔。及灵公卒而夫人欲立公子郢。郢不肯,曰:“亡人太子之子辄在。”于是卫立辄为君,是为出公。出公立十二年,其父蒉聩居外,不得入。子路为卫大夫孔悝之邑宰。蒉聩乃与孔悝作乱,谋入孔悝家,遂与其徒袭攻出公。出公奔鲁,而蒉聩入立,是为庄公。方孔悝作乱,子路在外,闻之而驰往。遇子羔卫城门,谓子路曰:“出公去矣,而门已闭,子可还矣,毋空受其祸(26)。”子路曰:“食其者不避其难(27)。”子羔卒去。有使者入城,城门开,子路随而入。造蒉聩(28),蒉聩与孔悝登台。子路曰:“君焉用孔悝?请得而杀之。”蒉聩弗听。于是子路欲燔台(29),蒉聩惧,乃下石乞、壶黡攻子路,击断子路之缨(30)。子路曰:“君子死而冠不免。”遂结缨而死。孔子闻卫乱,曰:“嗟乎,由死矣!”已而果死。故孔子曰:“自吾得由,恶言不闻于耳(31)。”是时子贡为鲁使于齐(32)。 【注释】(1)鄙:粗朴。(2)伉直:刚强直爽。(3)冠:戴……帽子。(4)豭(jiā,加)豚:猪。豭,公猪。豚,小猪。指以豭豚皮装饰的剑。(5)陵暴:欺凌,施暴。(6)稍:慢慢地,渐渐地。(7)委质:学生初次拜见教师,致送礼物。委,交付,托付。质,通“贽”,礼物。(8)因:经由,通过。(9)先之:凡是要百姓做的,做在百姓前面,也就是给百姓带个头。(10)劳之:使百姓勤劳地工作。(11)益:进一步,增加。按这段话见于《论语·子路》。(12)尚:崇尚。按子路此问见于《论语·阳货》。(13)上:通“尚”。(14)未之能行:即未能行之。按这行文字见于《论语·公冶长》。(15)片言:原告或被告一面之辞,古人也称之为“单辞”。折狱:决断诉讼案件。折,断,决断。按处理诉讼案件,原告、被告的话都要听一听,才能做出判决。而子路只根据一方面的言辞就能判决案件,是因为他为人诚实正直,无论原告还是被告,都能如实反映情况、交待问题,不肯欺骗他。按此话见于《论语·颜渊》。(16)材:通“哉”。按,这两句话也见于《论语·公冶长》。(17)不得其死:不得以寿终,即得不到好死。按此话见于《论语·先进》。(18)衣:穿。缊袍:用旧絮乱绵絮的袍子。缊,旧絮乱绵。按此话见于《论语·子罕》。(19)这二句的意思是比喻子路学习虽有成就,但还需要更进一步。堂,正厅。室,内室。先升堂而后才能入室。按此话见于《论语·先进》。(20)《论语》是孟武伯问而非季康子。已见前注。(21)荷:扛,提。蓧:古代竹制除草农具。丈人:古时对老年人尊称。按此行提到的这三个人,《论语·微子》曾及之,《史记》卷四十八《孔子世家》亦及之,可参见。(22)具臣:备位充数、不称职守之臣。按这段话见于《论语·先进》。原文作“季子然问”,且兼及仲由、冉求二人。他们是季氏的家臣,可是对季氏的许多僭越行为及其他孔子认为不合礼义的言行,都不加以劝止,所以孔子说了种语带双敲的话,既批评了他的学生,也流露了对季氏的不满。《先进》篇载:“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季氏》篇载,季氏将伐颛臾,他们跑到老师那里通风报信,孔子严厉地批评了他们:“求!无乃尔是过与?”冉有还狡辩说:“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孔子很气愤地指责他们说:“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扶,则将焉用彼相矣?”又说:“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如果联系原文“今由与求也,可谓具臣矣”句的上文“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那么,这种批评和不满的意味就更清楚了。(23)执:控制,驾驭。(24)比:使亲近。(25)得过:得罪。其事详见卷三十七《卫康叔世家》。(26)空:白白地。(27)食:吃。食:粮食、食物。(28)造:往,到……去。(29)燔:焚烧。(30)缨:系在颔下的冠带。以情事参见卷三十七《卫康叔世家》、《左传·哀公十五年》。系年当以《左传》为是。(31)“恶言”句:因为子路勇猛,就没有人敢对孔子出恶言了。(32)子贡为鲁使齐,卷十四《十二诸侯年表》系于鲁哀公十五年。【译文】仲由,字子路,是卞邑人。比孔子小九岁。子路生性质朴,喜好勇猛武力,心地刚强直率,头带雄鸡样式的帽子,身佩叫做豭豚的长剑,曾经冒犯欺凌过孔子。孔子设施礼教,逐渐诱导子路,子路后来改穿儒服,送上拜师的礼物,通过孔子的门人请求做弟子。子路询问为政。孔子说:“先给百姓作出样子,并慰劳关心百姓。”子路要求多说几句。孔子说:“永远不要懈怠。” 子路问道:“君子崇尚勇武吗?”孔子说:“义是至高无上的。君子爱好勇武而没有义理,就会作乱造反;小人爱好勇武而没有义理,就会偷盗抢劫。” 子路听到一件事,还没能去做,就唯恐又听到别的事。孔子说:“根据片言只语就可以判决诉讼案件的,大概只有仲由吧!”“仲由喜好勇武超过了我,但没地方取得制造渡海木筏的材料。”“像仲由这样,将会不得好死。”“穿着用乱麻作絮的旧袍同穿着狐貉皮大衣的人站在一起而不以为耻的,大概只有仲由吧!”“仲由的学问吗,已到了登堂的地步,但还没达入室的境界。” 季康子问道:“仲由称得上仁吗?”孔子说:“有千辆兵车的大国可以让他去管理赋税,但不知道他的仁德。” 子路喜好跟随孔子出游,途中遇到过长沮、桀溺、荷蓧丈人。子路担任季氏的家宰,季孙询问孔子道:“子路可以说是辅佐大臣吗?”孔子说:“可以说是备位充数的臣子罢了。” 子路出任蒲邑大夫,向孔子辞行。孔子说:“蒲邑有许多壮汉勇士,而且难于治理。但我告诉你几句话:谦恭敬谨,可以驾驭勇士;宽厚中正,可以安抚民众;恭敬中正而清静,就可以回报君上了。” 当初,卫灵公有宠爱的姬妾叫做南子。卫灵公的太子蒉聩得罪了南子,因为惧怕诛杀而出国逃奔宋国。等到卫灵公去世,夫人南子想立公子郢为国君。但公子郢不肯,说:“流亡人太子的儿子辄在此。”于是卫人拥立辄为国君,这就是卫出公。卫出公在位十二年,他的父亲蒉聩居住外地,不能进入卫国都城。子路担任卫国大夫孔悝的采邑之宰。蒉聩于是与孔悝发动叛乱,设法进入孔悝家中,接着和他的党徒袭击进攻卫出公。卫出公逃奔鲁国,从而蒉聩进入国都即位,这就是卫庄公。当孔悝发动叛乱时,子路正在国外,闻讯后飞驰前往卫国。子路遇到子羔出卫都城门,子羔对子路说:“卫出公已经离去了,而城门也已关闭,你可以返回了,不要白白遭受那里的祸害。”子路说:“我吃孔悝的饭就不能躲避孔悝的危难。”子羔结果离去。有使者进入卫都城中,城门打开,子路跟随而进入。子路赶到蒉聩处,蒉聩和孔悝登上孔宅内的高台。子路说:“国君哪里用得着孔悝?请求让我得到孔悝而杀死他。”蒉聩不听从。于是子路准备焚烧高台,蒉聩恐惧,就命令石乞、壶黡下台攻打子路,打断了子路系帽的带子。子路说:“君子死了但帽子不能脱掉。”于是结好帽带而被杀死。孔子听说卫国内乱,说:“唉,仲由要死了。”不久果真接到子路的死讯。所以孔子说:“自从我得到仲由后,恶言恶语就不再进入耳朵。”这时子贡正为鲁国出使在齐国。

5. 仲尼弟子列传的介绍

《仲尼弟子列传》是孔门弟子的一篇多人合传。仲尼,即孔子。在这篇列传中,有的人记述较详,洋洋洒洒一大篇;有的人记述简略,只有两个字的人名。本传主要记述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语和行事。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虽然他“述而不作”,但他总结了前人的文化遗产并传授给学生,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首创私人讲学的风气,得以弟子三千,育有大贤七十。本传在记述之中,仍然保留了孔子与弟子的问答形式。

仲尼弟子列传的介绍

6.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名丘字仲尼,鲁国人。他从30岁左右开始授徒讲学,开创了儒家学派。”从这段

     A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历史的基本的知识,时间的计算问题。从孔子生活的年代可以看出,其生活在公元前6世纪后期到公元前5世纪前期。在他30岁左右开始讲学,应该是在公元前520年左右,故选A。其它时间均不正确。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基础的知识,但是学生对此并不是十分明白。举例说明,公元前2年应是公元前1世纪末期,公元前102年应是公元前2世纪末期。    

7. 仲尼弟子列传(曾子篇)

      曾子是曾点的儿子,而曾点同样是孔子的弟子。曾参出生在一个临近没落贵族的家庭里,而这家庭里仍保持着诗书礼乐文化之风。曾参的父亲曾点曾在与孔子的一次对话中说出了自己的志向:“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由此可见,曾点是一个对自由与和平非常向往的人。而作为曾参的原生家庭,他的家风也会深深地影响着曾参。公元前490年,16岁的曾参拜孔子为师。
  
         曾参与他的父亲曾发生过一件事,因为这件事曾参受到了孔子非常严厉的批评。但是,我不太赞成孔子的批评。曾参在除草的时候不小心斩断了农作物的根,他的父亲曾点非常生气,“建大杖以击其背,曾子仆地而不知人久之”。后来曾参苏醒了,欣然而起,回到家后还问他的父亲“大人用力教参,得无疾乎?”后来孔子听闻这件事,非常生气,不见曾参。而之后则让人传话曾参“小锤则待过,大杖则逃走,故瞽瞍不犯不父之罪,而舜不失烝烝之孝。今参侍父,委身以待暴怒,殪而不避,既身死而陷父与不义,其不孝孰大焉!”。要是你父亲把你打死了,你就让你父亲陷在不义里了,这还不是不孝吗?我非常反对孔子的教导,我认为虽有孝道一说,但是帮助父亲掩盖暴行不能算是孝,因为这在本质上是不义的。而曾参也没有全盘接受孔子的教导,所以之后注《孝经》的时候,中和了一下孔子的教导和自己的观点,写下了“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一段话。
  
         曾子是一个悟性算高的学生,他曾领悟到“忠恕”。“忠”,是心正、心诚,心不偏不倚。“恕”是将心比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而“恕”加上“爱”,便是仁。孔子更注重“外推”(可能因为他的内修已经到达了很高的境界),想要恢复礼乐,于是将“仁”向政治方面推。而曾参在之后则更偏向小范围的外推,而且结合了当时的实况,选择以教书的方式让他的学生们“内修”仁心。
  
          孔子是在曾参之前去世的,他将自己的孙子托付给了曾参。而曾参在自己的老师死后的下半生中,没有选择出仕,而是选择了教学以及著书。曾参不出仕是否违背了孔子的道路?我认为他并没有违背。曾参不出仕,首先可能是因为他认为自己的内修不够,没有足够的能力去步入仕途。其次,曾参可能发现了生命里更重要的事情,就是去照顾好孔子的孙子子思,以及通过教学、著书的方法,先将大道保存下来。现在去进行仁政并不是一个好的时期,所以曾参为后世考虑,教学也正是为了后面的时代里能够恢复礼乐。
  
         当时,曾参和子夏一起教学。横观历史,子夏培养的学生有很多在政治、军事方面有了很大成就,但影响力没有那么大。而纵观历史,子思作为曾参的学生,又培养了孟子,孟子又对后世有了非常大的影响。可以说,曾参仿佛是将眼光放长远,去影响未来更遥远时代的我们。
  
         曾参在撰写《孝经》时,将所谓的“孝”分成了小孝和大孝。小孝是事亲,便是将仁心推向父母,大孝是立身行道,扬名后世,光宗耀祖,便是将仁心推向天下。《大学》的作者也是曾参,相比较《论语》而言,增生在这本书中描绘出了修炼的路径,也就是渐修之路了。可以说,曾参在教学的同时,也在自己对自己所学过的东西有新的领悟。
  
         曾参是我最欣赏的一个孔门弟子,因为他有“远见”,也可以说有自己的思想,更厉害的是,他能够将孔子的思想和自己的思想结合在一起。而聪明的他,更是通过教学的方式,将大道保存了下来,他的弟子的弟子,更是对现在的我们有着很深的影响。总之,我也希望自己能成为曾参一样的,能将所学和自己的所思结合在一起的人。

仲尼弟子列传(曾子篇)

8. 仲尼弟子列传(子贡篇)

       端木赐,复姓端木,字子贡,少孔子31岁。一讲到孔子的弟子,我并不会第一个想到子贡,而只是知道子贡是孔子的弟子之一。然而他却是最让我为他的才能感到惊讶的人。
  
         子贡20余岁,就开始继承祖业经商,家境十分富裕。大约25岁前,子贡拜孔子为师了。可能因为从小生活在富裕的家庭里,子贡是一个很有自信,且非常认可自己能力的人。“子贡事孔子一年,自谓过孔子:二年自谓与孔子同;三年自知不及孔子。”子贡初入孔门一年,认为自己比孔子智慧,可在之后几年的不断学习之中,对孔子所传的大道有了进一步了解,便渐渐发现自己不及孔子。就如同“学圆惑为边”,自己所学到的知识越多,就会发现还有更多自己未知的东西。
  
        就这样,子贡突然了发现眼前的老师是一个多么圣贤的人,并对老师产生了深深的敬佩之情。于是接下来的求学问道之路上,子贡放下了自己出身本有的优越感,而更多的是虚心问道,跟随孔子学习。而孔子则再一次因材施教,因为子贡的悟性没有颜回那样高,孔子就放慢速度引导子贡去理解“礼”的本质,甚至也会针对子贡独有的性格特点,为他指点社交方面的问题。有一天,子贡问友,孔子回答:“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无自辱焉”。什么是朋友呢?孔子认为是衷心劝告,并且好好的引导,但对方若不听从就及时停止,这样才不会自取其辱。子贡早年经商,与各国交涉,口才非常好,但也正因这点,子贡在劝说他人时,不一定会放弃,可能会造成一些不好的结果。而孔子此时就像一盏指示灯一样,点明了子贡前方的路,给了他一个指示 。
  
        周游列国时,同样是那个孔门的信仰危机,这一次,子贡又会如何回答孔子的问题呢?吾道非邪?无何为於此?子贡的回答是这样的:“夫子之道至大也,故天下莫能容夫子。夫子盖少贬焉?”夫子的大道实在是太高深了,所以天下没有办法容纳。要么夫子您将大道的标准降低一些呢?孔子听了,说:“赐,良农能稼而不能为,良工能巧而不能为顺,君子能修其道,钢而纪之,统而理之,而不能为容。今尔不修尔道而求为容。赐,尔志不远矣!”孔子并不认同子贡的看法,认为子贡的志向不远,仅仅追求去推行降低了标准的大道。作为一个旁观者,我认为子贡的回答和他早年经商有关系。孔子要追寻的是至高的大道,要恢复的礼乐更是在当时已经基本堕落。而子贡可能更多考虑的是怎样尽快的推行大道,怎样尽快恢复礼乐。我认同子贡的观点,因为或许将大道的标准降低一些,让更多的人能够有能力尝试向前走那么一步,或许再渐渐调高标准,引导着人们去追寻“正常标准”的大道,才是更实际,更实用的办法。
  
        子贡的悟道之路并不是很顺利,但他也凭自己的能力充分展现了自己的价值。孔子的弟子中,子贡是最富裕的,也是被各国国君所知的一位经商人才。正因这点,当孔子等人周游列国时,可能子贡会与各国进行交涉,让他们前方的道路更顺畅。但孔子却评价子贡的经商行为行为是“不受命”的,并没有按天命那样去推行仁政,去传递仁道。这可能是两者很难平衡的地方吧。
  
         外交奇才,这一称号子贡当之无愧。这一称号的来历,就是让我不仅感到惊讶,更是在此之后对子贡非常佩服的那件事。
  
        齐国有一个叫田常的人想作乱,但又害怕齐国其他的势力,于是决定移兵伐鲁。孔子听到这个消息,非常的担心,担心自己的父母之国受到伤害。而子贡请行,孔子便让子贡去处理这件事情了。
  
         子宫先到齐国拜访了田常,以“忧在内者攻强,忧在外者攻弱。今君忧在内。”和“伐吴不胜,民人外死,大臣内空,是君上无强臣之敌,下无民人之过,孤主制齐者为君也”说服田常移兵伐吴。又至吴王之处,说出了吴王霸天下的愿望,并且以“救鲁显名,伐齐大利,以服强晋”说服了吴王伐齐救鲁。接着子贡又到越国,他知道越王想报仇雪恨,便支招“表忠心,共伐齐,待偷袭”,成功的让越王信服。最后他又来到晋国,向晋君分析了局势,并让晋君“修兵休卒以待之”。随后事情的发展完全如子贡所料那样,结果则是十年间“存鲁,乱齐,破吴,强晋而霸越”,五国各有变。
  
         子贡的外交能力和足智多谋及料事如神,或者说他所有的天赋都显现在了这件事情里。而此时我脑中就有这样一个问题:子贡已经如此“完美”了(指某一方面的),为什么还会拜入孔门,求学问道呢?最终的答案,无从知晓,但可以分析而得到的是,子贡外在的追求到达了一定程度后,便开始追求内在,也可以说追求精神世界的丰满。我有过这样的一种感受,当我很久没有进入到一个或是书本里,或是剧集中的“新的世界”,没有那种精神上的高峰体验,我的心中,可能也是我的精神世界里,就总感觉缺了一块,有些空荡荡的。而子贡,可能是在经商了几年之后,找不到除了经商外的意义,于是开始发展精神世界。
  
         孔子在子贡的生命里,像是孤独的航海者,坐在船里,原本看着海浪翻腾,又或望向远方,尝试在朦胧的迷雾中回到陆地,在最终的绝望到来之前,捕捉到了隐藏在黑夜中发出微弱光芒的航海指示灯;像是在沙漠里与同伴分离,迷路了的人,盯着头顶的烈日感到眩晕,虽然有喝不完的水(指物质上无担忧),但却始终走不出去,在痛苦到忍耐的极限前,发现了人群;像是走在大道上的探险家,他不用为岔路纠结,不用害怕迷路,他前方就有一条没有阻碍与危险的大路,却仅有此一条路,他向前走着,走也走不完,却仍向前走着,他开始思考向前走的意义,他看到了一个指向没有道路的地方的指示牌,他下定了决心,离开了大路。
  
        在孔子去世后,只有子贡为他的老师守丧了六年。六年之后,他没有其他的成就了,三心二意地从政,无籍而终。他的人生没有了指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