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者与强者的心态是怎样的?

2024-05-09 23:17

1. 弱者与强者的心态是怎样的?


弱者与强者的心态是怎样的?

2. 强者是否有弱者心态?


3. 强者都有弱者心态吗?


强者都有弱者心态吗?

4. 什么是弱势心态?

“弱势”心态主要来源于以下几方面:一是在激烈的官场竞争、严厉的问责制度和强大的网络监督面前,一些官员成了“惊弓之鸟”,生怕因做错一件事、说错一句话而成为众矢之的,每天都谨小慎微、如履薄冰;二是虽然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正在逐步推进,但是在某些地方依然存在论资排辈现象,甚至“潜规则”盛行,很多官员因没有背景,“不跑不送”,处于“天花板”困局之中,得不到重用和提升,成为官场“弱势群体”;三是公务繁杂,既要有让上级看得见的政绩,又要有能让老百姓满意的民心工程,想要有所作为却困难重重,不少官员甚至出现了焦虑症,心力交瘁,倍感“弱势”;四是一些贫困地区公务员的工资收入有限,在物价尤其是房价快速上涨的背景下,只能“望房兴叹”。 

公众关注的往往是那些手握实权或者具有领导职务的官员,而对一般的非领导职务官员关注有限,而这些人是官员的大多数,在科层制的结构中,这些人实际上可以调动的资源非常有限,而对上级领导、工作单位等不满意时,往往又不能“跳槽”一走了之,常常靠“忍”,因此心理难免压抑,更容易产生“弱势心理”。 

 针对知识分子群体的抽样调查表明,高达55.4%的受访知识分子自认“弱势”。改革开放30余年,知识分子的地位虽然有了很大的提高,并且在经济上也越来越富有,但与一些名利双收、风光无限的房产商、隐形贪官等相比,不少知识分子“喊弱”、“哭穷”首先是因为对自身境遇不满,而这种不满是通过比较得出的,面对当前经济资本(财富)、政治资本(权力)的联姻甚至转换,大学教授的文化资本(教育文凭)显然处于弱势。如北大副教授阿忆就曾在博客中晒工资哭穷,宣称那点工资让人“不能活下去”,并得到了很多知名教授的力挺。

5. 要有弱者的心态感受社会

中国经济多年来保持高速增长,物质财富的积累有目共睹,几乎所有中国家庭都是受益者。我们的社会进入了物质极大丰富的时代,但同时我们也发现,随着物质财富的快速增长,中国社会的戾气也在快速加重。这并非危言耸听,其严重程度,几乎超出了我们的想象。例如,在餐厅、公交、地铁、高铁甚至飞机上因为抢座而吵架厮打,医闹事件、校园欺凌、家庭暴力、插队加塞、开斗气车,甚至因为被看了一眼就殴打他人……这些现象似乎并不少见。而在网络场域,更是戾气四溢,那些所谓的高端人士,在微信群里常常一言不合便恶语相加。
  
  
 
  
 
  
 
  
 那么,为什么我们的物质生活越来越好,但是社会风气却越来越充满戾气呢?当然原因很多,但我觉得,其中的一个原因便是,不少人总以强者的心态对待社会、对待他人。
  
  
 
  
 
  
 这样的强者心态表现在社会关系上常常是目中无他人,唯我优先,容不得他人的意见,容不得他人超过自己。这里的例子实在太多。例如,我多次见到西校区早晨送孩子上学的家长,将车子直接停在带有明显禁停标识的学院正门口;高端小区里有的业主直接将车辆停在草地上;网络上,一旦他人提出不同意见,便开骂约架;以及太多的因为一点点鸡毛蒜皮的小事情而在餐厅、马路、高铁,甚至飞机上,拳脚相加。
  
  
 
  
 
  
 这样的强者心态最为恶劣的表现是强者对弱者的欺凌。例如,餐厅顾客辱骂殴打服务人员;小区业主辱骂殴打保安;男性辱骂殴打女性;成人辱骂殴打儿童老人;有权者辱骂殴打普通人;有钱人辱骂殴打穷人。
  
  
 
  
 
  
 这样的强者心态,不仅不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在社会发展中也无助于新发展理念的践行。例如,这样的强者心态表现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往往是征服自然、改造自然、剥削自然,而不会敬畏自然、尊重自然。这样的强者心态表现在理性和感性关系上常常是崇尚算计、效益至上、蔑视感性,而不关注体验感受、行动意义。这样的强者心态表现在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关系上每每是科学沙文主义,即迷信科学的客观性和功用性,而蔑视人文社会科学的批判性和情怀感。这样的强者心态表现在城乡关系上,一般是要农村向城市看齐,尤其是为了城市化建设和城市人的生活可以牺牲农村和农民的利益。

要有弱者的心态感受社会

6. 弱者心态是什么为什么会有弱者心态?

阿Q
和任何心态一样客观存在
我们这个世界可以分为无生命的自然界和有生命的生物界。无生命的自然界是平等的,太阳绝不会对美国偏心眼而多照美国几小时,牛顿定律也不会只在英国成立而到了中国就不成立。但是有生命的生物界却是不平等的,有强者和弱者之分。狼是强者,羊是弱者,狼吃羊,强者吃掉弱者;高大强壮的猴子作猴王,而低矮弱小的猴子不得不匍匐在猴王脚下,强者欺压弱者。“强者消灭弱者”,“强者欺压弱者”是生物界的铁则。
 人类既然属于生物界,也就不可避免地要分出强者和弱者。人在个体上存在不平等,体力有强弱之别,智力有高低之分。不同的人类集团(即国家或民族),也有明显的差异,有欧美那样的发达国家,亦有亚非拉那样的落后国家。由于强者和弱者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不同,所以强者和弱者的心理状态也完全不同。强者心态的基本出发点是“竞争”,一张馅饼谁能抢到就属于谁,抢不到馅饼的弱者挨饿活该;而弱者心态的基本出发点是“平等”,一张馅饼应该大家平分,倚强欺弱被谴责为不道德。
 人类社会应该崇尚强者的“竞争”,还是应该提倡弱者的“平等”,是一个很难说得清的问题。如果人类社会要一味提倡弱者的“平等”,过分同情保护弱者,搞干好干坏都一样的大锅饭,这样的社会就会失去向前发展的原动力。但如果人类社会要一味提倡强者的“竞争”,就会出现血淋淋的残酷竞争,也不是一件好事。不过强者和弱者从自身的利益出发,各自强调自己的理论。强者要求更多的“竞争”,而不喜欢束缚他们手脚的“平等”;而弱者则要求更多的“平等”,害怕对他们难于取胜的“竞争”。

7. 弱者心态是什么?为什么会有弱者心态?

弱者是什么呢,来看看它与强者的区别。
人与人之间,大人物与小人物之间,强者与弱者之间,最大的差异就在于意志的力量。一个目标一旦确立,不在奋斗中成功,就在奋斗中死亡。只要你具备了这样的意志,你就能作成这世界上能做的任何事情。否则,不管你拥有怎样的才华,身处怎样的环境,拥有怎样的机遇,你都不能将一个两脚动物变成一个真正大写的人。

而弱者心态有很多,大多是“嫉妒,害怕,喜欢躲在强者身后,谄媚”的人。

产生原因有很多,比如家庭教育,经济状况。一般都是被逼得懦弱的人。

弱者心态是什么?为什么会有弱者心态?

8. 心理:“弱者心态”

 心理:“弱者心态”
                         前时间,温州火锅店服务员热水“浇”顾客事件引起广泛热议,其原因是女顾客出言不逊,让服务员感到不被尊重、受屈辱而一气之下以过激行为报复。不少网友说女顾客太傲慢,也有人指出服务员抱有“受害者心态”、“弱者心态”而对他人怀有敌意。
         日常生活中,我们或多或少都会有这样的想法:“我受伤了,我是受害者,你们都得让着我”、“这方面我就是弱,做不好是应该的,你们有本事的人应该体谅我”……这就是典型“弱者心态”的表现。
         有弱者心态的人往往有极深的自卑心理,他们认定自己是社会的弱者,但是又不想、也不敢去改变。他们敌视“强者”,同时又以消极的言语中伤和他们一样的“弱者”。中央国家机关职工心理咨询中心心理治疗师傅春胜告诉《生命时报》记者,心理学上,“弱者心态”可以用“合理化”的概念来解释。
         “合理化”是指当对自己的境况不满意或被他人瞧不起时,我们会趋向于把自己的不幸、失败、落魄归罪于对方,以“合理的借口”这种外归因的方式来获得内心平衡或精神慰藉。例如,当我们自己完不成某个任务时,心里会想:“换了是你,你照样也完不成!”看到别人升官发财,自己还原地踏步,就会说:“他肯定是有关系才能够平步青云!”
         弱者心态,不仅会对自身和他人作出不公正的评价,还会导致一种普遍的“国民性弱者心态”,最明显的就是国人对自己文化和产品的不自信,如去日本抢马桶盖、去欧洲抢名牌包等。
        
          专家认为,当下社会中的“弱者心态”主要与四个方面因素有关。 
         第一,经济飞速发展带来的贫富差距过大。财富分配的不公平是必然的,处在最底层的民众很容易出现这种心态,进而衍生出对富裕阶层的对立情绪。
         第二,社会上没有经过论证的谣言快速传播。社会舆论上普遍认同“强”和“弱”之间必然不可调和的矛盾性,实质上并无科学论证。第三,自身较容易受负面情绪影响。如出租车司机更容易听到社会各种抱怨,也更容易表现出对生活的不满。第四,个人成长中的`人格发展缺陷。例如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没有受到良好的社会化,同时受网络文化影响大,容易出现心理危机。
         弱者心态使人得过且过,放弃努力,甚至自暴自弃,躲在这个“避风港”下,谈何进步,谈何发展?要自强,必须摆脱弱者心态。傅春胜建议,
         首先,要提高自我认同感,清楚“我是谁”。正确认识自己的价值,明确人生目标,正视世界的不公平,重视努力的意义。学会把对环境的不满,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
         其次,要发掘自己的优点,了解自己的强项,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每天对着镜子大声告诉自己:“我真的很不错!”最后,要尝试和自己圈子以外的优秀的人交流来往,了解一下你有偏见的那些“强者”是怎样的生活状态。越理解,越包容,包容他人,也包容自己。
         世界本来就是不公平的,也没有人是完美的,你比别人多勤奋一点,多努力一点,多有一点理想,明天就会更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