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两国围绕半导体展开的贸易战,对中国有什么启示?

2024-05-22 13:36

1. 日韩两国围绕半导体展开的贸易战,对中国有什么启示?

有些媒体总说我们可以砸钱来换别人家的技术——核心技术是长期饭票,要不是真的像乌克兰那样连锅都揭不开了,谁会把自己呕心沥血研究出来的东西拿出来卖(那就跟卖自己的娃似的)?

因为硅晶圆虽然取自于沙子,可要把沙子转化成硅晶圆特别是大硅片是要经过非常复杂的过程的。目前中国没有一家企业具备大规模生产合格大硅片的能力,更不要说和国外的企业争夺市场。
如果把硅晶圆市场比作一锅美味的肉汤的话,那么有两家日本企业就是块头最大能够抢到肉吃的“大胃王”。这两家企业分别是信越Shin-Etsu和胜高(SUMCO),他们占据70%以上的市场份额且已经形成技术壁垒和行业垄断。

12英寸晶圆主要用来制造高端电子产品,8英寸是中低端电子产品;也就是说国外如果真的闹起来要断供硅晶圆,中国所有的12寸厂和绝大部分的8寸厂都要守着昂贵的进口机器停产!
别忘了停产期间设备是要花钱去维护的、人员是要花钱去养的,12英寸晶圆厂停产一天的损失以十万美元为单位计,停产时间长一点一些家底不够厚实的公司可能就要倒闭了。

再说人家外国人也不傻,一锤子买卖最后卖了技术丢了市场的亏吃多了,记性多多少少会长一些的。

除了这两个“吃肉的”大块头,后面还有三个“喝汤的”,分别是中国台湾环球晶圆,德国世创和韩国LG Siltron,这五家大企业占据了全世界90%以上的市场份额。除了这五个“吃肉的”和“喝汤的”,还有几个站在汤锅边上算是能“闻香的”,分别是:法国SOITEC,中国台湾合晶(Wafer Works),芬兰Okmetic和中国台湾嘉晶电子(Episil)。
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吃肉的”“喝汤的”“闻香的”没有一个是中国大陆的。
目前国际上硅晶圆的主流是12英寸(300mm),8英寸(200mm)的晶圆厂;6英寸和6英寸以下就基本上处在淘汰边缘了。而中国新建的一批晶圆厂以12英寸为主,8英寸为辅。
看上去是跟上了时代潮流,但是中国目前的硅晶圆供应水平——极差!差到什么程度?中国只能保证6英寸和6英寸以下的硅晶圆稳定供应;8寸供应率极低(一说不到10%),12寸目前几乎全部要靠进口。

唯二的7nm制程玩家三星(另外一个是台积电)瞬间就傻了,前几天连李在镕都急的飞到日本去谈判,最后谈判没谈拢就只能宣布减产。晶圆厂停工一天的损失都是数以十万美元计的利润,不急能行吗?
想想看,连身为美国公司的三星半导体(三星半导体的大股东是美国人,只是在名义上还算是韩国企业)都被整得叫苦不迭。要是日本对中国也这么来一下,中国晶圆厂的损失该有多大?
现在我们退几步,假设我们有了厂房,搞出了或者买回来了最先进的设备,能够自己供应原材料,芯片自给率能不能快速提上去?

日韩两国围绕半导体展开的贸易战,对中国有什么启示?

2. 中国的半导体技术怎么样?在世界上处于什么水平

半导体技术,可以分成设计和工艺两大部分。作为学了7年的专业,我觉得中国就是个能吹牛的国家。。。
设计技术不想说,民用平均差距在20年。华为、海思什么虽然在通讯领域崛起,赶超思科,但是其他领域如PC等,不仅是IP的积累、经验积累,都大幅落后。集成电路的贸易逆差和进口量,应该都是中国进口货物中最大的,远超石油什么的,这也是现在为什么硬砸1200亿投资集成电路的原因。顺便喷一下威盛这个公司,打着自研的旗帜骗国家钱,面试官不懂装懂,中国集成电路落后就是这些蛀虫惹的祸。
主流工艺应该是落后3代左右。中芯国际现在还是45、65,现在Nvdia已经在挑战极限的7nm了,intel的28nm工艺已经成熟的准备换代了。。。
其他封装测试什么就不说了,这些基于设计和工艺的东西,必须是落后的。。。
不过中国也是有些先进技术的,一些高新材料(虽然是长在进口的衬底上)。。。世界最大的超级计算机银河2和曾经最大的银河1(有兴趣可以查一下银河1,看看他做了几天世界第一,然后被日本超级计算机完爆1个数量级。。),还有号称赶超世界水平的龙芯(哥,你的稳定性行吗?你的核心代码不是买的吗?)
总结一句话:2015年起,国家投资1200亿的行业,你觉得他现在很强吗。。。

3. 中国的半导体技术发展水平如何?

只能说起步阶段吧,目前只是在有限的几个领域里有所建树,但即便是这些领域也是仿照国外产品,原创的太少。从产业结构来看,目前在半导体领域的前沿研发基本都被欧美和日韩的企业以及院校所包揽。大陆的现状基本是有着大量的中小型设计公司,具有满足绝大多数普通应用场景的设计能力。但是在尖端技术上还是无法在国际上竞争,本国内高端产品基本依赖进口。
大陆半导体技术的发展前景和不足
1底层制造中国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半导体技术的底层制造业(也常叫「微电子制造加工业」)是个纯粹的制造业。中国大陆近年来的代工制造一直处于上升阶段,很多传统领域的代工技术已然世界领先,下一步在微电子制造业上也达到尖端是可以期待的,业界也普遍看好。这是劳动力资源的优势所决定的。曾经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地该行业很兴旺,但现在普遍因为劳动力资源的紧缺和涨价而大幅衰弱,台湾也略有衰退之胜,中国大陆正在快速上升期。
2欣欣向荣的是封装测试领域。
大陆各种大型的封装测试工厂遍地开花,有外资的也有民营的。由于封测产业对于技术要求相对较低,但是对于成本控制相当敏感,所以在劳动力相对低廉的大陆获得了较大的发展。
3中国由于财力和技术积累的不足,在规模最大、利润最高的几块市场,比如CPU,FPGA或者存储器上,大陆基本还处于弱势地位。
4高端设备和原材料的供应商极缺,所有重要设备和材料几乎完全进口。

中国的半导体技术发展水平如何?

4. 在日韩贸易战中,美国的态度是怎样的?

日本和韩国是美国两个非常重要的亚洲盟友,所以当日韩两国之间发动贸易战,消息传到美国时,美国上下还是非常关心的,美国的前任官员们都希望能够妥善调解好两国之间的关系,但是很可惜,特朗普虽然现在是美国总统,但是仍然不改其商人本性,没有利益的事情,让他去做,他的热情度根本不高,所以虽然美国表面上喊要调解日韩关系,但是并没有多少实质的行动。

7月1日日本宣布限制对韩国出口三种半导体原材料以来,两国之间的关系就变得紧张了起来,在美国许多人的眼里,此次日韩冲突是一件非常大的事件,经济上,日本对韩国的原料禁运不仅仅是影响韩国经济,而且对于戴尔、苹果等一大批美国高科技企业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甚至影响美国和世界经济增长。

安全上,美国近年来一直在推行亚太再平衡,日韩之间的冲突,将会很大程序上中断甚至逆转美国近年来一直在力推的安全联盟“三边化”政策,所以美国的前官员们一直在发声督促特朗普政府积极居中调停。
但特朗普却显得有些无动于衷,其东亚班子似乎还在刻意回避介入日韩两国之间的贸易战,美国官员访问日本时,不但公然表示并不打算调停或者介入,还反过来督促两国关注与朝鲜相关的问题,所以韩国对于美国的态度非常失望,暗示要废除对美日韩三边安全联盟非常重要的《军事情报保护协定》。

正因为此,特朗普政府最终才表示会介入调停,并派高级官员秘密访问韩日两国,但很显然特朗普此时关心的仍然是从美韩和美日贸易协定中能够获得多少好处,这样才能为自己的大选参加筹码。

5. 中国企业对日本半导体原材料的依赖到底有多强?

尽管目前中国半导体行业已经有所进步,华为海思芯片也已经成为处于全球领先水平,中芯国际集成电路的IC制造工艺也已经稳居国内榜首,但是相比国际水平来说还是有很大差距。Gartner发布的2018年全球半导体营收25强榜单显示,中国大陆仅华为海思半导体入榜,排名第21位。虽然日本半导体行业有所落寞,但目前包括东芝、索尼在内的半导体企业仍然处于全球领先水平。
Yuanta Research发布的报告显示,2018年全球CMOS图像传感器的市场规模为137亿美元,其中索尼市占率为49.9%,排名第一,远超第二名三星19.6%的市占率。而不得不说的是,在全球CMOS生产上,无论三星还是我国其他企业,在原材料和机器设备上都离不开日本企业的支持。
氟化聚酰亚胺和光刻胶用于OLED面板生产,其中,光刻胶是显示面板生产工程中曝光工程上的必需材料;氟化聚酰亚胺是透明CPI膜的原材料;光刻胶主要是用于半导体光刻和蚀刻工艺,这三大材料日本基本垄断了全球主要产能。
因此,如果日本对我国限制出口,那么,我国不能说与韩国受到如此大的震动,但是影响肯定有的。但是日本基本不太可能对我国实行贸易限制,因为中国为日本的最大进口国之一,与中国打贸易战基本是自断后路,一损俱损的状态。随着我国半导体技术的不断发展,相信不久后中国就能突破技术壁垒,不再依赖外国进口。

中国企业对日本半导体原材料的依赖到底有多强?

6. 近段时间的韩日贸易战,为何总是韩国吃亏?

近日日本和韩国彻底撕破了脸,对于主导芯片技术的日本来说,对于韩国的这次制裁不但狠而且准。
近日,日本宣布将限制向韩国出口三种用于制造半导体和平板显示器的化学品,大部分是用来智能手机和其他先进技术的关键部件。相比于中国与美国的贸易战双方都留有余地。但日本的举动是有针对性比较明显是韩国最大的芯片制造商,而日本是制造芯片所用化学品的最大供应国。而必然会给韩国造成重创。


其一,目前比三星电子和SK海力士在整个D-RAM市场占据的份额为70.4%,在闪存市场占据的份额为43.7%,这些企业都会造成影响。可以说这次的制裁卡住韩国的喉咙。韩国估计要经历长期的制裁以及反制裁的措施。

其二,这不是一个级别的较量。在贸易战一开始,韩国就被日本给捏住了七寸,几乎只能被动地接受制裁。而且这次的贸易战韩国不会轻易的退让,这和它的国家面子有关,所以韩国只能硬撑后谈和,对于日本的制裁韩国经济必然也会受到很大的打击。

其主要原因还是在韩国对日本在战时占领期间使用强迫劳工的愤怒,以及许多韩国人认为日本不愿完全承认该国的战时罪恶或做出补偿。所以韩国直接裁定没收了日铁公司在韩国的股份。两国其实在这一事件上争论了几年。而这次的做法无疑激怒了日本。

7. 中国打赢半导体这场无硝烟战争的概率有多少

4月真是中国电子产业的多事之秋,先是4月3日,美国贸易签署对中国120余项科技电子产品额外征收25%进口关税,而后4月16日,美国商务部宣布禁止美国企业向中兴通讯销售半导体商品,时效7年。

不难看出,美国是打着“不公平贸易”的旗号,对中国采取进一步贸易战。很难想象这些禁令完全执行,中兴该如何处理才能度过危机。
美国一系列措施无疑是给中国打了一剂醒脑针,由于人工智能、物联网崛起,半导体芯片迎来了前所未有的黄金时期。仅2017一年,我国进口半导体芯片金额就达到了2601.4亿美元,中国自主化半导体芯片已刻不容缓。而此次中兴通讯事件,再一次突显了中国半导体芯片的“死穴”。
总结一下中国半导体的现状,或许有些启发。中国半导体现状:
1、目前,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半导体消费国家,每年消费全球45%市场份额半导体芯片。
2、中国90%半导体芯片消费依赖进口,进口额远超石油。
3、中国半导体芯片起步较晚,落后世界平均水平。
4、世界半导体巨头企业已形成完整生态链,中国半导体企业商业化寸步难行。
中兴事件大家很多人分析结果会是中美两败俱伤,但实际上美国是“伤”了,但中兴却意味着“死”。因为中兴如果倒下了,美国可继续扶持其他国外通讯企业,实现替代,将中兴的市场份额快速吞并。
这件事在双方政府的干涉下,最后两者很有可能达成合解,但这一谈判若持续超过2个月,中兴通讯的存货将消耗殆尽,将产生不可挽回的后果。
这次事件之后,中国企业能够痛定思痛,更加自主研发芯片,但是要想在短期内实现半导体芯片的完全自供,怕是绝无可能的,只能放眼于未来,才有胜算。
中国如此强大,为何被一颗小小的半导体芯片就难住了?事实就是如此,在半导体领域,即使你有钱还是不能为所欲为。
本来中国可以依靠收购其他国家的半导体公司来获取核心利益,但是一则《瓦森纳安排》让中国半导体收购一次次被否决。《瓦森纳安排》,又称瓦森纳安排机制,它是世界主要的工业设备和武器制造国在巴黎统筹委员会解散后于1996年成立的一个旨在控制常规武器和高新技术贸易的国际性组织。这项组织,目标封锁标的主要包含辆大类:坦克大炮等传统武器,以及科技界的武器——军民两用商品与科技。而被限制的国家中,就有中国。
回到半导体芯片行业,正因为《瓦森纳安排》,中国难以从国外收购芯片公司,或进口芯片领域的诸多设备。而中国想自主打造芯片技术,需要光刻机,但是中国买不到任何先进的光刻机设备,自主研发光刻机的研发经验,差距太大,因此中国半导体行业起步尤为困难。
即便是绕过了《瓦森纳安排》,或是可以光刻机工艺达到世界水准,中国在半导体芯片生态链上还谈不上完整,整体进展缓慢。近几年中国在半导体行业中固然取得了不少成绩,但我们也要承认,中国与世界先进半导体水平的差距还有很大。
其实,中国半导体行业不走捷径也会赢,但是长途漫漫,要实现全球顶尖水平要从根本观念发生改变。首要问题是人才,目前中国最为紧缺的就是半导体人才,要吸引和培养半导体人才;其次是投资并侧重技术突破,再有就是中国应该加大鼓励长期投资外企和周期性投资的耐心性资本的半导体企业,给予试错的机会,不可一蹴而就。
半导体产业是一个以技术为本的领域,所以我们只有不断的创新,掌握核心技术后才能在国际上有一定的话语权。从某一方面来说,如今中兴事件对中国是一个很好的机遇,能够引起中国电子企业反思,也能促进中国的行业创新。
Intel累积了了材料物理学多名科学家50余年的技术资料,才发布了了最初的PC芯片;三星公司闪存技术,3500名工程师工作20年才成功设计并完成制造流程。
所以中国也需要保持长期的耐心,希冀他们一夜之间能有大突破,在半导体产业中,这样的捷径是行不通的。唯有发挥国家力量,保持坚定不移的半导体研发决心,才能够完成半导体芯片的宏伟大业,让我们一起为国家加油!

中国打赢半导体这场无硝烟战争的概率有多少

8. 中国贸易战对半导体行业是利好还是利空?

是利好,但是下周会先跟盘面下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