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滚雪球》(一)

2024-05-11 17:32

1. 读《滚雪球》(一)

前不久,巴菲特刚过了87岁生日。据摩根大通的分析师预测,巴菲特的接班人会是公司公用事业部的主管格雷格*艾博尔。另外还有个说法,巴神可能再执掌十年。如果你看过他的传记《滚雪球》,你应该会赞同后一种说法。​
  
 备考之余,我开始看搁置很久的《滚雪球》。之前几个月里,我一直在写投资笔记,没写其他题材。想了一下,还是应该写几篇读书笔记。现在阅读习惯比以前好一些了,会在书上或手机上记下想法,只要把这些想法简单整理一下就是一篇读书笔记了。这样有几个好处,一是能记录自己看了什么书,二是强迫自己做总结否则很容易看过就忘,三是能和共同的爱好者交流。​
  
 这部传记对巴菲特一生的记述非常详尽。尽管存在一些英文语法翻译造成的问题,总的来说,中文版还是很值得一看的。传记我读的不多,惊讶于这部传记刻画的人物形象的朴实感,书中巴菲特的形象丝毫没有大人物的感觉。总结他的优点,可能就只有“诚实”和“极其擅长投资”两点。他的财富就是靠这两个技能,一点一点积攒起来。​
  
 巴菲特出生在中产知识分子家庭,那是正值一战后美国经济大萧条。因为祖父经营的杂货店和当国会议员的父亲,他的家族在奥马哈有点名气。深受父亲和母亲的影响,他从小就是一个特立独行的孩子。他的家族非常重视“钱”,让他从小养成了“敛财”的爱好。可以说,巴菲特终其一生所做的投资事业,是他最喜欢也是最擅长的事情。​
  
 巴菲特智商很高,却不善交际,感觉就像个金融业的极客,难怪后来和比尔盖茨这么要好。他的父亲是个坚定的左派,将自己的信念贯彻到底,这却让他的政治生涯并不顺利。父亲的坚定和诚实彻底塑造了巴菲特的观念,而他的母亲对他的影响大多是负面的。因为家族有精神病史,母亲就对三个孩子非常刻薄,造就了巴菲特的低情商。幸好,这点后来由他的妻子弥补过来。他的妻子在大学时就是个敢于和犹太人谈恋爱的女生(那时候美国种族歧视非常严重),是个谁都愿意向她倾诉的善解人意的人。​
  
 巴菲特的家族里对孩子普遍很开明,没有过高的期望,也不限制其发展,对孩子们自己的想法大多是鼓励或不管的态度。允许犯错、允许不完美,这样的教育原则有很浓重的犹太人风格。但我认为,他家族在教育上的开明大多来自对商业的深刻理解。每个人都是有缺陷的,这一点在传记对人物的刻画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得益于家族的引导,巴菲特从小就开始做“生意”,有自己的工作收入,14岁就跟成年人一样依法报税,上大学前已经有了一定资产。从传记来看,他几乎从来没有迷茫过自己应该做什么。我想原因除了他有突出的商业技能和坚定的信念以外,这笔“资产”也是他能这样做的“底气”。​
  
 华尔街的投资家有很多是学哲学的,但巴菲特不是。尽管他有自己的投资哲学,但实在朴实无华到极点,根本谈不上是独特的思想。他在学术上也没有任何建树,他的兴趣只有“赚钱”。他并不像我们通常认为的那样,伟人就必须有大的格局。但是,在他身上我看到了另一种品质 —— 务实。这有点像本杰明富兰克林,提倡做好身边的事情,发挥自己的特长,间接的去影响更多的人。无论是富兰克林,还是巴菲特,都是靠不断地学习来修正自己的行为习惯,最终成为一个高瞻远瞩的人。反观我们的教育,却极少提到“务实”。​
  
 巴菲特通过他的“诚实”和投资技能,结实了很多同样务实的社会精英。查理芒格就是其中之一。他们有着共同的特点:有明确的专业技能,在社会分工中占据一席之地,做事认真且脚踏实地,对财富有正确的基本认识,不会强迫别人认同自己的观点和想法。这几乎就是“精英”的名词解释。这帮志同道合的精英还不约而同的有着克勤克俭的习惯。在一次围绕格雷厄姆的聚会中,这群在美国商业届已经有一定影响力的人群,居然因为穿着朴素和吝啬被酒店门童鄙视。
  
 巴菲特很幸运的生在一个中产家庭,有爱他的家人、贤惠的妻子,有投资学鼻祖格雷厄姆做老师,还有一帮志同道合的精英朋友。他与芒格的友谊应该还会随着时间加深,一开始芒格对他的影响主要是在他学到的格雷厄姆“捡烟蒂”(用财务分析寻找明显价值低估的公司)的投资哲学中,加入了“做大生意”(根据公司经营管理和研发能力来判断是否会快速增长)的思想。​
  
 另外,巴菲特的幸运还有时代的机遇。他所学习的“捡烟蒂”的投资方法,正好适用于大萧条后百废待兴的美国市场。那时候的美国缺少人力,允许招童工,这让他有从小做各种小生意的机会,也让他有捡了10年都捡不完的“烟蒂”。我们不可能简单复制巴菲特的成功路径,现在各行各业都已产能过剩,不太会有“烟蒂”机会存在。但现代的投资理论已比60年前完善太多,投资已经成为一门系统的学科。即使是巴菲特自己,也并不是一直靠财务分析、定安全边际来捡烟蒂。他后来用了芒格灌输给他的方法,通过买进大量股票,控制董事会,要么帮公司寻找更好的经营之道,要么清算资产来获得回报。这一方面说明他的投资方法在升级,另一方面也是因为随着经济好转,烟蒂越来越不好找了,掌管的资金体量却越来越大,而不得不做出的调整。
  
 最后一点感想,是关于科技,尤其是互联网技术的。互联网大大降低了投资的学习和实践成本,以及与优秀人才交流的成本。过去巴菲特交易股票得靠经纪人打电话联系买家和卖家,获取资讯的渠道基本只有报纸和图书馆,与别人交流经常要坐飞机登门拜访。我们有幸能在今天回顾200多年的工业文明史,见证科技发展对经济起到的根本性作用,由此来帮助我们回避巴菲特犯过的错误 —— 忽视技术发展。尽管巴菲特错过了Intel、亚马逊这些科技巨头公司的投资机会,但他其实把握住了另一种更隐性的科技进步。今天的很多技术,比如人工智能,某种意义上就相当于60年前格雷厄姆提出用财务分析公司价值的技术。它们都揭示了公司运营背后的种种信息,让掌握它们的人比别人更占先机。​

读《滚雪球》(一)

2. 《滚雪球》12

长期资本管理公司为什么陨落?
  
  
 1、长期资本管理公司的赢利模式是这样的:每年从投资者手里收取2% 的手续费,并从投资者的投资利润中分得25%的利润。即便如此,委托期资本管理公司进行投资的客户依然络绎不绝,他们看重的是这家公司的名气,以及提出的“和投资天才一起赚钱”的口号。
  
 的确,在长期资本管理公司成立初期,公司的运营是非常出色的。从创下对冲基金募集史上最高的12.5亿美元开始,长期资本管理公司有了一个很不错的起步。长期资本管理公司挖到了之前在所罗门公司工作的老臣和经营团队。在新公司,这些套利交易的专家能够把自己的全部精力投到交易开发上,不会受到外界干扰,自己辛辛苦苦赚回来的利润也不会被公司其他部门瓜分﹣一之前在所罗门公司时,套利交易部门创造的财富往往成为诸多部门觊觎的对象,不过在长期资本管理公司,这样的局面再也不会发生了。在长期资本管理公司成立的前三年,业绩非常好,投资者的投资总额翻了两番。到1997年底,公司累计资本达到了70亿美元。但好景不长,之后出现的对冲基金竞争激烈的局面开始制约公司回报的增长,而梅里书不得不向投资者返回23亿美元的资产以填补投资者的损失,剩下的则完全投入了市场。那时长期资本管理公司的套利交易依然维持在1290亿元的水平线上,但是这个数字看起来更像是公司的债务总额。事实上,当时长期资本管理公司只有47亿美元的流动资产。公司原本的策略,是通过募集投资者的资金以巴菲特选择的投资组合作为自己的蓝本积累财富,但是现在梅里韦瑟发现公司的资产中几乎有一半是记在自己合作者名下的。
  
 
  
  
 2、1998年的俄罗斯金融风暴,最终摧毁了长期资本管理公司的所有设想。
  
 1998年78月17日,俄罗斯政府宣布卢布贬值。这场金融风暴引发了全球性的金融动荡,长期资本管理公司受到重创,投资者能做出的唯一选择就是抛售手里的所有股票和债券。
  
 长期资本管理公司在进行金融巨大的套利交易中谋利的做法,无异于在重型推土机前去捡五美分的硬币危机,随时都有可能发生。
  
 这场金融动荡导致长期资本管理公司的资金严重缩水,不到一周公司的资产净值减少百分之五十。
  
 3、长期资本管理公司生活极尽奢华
  
 办公大楼里就两张撞球台,一个面积达到3000平方英尺的健身房,还配有专业的健身教练。
  
 4、领导者梅里韦瑟没有正视现实,而是给人们制造一种错觉
  
 他认为,长期资本管理公司有这个能力募集到资金东山再起。它可以等到金融风暴平息后把失去的损失夺回来。事实上,如果公司希望弥补失去的损失就需要大量的资金做后盾,以公司目前的情况只能通过杠杆交易的方式,而过高的杠杆率,又让这种想法变得不太现实。在这种局面下,投资风险的唯一解释就是赔钱了,很显然,长期资本管理公司没有做好赔钱的准备。
  
 5、长期资本管理公司无视风险
  
 巴菲特常说,无论基数多大,他与零相乘的结果依然是零。
  
  
 对于巴菲特来说,零的概念就是没有任何结余的损失。在任何一项投资中只要存在完全亏损的可能,那么不管这种可能变成现实的概率多少,如果无视这种可能继续投资,资金归零的可能性就会不断的攀升,早晚有一天,风险无限扩大,再巨大的资金也可能会化成泡影,没有人能够逃得了这这一切。
  
 但巴菲特的这种理论显然在长期资本管理公司是不存在的,他们一直认为所谓灾难性的情况出现的概率不到百分之二十,巴菲特描述的灵感概念在他们眼中基本上是不存在的。

3. 共读《滚雪球》第11天

第三周 第五部分 华尔街之王
  
 1、所罗门公司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第一,公司管理者对公司管理不善。公司一旦出现问题,古特弗雷因德绝不轻易放过任何一个人。换句话说,为了平息出现的争端,古特弗雷因德很可能把每一个人都列为怀疑对象一一排查。
  
 第二,公司面对外忧内患。1985年,所罗门公司发展到顶峰,这一年,公司的税后纯利润达到了5.57亿美元,但是包括股票部门在内的一些公司新近扶持的部门并没有给公司带来预期的利润,因而公司内部竞争出现了近乎失控的局面。面对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所罗门公司的竞争对手开始了挖角行动,一批帮助公司创造了巨额财富的主力干将面对高薪的利诱相继离开。
  
 第三,古特弗雷因德夫妇的奢侈生活加大了公司的损失。古氏夫妇每次宴请宾客的时候豪华至极,邀请函完全都是由司机登门送上,邀请函的上面还别着黄玫瑰。苏珊宴会前要沐浴,还要喷上冰冻的香水,特意在浴缸旁边安放了冰柜。在古氏夫妇的家里,更是弥漫着浓郁的法兰西情调:客厅里铺着价值百万美元的地毯,放着一个价值百万美元的法国古董……
  
 第四,公司员工“叛变”。公司之前与古特弗雷因德一起共事的人正在酝酿一场挑战他权威的战争。这么长时间以来,他们对古、对所罗门兄弟公司的忠诚,走到了终点,他们抨击古奢华的生活作风,并开始了相互之间的权利争夺战。
  
 第五,所罗门公司收购垃圾债券来融资完成公司收购为公司的衰败埋下了隐患。

共读《滚雪球》第11天

4. 《滚雪球》读后感

关于巴菲特的价值投资理念,估计很多人都略知一二,起码知道巴菲特是价值投资的代表性人物之一。我原来对巴菲特的印象仅此而已,尤其是很多书及报道都冠以“股神巴菲特”的称号,更让我觉得,这是跟炒股、股票投资相关的领域,而我这种对股票领域一无所知的人,知道这些已经足够了。
  
 很巧,最近看了一篇文章里面提到“复利”的概念,虽然是一个经济学的概念,但是其实可以在生活的方方面面给我们启发,比如说:
  
 一、每月定期储蓄,在一定的利率加持下,通过利滚利,十年八年后获得丰厚的回报。
  
 二、每天坚持运动,人的身体是一架有自动修复功能的机器,通过运动,拉伸和锻炼肌肉,提高脏器的功能,能保持在一种健康的状态,而突然进行高负荷的运动达不到的效果并且有反作用的。
  
 三、坚持阅读和学习,行万里路,读万卷书,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形成习惯坚持积累,造就人生宝贵的内涵和独特的气质。
  
 凡此种种,都让我联想到滚雪球,其实就是一种积累,一种坚持,一种守望。于是阅读了关于巴菲特的《滚雪球》这本书,我感到每一次通过阅读产生的生活感悟,促使我们继续阅读和学习,而这些阅读又让我们不断的有收获和提高,这是阅读的魅力!人生成长的正反馈。这本书带给我最深的影响,不是关于价值投资,而是关于个人成长与社会责任:
  
 一、巴菲特从小就有留心生活细节总结归纳规律的习惯,投资不仅仅限于商场上做大买卖,股海中浮沉,更多的是从生活发现机会,而他介绍的一些小故事,至今对我们很有启发,尤其是想对孩子进行财商教育的父母们。
  
 二、巴菲特学习非常广泛的阅读和学习造就了一个通才的神话。他每天要读500页左右的书。当一个专业越钻越深,我们会感到一种无法推进的无力感,就像天花板、瓶颈,因为万事万物都是联系的,脑神经细胞的突触联系也是越复杂,思维的宽度和广度,没有广博的知识和经验储备,专业的极致发展会遇到掣肘。
  
 三、简单质朴的生活。巴菲特无论是早年还是晚年,都一直过着简朴的生活,他从不为了钱而工作,但他又不是一个因为有一点小钱而满足的人,为了实现自己宏伟的规划,巴菲特一生都过着简朴的生活,即使成为亿万富翁后也是如此。当今社会物质的欲望和引诱充斥着我们生活的空间,为人们提前和过度消费提供很好的借口。而没有规划的消费,会使我们处于一种收入是不错,但是手停口停的生活状态,没有资金进行投资,把自己吊在工资条上,成为工作机器,患得患失中为工作烦恼。
  
 四、富翁们的社会责任。财富人人都想有,而对待财富的方式确实千差万别,富兰克林有一种观点:自己一定要变得富有,这样才能为人类做贡献。富兰克林之所以能有所作为,他有资金上的自由是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巴菲特有亿万身家,1986年的一次在访谈中巴菲特说:留给你孩子的钱,要足以使他们做自己想做的事,而不至于使他们无所事事。2006年他宣布向5家慈善基金会捐出他个人财富的85%。他认为金钱只是一串数字,只有乐观、自信、勇敢、善意思考的性格才属于自己,才能因此得到快乐而丰富的人生。
  
 我们的人生也许无法拥有这么巨大的财富,但希望我们能拥有快乐而丰富的人生!

5. 《滚雪球》11

所罗门公司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1、主力干将流失
  
 1985年,所罗门公司发展的顶峰,这一年,公司的税后纯利润达到5.57亿美元。但是包括股票部门在内的一些公司新近扶持的部门并没有给公司带来预期的利润,因而公司内部的竞争出现了近乎失控的局面。
  
 面对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所罗门公司的竞争对手挖墙角行为。一批帮助公司创造巨额财富的主力干将,面对高薪的利用相继离开。古特弗罗因德意识到了公司面临的危机,希望通过提高员工待遇的方式来挽留人才,但他没有对股票交易和投资银行两个部门的员工流失采取任何的动作。
  
 
  
  
 2、古特弗罗因德奢华的生活作风引发内部矛盾
  
 古特弗罗因德和他的妻子苏珊过的生活非常奢华。他的客厅里铺着价值百万美元的地毯,放着一个价值百万美元的法国古董。股市夫妇在法国还购买了一处18世纪的古堡作为寓所,而他们的邻居就是世界著名时装设计师纪梵希。有了这种便利,苏珊就邀请纪梵希为她量身设计服饰。
  
 古特弗罗因德给他的妻子随便挑一件礼物就是价值六万美元的珠宝,他的生活非常的奢靡。
  
 所罗门兄弟公司内部的人员开始抨击古特弗罗因德奢华的生活作风,并开始了相互之间的权力争夺战。
  
 
  
  
 3、所罗门公司的业务经营风险
  
 首先,它只能通过垃圾债券来完成融资。
  
 这家之前曾在投资银行业呼风唤雨的公司现在由于受到市场压力的影响,只能去开发新的商业银行业务。但所罗门公司通过垃圾债券来融资完成公司收购的做法,却为巴菲特所不齿。对于竞争激烈的并购业务,所罗门公司还是一个新手。
  
 
  
  
 其次,公司内部经营的有关衍生工具合约存在很大的风险。
  
 所罗门公司的金融衍生业务崛起的非常快,主要在那些交易量不大的市场进行交易。这交易持续的时间不长,一般只有几年,金融衍生品交易中转手的现金量非常小,所罗门公司账面上利用数理模型评论这些衍生品的价值。因为这个模型的发明者能获得多少奖金是由这些模型决定的,所以这些模型往往显示这些交易的利润非常高,通过这种错误的会计手段,盈利被高估了2000万美元。然而,审计委员会的审计对象只是那些已经得到批准了,往往也是已经完成的交易。所以这种只存在于交易前的监管无法阻止交易过程中高估盈利的行为。
  
 所罗门公司就是一部套利交易的机器。
  
  
 
  
  
 4、公司声誉受损
  
 《说谎者的扑克牌》,这本书的作者就是所罗门公司的经纪人,迈克尔•刘易斯,这本书不但描写了所罗门公司的企业文化——傲慢,富有创新精神,而且精力充沛,还详细的描写了一九八六到一九八七年公司的衰落。此书一经问世,就登上了销售榜的头名位置,该书对所罗门公司内部的一些古怪行为的描述给读者带来极大的震撼,所罗门公司被视为一个聚集者华尔街最好斗、粗俗之人的类似于动物园的地方,这使所罗门公司的声誉从此很难恢复。
  
 
  
  
 5、公司内部管理混乱
  
 在所罗门,谁能创造收益,谁就有发言权。各部门负责人直接向古特弗罗因德汇报,而且汇报范围与他们向其他上级上司汇报的范围毫无而至。严格地说,斯特劳斯是所罗门的总裁,但是因为他的职位太高,他看起来就像是高悬在交易厅上空的一个氢气球,各部门负责人不动声色的就把他排除在外了。
  
 所罗门的经理人做起事来毫无忌惮,而且总是与福伊尔施泰因的手下,包括交易部助理律师扎卡里•斯洛一起行事。这种体制使法律部看起来很强大,但又很软弱——很大程度上他们需要负责索罗内部的几乎所有事物。
  
 
  
  
 6、所罗门公司国债部门负责人保罗•莫泽尔多次违反美国财政部的竞拍规则,暗箱操作牟取暴利。
  
 在保罗•莫泽尔的指挥下,所罗门公司将买下的国债囤积起来,并借此“压榨”那些手头国债“短缺”的公司——它们之前预计国债价格会下降,因此卖出了手里的债券,从而导致自身所需的债券数额不足。这样一来,国债价格就会迅速提升,短期出售者后悔不迭,而交易大全里却呼声一片——所罗门从中获取了巨额利润。
  
 莫泽尔的问题远非超标竞拍,在1991年2月财政部的竞拍上,为了达到35%的数量,他假借客户的名义购买国债,然后将这笔国债隐藏在所罗门的账目中。事实上,他在这一次竟购中并不只有一个伪造行为。他还有另外五宗造假案。
  
 7、公司管理者包庇罪行
  
 古特弗罗因德、莫斯劳斯、梅里韦瑟、福伊尔施泰因以及公司的法律顾问都知道了莫泽尔的所作所为。莫泽尔行为已经构成了犯罪。
  
 但是古特弗罗因德表示会严肃处理这件事,但他并没有拿出任何确切的方案—他没有造访美联储富丽堂皇的意式府邸,告知科里根事情的来龙去脉。更要命的是,他们居然将莫泽尔继续留在管理层。
  
 公司管理者本来到了必须采取行动的时候,却只是坐在那儿苦思冥想,白白浪费时间。
  
 
  
  
 8、资产负债规模过大,短期贷款太多。
  
 所罗门有数百亿美元的短期商业贷款(资金运转),并且一天比一天多,如果消息公布出去,贷方贷款方也许会拒绝续借,芒果认为,“资金困难”将引发“财务恐慌”。
  
 所罗门的资产负债规模在全美众多公司当中排名第二。它比美林证券、美国银行及美国运通公司的规模更大,它的所有贷款当中几乎都有短期借款,而这些短期借款的出借方在几日或者数周内就能抽回投资。公司只有价值40亿的股票,而贷款却由1460亿美元。
  
 同时,所罗门还有高达数千亿美元的账外衍生债务——包括利率掉期交易、外汇掉期交易以及期货合同——这个巨大而复杂的交易链牵涉全球各地众多的合作伙伴,并且这些合作伙伴同样还有数不清的其他交易业务,这正是纠缠不清的全球金融网络的一部分。一旦这些资金消失,所罗门的一切资产将被变慢。
  
 同时,政府缺乏全国性的政策来向这些摇摇欲坠的投资银行提供贷款,因为他们的规模太大而不能倒闭。这家公司也许会在一夜之间变成无底深渊。
  
 
  
  
 以上这种种因素造成了高层辞职、客户流失、股票下跌,这就是所罗门公司失败的原因。

《滚雪球》11

6. 书评4/100:《滚雪球》

 《滚雪球》的作者艾利斯 · 施罗德,在众多撰写巴菲特生平事迹的作者当中,她是唯一一位获得了巴菲特授权的作者。   她用了5年时间,跟巴菲特谈话2000小时,采访了250个巴菲特的朋友、同事和家人,查   阅了无数从未披露的信件和档案后,写下了这本书(上、下两册)。
   作者在满足自己好奇心的同时,也让读者们大呼过瘾、通过文字感触到一个胆小、怯懦、甚至有点吝啬的美国普通小男孩,经过不断地努力、学习与实践,逐渐蜕变为世界投资界顶尖大师的人生历程。
   作者在本书出版后也名利双收。
   本书在亚马逊中国评分4.2星,满分5.0星。
   从巴菲特9岁在雪地里滚雪球开始,一直到72岁的金融家巴菲特(巴老现在一直健康愉快地生活着),期间发生的重大、重要事件,本书均有记录和描述,也讲述了巴菲特投资思想的形成与转变的原因和发生契机。
   本文不会把书里的内容又复述一遍,那还不如直接去看书。   我(本文作者)作为一个非著名投资者,从一个投资者的角度,来解读一下我从书中看到的、且认为重要的观点、事件,表达一下我的看法,以抛砖引玉的形式,期待引发读者诸君对投资、对人生的一些思考。
   以下 粗黑字 为书中的观点或引用的事例
    一、从1964年12月31日——1981年12月31日,在这17年的时间里,经济规模增长了5倍,《财富》500强企业销售额的增长超过5倍。然而,在这17年里,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从874.12- 875.00,几乎没有变化,股市完全被抛在了后面。 
    二、利率(借贷成本)是对时间的定价。 
    三、根本就不存在新模式。股票市场的最终价格只反映经济的产出。新估值模式的根据是点击率、眼球数和对遥远未来的预期,而不是公司的盈利能力。 
   汽车是20世纪上半叶最重大的发明。如果你认为这是我要投资的领域。一个严酷的现实是,在几十年里,2000多家汽车企业中,只有3家企业活了下来。而且,这3家公司的出售价格都低于其账面价值,即低于当初投入公司并留存下来的资金数额。因此,虽然汽车对美国产生了巨大的正面影响,但却对投资者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四、推广宣传新行业是好事,也很容易。 
    五、短期内,市场是投票器;而在长期,市场是称重器。 
    六、重量最终才是有价值的,但是短期内,数量很重要。 
    七、巴菲特讲了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故事 
   一个石油勘探商死后到了天堂门口,但是天堂里挤满了人,上帝说,你符合住在天堂的所有条件,但是人太多了,没你的位置了。   这个石油勘探商大喊一声:“地狱里有石油。”   所有的石油勘探商都往下冲,跑到地狱去了,天堂空了。   上帝说,这真是个好主意!现在天堂有空位置了,你住在里面吧。   石油勘探商犹豫了一会,说:”我还是跟他们一起去吧,毕竟空穴不来风啊!“
    八、理性和诚实是最高的美德。 
    九、复利把现在嫁给了未来。    如果若干年后,1美元成了10美元,那在巴菲特的脑子里,这两个数字之间没有任何区别。
    十、格雷厄姆看待企业时更多考虑的是倒闭价值而不是存活价值,并多以公司已经倒闭,即关门并被清算时的价值来思考一只股票的价值。 
    十一、芒格选择城市的原则 
   哪个城市正在成长并且充满了机会,能让我挣到很多钱?而且这个城市不能太大,也不能发展得太好,否则要成为这个城市的头部人物会比较困难。他最后选择了洛杉矶。
    十二、芒格先生向巴菲特建议不要以纯粹的数据定义安全边际。 
    十三、巴菲特对财富的态度,一个球队不会让最优秀的球员的儿子继承他的位置,这没道理也不公平。 
    十四、只要经济增长,投资者就能得到回报,这是长期投资者和价值投资者的理论依据。 
    十五、可以数十年持有一只股票的人不在乎所谓的股票波动率,而采用杠杆的人可能等不到市场对自己有利的那一天。 
    十六、巴菲特在跟别人合伙的七个基金里,最初都只出资了100美元,之后每年把分得的红利再投入到基金里,逐步提高自己股份的占比。 
   他说我有的是主意,而不是资本。   别人投钱,他投的是眼光和智慧。
    十七、卵巢彩票 
   书中还有一些令人印象非常深刻的观点:   定量分析不需要洞察力,大钱是由那些能做出正确定性分析的人挣到的。   任何技术产业都是存在生命周期的。这可能是巴菲特不投科技股的原因之一。
   这本书主要讲述的是巴菲特传奇的一生,却也让普通投资者能一窥大师的智慧。    学大师的智慧,过自己的人生。    写到这里,芒格先生的声音仿佛又在耳边响起:   “我的剑只留给能挥舞它的人。”
    好好修炼,与诸君共勉! 
   《滚雪球》作者曾任摩根士丹利董事总经理( 摩根士丹利:美国 纽约的国际金融服务公司)。

7. 滚雪球的中国图书

滚雪球作 者: 严行方 著出 版 社: 中国城市出版社出版时间: 2010-1-1字 数: 310000开 本: 16开I S B N : 9787507422115定价:¥38.00 沃伦·巴菲特是全球金融投资界最富传奇性的人物,被誉为“股神”。他从100美元起家,50多年如一日价值投资。如今拥有个人资产390多亿美元,多次荣登全球首富宝座。他控股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股价全球最高,2008年收盘价每股99900美元。巴菲特的价值投资理念历来被视为投资圣经。本书用翔实的资料诠释了巴菲特是怎样一步步走向成功、财富雪球越滚越大的。 代序 巴菲特是怎样炼成的1 从小就具有商业头脑2 从格雷厄姆身上得到真传3 处处留心投资机会4 从来不是为了钱工作5 对自身充满绝对信任6 口耳相传扩大生意7 注重效益而不是规模8 从保险业务中获益9 抓住间隙股票套利10 发行AB股打压假冒伪劣11 投资可转换特别股12 靠朋友推荐促成购并13 靠个人魅力赢得购并14 免费使用保险浮存金15 凭财务实力站在第一线16 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17 每年做广告刊登收购标准18 收购企业坚持既定原则19 收购企业喜欢一揽子买卖20 投资股票就是投资企业21 重点关注盈利持续稳定22 从喜诗糖果认识特许权23 管理层优秀并乐意留任24 很少负责,股东回报率高25 业务简单,不属于高科技26 收购企业价格一定要合理27 以股换股,尽可能推迟纳税28 挖掘并加宽经济护城河29 不熟不做30 恐慌时买入,乐观时卖出31 长线投资,长期持有32 把管理费用降到最低33 从常识中嗅出投资风险34 查理·芒格的鼎力相助35 把股东大会办成投资课堂36 明确而坚定的伯克希尔文化沃伦·巴菲特大事记参考书目

滚雪球的中国图书

8. 滚雪球的 句子

 我望着这洁白的厚厚的雪,不经手痒痒。何不去滚个大雪球玩玩呢?我对爸爸讲出这个想法,这时我的表弟正好在,正催着去堆雪人呢!于是爸爸带领我们穿过一条条小巷,又转个弯,只见一大片白茫茫的一望无际的雪地出现在我的面前。哇!我和弟弟异口同声叫起来,这还有这么多雪呀!原来,这里原是田野,现在都被大雪铺满了,成了雪地!爸爸说:“你们不是要滚个雪球吗?我来教你们滚!”爸爸先捏起一个小雪球,然后玩下腰,半蹲着放进雪地,沿着小路连走带爬地把小雪球滚呀滚,一段路滚过,我跑去一看,嘿!这雪球还真变大了!我也想试试,于是,我也蹲下,把雪球滚起来,刚滚了几步,我就觉得腿酸,也许是蹲得太下去缘故吧!我调整姿势,继续滚,刚滚几步,腰又酸得痛,又觉得还欠蹲下去,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