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答案)

2024-05-20 02:18

1. 高一语文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答案)

    第Ⅰ卷 阅读题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宋词的文化品格
     从文化角度考察,宋词的荣耀得力于其市井文化与士林文化相互影响的双重品格。这一点。我们可以从词的别名入手加以探讨。词又称“诗余”或“长短句”,前者是循其文体嬗变脉络而言,后者是就其形式立名。至于“曲子词”、“曲子”的别名,则强调其音乐属性。从隋唐至宋,这一属性是造就词的双重文化品格的基础。西域音乐在隋唐时代传入中土,并与汉族的传统音乐融合产生出与雅乐对立的燕乐,燕乐即俗乐,词在初期就是与之相配的歌词。其市井文化的品格不言而喻。明俞彦《爱园词话》云:“诗亡,然后词作,故日余也,非诗亡,所以歌咏诗者亡。”此论也从音乐入手探讨词的产生。反言之,词之所以能够继诗之后获得演唱者或者吟咏者的青睐,又与其表现形式的灵活多样密不可分。词打破了古近体诗较为齐整的句式,参之以变化错落,因而更适于倚声弦歌与抒情迭意。
     作为配乐的歌词,词作者必须按照乐谱的音律、节拍进行创作,才能用于演唱实践,于是“倚声”、“填词”等相关术语就应运而生了。词的句法参差错落,又有多种词牌可供创作时选择,因而在传达人们复杂隐秘的内心世界时,它就有了诗所无可比拟的灵活性。古人作文吟诗,往往正襟危坐,以体现“诗言志”的尊严,却独于倚声填词较少顾忌。这就是“诗庄词媚”或“词为艳科”说之由来。在反映社会生活的深度与广度上,或许词不如诗;但若表现复杂的感情世界,词又有胜于诗的优越性。王国维曾就此论道:“词之为体,要眇宜修,能言诗之所不能言,而不能尽言诗之所能言。诗之境阔,词之言长。”他概括出诗与词的不同文体特征,的确很有见地。
     词的文体特征与其音乐属性密切相关,而其接受方式也有了双重选择的可能。当其婉转于歌伎之口以娱悦听众时,听众成分的复杂化要求词的写作须向俚俗靠拢。除字句易于听懂外,情趣的共鸣也是不可或缺的。此外,耳听与目治的接受方式的不同,也要求词的写作不宜晦涩艰深,而要有一定的口语化基础。所有这些要求都无疑会令词的市井文化品格得到加强。否则,词将失去赖以发展的土壤,而成为纯粹供文人欣赏的案头文学。柳永“假使重相见.还得似旧时”,李清照的“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前者写恋人细语温柔,缠绵悱恻,后者感人生苍凉,寓愁于乐。词句浅显易懂,毫无费解之处,便于听唱;.如果用诗的形式表现,就很难传达出个中细腻微妙的情愫。当然,词也并非只局限于风月情怀或身世之愁的抒发。在言志咏史与挥洒壮志的有关题材中,也有区别于诗的潇洒风度,苏轼的“大江东去”的放歌,辛弃疾的“千古江山”的抒怀,皆可佐证。
     1.下面不属于词的“市井文化品格”特点的一项是( )
     A.词在早期是与燕乐相配的歌词,燕乐对词的市井文化品格形成了影响。
     B.词的句法参差,词牌丰富,能够较少顾忌地表现复杂隐秘的内心世界。
     C.“词为艳科”,在表现复杂的感情世界方面,词又有胜于诗的优越性。
     D.受听众影响,词的语言向俚俗靠拢,语句浅显易懂,有一定程度的口语化。
     2.下面关于诗与词不同特征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诗的句式较为整齐,而词的句式变化错落,适于倚声弦歌与抒发复杂的情感。
     B.诗的语言晦涩艰深,而词较为浅显易懂,既能满足文人的欣赏,又能娱悦听众。
     C.“诗之境阔,词之言长”是说诗长于反映社会生活,词善于表现复杂的感情世界。
     D.“诗庄词媚”“词为艳科”之说,表明诗和词在所表现的情感内容方面存在不同。
     3.下列对原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亡,然后词作,”词被称“诗余”,并不是说诗的发展,到了宋代便开始消亡。
     B.词的音乐属性,影响了词的创作方式和接受方式,是词形成市井文化品格的基础。
     C.由于词具有市井文化品格,深受普通大众的喜爱,这就决定了宋词的荣耀与辉煌。
     D.词在咏史言志时,也具有区别于诗的潇洒风度,其表现情感相对于诗更深沉幽微。
      二、古代诗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张衡传
     范晔
     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精思傅会,十年乃成。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遂乃研核阴阳,妙尽璇玑之正,作浑天仪,著《灵宪》、《算罔论》,言甚详明。
     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徒。自去史职,五载复还。
     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张口承之。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验之以事,舍契若神。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成怪其无征。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于是皆服其妙。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
     时政事渐损,权移于下,衡因上疏陈事。后迁侍中,帝引在帷幄,讽议左右。尝问天下所疾恶者。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之,衡乃诡对而出。阉竖恐终为其患,遂共谗之。衡常思图身之事,以为吉凶倚仗,幽微难明。乃作《思玄赋》以宣寄情志。
     永和初,出为河问相。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又多豪右,共为不轨。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年六十二,永和四年卒。
     4.下列句中加横线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衡少善属文 连缀
     B.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 征兆
     C.安帝雅闻衡善术学 素常
     D.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之 使眼色
     5.下列对文中加横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阳嘉:汉顺帝年号。年号,是我国历代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一个皇帝只有一个年号。
     B.孝廉:汉朝由地方官(太守)向中央举荐的品行端芷的人,任以官职。被举荐的人称“孝廉”。
     C.六艺:古代时,官家学校要求在校学生掌握的六种知识和技能:礼、乐、射、御、书、数。
     D.乞骸骨:封建社会,大臣年老了请求辞职为“乞骸骨”,即请求赐还自己的身体,回家乡去。
     6.下面对文中内容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本文介绍了张衡文学、科学、政治三个方面的成就,重点详写科学方面的才能和成就,这样安排详略得当,使文章重点突出。
     B.本文作为人物传记,介绍人物以时间为经,以事迹为纬,叙述线索非常清楚。在表达方式上,以记叙为主,同时兼用了说明。
     C.张衡性格从容淡静,不喜欢与俗人交往,通过仿照班固的《两都》创作了《二京赋》,对当时社会上过度奢侈的风气,进行了无情的讽刺。
     D.张衡精于天文,擅长机械,也洞察当时的社会世情。有敏锐的政治眼光和高明的政治手腕,但在政治漩涡中也有祸福难料的苦闷。
     7.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2)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3)后迁侍中,帝引在帷幄,讽议左右。
     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后面的问题。
     西江月江行采石岸,戏作渔父词①
     辛弃疾
     千文悬崖削翠,一川落日镕金。白鸥来往本无心,选甚风波一任。别浦②鱼肥堪脍,前村酒美重斟。千年往事已沉沉,闲管兴亡则甚③?
     注:①此词作于《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之后。②别浦:河流入江海之处。③则甚:做什么。
     8.作者在《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说“休说鲈鱼堪脍”,表达什么情感?在此说“别浦鱼肥堪脍”表达了什么情感?
     9.作者在这首词中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渔父形象?有什么意义?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将自然景观与怀古之情融为一体,具有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2)李清照《声声慢》中点出全词的感情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柳永的《雨霖铃》词中,最能传达出情人间不忍离别的动作细节描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日子
     陈 忠实
     两架罗筛,用木制三脚架撑住,斜立在掏挖出湿漉漉的沙石的大坑里。男人一把镢头一把铁锨,女人也使用一把镢头一把铁锨;男人有两只铁丝编织的铁笼和一根扁担,女人也配备着两只铁丝编成的铁笼和一根扁担。
     镢头用来刨挖沉积的沙子。
     铁锹用来铲起刨挖松散的沙子,抛掷到罗网上。石头从罗网的正面哗啦啦响着滚落下来,细沙则透过罗网隔离到罗网的北面。
     铁丝编织的铁笼是用来装石头的。
     扁担是用来挑担装着石头的铁笼的。
     罗网成为男人和女人劳动成果的关键。
     男人女人都重复这这种劳动。他们重复着的劳动已经十六七年了。
     我回到乡下的第一天,走到滋水河边发现了河对面的这一对夫妇。就我目力所及,上游和下游的沙滩上,支着罗网埋头这种劳作的再没有第二个人了。
     早春中午的太阳已见热力,晒得人脸上烫烫的,却很舒服。
     “你该到城里找个营生干,”我说,“你是高中生,该当……”
     “找过。也干过。干不成。”男人说。
     “一家干不成,再换一家嘛!”我说。
     “换过不下五家主儿,还是干不成。”女人说。
     “工作不舍适?没找到合适的?”我问。
     “有的干了不给钱,白干了。有的把人当狗使,喝来喝去没个正性。受不了啊!”他说。
     “那是个硬熊。想挣人家钱,还不受人家白眼。”她说。
     “不是硬熊软熊的事。出力挣钱又不是吃舍饭。”他说。
     “凭这话,老陈就能听出来你是个硬熊,”女人说,“他爷是个硬熊。他爸是个硬熊。他还是个不会拐弯的硬熊——种系的事。”
     “中国现时啥都不缺,就缺硬熊。”他说。
     “弓硬断弦。人硬了……没好下场。”她说。
     “这话倒对。俺爷被土匪绑在明柱上,一刀一刀割。割一刀问一声,直到割死也不说银圆在哪面墙缝里藏着。俺爸被斗了三天两夜,不给吃不给喝不准眨眼睡觉直到昏死,还是不承认‘反党’……我不算硬。”
     “你已经硬到只能挖石头咧!你再硬就没活路了。硬熊——”
     他很坦率又不无迷津地悄声对我说,他也搞不清自己为什么偏偏注意女人的腰,一定要娶一个腰好的媳妇,脸蛋嘛倒在其次,能看过去就行了。
     他大声慨叹着,不无讨好女人的意思:“我女人年轻的时候,全县就数她腰好,农村太苦太累,再好的腰都给糟践了。”
     男人把堆积在罗网下的石子铲进茏里,用扁担挑起来,走上沙坑的斜坡,木质扁担吱呀吱呀响着,把笼里的石头倒在石堆上。折返身回来,再装挑。女人对我说:“他见了你话就多了。他跟我在这儿,整晌整晌不说一句话。”
     太阳沉到西原头的这一瞬;即将沉落下去的短暂的这一瞬。真是奇妙无比景象绚烂的一瞬。泛着嫩黄的杨柳林带在这一瞬里染成橘红。河崖边刚刚现出绿色的草坨子也被染成橘黄色。小木桥上的男人和女人被这瞬间的霞光涂抹得模糊了,男女莫辨。
     应办了几件公务,再回到滋水河的时候,小麦已经吐穗了。
     我有点急迫地赶回乡下老家来,就是想感受小麦吐穗扬花这个季节的气象。
     女人正挥动铁锨朝罗网上抛掷着沙石。男人呢?
     “那位硬熊呢?”“没来。”
     我问:“咋咧?出什么事了?”
     她停住手中的铁锨,重重地深深地吁出一口气:“女儿考试没考好。”
     “就为这事?”我也舒了一口气,“这回没考好,下回再争取考好嘛!”
     她苦笑一下:“这回考试是分班考试,考好可进重点班,分到普通班里就没希望咧。”
     “这娃娃也是……平时学得挺好的,考试分数也总排前头。偏偏到分班的节骨眼上,一考就考……”
     “他听了就浑身都软了,在炕上躺了三天了。”
     “直到昨日晚上,他才说了一句话:我现在还捞石头做啥!我还捞这石头做啥……”
     “你不是说他是个硬熊吗?这么一点挫折就软塌下来了?”我说。
     “他高考考大学差一点点分数没上成,指望娃能……”
     “他来了!天哪!他自个儿来了——”
     我听见女人的抖声,也看见她随着颤颤的抖声涌出的眼泪。
     我瞬即看见他正向这边的沙梁走。
     他的肩头背着罗网,扛着镢头铁锨,另一只肩头挑着担子,两只铁丝编织的铁笼吊在扁担的铁钧上。
     他对我淡淡地笑笑。
     他开始支撑罗网。
     “天都快黑咧.你还来做啥?”她说。
     “挖一担算一担嘛。”他说。
     许久,他都不说话。镢头刨挖沙层在石头上撞击出刺耳的噪声,偶尔迸出一粒火星。
     许久,他直起腰来,平静地说:“大不了给女儿在这沙滩上再撑一架罗网喀!”
     我的心里猛然一颤。
     我看见女人缓缓地丢弃了铁锨。我看着她软软地瘫坐在湿漉漉的沙坑里。我看见她双手捂住眼睛垂。我听见一声压抑着的抽泣。
     我的眼睛模糊了。
     1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 )
     A.小说开头详细描述的劳作的场景,突出了男人、女人使用同样的镢头、铁锨、铁丝编织的铁笼、扁担,赞扬了女人在繁重劳动面前不服输的性格。
     B.小说写男人的爷爷是个硬熊,父亲是个硬熊,自己也因为“硬”无法在城里找个营生,与女儿考试失败而“软塌”形成对比,意蕴丰富。
     C.小说划线部分通过对黄昏时分美好景物描写,表现了“我”对家乡这片土地的热爱,也烘托了男人和女人一起劳动时的愉悦心情。
     D.小说中多次写到的“罗网”,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暗示着夫妻在这种繁重的劳动的日子中挣扎,希望,最终却仍未挣脱这“罗网”中的日子。
     E.小说的段落大都很短小,甚至大量使用一句一段的结构形式,语言质朴,富于生活化,口语化,这样写切合表现农民生活的题材内容。
     12.小说中的“我”有哪些作用。
     13.小说是如何塑造男人这一人物形象的?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
     14.小说结尾“我的眼睛模糊了”,有哪些原因?请结合全文加以分析。
      第Ⅱ卷 表达题 
      四、语言文字运用 
     15.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为了干扰中国的和平崛起,美国军方在原本平静的南海一再掀起风浪,但只要中国政府________,沉着应对,中国就一定能朝着既定的目标稳步前进。
     ②苏轼深受儒释道思想的影响,一生经历了多次起起落落,但他面对厄运,始终能够________,并在诗、词、散文、书法等方面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③真正的实力是指:低调谦逊、平和务实、真诚友善,对于别人的嘲讽和歧视能够________,最终靠自己的能力成就一番事业且不张扬的一种卓越品格。
     A.安之若素镇定自若泰然处之
     B.泰然处之镇定自若安之若素
     C.镇定自若安之若素泰然处之
     D.安之若素泰然处之镇定自若
     1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强烈的浪漫主义色彩,是李白作品的艺术特点,也是继屈原之后我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驰骋想象,以惊俗骇世的笔墨,描写了壮丽奇谲的世界。
     B.《琵琶行》用一连串形象的比喻来刻画不同的乐调,恰当地使用拟声词来加强模仿效果,成功地将音乐语言转换成诗的语言,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C.在夔州居住的两年,杜甫创造了诗歌创作的又一高峰,写下近四百多首诗,或追忆往昔似水年华,或感叹时事如棋局反复,或借古遣怀,或悲伤衰老。
     D.唐人咏马嵬之变的诗歌很多,在艺术表现上虽然各有特色,但从思想倾向上看,其中的大多数诗歌,是将其归罪于杨贵妃,而为唐玄宗辩护的。
     17.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中国文化是尚群的文化。________________
     ①范仲淹所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体现了这种精神。
     ②至于公和私的关系,应以公为先,人和己的`关系,应以人为先。
     ③小到家庭,大到国家、民族,都是群,而群就是公。
     ④正如孔子所说:“君子贵人而贱己,先人而后己。”
     ⑤《礼记》中所说的“天下为公”,已经成为至理名言。
     A.⑤③②④①
     B.③⑤①②④
     C.③⑤②④①
     D.⑤⑧①②④
     18.人们在交际中说话应该文明高雅,这就得使用谦辞和敬辞。
     示例:请人原谅,可以说“请谅解”,文雅一点就可以说“请您海涵”。
     (1)当你离开朋友家,朋友送你很远,你要客气地说“请不要送了”,也可以文雅点说:“请________”。
     (2)你把自己的文章寄给了编辑部,一般要客气地说“请修改指正”,还可以谦敬地说:“敬请________”。
     (3)与人交谈时,自己要先走,可以说“你们慢慢聊,我先走了”,也可以文雅地说:“我________了”。
     19.根据下面文字提供的信息,给“演习说”下一个定义。
     著名的黑猩猩研究者珍妮古多尔发现,幼小的黑猩猩常常玩这样的游戏:用手掌舀一点水,用牙齿嚼烂树叶,来汲取手掌中的水。而成年黑猩猩在干旱的季节,就是用嚼烂的树叶汲取树洞中的水解渴的。根据这样的发现,一些科学家认为,游戏行为是未来生活的排演或演习,游戏行为使得动物从小就能熟悉未来生活中要掌握的各种“技能”,例如追逐、躲藏、搏斗等等,熟悉未来动物社会中将要结成的各种关系。这对于动物将来的生存适应是非常重要的。这种假说可以称为“演习说”,基本观点是“游戏是生活的演习”。
     演习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请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8个字。
     中华的文化还有一个重要的特点,①________。认为宇宙中各类事物都存在普遍联系,彼此影响,人们应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性质、事物之间的关系及其发展规律。中国古代的科学家以相感相通和相生相克的整体思维,考察自然现象的性能及其变化过程,从而在许多科学领域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例如,中医就把人看作一个有机整体,②________,却往往着眼于全身治疗。中国的文艺创作、文艺鉴赏也注重整体把握,所谓“气象”“神韵”“格调”等,③________。
      五.写作 
     21.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天气炎热,同学们在教室里上自习,一位怕热的同学将电风扇开到了最大。一会儿另一个感冒的同学将电风扇关了。于是两人发生了争执,怕热的同学说:“我有开电风扇的权利。”感冒的同学说:“我有关电风扇的权利。”怕热的同学说:“大部分同学都热,少数服从多数。”感冒的同学说:“爱护生病的同学,才更能体现班级的文明。”这件发生在教室里的事,引发了你哪些想法,请根据以卜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要求:①选准角度;②自拟标题;③文体特征鲜明;④书写工整,标点符号使用正确。
      高一语文参考答案 
     1.C
     2.B
     3.C
     4.B
     5.A
     6.C
     7.(1)大将军邓骘认为他是奇才,屡次征召他,他也不去应召。
     (2)从古籍的记载中,还不曾看到有这样的仪器。
     (3)(张衡)后来被升为侍中,皇帝让他进入皇宫,在皇帝身边,对国家的政事提意
     8.“体说鲈鱼堪脍”是说作者不能像季鹰一样回乡隐居享受美食,借以表达表达词人无法回乡,也不愿归隐,希望为国效力的情感;本词“别浦鱼肥堪脍,,是说渔父尽情享受美食,借以表达渔父隐居生活的惬意。
     9.作者塑造了一个往来江上,生活安适惬意,不问世事,不管国家兴亡的渔父形象。作者借渔父以游戏的口吻,形象曲折地表达了自己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和无奈之意。
     10.(1)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2)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3)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11.A、C
     12.(1)小说中的“我”增加了小说故事的真实性。
     (2)小说中的“我”是叙事的角度,起到叙述故事线索的作用。
     (3)作者借“我”传达出自己对小说中这片土地的热爱和对这个家庭遭遇的复杂的感情。
     13.(1)通过正面描写来塑造男子形象,通过男人的动作、语言、神态等突出男人的鲜明的个性。
     (2)通过侧面描写来塑造男子形象,通过女人和我的对话来突出男人的硬气。通过对比手法塑造男人形象,男人的先前的“硬”和女儿考试失利的“软”形成鲜明的对比来突出他对现实的屈服。
     14.示例:(以“我”为男人因为女儿考试失利最终失去“硬”的个性而悲伤。
     (2)“我”为女人听到男人的话强烈的痛苦而同情.
     (3)“我”为男人和女人的女儿很有可能延续着“罗网”中的日子而悲悯。
     (4)“我”为那些被残酷的生活现实磨去刚直个性的现象感到痛心。
     (5)“我”为这个家庭在未来的日子找不到生活目标感到忧心。
     (5)“我”为这个家庭在贫困的“罗网”中挣扎却仍无法摆脱命运而感到同情与无奈。
     15.C
     16.B
     17.C
     18.(1)留步
     (2)斧正
     (3)失陪
     19.演习说是动物游戏行为中为了使动物从小就能熟悉未来生活中要掌握的各种“技能”和未来社会中将要结成的各种关系而进行的排演或演习的科学假说。
     20.①就是注重整体思维②虽然是局部的病症③都是文艺作品给予欣赏着的整体感受
     21.参照高考评分标准。

高一语文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答案)

2. 高一第二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语文学习应注重基础,不能急于求成。每天制定好计划,哪怕只做一点儿但只要坚持语文水平就会大有长进。不妨看看高一第二学期语文期末试卷,以下仅供参考!
      一、语言文字运用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坍圮(pǐ) 翌日(yì) 蝉蜕(tuì) 襁褓(qiǎnɡ)
     B.熨帖(yùn) 荫凉(yìn) 猝然(cù) 抠出(kōu)
     C.汤匙(chí) 钥匙(yào shi) 埋怨(mán) 褪色(shǎi)
     D.喧阗(tián) 瞥见(piē) 门楣(méi) 拮据(jū)
     解析:选B。“熨”读“yù”。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学校应注重创建满足学生充分发展需求的教育环境,构建学生充分参与学校教育活动,开发学生自主发展的课程,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B.美国总统布什在10月3日晚签署了总额达7000亿美元的金融救援方案,但由于投资者依然担心美国金融危机的威胁,国际金融市场仍将持续动荡。
     C.近日,“中国城市少年儿童生活习惯研究”课题组报告指出,中国中小学生睡眠状况令人堪忧,约有2/3的小学生和3/4的中学生睡眠严重不足。
     D.梵·高在死了很多年以后,评论家才像天文学家发现新星一样仰望他,赞叹他,而这一切和寂寞痛苦的梵·高毫不相干。
     解析:选B。A项,成份残缺,“构建学生充分参与学校教育活动”后加“的机制”;C项,“令人堪忧”语意重复,可去掉“令人”;D项,“梵·高”作主语,后文没有内容对应,可将“梵·高”放到“在”后。
     3.在下面这段文字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句子,要求符合上下文特定的语意。
     白春礼院士把“青年”的英文大写YOUTH进行了巧妙的解释:Y像小树,意味着青少年正处于发育发展期,需要不断茁壮成长;O____________;U____________;T像一个戴帽子直立行走的人,很多青年都获得了学士帽,硕士帽,博士帽,但学位的获得只是一个开端,我们不能被荣誉压弯了腰,还要直立行走;H像一个单杠,希望青年在工作之余,保持良好的体魄,更好地为国家民族作贡献。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O像太阳,青年是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充满朝气和活力;U像一个空水杯,我们要不断吸取营养,同时要谦虚谨慎。
     4.“三鹿奶粉”事件是坏事,但也是好事,它可以做“反面教员”。请根据上下文,在横线上写出三点“感谢”的理由。
     如果不是三鹿“太狠”,把三聚氰胺的含量搞到“2563mɡ/kɡ”,致使儿童患病直至丑闻曝光的话,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所以,我们应该“感谢”三鹿!
     答案:(示例)至今都不会知道“向奶粉添加三聚氰胺”的“潜规则”;我们至今都不知道各个“名牌”的婴儿奶粉里竟含有几十到几百mɡ/kɡ的三聚氰胺;我们的“未来花朵”至今都还在服用这些毒药进行“慢性自杀”;我们至今都不知道我们经常吃的鲜奶、冰激凌、奶糖等奶制品也含有三聚氰胺,我们也在“慢性自杀”。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方山子,光、黄①间隐人也。少时慕朱家、郭解②为人,闾里之侠皆宗之。稍壮,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晚乃遁于光、黄间,曰岐亭。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人莫识也。见其所著帽,方耸而高,曰:“此岂古方山冠③之遗像乎?”因谓之方山子。
     余谪居于黄,过岐亭,适见焉。曰:“呜呼!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何为而在此?”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余既耸然异之,独念方山子少时,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前十有九年④,余在岐下,见方山子从两骑,挟二矢,游西山。鹊起于前,使骑逐而射之,不获。方山子怒马独出,一发得之。因与余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自谓一世豪士。今几日耳,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而岂山中之人哉!
     然方山子世有勋阀,当得官,使从事于其间,今已显闻。而其家在洛阳,园宅壮丽,与公侯等;河北有田,岁得帛千匹,亦足以富乐。皆弃不取,独来穷山中,此岂无得而然哉!
     余闻光、黄间多异人,往往阳狂垢污,不可得而见,方山子傥见之欤?
     ——《苏轼选集》
     【注】 ① 光、黄:即光州和黄州。光州和黄州邻接,宋时同属淮南西路。② 朱家、郭解:二人都是西汉时的游侠,喜替人排忧解难。③方山冠:汉代祭祀宗庙时乐舞者所戴的一种帽子。唐宋时,隐者常喜戴之。④前十有九年:即嘉祐八年(1063),作者任凤翔府签判。
     5.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稍壮,折节读书  折节:改变志趣行为
     B.欲以此驰骋当世 驰骋:显扬
     C.自谓一世豪士 一世:一生
     D.使从事于其间 从事:任职
     解析:选C。“一世”在文句中是“当世”的意思。
     6.清人评此文说:“隐字乃一篇之主脑”下面四组中全都具体描述方山子“隐”的生活、思想和行为的一组是( )
     ①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
     ②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
     ③从两骑,挟二矢,游西山
     ④晚乃遁于光、黄间
     ⑤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
     ⑥见其所著帽,方耸而高
     A.①④⑤     B.③④⑤
     C.②③⑥ D.②⑤⑥
     解析:选D。①③句表现“侠”;④句叙述事实,并未具体描述。
     7.下列各项是对文章的分析阐述,正确的一项是( )
     A.方山子自幼苦读,意欲以此驰骋当世,但不得意,晚年隐逸光州、黄州一带,自得其乐。作者惊异他的变化,推崇他的品节。
     B.作者有意识选择细节表现方山子壮年时的血气方刚、意气风发,晚年时的安贫乐道、心境恬淡,以这两种具有对比性的行为表现来丰富其形象。
     C.尾段作者以疑问的口吻问方山子能否见到那些“阳狂垢污”的“异人”,但从“岂山中之人哉”这句话中可以看出,答案是否定的。
     D.作者写方山子,实际上是悲“不遇”。但作者刚以诗文遭祸,不便直言,于是在文中隐约其辞。可以说,《方山子传》是苏轼在黄州的心态的一种形象的折射。
     解析:选D。A.陈述“方山子自幼苦读”错误;B.陈述“方山子壮年时血气方刚……”错误;C.认为“答案是否定的”错误。
     8.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今几日耳,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而岂山中之人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余闻光、黄间多异人,往往阳狂垢污,不可得而见,方山子傥见之欤?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他的家里)四壁萧条,然而他的妻儿奴仆都显出怡然自乐的样子。
     (2)到现在过了不少日子了,他那英气勃勃的神色,依然显现在眉宇之间,这怎么会是一位蛰居山中的人呢?
     (3)我听说光州、黄州一带有很多奇特的人,常常假装疯癫,形容污秽,但是无法见到他们,方山子或许能遇见他们吧!
     参考译文:
     方山子,是光州、黄州一带的隐士。他年轻时仰慕朱家、郭解的为人,乡里的一班侠士都敬重他。渐渐年龄大了一些,他改变了志趣,发奋读书,想以此来显扬于当代,但是始终不得志。于是晚年就隐居在光州、黄州一带,住的地方叫岐亭。他住茅屋,吃素食,不与尘世上的人来往;他不坐车马,不穿礼服戴礼帽,徒步来往于山里,没有人认识他。人们见他戴的帽子方方的且又很高,就说:“这不就是古代的方山冠遗留下来的样子吗?”因此就称他为“方山子”。
     我因贬官居住在黄州,有一次经过岐亭,正巧碰见了他。我说:“啊哟,这是我的老朋友陈慥陈季常呀,怎么会住在这里的呢?”方山子也惊讶地瞧着我,问我到这里来的原因。我把原因告诉了他,他低头不语,继而仰天大笑。他请我住到他家去。(他的家里)四壁萧条,然而他的妻儿奴仆都显出怡然自乐的样子。
     我大为惊异之余,就回想起方山子年轻的时候,曾嗜酒弄剑,挥金如土。十九年前,我在岐下,看见方山子带着两名骑马随从,身携两箭,在西山游猎。只见前方有一只鸟飞起来,他便叫随从追赶射猎,却未能射中。方山子只身跃马向前,一箭便射中飞鸟。他就在马上与我谈论起用兵之道及古今成败之典故,自认为是当代的豪杰。到现在过了不少日子了,他那英气勃勃的神色,依然显现在眉宇之间,这怎么会是一位蛰居山中的人呢?
     方山子出身于世代功勋之家,理应有官做,假如他能厕身官场,到现在已得高官闻名于世了。他原有家在洛阳,住宅花园雄伟富丽,可与公侯之家相比。在河北地方还有田地,每年可得上千匹丝帛的收入,这些也足以使生活富裕安乐了。然而他全都抛掷不惜,偏要来到穷僻的山沟里,这难道不是因为他胸中自有天地才会如此的吗!
     我听说光州、黄州一带有很多奇特的人,常常假装疯癫,形容污秽,但是无法见到他们,方山子或许能遇见他们吧!
      三、古诗词鉴赏 
     9.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题宣州开元寺水阁①
     杜 牧
     【注】 ①此诗写于唐文宗开成年间,杜牧任宣州(今安徽宣城)团练判官时。八年前,他供职于沈传师的幕下,也曾在此地盘桓。②范蠡,春秋时曾辅助越王勾践打败吴王夫差,功成后,乘扁舟归隐于五湖一带。
     (1)对杜牧这首诗,古人曾说:“此诗全在景中写情,极洒脱,极含蓄,读之再三,神味益出。”结合诗句分析在颈联中诗人是如何“景中写情”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谈谈对这首诗中“惆怅无因见范蠡,参差烟树五湖东”一联的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颈联“深秋帘幕千家雨,落日楼台一笛风”展现了时间上并不连续却又每每使人难忘的景象:一是深秋时节的密雨,像给上千户人家挂上了层层的雨帘;一是落日时分,夕阳掩映着的楼台,在晚风中送出悠扬的笛声。两种景象:一阴一晴;一朦胧,一明丽,有声有色,以略显悲凉的意象,勾画出秋天特有的情韵,隐隐透露出惆怅、悲凉之情。
     (2)诗中把宣城风物,描绘得很美,很值得流连,而又慨叹六朝文物已成过眼云烟,大有无法让人生永驻的感慨。这样,游于五湖享受着山水风物之美的范蠡,自然就成了诗人怀恋的对象了。第四联借对一代名臣范蠡的追慕而不可得,表达出仕途失落的惆怅;以似烟如雾的景语作结,更加重了惆怅之感。
     也可以理解为因为仕途失落而产生归隐之念,故对游于五湖享受着山水风物之美的范蠡产生了追慕之情。
      四、名句名篇默写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六国破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苏洵《六国论》)
     (2)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牧《阿房宫赋》)
     (3)乱石穿空,____________,__________。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4)千古江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六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5)可堪回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6)人间如梦,__________。(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7)__________,斜阳草树,寻常巷陌。(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答案:(1)非兵不利 战不善 弊在赂秦
     (2)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3)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
     (4)英雄无觅 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
     (5)佛狸祠下 一片神鸦社鼓
     (6)一尊还酹江月
     (7)人道寄奴曾住
      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
     大度读人
     冯骥才
     一个人就是一本书。读人,比读其他文字写就的书更难。我认认真真地读,读了大半辈子,至今还没有读懂这本“人之书”。
     有的人,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愿意把伞借给你,而下雨的时候,他却打着伞悄悄地先走了。
     ——你读他时,千万别埋怨他。因为他自己不愿意被雨淋着(且是人家的雨伞),也不愿意分担别人的困难,你能说什么呢?还是自己常备一把伞吧。
     有的人,在你有权势的时候,围着你团团转,而你离职了,或无权无势了,他却躲得远远的。
     ——你读他时,千万要理解他。因为他过去是为了某种需要而赞美你,现在你没有那种功力了,也就没有必要再为你吟唱什么赞美诗了。在此,你就需要静下心来,先想一下自己过去是否太轻信别人了呢?
     有的人,在面对你倾诉深情的时候,语言的表述像一条流淌的清亮甜美的大河,而在河床底下,却潜藏着一股污浊的暗流。
     ——你读他时,千万别憎恨他。因为凡是以虚伪为假面来欺骗别人的人,人前人后活得也挺艰难,弄不好还会被同类的虚伪所惩罚,你应该体谅他的这种人生方式,等待他的人性回归和自省吧。
     有的人,在你辛勤播种的时候,他袖手旁观,不肯洒下一滴汗水,而当你收获的时候,他却毫无愧色地以各种理由来分享你的果实。
     ——你读他时,千万别反感。因为有人肯与你分享丰收的甜蜜,不管他怀着一种什么样的心理,都应该持欢迎的态度。你做出一点牺牲,却成全了一个人的业绩欲,慢慢地,会让他学会一些自尊和自爱。
     有的人,注重外表的修饰,且穿着显示出一种华贵,而内心深处却充满着空虚,充满了无知和愚昧,那种文化的形态,常常不自觉地流露在他的言语行动中。
     ——你读他时,千万别鄙视他。因为他不懂得服装是裁缝师制作的,仅仅是货币的标志,而人的知识、品德和气质,却是一个人真正的人生价值。对于庸俗的人,你应及时对照一下自己的行为。
     读别人,其实也是在读自己,读真、读善、读美的同时,也读道貌岸然背后的伪善,也读美丽背后的丑恶,也读微笑背后的狡诈……
     读人,最重要的是读懂怎样的人。
     读人,是为了要做一个真正的人。
     因此,读人时,要学会宽容,要学会大度,由此才能读到一些有益于自己的东西,才能读出高尚,才能读出欢乐,才能读出幸福。
     尽管我还没有读完这本“人之书”,但我会一直努力从各个方面去阅读。
     11.联系全文,请你分条列出“大度读人”中“大度”的具体内涵。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不埋怨别人,应自己承担;②多理解别人,应自我省察;③不憎恨别人,等待他的人性回归和自省;④帮助不劳而获的人,促使其学会自尊、自爱;⑤不鄙视华而不实的人,应善于对照,警示自己。
     12.你是怎样理解作者所说的“读别人,其实也是在读自己”这句话的深刻含义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读别人,其实也是在读自己”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在看破或看透别人的不足的同时,也要对照自身、反省自我,以此警示自己不要犯同样的毛病,完善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等,净化自己的灵魂,做一个拥有真、善、美的人。
     13.请概述这篇文章在结构上的特点。(不超过15个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总——分——总结构。②首尾呼应。
     14.读了这篇文章后,在对待人生方面你最深切的感受是什么?请概述。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读冯骥才先生的《大度读人》,我最深切的感触就是对自己的人生又有了新的认识:一个人原来可以这么轻松快乐地活着,有种突有所悟、豁然开朗的感觉,感觉人世间的那些恩怨,仿佛都变成了过眼烟云,从此好多事都不想再去计较。学会宽容,学会大度,做一个大度的人,宽容的人;学会面对逆境,抚平浮躁的心态;只要真诚,只要努力,生活定会阳光明媚。
      六、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7题。
     生命教育不是简单的“你死我活”
     王学进
     读了10月9日“青年话题”翟春阳先生《感恩不应是件令人恐惧的事》一文,心有戚戚焉。春阳先生针对杭州某小学一次主题班会的主题——当你与妈妈两人中只能有一个人活下来时,你是选择生还是死,表达了“感恩不是还债、不是伪孝、愚孝”等观点,我完全赞同。
     我发现,这类生命教育很有市场,不仅小学在搞,中学在搞,连大学都在搞。在我编辑的杂志上曾发表过一篇题为《澳洲少女的眼泪折射了什么》的文章,作者系本地一所著名中学的语文老师。他在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时,设计了一个心理游戏:写下对你而言最重要的五个事物(可以是人、东西或者需求、心愿等),然后一样样进行放弃,看看最后留下什么。结果发现,中国学生在游戏中异常活跃,而澳洲少女在课外则哭成一团。为什么?因为她们没法在ɡod(上帝)和frind(朋友),ɡod(上帝)和parents(父母)之间作出抉择,只能用眼泪表达她们内心的痛苦和不舍。
     类似的活动浙大宁波理工学院也曾搞过,心理学老师胡建兵给100多名学生开了一堂心理游戏课:每名同学在白纸上写下对自己最重要的'五个人的名字,然后因为一次意外,失去了其中一位,在纸上划去一位,然后是划去第二位,最后剩下父母。
     缺乏生命教育应该说是当今中国教育的一大弊病,是到了补上这一课的时候了。老师们试图用此种方式刺激学生日渐麻木的心灵,唤起他们的生命意识和感恩之心。殊不知,动机虽好,可由于方式不当,结果却南辕北辙。
     就以杭州某小学的此次主题班会为例,在生死抉择中,近1/4的孩子没有选择让妈妈活下来,这就是说,这部分学生选择了自己活,而这一结果恰恰是设计者不愿看到的。按照我们传统的伦理观,学生应该选择让妈妈活下来,标准答案也是这样。否则,学生就是自私的,是缺乏感恩心的表现。
     这里,老师们犯了一个常识性的错误,即以亲疏远近、贵贱高低来区分生命维度,硬是将生命等级化,这恰恰是不懂得敬畏生命所致。其实,从本原意义上来说,生命都是同质、平等的,凡是生命都值得敬畏。创立了敬畏生命伦理学的施韦泽曾说:“敬畏生命的伦理否认高级和低级的、富有价值和缺少价值的生命
     之间的区分。”他认为,所谓伦理是一种客观的、普遍的道德准则,它要求敬畏我自身和我之外的生命意志。这里的关键在于,生命是伦理的基础,伦理比无私更高;无论为己为人,都不能成为伤害和毁灭生命的理由。同样,在生死关头,父母的生命与自己的生命都值得敬畏和珍惜,任何以假想方式要求学生作出抉择的教育方式,只会误导学生的生命价值观,结果只能培养学生的狠心而不是不忍之心。
     澳洲少女为什么会哭?就因为她们有不忍之心即恻隐之心,对她们来说,不论是朋友还是父母甚至上帝,他们的生命都是不可剥夺的,是无价的。她们在中国式的考题中交白卷,恰恰证明了她们有着健全的生命伦理观,从中也可知她们那儿的生命教育是正确的。而反观同一课堂中中国学生的积极表现,不难发现,他们并不懂得敬畏生命,其生命伦理观多少有些病态。当然,这不是他们的错,而是教育方式错了。
     由此看来,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首先要对教育者进行生命启蒙。眼下最要紧的是让教师确立敬畏生命的伦理观,然后再去向学生普及有关常识,拒绝自以为是的残忍的生命教育方式。
     15.请谈一下对文中画线处“南辕北辙”一词的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教师以假想方式要求学生做出抉择的教育方式,实际上误导了学生的生命价值观。
     16.文中列举了中国小学、中学、大学进行心理游戏的例子,为何其中特别提到了澳洲少女的反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以澳洲少女的反应和中国学生的表现作对比,反衬中国学生的积极活跃即冷漠,进一步证明我国在生命教育方面的错误和欠缺,这一反应也是对老师们试图用此种方式唤起学生的生命意识和感恩之心的否定,从而引出首先要对我国的教育者进行生命启蒙的观点。
     17.从全文看,作者认为应该如何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请概述。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要对教育者进行生命启蒙,让教师确立敬畏生命的伦理观,在此基础上,教育者才能教会学生敬畏生命。拒绝自以为是的残忍的生命教育方式,寻找正确合理的生命教育方式。
      七、作文 
     18.请以“沉浮”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得抄袭;④不少于800字。

3. 语文高一第二学期期中试卷

    一、基础知识(33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纶(guān)巾 朱拓(tà) 癞(lài)头 反间(jiàn)计
     B.曲(qǔ)折 媛(yuàn)女 袅(niǎo)娜 蓊(wēng)蓊郁郁
     C.敕(chì)造 洋绉(zhòu) 韶(shào)光 敛声屏(bǐng)气
     D.歆(xīn)享 蹙(cù)缩 宫绦(tiáo) 不更(gēng)事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
     A.我所知道的那点只是“我的北平”,而我的北平大慨等于牛的一毛。
     B.凡在北国过过冬天,大家都知道围炉煮铭,或吃涮羊肉,剥花生米,饮白干的滋味。
     C.如果势利者、功利者一轰而上,榨取名人文化效应,在过度娱乐和浅薄无聊中消解了科学精神的严肃与宏大,稀释了本该珍视的科学态度,恐怕就会得不偿失。
     D.文字不是绘画,如何构图敷彩?文字不是音乐,如何摹声拟音?但是,文字恰恰能让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这是怎样的一种神奇。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行人体谅司机,司机礼让三分,彼此都相敬如宾,那么城市的交通就会有序得多,顺畅得多。
     B.几天来,小区里的便民箱、井盖板接连被盗,名草名花,不胫而走,王大妈每提起这件事,就气愤不已。
     C.荣誉的桂冠不会平白无故的降临到人头上,成功者的每一个足迹,都深深嵌着难以言喻的沉重和辛劳。。
     D.为了提早开始复习备考而拼命抢速度,这种寅吃卯粮的做法必须制止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据韩国的《朝鲜日报》报导,第三代朝鲜的领导人金正恩近期已经被推举成为国防委员会副委员长。韩日媒体立即猜测,金正恩很可能在接班之初,独立访问中国,时间可能会在两会之后。
     B.恢复“五一黄金周”的建议之所以能够得到大多数人的支持的原因,是因为恢复“五一黄金周”既能刺激消费,扩大内需,又能缓解上班族的工作压力,同时给回家探亲的人带来更充足的时间。
     C.元代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明末被焚为两段,后段《无用师卷》入藏清宫,而《剩山图》流散民间,分隔361年后,今年终于在台北故宫合璧展出。
     D.来自俄、中、意、法的6名志愿者参与了“火星—500”项目,首席专家亚历山大·苏沃洛夫对王跃的表现给予了很高评价:“中国小伙表现非常出色。”
     5.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一竿翠竹,一支横笛,生命简约如此,简约到一支竹笛。游子吹, 。闺中少妇吹, 。征人吹, 。诗人吹, 。
     ①是思君令人老 ②是思发在花前 ③是江城五月落梅花,是白鸟成行忽惊起
     ④是风起塞云断,夜深关月开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③②①④ D. ④②①③
     6.下列对联所述人物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诗史数千言,秋天一鹄先生骨;草堂三五里,春水群殴野老心。
     B.酌酒花间,磨针石上;倚剑天外,挂弓扶桑。
     C.地有千秋,南来寻丞相祠堂,一样大名垂宇宙;
     桥通万里,东去问襄阳耆旧,几人相忆在江楼。
     D.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7.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越中览古 李白
     越王勾践破吴归, 义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 只今惟有鹧鸪飞。
     A.首句点明题意,说明所怀古迹的具体内容。二、三两句分写战士还家、勾践还宫的情况。只“尽锦衣”三字,就将越王及其战士得意归来,充满了胜利者的喜悦和骄傲的神情烘托了出来。
     B.“春殿”的“春”字,应上“如花”,并描摹美好的时光和景象,不一定是指春天。只写这一点,就把越王将卧薪尝胆的往事丢得干干净净的情形表现得非常充分了
     C.结句突然一转,将上面所写的一切一笔勾销。过去曾经存在过的胜利、威武、富贵、荣华,现在所剩下的,只是几只鹧鸪在王城故址上飞来飞去罢了。这一句写人事的变化,盛衰的无常,以慨叹来表达。
     D.全诗综合运用了比喻、夸张、拟人等修辞以及对比的表现手法,深挚地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变迁的感伤情怀。
     8.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活用现象不相同的一项是( )
     A.长桥卧波,未云何龙 B.辞楼下殿,辇来于秦
     C.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D.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9.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B.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C.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 D.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10.选出加点虚词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 )
     A. 赵尝五战于秦 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B. 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其皆出于此乎
     C. 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 洎牧以谗诛
     D. 然后得一夕安寝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1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被动句的一项是( )
     A.薪不尽,火不灭 B.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C.戍卒叫,函谷举 D.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者,皆我有也
      二、阅读理解(33分) 
     (一)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2~14题。(9分)
     一
     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二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1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 递:传递
     B.秦人不暇自哀 暇:没空闲
     C.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食:吃饭
     D.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下:自取下策
     13.下列四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则足以据秦 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B.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C.而后人哀之 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D.为国者无使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哉 灭六国者,六国也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共出现四个“后人”,其中第三个与其他三个的含义不同。
     B.“为国者”一语双关,明指北宋的统治者,暗指六国的统治者。
     C.材料一“呜呼”引出论点,阐明了兴亡自取的道理。“嗟夫”以下申述论据,指出爱民与长治久安息息相关。材料二“呜呼”承接上文进一步从反面假设,提出了并力抗秦的主张。“悲夫”慨叹六国灭亡的结果之悲惨。
     D.材料二的最后一句针砭了北宋统治者“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对敌投降的错误,预言其下场会比六国更加悲惨。从而揭示出作者写作本文的意图,达到古为今用的目的。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7题。(9分,每小题3分)
     前不久,一项“城镇居民文化消费”调查显示,当前文化消费有以下特点:
     文化消费水平偏低。理论上的研究数据与实际的消费水平有差距,多年来所预测的“当人均生产总值接近或超过5000美元时,会出现文化消费的倍增态势”的现实图景并没有出现,再加上金融危机的冲击,在一定程度上消减了群众对文化消费的热情。
     实用性文化消费与休闲娱乐消费更受青睐。在促使城市居民参加文化活动和购买文化产品的诸多因素中,以“健身”“技能培训”“教育子女”的选项比例为高;再就是偏重休闲娱乐和学习辅导类阅读。居民文化消费主要目的是放松自我、休闲娱乐,娱乐性、享受性、消遣性的精神文化消费占的比例偏大,相对严肃、高雅的文化消费则表现不足,说明目前居民文化消费尚处于适当改善生活环境、休闲减压的初级阶段,结构单一,层次偏低。
     文化消费品价格与家庭经济收入严重影响文化消费。在所有影响当前文化消费的诸多因素中,价格占据重要位置。文化消费费用高成为制约文化消费的重要因素。
     正因为如此,需要提高文化消费的自觉意识,转变文化消费观念,提高文化消费能力。
     要培养文化消费主体,提高文化消费的自觉性。要加大宣传力度,调动多种手段,对文化消费加以引导与培养,转变文化消费可有可无的观念,营造良好的文化消费环境,形成良好的文化消费氛围。还要通过加强学校教育和家庭培养等提高民众的文化素质,引导积极健康的消费理念,形成文化消费的习惯。
     要研究大众文化趣味,提供适销对路的娱乐性强的文化产品。针对当前偏重娱乐文化的消费倾向,文化产品要放下架子轻装上阵,在不媚俗、不庸俗、不低俗的前提下,娱乐大众并提升大众的文化趣味。在大力发展趣味性、消遣性、休闲性、参与性强的大众文化、休闲旅游、网络服务、城市会展类项目的同时,加大创意力度,创造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符合当代时尚审美要求的原创产品,形成创意文化新品牌。
     要降低文化产品的价格,并提高人们的收入水平,扩大文化消费空间。政府要补贴文化消费,降低文化产品价格,满足人民群众文化消费的愿望,维护群众文化权益。
     要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提高版权保护意识,形成健康有序的文化消费市场。对消费者来说,要树立尊重知识产权的意识。要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法规体系,同时在全社会大力宣传知识产权文化,营造良好的知识产权保护环境。
     (摘自 “人民网”,有删改)
     15.下列对“文化消费”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A.是人们使用文化产品、享受文化服务以满足精神需求的一种消费。
     B.是人们用于健身、技能培训、教育子女、学习辅导类阅读等活动的消费。
     C.是人们休闲娱乐消费与因购买文化产品而形成的实用性文化消费的总和。
     D.是人们以休闲娱乐为主要目的的消费和相对严肃、高雅的文化消费的总和。
     16.下列现象,不符合“当前文化消费”特点的一项是( )
     A.城镇居民青睐休闲娱乐一类的精神文化消费,相对严肃、高雅的文化消费则表现不足。
     B.健身、技能培训、教育子女,是城镇居民参加文化活动和购买文化产品的重要内容。
     C.文化消费费用高,城镇居民家庭经济收入相对较低,严重制约了文化消费。
     D.城镇居民中购买盗版文化产品者所占比例高,知识产权的意识比较淡薄。
     17.下列“提高大众文化消费”的具体设想,与原文所述不符合的一项是( )
     A.调动多种手段,通过各种途径,宣传健康的消费理念,提高民众的文化素质,营造良好的文化消费环境和氛围。
     B.根据人民大众的文化趣味,积极提供娱乐性强的文化产品,加大力度创造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符合当代时尚审美要求的原创产品。
     C.人民政府要努力提高民众的收入水平,补贴文化消费,降低文化产品的价格,满足人民群众文化消费的愿望,维护群众文化权益。
     D.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法规体系,同时引导消费者树立尊重知识产权的意识,营造良好的知识产权保护环境。
     (三)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18~20题。(10分)
     祝福(节选)
     一
     我这回在鲁镇所见的人们中,改变之大,可以说无过于她的了:五年前的花白的头发,即今已经全白,全不像四十上下的人;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
     二
     冬季日短,又是雪天,夜色早已笼罩了全市镇。人们都在灯下匆忙,但窗外很寂静。雪花落在积得厚厚的雪褥上面,听去似乎瑟瑟有声,使人更加感到沉寂。我独坐在发出黄光的菜油灯下,想,这百无聊赖的祥林嫂,被人们弃在尘芥堆中的,看得厌倦了的陈旧的玩物,先前还将形骸露在尘芥里,从活得有趣的人们看来,恐怕要怪讶她何以还要存在,现在总算被无常打扫得干干净净了。魂灵的有无,我不知道;然而在现世,则无聊生者不生,即使厌见者不见,为人为己,也还都不错。我静听着窗外似乎瑟瑟作响的雪花声,一面想,反而渐渐的舒畅起来。
     (节选自鲁迅的《祝福》)
     18.请简要分析语段一中的画线语句有何表达效果。(3分)
     19.语段二中反复提到“瑟瑟”的雪声,有什么作用?(3分)
     20.祥林嫂在祝福声中死去,“我”为什么“反而渐渐的舒畅起来”?由此看出“我”是怎样一个人? (4分)
     21.翻译下列文言句子。(5分)
     (1)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2分)
     (2)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3分)
      三、默写(4分) 
     22、默写下列各句的下句。
     (1)元嘉草草,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
     (2)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3)乱石穿空,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4)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
      四、作文(30分) 
     23、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文学大师梁实秋先生尚在世的时候,我(刘墉)有一天跟他同桌用餐。
     冷盘端上来,梁先生说他有糖尿病,不能吃带甜味的熏鱼。
     冰糖肘子端上来,他又说不能碰,因为里面放了冰糖;什锦炒饭端上来,他还是说不能吃,因为淀
     粉会转化成糖。
     最后,端上八宝饭,我猜他一定不会碰了,没想到梁先生居然大笑道:“这个我要。”
     朋友提醒他:“这个有糖又有饭。”梁大师则笑说他早知道,就因为早知道有自己最爱吃的八宝饭,所以前面特别节制。“我前面不吃,是为了后面吃啊;因为我血糖高,得忌口,所以必须计划着,把那‘配额’留给最爱。”
     要求:①角度自选;②立意自定;③题目自拟;④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⑤不少于800字。

语文高一第二学期期中试卷

4. 高一第二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2017人教版高一第二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第Ⅰ卷 阅读题(51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共9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9分,每小题3分)
        悲剧与人生的距离
        悲剧中有人生,人生中不必有悲剧。我们的世界中有的是凶灾险恶,但是说这种凶灾险恶是悲剧,只是在用修辞比譬。悲剧所描写的固然也不外凶灾险恶,但是悲剧的凶灾险恶是在艺术锅炉中蒸馏过来的。
        像一切艺术一样,戏剧要有几分近情理,也要有几分不近情理。它要有几分近情理,否则它和人生没有接触点,兴味索然;它也要有几分不近情理,否则你会把舞台真正看作世界,看《奥瑟罗》会想到自己的妻子,或者老实递消息给司马懿,说诸葛亮是在演空城计!
        悲剧和人生之间自有一种不可跨越的距离,你走进舞台,你便须暂时丢开世界。
        悲剧都有些古色古香。希腊悲剧流传于人间的几十部之中只有《波斯人》一部是写当时史实,其余都是写人和神还没有分家时的老故事老传说。莎土比亚并不醉心古典,在这一点他却近于守旧,他的悲剧事迹也大半是代远年淹的。十七世纪法国悲剧也是如此。拉辛在《巴雅泽》序文里说,“说老实话,如果剧情在哪一国发生,剧本就在哪一国表演,我不劝作家拿这样近代的事迹做悲剧”。他自己用近代的“巴雅泽”事迹,因为它发生在土耳其,“国度的辽远可以稍稍补救时间的邻近”。这是以空间的远救时间的近。莎士比亚也很明白这个道理。他回到本乡本土搜材料时,他心焉向往的是李尔王、麦克白一些传说上的人物,这是以时间的远救空间的近。
        悲剧和平凡是不相容的,而在实际上不平凡就失人生世相的真面目。所谓“主角”同时都有几分“英雄气”。普罗米修斯、哈姆雷特乃至于无恶不作的埃及皇后克莉奥佩特拉都不是你我凡人所能望其项背的,你我凡人没有他们的伟大魄力,却也没有他们那副傻劲儿。许多悲剧情境移到我们日常世界中来,都会被妥协酿成一个平凡收场,不至引起轩然大波,如果你我是俄狄浦斯,要逃弑父娶母的预言,索性不杀人,独身到老,便什么祸事也没有。悲剧的产生就由于不平常人睁着大眼睛向我们平常人所易避免的灾祸里闯。悲剧的世界和我们是隔着一层的。
        这种另一世界的感觉往往因神秘色彩而更加浓厚。悲剧压根儿就是一个不可解的谜语,如果能拿理性去解释它的来因去果,便失其为悲剧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是人类的普遍希望,而事实往往不如人所期望,不能尤人,于是怨天,说一切都是命运。悲剧是不虔敬的,它隐约指示冥冥之中有一个捣乱鬼,但是这个捣乱鬼的面目究竞如何,它却不让我们知道,本来它也无法让我们知道。戏剧在人情物理上笼上一层神秘障,也是惯技。一部《红楼梦》所写的完全是儿女情,作者却要把它摆在“金玉缘”这个神秘的轮廓里。别说什么自然主义或是写实主义,易卜生写的在房子里养野鸭来打的老头儿,是我们这个世界里的人物么?
        悲剧把生活的苦恼和死的幻灭通过放大镜,射到某种距离以外去看。苦闷的呼号变成庄严灿烂的意象,霎时间使人脱开现实的重压而游魂于幻境,这就是尼采所说的“从形相得解脱”。
        (选自朱光潜《我与文学及其他》,有删改)
        1. 下列对“悲剧与人生之间自有一种不可跨越的距离”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悲剧能反映人生,但是它只是用修辞比喻的形式表现我们世界中的凶灾险恶,因而走进舞台,不须丢开世界。
        B 悲剧所描写的也不外凶灾险恶,由于经过艺术加工,所以,悲剧的内容在时间或空间上大都距离观众的生活较远。
        C 悲剧的主人公有平凡人缺少的英雄气。在实际上不平凡就失人生世相的真面目,悲剧的世界和我们是隔着一层的。
        D 悲剧往往充满神秘色彩,人情物理上笼着一层神秘障,因而让观众觉得剧中世界是另一个世界。
        2.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看《奥瑟罗》会想到自己的妻子”,这是不懂戏剧的不近情理的特点所致,这样是将戏剧和现实世界等同了。
        B 莎士比亚的悲剧故事都取材于距今十分久远的时代,这正体现了悲剧往往有些“古色古香”的特点。
        C 普罗米修斯、哈姆雷特乃至于无恶不作的埃及皇后克莉奥佩特拉,这些凡人难以望其项背的主角们,具有我们没有的伟大魄力和那副傻劲儿。
        D 曹雪芹为《红楼梦》设计“金玉缘”这个神秘的轮廓,可让另一世界的感觉因此而更加浓厚。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无论是戏剧或是其他文学样式,都需要有几分近情理来寻求人生的接触点,也要有几分不近情理以使舞台世界和现实世界有所区分。
        B 傻劲十足的平常人睁着大眼往人们易避免的灾祸里闯,这样就产生了悲剧。俄狄浦斯如果不杀人不娶妻,便能逃开弑父娶母的悲剧。
        C “悲剧把生活的苦恼和死的幻灭通过放大镜,射到某种距离以外去看”一句中的“放大镜”喻指一定的艺术提炼和加工。
        D 正因悲剧把苦闷的呼号变成庄严灿烂的意象,所以悲剧使人“从形相得解脱”,脱开了现实的重压。
        二、古代诗文阅读(共26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13分)
        武,字子卿。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稍迁至栘中厩监。时汉连伐胡,数通使相窥观。匈奴留汉使前后十余辈。天汉元年,武帝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武与副中郎将张胜及假吏常惠等募士斥候百余人俱。
        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虞常在汉时,素与副张胜相知,私候胜,张胜许之。单于怒,召诸贵人议,欲杀汉使者。
        单于使卫律召武受辞。武谓惠等:“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引佩刀自刺。卫律惊,自抱持武。驰召医,凿地为坎,置煴火,覆武其上,蹈其背以出血。武气绝,半日复息。惠等哭,舆归营。单于壮其节,朝夕遣人候问武,而收系张胜。
        武益愈。单于使使晓武,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剑斩虞常已,律曰:“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当死。单于募降者赦罪。”举剑欲击之,胜请降。律谓武曰:“副有罪,当相坐。”武曰:“本无谋,又非亲属,何谓相坐?”复举剑拟之,武不动。律曰:“苏君,律前负汉归匈奴,幸蒙大恩,赐号称王。拥众数万,马畜弥山,富贵如此!苏君今日降,明日复然。空以身膏草野,谁复知之?”武不应。律曰:“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今不听吾计,后虽欲复见我,尚可得乎?” 武骂律曰:“女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汝为见?且单于信汝,使决人死生,不平心持正,反欲斗两主,观祸败。若知我不降明,欲令两国相攻,匈奴之祸,从我始矣。”
        (班固《汉书•苏武传》,有删节)
        4.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引佩刀自刺 引:拔出
        B、惠等哭,舆归营 舆:抬,扛
        C、会论虞常 论:讨论
        D、空以身膏草野 膏:肥沃,使……肥美
        5、以下各组句子,全都表明苏武忠贞不渝爱国精神的一组是(3分)
        ①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 ②武气绝,半日复息
        ③本无谋,又非亲属,何谓相坐 ④复举剑拟之,武不动
        ⑤“苏君今日降,明日复然。”武不应 ⑥今不听吾计,后虽欲复见我,尚可得乎
        A、 ①②③ B、②③④ C、 ④⑤⑥ D、 ①④⑤
        6.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苏武入仕顺利,受到重用,他因父荫得官,天汉元年,以中郎将的身份出使匈奴,却因
        副使张胜参与虞常在匈奴的谋反受到牵连。
        B、苏武义不受辱,以死报国,他认为作为使节被扣受审,于节操有亏,又辜负了朝廷的使
        命,因而自杀,后因抢救及时才脱离生命危险。
        C、苏武立场坚定,刚强不屈,他在卫律的威吓、利诱、逼迫面前,爱国之志始终不渝,表
        达了崇高的民族气节。
        D、苏武大义凛然,痛斥汉奸,他不顾个人安危大骂卫律,说他利用单于对他的信任要斗倒
        汉、匈两国的君主,从旁观祸败。
        7.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⑴单于壮其节,朝夕遣人候问武,而收系张胜。
        ⑵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汝为见?
        (二)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8~9题。(7分)
        定风波·红梅 ①
        苏 轼
        好睡慵开莫厌迟,自怜冰脸不时宜。偶作小红桃杏色,闲雅,尚馀孤瘦雪霜姿。
        休把闲心随物态,何事,酒生微晕沁瑶肌?诗老②不知梅格在,吟咏,更看绿叶与青枝。
        【注释】①此词写于苏轼被贬黄州之时。②“诗老”,即宋初诗人石曼卿,他的《红梅》诗中有“认桃无绿叶,辨杏有青枝”之句。
        8、作者主要运用什么修辞手法来表现红梅?请简要分析。(4分)
        9、作者在词中提到“诗老”的用意是什么?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3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⑴满地黄花堆积, , ? (李清照《声声慢》)
        ⑵元嘉草草, , 。 (辛弃疾《永遇乐》)
        ⑶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 。 (韩愈《师说》)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共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16分)
        清 汤 面
        刘庆邦
        向秀玉是一位在装煤楼拣矸石的女工。她的目光是锐利的,对矸石零容忍,伪装再好的矸石都别想逃过她的目光。她对拣矸石在意,对吃饭不是很在意,有空就吃一口,没空就不吃。渴了,她拿起矿泉水瓶子,对着瓶口喝一气水。一瓶矿泉水两块钱,她可舍不得花那个钱。矿泉水瓶子是她拣来的,里边装的是她自己烧开后又放凉的白开水。
        有一天,向秀玉因上班走得匆忙,忘了给上小学三年级的女儿喜莲留饭。她愧疚坏了,也心疼坏了。
        第二天,向秀玉做出了一个决定,中午不再给女儿留饭,每天给女儿3块钱,让女儿到矿街上的小饭店里买饭吃。向秀玉把3块钱装进女儿的口袋后,特别跟女儿交待,这个钱专款专用,不许省下钱不吃中午饭,更不许拿这个钱买别的东西。她问女儿:记住了?女儿点点头,说记住了。向秀玉向女儿建议,最好去杨旗阿姨的小饭店买一碗清汤面吃,听说杨阿姨做的清汤面味道很好,也热乎,一碗清汤面的价钱正好是3块钱。
        中午放学后,喜莲遵照妈妈的建议,到杨阿姨的清汤面馆去买清汤面。杨阿姨一见喜莲,样子有些欣喜,说:这不是喜莲嘛,我的孩子!你妈那个小抠儿,怎么舍得给你钱让你出来买饭吃呢!喜莲还没说话,杨阿姨就指了一个座位,让喜莲坐下,说阿姨马上给你下面吃。
        喜莲掏出3块钱,递向阿姨,说:杨阿姨,给你钱。杨阿姨没有接钱,说:钱你先拿着,等吃了面再给钱。杨阿姨把做好的一碗面端到喜莲面前的小桌上,对喜莲说:汤热,慢慢吃,别烫着。喜莲先尝了一点汤。别看汤是清汤,味道却十分鲜美。一碗清汤面,把喜莲吃得汗津津的,小脸儿都红了。
        吃完了面,喜莲付给杨阿姨钱时,不料杨阿姨说:阿姨不收你的钱,钱你自己留着吧,可以买本买笔。喜莲说:那不行,我妈知道了会吵我的。
        杨阿姨说:你这孩子,回家别跟你妈说嘛。好了,吃饱了就回家吧,别耽误上学。
        喜莲一见到妈妈,就把杨阿姨不收她饭钱的事对妈妈说了,并把3块钱掏了出来。向秀玉没有吵女儿,她心里一沉,马上就明白了怎么回事。自从孩子的爸爸在井下的瓦斯爆炸中遇难后,周围的人对她和她的孩子就不一样了。大家总是找各种理由想方设法给她家送东西。不用说,喜莲去杨旗的面馆吃面,杨旗不收喜莲的钱,也是同情孩子照顾孩子的意思。可是,下雨还水,播种还苗,哪有吃饭不花钱的道理呢!向秀玉又拿出3块钱,和上次给的钱加在一起是6块,口气严肃地对女儿说:你明天中午再去吃饭,一定要把这6块钱一块儿交给杨阿姨。每个人都要吃饭,但不能白吃饭。花自己家的钱买饭,饭吃起来才香。吃个饭连钱都交不出去,这怎么能行呢。
        第二天下午,向秀玉下班回到家,喜莲一见她就哭了,哭得很伤心的样子,一边哭,一边说:妈妈,妈妈,我明天不去外边买饭吃了,中午我不用吃饭了。
        向秀玉一听就知道,喜莲又没有把钱交出去,她说:好了,别哭了,小孩子总是拗不过大人,这事儿也不能全怪你。擦擦泪,写作业去吧,我去找你杨阿姨。
        来到杨旗的面馆,向秀玉见杨旗一个人忙上忙下,顾不上收拾放在餐桌上的饭碗,暂没提还钱的事,先替杨旗收拾碗筷,擦桌子。
        她把碗筷收拾到一个大盆子里,接着就用清水清洗。把一批碗筷洗干净,她才把6块钱掏出来,说:这是我女儿这两天在这里吃饭的钱,请杨姐收下。
        杨旗一见向秀玉掏钱就急眼了,她一急眼,眼泪就在眼里打转转,她说:秀玉妹子,你不能这样,你要是跟姐分这么清,姐就不理你了。
        向秀玉说:杨姐你得理解我,我不能让孩子惯下毛病。
        杨旗说:咱两个,你是谁,我是谁?你的孩子就是我的孩子。自家孩子在这里吃碗面条,我让孩子花钱,我还有一点人心吗!别的我不说,谁让咱姐妹是一样的命呢!
        当着饭馆那么多人,向秀玉没让杨姐说下去。杨姐的丈夫和向秀玉的丈夫是同一场事故遇难的,那场事故死了80多人。提起那场突如其来的事故,向秀玉担心,她们都管不住自己的情绪。向秀玉硬起心肠,把钱放在杨姐面前的灶台上,说:杨姐,孩子的路还长,我不能跟她一辈子。我想让她从小就能够自强,能像别的孩子一样过正常的生活,不能让孩子成为例外,变成可怜虫。这6块钱,你一定得收下。你要是收下,我明天还让孩子来你这里吃饭,你要是不收,我再也不会让孩子到你这里吃饭了。
        杨旗只得妥协,说好好好,这个钱我收下。明天一定还让孩子过来吃饭啊。我这个妹子哟,真是个一根筋哪!
        晚上见到妈妈,喜莲对妈妈说:杨阿姨在面条碗里给我卧了一个荷包蛋我没吃。明天中午我不去杨姨的面馆吃饭了。 (节选自《 人民日报 》,有删改)
        1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3分)
        A、小说语言浅淡而淳朴,传达出的却是深沉而高雅的情怀,加之景物描写和心理道白,更
        让读者感到心灵震撼。
        B、丈夫遇难后,大家总是想方设法给她家送东西、帮助她们,但向秀玉一律委婉谢绝。由
        此说明向秀玉明是个明事理、不愿麻烦人的人。
        C、杨旗看见喜莲来面馆吃面很高兴,还不收她的钱。这说明她喜欢喜莲,还因为她丈夫和
        喜莲的爸爸是同一场事故遇难的。
        D、向秀玉给女儿买午饭的钱时,特别跟女儿交代,要专款专用。这主要是因为她家境贫寒,
        同时也不想让女儿养成不好的习惯。
        E、作者善于在平凡生活中捕捉闪光点,化平凡为不凡,表达了对矿难遗属的同情与关怀。
        作品还体现了一种互助友爱、积极向上的精神。
        12.作者为什么在文中与文末提及瓦斯事故?请简要分析。( 4分)
        13.向秀玉这一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4分)
        14.小说以“清汤面”为题,有主题思想、人物塑造、结构方式等多方面考虑。请任选一个方面,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5分)
        第Ⅱ卷 表达题(49分)
        四、语言文字运用(共9分)
        1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今年“五一”小长假期间,山西中北部的局部地区突然飘起了雪花,最低气温骤降至零
        度,快立夏了竟一寒如此,但这也没影响人们的出游热情。
        B.投桃报李、礼尚往来,是人之常情。在钓鱼岛问题上日本对我国态度如此恶劣,却指望
        我们对他们怎样友好,这怎么可能呢?
        C.我们从网上下载的许多学习资料错误很多,题型陈旧,毫无新意,使用这种残羹冷炙是
        很难保证学习质量的。
        D.根据莎士比亚名著《哈姆雷特》改编的电影《王子复仇记》在我省上映期间,居民万人空巷,都在电影院里欣赏这部杰作。
        1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 陈丹青表示,现在的内地电影人缺少自律、反思精神,缺少冒险内容,因此,大陆影片在
        国际上获大奖的较少。
        B 睡莲之所以能够不被触摸而运动的原因,是因为有一种看不见的神秘力在对它起作用。
        C 白居易故居纪念馆中的唐文化游乐园,按照唐代的风俗设立了马球场、乘骑场等,以便人们感受唐风唐韵。
        D 太原已成为国家“智慧城市”技术和标准的试点城市,即将投入使用的“智能公交”项目将更方便百姓的生活。
        17. 下面的邀请函中有三处不得体,请指出并改正。(3分)
        尊敬的XXX:
        你好!
        我们邀请您和贵公司代表荣幸地参加将于5月1日至5月5日在广州会展中心琶洲展馆举办的“第115届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今年我公司开发了很多新的男鞋款式,相信你方一定会感兴趣。并望借此机会继续谈判新的业务与合作事宜。诚望届时光临!
        顺颂商祺!
        XXX公司
        X月X日
        五、作文(40分)
        18.阅读下面材料,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40分)
        “尔惮于作文,正可借此逼出几篇。”曾国藩曾这样教诲自己的两个儿子,让他们逼一逼自己。他认为“天下事无所为而成者极少,有所激有所逼而成者居其半。”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1.(3分)A(“不须丢开世界”应是“暂时丢开世界”)
        2.(3分)B(“都取材于距今十分久远的时代”错,“都”应是“大
        半”。)
        3.(3分)B( 并不是“平常人”,而是“不平常的人”)
        二、古代诗文阅读(26分)
        (一)(13分)
        4(3分)C(论:判罪、判定)。
        5、(3分)D(②是叙述苏武气绝复息的经过; ③是苏武对自己无罪的辩解; ⑥是卫律逼迫苏武的话)
        6、(3分)D(不是“要斗倒两国君主”,而是“要使两主相斗”)。
        7、(4分)
        ⑴单于很钦佩苏武的气节,早晚都派人问候苏武,而将张胜逮捕监禁起来。(2分:“系”1分,大意1分)
        ⑵背叛主上,离弃双亲,在异族那里投降做奴隶,我要见你干什么?(2分:“畔”1分,大意1分)
        (二)(7分)
        8、(4分)
        拟人。(1分)作者把红梅比作少女,她“酒生微晕”,面如桃花,有雪霜之姿,不流时俗。(2分)作者借外表和心灵俱美的娴雅少女形象表现出红梅的风姿神韵。(1分)
        9、(3分)
        苏轼认为“诗老”的“认桃无绿叶,辨杏有青枝”诗句仅有红梅之形,而无红梅之神。(1分)苏轼借否定“诗老”,说明梅之美在“梅格”:既要有艳如桃杏之形,更要有“孤痩雪霜”高洁脱俗之神。(1分)梅品即人品,红梅的独特“风流标格”,正是词人自我品格的生动写照(托物言志)。(1分)
        (三)(6分)
        10(6分)
        ⑴ 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⑵封狼居胥 赢得仓皇北顾
        ⑶位卑则足羞 官盛则近谀
        (每答出一空给1分,有错别字或多字少字则该空不给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6分)
        11、(3分)答E给2分,答C给1分,其他项不得分。(A小说中没有景物描写;B“向秀玉一律委婉谢绝”,文中无据;D强调专款专用的主要原因应是担心孩子不把钱用在吃饭上,影响发育。
        12、(4分)
        ⑴情节上:暗中交代了向秀玉坚持给钱与杨旗不要钱的原因,使小说波澜起伏。
        ⑵形象上:揭示人物之间的关系,使人物言行更加合理,凸显了向秀玉和杨旗的形象。
        ⑶效果与主旨上:使读者受到灵魂的震撼,产生同情心,加深对主人公美好人格的认识,突出了小说的主旨。
        (答出一点2分,答出两点即得4分,意思对即可。)
        13、(4分)
        ⑴工作认真,业务娴熟:伪装再好的矸石都别想逃过她的目光,工作时有时连饭都顾不上吃。
        ⑵勤劳俭朴,坚强自强:自觉帮杨旗洗碗筷,舍不得花钱买水买饭,勇挑生活重担。
        ⑶明理自尊,教女有方:教育女儿“不能白吃饭”,让她从小就能够自强,养成良好习惯,像别的孩子一样过正常的生活。
        (答对一点2分,答出两点即得4分。)
        14、(5分)。
        观点一:使主题显得集中、深刻。小说写的是两个遇难矿工家属和一个女孩的一段很普通的生活故事,“清汤面”是她们关系中的一个小插曲,以小见大,展示了普通人善良美好、乐观向上的高贵品格。
        观点二:使得人物形象鲜明突出。“清汤面”把两个遇难矿工家庭连接起来,在吃面、还钱等一系列情节中刻画人物,让人们看到生命在承受苦难中依然顽强。
        观点三:使情节结构显得紧凑有序。围绕“清汤面”安排叙事结构,提纲挈领、聚拢人物,使小说中两个家庭的三个人物联系自然,转换自如,收到了平中见奇的效果。
        (观点2分,论述3分。任选一个方面探究即可。)
        四、语言文字运用(9分)
        15、(3分)B(礼尚往来,交往中应当有来有往,也指用相应的方式回报对方。A.一寒如此,竟然贫困到这地步,形容贫困潦倒到极点;C.残羹冷炙,吃剩的饭菜,借指权贵的施舍;D.万人空巷,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里出来。多形容群众参加庆祝、欢迎等盛况。)
        16.(3分)D(A“冒险内容”改为“冒险精神”,搭配不当;B “之所以……的原因,是因为”,句式杂糅;C.“乘骑场等”后面加“娱乐设施”,成分残缺。)
        17. (3分)(1)将”邀请您和贵公司代表荣幸地”改为“荣幸地邀请您和贵公司代表”;(2)将“你方”改为“贵公司”;(3)将“谈判”改为“商谈”或“洽谈”(每点1分)
             

5. 高一第二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学校考查的出发点是测试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由这一出发点可以繁衍出成千上万套试卷习题,下面是我整理的人教版高一第二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希望能帮助你们。
      第Ⅰ卷 阅读题(51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共9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9分,每小题3分)
     悲剧与人生的距离
     悲剧中有人生,人生中不必有悲剧。我们的世界中有的是凶灾险恶,但是说这种凶灾险恶是悲剧,只是在用修辞比譬。悲剧所描写的固然也不外凶灾险恶,但是悲剧的凶灾险恶是在艺术锅炉中蒸馏过来的。
     像一切艺术一样,戏剧要有几分近情理,也要有几分不近情理。它要有几分近情理,否则它和人生没有接触点,兴味索然;它也要有几分不近情理,否则你会把舞台真正看作世界,看《奥瑟罗》会想到自己的妻子,或者老实递消息给司马懿,说诸葛亮是在演空城计!
     悲剧和人生之间自有一种不可跨越的距离,你走进舞台,你便须暂时丢开世界。
     悲剧都有些古色古香。希腊悲剧流传于人间的几十部之中只有《波斯人》一部是写当时史实,其余都是写人和神还没有分家时的老故事老传说。莎土比亚并不醉心古典,在这一点他却近于守旧,他的悲剧事迹也大半是代远年淹的。十七世纪法国悲剧也是如此。拉辛在《巴雅泽》序文里说,“说老实话,如果剧情在哪一国发生,剧本就在哪一国表演,我不劝作家拿这样近代的事迹做悲剧”。他自己用近代的“巴雅泽”事迹,因为它发生在土耳其,“国度的辽远可以稍稍补救时间的邻近”。这是以空间的远救时间的近。莎士比亚也很明白这个道理。他回到本乡本土搜材料时,他心焉向往的是李尔王、麦克白一些传说上的人物,这是以时间的远救空间的近。
     悲剧和平凡是不相容的,而在实际上不平凡就失人生世相的真面目。所谓“主角”同时都有几分“英雄气”。普罗米修斯、哈姆雷特乃至于无恶不作的埃及皇后克莉奥佩特拉都不是你我凡人所能望其项背的,你我凡人没有他们的伟大魄力,却也没有他们那副傻劲儿。许多悲剧情境移到我们日常世界中来,都会被妥协酿成一个平凡收场,不至引起轩然大波,如果你我是俄狄浦斯,要逃弑父娶母的预言,索性不杀人,独身到老,便什么祸事也没有。悲剧的产生就由于不平常人睁着大眼睛向我们平常人所易避免的灾祸里闯。悲剧的世界和我们是隔着一层的。
     这种另一世界的感觉往往因神秘色彩而更加浓厚。悲剧压根儿就是一个不可解的谜语,如果能拿理性去解释它的来因去果,便失其为悲剧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是人类的普遍希望,而事实往往不如人所期望,不能尤人,于是怨天,说一切都是命运。悲剧是不虔敬的,它隐约指示冥冥之中有一个捣乱鬼,但是这个捣乱鬼的面目究竞如何,它却不让我们知道,本来它也无法让我们知道。戏剧在人情物理上笼上一层神秘障,也是惯技。一部《红楼梦》所写的完全是儿女情,作者却要把它摆在“金玉缘”这个神秘的轮廓里。别说什么自然主义或是写实主义,易卜生写的在房子里养野鸭来打的老头儿,是我们这个世界里的人物么?
     悲剧把生活的苦恼和死的'幻灭通过放大镜,射到某种距离以外去看。苦闷的呼号变成庄严灿烂的意象,霎时间使人脱开现实的重压而游魂于幻境,这就是尼采所说的“从形相得解脱”。
     (选自朱光潜《我与文学及其他》,有删改)
     1. 下列对“悲剧与人生之间自有一种不可跨越的距离”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悲剧能反映人生,但是它只是用修辞比喻的形式表现我们世界中的凶灾险恶,因而走进舞台,不须丢开世界。
     B 悲剧所描写的也不外凶灾险恶,由于经过艺术加工,所以,悲剧的内容在时间或空间上大都距离观众的生活较远。
     C 悲剧的主人公有平凡人缺少的英雄气。在实际上不平凡就失人生世相的真面目,悲剧的世界和我们是隔着一层的。
     D 悲剧往往充满神秘色彩,人情物理上笼着一层神秘障,因而让观众觉得剧中世界是另一个世界。
     2.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看《奥瑟罗》会想到自己的妻子”,这是不懂戏剧的不近情理的特点所致,这样是将戏剧和现实世界等同了。
     B 莎士比亚的悲剧故事都取材于距今十分久远的时代,这正体现了悲剧往往有些“古色古香”的特点。
     C 普罗米修斯、哈姆雷特乃至于无恶不作的埃及皇后克莉奥佩特拉,这些凡人难以望其项背的主角们,具有我们没有的伟大魄力和那副傻劲儿。
     D 曹雪芹为《红楼梦》设计“金玉缘”这个神秘的轮廓,可让另一世界的感觉因此而更加浓厚。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无论是戏剧或是其他文学样式,都需要有几分近情理来寻求人生的接触点,也要有几分不近情理以使舞台世界和现实世界有所区分。
     B 傻劲十足的平常人睁着大眼往人们易避免的灾祸里闯,这样就产生了悲剧。俄狄浦斯如果不杀人不娶妻,便能逃开弑父娶母的悲剧。
     C “悲剧把生活的苦恼和死的幻灭通过放大镜,射到某种距离以外去看”一句中的“放大镜”喻指一定的艺术提炼和加工。
     D 正因悲剧把苦闷的呼号变成庄严灿烂的意象,所以悲剧使人“从形相得解脱”,脱开了现实的重压。
      二、古代诗文阅读(共26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13分)
     武,字子卿。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稍迁至栘中厩监。时汉连伐胡,数通使相窥观。匈奴留汉使前后十余辈。天汉元年,武帝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武与副中郎将张胜及假吏常惠等募士斥候百余人俱。
     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虞常在汉时,素与副张胜相知,私候胜,张胜许之。单于怒,召诸贵人议,欲杀汉使者。
     单于使卫律召武受辞。武谓惠等:“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引佩刀自刺。卫律惊,自抱持武。驰召医,凿地为坎,置煴火,覆武其上,蹈其背以出血。武气绝,半日复息。惠等哭,舆归营。单于壮其节,朝夕遣人候问武,而收系张胜。
     武益愈。单于使使晓武,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剑斩虞常已,律曰:“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当死。单于募降者赦罪。”举剑欲击之,胜请降。律谓武曰:“副有罪,当相坐。”武曰:“本无谋,又非亲属,何谓相坐?”复举剑拟之,武不动。律曰:“苏君,律前负汉归匈奴,幸蒙大恩,赐号称王。拥众数万,马畜弥山,富贵如此!苏君今日降,明日复然。空以身膏草野,谁复知之?”武不应。律曰:“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今不听吾计,后虽欲复见我,尚可得乎?” 武骂律曰:“女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汝为见?且单于信汝,使决人死生,不平心持正,反欲斗两主,观祸败。若知我不降明,欲令两国相攻,匈奴之祸,从我始矣。”
     (班固《汉书苏武传》,有删节)
     4.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引佩刀自刺 引:拔出
     B、惠等哭,舆归营 舆:抬,扛
     C、会论虞常 论:讨论
     D、空以身膏草野 膏:肥沃,使……肥美
     5、以下各组句子,全都表明苏武忠贞不渝爱国精神的一组是(3分)
     ①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 ②武气绝,半日复息
     ③本无谋,又非亲属,何谓相坐 ④复举剑拟之,武不动
     ⑤“苏君今日降,明日复然。”武不应 ⑥今不听吾计,后虽欲复见我,尚可得乎
     A、 ①②③ B、②③④ C、 ④⑤⑥ D、 ①④⑤
     6.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苏武入仕顺利,受到重用,他因父荫得官,天汉元年,以中郎将的身份出使匈奴,却因
     副使张胜参与虞常在匈奴的谋反受到牵连。
     B、苏武义不受辱,以死报国,他认为作为使节被扣受审,于节操有亏,又辜负了朝廷的使
     命,因而自杀,后因抢救及时才脱离生命危险。
     C、苏武立场坚定,刚强不屈,他在卫律的威吓、利诱、逼迫面前,爱国之志始终不渝,表
     达了崇高的民族气节。
     D、苏武大义凛然,痛斥汉奸,他不顾个人安危大骂卫律,说他利用单于对他的信任要斗倒
     汉、匈两国的君主,从旁观祸败。
     7.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⑴单于壮其节,朝夕遣人候问武,而收系张胜。
     ⑵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汝为见?
     (二)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8~9题。(7分)
     定风波·红梅 ①
     苏 轼
     好睡慵开莫厌迟,自怜冰脸不时宜。偶作小红桃杏色,闲雅,尚馀孤瘦雪霜姿。
     休把闲心随物态,何事,酒生微晕沁瑶肌?诗老②不知梅格在,吟咏,更看绿叶与青枝。
     【注释】①此词写于苏轼被贬黄州之时。②“诗老”,即宋初诗人石曼卿,他的《红梅》诗中有“认桃无绿叶,辨杏有青枝”之句。
     8、作者主要运用什么修辞手法来表现红梅?请简要分析。(4分)
     9、作者在词中提到“诗老”的用意是什么?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3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⑴满地黄花堆积, , ? (李清照《声声慢》)
     ⑵元嘉草草, , 。 (辛弃疾《永遇乐》)
     ⑶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 。 (韩愈《师说》)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共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16分)
     清 汤 面
     刘庆邦
     向秀玉是一位在装煤楼拣矸石的女工。她的目光是锐利的,对矸石零容忍,伪装再好的矸石都别想逃过她的目光。她对拣矸石在意,对吃饭不是很在意,有空就吃一口,没空就不吃。渴了,她拿起矿泉水瓶子,对着瓶口喝一气水。一瓶矿泉水两块钱,她可舍不得花那个钱。矿泉水瓶子是她拣来的,里边装的是她自己烧开后又放凉的白开水。
     有一天,向秀玉因上班走得匆忙,忘了给上小学三年级的女儿喜莲留饭。她愧疚坏了,也心疼坏了。
     第二天,向秀玉做出了一个决定,中午不再给女儿留饭,每天给女儿3块钱,让女儿到矿街上的小饭店里买饭吃。向秀玉把3块钱装进女儿的口袋后,特别跟女儿交待,这个钱专款专用,不许省下钱不吃中午饭,更不许拿这个钱买别的东西。她问女儿:记住了?女儿点点头,说记住了。向秀玉向女儿建议,最好去杨旗阿姨的小饭店买一碗清汤面吃,听说杨阿姨做的清汤面味道很好,也热乎,一碗清汤面的价钱正好是3块钱。
     中午放学后,喜莲遵照妈妈的建议,到杨阿姨的清汤面馆去买清汤面。杨阿姨一见喜莲,样子有些欣喜,说:这不是喜莲嘛,我的孩子!你妈那个小抠儿,怎么舍得给你钱让你出来买饭吃呢!喜莲还没说话,杨阿姨就指了一个座位,让喜莲坐下,说阿姨马上给你下面吃。
     喜莲掏出3块钱,递向阿姨,说:杨阿姨,给你钱。杨阿姨没有接钱,说:钱你先拿着,等吃了面再给钱。杨阿姨把做好的一碗面端到喜莲面前的小桌上,对喜莲说:汤热,慢慢吃,别烫着。喜莲先尝了一点汤。别看汤是清汤,味道却十分鲜美。一碗清汤面,把喜莲吃得汗津津的,小脸儿都红了。
     吃完了面,喜莲付给杨阿姨钱时,不料杨阿姨说:阿姨不收你的钱,钱你自己留着吧,可以买本买笔。喜莲说:那不行,我妈知道了会吵我的。
     杨阿姨说:你这孩子,回家别跟你妈说嘛。好了,吃饱了就回家吧,别耽误上学。
     喜莲一见到妈妈,就把杨阿姨不收她饭钱的事对妈妈说了,并把3块钱掏了出来。向秀玉没有吵女儿,她心里一沉,马上就明白了怎么回事。自从孩子的爸爸在井下的瓦斯爆炸中遇难后,周围的人对她和她的孩子就不一样了。大家总是找各种理由想方设法给她家送东西。不用说,喜莲去杨旗的面馆吃面,杨旗不收喜莲的钱,也是同情孩子照顾孩子的意思。可是,下雨还水,播种还苗,哪有吃饭不花钱的道理呢!向秀玉又拿出3块钱,和上次给的钱加在一起是6块,口气严肃地对女儿说:你明天中午再去吃饭,一定要把这6块钱一块儿交给杨阿姨。每个人都要吃饭,但不能白吃饭。花自己家的钱买饭,饭吃起来才香。吃个饭连钱都交不出去,这怎么能行呢。
     第二天下午,向秀玉下班回到家,喜莲一见她就哭了,哭得很伤心的样子,一边哭,一边说:妈妈,妈妈,我明天不去外边买饭吃了,中午我不用吃饭了。
     向秀玉一听就知道,喜莲又没有把钱交出去,她说:好了,别哭了,小孩子总是拗不过大人,这事儿也不能全怪你。擦擦泪,写作业去吧,我去找你杨阿姨。
     来到杨旗的面馆,向秀玉见杨旗一个人忙上忙下,顾不上收拾放在餐桌上的饭碗,暂没提还钱的事,先替杨旗收拾碗筷,擦桌子。
     她把碗筷收拾到一个大盆子里,接着就用清水清洗。把一批碗筷洗干净,她才把6块钱掏出来,说:这是我女儿这两天在这里吃饭的钱,请杨姐收下。
     杨旗一见向秀玉掏钱就急眼了,她一急眼,眼泪就在眼里打转转,她说:秀玉妹子,你不能这样,你要是跟姐分这么清,姐就不理你了。
     向秀玉说:杨姐你得理解我,我不能让孩子惯下毛病。
     杨旗说:咱两个,你是谁,我是谁?你的孩子就是我的孩子。自家孩子在这里吃碗面条,我让孩子花钱,我还有一点人心吗!别的我不说,谁让咱姐妹是一样的命呢!
     当着饭馆那么多人,向秀玉没让杨姐说下去。杨姐的丈夫和向秀玉的丈夫是同一场事故遇难的,那场事故死了80多人。提起那场突如其来的事故,向秀玉担心,她们都管不住自己的情绪。向秀玉硬起心肠,把钱放在杨姐面前的灶台上,说:杨姐,孩子的路还长,我不能跟她一辈子。我想让她从小就能够自强,能像别的孩子一样过正常的生活,不能让孩子成为例外,变成可怜虫。这6块钱,你一定得收下。你要是收下,我明天还让孩子来你这里吃饭,你要是不收,我再也不会让孩子到你这里吃饭了。
     杨旗只得妥协,说好好好,这个钱我收下。明天一定还让孩子过来吃饭啊。我这个妹子哟,真是个一根筋哪!
     晚上见到妈妈,喜莲对妈妈说:杨阿姨在面条碗里给我卧了一个荷包蛋我没吃。明天中午我不去杨姨的面馆吃饭了。 (节选自《 人民日报 》,有删改)
     1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3分)
     A、小说语言浅淡而淳朴,传达出的却是深沉而高雅的情怀,加之景物描写和心理道白,更
     让读者感到心灵震撼。
     B、丈夫遇难后,大家总是想方设法给她家送东西、帮助她们,但向秀玉一律委婉谢绝。由
     此说明向秀玉明是个明事理、不愿麻烦人的人。
     C、杨旗看见喜莲来面馆吃面很高兴,还不收她的钱。这说明她喜欢喜莲,还因为她丈夫和
     喜莲的爸爸是同一场事故遇难的。
     D、向秀玉给女儿买午饭的钱时,特别跟女儿交代,要专款专用。这主要是因为她家境贫寒,
     同时也不想让女儿养成不好的习惯。
     E、作者善于在平凡生活中捕捉闪光点,化平凡为不凡,表达了对矿难遗属的同情与关怀。
     作品还体现了一种互助友爱、积极向上的精神。
     12.作者为什么在文中与文末提及瓦斯事故?请简要分析。( 4分)
     13.向秀玉这一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4分)
     14.小说以“清汤面”为题,有主题思想、人物塑造、结构方式等多方面考虑。请任选一个方面,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5分)
      第Ⅱ卷 表达题(49分) 
      四、语言文字运用(共9分) 
     1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今年“五一”小长假期间,山西中北部的局部地区突然飘起了雪花,最低气温骤降至零
     度,快立夏了竟一寒如此,但这也没影响人们的出游热情。
     B.投桃报李、礼尚往来,是人之常情。在钓鱼 岛问题上日本对我国态度如此恶劣,却指望
     我们对他们怎样友好,这怎么可能呢?
     C.我们从网上下载的许多学习资料错误很多,题型陈旧,毫无新意,使用这种残羹冷炙是
     很难保证学习质量的。
     D.根据莎士比亚名著《哈姆雷特》改编的电影《王子复仇记》在我省上映期间,居民万人空巷,都在电影院里欣赏这部杰作。
     1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 陈丹青表示,现在的内地电影人缺少自律、反思精神,缺少冒险内容,因此,大陆影片在
     国际上获大奖的较少。
     B 睡莲之所以能够不被触摸而运动的原因,是因为有一种看不见的神秘力在对它起作用。
     C 白居易故居纪念馆中的唐文化游乐园,按照唐代的风俗设立了马球场、乘骑场等,以便人们感受唐风唐韵。
     D 太原已成为国家“智慧城市”技术和标准的试点城市,即将投入使用的“智能公交”项目将更方便百姓的生活。
     17. 下面的邀请函中有三处不得体,请指出并改正。(3分)
     尊敬的XXX:
     你好!
     我们邀请您和贵公司代表荣幸地参加将于5月1日至5月5日在广州会展中心琶洲展馆举办的“第115届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今年我公司开发了很多新的男鞋款式,相信你方一定会感兴趣。并望借此机会继续谈判新的业务与合作事宜。诚望届时光临!
     顺颂商祺!
     XXX公司
     X月X日
     五、作文(40分)
     18.阅读下面材料,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40分)
     “尔惮于作文,正可借此逼出几篇。”曾国藩曾这样教诲自己的两个儿子,让他们逼一逼自己。他认为“天下事无所为而成者极少,有所激有所逼而成者居其半。”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1.(3分)A(“不须丢开世界”应是“暂时丢开世界”)
     2.(3分)B(“都取材于距今十分久远的时代”错,“都”应是“大
     半”。)
     3.(3分)B( 并不是“平常人”,而是“不平常的人”)
     二、古代诗文阅读(26分)
     (一)(13分)
     4(3分)C(论:判罪、判定)。
     5、(3分)D(②是叙述苏武气绝复息的经过; ③是苏武对自己无罪的辩解; ⑥是卫律逼迫苏武的话)
     6、(3分)D(不是“要斗倒两国君主”,而是“要使两主相斗”)。
     7、(4分)
     ⑴单于很钦佩苏武的气节,早晚都派人问候苏武,而将张胜逮捕监禁起来。(2分:“系”1分,大意1分)
     ⑵背叛主上,离弃双亲,在异族那里投降做奴隶,我要见你干什么?(2分:“畔”1分,大意1分)
     (二)(7分)
     8、(4分)
     拟人。(1分)作者把红梅比作少女,她“酒生微晕”,面如桃花,有雪霜之姿,不流时俗。(2分)作者借外表和心灵俱美的娴雅少女形象表现出红梅的风姿神韵。(1分)
     9、(3分)
     苏轼认为“诗老”的“认桃无绿叶,辨杏有青枝”诗句仅有红梅之形,而无红梅之神。(1分)苏轼借否定“诗老”,说明梅之美在“梅格”:既要有艳如桃杏之形,更要有“孤痩雪霜”高洁脱俗之神。(1分)梅品即人品,红梅的独特“风流标格”,正是词人自我品格的生动写照(托物言志)。(1分)
     (三)(6分)
     10(6分)
     ⑴ 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⑵封狼居胥 赢得仓皇北顾
     ⑶位卑则足羞 官盛则近谀
     (每答出一空给1分,有错别字或多字少字则该空不给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6分)
     11、(3分)答E给2分,答C给1分,其他项不得分。(A小说中没有景物描写;B“向秀玉一律委婉谢绝”,文中无据;D强调专款专用的主要原因应是担心孩子不把钱用在吃饭上,影响发育。
     12、(4分)
     ⑴情节上:暗中交代了向秀玉坚持给钱与杨旗不要钱的原因,使小说波澜起伏。
     ⑵形象上:揭示人物之间的关系,使人物言行更加合理,凸显了向秀玉和杨旗的形象。
     ⑶效果与主旨上:使读者受到灵魂的震撼,产生同情心,加深对主人公美好人格的认识,突出了小说的主旨。
     (答出一点2分,答出两点即得4分,意思对即可。)
     13、(4分)
     ⑴工作认真,业务娴熟:伪装再好的矸石都别想逃过她的目光,工作时有时连饭都顾不上吃。
     ⑵勤劳俭朴,坚强自强:自觉帮杨旗洗碗筷,舍不得花钱买水买饭,勇挑生活重担。
     ⑶明理自尊,教女有方:教育女儿“不能白吃饭”,让她从小就能够自强,养成良好习惯,像别的孩子一样过正常的生活。
     (答对一点2分,答出两点即得4分。)
     14、(5分)。
     观点一:使主题显得集中、深刻。小说写的是两个遇难矿工家属和一个女孩的一段很普通的生活故事,“清汤面”是她们关系中的一个小插曲,以小见大,展示了普通人善良美好、乐观向上的高贵品格。
     观点二:使得人物形象鲜明突出。“清汤面”把两个遇难矿工家庭连接起来,在吃面、还钱等一系列情节中刻画人物,让人们看到生命在承受苦难中依然顽强。
     观点三:使情节结构显得紧凑有序。围绕“清汤面”安排叙事结构,提纲挈领、聚拢人物,使小说中两个家庭的三个人物联系自然,转换自如,收到了平中见奇的效果。
     (观点2分,论述3分。任选一个方面探究即可。)
     四、语言文字运用(9分)
     15、(3分)B(礼尚往来,交往中应当有来有往,也指用相应的方式回报对方。A.一寒如此,竟然贫困到这地步,形容贫困潦倒到极点;C.残羹冷炙,吃剩的饭菜,借指权贵的施舍;D.万人空巷,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里出来。多形容群众参加庆祝、欢迎等盛况。)
     16.(3分)D(A“冒险内容”改为“冒险精神”,搭配不当;B “之所以……的原因,是因为”,句式杂糅;C.“乘骑场等”后面加“娱乐设施”,成分残缺。)
     17. (3分)(1)将”邀请您和贵公司代表荣幸地”改为“荣幸地邀请您和贵公司代表”;(2)将“你方”改为“贵公司”;(3)将“谈判”改为“商谈”或“洽谈”(每点1分)

高一第二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6. 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检测题

    一、基础知识的积累和运用(22分) 
     1、选出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寂寥(liáo) 嘈杂(cáo) 工尺(chě) 伶仃(líng)
     B.瑟缩(sè) 妯娌(zhóu) 荤菜(hūn) 无垠(yín)
     C.酝酿(liàng) 黄晕(yùn) 澄清(chén) 山麓(lù)
     D.隧道(suì) 山岚(lán) 穹隆(qióng) 濡湿(rú)
     2.下列词语书写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司空见贯 心有余季 兴致勃勃 虔诚
     B.孔武有力 棱角分明 力倦神疲 哀悼
     C.喜不自胜 笑容可拘 名负其实 峰拥
     D.旁若无人 汉马功劳 消声匿迹 戏虐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经过大家一番苦心孤诣的开导,他终于明白了团队精神的重要性。
     B.十年不见了,老李激动地对我说:“我俩真是有缘啊,这是我们第三次萍水相逢了!”
     C.经过严谨的论证和长期的测试,董事长心血来潮地决定:新产品于下个月投放市场。
     D.读完《地震自救手册》后,大家恍然大悟:原来学会自救可以躲过许多灾难。
     4.下列句子中,选出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有没有坚定的意志,是一个人在事业上能够取得成功的关键。
     B.中学生是学习的重要阶段。
     C.北京博物院展出了新出土的两千多年前的文物。
     D.我们听到的是欢乐的歌声和愉快的笑容。
     5.选出依次填入下面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世间许多平凡之辈,都拥有一些小小的优点, 由于自卑等原因常常被忽略了, 不要说是一点点地放大它了。每个平淡无奇的生命中,都蕴藏着一座丰富的金矿, 肯挖掘,沿着它 会挖出令自己都惊讶不已的宝藏……
     A.而且 所以 即使 也 B.而且 更 只要 也
     C.但是 所以 即使 就 D.但是 更 只要 就
     6、文学常识连接无误的一项是( )(2分)
     A.《风筝》——鲁迅——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政治家
     B.《卖油翁》——欧阳修——唐代政治家、文学家
     C.《世说新语》——刘义庆——南朝宋文学家
     D.《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刘禹锡——唐代著名诗人
     7. 默写填空。(每空1分,共7分)
     ⑴沉舟侧畔千帆过,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⑵ ,只缘身在最高层。(《登飞来峰》)
     ⑶会当凌绝顶, 。(《望岳》)
     ⑷《论语》六则中阐述学习与思考辨证关系的句子是 , 。
     ⑸毕业了,你和好友将天各一方,好友非常伤感,这里,你可以借用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 , 。”这两句名言来劝慰他。
     8、同学们,你们都看过中国古典四大名著《西游记》吗?它里面有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如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唐僧等,你最喜欢哪个人物?请说说你的理由。3分
      二、现代文阅读(共26分) 
     (一)(12分)
     【甲】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 ,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 着一层薄烟。树叶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地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 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 的,在雨里静默着。
     【乙】我特别喜欢夏天。夏天,大地山川.—片壮绿,它使人想起那蓬蓬勃勃的青春,想起那如火如荼的年华!夏天,根在创造,叶在创造,花在创造,动物在创造,人类在创造,大自然的一切生灵都在创造——为了秋的果实,他们不惜献出自身的一切。在这令人崇敬的创业季节里,有血汗与骄阳的拼搏,有创造与给予的欢欣;只有在这个季节里,热与凉、动与静、艰苦与欢乐、奋斗与享受,才会这般对立,又这般调和!人生要能如夏天一样进取与创造,该有多好!
     【丙】我常爱作秋天的思索。我想,秋天是明净的,秋水长天,明月清风,它让人们舒怀畅神,心旷神怡。秋天是忠实的,人们付出多少汗水和智慧,它就给人们多少收获。秋天是丰盛的,它充盈的笑声让人们久久萦怀。秋天是严峻的`,它把一切枯枝败叶、虚浮矫饰清理得干干净净。秋天更是勤勉的,它让人们从一次的收获想到永久的收获.从而不懈地在秋光秋色中忙碌着耕耘春天、播种未来!秋天,给予我太多的思索。
     【丁】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儿,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象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嫩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9.文中划线处应填哪组词语最恰当( )2分
     A.脑 笼 撑 疏疏 B.脑 笼 撑 疏疏
     C.恼 笼 友 疏疏 D.恼 胧 打 梳梳
     10.下列语句从不同角度写出了春雨的特点,请用恰当词语把春雨的特点概括出来,写在括号内。3分
     A.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 )
     B.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 )
     C.人家的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
     11.在乙段抒写夏天的文字中,作者所要突出的主题是:2分
     _________________。
     12.在丙段写秋的文字中,开头和结尾的句子大致相同,这种写法叫做____________2分
     13.丁段写冬的文字,在写景的顺序上,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14.丁段开头说:“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结尾说:“就是下小雪吧……”这下小雪的“妙”处是:                (   )2分
     A.小雪可以给小山穿上“花衣”。
     B.小雪可以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
     C.小雪可以点缀得那些小山更加秀美。
     D.小雪可以反射出小山的各种色彩。
     (二)藏起母亲的秘密(14分)
     母亲病了,在特别繁忙的工作中倒下,住进了医院,卧床不起。远在故乡的姥姥知道了,爱女心切,立即拖着臃肿的身体,从千里之外的南方小城心事焦灼地赶来看望母亲。
     母女俩阔别已久,待病床前见面时,居然相拥而哭,惹得旁人也掉了眼泪,也被感动了。
     姥姥开始不停的嘘寒问暖,唠唠不停,手也不停交互揉搓着,可见她心中的急切。
     她问母亲:“你到底感觉如何,气色这么不好?”
     母亲微笑着说:“感觉还好,就是没有什么食欲,米饭都不想吃。”
     姥姥急了,说:“孩子,不吃东西怎么行呀?你想想到底想吃点什么?”
     母亲诡秘地笑了:“其实我就想吃你包的芹菜饺子了。”
     姥姥顿时微笑起来,仿佛终于找到治病的良方,拍膝而起,说:“好!我去给你包,你小的时候最喜欢吃的就是芹菜饺子!”
     说完便起身拉我回家,和面包饺子去了。
     在家里和面包饺子的时候,姥姥不让我插手,因为我向来不进厨房,她怕我坏了她的好事。我在厨房门口,悄悄看着,姥姥包得极为细心,搓揉扭捏间,老泪轻流,看得我心事阑珊。
     一个多小时后,芹菜饺子终于做好了,个个饱满鲜香,姥姥将它装进保温饭盒,扯着我就匆匆出门了。姥姥一路上步子走得很急,巍巍颤颤的,我知道她定然是怕饺子凉了!
     到医院的时候,母亲见着饺子就高兴起来,仿佛犯馋很久了。连忙伸手去接,却忽然想起自己的手脏,于是要外婆去打点水回来洗手,外婆自然起身去了。刚去一会,母亲又对我说:“儿子,这离卫生间有点远,去帮帮外婆端水。”于是我也去了。
     把外婆接回来的时候,我们忽然看见母亲已经吃开了。母亲笑着说:“嘴巴实在馋了,干脆吃了。”我看母亲的饭盒,里面只剩三两个饺子了。姥姥责骂她还是那样嘴馋,脸上却浮起笑容,因为母亲终于还是吃下东西了。
     接下来的几餐,母亲依然病重,但食欲却变好了,总是把姥姥包的饺子吃个精光。
     第二天晚上,我留下来陪母亲。母亲在一旁看书,而我坐在桌前写东西。
     此间,一个不小心,笔掉在了地上,滚进了母亲的病床底下,于是伸手去摸,笔没摸到,却摸到一袋东西。拖出来一看,我满脸惊讶,竟然是一大袋饺子。
     我连忙问母亲怎么回事,母亲叫我塞回去,红着脸说:“待会你拿去扔了,不要让姥姥看见了。”
     我问:“饺子你都没吃呀?”
     母亲叹气说:“我点滴食欲都没有,哪吃得下呀?不要让姥姥知道了,她知道我没有吃,会很担心的。”
     “你没食欲,那你还叫姥姥包饺子干什么?”
     “你姥姥千里迢迢来照顾我,要是帮不上忙,眼睁睁地看我生病,会很伤心的。知道不?”
     我顿时被母亲的话震撼了,终于醒悟过来:原来母亲让姥姥包饺子却又用心良苦地深藏起来,居然只是成全老人的一番爱意,减轻老人担心而已。
     我提着一袋沉甸甸的饺子来到病房后院,扬手一挥,饺子被隐没在黑色的夜里。秘密已经被我藏起来了,但是我知道有一种沉甸甸深藏心底的爱意,却永远挥之不去。
     15.概括这篇故事的主要内容:(不超过30字)(3分)
     16.母亲让姥姥包饺子却又把饺子藏起来。她为什么要这样做呢?(2分)
     17.下面这段文字是文章的一个片断,仔细阅读后,请联系全文思考:这段文字能否从文中删去?为什么?(3分)
     到医院的时候,母亲见着饺子就高兴起来,仿佛犯馋很久了。连忙伸手去接,却忽然想起自己的手脏,于是要外婆去打点水回来洗手,外婆自然起身去了。刚去一会,母亲又对我说:“儿子,这离卫生间有点远,去帮帮外婆端水。”于是我也去了。
     18.谈谈你对文中结尾的理解。(3分)
     19.从小家长、老师都在教育孩子要诚实,而文中的“我”的母亲及“我”都做了不够诚实的事。对此您是如何理解的?(3分)
      三、古诗文阅读(22分) 
     (一)(17分)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 !”
     20、注音。(1分)溯( )湍( )属( )
     2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2分)
     ①或王命急宣: ②良多趣味:
     ③晴初霜旦: ④故渔者歌曰:
     22、指出下列语句中“绝”字的不同意思。(3分)
     ①沿溯阻绝( ) ②绝巘多生怪柏( ) ③哀转久绝( )
     23、请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语句。(1分)
     24、指出选文中的通假字:“ ________”通“ ________”。意思是 。(2分)
     25、指出下列各句的修辞方法。(2分)
     ①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
     ②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
     26、用原文回答下列问题。(2分)
     ①侧面表现夏季江水流急的句子是
     ②写出俯视江中所见,动静相生,色彩各异的句子是
     27、结合具体语境说说加点词语“飞漱”使用的妙处。(2分)
     28、上文第三段主要抓住 的特点,写出了三峡秋景的凄清,作者在文末引渔歌作结,其作用是(2分)
     (二)诗歌赏析(5分)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扬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29、这首诗的作者________,________代诗人,(2分)
     30、请从修辞、情感等方面说说“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这两句诗的妙处。(3分)
     答:
      四、作文(50分) 
     每位考生都有自己生活的家乡,养育自己的父母,教育自己的老师,学习成长的朋友和集体(学校、班级、小组)。请你从中选取一个方面,把题目《我爱我的_________________》填补完整,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记叙文。

7. 高一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语文的试卷及答案

    一、(本题有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炽热(zhì) 嗔怒(chēn) 牲醴(lǐ) 舞榭歌台 (xiè)
     B.惦记(diàn) 媛女(yuàn) 霎时(shà) 管弦呕哑(yā)
     C.冥迷(míng) 滇池(diān) 放诞(dàn) 妃嫔媵嫱(bīn)
     D.纨袴(wán) 炮烙(pào ) 惴惴(zhuì) 毛骨悚然(sǒng)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锱铢 痉孪 舷梯 天理昭彰
     B.草芥 绻缩 纶巾 拾级登梯
     C.缦立 料峭 覆盖 山清水秀
     D.挪动 袅娜 亭榭 标炳千古
     3.下面句子横线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每年金秋时节,人们总会将螃蟹作为天赐美食,与家人或朋友共同 。
     ②清晨,日出山坳,一个由20多个青年组成的 训练队开始了一天的训练。
     ③他到处 大梨、大石榴,拿去和别的教授的孩子比赛。
     A.受用 功夫 搜罗 B.享用 工夫 收集
     C.受用 工夫 收集 D.享用 功夫 搜罗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一项是( )
     A.在这部新作品里,他对几个人物的描摹和刻画真是有声有色,细致入微,使读者产生了具体、真切的印象和感受。
     B.不少大学毕业生在就业时采取了“先找个窝,再做选择”的权宜之计,这种做法是我国特定的社会转型时期的产物。
     C.春节长假期间,《西游记之大闹天宫》和《爸爸去哪儿》在各大影院的放映排名指数等量齐观,并遥遥领先于其他几部影片。
     D.截至1月26日,中国公安会同亚非有关国际组织倾巢出动,在全球范围内打击了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的违法犯罪活动。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日前,全国出现了多起大面积的雾霾天气,如何有效遏制雾霾天气不频发已成为各地的热点话题。
     B.有些同学读书迷信权威,对文本的理解不是建立在对文本深悟、慢泡、细嚼的基础上,而是轻松地做了权威的奴隶。
     C.百合网推出“逼婚”广告的初衷是为了鼓励单身人士珍惜亲情,相信爱情,打破各种自我否定的心灵束缚。
     D.很多人在讨论索契冬奥会开幕式五环失误的事,不少商家却从中看到了商机,注册了以四环加雪绒花为图案的商标。
     6. 在下面句子中的横线处填入句子,语序正确的一项是
     “大道春风快马,壮志好梦宏图”是马年春节的一幅对联。此联由三对用形容词与名词构成的两字词语组成,其间既没有动词也没有虚字相接,读之节奏明快, 。上联由古人“古道西风瘦马”脱化而来,在替换了三个形容词之后,全句顿生 之态。“大道”既指人间的道路,又喻 之途;“春风”寓迎春之意;“快马”即点明了 这一主题。下联笔锋一转,一幅“民族复兴, ”的壮美景象跃然纸上。全联紧扣时代脉搏,辞简意新,激人奋进。
     ①昂扬奋发 ②畅达有力 ③国人追梦 ④社会发展 ⑤马年将至
     A.②①④⑤③ B. ②③④①⑤ C. ①④②⑤③ D. ①④②③⑤
     7.青年志愿者在节假日上街宣传交通安全,下列作为交通警示语不得体的一项是
     A.想想你我他,交规记心上。
     B.酒驾!毒驾!警惕生命遭绑架!
     C.红灯停,绿灯行,文明驾驶,关爱生命。
     D.同志哥,安全奖励你休想,违章罚款没商量!
     8.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 B.如高沙,常恐无辜死
     C.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 D.非常之谋难于猝发
     9. 下列各句的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洎牧以谗诛
     A.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 B.戍卒叫,函谷举
     C.缙绅而不能不易其志者 D.秦人不暇自哀
     10. 对《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一句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以廉颇自比,表明自己虽老,但不忘为国效力的壮志。
     B.作者借廉颇的故事,表达自己得不到朝廷重用的愤懑心情。
     C.表达当时再也找不到像廉颇这样的大将而产生的痛惜心情。
     D.怀念廉颇,吊古伤今,在结尾处渲染出了悲壮苍凉的氛围。
      二、(本题有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2题。 
     缎类服饰在《红楼梦》中出现频率之高,花色品种之丰富,在丝绸织物中当属首位。缎的质地较厚,由于丝线交织的特殊结构,其中的一面具有平滑光泽的效果,所以在《红楼梦》中又极其形象地称之为“闪缎”。《红楼梦》中丫鬟媳妇穿的背心的通用面料是青缎,这是一种黑色的普通缎料,运用最广泛。另外,青缎也是制靴的主要面料,据《清稗类钞》载,“靴之材,春夏秋皆以缎为之,冬则以建绒”,第三回中贾宝玉脚蹬的靴子就是“青缎粉底小朝靴”。《红楼梦》中多次提到蟒缎,如宝玉身着“秋香色立蟒白狐箭袖”,北静王穿“江牙海水五爪龙白蟒袍”,贾母的屋内陈设有金钱蟒缎靠垫、引枕和大条褥等套具等。第五十六回,江南甄府送给贾府的礼物中也有“上用的妆缎、蟒缎”,蟒缎是妆缎中织有龙蟒纹的一种。据《关于江宁织造曹家档案史料》记载,雍正三年三月十五日内务府奏折中,有皇帝用满地风云龙缎、大立蟒缎等名目。可见蟒缎属于高档富贵的服饰用料,非普通人家所能享用。
     妆缎就是妆花缎,是元明清以来宫廷专用丝织品,在当时是“上用缎匹”的一种,也称为云锦。据清孙佩《苏州织造局志》卷七载,上用缎匹品制繁多,其中妆缎有五爪大龙满妆、葫芦团龙妆,团龙火焰圈有云妆、纯圆金团龙金焰圈无云妆等,蟒缎有四爪大蟒缎,圆金四则团蟒等。曹家历任江宁织造达60年之久,曹雪芹对于上用缎匹极为熟悉。据南京云锦研究所编写的《云锦简介》:“妆花和织金锦,是南京传统丝织品工艺中具有代表性的两个品种。明清以来,妆花和织金锦在御用贡品中享有很高的声誉。自帝王后妃的御用服饰,到宫廷帷幔垫榻的装饰;从内廷书画、寺庙佛经的装潢,到对外国君臣使节的赠赏,都大量地使用这两个品种。”《红楼梦》中,曹雪芹栩栩如生、如数家珍地描绘的雍容华贵的云锦服饰,出现在2003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会上,主持人倪萍、周涛、朱军、李咏等,身着用南京云锦制成的礼服,为亿万观众所瞩目。目前,南京云锦已被列为中国向联合国科教文卫组织推荐的“世界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五个候选项目之一,因其完全符合代表一种独特艺术成就的标准,有望继昆曲后,成为中国又一“世界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
     洋缎在书中也屡有出现,第三回中,王熙凤初见黛玉时上穿“大红洋缎窄裉袄”,宝玉则穿着“石青起花八团倭缎排穗褂”。洋缎就是倭缎,据《天工开物》记载,倭缎系日本国织造,后漳、泉海滨一带仿造,《大清会典》记载有江宁织造局每年织倭缎六百匹。倭缎只被贵族服用,与平民无缘。
     11.下列关于“妆缎”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妆缎就是妆花缎,也称为云锦。元明清时,妆缎是宫廷专用丝织品,主要用于御用服饰。
     B.贾宝玉穿的“秋香色立蟒白狐箭袖”,北静王穿的“江牙海水五爪龙白蟒袍”都属于妆缎服饰。
     C.《关于江宁织造曹家档案史料》和清朝孙佩的《苏州织造局志》中都有关于“妆缎”的记载。
     D.妆花和织金锦是南京云锦中具有代表性的两个品种,在明清以来的御用贡品中享有很高的声誉。
     12.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红楼梦》中出现频率最高、花色品种最丰富的服饰是缎类服饰。
     B. 青缎的主要用途是制靴,春夏秋穿的靴子主要是用青缎制作的。
     C. 蟒缎服饰为帝王后妃、达官贵族所享用,并不是普通平民可以享用的。
     D. 缎的种类十分丰富,《红楼梦》出现较多的是闪缎、青缎、妆缎、蟒缎、洋缎。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语段,回答13—15题。 
     ①嗟乎!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且矫诏纷出,钩党之捕遍于天下,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于猝发。待圣人之出而投缳道路,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
     ②由是观之,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而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是以蓼洲周公忠义暴于朝廷,赠谥褒美,显荣于身后;而五人亦得以加其土封,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凡四方之士无不有过而拜且泣者,斯固百世之遇也。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则尽其天年,人皆得以隶使之,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故余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选自《五人墓碑记》)
     1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素不闻诗书之训 训:教训
     B.而又有剪发杜门 杜:关闭
     C.非常之谋难于猝发 猝:立即
     D.忠义暴于朝廷 暴:显露,表彰
     14.下列句中“于”字意义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 )
     A.是以蓼洲周公忠义暴于朝廷
     B.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
     C.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
     D.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
     15.对选文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把大阉之乱时缙绅变志之人与五人“激昂大义,蹈死不顾”对比,突出五人慷慨勇毅。
     B.“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通过这一设问说明五人之死,重于泰山。
     C.作者看来,修大墓,立碑刻名,使志士跪拜流泪,是百代难得的际遇,比周顺昌还要荣耀。
     D.选文最后一句,揭示了作记的缘由和目的,歌颂“五人”的高尚品格。
     试 卷 Ⅱ (55分)
      三、(本题有3小题,共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
     祝福(节选)
     我因为常见些但愿不如所料,以为未必竟如所料的事,却每每恰如所料的起来,所以很恐怕这事也一律。果然,特别的情形开始了。傍晚,我竟听到有些人聚在内室里谈话,仿佛议论什么事似的,但不一会,说话声也就止了,只有四叔且走而且高声的说:
     “不早不迟,偏偏要在这时候,——这就可见是一个谬种!”
     我先是诧异,接着是很不安,似乎这话于我有关系。试望门外,谁也没有。好容易待到晚饭前他们的短工来冲茶,我才得了打听消息的机会。
     “刚才,四老爷和谁生气呢?”我问。
     “还不是和祥林嫂?”那短工简捷的说。
     “祥林嫂?怎么了?”我又赶紧的问。
     “老了。”
     “死了?”我的心突然紧缩,几乎跳起来,脸上大约也变了色。但他始终没有抬头,所以全不觉。我也就镇定了自己,接着问:
     “什么时候死的?”
     “什么时候?——昨天夜里,或者就是今天罢。——我说不清。”
     “怎么死的?”
     “怎么死的?——还不是穷死的?”他淡然的回答,仍然没有抬头向我看,出去了。
     然而我的惊惶却不过暂时的事,随着就觉得要来的事,已经过去,并不必仰仗我自己的“说不清”和他之所谓“穷死的”的宽慰,心地已经渐渐轻松;不过偶然之间,还似乎有些负疚。晚饭摆出来了,四叔俨然的陪着。我也还想打听些关于祥林嫂的消息,但知道他虽然读过“鬼神者二气之良能也”,而忌讳仍然极多,当临近祝福时候,是万不可提起死亡疾病之类的话的;倘不得已,就该用一种替代的隐语,可惜我又不知道,因此屡次想问,而终于中止了。我从他俨然的脸色上,又忽而疑他正以为我不早不迟,偏要在这时候来打搅他,也是一个谬种,便立刻告诉他明天要离开鲁镇,进城去,趁早放宽了他的心。他也不很留。这样闷闷的吃完了一餐饭。
     16.解释“我因为常见些但愿不如所料,以为未毕竟如所料的事,却每每恰如所料的起来,所以很恐怕这事也一律”这句话的意思。(2分)
     17.短工对祥林嫂之死的态度如何?说明了什么?(3分)
     18.我和四叔隔阂很重,可以从哪里看出来?(3分)
      四、(本题有4小题,共17分) 
     19.翻译下列句子。(3小题,共8分)
     (1)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2分)
     (2)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3分)
     (3)不得已,变姓名,诡踪迹,草行露宿,日与北骑相出没于长淮间。(3分)
     20.根据课文内容填空。(4小题,共4分)
     (1)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 。 (朱自清《荷塘月色》)
     (2)歌台暖响, ;舞殿冷袖,风雨凄凄。 (杜牧《阿房宫赋》)
     (3)人间如梦, 。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4)四十三年,望中犹记,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21.请将下列文学常识补充完整。(2分)
     《林黛玉进贾府》中,贾母问黛玉念何书,黛玉道:“只刚念了‘四书’。”“四书”指的是 、 、《大学》、《中庸》,是儒家的经典书籍。
     22.根据下列材料,用简洁的语言,解释材料中“拼”的含义。(15个字以内)(3分)
     眼下,“拼生活”成为一种社会时尚。它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拼房”——1500元人民币的房租分成三份,每人都能省下一大笔钱;“拼卡”——一起到商场买东西,优惠卡、购物返券各取所需,赚商家的钱;“拼杂志”——你买《ELLE》,我买《瑞丽》,交换着看……从这些例子中,我们大致可以推断出“拼”在这里的含义。
     “拼”: □□□□□□□□□□□□□□□
      五、作文(30分) 
     23. 请以“与我有关”为题写一篇文章,你可以讲述故事,抒发情感,也可以发表见解。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②写成记叙文或议论文。③不少于700字。④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B(炽(chì)热,妃嫔(pín)媵嫱, 炮(páo)烙)
     2.C(A.痉挛B. 蜷缩D. 彪炳千古)
     3.D(语境强调食用某种东西,用“享用”,“受用”指得到好处,身心舒服,更强调一种心理感受。“工夫”主要指时间,语境中为练武的意思,用“功夫”。“收集”强调一个由散到聚的过程。“搜罗”主要有一个到处寻找的过程,强调为之所付出的努力。)
     4.B(A.有声有色:形容说话或表演精彩生动。这里应用“绘声绘色”。 C.等量齐观:指不管事物间的差异,同等看待。不合语境。D.倾巢出动是贬义词语,不能形容正义行为。)
     5.D(A.不合逻辑,“有效遏制雾霾天气不频发”否定不当,“不”去掉;B.语序不当,应为“慢泡、细嚼、深悟”;C“初衷是为了”杂糅。)
     6.A 7.D 8.B 9.B 10.C
     11.A (“主要用于御用服饰”不对)
     12.C (A原文说“在丝绸物中当属首位”;B原文说“青缎也是制靴的主要面料”,并没有说“青缎的主要用途是制靴”,两者语意有明显区别;D项中,缎也称闪缎,不能把“闪缎”说成是缎的种类之一。另外,蟒缎是妆缎中的一种,两者不宜并列。)
     13.A (“训”是“教诲”的意思)
     14.D (于:介词,向。其余三项均为介词,在。)
     15.C (“比周顺昌还要荣耀”之说无据。)
     16.希望事情不要如自己所料的那样发生,但总是会发生。这里担心祥林嫂会死的预感会灵验。
     17.从“简捷”“始终没有抬头”“淡然”等可以看出短工对祥林嫂的死漠不关心,将它看做很平常的一件事情。(1分)说明了人心的冷漠,短工和祥林嫂是属于同一个阶层的人物,祥林嫂的死也激发不起他的同情,说明当时的世界已经能够冷漠到无以复加的地步。(2分)
     18.从吃饭时冷冰冰的氛围;(1分)“我”不敢问四叔祥林嫂的情况;(1分)“我”要离开,四叔也不很留(1分)等叙述中可以看出。
     19.(1)“亦以明死生之大”1分,“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1分。
     (2)“苟以天下之大”1分,“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1分,“是又在六国下矣”1分。
     (3)“不得已,变姓名”1分,“诡踪迹,草行露宿”1分,“日与北骑相出没于长淮间”1分。
     20.(1)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2)春光融融;(3)一尊还酹江月;(4)烽火扬州路
     21.《论语》《孟子》
     22.为节约用度而合伙做某事。(本题将压缩语段与新词理解结合起来考查。推敲材料中带有“拼”的例子,可以看出:“拼”的目的是为了省钱,“拼”的方法是几个人合伙做某事。)

高一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语文的试卷及答案

8. 高二下学期的语文测试卷

    高二语文下学期语文测试卷 
     一、(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
     1、下面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贾大山对家乡历史的来龙去脉了如指掌,初来乍到的主席,在不长时间内也能对本土文化说古论今、谈笑自若,着实让他刮目相看。
     B、时光的踪迹,蹉跎岁月留下的光环,仍在那永恒的记忆中蓬荜生辉。随手翻开相册,从那发黄的快要看不清的照片中,来寻找那曾经的足迹。
     C、承载着“启智求真,修身立德”重任的教师,只有当自身成为了一个勇于承担道义的人、一个善于开拓进取的人、一个乐于知恩图报的人,才能够耳濡目染,塑造出德才兼备的一代代新人。
     D、几位从一线退下的老干部,对当今不良的社会风气很是看不顺眼,整天慨叹着人心不古,世风日下。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对于市福利院接收弃婴的能力远超过预期已达到极限这个问题上,广州市福利院院长徐久宣布:从今天起,市福利院“婴儿安全岛”暂停试点。
     B、用制度阳光穿透不当行为之霾,通过制度管权管事管人,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根本要求,是公共权力纯洁性的基本手段。
     C、著名画家齐白石的鸿篇巨制《山水十二条屏》亮相北京保利艺术馆。该组作品是白石老人风格转型期里最具代表性的山水作品,也是目前可流通的尺幅最大的齐白石山水十二条屏。
     D、近年来,原创剧本少、主题雷同、过度追求票房和频遭盗版等原因,将导致中国电影的发展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 。 , , 。印度洋海平面局部比澳大利亚海岸的西太平洋海平面低190米。原因是地球内部旷日持久的岩石熔化和不规律的漂流。
     ①重力小的地区凹陷比较明显
     ②它像一只巨大的土豆一样有很多凹陷和凸起
     ③不均匀的地心引力使地球上各个地方受到不同的引力
     ④地球也不会是圆的
     ⑤即便人们使所有的山脉和海盆都变平
     ⑥而凸起的地方地心引力特别高
     A.③②①⑤④⑥ B.③①⑤④②⑥
     C.⑤③④②⑥① D.⑤④②③①⑥
     二、本大题7小题,共3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8小题。
     诸葛恪传(节选)
     诸葛恪字元逊,瑾长子也。少知名,弱冠拜骑都尉。
     恪父瑾(字子瑜)面长似驴,孙权大会群臣,使人牵一驴入,长检其面,题曰“诸葛子瑜”。恪跪曰:“乞请笔益两字。”因听与笔。恪续其下曰:“之驴。”举座欢笑。乃以驴赐恪。他日复见,权问恪曰:“卿父与叔父孰贤?”对曰:“臣父为优。”权问其故。对曰:“臣父知所事,叔父不知,以是为优。”后蜀使至,群臣并会,权谓使曰:“此诸葛恪雅好骑乘,还告丞相,为致好马。”恪因下谢,权曰:“马未至而谢何也?”恪对曰:“夫蜀者陛下之外厩,今有恩诏,马必至也,安敢不谢?”恪之才捷,皆此类也。会逊卒,恪迁大将军。
     初,权黄龙元年迁都建业。二年筑东兴堤遏湖水。后征淮南,败,以内船,由是废不复修。恪于建兴元年十月会众于东兴,更作大堤,左右结山侠筑两城,各留千人,使全端、留略守之,引军而还。魏以吴军入其疆土,耻于受侮,命大将胡遵、诸葛诞等率众七万,欲攻围两坞,图坏堤遏。恪兴军四万,晨夜赴救。遵等敕其诸军作浮桥度,陈于堤上,分兵攻两城。城在高峻,不可卒拔。恪遣将军留赞、吕据、唐咨、丁奉为前部。时天寒雪,魏诸将会饮,见赞等兵少,而解置铠甲,不持矛戟。但兜鍪刀楯,倮身缘遏,大笑之,不即严兵。兵得上,便鼓噪乱斫。魏军惊扰散走,争渡浮桥,桥坏绝,自投于水,更相蹈藉。获车乘牛马驴骡各数千,资器山积,振旅而归。
     恪遂有轻敌之心,以十二月战克,明年春,复欲出军。诸大臣以为数出劳众,同辞谏恪,恪不听。于是违众出军,大发州郡二十万众,百姓骚动,始失人心。
     (选自《三国志.诸葛恪传》有删节)
     4.对下列甸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乞请笔益两字 益:增加
     B、城在高峻,不可卒拔 卒:最终
     C、与三人而为四,死不恨矣 恨:遗憾 《徐霞客传》
     D、名浮于实 浮:超过 《子刘子自传》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A、魏以吴军入其疆土 少以父任 《苏武传》
     B、夫蜀者陛下之外厩 众未之知 《子刘子自传》
     C、引军而还 负笈而去 《徐霞客传》
     D. 魏以吴军入其疆土 其一人夜亡 《苏武传》
     6.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与其他三项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 恪兴军四万 B. 为致好马
     C.麾下骑从者八百余人 《项羽本纪》 D. 寅尝以倪云林画卷偿搏进三千《徐霞客传》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诸葛恪在小的时候就很有名声,二十岁就授予骑马都尉的官职,这说明他从小就才学出众。
     B、孙权命人在驴脸上写着“诸葛子瑜”字样的长标签,是玩笑之举,诸葛恪凭借聪明才智获得了这头驴。
     C、魏国认为诸葛恪所修东兴堤坝以及两城侵犯了他们的疆土,于是命大将引兵来攻,最终失败而归。
     D、吴军诸将见留赞等人兵少,便不以为意,于是脱掉铠甲,也不拿矛、戟等长兵器,结果被打败了。
     8.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10分)
     (1)会逊卒,恪迁大将军。(3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日复见,权问恪曰:“卿父与叔父孰贤?”(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诸大臣以为数出劳众,同辞谏恪,恪不听。(4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
     玉楼春?和吴见山韵
     
     阑干独倚天涯客。心影暗凋风叶寂。千山秋入雨中青,一雁暮随云去急。
     霜花强弄春颜色。相吊年光浇大白①。海烟沈处倒残霞,一杼鲛绡和泪织。
     【注】①大白,酒名。
     (1)请合理补充相关成分,说说“霜花强弄春颜色。相吊年光浇大白”的意思。(2分)
     (2)联系全词,说明首句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4分)
     10、默写题(共8分,每空1分)
     (1)东南形胜,江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参差十万人家。《望海潮》
     (2)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鹧鸪天》
     (3)_____________,水陆罗八珍,果擘洞庭橘,_____________。《轻肥》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无题》
     三、本大题4小题,共14分。
     乐坛“神曲”频出,是创新还是雷人?
     上官云
     日前,一首名为《狐狸叫》的歌曲进入中国网友的视线,并迅速受到热捧。在这首歌曲的配套MV中,歌手用无厘头的唱腔演绎了狐狸叫声的多种版本。此前,如《忐忑》、《江南Style》也因其强烈的节奏感纷纷走红,并被网友统一称为“神曲”。这些歌曲在走红的同时引发不少争议,科幻作家郑重就曾表示,这样的歌毫无生命力可言。人们纷纷质疑,“神曲”到底是音乐形式的创新还是雷人?
     “神曲”的风行,大致以歌曲《忐忑》的出现为标志。2010年,龚琳娜的《忐忑》引起了人们的注意。这曲《忐忑》并无歌词,全部为“啊啊啊啊哦,啊啊啊啊哦额……”的演唱方式,节奏变化多端,并配以歌手夸张的面部表情,从而被网络赋予娱乐色彩,广大网友称之为“神曲”。
     在《忐忑》风靡乐坛之后,又出现了更多的“神曲”。2017年夏天,一首《江南Style》以极强的节奏感配合“骑马舞”,让来自韩国的“鸟叔”声名远扬。
     而在2013年即将结束时,据《广州日报》报道,在国外视频播放网站上,一曲《狐狸叫》只用了30天的时间就突破了1亿点击量,打破鸟叔《江南Style》52天的纪录。在《狐狸叫》的MV中,一群舞者演绎狐狸叫声的多种版本,多为不断重复的拟声词汇,如“铃-叮-叮-叮-叮格铃格叮”、“哇-啪-啪-啪-啪-啪-泡”等。
     就在不久前,龚琳娜又推出串烧戏曲名段的升级版《忐忑》,这首歌曲似乎很快得到认可,央视导演宋延在提到这首歌时表示,“龚琳娜的艺术造诣非一日之功,她游刃有余地驾驭各路戏种唱腔精髓,她亦将‘身眼手法步’戏曲功底表现得淋漓尽致。”
     盘点诸多“神曲”,它们似乎并没有统一风格,走红原因也各不相同。据《长沙晚报》报道,知名音乐制作人吴娈将“神曲”分为三类。一种是《忐忑》、《狐狸叫》,有创意,是很好的艺术品;第二种类似于《最炫民族风》,本身契合人民的客观需求;第三种像《伤不起》,涉及了时事热点,但不那么深入。在吴娈看来,某些已经被定位为“俗”的神曲其实也有着独到之处,“无论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成功的神曲都是值得尊重的,这是一种智慧,这是民意的体现。改变艺术走向的审美,从来都诞生于江湖,而不是庙堂。”
     其实,神曲的走红,关键或许并不在于音乐本身。有业内人士这样认为,《江南style》走红是因为骑马舞,没有MV就可能不会被注意;《忐忑》里龚琳娜那些夸张的面部表情,也是引起观众注意的“点”。
     据《北京晨报》报道,陶喆在谈到神曲时曾说:“作品的好坏不是取决于点击率和榜单,而在于有没有让音乐变得更好,”陶喆认为,能够打动人的,无论什么类型都是好的音乐。”
     虽然火爆程度非寻常歌曲可比,但“神曲”却并不因为传唱度高而成为一种高雅的歌曲,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神曲是“山寨机”的标配,代表着“雷人”与“庸俗”。
     科幻作家郑重在谈及当下风行的“神曲”时曾说,社会文化环境对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判断、道德情操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事实表明,社会上许多道德失范行为都与不良文化的诱导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一些所谓的“欢乐”文艺作品,亵渎艺术、消解崇高、泯灭人类尊严。这股低俗浊流,虽然不是文化发展的主流,却破坏了国家的文化形象。
     郑重表示,像《江南Style》、《狐狸叫》这样的歌,没有生命力可言。真正能让人记住的,是打动人类心灵的歌声,是蕴含深厚文化底蕴的艺术。
     有专家称,“神曲”带给人们欢乐的同时,也使得身处共同文化背景和历经共同社会事件的人们产生心理感受共鸣,这是一种社会正能量的传播,是民族共同心理的反映,因为好的歌曲会和人的深切的生命体验和生命关怀形成共鸣。至于“神曲”是否具有音乐价值与审美意义,则有待时间验证。 (选自《中国新闻网》2013年11月7日,有删改)
     11.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
     A.2010年,龚琳娜的`《忐忑》引起了人们的注意。这首歌曲的出现大致标志着“神曲”开始风行。
     B.2013年即将结束时,《狐狸叫》打破了《江南Style》1亿点击量的时间记录,鸟叔时代宣告结束。
     C.央视导演宋延认为,龚琳娜掌握了全部戏种唱腔精髓,其“身眼手法步”戏曲功底十分深厚。
     D.《最炫民族风》的流行在于它契合人民的客观需求,即国力日益强大的今天,人人渴望实现中国梦。
     12.关于“神曲”的理解,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
     A.“神曲”中多会都包含着无厘头的演绎,这是它们迅速受到热捧的一个重要原因。
     B.变化多端的节奏、夸张的表情、重复的拟声词汇都是“神曲”引起观众注意的“点”。
     C.盘点诸多“神曲”,它们没有统一风格,走红原因也各不相同,所以“神曲”无标准。
     D.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神曲代表着“雷人”与“庸俗”,它们虽然流行但与高雅无缘。
     13.对于“神曲”,文中有两种对立的观点。请作概括总结。(4分)
     14、因一曲《江南Style》而红遍全球的朴载相在接受《华尔街日报》的采访时表示:“当我写这首歌时,脑海里只有一件事——创作一首有趣的歌曲。”在吴娈为“神曲”的分类中,《江南Style》属于哪种类型?请结合文意分析。(4分)
     四、本大题3小题,共15分。
     全球最富的教授
     高 峰
     和中国许多教授一样,很多外国学者也热衷于通过出书或讲学赚钱,但是要想借此成为亿万富翁却很困难。不过,《福布斯》杂志近期披露,美国斯坦福大学计算机专业教授大卫?切瑞顿的个人资产高达13亿美元(1美元约合6.36元人民币),堪称“全世界最富有的全职教授”。
     上小学时,切瑞顿迷上了音乐。他开始参加暑期音乐剧课外班,并多次参加学校合唱团和音乐剧的演出。切瑞顿的学习成绩也很好,经常帮助同学解答难题,因此深得大家喜爱。不过,他的性格也有着特立独行的一面。比如,中学里的孩子们都喜欢玩棒球,切瑞顿却偏偏喜欢短跑,经常一个人练习,一练就是一个小时。
     除此以外,切瑞顿的另一个兴趣点或许就是数学了。在众多任课教师中,他对数学老师艾尔文的印象最深刻,他曾经回忆说:“我记得那是1967年的一天,他充满激情地告诉我们,计算机将极大地改变我们的生活。当时计算机还是新鲜玩意儿,我们中没有人见过它,但艾尔文已经将一个信念深深地植入我们的大脑中。”
     中学毕业后,切瑞顿向阿尔伯塔大学的音乐专业递交了入学申请,却没有被录取。他只好退而求其次,进入该校数学系就读。在大学里,业余时间很充裕,他继续追求自己的音乐梦想——练吉他、参加话剧和音乐剧演出,有些朋友甚至认为他是专业的吉他手。不过,切瑞顿始终没能真正从事音乐事业,在读了一段时间的数学专业后,他转入计算机专业,后来在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拿到了学士学位,又在滑铁卢大学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之后,他在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当了3年助理教授,1981年来到美国斯坦福大学任教,“因为这里是计算机科学的先锋,而且资金雄厚”。
     在斯坦福大学的工作让切瑞顿如鱼得水,他的研究重点是如何使互联网运转得更快、更安全。在这里,他与来自德国的博士生安迪?贝克托尔谢依姆成为好朋友。当时硅谷涌动着一股创业潮,切瑞顿的许多同事和学生都纷纷“下海”成立科技公司。1982年,贝克托尔谢依姆离开斯坦福大学,与别人合伙创立了太阳微系统公司,但切瑞顿却不为所动,一直从事学术研究,直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
     1995年,贝克托尔谢依姆给切瑞顿打了个电话,两人共同创办了花岗岩系统公司,这是一家生产具有信息交换功能的局域网设备的公司。成立仅14个月后,美国著名的互联网设备供应商思科公司就出资2.2亿美元将其收购,切瑞顿所拥有的10%的股份也变成了2200万美元现金。“几乎一夜之间,我不必再为钱工作了,也不必再为还清购房贷款而发愁了。”他回忆说。
     此后,切瑞顿和贝克托尔谢依姆继续合作,先后成立了一家网络公司和一家云计算设备公司,前者后来被太阳微系统公司以1.2亿美元收购。到目前为止,切瑞顿已经自掏腰包超过5000万美元,先后投资了17家高科技企业,几乎都获得了收益,极少失手。
     在切瑞顿的投资记录中,最得意的一次“出手”当属为谷歌公司提供创业资金。当时,谷歌创始人拉里?佩奇和谢尔盖?布林是斯坦福大学的在读博士,虽然切瑞顿没给他俩上过课,但全校都知道这位教授对互联网和办公司都“门儿清”。事实上,拉里?佩奇两人操心的是如何为他们的技术申请专利,以及为尚未成立的公司筹措资金等问题。但切瑞顿却看得更远:“这好比你们有了自己的孩子,应该考虑如何把他们养大。”他耐心地给他们讲解商业理论,并安排他们与自己的老搭档贝克托尔谢依姆见面。
     1998年8月的一天,在切瑞顿家的门廊上,拉里?佩奇和谢尔盖?布林向贝克托尔谢依姆介绍了谷歌的技术和理念。半小时之后,贝克托尔谢依姆就领会了这个新搜索引擎的过人之处,也搞清了它的赢利模式,他对两个年轻人的想法非常感兴趣。
     “如果他们每天能吸引到100万次点击,每次点击赚5美分,那就是5万美元,至少他们不会破产吧!”贝克托尔谢依姆当即跑回车上去拿支票簿,开出一张10万美元的支票。这时谷歌公司尚未成立,于是佩奇和布林赶紧去注册,以便拿到这笔钱。后来,贝克托尔谢依姆又向谷歌投入10万美元,切瑞顿自己也投入了20万美元。到今天,这两位原始股东各自所持股份的市值都已经超过了10亿美元。
     希德哈思?巴特拉曾在斯坦福大学攻读硕士,他一语道出切瑞顿的独特优势:“科技人才都精通技术,但当他们面对风险投资者时,很可能茫然若失、不知所云,而大卫对一项新技术的前景总能一目了然!”
     梁松是切瑞顿在2003年带过的博士生,他对导师的教诲仍记忆犹新:“他是我见过的最聪明的人。他的思维方式与众不同,并教给我们如何这样思维——不要人云亦云,也不要追随潮流。他希望弟子们能够从大处着眼,探寻改变世界的方法!”
     (本文选自2017年《环球人物》,有删改)
     15、请简要分析文中画线句子的含义及表达效果。(4分)
     16、文章援引了大卫?切瑞顿两位学生对他的评价,这样对表现大卫?切瑞顿有什么作用?(5分)
     17、大卫?切瑞顿的求学、就业、致富经历对你有哪些启发?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
     五、本大题2小题,每小题4分,共8分
     18.请在下面的横线上紧接上文再写两个句子。要求:另举两个典型事例,句式与画线句相同。
     历史上,现实中,通过改行,在社会中真正找到自己的位置从而获得成功的例子是不少的。班超原先只是一名碌碌无为的小吏,他不甘忍受这种生活的摆布,怀着一腔热血,毅然投笔从戎,立下了赫赫战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近日,福州一公司在某论坛上发帖,称公司新推出了清明节代理扫墓的业务。公司称,这项新服务保底消费100元,即在客户无暇参加扫墓时,代为到墓地除草、烧香和献花;如代替客户磕头,另收费50元。
     代扫墓的帖子在论坛上引起强烈反响。该公司这项新服务,你是赞成,还是反对?请你来跟帖,表达你的观点,并阐明理由。
     论坛跟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本大题1小题,共66分,其中书写6分。
     20.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有位哲人说过:向后看才懂得生活,向前看才能生活。
     向后看,我们可以学会反思生活,学会总结经验教训,更可以学会前人的种种智慧;向前看,总能看到希望,也能看到前进中的困难和坎坷,看到憧憬和追求,学会努力拼搏等等。
     读了这句话,你有何感想?请以“向后看才懂得生活”或“向前看才能生活”为题目,要求: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