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听《吴伯凡认知方法论》

2024-05-17 00:14

1. 重听《吴伯凡认知方法论》

吴伯凡的认知方法论,在得到app上买了好几年,一直没听完,没理解,这次重新拿出来读,发现好多能读进去了,能理解了,记录如下的学习笔记,与有缘人分享。
  
  
 第一部分讲什么是认知。讲了很多感官的错觉,不同的人看到的颜色不一样,网上有个颜色是白金还是蓝绿之争;不同的人对不同的口味喜好完全不同,有人觉得香菜特别好吃,有人觉得香菜这么臭为什么要叫香菜还有人要吃?盲人摸象,摸到不同部位得出大象是什么的结论各不一样;后背疼痛可能真正的原因是心脏出问题等等。但不管怎么样,都像佛所说的那样:感官识别的现象都只是呈现的相。
  
 三界六道的认知都是片面的,还没有到全知的程度,不同的众生看到不同的世界,就拿人类和动物开始,感知器官不同,看到的境界就不同,而据说佛陀是全知全能的,有待修证。
  
 任何一个人的观点都描述他所处的位置,从一个人的观点就可以看出他的位置,逃无可逃。伯凡说的黑客行为就是从一个人的表现看出他内在的一种能力。
  
 认知是一个工具,是一种产品,是满足某种特定需要的结果。漫无目的是形不成认知的,只是散乱的念头和想法,聚焦在一个目标上采取行动,就能形成特定的有力的认知。虽然这样的认知也是一种局限,也不圆满,但只是为特定目标服务也是一种所用。
  
 伯凡说的意识雷达就是设定一个目标,把注意力聚焦上去。人形成认知表现在神经元之间就是建立连接,同一天的记忆发生在同一神经元区域,隔一天就在不同的神经元上,伯凡说发生过一次,就等于没发生,因为连接太微细,形不成力量,形不成清晰地印记,隔天就模糊了,就等于没有发生过,丢失了。
  
 这就是为什么要在一天内重复很多次,一天内加强记忆强度,凡是想要记住的,就要在一天内完成,一天内完不成的也要在一段时间复习,加强记忆,其实就是加强神经元的连接强度,好比在练神经元肌肉,这是一种身体内的力量,不像肉体那么可见,但一旦你真明白了,这就是一种认知优势。神经元之间的连接,一个连接越强壮,使用起来越自然迅速,这也就是《思考,快与慢》中的那种快的思考方式。
  
 但是你的优势,同时也是你的限制,这句话划重点。因为你有思维定式。拥有锤子的人看什么都是钉子,不管三七二十一,上来就用锤子。于是查理芒格会说要多元思维,给自己的工具箱备足工具,然后根据什么情况用合适的工具。
  
 还有一种认知限制是每个人都有个一个立场,需要维护自己的立场,需要证明自己正确,所以就形成了认知偏差。立场就是偏差。这一点在《天幕红尘》中叶子农就比他的对手看得透,他知道只要人有立场,基于那个立场说的任何话都是片面的,都是可以被驳斥的。他从这个认知赢得了赌局,不过也因此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在一个方向上的加强,意味着在其他方向上没有使力,也就是对其他方向的舍弃,必然造成其他方向的弱化。所以做每件事都是有代价的啊。
  
 怎么减少认知偏差?像个侦察兵一样去火力侦察,试探情报,像狮子一样去佯攻,识别哪些羚羊跑得慢哪些羚羊有病,不断模拟现场在演习中去试错,不要独断专行,抱定固有认知不放,保持好奇心。
  
 认知是个系统,人听到声音,看见东西都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佛家说看见要九个因缘,听到要八个因缘。
  
 比如听声音的过程,伯凡这样描述:①声音源的振动引起介质振动→②到达人的外耳廓→③传到内部鼓膜,引起鼓膜振动(我们的中耳内部还有三块听骨连接了鼓膜与耳蜗,它们起到了杠杆放大的作用,放大的幅度差不多是10~18倍)→④传入内耳,内耳的振动使耳蜗的液体出现波动,并以此推动纤细的毛像风吹杨柳一样摆动,对应的毛细胞因此产生容易被大脑识别的声音电信号→⑤大脑对这些电信号进行处理→⑥我们听到了声音。
  
 声音源,耳朵,大脑,少了任何一个都不行。由此引申,一件事情能成,是多种因素配合下完成的结果。一件事情不成,是某种因素不具备所以不成。
  
 于是我们想要做成一件事情努力的方向是这样的:一是弄清楚这件事情要做成需要具备哪些环节,然后一个个环节去准备。如果不知道一件事情完成需要具备哪些因素,那么这条路怎么走都是盲目的,如果成了,那是瞎猫碰上死耗子。不成,那不奇怪。
  
 如果知道一件事怎么做最后也没有成,也不会怨天尤人了,只不过就是坐下来分析其中的各个环节,到底是哪个因素出现偏差所以才没有出现预期想要的那个结果。然后去修正,看看下次结果会不会好点。
  
 当然,光拆解事件中的元素就不是容易的事儿。更何况还要从宏观上看到它们之间的关联。更不要说“变化”这个永恒的存在。所以才要说“但行好事,不问前程”,因为结果总是存在变数不百分百可控的。
  
 最后对《吴伯凡认知方法论》第一部分的理解总结一下。
  
 认知是什么,认知是一种产物,为了特定目标而产出的,出于物种生存的需求而产生的结果,所以,重点来了:这个产物是自带偏差的,本来就是不完整的。每个人都觉得自己认为的都是对的,正好相反,每个人的认知都是片面的。所以,人有什么好自大的?
  
 第二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认知体系,表现为不同的神经元结构。每个人每天都在塑造自己的神经元结构。表现在外在就是每个人有不同的习性偏好和思维风格。所以,有什么好跟别人比较的?每个人只需要决定自己打算塑造怎样的认知体系,这是需要取舍的,你决定要什么就必然舍弃了另一些,然后去跟别人合作就好。

重听《吴伯凡认知方法论》

2. 读《吴伯凡认知方法论》 | 笔记7

矩阵式认知与苏格拉底
  
  
 今日收货金句:
  
 1.得出正确答案的关键,是想明白出题人要问的问题是什么。正确的问题生成之前,答案是不存在的。
  
 2.所谓子宫、母体,就是没有问题、让你提不出问题、不成为问题的地方,你没有任何要解决的问题,你的认知就是0。
  
 3.Matrix有两个意思:
  
  
 一个是母体、子宫,或者说是一个让所有问题都不成为问题的地方;
  
 另一个是“矩阵”,也是数学上的概念。
  
 所谓“矩阵”,是由两个维度构成的一个格局。有一种管理方式叫“矩阵式管理”,意味着用两条线来进行管理。
  
 4.苏格拉底的提问叫“辩证法”——这个词我们太熟悉了,但往往忘了它本来的含义:通过辩论来证明一个东西。
  
 5.所谓“认知”,就是提问题;所谓“非认知”,就是不成为问题。
  
 听完上一节课反思自己重新开始对题目的审查,用老师这节课的认知方法去提问,出这道题的用意是什么?这个答案应该是什么?然后自己用自己最笨的方法列出每行答案,在这个过程中还不断的问自己是这样的吗?然后反复的验证最后得出了老师今天讲的答案。
  
 让自己从0认知开始用提问的方式锻炼自己的认知。那如果想让自己的认知不断升级那就不断的去提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之所以自己没有矩形认知,总是被被人操控所影响,是自己总是关注自己却不愿意面对现实,对于别人提出来的问题不愿意接受,并且还用母体的认知方法去评判这个世界。
  
 那如何让自己拥有提问题的能力呢?怎么样去问才能更好的知道这件事情的背后呢?
  
 我要弄清楚的是我真正想要知道的是什么?想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然后去提问。
  
 就像儿子一样想知道他对这些问题的疑惑,总是在不停的问我为什么?他想知道背后的答案,想看清我想要了解的世界。
  
 这一点我要向儿子学习,多去问为什么?不断的反思。
  
 除了以上反思让我也对苏格拉底有个简单的认识,并且知道这个人是雅典人,他的学生柏拉图对他的理念写下的那个预言故事。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