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河的干流概况

2024-05-18 23:02

1. 唐河的干流概况

唐河干流,发源于山西省浑源县南部的翠屏山,流经山西省灵丘县,出太行山入河北省保定市的涞源县、唐县、顺平县,以下河段历史上河道几经自然及人工变迁,1966年人工开辟新河道,唐河及其支流在唐县通天河、三会河、逆流河诸水汇集于西大洋水库,出西大洋水库后东流经定州市、望都县、经清苑县、安新县,在安新境内汇入北方内陆名湖白洋淀。在山西省境内,源于浑源县境内的翠屏山枪风岭东北7.5公里的东水沟,有大小支流43条。由浑源县王庄堡进入灵丘县境内,西东走向横贯灵丘盆地,从门头峪折向东南经红石塄乡下北泉村进入河北省涞源县境内。该河灵丘县境内干流流经东河南、唐之洼、城关、高家庄、落水河、红石塄6个乡镇,境内河长58公里。包括6条支流,境内流域面积2071平方公里。河宽50—200米。 在唐县境内,唐河是流经境内的主要河流,为常年性河流。向东南经倒马关、洪城、二道河流入顺平县境,曲折而南经神南村南复入唐县境。再由东折而西南经唐梅、白合、明伏、东庄湾,汇入通天河水,汇集于西大洋水库。流经唐县境内长109千米 。西大洋水库以上96公里。汇集上游51条大小支流汇积于西大洋水库。

唐河的干流概况

2. 唐河的干流概况

唐河干流,上游在河南省方城县境内,支流(河源)有两条:东支潘河,发源于伏牛山系的河南省方城县七峰山南麓,河长47公里,流域面积614平方公里;西支赵河(也称东赵河),发源于方城县李郁垛山东麓,河长76公里,流域面积400平方公里。赵河与潘河分别自赊店(今社旗县城)西东两边南下,在社旗县城南龙泉寺汇合后称唐河,经社旗县、唐河县、新野县等县入湖北省境。境内干流长191公里,流域面积7734平方公里。 至石台寺入湖北省襄阳市(原襄樊市)襄州区(原襄阳县)境,经双沟镇西至两河口与白河交汇点,县境长46.8公里,流域面积1192平方公里。全长230公里,流域面积8685平方公里。唐河、白河二河于襄阳两河口交汇后始名唐白河,向南至张家湾注入汉水,河长22.6公里。 河南省段河床湾多岸陡,岸深8~10米。干流在三家河口以上河底比降1/200O~1/3700,河口宽60~300米,河底宽40~200米;三家河口至郭滩镇河底比降1/4180,河口宽250~600米,河底宽100~250米;郭滩镇至部埠口,比降1/3000~1/5700,河口宽120~250米,河底宽80~150米。

3. 唐河的流域概况

唐河河道地处平原,属泥底且湾多,岸陡水深可行船。是明清时期我国中部南北重要河运通道,自上而下形成了赊店、源潭、唐县城、郭滩、苍台等主要河路码头,成为繁华的集镇。尤其是赊店、源潭成为清初期至民国时的南船北马之 商贸重镇。建于清雍正九年(1731年)的源潭山陕会馆和建于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的赊店山陕会馆就是其历史见证。唐河流域主要在南阳盆地,也叫南襄盆地(南阳襄樊盆地)。位于秦岭、大巴山以东,桐柏山、大别山以西,其北是秦岭山脉东端的伏牛山地,其南是大巴山脉的东端。周边的山脉恰好把这块地方给围了起来,从而形成了盆地。总面积46291平方公里,人口1658.82万人,人口密度358.3人/平方公里。盆地中部为海拔 80-120米的冲积平原。盆地内有唐河、白河、丹江等主要河流,纵贯中部,南入汉水。南阳因地处伏牛山以南、汉水之北而得名。在中国版图上,南阳盆地具有南北居中、东西居中的特殊地位,为中国的核心腹地。气候上处于亚热带向暖温带的过渡地带,属典型的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冷热适宜,年降雨量800-1000毫米,降水适中,光照充足,无霜期长,自然灾害相对较少。水资源总量70.35亿立方米,淡水充足且水质良好。植被状况良好,物种多样。土壤肥沃,盛产小麦、杂粮、水稻和棉花、芝麻、烟叶等,素有“中州粮仓”之美称。仅河南南阳市,以全省12.9%、中国0.7%的耕地,生产全省11%、中国1%的粮食,全省20%、中国4%的棉花,全省13%、中国2%的油料。

唐河的流域概况

4. 滦河的主要支流

滦河源远流长,沿途接纳了众多支流,其中流域面积大于1000平方公里的有9条,即小滦河、兴洲河、伊逊河、武烈河、老牛河、柳河、瀑河、潵河及青龙河。支流中流域面积最大的是伊逊河,长度和水量最大的是青龙河。小滦河,蒙语称“库尔奇勒河”,因它是滦河上游一条主要支流。故得名小滦河。小滦河发源于塞罕坝上老岭西麓,流向由北向南,至隆化县郑家屯汇入滦河,河宽30-60米,河床为砂卵石,常年有水。瀑河,亦名“宽河”,又名“豹河”,古称“高石水”。《明史·地理志》载:宽河守御千户所“东南有宽河,一名豹河。”《承德府志》载:豹河,一名瀑河。“源出州境之密云沟黄土梁,蜿蜒一线,贯穿石罅,合诸山涧水始汇成川。(按:指平泉州)又南迳宽城之东,亦名宽河”。“瀑河洪水凶猛,声似虎豹,故名。”瀑河源于平泉县石拉哈沟乡七老图山西麓,由北向南穿过平泉县,再进入宽城县,至宽城县瀑河口入滦河。伊逊河,一名“伊松河”,俗名“羊肠河”。即古索头水。据《钦定热河志》载:“伊逊”是蒙语“九”的意思,是说这条河弯曲多,即“九曲河”、“羊肠河”或“伊逊河”。伊逊河是滦河较大支流。发源于围场县哈里哈老岭山麓。流经围场县,于隆化县存瑞乡山咀村与蚁蚂吐河汇流,南下入滦平县,至承德市滦河乡汇入滦河。支流蚁蚂吐河又称“山羊河”。“蚁蚂”蒙语“山羊”之意。蚁蚂吐河发源于围场县的燕格柏、桃山及石桌子三个乡,流经围场县西北部,从山咀村注入伊逊河,蚁蚂吐河水量变化较大,枯水期几乎干涸,洪水期洪量很大。武烈河,发源于隆化县太后梁一带山谷中,上游有鹦鹉川、毛沟川及石洞子川,三支汇合于承德县下中官村,始称武烈河,过承德市纳入行宫温泉,故名热河,后南流至王宝盖注入滦河。河道在下中官村以上,宽仅500米,下中关村以下,宽500-1000米,河床为沙卵石,间有河滩地,两岸山势较低,黄土硕盖较厚,耕地不少,且山坡亦多垦殖,水土流失严重。老牛河,发源于承德粗子沟分水岭,在山咀以上汇流了个支流后,始称老牛河,南流有野猪河及白马河注入,至承德县下板城北注入滦河。河道上游宽约500米左右,至下游逐渐展宽至1000米左右,河床为沙卵石,三沟以上两岸山势较高,多有林木,三沟以下山势渐缓,林木少而耕地较多。柳河,原名“流河”。《大清一统志》载“柳河在府南,源出马兰关外雾灵山下,东流至板谷岭,迳府南境又东至柳河口入滦河,亦名流河。”柳河发源于兴隆县南双洞乡六里坪山麓,八品叶岭西麓。向西北流经兴隆县北侧后折向东北。在兴隆县柳河口入滦河。常年有水。枯水季节水流平缓,汛期水大流急。河道迁回山岳之间,急弯甚多。潵河,有人写成“洒河”。发源于兴隆县石庙子乡的东八品叶。源头为一清泉,称“石井子”。泉水一年四季不停地向外喷洒,汇集成河,故名“洒河”。潵河自源地由西向东流,经石庙子、牛圈子、小子庄、半壁山、蓝旗营、洒河南、三道河等7个乡进入迁西县境内。潵河处于燕山山脉的暴雨中心地带,洪峰较大。由于流域内水土流失较轻,除洪水期7、8月份外,河水清澈见底。洲河,俗称“牤牛河”。《承德府志》载“以在古宜兴州地得名”故称兴州河。后“州”演化为“洲”字。兴洲河发源于丰宁县化吉营乡境内冰郎山(史称沙尔呼山)的南北两侧,二源在化吉营村南汇合后水势渐大,由西北向东南流经丰宁县,南流入滦平县,至张百湾入滦河。常年有水。易改道。青龙河,为滦河水量最大的支流。发源于燕山山脉的七老图山支脉南侧的台头山,流经凌源(属辽宁省)、平泉、宽城、青龙等县,于卢龙县北桃林口穿过长城,经卢龙、迁安,于滦县石梯子注入滦河。青龙河支流很多,在长城以北有大北河、五道河、头道梁河、汤道河、都源河、星干河、起河、广茶山河等,在长城以南有沙河、白羊河、蚂蚁河、徐流河、凉水河、野河、翁家沟和教场河等。青龙河在桃林口以北为燕山山脉的深山区,干流迁回于深山峡谷之间,坡陡流急,河道坡降在1/430-1/600之间,河谷宽一般为400-1000米,砂卵石河床。河流出桃林口后进入丘陵区,河宽平均500米,砂砾卵石河床,海拔70米左右,坡度约1/1000。青龙河在桃林口以北的燕山深山区恰是暴雨中心地带,所以青龙河洪水具有“峰高、量大、势猛、历时短”等特点。洪峰流量可达600立方米/秒以上,多出现在7、8月份。历史上青龙河洪水曾多次造成严重灾害。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1930年、1949年、1959年、1962年的洪水,沿河均有部分村庄被洪水冲走,洪水还曾侵入卢龙、滦县、乐亭的城廓,损失惨重。

5. 唐河的河流治理

1972年,山西省灵丘县水利部门组织实施治理唐河的工程。设计坝高2.5米,水深2米,基础砌深2米,背水边坡1:1,迎水边坡1:0.25。此年7月县、乡(流经乡)成立了根治唐河指挥部,村成立了指挥组。6个乡镇农忙时出劳力30%,计2650人;农闲时出劳力80%,计7050人,至1973年4月共修石坝54210米。 河北省的唐河泛区无堤埝约束,河道变化无常,北流侵占清水河道,顶托清水河及府河洪水下泄,淹没大片良田。1946年夏,冀中行署工务局唐河办事处,修筑上起温仁,经北邓村至东闾长约12公里的唐河右堤。1960年修筑温仁以下唐河固槽,并筑两堤。1965年从东石桥改道入府河,从连环闸向东北,穿漕河堤入藻杂淀。1966年春,开辟唐河新道,从东石桥村东南、保沧公路大桥向东北,穿四门堤,在安新县同口村北入马棚淀。 唐河及其支流通天河、三会河、逆流河诸水汇集于西大洋水库。西大洋水库在唐县西雹水村北一公里处,控制唐河流域面积的88.7%,库容10.7亿立方米,保定市四大水库中仅次于王快水库,对保定市的工农业生产、防洪、生活用水有重要作用。

唐河的河流治理

6. 唐河的主要支流

唐河支流众多,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支流有26条。左岸有毗河、泌阳河、三家河、清水河、蓼阳河、礓石河,右岸有桐河、绵延河、涧河等。 其中,在社旗县依次注入的有:泥河、晏河、掉枪河,唐河县注入的有:毗河、泌阳河、桐河、三家河、清水河、涧河、蓼阳河、礓石河,在湖北省襄阳市(原襄樊市)襄州区(原襄阳县)注入的有:泥河。泌阳河,在河南省西南部泌阳县境内。东汉时名比水。元代改称泌水。源出泌阳县东白云山南麓,向南流,后折而西流,在唐河县源潭镇南注入唐河。河长120公里 。泌阳河是河南有名的倒流河,历史最大流量为4550立方米/秒(1975年8月)主要支流有柳河、马谷田河、甜水河、染河、红河、温凉河等。干支流上有宋家场、石门、三水等三座大、中型水库,宋家场水库同时也是流域内宋家场灌区的水源地和渠首,灌溉效益近十万亩。桐河,源自南阳市方城县,自北向南流经方城、社旗、唐河三县,于唐河县城北部注入唐河。明清时期可通航,近代由于气候变迁,河水变迁,失去航运功能。桐河水道曲折,深潭众多,水草生长茂密,适宜放养鸭群,所产桐蛋远近闻名,是南阳的特产 。三家河,古称澧水、西淮河,《枣阳志》称三夹河、秋河, 因其源头有卢家、曹家、苏家三条河流汇成,故称三家河,发源于湖北省随县七尖峰山大仙垛,上游称栗河,自南向北,过新峰水库,流经随县新城镇,在界口村一带进入河南省桐柏县,始称石步河,经程湾乡,在平氏镇纳鸿鸭河(干流上游有二郞山水库)后,转向西北行,在马振抚乡牛寨村委进入唐河县境后,纳入丑河(干流下游有虎山水库),其后江河汇入,西流至唐河县城南大方庄和段湾村之间江入唐河。河长97公里,流域面积1491平方公里,其中包括湖北省境内面积49平方公里。  毗河,也作沘河,古为马仁陂水,源自驻马店市泌阳县羊册镇华山水库,流经泌阳、社旗、唐河两县,于源潭街南注入唐河 。有马河、饶良河等支流。其中游自源潭镇东北焦岗村委进入唐河境后西至源潭镇贾营村东一段,为社旗县与唐河县的界河。小黄河,俗称红砂河,古名苍龙河。发源于唐梓山、紫玉山之间。向西流经寺庄、湖河、杨垱,在襄阳的程家河北注入唐河。全长40公里。沿河有7条小溪,流域面积258平方公里,河床窄浅,遇暴雨易泛滥成灾。建国后,兴建中型水库和小(一)型水库各2处。 黑青河,俗称泥河。古称镇北河(讹名真陂山)因南宋时,孟珙率军抗金镇北得名。发源于唐梓山、三尖脑一带。向西南流经双河、太平、草店、罗岗、徐寨,至襄阳的双沟汇入唐白河,原襄阳县境内长50公里。有15条小溪流入,流域面积400平方公里。常流量小,天早断流,河床窄浅,暴雨易灾。建国后,兴建中型水库2处,小(一)型水库10处。 掉枪河,位于河南省社旗县境内,主要流经大冯营乡、青台镇、李店镇,最后汇入唐河,为唐河主要支流之一,也是青台镇境内最主要水域资源 。河流全长10.7公里,流域面积93平方公里,年平均流量0.05-1.0m3/s。

7. 唐河的河道变迁

唐河从西大洋水库出山后,河道屡经迁徙。 唐河自清嘉庆六年(1801)改道后,旧道成支流,新道为主流。新道通过今京广铁路后东南流,在清风店、定州城之间东流,经望都县南境至清苑县顾家营,经大李各庄、东西王力、罗家营、温仁、王盘,屈曲东北流,经草桥、耿家桥,在涝淀入安新县境,经沈家坯,在老河头会府河,以下入淀。清道光五年(1825),由罗家营北、张登北入阳城河,东北流至营头、草桥。同治九年(1870),自罗家营改道向东南流,由张登南经良寨、王盘趋大庄镇。民国期间,唐河主流在北和庄村东、南王庄村西、全昆村东、东闾村西、营头村东、耿家桥以西。唐河在清苑境时而右滚,时而左移,屡分屡合,变动频繁。原阳城河(清水河)入唐河,先在张登村北,后在耿家桥。由于白洋淀水顶托,泥沙逐年淤塞,洪水面积扩散。温仁以下,白洋淀以上,四门堤以西,一片汪洋。水深两米左右,即是“唐河泛区”,给清苑人民造成深重灾难。

唐河的河道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