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情况会使总需求减少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2024-05-08 07:52

1. 什么情况会使总需求减少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1、一种商品价格下降对其互补品最直接的影响是(A)。A.互补品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B.互补品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C.互补品的供给曲线向右移动D.互补品的价格下降2、已知两种商品的交叉弹性系数等于-0.6,则这两种商品是(D)。A.独立品B.替代品C.互补品D.完全替代品3、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购买某种商品时,从消费中得到的(B)。A.满足程度B.满足程度超过他实际支付的价格部分C.边际效用D.满足程度小于他实际支付的价格部分4、某厂商生产五件衣服的总成本为1500元,其中厂商的机器折旧为500元,工人工资及原材料费用为1000元,那么平均可变成本为()。A.300B.100C.200D.5005、长期边际成本与长期平均成本的关系是(C)。A.长期边际成本大于长期平均成本,长期边际成本下降B.长期边际成本小于长期平均成本,长期边际成本下降C.长期边际成本大于长期平均成本,长期平均成本上升D.长期边际成本小于长期平均成本,长期平均成本上升第六章第二节155页长期边际成本与长期平均成本的关系6、在完全垄断市场上,对于任何产量,厂商的平均收益总是等于(D)。A.边际成本B.平均成本C.市场价格D.边际收益7、用先进的机器设备代替劳动,这一措施会导致(B)。A.劳动的供给曲线向右移动B.劳动的供给曲线向左移动C.劳动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D.劳动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8、国民生产总值与国民生产净值之间的差别是(C)。A.直接税B.间接税C.折旧D.企业所得税9、市场利息率提高,(D)。A.货币交易需求增加B.货币交易需求减少C.货币投机需求增加D.货币投机需求减少10、在以下三种政策工具中,属于需求管理的是(D)。A.收入政策B.指数化政策C.人力政策D.货币政策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1、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经济中的各有关总量的决定及其变化,说明资源如何才能得到充分利用。2、基数效用论基数效用论是研究消费者行为的一种理论。认为效用可以计量并加总求和,因此效用的大小可以用基数(1、2、3……)来表示,并可相加减。基数效用论采用的是边际效用分析法。3、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边际效用是递减的,它蕴含了这样一个规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物品消费量的增加,他从该物品连续增加的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边际效用是递减的。这种现象是普遍的,被称为边际效用递减规律。4、消费可能线又称家庭预算线或等支出线,它是一条表明在消费者收入与商品价格既定的条件下,消费者所能购买到的两种商品数量最大组合的线。三、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1、简述限制价格的利与弊。(1)利第一,有利于社会平等的实现第二,有利于社会安定(2)弊第一,产品短缺第二,资源浪费第三,黑市交易2、形成完全垄断的条件主要有哪些?第一,政府借助于政权对某一行业进行完全垄断。例如,许多国家政府对铁路、邮政、供电、供水等公用事业的完全垄断。第二,政府特许的私人完全垄断。例如,英国历史上的东印度公司就由于英国政府的特许而垄断了对东方的贸易。此外,政府根据法律赋予某些产品生产的专利权,也会在一定时期内形成完全垄断。第三,某些产品市场需求很小,只有一家厂商生产即可满足全部需求。这样,某家厂商就很容易实行对这些产品的完全垄断。第四,某些厂商控制了某些特殊的自然资源或矿藏,从而就能对用这些资源和矿藏生产的产品实行完全垄断。例如,美国铝公司长期保持制铝业的完全垄断地位,就是因为它控制了铝土矿。加拿大国际制镍公司也由于控制了世界镍矿的90%而垄断了制镍行业。第五,对生产某些产品的特殊技术的控制。例如,美国可口可乐公司就是长期控制了制造可口可乐饮料的配方而垄断了这种产品的供给。3、简述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宏观经济政策应该同时达到四个目标: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四、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小题15分,第2小题10分,共25分)1、假定在某市场上A、B两厂商是生产同种有差异的产品的竞争者;该市场对A厂商的需求曲线为,对B厂商的需求曲线为;两厂商目前的销售量分别为,。求:(1)A、B两厂商的需求价格弹性和各是多少?(2)如果B厂商降价后,使得B厂商的需求量增加为,同时使竞争对手A厂商的需求量减少为。那么,A厂商对B厂商的需求交叉价格弹性是多少?答:(1)=200-50=150=300-.5*100=250Eda=-1*150/50=-3Edb=-.5*250/100=-1.25(2)2、已知某完全竞争的成本不变行业中的单个厂商的长期总成本函数。试计算:该行业实现长期均衡时的价格和单个厂商的产量。五、论述题(本大题1小题,共15分)有人说,气候不好对农民不利,因为农业要歉收。但有人说,气候不好对农民有利,因为农业歉收以后谷物要涨价,收入会增加。请运用所学经济学原理对这两种说法给予评价。答:气候不好对农民是否有利就是要看农民的总收入在气候不好的情况下如何变动。显然气候不好的直接影响是农业歉收,即农产品的供给减少,这表现为农产品供给曲线向左上方移动。假若此时市场对农产品的需求状况不发生变化,即需求曲线固定不动,那么农产品供给的减少将导致均衡价格的上升。由于一般地对农产品的需求缺乏弹性,根据需求的价格弹性与销售总收入之间的关系可知,此时农民的总收入将随着均衡价格的上升而增加。故在需求状况不因气候不好发生变化,并且对农产品需求缺乏弹性的情况下,气候不好引致的农业歉收对农民增加收入是有利的。当然,若需求状况也同时发生变化,或者需求不是缺乏弹性,那么农民将不因气候不好而得的收入。故对这个问题的回答依赖于对弹性系数及需求状况所作的假设,一般不能笼统下判断。

什么情况会使总需求减少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2. 总供给曲线右移可能是因为

总供给曲线右移可能是因为其他情况不变而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增加。总供给曲线移动的原因:总供给曲线的移动,即平移。既然是平移还是物价不变。用常规的总供给曲线分析,在物价不变的情况下,若收入增加,右移:若收入减少,左移。由于工人工资下降,成本减少,y增加,整个社会会生产更多的产品,总供给曲线向右移动;技术进步,会导致成本减少,帮企业降低生产成本或提高劳动生产效率,总供给曲线向右移动。总供给曲线表明了价格与产量的相结合,即在某种价格水平时整个社会的厂商所愿意供给的产品总量。

3. 需求增加,为什么供给曲线会向右移动呢?

需求增加表现为需求曲线(d)的向右上方,供给减少表现为供给曲线(s)向左上方移动。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需求曲线向右方移动,会引起均衡价格上升,均衡数量增加。
供给曲线向左方移动,会引起均衡价格上升,均衡数量减少。     
因此,当需求曲线的向右方移动与供给曲线向左方移动同时发生时,会引起均衡价格的上升,但是,均衡数量的变化则取决于该商品的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即可理解为两条曲线的斜率关系)。在下图中,变化后的均衡点为b点。

扩展资料:一共有4种情况:
1、需求增加,供给减少:均衡数量不确定增减,均衡价格增加
2、需求减少,供给增加:均衡数量不确定增减,均衡价格减少
3、需求增加,供给增加:均衡数量增加,均衡价格不确定增减
4、需求减少,供给减少:均衡数量减少,均衡价格不确定增减
结论:
1、如果需求与供给反方向变动,均衡价格总是按照需求变动的方向变动,但均衡数量不确定
2、如果需求与供给同方向变动,均衡数量变动方向与供需变动方向相同,而均衡价格增减随供需变化量的程度。

需求增加,为什么供给曲线会向右移动呢?

4. 导致总供给曲线移动的原因是什么

1、自然的和人为的灾祸;
2、技术变动;
3、工资率的变化;
4、生产能力的变动。
5、劳动意愿的变化。
总供给曲线的位置是不断变动的,这种变动说明了在既定价格水平之下,总供给量的变动。
总供给曲线表明了价格与产量的相结合,即在某种价格水平时整个社会的厂商所愿意供给的产品总量。所有厂商所愿意供给的产品总量取决于它们在提供这些产品时所得到的价格,以及它们在生产这些产品时所必须支付的劳动与其他生产要素的费用。

扩展资料

总需求曲线的斜率反映价格水平变动一定幅度使国民收入(或均衡支出水平)变动多少。IS曲线斜率不变时,LM曲线越陡,则LM移动时收入变动就越大,从而AD曲线越平缓;
相反,LM曲线斜率不变时,IS曲线越平缓(即投资需求对利率变动越敏感或边际消费倾向越大),则LM曲线移动时收入变动越大,从而AD曲线也越平缓。
当政府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如政府支出扩大,或扩张性货币政策,都会使总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反之,则向左下方移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总供给曲线

5. 引起供给曲线向右移动的原因是什么?

向右移动则代表供给增加。1、商品的自身价格,价格高,生产者提供的产量就越大;产品的成本,在商品自身价格不变的情况下,生产成本下降会增加利润,从而使得商品的供给量增加;2、生产的技术水平,生产技术水品的提高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增加生产者的利润,生产者会提供更多的产量;3.相关商品的价格,在一种商品的价格不变,而其他相关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化时,该商品的供给量会发生变化;4.生产者对未来的预期,如果生产者对未来的预期看好,例如预期商品的价格会上涨,生产者往往会扩大生产,增加供给量。5.第一:自然的和人为的灾祸。例如,地震或战争会极大地减少经济的总供给,即使得总供给曲线向左上方移动。第二:技术变动。第三:工资率等要素价格的变动。总供给曲线是在工资率给定的假设条件下推导出来的,因而工资率的变化将移动总供给曲线。当工资下降时,对于任一给定的价格总水平,厂商愿意供给更多的产品,因而降低工资将使总供给曲线的向右下方移动。反之,工资上升,总供给曲线向左上方移动。此外,原材料经济的总供给曲线也向左上方移动。扩展资料:在开采深度小、厚度大的矿体或煤层时,有时地表移动呈塌坑、台阶状断裂等不连续移动特征。地表移动的剧烈程度一般以地表下沉速度,即昼夜下沉量表示。一个地表点随回采工作面推进,由开始移动、逐渐活跃、然后衰落对缓倾斜和急倾斜煤层。分别以每月下沉50mm和30mm作为划分活跃阶段的标准。当6个月内下沉量小于30mm时,规定为移动过程已经停止。地表移动持续时间与开采深度有关。采深为100~200m时,地表移动持续时间约为1~2年。深度大,地表下沉速度减小,持续时间更长。影响移动主要因素有采矿方法和顶板管理方法、岩性、采深、采厚、采空区大小及形状、矿层倾角、重复开采次数、地质构造、地层结构、水文地质条件及地形等。充填采矿法与条带法开采可使岩层与地表移动缓和并减小。

引起供给曲线向右移动的原因是什么?

6. 导致总供给曲线移动的原因是什么

导致总供给曲线移动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自然的和人为的灾祸。例如,地震或战争会极大地减少经济的总供给,即使得总供给曲线向左上方移动。
第二:技术变动。
第三:工资率等要素价格的变动。总供给曲线是在工资率给定的假设条件下推导出来的,因而工资率的变化将移动总供给曲线。当工资下降时,对于任一给定的价格总水平,厂商愿意供给更多的产品,因而降低工资将使总供给曲线的向右下方移动;反之,工资上升,总供给曲线向左上方移动。此外,原材料经济的总供给曲线也向左上方移动。

7. 总供给曲线移动和总需求曲线移动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我没理解你的意思,如果说你想问影响供给和需求的因素的话,有很多。
常见的比如说:公民收入,原材料价格,替代品价格(substitute),补充品价格(complement),政府政策,广告等很多。
举例说公民收入,如果收入增高,公民支出就会多,需求(demand)增加,曲线向右移动增加。
原材料价格,如果原材料价格增高,就意味着公司购买同样的原材料,需要花费更多,那么他们的利润会降低,公司自然是不愿意的,这也就是说供给(supply)降低,曲线向右移动降低。
你是这个意思吗?影响因素还有很多,不明白的话可以问。
最近经济成绩提高了不少。。。。

总供给曲线移动和总需求曲线移动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8. 总供给曲线移动的原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