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心的名言警句有哪些

2024-05-18 12:47

1. 善心的名言警句有哪些

1、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出自战国时期,宋国蒙人庄子的《养生王》
译文:一个人做了善事却不贪图名声,做了恶事而不至于犯法获刑。这就像气循任督二脉,循环不息一样,完全符合自然规律,可以保护身体,可以保全性命,可以养护精气神,还可以享尽天年。
2、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出自战国时期,宋国蒙人庄子的《庄子杂篇·渔父》
译文:没有精心诚意,就不能感动人。古人说“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凡事就怕一个“诚”字,无论工作还是学习、生活,只要做到真诚恭敬,没有做不好的。
3、施于人而不忘,非天布也。 ——出自战国时期,宋国蒙人庄子的《庄子.列御寇》
译文:施恩惠于别人,却总惦记着人家的回报,这样的善心善行只不过是交易罢了,和上天恩泽万物却无欲无求的境界比起来,已经是两码事了。

扩展资料
其它善心的名言警句:
1、良人者良其心也,贵人者贵其心也。  ——战国时期尸佼
译文:所谓善良的人是指他的心地善良;所谓高贵的人是说他的品质高贵。
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刘备
译文:不要以为坏事小就去做,不要以为好事小就不去做。
3、我愿证明,凡是善良与行为高尚的人,定能因之而担当患难。——贝多芬
译文:有这些品德的人可以与你同患难。
4、善良的心地,就是黄金。——莎士比亚
译文:有善良的心地就像有黄金一样珍贵。

善心的名言警句有哪些

2. 有关善心的名言警句有哪些

1、敬教劝学,建国之大体;兴贤育才,为政之先务。(清.朱舜水) 

  释:敬重教育、引导人们学习,是建设国家的大事情;举荐起用贤人、培育人才,是作官为政的首要任务。 

  2、善者一日不教,则失而入于恶;恶者勤而教之,则可使致于善(宋.欧阳修) 

  释:对善良的人一日教育,就会失去善心而变为恶人,对恶人勤加教育,就可以使他改造成善良的人。 

  3、学者犹种树也,春玩其华,秋登其实。讲论文章,春华也,修身利行,秋食也。(孔子) 

  释:学习象种树一样,春天欣赏其华,秋天收获果实。学讲文章是春华,用于修身利行,就是秋食。 

  4、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有学乎!(孔子) 

  释:君子如想教化百姓形成良好的风俗,恐怕没有比广办学校更合适的了。 

  5、立德之本,莫尚乎正心,心正而后身正,身正而后左右正,左右正而后朝廷正,朝廷正而后国家正,国家正而后天下正。《傅子.正心篇》 

  释:培养人优秀品质的根本,没有比端正思想更重要的了。思想端正就会使自身行为端正,自身行为端正就会使接近自己的人行为端正,接近自己的人行为端正,就会使朝廷的行为正确,朝廷行动正确就会使国家政权统治正常,国家风气端正,进而使整个社会风气端正。 

  6、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陵节而施之谓逊,相观而善之谓摩。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孔子) 

  释:成人教育的法则是:在动机没有发生之前禁止叫预防,正当事情发生时加强教导叫做及时,不超过分寸叫做逊顺,互相切磋、取长补短叫研摩。这四条是教育之所以兴盛的原因。 

  7、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释:三人一同走路,其他两位必有一位在某方面可以当我的老师。我选择哪些好的方面来学习,不好的方面引以为戒,改正自己。 

  8、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 (荀子) 

  释:没听到不如听到,听到不如看到,看到不如全面了解,全面了解不如去亲自实践。 

  9、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宋.朱熹) 

  释:如果论起先后来,知识为先,如论起轻重来,实践行动为重。 

  10、人才有高下。知物由学,学之乃知,不问不识。(汉.王允) 

  释:人的才能有高低之分,但要知道事物道理都要通过学习,学习后才能知道,不问不能长知识。 

  11、莫言大道人难得,自是功夫不到头。(唐.吕岩) 

  释:不要说大道理人们难以获得理解,只是因为功夫没下到家。 

  12、虽有至圣,不生而知,虽有至材,不生而能。(汉.王符) 

  释:虽然有非常聪明智慧的人,不是生下来就什么都知道的,虽然有非常好的材料,不是一生长就能成材的。 

  13、中人以上,可以语以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以下也。(孔子) 

  释:对处于中等位置和悟力以上的人,可以进行更高一级的教育;对中等以下的人,却不能进行低一级的教育。 

  14、人莫欲学御龙,而皆欲学御马;莫欲学治鬼,而皆欲学治人,急所用也。(《淮南子》) 

  释:人们不去学习驾驭龙,而都想学驾驭马,不去学治理鬼,而都想学治理人,因为是急所用的。 

  15、不思故有惑,不求故无得,不问故莫知。(宋.杨时) 

  释:不思考所以有疑惑,不追求所以没收获,不询问所以不知道。 

  16、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孔子) 

  释:努力学习就能接近智慧,尽力身体力行就能接近仁爱,能认识自己的缺点,就接近勇敢了。 

  17、心不可不虚,虚则义理来居;心不可不实,实则物欲不入。 (《莱根谭》) 

  释:人定要有虚怀若谷的胸襟,因为只有谦虚才能容纳学问和真理;同时人也要有诚实的态度,诚实了才能抵御物欲的诱惑。 

  18、学者不长进,只是好己胜。(宋.陆九渊) 

  释:学习不长进的人,主要原因是因为好胜不虚心。 

  19、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孔子) 

  释:善于歌唱的人可使人们继续他的声音,善于教人的人可使人们继承他的志向。 

  20、智如泉源,行可以为表仪者,人师也。(汉.韩婴) 

  释:智慧知识象泉源一样,行为可以作为人们的表率的人,这才是人们的老师。 

  21、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孔子) 

  释:君子进行教学,只是晓之以理,进行引导而不是牵拖着前进,进行鼓励而不是压抑,进行启发而不是把道理说绝。 

  22、观于明镜,则疵瑕不滞于驱;听于直言,则过行不累乎身。 (汉.王粲) 

  释:经常用明亮的镜子照自己,那么污垢斑渍就不会留在身上;能听取直率的批评,那么错误的行为就不会连累着你。 

  23、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 

  释:一个人抱不拢的大树,是从极小的萌芽开始生长;九层高的台子,是从不断堆土开始增高;人行走到千里之外,是从脚下第一点开始的。 

  24、进德修业在少年,道明德立在中年,义精仁熟在晚年。(明 . 吕坤) 

  释:培养道德进修学业在少年之时,明白道理树立德行在中年之时,义理精通、仁德成熟在晚年之时。 

  25、人生气质都有个好处,都有个不好处。学问之道无他,只是培养那自家好处,救正那自家不好处便了。(明.吕坤) 

  释:每个人天生的气质都有好的一面,也都有不好的一面。学问的道理没有别的,只是为了培养自己好的一面,疗救自己不好的那一面。 

  26、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唐.韩愈) 

  释:作为老师这种人,是用来传道理、教知识、解答疑难的。 

  27、读书贵神解,无事守章句。(清.徐洪钧) 

  28、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唐.颜真卿) 

  释:年轻时不知道早下功夫勤奋学习,到老了才后悔再想读书学习就晚了。 

  1. 治国 

   天下犹人之体,腹心充实,四支虽病,终无大患——《三国志·魏书·杜畿传》 

  构大厦者先择匠而后简材,治国家者先择佐而后定民——《意林》引《物理论》 

  (**注——构:架屋。简:通“柬”,选择。佐:辅助的人。) 

  理国要道,在于公平正直——唐·吴兢《贞观政要·公平》房玄龄语 正其本者万事理,劳于永者逸于使——唐·张九龄《对嗣鲁王道坚所举道侔伊吕科·第一道》(**注——劳于永:为长远利益而操劳。逸:安心。使:经常忙碌。) 

  治身莫先于孝,治国莫先于公——宋·苏轼《司马温公行状》:“公上疏言,~。其言切至。” 

   2.安危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左传·襄公十一年》(**注——居安:处于安全的境况。备:事先有准备。) 

  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老子》六十四章(**注——为wéi:做,防止。未有:没有发生之时。未乱:尚未发生动乱。) 

  利莫大于治,害莫大于乱——《管子·正世》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唐·吴兢《贞观政要·君道》魏徽上疏(**注——浚:开浚,疏通。) 

  召远在修近,闭祸在除怨——《管子·版法》(**注——召远:招徕远方的人。修:整治。近:指国内。闭:堵塞。) 

  3.民本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尚书·五子之歌》(**注——惟:惟独,只有。邦:国。本:根本。) 

  夫民,别而听之则愚,合而听之则圣——《管子·君臣上》(**注——夫:发语词,无实义。别而听之:分别听信个人之辞。合而听之:全面听取。圣:无所不通。) 

  为国者以富民为本,以正学为基——汉·王符《潜夫论·务本》(**注——为wéi:治理。正:使正当。) 

  民者,国之根也,诚宜重其食,爱其命——《三国志·吴书·骆统传》 

  天下顺治在民富,天下和静在民乐,天下兴行在民趋于正——明·王廷相《慎言·御民篇》(**注——兴行:重德行。) 

   4.民心 

   民安土重迁,不可卒变,易以顺行,难以逆动——《三国志·魏书·袁涣传》(**注——安土重zhòng迁:安居于本土,不愿轻易迁动。卒cù:同“猝”,突然。顺:顺其意。逆:背其意。) 

  可怀以德,难屈以力——《三国志·魏书·三少帝纪》裴松之注引《魏氏春秋》(**注——怀:怀柔,感化。) 

  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宋·苏辙《新论下》(**注——宽:为政宽大。信:建立威信。任:信服。) 

   5.爱民 

   达人无不可,忘己爱苍生——唐·王维《赠房卢氏琯》(**注——达人:通达事理的人。) 

  虑于民也深,则谋其始也精——宋·欧阳修《偃虹堤记》:“~,故能用力少而为功多。”(**注——意谓关心百姓的利益愈深,那就对各项设计措施考虑得十分周密。) 

  享天下之利者,任天下之患;居天下之乐者,同天下之忧——宋·苏轼《赐新除中大夫守尚书右丞王存辞免恩不允诏》(**注——任:承担。患:患难。) 

  不以一己之利为利,而使天下受其利;不以一己之害为害,而使天下释其害——明·黄宗羲《原君》(**注——释:解除。) 

  6.群众 

   积力之所举,即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即无不成也——《文子·下德》(**注——积力:全成之力。举:举动,行动。即:就。) 

  莫三人而迷——《韩非子·内储说上七术》引古语(**注——三人:指多数人。意谓没有多数人的意见就会迷惑。) 

   7.为政 

   政贵有恒——《尚书·毕命》:“~,辞尚体要,不惟好异。”(**注——恒:长久不变。) 

  有理而无益于治者,君子弗言;有能而无益于事者,君子弗为——《尹文子》卷上(**注——弗:不。为wéi:做。) 

  居之以强力,发之以果敢,而成之以无私——宋·苏辙《新论中》(**注——居:平时。发:发动。果敢:坚决勇敢。意谓国家平时要有实力,发动一件事要坚决勇敢,取得成功必须无私。) 

  政纲虽举,必求益其所未至;德泽虽布,必思及其所未周——《宋史·薛极传》(**注——益:增益,扩大。未至:没有达到的地方。及:及到。未周:没有覆盖的地方。) 

  上安下顺,弊绝风清——宋·周敦颐《拙赋》(**注——弊:弊端。绝:绝迹。风:风气。) 

   8.纳谏 

   先民有言,询于刍荛——《诗经·大雅·板》(**注——先民:古代贤人。询:询问,请教。刍荛chúráo:割草打柴的人。) 

  千夫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宋·苏轼《讲田友直字序》(**注——夫:一般人。诺诺:连声答应,表示顺从不违。士:有识见的人。谔è谔:直言争论。)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知经误者在诸子——汉·王充《论衡·书解篇》(**注——宇:屋檐。失:失误。草野:指民间。经:儒家经典。诸子:诸子百家。) 

   9.审时适变 

   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旧——《淮南子·氾论训》(**注——苟:如果。法:取法。周:合。循:遵循。) 

  治事不若治人,治人不若治法,治法不若治时——宋·苏轼《应制举上两制书》:“~。时者国之所以存亡,天下之所最重也。”(**注——治:治理,掌握。不若:不如。时:时机,时势。) 

  申论写作指导名言警句:用人察人育人专题 

   1、英俊豪杰,各以小大之才处其位,得其宜,由本流末,以重制轻,上唱而民和,上动而下随,四海之内,一心同归,背贪鄙而向义理。(汉?王符) 

  释:对于英俊豪杰,依据他们的才能放在应有的位置上,使他们得到应有的权力和待遇。从上到下,以静制动,国君一呼百应,国君一动而百姓紧随,整个天下,就万众一心,摒弃贪婪和卑下,共同向往道义和真理。 

  2、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则天下之士皆悦,而愿立于其朝矣。(孟子) 

  释:尊重贤良,使用能人、英俊豪杰能安排在适当位置上,这样天下的人都会高兴,并且愿意在这样的国家里做事。 

  3、明主之任人,馋谀不迩乎左右,阿党不治乎本朝。任人之长,不疆其短;任人之工,不疆其拙。(晏婴) 

  释:圣明的君王用人,不让专于谄媚、讨好或说别人坏话的人呆在身边,不让结党营私的人在朝中存在。用人要用其所长,不强行用其所短,让他们去干那些各自擅长的工作,不要强行让他们去干那些不会干的事情。 

  4、所任者得其人,则国家治、上下和、群臣亲、百姓附;所任非其人,则国家危、上下乘、群臣怨、百姓乱。(《淮南子》) 

  释:如所任用的人得当,就会使国家安宁、上下和睦、群臣关系融洽、老百姓归附;任用的人不得当,就会国家危难、上下不协调、群臣互相怨恨、老百姓作乱。 

  5、天下之贤,与天下用之,何必出于己。(明?张居正) 

  释:天下的贤良人才,给天下来使用,为何非要出来给自己办事呢。 

  6、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汉?司马迁) 

  释:周文王曾在洗澡时,三次梳理好头发,吃饭时三次停下筷子,起来接待来见他的人,就这样还恐怕失去天下贤良的人才。 

  7、未必人间无好汉,谁与宽些尺度?(宋?刘克庄) 

  释:并不是人间没有好汉,只是谁能在使用上把标准、规制放宽一些。 

  8、任之虽重,信之未笃;信之未笃,则人或自疑;人或自疑,则心怀苟且;心怀苟且,则节义不立。(唐?吴兢) 

  释:虽任以重要职责,但却不充分信任他,而信任不充分,就会使人产生疑虑;人生疑虑,就会得过且过;即已得过且过,就不会树立起好的节操义行。 

  9、役其所长,则事无废功;避其所短,则世无弃材。(晋?葛洪) 

  释:使用事物的长处,那么任何东西都不会废弃功用;避开事物的短处,那么世上就没有被废弃的材料。 

  10、疑则勿用,用则勿疏。(唐?白居易) 释:怀疑他就不要用他,既用他就不要冷淡疏远他。 

  11、不知人之短,不知人之长;不知人长中之短,不知人短中之长,则不可以用人,不可以教人。(清?魏源) 

  释:不知人的短处,不知人的长处,不知人长处中的短处,不知人短处中的长处,这样,就不能够用人,不能够教育人。 

  12、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明?冯梦龙) 

  释:人不能以貌相好坏来决定取舍,海水不能用斗来计量。 

  13、骏马能历险,力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清?谭嗣同) 

  释:骏马能经历艰险,但在田里干活就不如牛;坚固的车子能载拉很重的东西,但渡河就不如船。 

  14、不可以一时之誉,断其为君子;不可以一时之谤,断其为小人。(明?冯梦龙) 

  释:不能根据一两次人们对某人的称赞,就判断某人为君子;不能根据一时的非议,就判断这个人为小人。 

  15、知人之道有七焉:一曰,间之以是非观其志;二曰,穷之辞辨以观其变;三曰,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四曰,告之以祸难而观其勇;五曰,醉之以酒而观其性;六曰,临之以利而观其廉;七曰,期之以事而观其信。(三国?诸葛亮) 

  释:观察了解人的办法有七条:一是要让他们参与到事物中来辨别是非看他的志向;二是用穷追到底的方法辩论看他的应变能力;三是借商议计谋看他的知识;四是突然告诉祸难临头的消息看他的勇气,五是当他酒醉之后看他的本性;六是正当其时给以私利看他的廉洁品质;七是委托他办事情看他的诚实与否。 

  16、凡官民材,必先论之;论辨,然后使之,任事,然后爵之;位定,然后禄之。(孔子) 

  释:凡提拔平民中人作官,必先对他的德能进行考核。考核完作出结论之后,给以任用。任用后,先交给他一些具体的政事,看他是否具有办事能力,试用合格,再根据才能大小确定其官位;根据官位大小,再给以相应的薪俸。 

  17、知贤之近途,莫急于考功。功成考,则治乱暴而明,善恶信则直。(汉?王符) 

  释:知人用人最简捷的途径,没有比考核贡献更好的。如果贡献、功劳确实考核清楚了,那治和乱的情况也就表现的非常明显,人的品质好坏、能力高低会实实在在地反映出来。 

  18、馋夫似贤。(汉?陆贾) 

  释:用馋言害他人的匹夫,外表装得象圣人一样。 

  19、不临难,不见忠臣之心;不临财,不见义士之节。(宋?林逋) 

  释:不面对到难处,就不会看出忠臣的心意;不面对财物,就看不出义士的节操。 

  20、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唐?杜荀鹤) 

  释:现在的人们看不出是凌云的树木,直等到树木凌云才说它高大。 

  21、人才难得而易失,人主不可不知之。(清?梁佩兰) 

  释:人才是难以得到却很容易失去的,作为人主不能不明白这一点。 

  22、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清?龚自珍) 

  释:我希望天帝重新振作精神,打破常规多种多样地产生人才。 

  23、用人者,取人之长,辟人之短;教人者,成人之长,去人之短也。(清?魏源) 

  释:用人的人,取用人的长处,避开人的短处;教育人的人,成就人的长处,去掉人的短处。 24、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孟子) 

  释:能够得到天下的英才教育他们,是我的第三件乐事。 

  25、十人树杨,一人拔杨,则无生杨矣。(《战国策》) 

  26、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宋?胡瑗) 

  27、人才衰靡方当虑,士气峥嵘莫可非。(宋?陆游) 

  释:人才衰竭或萎糜才是值得忧虑的,人们士气峥嵘就不能够责怪、反对。 

  28、一年之计,莫若树谷;十年之计,莫若树木;终身之计,莫若树人。(管仲) 

  29、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唐?白居易) 

  30、慈父不能爱无益之子,仁君不能畜无用之臣。(三国?曹植) 

  教育-----这首先是关心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去触及年轻的心灵。 

  任何人如果不能教育自己,也就不能教育别人 ——苏霍姆林斯基 

  就像树木一样,要使他们尽量长上去,不能勉强都长得一样高,应当是:立脚点力求平等,于出头处谋自由。 

  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你别忙着吧他们赶跑。你可不要等到做火轮、点电灯、学微积分,才认识他们是你当年的小学生。 

  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陶行知 

  你要记住,在敢于担当培养一个人的任务以前,自己就必须要炼成一个人,自己就必须是一个值得推崇的模范。 —卢梭 

  只有当你致力于自我教育的时候,你才能教育别人。——乌申斯基 

  教育秘诀在于:唤起孩子的兴趣和让孩子提出问题。——卡尔.威特 

  “为学之道,必本于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程颐:《河南程氏遗书》 

  “硬塞知识的办法经常引起人对书籍的厌恶;这样就无法使人得到合理的教育所培养的那种自学能力,反而会使这种能力不断地退步”。”——英国教育家斯宾塞 

  论语里也有: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有教无类也是孔子推行的教育准则。 

  【制度】 

  ●有道之君,行治修制,先民服也(管子) 

  ●仁圣之本,在乎制度而已(唐·白居易) 

  ●我认为,与制度结合的自由才是唯一的自由。自由不仅要同制度和道德并存,而且还须臾缺不了它们(伯克) 

  ●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偿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邓小平) 

  ●制度问题不解决,思想作风问题也解决不了(邓小平) 

  ●任何规章都有某些例外,绝对通用的规章是没有(罗·伯顿) 

  ●例外恰恰证明了规章的合理性(乔·拜伦) 

  ●例外是有的,否则就不人有常规的了(汉姆生) 

  ●没有无例外的规则(克劳塞维次) 

  ●规章与模范会毁灭天才与艺术)(赫兹里特) 

  ●强加于人的规章总以“合理”为外衣(约·弥尔顿) 

  ●正确的政治路线要靠正确的组织来保证(邓小平) 

  【诚信】 ●言不信者,行不果。 ——墨子 

  ●民无信不立。 ——孔子 

  ●人类最不道德处,是不诚实与怯懦。——高尔基 

  ●没有诚实何来尊严。 ——西塞罗 

  ●诚实是人生的命脉,是一切价值的根基。 ——德莱 

  ●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孟子 

  ●欺人只能一时,而诚信都是长久之策。——约翰·雷 

  ●诚实的人从来讨厌虚伪的人,而虚伪的人却常常以诚实的面目出现。 ——斯宾诺莎 

  ●没有诚信,何来尊严? ——西塞罗 

  ●失信就是失败。 ——左拉 

  1.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诗经》) 

  2.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 

  3.一日不见,如三秋兮。(《诗经》) 

  4.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 

  5.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 

  6.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诗经》) 

  7.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8.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屈原《涉江》) 

  9.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屈原《卜居》) 

  10.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 

  11.为山九仞,功亏一篑。(《尚书》) 

  12.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礼记》) 

  13.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 

  14.来而不往,非礼也。(《礼记》) 

  15.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礼记》) 

  16.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 

  17.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 

  18.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左传》) 

  19.辅车相依,唇亡齿寒。(《左传》) 

  20.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左传》) 

  21.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左传》) 





收藏

3. 善心的名言警句

良人者良其心也,贵人者贵其心也.(意思是:所谓善良的人是指他的心地善良;所谓高贵的人是说他的品质高贵.)             

                                                                                               ______(中国.战国)尸佼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_______(中国,东汉)刘备

                  我愿证明,凡是善良与行为高尚的人,定能因之而担当患难.

                                                                                         ________(德国)贝多芬

                  善良的心地,就是黄金.

                                                   ______(英国)莎士比亚

                 一颗善良的心就是一席永恒的筵席.

                                                         _____(捷克)夸美纽斯

                 善良的心是最好的法律.

                                                           _____(美国)佚名

                为人善良和正直才是最光荣.

                                                      ______(法国)卢梭

                君子养心莫善于诚,

                                                      _____(中国.战国)荀子

                没有单纯,善良和真实就没有伟大.

                                                                          ______(俄国)托尔斯泰

                在一切道德品质中,善良的本性是世界上最需要的.

                                                                                   _____(英国)罗素

                 善良和谦虚是永远不令人厌恶的两种品德.

                                                                                    _______(英国)斯蒂文生

                 在风度上和在各种事情上一样,惟一不 衰老的是东西是心地.心地善良的人单纯朴实.

                                                              _________(法国)巴尔扎克

                 对于心地善良的人来说,付出代价必然得到报酬这种想法本身就是一种侮辱.美德不是装饰品,而是美好的心灵的表现形式.

                                                                 ______(法国)纪德

                信任别人的善良是自己善良的证明.

                                                                 _____佚名

                做一个善良的人,为群众谋幸福 .

                                                                _______(前苏联)高尔基

                善良是精神世界的太阳........善良必定胜利.

                                                                         _______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1、敬教劝学,建国之大体;兴贤育才,为政之先务。(清.朱舜水) 

  释:敬重教育、引导人们学习,是建设国家的大事情;举荐起用贤人、培育人才,是作官为政的首要任务。 

  2、善者一日不教,则失而入于恶;恶者勤而教之,则可使致于善(宋.欧阳修) 

  释:对善良的人一日教育,就会失去善心而变为恶人,对恶人勤加教育,就可以使他改造成善良的人。 

  3、学者犹种树也,春玩其华,秋登其实。讲论文章,春华也,修身利行,秋食也。(孔子) 

  释:学习象种树一样,春天欣赏其华,秋天收获果实。学讲文章是春华,用于修身利行,就是秋食。 

  4、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有学乎!(孔子) 

  释:君子如想教化百姓形成良好的风俗,恐怕没有比广办学校更合适的了。 

  5、立德之本,莫尚乎正心,心正而后身正,身正而后左右正,左右正而后朝廷正,朝廷正而后国家正,国家正而后天下正。《傅子.正心篇》 

  释:培养人优秀品质的根本,没有比端正思想更重要的了。思想端正就会使自身行为端正,自身行为端正就会使接近自己的人行为端正,接近自己的人行为端正,就会使朝廷的行为正确,朝廷行动正确就会使国家政权统治正常,国家风气端正,进而使整个社会风气端正。 

  6、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陵节而施之谓逊,相观而善之谓摩。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孔子) 

  释:成人教育的法则是:在动机没有发生之前禁止叫预防,正当事情发生时加强教导叫做及时,不超过分寸叫做逊顺,互相切磋、取长补短叫研摩。这四条是教育之所以兴盛的原因。 

  7、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释:三人一同走路,其他两位必有一位在某方面可以当我的老师。我选择哪些好的方面来学习,不好的方面引以为戒,改正自己。 

  8、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 (荀子) 

  释:没听到不如听到,听到不如看到,看到不如全面了解,全面了解不如去亲自实践。 

  9、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宋.朱熹) 

  释:如果论起先后来,知识为先,如论起轻重来,实践行动为重。 

  10、人才有高下。知物由学,学之乃知,不问不识。(汉.王允) 

  释:人的才能有高低之分,但要知道事物道理都要通过学习,学习后才能知道,不问不能长知识。 

  11、莫言大道人难得,自是功夫不到头。(唐.吕岩) 

  释:不要说大道理人们难以获得理解,只是因为功夫没下到家。 

  12、虽有至圣,不生而知,虽有至材,不生而能。(汉.王符) 

  释:虽然有非常聪明智慧的人,不是生下来就什么都知道的,虽然有非常好的材料,不是一生长就能成材的。 

  13、中人以上,可以语以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以下也。(孔子) 

  释:对处于中等位置和悟力以上的人,可以进行更高一级的教育;对中等以下的人,却不能进行低一级的教育。 

  14、人莫欲学御龙,而皆欲学御马;莫欲学治鬼,而皆欲学治人,急所用也。(《淮南子》) 

  释:人们不去学习驾驭龙,而都想学驾驭马,不去学治理鬼,而都想学治理人,因为是急所用的。 

  15、不思故有惑,不求故无得,不问故莫知。(宋.杨时) 

  释:不思考所以有疑惑,不追求所以没收获,不询问所以不知道。 

  16、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孔子) 

  释:努力学习就能接近智慧,尽力身体力行就能接近仁爱,能认识自己的缺点,就接近勇敢了。 

  17、心不可不虚,虚则义理来居;心不可不实,实则物欲不入。 (《莱根谭》) 

  释:人定要有虚怀若谷的胸襟,因为只有谦虚才能容纳学问和真理;同时人也要有诚实的态度,诚实了才能抵御物欲的诱惑。 

  18、学者不长进,只是好己胜。(宋.陆九渊) 

  释:学习不长进的人,主要原因是因为好胜不虚心。 

  19、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孔子) 

  释:善于歌唱的人可使人们继续他的声音,善于教人的人可使人们继承他的志向。 

  20、智如泉源,行可以为表仪者,人师也。(汉.韩婴) 

  释:智慧知识象泉源一样,行为可以作为人们的表率的人,这才是人们的老师。 

  21、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孔子) 

  释:君子进行教学,只是晓之以理,进行引导而不是牵拖着前进,进行鼓励而不是压抑,进行启发而不是把道理说绝。 

  22、观于明镜,则疵瑕不滞于驱;听于直言,则过行不累乎身。 (汉.王粲) 

  释:经常用明亮的镜子照自己,那么污垢斑渍就不会留在身上;能听取直率的批评,那么错误的行为就不会连累着你。 

  23、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 

  释:一个人抱不拢的大树,是从极小的萌芽开始生长;九层高的台子,是从不断堆土开始增高;人行走到千里之外,是从脚下第一点开始的。 

  24、进德修业在少年,道明德立在中年,义精仁熟在晚年。(明 . 吕坤) 

  释:培养道德进修学业在少年之时,明白道理树立德行在中年之时,义理精通、仁德成熟在晚年之时。 

  25、人生气质都有个好处,都有个不好处。学问之道无他,只是培养那自家好处,救正那自家不好处便了。(明.吕坤) 

  释:每个人天生的气质都有好的一面,也都有不好的一面。学问的道理没有别的,只是为了培养自己好的一面,疗救自己不好的那一面。 

  26、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唐.韩愈) 

  释:作为老师这种人,是用来传道理、教知识、解答疑难的。 

  27、读书贵神解,无事守章句。(清.徐洪钧) 

  28、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唐.颜真卿) 

  释:年轻时不知道早下功夫勤奋学习,到老了才后悔再想读书学习就晚了。 

  1. 治国 

   天下犹人之体,腹心充实,四支虽病,终无大患——《三国志·魏书·杜畿传》 

  构大厦者先择匠而后简材,治国家者先择佐而后定民——《意林》引《物理论》 

  (**注——构:架屋。简:通“柬”,选择。佐:辅助的人。) 

  理国要道,在于公平正直——唐·吴兢《贞观政要·公平》房玄龄语 正其本者万事理,劳于永者逸于使——唐·张九龄《对嗣鲁王道坚所举道侔伊吕科·第一道》(**注——劳于永:为长远利益而操劳。逸:安心。使:经常忙碌。) 

  治身莫先于孝,治国莫先于公——宋·苏轼《司马温公行状》:“公上疏言,~。其言切至。” 

   2.安危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左传·襄公十一年》(**注——居安:处于安全的境况。备:事先有准备。) 

  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老子》六十四章(**注——为wéi:做,防止。未有:没有发生之时。未乱:尚未发生动乱。) 

  利莫大于治,害莫大于乱——《管子·正世》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唐·吴兢《贞观政要·君道》魏徽上疏(**注——浚:开浚,疏通。) 

  召远在修近,闭祸在除怨——《管子·版法》(**注——召远:招徕远方的人。修:整治。近:指国内。闭:堵塞。) 

  3.民本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尚书·五子之歌》(**注——惟:惟独,只有。邦:国。本:根本。) 

  夫民,别而听之则愚,合而听之则圣——《管子·君臣上》(**注——夫:发语词,无实义。别而听之:分别听信个人之辞。合而听之:全面听取。圣:无所不通。) 

  为国者以富民为本,以正学为基——汉·王符《潜夫论·务本》(**注——为wéi:治理。正:使正当。) 

  民者,国之根也,诚宜重其食,爱其命——《三国志·吴书·骆统传》 

  天下顺治在民富,天下和静在民乐,天下兴行在民趋于正——明·王廷相《慎言·御民篇》(**注——兴行:重德行。) 

   4.民心 

   民安土重迁,不可卒变,易以顺行,难以逆动——《三国志·魏书·袁涣传》(**注——安土重zhòng迁:安居于本土,不愿轻易迁动。卒cù:同“猝”,突然。顺:顺其意。逆:背其意。) 

  可怀以德,难屈以力——《三国志·魏书·三少帝纪》裴松之注引《魏氏春秋》(**注——怀:怀柔,感化。) 

  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宋·苏辙《新论下》(**注——宽:为政宽大。信:建立威信。任:信服。) 

   5.爱民 

   达人无不可,忘己爱苍生——唐·王维《赠房卢氏琯》(**注——达人:通达事理的人。) 

  虑于民也深,则谋其始也精——宋·欧阳修《偃虹堤记》:“~,故能用力少而为功多。”(**注——意谓关心百姓的利益愈深,那就对各项设计措施考虑得十分周密。) 

  享天下之利者,任天下之患;居天下之乐者,同天下之忧——宋·苏轼《赐新除中大夫守尚书右丞王存辞免恩不允诏》(**注——任:承担。患:患难。) 

  不以一己之利为利,而使天下受其利;不以一己之害为害,而使天下释其害——明·黄宗羲《原君》(**注——释:解除。) 

  6.群众 

   积力之所举,即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即无不成也——《文子·下德》(**注——积力:全成之力。举:举动,行动。即:就。) 

  莫三人而迷——《韩非子·内储说上七术》引古语(**注——三人:指多数人。意谓没有多数人的意见就会迷惑。) 

   7.为政 

   政贵有恒——《尚书·毕命》:“~,辞尚体要,不惟好异。”(**注——恒:长久不变。) 

  有理而无益于治者,君子弗言;有能而无益于事者,君子弗为——《尹文子》卷上(**注——弗:不。为wéi:做。) 

  居之以强力,发之以果敢,而成之以无私——宋·苏辙《新论中》(**注——居:平时。发:发动。果敢:坚决勇敢。意谓国家平时要有实力,发动一件事要坚决勇敢,取得成功必须无私。) 

  政纲虽举,必求益其所未至;德泽虽布,必思及其所未周——《宋史·薛极传》(**注——益:增益,扩大。未至:没有达到的地方。及:及到。未周:没有覆盖的地方。) 

  上安下顺,弊绝风清——宋·周敦颐《拙赋》(**注——弊:弊端。绝:绝迹。风:风气。) 

   8.纳谏 

   先民有言,询于刍荛——《诗经·大雅·板》(**注——先民:古代贤人。询:询问,请教。刍荛chúráo:割草打柴的人。) 

  千夫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宋·苏轼《讲田友直字序》(**注——夫:一般人。诺诺:连声答应,表示顺从不违。士:有识见的人。谔è谔:直言争论。)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知经误者在诸子——汉·王充《论衡·书解篇》(**注——宇:屋檐。失:失误。草野:指民间。经:儒家经典。诸子:诸子百家。) 

   9.审时适变 

   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旧——《淮南子·氾论训》(**注——苟:如果。法:取法。周:合。循:遵循。) 

  治事不若治人,治人不若治法,治法不若治时——宋·苏轼《应制举上两制书》:“~。时者国之所以存亡,天下之所最重也。”(**注——治:治理,掌握。不若:不如。时:时机,时势。) 

  申论写作指导名言警句:用人察人育人专题 

   1、英俊豪杰,各以小大之才处其位,得其宜,由本流末,以重制轻,上唱而民和,上动而下随,四海之内,一心同归,背贪鄙而向义理。(汉?王符) 

  释:对于英俊豪杰,依据他们的才能放在应有的位置上,使他们得到应有的权力和待遇。从上到下,以静制动,国君一呼百应,国君一动而百姓紧随,整个天下,就万众一心,摒弃贪婪和卑下,共同向往道义和真理。 

  2、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则天下之士皆悦,而愿立于其朝矣。(孟子) 

  释:尊重贤良,使用能人、英俊豪杰能安排在适当位置上,这样天下的人都会高兴,并且愿意在这样的国家里做事。 

  3、明主之任人,馋谀不迩乎左右,阿党不治乎本朝。任人之长,不疆其短;任人之工,不疆其拙。(晏婴) 

  释:圣明的君王用人,不让专于谄媚、讨好或说别人坏话的人呆在身边,不让结党营私的人在朝中存在。用人要用其所长,不强行用其所短,让他们去干那些各自擅长的工作,不要强行让他们去干那些不会干的事情。 

  4、所任者得其人,则国家治、上下和、群臣亲、百姓附;所任非其人,则国家危、上下乘、群臣怨、百姓乱。(《淮南子》) 

  释:如所任用的人得当,就会使国家安宁、上下和睦、群臣关系融洽、老百姓归附;任用的人不得当,就会国家危难、上下不协调、群臣互相怨恨、老百姓作乱。 

  5、天下之贤,与天下用之,何必出于己。(明?张居正) 

  释:天下的贤良人才,给天下来使用,为何非要出来给自己办事呢。 

  6、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汉?司马迁) 

  释:周文王曾在洗澡时,三次梳理好头发,吃饭时三次停下筷子,起来接待来见他的人,就这样还恐怕失去天下贤良的人才。 

  7、未必人间无好汉,谁与宽些尺度?(宋?刘克庄) 

  释:并不是人间没有好汉,只是谁能在使用上把标准、规制放宽一些。 

  8、任之虽重,信之未笃;信之未笃,则人或自疑;人或自疑,则心怀苟且;心怀苟且,则节义不立。(唐?吴兢) 

  释:虽任以重要职责,但却不充分信任他,而信任不充分,就会使人产生疑虑;人生疑虑,就会得过且过;即已得过且过,就不会树立起好的节操义行。 

  9、役其所长,则事无废功;避其所短,则世无弃材。(晋?葛洪) 

  释:使用事物的长处,那么任何东西都不会废弃功用;避开事物的短处,那么世上就没有被废弃的材料。 

  10、疑则勿用,用则勿疏。(唐?白居易) 释:怀疑他就不要用他,既用他就不要冷淡疏远他。 

  11、不知人之短,不知人之长;不知人长中之短,不知人短中之长,则不可以用人,不可以教人。(清?魏源) 

  释:不知人的短处,不知人的长处,不知人长处中的短处,不知人短处中的长处,这样,就不能够用人,不能够教育人。 

  12、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明?冯梦龙) 

  释:人不能以貌相好坏来决定取舍,海水不能用斗来计量。 

  13、骏马能历险,力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清?谭嗣同) 

  释:骏马能经历艰险,但在田里干活就不如牛;坚固的车子能载拉很重的东西,但渡河就不如船。 

  14、不可以一时之誉,断其为君子;不可以一时之谤,断其为小人。(明?冯梦龙) 

  释:不能根据一两次人们对某人的称赞,就判断某人为君子;不能根据一时的非议,就判断这个人为小人。 

  15、知人之道有七焉:一曰,间之以是非观其志;二曰,穷之辞辨以观其变;三曰,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四曰,告之以祸难而观其勇;五曰,醉之以酒而观其性;六曰,临之以利而观其廉;七曰,期之以事而观其信。(三国?诸葛亮) 

  释:观察了解人的办法有七条:一是要让他们参与到事物中来辨别是非看他的志向;二是用穷追到底的方法辩论看他的应变能力;三是借商议计谋看他的知识;四是突然告诉祸难临头的消息看他的勇气,五是当他酒醉之后看他的本性;六是正当其时给以私利看他的廉洁品质;七是委托他办事情看他的诚实与否。 

  16、凡官民材,必先论之;论辨,然后使之,任事,然后爵之;位定,然后禄之。(孔子) 

  释:凡提拔平民中人作官,必先对他的德能进行考核。考核完作出结论之后,给以任用。任用后,先交给他一些具体的政事,看他是否具有办事能力,试用合格,再根据才能大小确定其官位;根据官位大小,再给以相应的薪俸。 

  17、知贤之近途,莫急于考功。功成考,则治乱暴而明,善恶信则直。(汉?王符) 

  释:知人用人最简捷的途径,没有比考核贡献更好的。如果贡献、功劳确实考核清楚了,那治和乱的情况也就表现的非常明显,人的品质好坏、能力高低会实实在在地反映出来。 

  18、馋夫似贤。(汉?陆贾) 

  释:用馋言害他人的匹夫,外表装得象圣人一样。 

  19、不临难,不见忠臣之心;不临财,不见义士之节。(宋?林逋) 

  释:不面对到难处,就不会看出忠臣的心意;不面对财物,就看不出义士的节操。 

  20、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唐?杜荀鹤) 

  释:现在的人们看不出是凌云的树木,直等到树木凌云才说它高大。 

  21、人才难得而易失,人主不可不知之。(清?梁佩兰) 

  释:人才是难以得到却很容易失去的,作为人主不能不明白这一点。 

  22、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清?龚自珍) 

  释:我希望天帝重新振作精神,打破常规多种多样地产生人才。 

  23、用人者,取人之长,辟人之短;教人者,成人之长,去人之短也。(清?魏源) 

  释:用人的人,取用人的长处,避开人的短处;教育人的人,成就人的长处,去掉人的短处。 24、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孟子) 

  释:能够得到天下的英才教育他们,是我的第三件乐事。 

  25、十人树杨,一人拔杨,则无生杨矣。(《战国策》) 

  26、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宋?胡瑗) 

  27、人才衰靡方当虑,士气峥嵘莫可非。(宋?陆游) 

  释:人才衰竭或萎糜才是值得忧虑的,人们士气峥嵘就不能够责怪、反对。 

  28、一年之计,莫若树谷;十年之计,莫若树木;终身之计,莫若树人。(管仲) 

  29、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唐?白居易) 

  30、慈父不能爱无益之子,仁君不能畜无用之臣。(三国?曹植) 

  教育-----这首先是关心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去触及年轻的心灵。 

  任何人如果不能教育自己,也就不能教育别人 ——苏霍姆林斯基 

  就像树木一样,要使他们尽量长上去,不能勉强都长得一样高,应当是:立脚点力求平等,于出头处谋自由。 

  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你别忙着吧他们赶跑。你可不要等到做火轮、点电灯、学微积分,才认识他们是你当年的小学生。 

  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陶行知 

  你要记住,在敢于担当培养一个人的任务以前,自己就必须要炼成一个人,自己就必须是一个值得推崇的模范。 —卢梭 

  只有当你致力于自我教育的时候,你才能教育别人。——乌申斯基 

  教育秘诀在于:唤起孩子的兴趣和让孩子提出问题。——卡尔.威特 

  “为学之道,必本于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程颐:《河南程氏遗书》 

  “硬塞知识的办法经常引起人对书籍的厌恶;这样就无法使人得到合理的教育所培养的那种自学能力,反而会使这种能力不断地退步”。”——英国教育家斯宾塞 

  论语里也有: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有教无类也是孔子推行的教育准则。 

  【制度】 

  ●有道之君,行治修制,先民服也(管子) 

  ●仁圣之本,在乎制度而已(唐·白居易) 

  ●我认为,与制度结合的自由才是唯一的自由。自由不仅要同制度和道德并存,而且还须臾缺不了它们(伯克) 

  ●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偿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邓小平) 

  ●制度问题不解决,思想作风问题也解决不了(邓小平) 

  ●任何规章都有某些例外,绝对通用的规章是没有(罗·伯顿) 

  ●例外恰恰证明了规章的合理性(乔·拜伦) 

  ●例外是有的,否则就不人有常规的了(汉姆生) 

  ●没有无例外的规则(克劳塞维次) 

  ●规章与模范会毁灭天才与艺术)(赫兹里特) 

  ●强加于人的规章总以“合理”为外衣(约·弥尔顿) 

  ●正确的政治路线要靠正确的组织来保证(邓小平) 

  【诚信】 ●言不信者,行不果。 ——墨子 

  ●民无信不立。 ——孔子 

  ●人类最不道德处,是不诚实与怯懦。——高尔基 

  ●没有诚实何来尊严。 ——西塞罗 

  ●诚实是人生的命脉,是一切价值的根基。 ——德莱 

  ●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孟子 

  ●欺人只能一时,而诚信都是长久之策。——约翰·雷 

  ●诚实的人从来讨厌虚伪的人,而虚伪的人却常常以诚实的面目出现。 ——斯宾诺莎 

  ●没有诚信,何来尊严? ——西塞罗 

  ●失信就是失败。 ——左拉

善心的名言警句

4. 有关善心的名言警句有哪些

第十一篇

康熙教子庭训格言

(三) 

  希贤希圣 孰能御之

训曰: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圣人一生只在志学一言。又,实能学而不厌,此圣人之所以为圣也。千古圣贤与我同类人,何为甘于自弃而不学?苟志于学,希贤希圣,孰能御之?是故志学乃作圣之第一义也。

  不以自知自能而弃人之善

训曰:人心虚则所学进,盈则所学退。朕生性好问。虽极粗鄙之人,彼亦有中理之言。朕于此等处决不遗弃,必搜其源而切记之,并不以为自知自能而弃人之善也。

  一字未明 必加寻绎

训曰:朕自幼读书,间有一字未明,必加寻绎,务至明惬于心而后已。不特读书为然,治天下国家亦不外是也。

  知书明理 贵在贯通

训曰:读书以明理为要。理既明则中心有主,而是非邪正自判矣。遇有疑难事,但据理直行,则失俱无可愧。《书》云:「学于古训乃有获。」凡圣贤经书,一言一事俱有至理,读书时便宜留心体会,此可以为我法,此可以为我戒。久久贯通,则事至物来,随感即应,而不特思索矣。

  不自以为知而不访于人

训曰:人多强不知以为知,乃大非善事。是故孔子云:「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朕自幼即如此。每见高年人,必问其已往经历之事而切记于心,决不自以为知而不访于人也。

  持善心 行合道 谓真孝

训曰:凡人尽孝道,欲得父母之欢心者,不在衣食之奉养也。惟持善心,行合道理以慰父母而得其欢心,其可谓真孝者矣。

  体贴君亲 忠出至诚

训曰:为臣子者,果能尽心体贴君亲之心,凡事一出于至诚,未有不得君亲之欢心者。昔日太皇后驾诣五台,因山路难行,乘车不稳,朕命备八人暖轿。太皇太后天性仁慈,念及校尉请轿步履维艰,因欲易车。朕劝请再三,圣意不允,朕不得已,命轿近随车行。行不数里,朕见圣躬乘车不甚安稳,因请乘轿,圣祖母云:「予已易车矣,未知轿在何处,焉得既至?」朕奏曰:「轿即在后。」随令进前。圣祖母喜极,拊朕之背称赞不已曰:「车轿细事,且道途之间,汝诚意无不恳到,实为大孝。」盖深惬圣怀而降是欢爱之旨也。可见,凡为臣子者,诚敬存心,实心体贴,未有不得君亲之欢心者也。

  家居闲谈 善行善言

训曰:吾人燕居之时,惟宜言古人善行善言。朕每对尔等多教以善,尔等回家,各告尔之妻子,尔之妻子亦莫不乐于听也。事之美,岂有逾此者乎!

  严饬则爱 娇纵则害

训曰:为人上者,教子必自幼严饬之始善。看来,有一等王公之子,幼失父母,或人惟有一子而爱恤过娇甚,其家下仆人多方相诱,百计奉承。若如此娇养,长大成人,不至痴呆无知,即多任性狂恶。此非爱之,而反害之也。汝等各宜留心!

  宽严兼济 使人之要

训曰:为人上者,使令小人固不可过于严厉,而亦不可过于宽纵。如小过误,可以宽者即宽宥之;罪之不可宽者,彼时则惩责训导之,不可记恨。若当下不惩责,时常琐屑蹂践,则小人恐惧,无益事也。此亦使人之要,汝等留心记之!


本文摘编自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的 《康熙教子庭训格言》唐汉 译注

5. 善心的名言警句有哪些

良人者良其心也,贵人者贵其心也.(意思是:所谓善良的人是指他的心地善良;所谓高贵的人是说他的品质高贵.)             

______(中国.战国)尸佼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_______(中国,东汉)刘备

我愿证明,凡是善良与行为高尚的人,定能因之而担当患难.

________(德国)贝多芬

善良的心地,就是黄金.

______(英国)莎士比亚

一颗善良的心就是一席永恒的筵席.

_____(捷克)夸美纽斯

善心的名言警句有哪些

6. 善心有关的名言

1、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於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老子》第八章

2、心善就自然美丽,心真就自然诚挚,心慈就自然柔和,心净就自然庄严。

3、心善,乐善好施是大爱无疆的蔓延;心宽,宽大为怀是足智多谋的恬静;心正,正大光明是憨厚耿直的凸现;心静,静心如水是博大精深的境界;心怡,怡然自得是达观开朗的淡泊;心安,安常处顺是知足常乐的欣慰;心诚,诚心诚意是高风亮节的镜子。

4、生命中的任何感动,都是岁月的馈赠。是你以赤子之情善待了这个世界,这个世界回报给你的,最珍贵的礼物;是你以仁爱之心善待了他人,他人回报给你的,最真实的温暖。

5、好言好语暖人心,善心善事誉天下。

6、美容不如心善。

7、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8、修行要有正知正念,不能盲修瞎炼,正知正念就是调整心态,心善一切善,心恶一切恶,善恶在心地,不在表面,一切看发心,看动机,动机善就是善,动机恶就是恶。

9、做一个善良的人。尽管没人感激过你的善良,但你依然要选择做一个内心善良的人,选择做什么样的人,是为了自己,不是因为别人。你外表的善良,取决于你面对的那个人,你内心的善良,其实取决于你自己。

10.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11、懂爱的人,才知道珍惜,懂心的人,才知道可贵,懂珍惜的人,才能得到,懂爱护人的人,才能幸福,懂怜悯的人,才有爱心,懂感激的人,才能心善,懂付出的人,才能得到回报,懂选择的人,才能做大事,懂坚强的人,才能承受打击,懂感情的人,才能得到真爱,懂人情味的人,才能得到尊敬。

12、究竟清净,无诸渴爱,身行永息,心善解脱。

13、心善,事事皆善;心美,事事皆美。

7. 善心的名言名句

1、人间的恶人即使装出十分善心的样子,有思想的人也是不会看不出的。 —— 《伊索寓言》

2、在消除贫困的时候,我们会拥有自己的财富,而拥有这笔财富,我们却会失去多少善心,多少美和多少力量啊! —— 泰戈尔

3、惟持善心,行合道理。 

4、如果我卖商品,我获得金钱;如果我卖善心,我获得慈善家名声;如果我卖了自己的话,我获得婚姻——一个企业家如是说。 

5、家庭应该成为爱的源泉——爱是一切美德的灵魂,除非这个泉眼里涌流着源源不断的活水,否则我们无法保证我们的善心总不干涸。

6、佛子,菩萨摩诃萨已修初地,欲入第二地当起十种深心。所谓正直心、柔轻心、堪能心、调伏心、寂静心、纯善心、不杂心、无顾恋心、广心、大心。菩萨以此十心,得入第二离垢地。
 
7、交善人者道德成,存善心者家里宁,为善事者子孙兴。

善心的名言名句

8. 有关于善心的名言佳句

只要每个人都献出一点爱,爱就充满了整个世界和宇宙。
 
        有感人的感激之情,不如有默默的感激之旅。
 
        一个懂得感恩的人,即使各方面都失败了,依然拥有最宝贵的财富和善良的心。
 
        攀登山顶,不要忘记父母的感情;进入成功之路,记住老师的意图。
 
        感激越轻,不如行动真实。
 
        通过感恩的桥梁,我们可以走向光明的未来。
 
        再香的花离不开土壤的喂养,最骄傲的叶子也忘不了树根的恩情。
 
        只有一颗感恩的心,才能体会到幸福的滋味。
 
        精彩完美的生活,是感恩的生活。
 
        生活其实是上帝给你回报别人的机会。
 
        绿叶无限,归根感恩。
 
        心灵的花朵需要永爱浇灌,感恩的世界需要用真情装饰。
 
        关心别人其实就是关心自己。
 
        我的心承载着多少花,花开花谢,却总有一片感恩的绿野停留。
 
        世界上最纯洁的洗礼是父母对我们的爱。
 
        给人爱,给人方便,给人快乐,给人希望。
 
        感恩是灵魂的防腐剂,付出是痛苦的,但它的果实是甜的。
 
        爱是建立友谊的桥梁,是人们心中永恒的璀璨明珠。
 
        爱是一首漂浮在夜晚的歌,让孤独无助的人得到心灵的安慰。
 
        爱是夏天倾泻的大雨,让渴望帮助的人感受到真情的帮助。
 
        宁施于人,不求于人,不负于人。
 
        当你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时,请记住是巨人支撑着你。
 
        人生是花,而爱是花蜜。
 
        即使你身无分文,只要你有一颗善良的心,你就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
 
        要让别人感激自己,首先要学会感激别人。
 
        如果一个人没有感恩的心,他宝贵的财富之一。
 
        春天没有花,生活没有爱,还有什么世界?
 
        每天给自己一点掌声,每天给自己一点希望,每天让自己变得更好。
 
        我是鸟,所以我感激山林;我是感激浪花。
 
        人不懂得感恩,无异于没有灵魂。
 
        学会感恩,才懂得如何实现自己的价值。
 
        期待感恩之心,探索感恩之路。
 
        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做一个懂得感恩的人,用彼此真挚的爱,浇灌一朵不败的生命花。
 
        我们常常认为外来的帮助是最重要的,实际发自内心的力量是我们熬过冰雪获得新生的力量。
 
        用感激的心赢得微笑,用幸福的微笑面对生活。
 
        感恩的心是由无数次伸出手来影响的,伸出你的手,影响别人的心。
 
        爱是春天绽放的一朵花,让失去悲伤的人感到由衷的幸福。
 
        爱是引导你走向黎明的道路;爱是黎明,打开黑暗的眼睛;爱是眼睛,照耀着迷茫的心。
 
        父爱如山。母爱如海;山支天地,海纳百川。
 
        献出爱,托起希望。
 
        从出生开始,人们就一直对生活充满感激。
 
        不懂得感恩的人永远活不下去。
 
        愤世嫉俗的人,他第一眼看到的世界是丑陋的;怀抱感激的人,他第一眼看到的世界是美好的。
 
        爱人不讲理,这是害人;恶人不讲理,这是害己。
 
        感激是让心灵越来越清晰的泪水。
 
        别人的爱让你感到温暖,你的爱让别人更快乐。
 
        有爱慰籍的人,无所畏惧,无所畏惧。
 
        爱是一股流淌的泉水,让不眠的人欣赏诗歌般的宁静。
 
        爱是纯洁的,爱的内容,不能有一点渣滓;爱是至善至诚的,爱的范围,不能有任何私欲。
 
        用真诚浇灌友谊;用感激浇灌亲情。
 
        让感激的射线延伸到浩瀚的天空,在人们心中留下永恒的记忆。
 
        一个人要懂得感恩,那么他才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爱是清泉,浇灌片片绿叶;爱是绿叶,衬托花朵;爱是花,散发出阵阵清香。
 
        感恩的眼睛看世界,是一个美丽的世界。
 
        不被任何人爱,都是巨大的痛苦;不能爱任何人,生如死。
 
        在人生的舞台上,敞开双臂,与每个人紧紧拥抱。
 
        爱是雨夜撑起的小伞,让漂泊异乡的人得到亲情的阴影。
 
        为他人弯腰,拾起善良的心情;为他人着想,换来真挚的感激。
 
        在怀里抚慰,在感激中成长。
 
        如何对待别人,如何对待你。
 
        感激的人,整个世界都是光明的。
 
        不要因为恨而失去爱的能力。
 
        感激的圣水,能滋润干燥的心。
 
        有朋友的唯一方法就是有足够的朋友。
 
        会感恩的人,懂得珍惜;会珍惜的人,才能幸福。
 
        生如夏花,在感恩的细雨中更显艳丽。
 
        父母的爱是无价的,感激永远不会停止。
 
        怀抱感激,如欣赏清远悠扬的音乐,感激而沁人心脾。
 
        真诚的关怀,让人心中的快乐,就像早晨的小鸟面对春天的朝阳。
 
        不要总是数你付出了多少,记住你从别人那里得到了多少。
 
        爱是清泉,能滋润即将枯萎的幼苗。
 
        养育之恩如山,感恩之心应永存。
 
        鱼对水说我很感激你,因为你给了我生命;水对鱼说我很感激你,因为你给了我活力。
 
        冲破生命的冰河,培育不朽的希望。
 
        爱情就像树叶,在人们的忽视中是绿色的,在耐心中露出芽。
 
        为别人鼓掌就是为自己的生活加油。
 
        回报一切,包括痛苦;感谢所有的幸福。甚至挫折。
 
        用感激的心敲门,再重的铁门也会打开。
 
        不能容忍别人的人,不配得到别人的容忍。
 
        心中常存感激,心路才能越走越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