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上学期各科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地理、生物、历史复习 材料

2024-05-09 17:13

1. 初一上学期各科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地理、生物、历史复习 材料

只有历史呵呵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复习提纲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第1课 从“开皇之治”到“贞观之治
一 隋朝
1 建立 :581 年,都城在长安,建立者是隋文帝杨坚,年号为 开皇 。
2 统一:589年,隋灭陈,南北重归统一。
3 隋文帝治国措施:①改革政权机构,选拔人才;②大力发展农业,减轻赋税徭役;③倡导节俭
4 开皇之治:开皇年间,隋文帝勤勉治国,锐意革新,形成国家富庶、社会繁荣的盛世局面,史称
“开皇之治”
5 灭亡: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
二 贞观之治
1建立:618年,李渊在长安称帝,建立唐朝
 2贞观之治   626年,李世民继位,年号贞观.,李世民就是唐太宗
治国措施:(1)政治上:吸取隋亡教训,广开言路,选用良吏,提高行政效能;(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魏征;改革三省六部) (“房谋杜断”)
(2)经济上:轻徭薄赋,减轻农民负担;(允许农民用实物代替徭役)
(3)法律上:简法轻刑,修订法律;(《贞观律》)
(4)教育上:重视教育,大力培养人才。(国子学、太学)
(5)民族关系:实行恩威并施的政策(和亲、封赏),改善民族关系。(被拥戴为:天可汗)
  表现:经济发展,政治清明,社会安定,国力强盛史称贞观之治。
  形成原因:唐太宗吸取历代、特别是隋朝灭亡的教训,调整了统治政策;唐太宗制定的有利于发展生产、巩固政权的措施直接产生了作用;唐太宗本人的精明能干,励精图治;国家统一,广大人民的辛勤劳动。
第七学习主题
民族关系的发展与经济重心的南移
第6课 辽、宋、西夏、金的并立
一 辽、北宋、西夏的建立
 1 916年耶律阿保机建立契丹国,定都上京;947年耶律德光改国号为辽
2 960年赵匡胤发动兵变,建立宋朝,定都东京(今开封),史称北宋
3 1038年,党项族首领元昊称帝,定都兴庆(今银川),史称西夏
二 辽、西夏与北宋的战与和
1 1005年北宋与辽议和,订立“澶渊之盟”,从此边境稳定,经济文化交流频繁(杨家将)
2 1044年,西夏与北宋达成和议,双方长期和平
三 南宋和金的对持
1 1115年,女真族首领完颜阿骨打建立金朝,定都会宁。
2 1127年,金军攻占北宋都城东京,掳走宋微宗、宋钦宗,北宋灭亡
3 1127年,赵构称帝,定都临安,史称南宋。赵构就是宋高宗。
4 1141年,南宋与金订立和约,此后双方战事基本停息。岳飞是抗金英雄。
北宋与辽、西夏的战与和给各方带来的影响。
⑴战争给双方带来损失; 
⑵和好使双方边境相对稳定,有利于经济文化交流,并维持了长久的和平关系。
⑶北宋每年向辽夏交纳大量岁币,成为北宋积贫积弱的一个重要因素。
第7课  南方经济的发展
一 南方经济发展的表现:
1农业:
A南方的灌溉技术和耕作技术有很大提高,圩田、梯田扩大了耕地面积;
B南方水稻产量大幅度增长,苏州、湖州;    C原产北方的小麦、粟、豆在南方扩大种植;
D棉花种植面积扩大,成为南方重要的经济作物。
2手工业:A南宋时,棉纺织业在南方兴起;成为我国古代重要的手工业行业。
B南方制瓷业发展很快,景德镇成为著名的瓷业中心;
3商业:北宋时商业发达,在四川地区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南宋时发行的纸币叫会子。
南宋都城临安是南方的政治中心,又是最大的商业都市。
海外贸易活跃,海港主要有广州、泉州等,政府设市舶司管理
二 经济重心南移
1 南移经过:从夏商到秦汉,我国经济重心一直在北方;三国两晋南北朝时
开始南移;唐朝中期后南移加快;两宋时南方已成为全国经济重心。
2 南移原因:①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②南方相对安定的政治环境
③南方自然资源更多得到开发利用。
3 南移表现:①南方水稻是全国产量最大的粮食作物,苏州、杭州成为天下闻名的粮仓;
②南方的手工业占有重要地位;     ③南方的商业水平超过北方;
④南方的赋税收入成为国家财政的主要支柱 
一 两宋时,城乡居民的生活丰富多彩。
1 衣:两宋时麻布是主要要布料,棉布逐惭多;着行业装;女服样式多;官民服不同
2 食:两宋时,北面食,南米饭;北羊肉,南猪肉、鱼;普遍食用植物油;饮酒盛行;
3 住:两宋时,农民住茅屋,市民住瓦房;贵族官僚往园林式建筑;高脚家具流行。
4 行:两宋时,富人乘轿子、马车,百姓乘牛车、驴车,骑马、骡、驴;
二 城市生活:
1 东京人口过百万,“夜市”连“晓市”,有娱乐场所“瓦子”、舞台“勾栏”
2 临安:人口过百万;娱乐场所“瓦舍”多;摊点成行;茶馆多
今天的传统节日,像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在宋代都有了。宋代称春节
为元旦,最为重视。
结合前课和本课的相关内容,概括宋朝商品经济发展的特点。
(1)都市商业繁荣,大街小巷店铺林立;(城市商业繁荣;) (2)经商时间长,夜市刚结束,晓市又开张;
(3)娱乐活动商业化,瓦子,勾栏出现;(城市生活丰富多彩。)
(4)纸币的出现,方便了商业贸易。(出现纸币;对外贸易活跃)
第9课  成吉思汗与忽必烈
一 成吉思汗统一蒙古
1206年蒙古贵族在斡难河源尊推铁木真为成吉思汗,蒙古汗国建立
二 元朝的建立和统一
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元,定都大都(今北京),忽必烈就是元世祖
1276年元军攻占临安,南宋灭亡。1279年元朝统一中国。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蒙古族)首领当皇帝的统一王朝(元朝)
文天祥是抗元英雄
三 元世祖改革的内容:
1政治上:A在中央,设置管理全国政务的中书省;增设宣政院,专门管理全国佛教事务和藏族地区的
军政事务。
B在地方:设立行中书省(行省)为地方最高行政机构;设立澎湖巡检司管理琉球(台湾)和澎湖列岛。 
2经济上:A重视发展农业生产,禁止把农田变为牧场,鼓励开荒种粮,推广棉花种植
B主持治理黄河水患,开凿两条新运河。
四 元朝的民族关系:融合
原因:元朝的统一,为各族人民的交往、交流和经济发展提供了条件,促进了民族
融合。元与各蒙古汗国关系密切,推行开放的政策。
表现:各民族人民相互学习,相互交流;进入黄河流域的契丹、女真人与汉族
融合, 被统称为汉人;形成信俸伊斯兰教的新民族——回族。
黄道婆的棉纺织业技术学自黎族。
第14课  封建帝国的危机
一 盛世与危机
1 康熙、雍正、乾隆时期,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史称“康乾盛世”。
2表现为:A农业方面:①水稻等粮食作物产量进一步提高;②棉花种植面积扩大;③甘薯、玉米、马铃薯、烟草等作物的种植不断推广。
B手工业:①制瓷中心景德镇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工艺水平有了新突破。②南京成为新兴的丝织业中心。③松江、无锡等地棉布畅销各地。
C商业:商品流通更广泛,商业更发达。
3危机 清朝由“康乾盛世”走向衰落的原因:乾隆中期以后,土地兼并严重,统治集团奢侈,吏治败坏,军队腐朽,阶级矛盾日益加剧,强大的清王朝迅速走向衰落。
二 闭关锁国政策
原因:①根本原因是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比较稳定,清政府认为无需与外国贸易
②为了打击郑成功等沿海抗清力量③为了抵御西方国家的入侵。
表现:清朝初年实行严厉的“海禁”政策,禁止商民出海;到乾隆年间只开放广州一处,并颁行限制外商活动和国内商民出海贸易的条例、章程,形成了严厉的闭关锁国政策。
影响:①曾在抵御外国侵略方面起了一定的作用,②阻碍了中外联系,影响了中国吸收世界先进文化和科学技术,阻碍了中国经济文化的发展,是中国近代社会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
清朝前期对外实行什么政策?清政府为什么要实行这种政策?实行些政策造成的影响是什么?
(1)清朝前期实行的是闭关锁国政策。
(2)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是:第一,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占主要地位,统治者
认为天朝的物产丰盈,无须同外国互通无关;第二,害怕外国商人和沿海人民往来会滋扰生事,威胁其统治。第三,为了打击郑成功等抗清力量。
(3)闭关锁国造成的影响是:曾在抵御外国侵略方面起了一定的作用;但这一政策的长期推行阻碍了中外联系,影响了中国吸收世界先进的文化和科学技术,阻碍了中国经济文化的发展,是中国近代社会落伍的重要原因。                                          
(1)材料中的“天朝”是指哪一朝?答:指清朝。
(2)据上述材料指出乾隆帝对与外国通商的认识,并作简要评价。
答:认为不需要与外国贸易,与外国贸易是对外国的恩赐(不需要,是恩赐)。反映了当时清朝统治者妄自尊大、故步自封的思想。
(3)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天朝”对外推行什么政策?有哪些具体表现? 
答:闭关锁国政策。表现:①下令只准开放广州一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②颁行了严格限制外商活动和国内商民出海贸易的条例。

第15课  印刷术、指南针与火药
一 印刷术
 1 隋唐时发明了雕版印刷术,宋朝时进入了全盛时期。世界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年代的雕版印刷品是868年刻印的《金刚经》。
2 北宋中期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比欧洲早400多年。是印刷技术的一次重大飞跃。
3 北宋时活字印刷术传到日本、朝鲜,元朝时传到欧洲。
二 指南针:
1 战国时制成司南。  2 北宋时,指南针发明,并开始用于航海。南宋初期制成“罗盘针”。
3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把指南针用于航海业的国家。
4 12世纪,指南针经阿拉伯传入欧洲,促进了世界航海业的发展。
三 火药
唐朝时我国古代炼丹家发明了火药(硫磺、木炭和硝石)。唐朝末年,火药开始用于军事。宋元时期,火器运用广泛。13世纪至14世纪,火器传入阿拉伯和欧洲。
火药、指南针、印刷术对世界的影响(贡献):
火药:通过阿拉伯人传到欧洲,导致欧洲社会发生了巨大变革,新兴资产阶级凭借火器战胜了落后的封建势力,火药在生产上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指南针:指南针传到欧洲后,成为哥伦布发现新大陆、麦哲伦船队环航全球的重要条件;
印刷术:印刷术的发明,促进了文化知识的传播与交流。
1阅读下列记载北宋船队出使高丽(朝鲜)的材料:
洋中不可往,惟观星斗前迈。若晦暝(天气昏暗),则用指浮针以揆南北。 —《宣和奉使高丽图经》
第16课  建筑奇观
一 赵州桥(“百尺高虹横水面,一弯新月出云霄。”)
隋朝时,李春设计和主持建造了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的最古老的大型石拱桥。
二 大运河
隋炀帝时,开凿了大运河。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东南起余杭(今杭州),北达涿郡(今北京),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四段,是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第17课  科技巨著与史学巨著
1《资治通鉴》
是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成的一部编年体史学巨著,记载了上起战国下至五代1300多年的历史。
第18课  唐诗与宋词
一 唐诗
唐诗是我诗歌发展的巅峰。唐代最杰出的诗人有李白、杜甫、白居易。
①李白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人称“诗仙”。《蜀道难》、《将进酒》、《梦游天姥吟留别》
②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再现了安史之乱前后那个动乱的时代,故称“诗史”,人称“诗圣”。 “三吏三别”
③白居易是唐代又一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通俗易懂,寓意深刻,《瑟琶行》、《长恨歌》等是他的代表作。《琵琶行》、《长恨歌》
二 宋词
宋词有婉约词、豪放词。婉约词代表人物是柳永和李清照。北宋苏轼、南宋
辛弃疾是豪放词的代表人物,人们将辛弃疾和苏轼并称为“苏辛”。
一 莫高窟
莫高窟又称“千佛洞”,在甘肃敦煌鸣沙山,大部分是唐朝时开凿的,有大量精美的彩色塑像和壁画,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石窟之一。
二 云冈石窟
位于山西大同,开凿于北魏中后期,它既继承了我国秦汉石刻艺术的传统,又融汇了南亚一带的雕刻风格。
三 龙门石窟:
在河南洛阳,大部分为唐朝开凿,最大的窟是奉先寺卢舍那佛,体现了我国古代雕刻艺术的高超。
莫高窟、龙门石窟、云冈石窟被称为我国著名的三大石窟。
第21课  书法与绘画
一 书法:
1唐代张旭、怀素以草书著名,颜真卿、柳公权的楷书形成颜体和柳体。
2 宋代著名的书法家有苏轼、黄庭坚等。
3元朝书法家赵孟頫创造出“赵体”。
二 绘画
1 唐代人物画在唐代进入黄金时期。
著名画家阎立本的代表作有《步辇图》《历代帝王图》;
吴道子被誉为“画圣”。
2山水画在宋元时期达到高峰
北宋画家张择端有《清明上河图》,是宋代城市市民日常生活的真实写照(风俗写实画)。
花鸟画在明代变得充实、成熟而完美。徐渭的大写意花鸟画把中国传统绘画推到直逼近代的新阶段。
隋唐宋元时期,我国取得的居世界领先地位的科技成就哪些?
(1)、隋朝工匠李春设计并主持修建的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
(2)、我国在世界上最早发明雕版印刷术和活字印刷术。
(3)、唐朝的《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4)我国在世界最早发明了火药,唐末开始用于军事,宋元时期火器比较先进。
(5)故宫是世界上最大、最完整的宫殿建筑群。

初一上学期各科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地理、生物、历史复习 材料

2. 新初一上册的英语、数学、语文、历史、生物、地理的一些知识?帮帮忙吧!谢谢!

  第四课 夏、商、西周的兴亡
  夏的都城在阳城,统治中心地区,在今河南西部和山西南部一带。
  夏朝的国家机构,是奴隶主阶级压迫平民和奴隶的工具
  朝代 暴君 亡国之君
  夏朝 夏桀 夏桀
  商朝 纣 纣
  西周 周厉王 周幽王
  西周为什么要实行分封制?分封制的内容是什么?起了什么作用
  商朝曾几次迁都,直到商王盘庚迁都到殷,统治才稳定下来。后来又称商朝为殷朝。
  约公元前1600年,汤战胜桀,夏灭商建。公元前1046年,商周在牧野大战。商灭,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镐,又称镐京,历史上叫西周。
  第五课 灿烂的青铜文明
  发生于公元前260年,秦、赵之间决定性战役是长平之战|。
  第七课 大变革的时代
  铁农具:春秋出现,战国推广
  牛耕:最迟春秋末年使用,战国推广。
  1、战国是我国封建制度的确立时期。 2、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是指牛耕。3、战国时期,李冰为秦国修筑的都江堰是举世闻明的防洪灌溉工程。
  都江堰修建后,获得“天府之国”美称的是成都平原。
  战国时期,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发展成为战国后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战国时期各国为什么会开展变法运动
  商鞅变法的内容和历史作用是什么?内容是:①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②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③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了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增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初一历史复习资料
  第八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1)
  1、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2、商朝人刻在龟骨或兽骨上的文字,称为“甲骨文”。
  3、商周青铜器上铸刻的文字,叫 “金文”,也称“铭文”。西周晚期,有人将文字整理成“大篆”。
  4、今天的农历又称“夏历”,据说来源于夏朝。
  5、扁鹊是春秋战国之际的名医。他能用针刺、按摩、汤药治疗疾病。他总结出来的望、闻、问、切四种诊断疾病的方法,一直被中医沿用。
  6、屈原代表作《离骚》,离:遭遇 骚:忧愁
  7、春秋战国盛行“钟鼓之乐”,其中以整套编钟最为珍贵。
  8、《诗经》记载公元前776年9月6日发生日食,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有确切日期的日食现象。
  第九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2)
  姓名 时期 著作 主要思想 备注
  孔子 春秋晚期 《论语》 提出“仁”的学说,主张“爱人”,“为政以德” 《论语》由孔子弟子整理编写
  老子 春秋晚期 《道德经》 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 由战国时期道家学派整理而成
  墨子 春秋战国时期 “兼爱”“非攻”,反对以大欺小、以强凌弱,支持正义战争
  孟子 战国 “春秋无义战”,反对一切战争。“仁政”治国,轻徭薄赋,保护环境
  韩非 战国末期 主张改革,反对空谈仁义,提倡法制
  孙武 春秋晚期 《孙子兵法》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第十课 “秦王扫六合”
  1、从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秦王嬴政陆续灭掉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定都咸阳。
  秦始皇为了巩固统治创了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
  2、统一货币、度量衡、文字
  3、焚书坑儒
  4、北筑长城,抵御匈奴
  5、南凿灵渠,开发南疆
  5、秦统一后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度。
  6、秦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3. 初一上册语文、数学、英语(带中文)、历史、地理、生物、政治七科期中复习提纲。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考纲知识点
一、商鞅变法:(七上P35-36)
1、时间——在秦孝公支持下,公元前356年商鞅推行变法。
2、内容—— A: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
B: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根据军功的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
C: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去管理。
3、影响:①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封建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加强,逐步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②战国时期,各国经过变法或改革,封建制度逐步确立起来。
(各国的变法:李悝在魏国变法;吴起在楚国变法,商鞅在秦国变法,其中最彻底的是商鞅在秦国的变法。)
例:材料“春秋以来,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一些奴隶主转化为封建地主,租种土地的人们成为农民。秦国的商鞅变法是比较彻底的。”
1)商鞅变法的目的是什么?
答:为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使国家变得富强。
2)商鞅变法取得胜利的原因:
答:A:顺应了封建制发展的历史趋势;B:制定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办法;C:敢于同旧势力作斗争。
二、百家争鸣:
1、儒家学派——创始人是孔子(七上P43),他是春秋时期的人。他在思想、教育、文化上的贡献:
①思想——他提出“仁”的学说,主张“爱人”,“为政以德”。他的学说被后来的封建统治者所利用,成为统治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②教育——A:兴办私学,广收门徒B:他要求学生按时复习学过的知识,“温故知新”C:学习的态度要老实D:温故而知新
③文化——他编订了《诗经》、《尚书》、《春秋》; 
儒家学派——战国时期:是孟子(七上P45),他反对战争,提出“春秋无义战”,主张“民贵君轻”的思想,实行“仁政”。反对过分捕捞鱼鳖,要按时令进山伐树,这样自然资源才能再利用。这反映了他的可持续发展观。
2、道家学派——创始人是老子(七上P44),是春秋时期的人,著有《道德经》老子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并且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祸兮,福之所依;福兮,祸之所伏”。具有朴素辨证的思想。
3、墨家学派——创始人是墨子(七上P45),主张“兼爱”“非攻”。
4、法家——代表人是战国的韩非(七上P46),主张改革,提倡法治;主张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著作是《韩非子》。
例:材料“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三人行,必有我师”
1)该材料是谁说的?答:是孔子
2)是什么学派的创始人?答:是儒家 
3)他在政治上主张什么?有何影响?答:他提出“仁”的学说,主张“爱人”,“为政以德”。他的学说被后来的封建统治者所利用,成为统治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4)在文化上有何贡献?答:编订了《诗经》、《尚书》、《春秋》
例:材料:“我那坚硬的牙齿早就掉了,可我那柔软的舌头却还在!”
(1)体现了谁的主张?是什么意思?体现了什么思想?
答:体现了老子的主张。意思是坚硬的东西未必结实,柔可以克刚,体现了他朴素辩证的思想。
(2)这种思想在现实社会生活中是否有用?如果你认为有用的话,能不能举出一个实例加以说明? 
答:我认为有用。如:在解放战争中,装备人数上超过解放军的国民党军队最终是被打败了。
三、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创立:(七上P51)从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灭掉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 
1、最高统治者称皇帝,皇帝总揽一切大权。
2、中央政府设置丞相、御史大夫、太尉等官职。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的政事,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太尉管理军事。
3、在地方,接受李斯的建议,把全国划分为36郡,郡下设县。郡县制度为后来的封建王朝长期沿用。
四、1、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七上P51-52-53) 
(一)政治——建立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二)经济——秦统一后,在全国统一使用圆形方孔铜钱;同时还统一了度量衡;
(三)文化——把小篆作为全国统一的文字,后来使用更为简单的隶书。
(四)思想——焚书坑儒(P52)
为加强思想控制,秦始皇接受李斯的建议。焚书坑儒给我国古代文化造成极大损失,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
(五)军事——北筑长城、南修灵渠(P53)
(1)秦朝统一后,派将军蒙恬北伐匈奴,并修筑了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的长城。
(2)秦始皇派人开凿了灵渠,沟通了湘水和离水,把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连接起来。
2、秦朝巩固统一加强统治的措施在我国历史上的重要作用
1)结束了春秋以来诸侯混战的局面,开创了统一的新局面。自秦统一后,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虽然有的时期出现了割据状态,但统一始终是历史的主流。
2)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国家,其专制集权统治制度,在我国沿袭了两千多年,影响十分深远。
3)秦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对我国以后经济、文化的发展和维护国家统一,有极为重要的影响。
4)修筑了著名的万里长城和灵渠等古代工程,巩固祖国的边疆。
例:秦朝哪些措施对后世产生了影响?
答:1、秦灭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2、最高统治者称皇帝,皇帝总揽一切大权      3、全国推行郡县制;
4、统一了货币、度量衡和文字。
5、修筑了长城;   6、开凿了灵渠。
例:材料“分天下为三十六郡,置守、蔚、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统一法度、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
(1)上述引文是谁实施的?主要采取了哪些措施?答:是秦始皇实施的,主要措施有:实行郡县制,统一了度量衡、文字、货币。
(2)实施以上措施的目的和作用是什么?答:目的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作用是:有利于巩固统一,有利于各地经济文化交流。
五、评价秦始皇:
功:秦始皇是对中国历史作出过巨大贡献、产生过巨大影响的封建皇帝。他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灭六国统一了中国,结束了长期以来诸侯割据的局面,有利于人民生活安定和社会生产,符合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他建立了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对我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意了全国的度量衡、货币、文字,促进了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巩固了国家的统一;通过统一战争,扩大了疆域,使秦朝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过:秦始皇又是统治残暴的封建皇帝。秦朝建立后,沉重的赋税,繁重的兵役和徭役、严酷的法律,给人民带来了无比的痛苦和极大的灾难;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公元前210年,秦始皇死去。第二年,农民起义爆发。
功过相比,秦始皇功大于过。
七年级生物上册复习提纲(人教版) 
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 
第一章 认识生物 
第一节 生物的特征 
一、 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能排泄废物 
4、有应激性 5、由细胞构成(病毒除外) 6、生长发育 7、能繁殖 8、遗传变异 
二、 观察法 P2 
第二节 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 
一、 调查的一般方法 
步骤:明确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撰写调查报告 
二、 生物的分类 
按照形态结构分:动物、植物、其他生物 
按照生活环境分:陆生生物、水生生物 
按照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 
第二章 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第一节 生物圈 
一、 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可飞翔的鸟类、昆虫、细菌等。 
水圈的全部:距海平面150米内的水层。 
岩石圈的表面: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 
二、 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第二节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一、 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光、水分、温度等 
二、 光对鼠妇生活影响的实验(中考卷子的题目理解掌握) 
三、 探究的过程:1、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2、作出假设 3、制定计划 4、实施计划 5、得出结论 6、表达和交流 
四、 对照实验 P15 
五、 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根据同种或异种的关系,生物因素可分为两种:1、种内关系:种内互助(蚂蚁搬食)、种内斗争(两豹争夺羚羊、争夺栖息地) 
2、种间关系:寄生(蛔虫)、竞争(狮子和豹争夺食物)、互助(犀牛和犀牛鸟) 
第三节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一、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P19的例子 
二、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调节空气湿度、植物的枯叶枯枝腐烂后可调节土壤肥力、动物粪便改良土壤、蚯蚓松土 
第四节 生态系统 
一、 生态系统的组成: 
1、 生物部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2、 非生物部分:阳光、水、空气、温度 
二、 食物链和食物网: 
1、 食物链以生产者为起点 
2、 物质&能量沿着食物链&食物网流动 
3、 营养级越高,生物数量越少;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积聚更多,譬如日本的水吴病。 
三、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超过则会遭到破坏。 
第五节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一、 生态系统的类型p29 
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 
二、 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p30 
注意DDT的例子 (平时练习卷子的题目) 

第二单元 生物和细胞 
第一章 观察细胞的结构 
第一节 练习使用显微镜 
一、1. 显微镜的结构 
镜座:稳定镜身; 
镜柱:支持镜柱以上的部分; 
镜臂:握镜的部位; 
载物台:放置玻片标本的地方。中央有通光孔,两旁各有一个压片夹,用于固定所观察的物体。 
遮光器:上面有大小不等的圆孔,叫光圈。每个光圈都可以对准通光孔。光线用来调节光线的强弱: 
反光镜:可以转动,使光线经过通光孔反射上来。其两面是不同的: 
镜筒:上端装目镜,下端有转换器,在转换器上装有物镜,后方有准焦螺旋。 
准焦螺旋:粗准焦螺旋(又称粗调):转动时镜筒升降的幅度大;细准焦螺旋(又称细调)。 
转动方向和升降方向的关系:顺时针转动准焦螺旋,镜筒下降;反之则上升 
三、 显微镜的使用 P37-38 的图要掌握 
1、 观察的物像与实际图像相反。 
2、 放大倍数=物镜倍数X目镜倍数 
3、 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标本,应该薄而透明,光线能透过,才能观察清楚。因此必须加工制成玻片标本。 
第二节 观察植物细胞 
一、 切片、涂片、装片的区别 P42 
二、 实验过程P43-44 
三、 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1、 细胞壁:支持、保护 
2、 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 
3、 细胞质:液态的,可以流动的 
4、 细胞核:贮存&传递遗传信息 
5、 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6、 液泡:细胞液 
7、 线粒体:呼吸的场所 
第三节 观察动物细胞 
一、 观察口腔上皮细胞实验P47 
二、 动物细胞的结构 
1、 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 
2、 细胞核:贮存和传递遗传信息 
3、 细胞质:液态,可以流动 
第二章 细胞的生活 
第一节 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 
一、 物质由分子组成,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以白糖融解的实验为例说明。 
分子并不是构成物质的最小颗粒,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单位,而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二、 细胞中的物质 
有机物(一般含碳,可烧):糖类、脂类、蛋白质、核酸,这些都是大分子 
无机物(一般不含碳):水、无机物、氧等,这些都是小分子 
三、 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对物质有选择性,有用物质进入,废物排出。 
四、 细胞内的能量转换器: 
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是细胞内的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糖,并产生氧。 
线粒体:进行呼吸作用,是细胞内的“动力工厂”“发动机”。 
第二节 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 
一、 遗传信息存在于细胞核中 
多莉羊的例子p55 
二、 细胞核中的遗传信息的载体——DNA 
1、 DNA的结构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 
2、 基因是DNA上的一个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片断 
三、 DNA和蛋白质组成染色体 
1、 不同的生物个体,染色体的形态、数量完全不同 
2、 同种生物个体,染色体在形态、数量保持一定 
3、 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 
4、 染色体数量要保持恒定,否则会有严重的遗传病 
四、 细胞的控制中心是细胞核 
第三节 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一、 生物的由小长大是由于:细胞的生长和细胞的分裂 
二、 细胞的分裂 
1、染色体进行复制 
2、细胞核分成等同的两个细胞核 
3、细胞质分成两份 
4、植物细胞:在原细胞中间形成新的细胞膜和细胞壁 
动物细胞:细胞膜逐渐内陷,便形成两个新细胞
其他的我就不知道了

初一上册语文、数学、英语(带中文)、历史、地理、生物、政治七科期中复习提纲。

4. 本人急需初一上册半期复习资料(英语,语文,数学,历史,生物,地理,政治)

七年级历史上学期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  中华文明的起源
第1课  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人类是由类人猿进化而来的,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
我国境内目前发现的最早的远古人类:元谋人,距今约一百七十万年,云南省元谋县
山顶洞人比北京人的进步图:
代表文化	距今时间	体质形态	工具制造	用火	观念	社会组织
北京人	 距今约70万年至20万年	保留猿的某些特征	打制粗糙的石器	使用天然火	 	 原始人群
山顶洞人	距今约3万年 	 模样与现代人基本相同	 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	人工取火
	 懂得爱美
死后埋葬	 按血缘结合起来的氏族
第2 课  原始的农耕生活
我国原始农耕生活的两个代表:
原始人类	距今时间	发现地点	生产活动	生产工具	住房	用具	穿着
河姆渡原始居民	距今约七千年	长江流域	浙江省余姚市	种植水稻
饲养家畜	磨制石器耒耜耕地	干栏式房屋(水井)	制造陶器玉器乐器	学会纺织
半坡原始居民	距今约五六千年	
黄河流域	陕西
西安	种植粟和蔬菜,饲养猪狗;渔猎	普遍使用磨制石器	半地穴式房屋	彩陶(上有最早文字雏形)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也是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
大汶口文化:出现贫富分化(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
第3课  华夏之祖
一、为什么中华民族常自豪地称自己为“炎黄子孙”?
1、炎帝、黄帝是华夏族的始祖:黄帝部落联合炎帝部落在涿鹿大败蚩尤,从此结成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日后的华夏族。华夏族也就是汉族的前身,中华民族的主干部分。
2、黄帝:人文初祖。建宫室,制衣裳,挖井,发明舟车。(嫘祖养蚕缫丝、仓颉造字、伶伦编乐谱)
二、禅让制:民主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用“禅让制”推举出的首领有尧、舜、禹。)
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治水有功
第二单元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第4课  夏、商、西周的兴亡
一、夏、商、周的更替
朝代	建立时间	灭亡时间	都城	开国君主	亡国之君
夏	约公元前2070年	约公元前1600年	阳城	禹	桀
商	约公元前1600年	公元前1046年	几次迁都,盘庚时把都城迁到殷	汤	纣
周	西周	公元前1046年	公元前771年	镐京	周武王	周幽王
	东周	公元前770年		洛邑	周平王	
二、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为什么会取得胜利?
桀、纣残暴失民心;商汤和武王仁义之举得民心;任用贤人(伊尹、姜尚),联合周边小国。
三、夏商周的政治
1、启:继承父位,成为夏朝第二代国王,从此,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
2、夏朝设置了各种国家机构(包括政府机构、军队、刑法和监狱等)标志着早期国家的产生。
3、西周的分封制(目的:巩固统治)       
内容:①天子把土地和人民分给亲属、功臣,封他们为诸侯。  ②诸侯的义务: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从天子作战。意义:开发了边远地区,加强了统治,使西周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
第5课  灿烂的青铜文明
农业、畜牲业、手工业和商业的繁荣,形成了我国夏、商、西周灿烂的青铜文明。
一、青铜器的高超工艺(著名的有:司母戊鼎、四羊方尊)
商周青铜铸造的特点:规模大,品种多,工艺精,分布广。
第6课  春秋战国的纷争
一、春秋争霸
1、著名霸主:齐桓公(标志:葵丘会盟),晋文公(标志:城濮大战胜利),楚庄王
2、齐桓公和晋文公成为霸主的共同原因是什么?(改革:发展生产、训练军队、整顿内政)
3、影响:给社会带来种种灾难;但在争霸战争中,有些诸侯国被消灭,出现了一些疆域较大的国家。
二、战国七雄:齐、楚、秦、燕、赵、魏、韩(注意方位)
著名战役: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长平之战,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秦军的进攻)
★ 本课相关成语:退避三舍、卧薪尝胆、围魏救赵、纸上谈兵(注意是哪个战争中的)
第7课  大变革的时代
一、经济上
1、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注意时间)(牛耕是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
2、著名的都江堰:秦国蜀郡太守李冰       地点:成都平原 泯江中游
③意义:都江堰消除了岷江水患,灌溉了大片农田,使成都平原获得了“天府之国”的美称。
二、政治上——商鞅变法(重要,必考)
①时间:公元前356年         ②人物: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开展变法。
③目的: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以便在群雄争霸中保持不败地位。
④内容和影响:
内容
影响
奖励耕战
	生产: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	经济发展,国富	总之,商鞅变法确立封建制度,使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为秦国统一全国奠定基础。
	军功: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	军队战斗力增强,兵强	
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	建立封建土地所有制	
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加强中央集权	
第8、9  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
一、文字的演变
时间	商	商周	西周晚期	战国
文字	甲骨文	金文	大篆	竹书、帛书
材料	龟甲、兽骨	青铜器		竹简、丝帛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甲骨文已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
二、天文、历法、医学和文学的成就
天文	古书记载的最早日食发生在夏朝
商朝甲骨文有许多关于日食、月食的记载,经现代科学家验证,都很可靠。
历法	相传夏朝就有历法(夏历),商朝的历法更为完备,战国时期,测定出一年24个节气
医学	名医扁鹊——望、闻、问、切四诊法一直为中医沿用
文学	屈原和他的代表作《离骚》
音乐	春秋战国盛行“钟鼓之乐”,湖北随州出土的编钟
三、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重要,必考)
学派	时期	代表人物	著作	思想内容
儒家	春秋	孔子	《论语》	政治思想——“仁”:“爱人”,“为政以德”。
教育思想:因材施教、谦虚好学、温故知新。
	战国	孟子		仁政治国、轻徭薄赋、可持续利用资源
道家	春秋	老子	《道德经》	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相互转化。
	战国	庄子		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墨家	战国	墨子		”兼爱”:希望人们互助互爱。
“非攻”:反对侵略战争、支持正义战争。
法家		韩非子		主张改革;提倡法治;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兵家		孙武	《孙子兵法》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 运用三家观点解决问题:儒:说服教育;道:顺其自然;法:严格的规定和有效的惩罚
第三单元  统一国家的建立
第10课  “秦王扫六合”
一、	秦的统一:
公元前221年   都城:咸阳      开国皇帝:秦始皇嬴政
意义:结束了自春秋战国以来长达数百年之久的分裂割据、混战不已的局面,开创了统一的新局面,从此,统一始终成为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
二、巩固统一的措施(重要,必考)
	措施	影响
政治	创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在我国沿用了两千多年,对中国历史产生深远的影响
经济	统一货币、度量衡	对于促进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和维护国家统一有极为重要的影响
文化	统一文字	
	焚书坑儒	摧残了文化,制约了人们的思想。加强思想控制
军事	北筑长城、开发南疆
(统一岭南,修筑灵渠)	秦朝疆域广大,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
★ 秦始皇评价:我国历史上很有作为的君主(史实);但也有残暴的一面(史实);总体功大于过。
第11课  “伐无道,诛暴秦”
一、秦的暴政
①繁重的徭役和赋税    ②严酷的刑法     ③二世更加残暴(赵高“指鹿为马”)
二、陈胜吴广起义(揭竿而起)
时间:公元前209年    起义地点:大泽乡  根本原因:秦的暴政
意义: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鼓舞了后世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
三、农民起义军推翻秦朝
项羽:巨鹿之战,大败秦军主力。(破釜沉舟) 刘邦:直逼咸阳,秦朝统治者向刘邦投降,秦朝灭亡。
楚汉之争: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
★ 相关成语: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楚河汉界、四面楚歌、霸王别姬等 故事:鸿门宴
西汉建立: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刘邦是汉高祖。
第12课  大一统的汉朝
一、文景之治(历史上把文帝景帝统治时期称为是“文景之治”)
1、原因:①汉初的形势:经济萧条、国家贫困。②总结秦朝亡于暴政的教训。
2、措施:①注意发展农业生产,减轻人民的负担;  ②提倡节约;  ③提倡“以德化民”
二、汉武帝的大一统(重要,必考)
	背景	措施	效果
政治	汉初分封的诸侯国还有相当的势力	“推恩令”,削弱封国势力。(主父偃的建议)	诸侯国再也无力与中央对抗
思想	诸子百家的各派人物还很活跃,他们批评皇帝的政策,指责中央,对中央集权很不利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董仲舒的建议)
举办太学,以儒家的五经为主要教材。	儒家学说成为封建文化的正统思想
经济,军事方面看课本(必考内容)
汉武帝时期,西汉王朝实现了大一统,进入鼎盛时期,这也是中国封建时代的第一个鼎盛局面。 
四、东汉的建立:公元25年   都城:洛阳      开国皇帝:光武帝刘秀
第13课   两汉经济的发展
一、	治理黄河:西汉,武帝下令治理黄河;东汉,明帝派王景主持修河。
农业的进步:西汉出现了犁壁(翻土碎土)、耧车(播种工具)、二牛抬杠的方法。
二、丝织:使用提花机;染色技术也很高,丝绸得到外国人喜欢。
    冶炼技术:东汉杜诗发明水排(治铁工具),比欧洲早一千多年。铁制兵器取代青铜兵器。
三、加强集权的经济措施:汉武帝把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经济大一统)商业的繁荣:东西二京(西京长安、东京洛阳);专门的商业区:市。(但统治者实行“重农抑商”)
第14课  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
一、冒顿统一蒙古草原
1、匈奴的生活习俗:过着游牧生活,逐水草迁徙。
2、冒顿单于第一次统一蒙古草原
3、匈奴族生产的发展(畜牧业兴旺发达;学会农耕,开始垦田种谷)
二、匈奴与汉朝的和战(重要,必考)
时间	西汉初年	汉武帝时期	汉元帝时期
形势	经济萧条、国家贫困 	经过文景之治,国力强盛 	匈奴分裂,其中呼韩邪单于向汉朝称臣 
政策	和亲:把皇室女子作为公主,远嫁匈奴,每年送给大量谷物和纺织品。	卫青、霍去病出击匈奴 
(漠北战役:公元前119年)	昭君出塞
效果	匈奴骑兵年年挥师南下,和亲没有根本上解决匈奴的威胁 	漠北之战,匈奴受到沉重打击,无力再与西汉对抗 。	为汉匈的友好相处和文化交流做出了重大贡献 
对比汉初的和亲与汉元帝时期的和亲,有什么不同?(看同步探究14课)
★ 总结:汉武帝的大一统表现在哪些方面?(经济、政治、军事、思想)
第15课  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一、张骞通西域 
1.西域:甘肃玉门关和阳关以西,今新疆地区和更远的地方 
2、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公元前138年(目的: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
意义:了解了西域的见闻,以及他们想和汉朝往来的愿望
3、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公元前119年,目的:与西域各国进行友好政治经济交往。
4、西域都护的设立:公元前60年(标志着今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中央,成为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二、丝绸之路
1、陆上丝绸之路(路径,开通的意义,重要)(以主要运输丝绸到西方而得名)
中国的丝和丝织品,从长安通过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运往西亚,再转运到欧洲,又把西域各国的奇珍异宝输入中国内地。
2、海上丝绸之路(从广州出发)
第16课  昌盛的秦汉文化(一)
一、纸的发明和蔡伦改进造纸术
1. 纸的发明(时间:西汉早期) 2.蔡伦改进造纸术(蔡侯纸)  3.造纸术的传播
二、《九章算术》和地动仪
1、《九章算术》(总结了春秋战国到东汉时期的数学成就)
2、张衡发明的地动仪(世界公认的最早的地震仪器)
三、名医辈出
1、华佗(神医):麻醉药剂“麻沸散”、“五禽戏”
2、张仲景(医圣):《伤寒杂病论》全面阐述了中医的理论和治病原则。
★ 我国秦汉时期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重要)
发明和改进造纸术;张衡发明地动仪;华佗制成“麻沸散”;《九章算术》里的某些成就
(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还有祖冲之把圆周率算到小数点后七位)
第17课  昌盛的秦汉文化(二)
一、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兴起 
1、佛教的传入
①起源于古印度   ②西汉末年传入我国中原地区。③东汉明帝时兴建了中国第一座佛教寺院白马寺。
④教义:人死后能够转生来世,人的今生能忍受苦难,虔诚地信佛,来世就可以得到幸福。
2、道教的兴起 
①道教是土生土长的宗教   ②创始人:张陵      ③东汉时在民间兴起
④教义:主张修身养性,炼制丹药,以求长生不老和得道成仙。
二、司马迁和《史记》(重要)
鲁迅对《史记》的评价:“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如何评价《史记》
史学成就:①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②成为后世纪传体史书的典范
文学成就:文笔简洁,语言生动,刻画人物栩栩如生,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
三、轰动世界的秦兵马俑:泥土烧制,秦汉时期我国雕塑艺术的杰出代表。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第四单元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第18课  三国鼎立
一、官渡之战
形势:东汉末年,军阀割据,生产遭到严重破坏。
时间:公元200年    作战双方:袁绍VS曹操
结果:曹操以少胜多,大败袁军,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为曹操南下发动赤壁之战创造条件
二、赤壁之战
形势:曹操基本上统一了北方,想要统一全国;南方刘备、孙权势力有所发展。
时间:公元208年    作战双方:曹操VS孙刘联军
结果:孙刘联军以少胜多,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
三、三国鼎立的形成
国号	时间	都城	开国君主
魏	220年称帝	洛阳	曹丕
蜀	221年称帝	成都	刘备
吴	222年称王	建业	孙权
四、三国经济的发展
魏国: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北方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
蜀国:丝织业兴旺,蜀锦行销三国;
吴国:造船业发达,吴国船队曾到达夷洲(现在的台湾),加强了内地和台湾地区的联系。
第19课江南地区的开发
一、西晋的兴亡和内迁的各族
1、西晋的统一(三国灭亡顺序:蜀、魏、吴)
①魏灭蜀;②265年,西晋代魏;(开国皇帝:司马炎;都城:洛阳)③280,西晋灭吴,实现了统一。
2、内迁的各族(东汉末年开始;五胡:匈奴、鲜卑、羯、氐、羌)
3、西晋的灭亡
原因:①统治集团腐朽,西晋皇族为争夺皇位,混战了十几年,耗竭了西晋的国力。
②西晋的官僚地主残酷压迫内迁的少数民族,激起他们的反抗。
公元316年,内迁匈奴人的一支武装力量灭亡了西晋。
二、淝水之战
1、形势:①南方:司马睿重建晋朝,都城在建康,史称“东晋”。
②北方:氐族人苻坚建立的前秦政权强大起来,统一了黄河流域。
2、时间:公元383年    作战双方:前秦VS东晋      结果:东晋以少胜多,大败前秦。
3、影响:前秦统治瓦解,北方地区重新陷入割据混战状态,
东晋取得暂时稳定,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三、江南经济的发展(重要)
1、江南经济发展的原因:
①江南地区具有发展农业的优越条件。
②南迁人口,带来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主要原因)
③江南战争较少,社会比较安定。
2、表现:①大量的荒地被开垦为农田。②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③农业技术的进步:开始使用绿肥,牛耕和粪肥得到推广。④小麦推广到江南地区。
3、影响:为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奠定了基础。
第20课北方民族大融合
一、北方的统一   439年,在东北地区兴起的鲜卑族建立的北魏统一了黄河流域。
二、民族大融合
1、黄河流域的民族融合逐渐成为大趋势(孝文帝改革能够成功的原因之一)
2、北魏孝文帝改革(重要,必考)
迁都洛阳:根本目的和原因是加强对中原的统治。
汉化政策:用汉语;穿汉服;改汉姓;与汉姻;用汉制;学汉礼。
北魏孝文帝的这些措施促进了民族融合。
第21、22课  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重要)
类别	朝代	代表人物	著作	贡献
数学	南朝	祖冲之	《缀术》	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领先世界一千年。
农学	北朝	贾思勰	《齐民要术》	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
地理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	一部综合性的地理学专著。
书画	东晋	王羲之	《兰亭序》	“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兰亭序》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被后人称为是“书圣”。
绘画	东晋	顾恺之	《女史箴图》《洛神赋图》
石窟艺术	北朝	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   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

5. 谁初一有人教版语文 数学 英语 地理 历史 生物 政治 下期的期中试卷!!!谢谢 答后大大有奖!!!

期中测试题A卷
(满分:100分)
一、基础知识。(35分)
1.下列加粗字的注音错误的一项是(2分)
(    )
A.讴歌(ōu) 深邃(suì) 油蛉(líng) 确凿(záo)
B.渗透(shèn) 攒成(cuán) 脑髓(suǐ) 陌生(mò)
C.颓丧(tuí) 干涉(shè) 骚动(sāo) 地窖(jiào)
D.恣情(zhì) 憎恶(wù) 半晌(shǎng) 腻味(nì)
2.改正下列词语的错别字。(4分)
大病初愈  朦朦胧胧  慷慨成词  鞠了一躬  可见一般
初露头脚  蹑手蹑脚  鲜为人知  日益高涨  消毁鸦片
3.指出词序排列不合理的一项(2分)
(    )
A.叹息、感伤、畏惧是大可不必的。
B.要靠自己的努力去实践、探索、开拓、创造。
C.洪秀全、孙中山、李自成之所以名垂千古……
D.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
4.选出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2分)
(    )
A.小红才五岁、机灵活泼,一有不明白的事儿,就缠住你问,不问个水落石出不罢休。
B.亭亭玉立的五层教学楼共设四十间教室,十间办公室。C.这几天来校参观的人真多,车辆络绎不绝。
D.这篇作文几经改动,总算差强人意。
5.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2分)
(    )
①经理问他几句话,他都________他父亲所教给的回答了。
②孔子________儒家学派和鲁国有密切的关系。
③在那个地区,肝炎病毒________。
A.依照  创建  猖狂 B.按照  创立  猖狂
C.依照  创立  猖獗 D.按照  创建  猖獗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    )
A.高级而有趣的朋友可遇而不可求,人如果有了这种朋友,自己的境界也低不到哪里去。
B.电影界老前辈夏衍同志一直主张电影剧本不要写得太长,一般以3万字为宜,现在有些剧本的篇幅,竟长达一倍,甚至还有超过7万字的。
C.为了弥补用水不足,只好将回收废水,开展一水多用和用河水代替自来水使用。
D.羽毛工艺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把羽毛当作装饰品了。
7.根据两个表格的内容,各用一句话概括其表格的意思,分别填在前两条横线上,在第三条横线上用一句话归纳出一个结论。(6分)
表一:人均耕地
表二:中国人均耕地________________,而且________________,因此________________。
8.填入下列句子横线上能与之衔接的一项是(2分)
(    )
有人估计过,在一公顷土地里有三百公斤到三吨微生物,________。
A.而在一平方厘米面积的皮肤上,生存着十万个微生物。
B.在一平方厘米面积的皮肤上,生存着十万个微生物。
C.而在只有一平方厘米面积的皮肤上,却生存着十万个微生物。
D.在只有一平方厘米面积的皮肤上,却生存着十万个微生物。
9.填空与默写。(13分,每空0.5分)(1)在这四年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哼都不哼一声。
(2)不必说碧绿的菜畦,________,________,也不必说,________,________,轻捷的叫天子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
(3)普性深沉有岸谷,________,________。
(4)然后是进行曲的节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们可以听到贝多芬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活现出他在田野间奔驰。
(5)贝多芬,德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代表人物之一。他创作的九部交响曲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为著名。
(6)《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作者________原名________。阿累写一篇回忆鲁迅的文章________体裁________。
二、阅读理解。(25分)
(一)赵普
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即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
10.概括本文大意:________。(2分)
11.解释下列加粗词的含义。(3分)
①寡学术(    )  ②劝以读书(    )  ③每归私第(    )
④阖户启箧(    )(    ) ⑤即薨(    )
12.区别下列加粗词语古今不同含义。(3分)
处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发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竟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写出文中的成语。(1分)
14.请你点评赵普其人。(2分)
(二)牡丹的拒绝
看牡丹是一定要到洛阳去看的,欧阳修有诗云:洛阳地脉花最重,牡丹尤为天下奇。
这一年已是洛阳的第九届牡丹花会,这一年的春却来得迟迟。
连日浓云阴雨,四月的洛阳城冷风嗖嗖。
街上挤满了从很远很远的地方赶来的看花人。看花人踩着年年应准的花期。明明是梧桐发叶,柳枝滴翠,桃花梨花姹紫嫣红,海棠更已落英缤纷——可洛阳人说春尚不曾到来;看花人说,牡丹城好安静。
一个又冷又静的洛阳,让你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对劲。你悄悄闭上眼睛不忍寻觅。你深呼吸掩藏好了最后的侥幸,姗姗步入王城公园。你相信牡丹生性喜欢热闹,你知道牡丹不像幽兰习惯寂寞,你甚至怀着自私的企图,愿牡丹接受这提前的参拜和瞻仰。
然而,枝繁叶茂的满园绿色,却仅有零零落落的几处浅红、几点粉白。一丛丛半人高的牡丹植株之上,昂然挺起千头万头硕大饱满的牡丹花苞,个个形同仙桃,却是朱唇紧闭,洁齿轻咬,薄薄的花瓣层层相裹,透出一副傲慢的冷色,绝无开花的意思。偌大的一个牡丹王国,竟然是一片黯淡萧瑟的灰绿……
一丝苍白的阳光伸出手竭力抚弄着它,它却木然呆立,无动于衷。
惊愕伴随着失望和疑虑——你不知道牡丹为什么要拒绝,拒绝本该属于它的荣誉和赞颂?
于是看花人说这个洛阳牡丹真是徒有虚名;于是洛阳人摇头说其实洛阳牡丹从未如今年这样失约,这个春实在太冷,寒流接着寒流怎么能怪牡丹?当年武则天皇帝令百花连夜速发以待她明朝游玩上苑,百花慑于皇威纷纷开放,惟独牡丹不从,宁可发配洛阳。如今怎么就能让牡丹轻易改了性子?
于是你面对绿色的牡丹园,只能竭尽你想像的空间。想像它在阳光与温暖中火热的激情;想像它在春晖里的辉煌与灿烂——牡丹开花时犹如解冻的大江,一夜间千朵万朵纵情怒放,排山倒海惊天动地。那般恣意那般宏伟,那般壮丽那般浩荡。它积蓄了整整一年的精气,都在这短短的几天中轰轰烈烈地迸发出来。它不开则已,一开则倾其所有挥洒净尽,终要开得一个倾国倾城,国色天香。
牡丹为自己营造了神秘与完美——恰恰在没有牡丹的日子里,你探访了窥视了牡丹的个性。
牡丹没有花谢花败之时,要么烁于枝头,要么归于泥土,它跨越萎顿和衰老,由青春而死亡,由美丽而消遁。它虽美却不吝惜生命,即使告别也要留给人最后一次惊心动魄的体味。
所以在这阴冷的四月里,奇迹不会发生。任凭游人扫兴和诅咒,牡丹依然安之若素。它不苟且不俯就不妥协不媚俗,它遵循自己的花期自己的规律,它有权利为自己选择每年一度的盛大节日。它为什么不拒绝寒冷?!
于是你在无言的遗憾中感悟到,富贵与高贵只是一字之差。同人一样,花儿也是有灵性、有品位之高低的。
15.作者到洛阳为何没有欣赏到牡丹?(2分)
16.看牡丹为何一定要到洛阳去?(2分)
17.文中是如何解说牡丹的“个性”的而她的个性又是什么?(2分)
18.文章写当年“百花慑于皇威纷纷开放惟独牡丹不从,宁可发配洛阳”的传说,在文中有何作用?(2分)
19.写出赞美牡丹的古诗句两句。(2分)
20.写出含有“花”字的古诗句四句。(4分)
三、作文。(40分)
21.那一天,我好________(快乐、烦恼、难过、失望、沮丧……)
要求:①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
②先从括号中选一个词语(也可另想一个词)填在题目横线上再作文。
 
B卷
(满分:100分)
一、基础知识。(28分)
1.下列加粗词的注音每组都有一个错误,请选出来。(4分)
①A.逞能(chěng) B.镏金(liú)  C.篝火(gōu)  D.五卅(shà)
②A.参错(cēn) B.淳朴(chún) C.挑衅(xìng)  D.竣工(jùn)
③A.磅礴(bó)  B.静谧(bì)  C.深邃(suì)  D.断垣(yuán)
④A.灵柩(jiū)  B.上溯(sù)  C.砌墙(qì)  D.蝉蜕(tuì)
2.改正下列词语的错别字。(4分)
美观朴素 辛亥革命 熔于一炉 金璧辉煌 婷婷玉立
心犷神怡 接踵磨肩 许许如生 极目远眺 国泰民安
3.下列没有歧义的一句是(2分)
(    )
A.教室门外一边站着一个学生。 B.我看他笑了。
C.我们要学习文件。 D.明天下雨,我也下乡。
4.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句是(2分)
(    )
A.这是方志敏同志生前从狱中用米汤写给鲁迅先生的一封信。
B.我实在没有勇气重新回头去找那只丢失的鞋子。
C.我们把黑板擦得干干净净和整整齐齐了。
D.我们必须随时发现,认真改正工作中的错误。
5.下列四句话,用的词语相同,但强调的重点却不同,其中分别强调“受话人”和“打电话”这件事的一组是(2分)
(    )
①他上午在家里是给我打了一次电话  ②他上午是在家里给我打了一次电话  ③他是上午在家里给我打了一次电话  ④他上午在家里给我是打了一次电话
A.②③ B.①② C.①④ D.③④
6.两句所表达的意思完全不同的一组是(2分)
(    )
A.①无原则的团结对革命有害。
②无原则的团结无不对革命有害。
B.①教师的高明在于能使学生超过自己。
②教师的高明难道不在使学生超过自己吗?
C.①这种健身器并非物美价廉。
②这种健身器或者价不廉,或者物不美。
D.①再淘气,看我揍你。
②再淘气,看我不揍你。
7.对下面各句所用修辞手法鉴别正确的一项(2分)
(    )
①黑的山峰像巨人一样矗立在面前  ②回头向来路望去,那些小山都成了“矮子”  ③远远地还听见敌人飞机的叹息  ④哀思,深深哀思,充满的心  ⑤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A.拟人  比喻  拟人  反复  对偶
B.比喻  比喻  拟人  反复  对偶
C.拟人  夸张  拟人  反复  夸张
D.比喻  夸张  比喻  借代  夸张
8.默写与填空。(10分)
(1)三年以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三十年以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胎于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于园可无憾矣
(5)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一面》一文的作者是________,这篇文章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而写,作者写时的身份是________,这是一篇________(文体)。文章着重表现了鲁迅先生________________的高贵品质,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的感情。文中涉及的《毁灭》、《铁流》的作者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译者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32分)
(一)黄鹤楼
州城西南隅,有黄鹤楼者。《图经》云“________,________,遂以 上倚河汉,下临江流;重檐翼馆,四闼霞敞;坐窥井邑,俯拍云烟;亦荆吴形胜之最也。何必濑乡九柱,东阳八咏,乃可赏观时物,会集灵仙者哉。9.填写文中空缺处的文字。(2分)
10.写出与“黄鹤楼、滕王阁、岳阳楼”有关的古诗句各一句。(3分)
黄鹤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滕王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岳阳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解释下列加粗词语的含义。(3分)
①西南隅(    ) ②遂以名楼(    )
③观其耸构(    ) ④重檐翼馆(    )
⑤坐窥井邑(    ) ⑥乃可赏观时物(    )
12.翻译下列句子。(2分)
 
②上倚河汉,下临江流。
13.仙人跨鹤,本属虚无,而作者却以无写有,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1分)
14.文末提到濑乡的老子祠和东阳的八咏楼,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1分)
(二)木屐
鲁田
沉重的木屐扎在江南惆怅的雨地里。爸爸的背上,不是背着我,就是驮着犁。
木屐被爸爸疲惫的双脚拖着,弯弯的田埂上便留下一行行清晰的屐齿。我在爸爸背上的蓑衣和斗笠下,与江南雨伴着他的木屐,随着池塘边上的水翻车,一圈圈地碾动了岁月的车轮。
有一天,我爬上了老黄牛的背,而犁却驮上爸爸的肩膀。雨声中,我反复聆听木屐敲击土地的声音,那是爸爸沉重的步履。就在这颤抖的敲击中,我长大了。
转眼,我到了上学的年纪。爸爸送我上学那天又下雨,我骑坐在爸爸的肩上。然而,一条淹没小木桥的河水阻住了我们的去路。爸爸卷起裤管,咬着牙涉过冰寒砭骨的春水,我分明听见他牙关的磕碰并体会到他身体的颤抖。第一次,我感觉江南的雨天是惆怅的。
放学时,我冲出教室,却发觉雨地里微笑着的爸爸,他执意要让我骑“高马”,我拗不过,便再次爬上爸爸的肩膀。路上,他喘着粗气将我放下休息,我回头时却见一行零乱、不规则的屐齿印。看着爸爸苍白的脸,我眼泪夺眶而出,便再也不肯让他背了。
于是,我拥有了自己的木屐。
一天,有位同学穿着一双半旧的雨靴来上学,引起全校学生的羡慕。回到家,我嚷着要一双雨靴。为了达到目的,几天后我将我的木屐藏在一个山洞里,谎称丢了。从不打骂我的爸爸恼怒了,扬起手打我,落下却轻轻的。在他的天平上,一头是祖辈财物,一头是儿子。
当晚,堂屋响着不断的咳嗽声和斧头声,我失眠了,发誓再也不让爸爸生气,准备第二天取回木屐。然而,当我从黎明的迷糊中醒来,却见一双新的,但做工粗糙的木屐摆在床前。
我看到套上牛准备去春耕的爸爸通红的双眼,我的眼泪悄悄地流了下来。爸爸忽然返身,抚摸着我的头说:“孩子,珍惜东西要像爱惜牲口一样。”
我呆呆地点点头,看着晨曦中爸爸远去的身影和他身后的一个个屐齿印……
终于,我接到了那张从我梦想的地方寄来的录取通知书。走的前夜,乡亲们来送我,屋檐下摆放着一排木屐。我在送乡亲们回家时,望着漫天的雨,忽然想:“斗笠划下了一个木屐永远走不出的圆。”回过头来,却发现爸爸坐在堂前,神色黯然,眼睛停留在门角摆放的没有继承人的铁犁和木屐上。见我望着他,爸爸忙挤出一丝笑,自我安慰地说:
“放心去吧!孩子,我有乡亲们照顾。”
看着爸爸斑白的头发,我才猛然意识到他老了。
坐在行将远去的汽车上,我脱下了那双木屐,这时,几次劝不回去,坚持再送送我的爸爸忽然塞给我一样东西,就转身走了。我知道爸爸不忍分离的痛苦,拼命擦亮雨窗看着他那微驼的背消失在江南惆怅的雨地里。
我心里像堵着什么,不觉触到爸爸送我的东西,打开一看,竟是……
15.下列说法哪一项符合文章的原意(1分)
(    )
A.文章以“木屐”为线索,刻画“爸爸”含辛茹苦的生活画面以及无私的父爱,表现父子间的深挚感情。
B.文章以“江南惆怅的雨”为线索,通过“我”感受“爸爸”在雨中的喜与忧,表现父子间的深挚感情。
C.文章以“木屐”为线索,通过“爸爸”与“我”的不同生活目标的表现,写出“我”对父爱的感激,也写出“我”对父辈生活方式的思考。
D.文章以“江南惆怅的雨”为线索,以“木屐”比喻父辈的艰苦的生活历程,通过“我”的观察与感受,写出“我”对爱的无限感慨。
16.文中加粗的“挤出”有何表达作用?(1分)
17.联系上下文谈谈对文中划线句子的理解。(1分)
18.为本文补一个结尾,要求交代省略号的内容,适宜用抒情或议论的方法收尾,50字左右。(2分)
19.文中加粗的“眼泪”体现我的什么情感(1分)
20.你认为文中哪个场面最感人,简述理由?(2分)
(三)
下面是一位语文老师讲述自己与学生之间有关作文的故事,请仔细阅读,完成文后的要求。
①有一天,我在班里表扬了一位同学,说他“青翠欲滴”这个词用得好。下一次交上来的作文,几乎每个人都用了“青翠欲滴”:“教室的一角里,有盆青翠欲滴的花”,“爸爸拿起青翠欲滴的玉酒杯”,“她穿上一件绿色的裙子,真是青翠欲滴”,有一个男生居然还写:“我的鼻涕青翠欲滴……”。
②我的旗下也不乏一些另类写手。有个看来十分文静的女孩子在《最难忘的一件事》中写道:“我的记忆是一只美丽的木匣,打开它,里面放着许多珍珠。每一颗珍珠就是我的一件童年往事。”然后她写了小时候在乡下姥姥家时如何用尽酷刑将两只鸡折磨致死的故事。接着是:“事情过去很多年了,每当我回想起来,脸上仍会露出会心的微笑。我觉得,这是那些珍珠中最大最璀璨的一颗。”
③还有一个男孩写了他养的一只狗,狗后来吃了耗子药,行将死去。当他赶到时“只见小狗瘫在地上抽搐着,用无神的眼睛望着我,好像在说:‘小主人,我就要走了,你就是为了我,也要好好学习呀!我的在天之灵也会保佑你每次都考一百分的!’”
④……
⑤其实我最喜欢的一篇还是《扫墓》,我被作者那种与生俱来的“幽默感”所征服:
当“一年一度”的“扫墓节”来到祖国神州大地的时候,我们“终于”又可以到烈士陵园去“春游”了。
四月五号早晨,“金灿灿”的阳光普照着大地,几朵白云飘在“蓝蓝的”天上,小鸟在我们耳边“唱歌”。我和丁海龙一人背了一包“好吃的”,跟着学校的队伍到郊外去扫墓。
到了那里,“人可真多呀”。平时这儿“根本没人来”,今天周围的农民和小贩却都跑出来“摆摊儿”了。我和丁海龙一看,有卖“袜子”的,有卖“发卡”的,有卖“吃的喝的”的,还有卖“半价盗版书”的,丁海龙和我在陵园里“逛了一会儿”,觉得太挤了,就出来“等老师”。“闲着也是闲着”,我们就每人吃了一盆凉皮。
⑥“一盆凉皮”的饭量着实不小,但我的班上还有更能吃的孩子。一天吃三“吨”:一“吨”早饭,一“吨”午饭,还要吃一“吨”晚饭。我疑心他是吉尼斯世界纪录了,但看到另一个学生的日记,才明白自己下结论过早,强中还有强中手——
“我们家周围有好多人养狗,没有一点公德心。今天早晨我刚从家出来,就看见门口有一泡不知哪条野狗拉的屎,大吃了一斤。”
21.(1)第①段反映出学生________的作文问题。
(2)第③段反映学生________的作文问题。(2分)
22.“我”真的最喜欢《扫墓》这篇作文吗?这篇作文有什么问题呢?此段用了什么表现手法?(2分)
23.第⑥段主要表现了学生作文中的错别字现象,请找出加以改正。并简要说明错别字的危害。(2分)
24.你的身边有这位老师反映的作文问题吗?请给这位老师提出一个合理的建议。(2分)
25.读了上文你认为学生该怎样作文?(1分)
26.分析以上文章的语言特点。(1分)
27.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你最喜欢哪一部?这部作品中哪个人物给你印象最为深刻?请分别说说理由(2分)
三、作文。(40分)
2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材料,展开合理想像,自拟题目将它扩成一篇记叙文。
化学家诺贝尔为减轻工地上挖土工人的繁重劳动,决心发明炸药,他废寝忘食,四年里做了几百次试验。最后一次试验时,他聚精会神地盯着燃烧的导火线。一声巨响,旁边的人们惊叫:“诺贝尔完了!”诺贝尔却从浓烟中跳出来,面孔乌黑,身上还带着血,兴奋地狂呼:“成功了!”
要求:①既要写出事情的过程,又要突出重点;
②想像合理;
③600字左右。
 
参考答案
A卷
 
一、1.D
2.成-陈  般-斑  脚-角  消-销
3.C  4.B  5.C  6.A
7.中国人均耕地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目前比过去更低  我们要保护耕地
8.B
9.略
二、10.赵善刻苦读书
11.①少  ②用  ③府第大的住宅  ④关上  书箱  ⑤死
12. 
13.手不释卷
14.赵普是一个乐于接受他人建议的人,认真读书,办事果断。15.因为春天的寒冷。
16.洛阳地脉花最重,牡丹尤为天下奇。
17.“它不开则已,一开则倾其所有挥洒净尽”,“它虽美却不吝惜生命,即使告别也要留给人最后一次惊心动魄的体味”……
18.能进一步突出牡丹“不苟且不俯就不妥协不媚俗”的品质。
19.略  20.略
三、21.略
 
B卷
一、1.①D  ②C  ③B  ④A
2.璧-碧  犷-旷  磨-摩  许-栩
3.D  4.C  5.C  6.C  7.B
8.略
二、9.“费祎登仙  尝驾黄鹤返憩于此
10.略
11.①角落  ②命名  ③代词(黄鹤楼)  ④像鸟的翅膀  ⑤城乡⑥于是就
12.①观看这矗立着的楼宇,高高耸立,十分雄伟。  ②它顶端靠着银河,底部临近大江。
13.作者之所以采用神话传说,是为了突出这座楼不同寻常之处,它曾经是神仙到过的地方,这样写也是为本文的主旨服务,为下文埋下伏笔。
14.为了确立黄鹤楼的特殊地位,作者列出老子祠和八咏楼来作陪衬,说明黄鹤楼能够代替这些楼观,“赏观时物”会集灵仙,从而突出黄鹤楼的地位。
15.A
16.“挤出”二字写出了一种深沉宽厚的父爱。
17.乡亲们的关怀,父亲的挚爱浓浓地包围着“我”,“我”永远走不出他们为“我”撑起的一片晴空。
18.略
19.对父亲的感激之情。
20.略
21.(1)滥用词汇,机械模仿  (2)文不对题,词不达意22.不喜欢。主题不严肃,没有围绕主题选材。欲抑先扬。23.吨-顿  盆-碗  斤-惊  言之有理即可
24.略  25.略
26.语言风趣幽默,具有强烈的讽刺性。
27.略
三、28.略

谁初一有人教版语文 数学 英语 地理 历史 生物 政治 下期的期中试卷!!!谢谢 答后大大有奖!!!

6. 初一下册中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历史,地理,生物重点复习什么?

(1).数学,买一本总复习的,不用太厚,每个章节只要一张卷子就行了,只是让你回忆一下都学了什么  而已;
(2).语文,文言文和书下注释是重点,再一个就是作文,最好上网或是买一本什么满分作文之类的,不过要适合自己的;
(3).英语就没啥好说的了,初一下很简单的,背背笔记和语法几乎就OK了;
(4).政治不要背了就,只要看书就行,有点印象就可以了,刻意的去背没有用;
(5).历史最好列出一个提纲,我们的历史老师很好滴,每个学期都给我们发提纲,只要照着提纲背就是90分以上了;
(6).地理就很闹心了,我现在是初二下,要中考,每个月都要进行一次模拟考,所以每个月都要复习地理,七下就是最难复习的一本,很闹心,知识点不但多,还杂,建议你多看书,然后买一本参考书,或是练习册,地理练习册就要厚的了,因为地理题比较活,什么都容易考,各国地形啦,工业区分布啦,又是什么世界最大的什么什么生产国,这些都是在书上摆着的,所以就是必备的或是必考的,练习册上也会有的;
(7).生物也挺闹心,不过我很喜欢七下的生物,只要按照自己的思维逻辑来背就能很容易的理解,比七上简单,最好还是列个提纲,生物的必考题就是读图填空、实验、连线、思维发散什么的,连线你就看吧,一共不超过五个,读图填空也不会有太多,重点就是血液循环的图和肾单位那个,实验就那么几个,挨个看就行,建议买一本练习册,厚的也可以,坚持做的话不到一个礼拜就能全做完了,而且要挑重点做,简单的看都不用看了,在书上就可以复习到。
      这几科的首要任务都是看书,练习册买三本就行,数学生物地理,估计所有的复习完大概半个月左右,我们一般就是考前一个礼拜或是三天复习就算勤奋的了,呵呵。最后希望你考个好成绩~ 

绝对原创啊,楼下各位不要复制。。。

7. 求七年级(上下册)的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历史、地理、生物的复习提纲(湖南地区的)

七年级下册生物复习提纲
第一章:人的由来
一:人类的起源和发展:1、19世纪进化论的建立者达尔文提出人类和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2、四种现代类人猿:大猩猩、黑猩猩、长臂猿、猩猩。3、“露西”少女时代的古人类开始了直立行走;“东非人”时期的古人类具有制造简单工具的能力。4、从猿到人进化过程中的关键第一步是直立行走。5、现代类人猿与人类的区别。运动方式不同,制造工具的能力不同,脑发育的程度不同。
二:人的生殖:1、P9男性生殖系统和女性生殖系统图,各个结构的重要作用。女性主要的生殖器官是卵巢,男性是睾丸。2、睾丸产生的精子和卵巢产生的卵细胞都是生殖细胞。人体最大的细胞是成熟的卵细胞。3、什么是怀孕P9。4、人受精的部位是输卵管,胚胎发育的场所是子宫。人体发育的起点是受精卵。5、怀孕期间,胎儿和母体之间的物质交换发生在胎盘。6、怀孕40周,胎儿就发育成熟了,成熟的胎儿和胎盘从母体的阴道排出,这个过程就叫分娩。
三:青春期:1、青春期的特点:(1)身高突增是青春期的一个显著特点(2)神经系统以及心脏和肺等器官的功能也显著增强(3)男孩和女孩的性器官(生殖器官)也迅速发育,如男孩出现遗精,女孩出现月经等正常的生理现象。总之,青春期是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青春期开始后,男性声调低沉、喉结突出、长胡须直接作用的激素是雄性激素。2、青春期的心理变化及其卫生P16看看,出现这些问题应该如何正确对待。
四:计划生育:1、为了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素质,我国已经把计划生育列为一项基本国策。2、计划生育的具体要求是:晚婚、晚育、少生、优生。3、少生是控制人口增长过快的关键。4、优生有利于提高我国的人口素质。
第二章:人体的营养
一:食物中的营养物质:1、食物中含有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和维生素六种营养物质。2、糖类、脂肪、蛋白质都是组成细胞的主要有机物,并且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3、糖类是直接供能的物质;脂肪是备用的能源物质;人的生长发育及受损细胞的修复和更新,都离不开蛋白质,此外蛋白质也可以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因此,儿童、青少年、伤病员都应该多吃富含蛋白质的食物。4、P25和P26的两张表格,你要知道这些物质缺乏的时候容易的什么病,以及在那些食物中富含这些食物。使用铁质炊具,可以防治贫血。5、知道第七类营养素指的是—“膳食纤维”。
二:消化和吸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这个探究实验。1、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消化道包括以下器官: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消化腺包括:唾液腺(消化淀粉的酶)、胃腺(消化蛋白质的酶)、肝脏(胆汁,乳化脂肪的作用)、胰腺(消化糖类、蛋白质、脂肪的酶)、肠腺(消化糖类、蛋白质、脂肪的酶);其中位于消化道外的大消化腺有:唾液腺、肝脏和胰腺,位于消化道壁内的小腺体有胃腺和肠腺。2、肝脏分泌的胆汁储藏在胆囊中,胆汁是一种消化液,但里面没有消化酶。因此胆汁对脂肪起到的是乳化作用。肝胆有问题的人少吃含脂肪多的食物5、口腔只可以初步消化淀粉,将淀粉消化成麦芽糖,麦芽糖在小肠部位被消化成葡萄糖,再被消化吸收;胃只可以初步蛋白质;脂肪在小肠这个部位开始被消化,小肠可以进一步消化淀粉和蛋白质。5、小肠里面还有肠液、胰液和胆汁。6、小肠是营养物质消化和吸收的主要部位。用放大镜观察小肠内表面可以看到许多绒毛状的突起是小肠绒毛。
三:关注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1、P37,做到合理营养的做法是:(1)(2)(3)2、对合理营养理解正确的是满足人体对营养和能量的需要。各种营养物质的比例合适,互相搭配3、对食品安全的正确理解。4、什么是绿色食品P39。A级和AA级地标志及含义P40。
第三章:人体的呼吸
一: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1、人体的呼吸系统是由呼吸道和肺组成的。呼吸系统中,气体交换的场所是肺2、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3、呼吸道的作用(1)保证气体顺畅通过(2)使到达肺部的气体温暖、湿润、清洁。鼻毛和纤毛的清洁,鼻腔内表面的黏膜和气管的腺细胞分泌的黏液可以起到湿润的作用。鼻腔内的毛细血管起到温暖的作用。4、痰是在气管和支气管部位形成的。5、哮喘是支气管感染的一种疾病。6、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7、人在吞咽时,喉和会厌软骨的运动状态是:喉上升,会厌软骨盖住喉口。有的人边吃饭边说笑,吞咽时会厌软骨来不及盖住,食物进入气管,就会引起剧烈的咳嗽。8、声音是由喉部的声带发出的,呼吸时,两条声带是分开的;发声时,两条声带是拉紧的。
二: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1、肺位于胸腔内,左右各一,左肺两叶,右肺三叶,人一分钟平均呼吸16次。2、胸围差等于吸气时胸围的长度减去呼气时胸围的长度。测胸围差时应测三次,求其平均值,以减少误差。3、胸廓的扩大和缩小是肋间肌和膈肌共同作用的结果。膈肌和肋间肌统称为呼吸肌。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胸廓的上下径增大,胸廓容积变大;膈肌舒张,膈顶部上升,胸廓的上下径变小,胸廓容积缩小。4、P49模拟膈肌运动图,玻璃罩相当于胸廓,气球相当于肺,橡皮膜相当于隔。5、当呼吸肌收缩,胸廓容积变大,肺内气压降低,气体被吸入,肺扩张。当呼吸肌舒张,胸廓容积变小,肺内气压升高,气体被排出,肺便缩小。6、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由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组成,因此,肺泡内的气体进入血液经过两层细胞,经过四层细胞膜。肺泡外缠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有利于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7、人体吸入的氧气最终在细胞被利用。
三:空气质量与人体健康:1、什么是五点取样:先确定对角线的中点为中心,再取对角线上与中心样点距离相同的四个点。当尘埃正好在边缘上时,只记两边,即计上不计下,计左不计右。2、房屋装修后室内含有大量的有毒气体不能入住,这时需要打开门窗,通风透气。3、控制污染物排放是防治大气污染、改善空气质量的根本措施。植树造林是防治大气污染的有效措施。4、森林浴最好的时段是上午,有些树木还可以分泌能杀死细菌的物质。5、有氧运动的特点是:(1)强度较低(2)持续时间较长(3)节奏缓慢。6、对呼吸系统最具有危害性的大气污染物是可吸入颗粒物。
第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循环系统
一:流动的组织—血液:1、血液是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浆是淡黄色的半透明的液体,主要成分是90%的水、7%的血浆蛋白和3%的营养物质组成。血浆的作用:(1)运载血细胞(2)运输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3)运输体内产生的废物。血细胞包括红细胞(RBC)、白细胞(WBC)和血小板(PLT)。2、血细胞中数量最多的是红细胞,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富含血红蛋白,血红蛋白是一种含铁的蛋白质。贫血的人应该多吃富含蛋白质和铁的食物,红细胞呈两面凹的圆饼状,血红蛋白在氧含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与氧分离。高原地区,由于空气稀薄,在哪里生活的人,体内红细胞的量多于生活在平原地区的人。3、白细胞比红细胞大,有细胞核,白色,但数量少,有炎症的时候,体内的白细胞的数量会增多。如果得了急性阑尾炎,化验血发现白细胞会急剧增多。4、血小板是最小的血细胞,白色,形状不规则。血小板有凝血和加速止血的作用。
二:血流的管道—血管:1、动脉是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去的血管,动脉的管壁最厚,弹性最大,管内血液的速度快,管径口比静脉小,动脉不断分支形成毛细血管。2、毛细血管是连通于最小的动脉和最小的静脉之间的血管,毛细血管的壁最薄,弹性最小,管径最小,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这些特点便于血液与组织细胞进行充分的物质交换。3、静脉是将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静脉的管壁比动脉薄,比毛细血管厚,血流速度较慢,管径最大。静脉是由毛细血管汇合而成,在静脉中有防止血液倒流的静脉瓣。
三:输送血液的泵—心脏:1、心脏有四个腔,分别是左右心房和左右心室,房在上,室在下。心房心室左右不通,上下通。在心房心室之间有防止血液倒流的房室瓣,房室瓣只能朝心室开;在心室和动脉之间动脉瓣,动脉瓣只能朝动脉开,因此血流方向是心房到心室,心室到动脉。2、心脏四个腔壁最厚的是左心室,左心室要把血液送往全身,右心室的壁次之,右心室要把血液送往肺部,左右心房最薄,只需将血液送给心室。3、与左心房相连的血管是肺静脉(流动脉血)与左心室相连的血管是主动脉(流动脉血);与右心房相连的血管是上下腔静脉(流静脉血),与右心室相连的血管是肺动脉(流静脉血);将血液送出心脏的血管是主动脉和肺动脉;将血液送回心脏的血管是上下腔静脉和肺静脉4、体循环的开始是左心室,结束是右心房;在组织细胞处由含氧丰富颜色鲜红的动脉血变成了含氧量少颜色暗红的静脉血;肺循环的开始是右心室,结束是左心房;在肺泡处由颜色暗红的含氧量少的静脉血变成了含氧量多颜色鲜红的动脉血。体循环和肺循环是同时进行的,共同构成血液循环,血液循环的发现者是英国的医生哈维。5、体循环的途径和肺循环的途径。6、心脏本身所需要的氧气和营养物质是通过冠脉循环来实现的。P71冠脉循环。7、心率是指单位时间(一分)内心脏跳动的次数。P73了解收缩压和舒张压。
四:输血和血型:1、1900年,奥地利的科学家兰德斯坦纳将人的血液分为A型B型AB型和O,即ABO血型。2、虽然任何血型的人都可以输入少量的O型血,任何血型都可以少量的给AB型输血,但是在大量输血时或者输入最合适的血还是同型血。3、人体内大概有4000mL的血液,相当于本人体重的7%—8%,一次失血超过1200mL—1500mL会有生命危险,一次超过800mL—1000m L就会出现头晕、心跳、眼前发黑、出冷汗等症状,一次失血不超过400毫升不会有生命危险,健康成年人一次献血200—300毫升不会影响健康。4、1998年我国实行无偿献血制度。提倡18—55周岁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
第五章: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一:尿的形成和排出:1、区分排泄和排遗2、泌尿系统的组成:肾脏(形成尿液)、输尿管(输送尿液)、膀胱(暂时贮存尿液)、尿道(排出尿液)3、每个肾包括100万个结构和功能的单位叫肾单位。每个肾单位包括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肾小球是一个血管球,分别于入球小动脉和出球小动脉相连。肾小球和肾小囊壁的过滤作用。肾小管外缠绕很多的毛细血管,分别于出球小动脉和肾静脉(小静脉)相连,肾小管有重新收作用,是原尿由150升,到尿液为1.5升。因此肾动脉中的血浆与原尿相比,原尿中没有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如果出现了血细胞和蛋白质就是肾小球出现了问题。尿液与原尿相比,尿液中没有葡萄糖。4、含尿素最少的是肾静脉。血液中的含氮废物最终来自细胞。5、P83尿液排出的过程及排尿的意义。
二:人粪尿的处理:1、人粪尿的主要成分:最多的是水分,还有有机物,氮磷钾等无机盐。2、人粪尿属于农家肥,人粪尿具有来源广、养分全、肥效持久、能够改良土壤和成本低等优点。3、人粪尿的无害化处理的方式有沼气池和高温堆肥。沼气的成分是甲烷。
第六章: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一: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1、人的感觉是靠分布在身体不同部位的感受器(感受外界刺激的结构)获取的。我们从外界获得的信息中,大多来自视觉。2、相当于照相机光圈的是眼球的瞳孔,瞳孔的变大变小可以调节进入眼球的光线;镜头相当于晶状体;胶卷相当于视网膜。3、外膜是角膜和巩膜,中膜是虹膜和脉络膜,内膜是视网膜。蓝眼珠和黑眼珠指的是眼球的虹膜,白眼球是巩膜。位于眼球最前端、无色透明的结构是角膜。眼球结构中透明、有弹性、能通过调节曲度改变光路的结构是晶状体。4、视觉形成的过程要知道,由此可以判断眼睛失明的原因。在视网膜上成像,而在大脑皮层的一定区域形成的视觉。5、近视的成因是:晶状体的曲度过大或眼球前后径过长,使成的像落在了视网膜的前方,所以能看清近处的物体,看不清远处的物体。近视眼要带凹透镜加以矫正。近视眼要做到“三要”和“四不看”。6、远视的成因是:晶状体的曲度过小和眼球前后径过短,使成的像落在了视网膜的后方,所以能看清远处的物体,看不清近处的物体。远视眼要带凸透镜加以矫正。7、人从外界获得的信息听觉仅次于视觉,居第二位。8、耳朵分为外耳:耳郭和外耳道;中耳:鼓膜、鼓室、听小骨和咽鼓管,中耳炎是鼻咽部感染的病菌经过咽鼓管感染鼓室。内耳:半规管、前庭、耳蜗。人的晕船和晕车都跟半规管和前庭有关。耳蜗上有听觉感受器。听觉是在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形成的。9、遇到巨大声响时,迅速张口,使咽鼓管张开或闭嘴、堵耳以保持鼓膜两侧大气压力的平衡。飞机起飞或降落,嚼东西或者做吞咽动作都是为了使咽鼓管打开,以保持鼓膜内外的平衡。10、听觉形成的过程及失聪的原因,传导性耳聋是鼓膜和听小骨的问题;神经性耳聋是耳蜗、听神经、听觉中枢。
七年级地理下册期中复习提纲
§1.1 亚洲及欧洲
亚细亚(亚洲):东方日出之地       欧罗巴(欧洲):西方日落之地
亚洲和欧洲的大陆部分连为一体,合成亚欧大陆(世界最大大陆)。
亚洲东、南、北三面濒临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西与欧洲相连,西南与非洲为邻,东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亚洲面积约4400万平方千米,世界第一大洲。
欧洲北、西、南三面濒临北冰洋、大西洋、地中海,东与亚洲相连,南与非洲相望。
亚洲地形三大特征:1. 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高;
2.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 3.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地形差异:
复杂多样的亚洲气候:复杂多样:大陆性特征显著;季风最强盛,最典型,影响范围也最广。
大河众多的亚洲:大河多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顺地势呈放射状向四周奔流入海;内流区面积广大
亚洲的人口与国家: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人口约占世界总人口的60%。世界上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大多数在亚洲。
§1.2 非洲
“阿非利加”是“阳光灼热”。
非洲位于东半球的西部,地跨赤道南北。它东濒印度洋,西临大西洋,北隔地中海及直布罗陀海峡与欧洲相望,东北与亚洲之间隔着狭长的红海,并以苏伊士运河为陆上分界。非洲有54个独立国家,是世界上国家最多的大洲。
非洲大陆高原面积广大,被称为“高原大陆”。
气候普遍暖热,被称为“热带大陆”。
位于非洲北部的撒哈拉大沙漠,是世界最大的沙漠。
炎热的气候:非洲是世界上干旱区面积最大的一个洲。
非洲热带草原的面积在各大洲中最大。
气候特点:气温高;干旱地区广;气候类型成南北对称分布。
非洲地域辽阔,物产丰富多样,被誉为“富饶大陆”。
金刚石、黄金、铬铁矿、磷酸盐等的储量和产量都居世界前列。
非洲供出口的经济作物有咖啡、可可、花生、棉花和剑麻。非洲人口居世界第二位,自然增长率最高。
非洲最高峰——乞力马扎罗山  “非洲屋脊”——埃塞俄比亚高原
世界最大盆地——刚果盆地   世界最长裂谷带——东非大裂谷
§1.3 美洲:
美洲是“亚美利加洲”的简称。
北美洲平均海拔较高,地势起伏较大,地形分为三大南北纵列带:西部是高大的山系,中部是广阔的平原,东部是低缓的高地。
格陵兰岛是世界第一大岛,安第斯山脉是世界最长山脉
穿过白令海峡的“三线”是:国际日期变更线 ,北美洲和亚洲的分界线,美国和俄罗斯的分界线。南、北美洲的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
美洲除美国和加拿大是发达国家外,其余都是发展中国家。
墨西哥是玉米的原产地,首都墨西哥城是全国的最大经济中心。
气候:北美洲以温带大陆性气候和亚寒带针叶林气候为主。南美洲以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为主,南美洲是世界上最湿润的大洲。
§2.1 东南亚:
东南亚位于亚洲的东南部,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的两部分。
中南半岛北部地势高峻,与我国山水相连,高山和大河有北向南延伸,形成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地表形态。中南半岛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
马来群岛是散布在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的2万多个大小岛屿的总称。马来群岛的大多数岛屿地势崎岖,山岭河多,平原较少,河流湍急。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火山最多的国家,被称为“火山国”。马来群岛大部分属于热带雨林气候。
地区	地形特征	河流特征
中南半岛	山河相间	由北向南
马来群岛	地势崎岖	短小湍急。
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东南亚处在亚洲与大洋洲、印度洋与太平洋的“十字路口”,是世界海洋运输和航空运输的重要枢纽。
马六甲海峡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是沟通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的天然水道,联结欧洲、印度洋沿岸港口与太平洋西岸港口的重要航道。
东南亚的粮食作物是稻米,泰国、越南、缅甸是世界重要的稻米出口国。
东南亚是世界上天然橡胶、油棕、椰子等热带经济作物的重要产地。泰国天然橡胶和棕榈油的产量、出口量均居世界首位。菲律宾是世界上出产椰子、出口椰油最多的国家。印度尼西亚是重要石油输出国,马来西亚的锡产量都居世界第一位。
东南亚是海外华人的最大聚居地:东南亚是世界上人口稠密的地区之一。
人口集中分布在大河的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以及沿海平原,而山区和岛屿的热带雨林地区则人口稀少。
§2.2 南亚
南亚指位于亚洲南部喜马拉雅山脉中、西段与印度洋之间的广大的地区。它东濒孟加拉湾,西濒阿拉伯海。
三大地区:喜马拉雅山 恒河平原 德干高原(自北向南)
气候:热带季风气候,一年分三季:三季分为3-5月为热季;6-10月为雨季;11至次年2月为凉季
南亚是佛教和印度教的发源地。巴基斯坦主要信奉伊斯兰教。
南亚是世界人口稠密地区之一,占世界人口的1/5强。
印度人口居世界第二位,它是南亚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电子、航天和软件发展迅速。
§2.3  西亚
西亚地处亚、欧、非三大洲的交界地带,位于地中海;黑海;里海(内陆湖);红海和阿拉伯海之间,联系亚洲、非洲和欧洲,被称为“五海三洲之地”。
霍尔木兹海峡是世界上石油运输最繁忙的海峡,被称为“西方的生命线”。
中国古代著名的“丝绸之路是我国西安沿河西走廊出新疆,经中亚、西亚,到达欧洲。
西亚气候炎热干燥,沙漠广大,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发展了畜牧业和灌溉农业。
农作物需要引水灌溉,以色列国做得最突出。土耳其的安卡拉羊毛 阿富汗的紫羊羔皮畜产品都很著名,伊拉克被称为“枣椰之国”。
西亚是阿拉伯人聚居地, 大部分是阿拉伯国家(以色列不是),信奉伊斯兰教。
沙特阿拉伯的古城麦加是伊斯兰教的圣城,西亚是基督教、犹太教、伊斯兰教的发源地。耶路撒冷是基督教、犹太教、伊斯兰教的圣城。
西亚是世界上石油储量最丰富、石油产量和输出量最多的地区。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沿岸地区。沙特阿拉伯、伊朗、科威特和伊拉克是世界重要产油国。
石油主要输往西欧、美国和日本。西亚的石油输出路线:
航线1: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阿拉伯海→红海→苏伊士运河→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大西洋→西欧。
航线2: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阿拉伯海→印度洋→好望角→大西洋→西欧和北美。
航线3: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阿拉伯海→马六甲海峡→南海(中国)→太平洋→日本。
§2.4 欧洲西部
欧洲西部是指欧洲的西半部,面积约500万平方千米,包括30多个国家。从经济发展水平看,大多数属于发达国家。
四大工业国家:德国 法国 英国和意大利,四大农业国家:法国 英国 荷兰和丹麦。特色产业:瑞士是钟表王国,瑞典的造船业发达,丹麦的畜牧业发达,荷兰的花卉(郁金香)。
欧洲的旅游业:挪威的峡湾,意大利古都罗马,音乐之都维也纳(奥地利),德国慕尼黑的啤酒节,“世界公园”瑞士。三大旅游国家:法国、西班牙和意大利。
§2.5 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
1北极地区指北极圈以北的区域,包括北冰洋、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部及一些岛屿。北极圈内的陆地面积约800万平方千米,北冰洋面积约1310万平方千米。
南极地区包括南极大陆及其海岛屿和陆缘冰,还包括南太平原、南大西洋和南印度洋的一部分。     
气候特点: 极地酷寒,多狂风,降水稀少。
在北极圈内,长期居住的人口已接近300万。当地的土著居民主要是因纽特人和拉普人。南极洲则没有国家和定居人口。

求七年级(上下册)的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历史、地理、生物的复习提纲(湖南地区的)

8. 急求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历史、地理、生物的复习提纲!如有试卷最好有答案!谢谢

网上帮您整理的
(1) 语文
一、 基础知识。(35分) 
1、 默写填空(10分) 
(1)微闻有鼠作作索索, , 。 
(2) ,稍稍正坐。 
(3)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 , ,几欲先走。 
(4)未至, 。 
(5)江山代有才人出, 。 
2、 根据拼音填汉字。(4分) 
归xǐng 、 阴mái 、 毛骨sǒng 然、 léi 弱、 
3、 关联词语填空。(2分) 
________我是个作曲家,我 要用音符来传达她们轻捷的舞步和细响的铃声。 
4、 用你最漂亮的字写一句有关于书的名言。(4分) 

5、 选出对修辞判断正确的一项( )(2分) 
① 在所有的动物中间,马是身材高大且身体各部分又都配合得最匀称、最优美的。 
② 老斑羚哀咩一声,像颗流星似的笔直坠落下去。 
③ 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 
A、反复 拟人 排比 B、对比 比喻 排比 C、对比 拟人 反复 D、反复 比喻 反复 
6、 给下列一段话加上一段总结性的话。(2分) 
厨师烧菜要讲究火候,生病服药要讲究剂量,批评表扬要注意分寸。“过”与“不及”都是不好的,所以, 。 
7、 下面一段话的含义是什么(4分) 
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本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 
也便成了路。 
本段话的含义是: 。 
8、 仿句。(4分) 
没有理想的人,他的生活如荒凉的戈壁,冷冷清清,没有活力。 
没有理想的人,他的生活如 。 
9、 根据要求改错。(3分) 
近年来,我校初三同学为了迎接中考,在作最后的冲刺拼搏。据了解,大多数同学学习到晚上12点,这种精神是可贵的,而且效果却不一定好。许多老师反应,降低了课堂教学的效率,不少同学上课时精神不振。 
(1) 改正文中的其中一个错别字。 改为 
(2) 改正文中的其中一个病句。(直接写下正确的句子即可) 
二、综合性学习 写作 口语交际能力:(6分) 
在活动课上你一定学过《马的世界》吧,那么对于马你又了解多少呢? 
1、写出两个关于马的成语或俗语(2分):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四大名著中两匹名马的名字及主要事迹(4分): 

三、 文言文阅读(15分) 
(一)课内选文(9分)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 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1、 解释加点词语(1分) 
虽人有百手: 不能名其一处也: 
2、给下列加点儿的字注音(1分) 
中间 曳屋许许 声 
3、选择恰当的时间性词语,按要求填在横线上(4分) 
(候选词:少顷、既而、是时、一时、未几、忽、俄而、忽然) 
①表示在特定的某个时间内发生的 ②表示过了很短的时间就发生的 
③表示两事相继发生的 ④表示同时发生的 ⑤表示发突然生的 
4、本文运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写口技人的表演内容,属于 描写;而写宾客们的表情动作,属于 描写。宾客们"几欲先走"的情形,烘托了口技人的 。(3分) 

(二)课外选文 (6分) 薛谭学讴 
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行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射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5、 下列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2分) 
①秦青弗止: ②响遏行云: 
6、 译:谭乃高压求反。(2分) 
译文: 
7、 这个故事给你以怎样的启示?(2分) 

四、 现代文阅读(34分) 
(一)阅读下面文章回答文后问题(19分) 
三个月后,那一团愈发繁茂的绿蔓里边,发出一种尖细又娇嫩的鸣叫。我猜到,是它们,有了雏儿。我呢?决不掀开叶片往里看,连添食加水也不睁大好奇的眼去惊动它们。过不多久,忽然有一个小脑袋从中间探出来。更小哟,雏儿!正是这个小家伙! 
它小,就能轻易地由疏格的笼子钻出身。瞧,多么像它的母亲:红嘴红脚,灰蓝色的毛,只是后背还没有生出珍珠似的圆圆的白点;它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 
起先,这小家伙只在笼子四周活动,随后就在屋里飞来飞去,一会儿落在柜顶上,一会儿神气十足地站在书架上,啄着书背上那些大文豪的名字;一会儿把灯绳撞得来回摇动,跟着跳到画框上去了。只要大鸟在笼里生气地叫一声,它立即飞回笼里去。 
我不管它。这样久了,打开窗子,它最多只在窗框上站一会儿,决不飞出去。 
渐渐它胆子大了,就落在我书桌上。 
它先是离我较远,见我不去伤害它,便一点点挨近,然后蹦到我的杯子上,俯下头来喝茶,再偏过脸瞧瞧我的反应。我只是微微一笑,依旧写东西,它就放开胆子跑到稿纸上,绕着我的笔尖蹦来蹦去;跳动的小红爪子在纸上发出嚓嚓响。 
我不动声色地写,默默享受着这小家伙亲近的情意。这样,它完全放心了。索性用那涂了蜡似的、角质的小红嘴,“嗒嗒”啄着我颤动的笔尖。我用手抚一抚它细腻的绒毛,它也不怕,反而友好地啄两下我的手指。
[一]第一组习题:
 
1.本文选自       代小说家          写的短篇小说集             。
2.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1)缀行甚远(        )              (2)恐前后受其敌(          )
(3)其一犬坐于前(          )        (4)一狼洞其中(          )
3.下列“其”字均为代词,请选出“其”所指代对象相同的一项(      )
①恐前后受其敌    ②意将隧入以及其后也    ③屠自后断其股    ④其一犬坐于前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4.本文段表现狼贪婪、凶恶的本性的句子是                                  。
5.本文段反映屠户由畏避到醒的心理变化的句子是                                  。
6.翻译。
⑴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译文:                                                        。
⑵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译文:                                                        。
⑶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译文                                                        。
7.结尾一段是什么表达方式?            
 
[二]第二组习题:
 
1.我能选出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    )
   A.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B.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C.  目似瞑,意暇甚               D.  止增笑耳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止有剩骨
2.我能指出下列语句中的加点词归类正确的一项(    )
    ①久之,目似瞑    ②又数刀毙之     ③意将隧人以攻其后也    ④盖以诱敌
    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      B.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C.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也相同    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也不同
3.我能用 “∕ ”线为下面两句话画出正确的朗读节奏。
(1)其  一  犬  坐  于  前  。
(2)禽  兽  之  变  诈  几  何  哉  ?
4.我能指出对下列文句理解不准确的一项(    )
A.而两狼之并驱如故:而两只狼又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屠户)。
B.乃悟前狼假寐:才明白先走开的狼是假装睡觉。
C.弛担持刀:放下担子拿起屠刀。
D.屠自后断其股:屠户从后面砍断了狼的后腿。
5.我能根据题目要求填空。
(1)《狼》一文中表现狼“黠”的本性的句子有                                 
、                               (两句);表现屠户警惕性很高的句子是                                                             。
(2)写出四个带“狼”字的成语:           、             、          、          。
6.文章结尾一句话是对狼及像狼一样的恶势力的讽刺嘲笑,但换个角度看,它又告诉“人”什么呢?
我认为:                                                                   
                                                                             
7.阐述本文主旨。
                                                          
8.文中是怎样写狼的狡猾的?
                                                       

★★★《狼》
[一]1、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2、紧跟;攻击;像狗一样;打洞3、D  4、“缀行甚远”“并驱如故”5、 6、(1)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呢?只不过给人增加笑料罢了。(2)另一只狼正在柴草堆里打洞,想要钻过去从背后对屠户进行攻击。(3)这才明白前面的那只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来诱惑敌方的。 7. 议论
[二]1.D    2.D    3.(1)其一/犬坐于前;(2)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4.B    5.  (1)其一犬坐于前,目似瞑,意暇甚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2)狼子野心、引狼入室、狼心狗肺、狼狈为奸、声名狼藉(只要符合要求,写任何四个均可)    6.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不能幻想妥协,必须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7. 本文叙述了屠户与狼斗争的故事,揭露了狼贪婪、凶狠和狡诈要本性,赞扬了屠户的机智、勇敢。8.文中表现狼狡猾的语句有:“缀行甚远”、“一狼得骨止,……而两之并驱如故。”“狼不敢前,眈眈相向”、“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意暇甚。”“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等。

《夸父逐日》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           ,           ,           ;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1.补充文中空白处。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⑴与日逐走(      )⑵河渭不足(    ) ⑶北饮大泽(      ) ⑷弃其杖(      )
3.翻译下列句子。
⑴夸父与日逐走,入日
⑵未至,道渴而死
⑶弃其杖,化为邓林 
4.怎么看待夸父敢于“与日逐走”?
                                                             
5.对于夸父临死时弃其杖,化为邓林(桃林)这个情节,你有何感想?
答:                                                              
6.从《夸父逐日》这个古代神话中,你了解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怎样的思想愿望和精神?
答:                                                             
7.你认为夸父逐日以至于丧了命,这样做值得吗?请简述理由。
答:                                                             
8.夸父是怎样一个人物?
★★★《共工怒触不周山》
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1.翻译下列句子。⑴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译:                                                             
⑵天柱折,地维绝译:                                                             
⑶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西南,故水潦尘埃归焉。译:                                                             
 2.“怒而触不周之山”中的“怒”字表现了共工怎样的性格特点?
                                                              
3.如何理解《共工怒触不周山》中结尾的两句话?
                                                              
4.共工怒触不周山的原因是什么?他为什么要这么做?
                                                              
5.对共工与颛顼为帝而“争”,你是怎么看的?
                                                             
6.你认为共工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7. 夸父和共工共同的特点是什么?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