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安史之乱的相关名作

2024-05-06 21:53

1. 关于安史之乱的相关名作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 
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 
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 
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 
便下襄阳向洛阳。 
 
安史之乱最后一年写的. 
 
 
新安吏 
杜甫 
客行新安道,喧呼闻点兵。 
借问新安吏:“县小更无丁?” 
“府帖昨夜下,次选中男行。” 
“中男绝短小,何以守王城?” 
肥男有母送,瘦男独伶俜。 
白水暮东流,青山犹哭声。 
“暮自使眼枯,收汝泪纵横。 
眼枯即见骨,天地终无情! 
我军取相州,日夕望其平。 
岂意贼难料,归军星散营。 
就粮近故垒,练卒依旧京。 
掘嚎不到水,牧马役亦轻。 
况乃王师顺,抚养甚分明。 
送行勿泣血,仆射如父兄。” 
 
 
潼关吏 
杜甫 
士卒何草草,筑城潼关道。 
大城铁不如,小城万丈余。 
借问潼关吏:“修关还备胡?” 
要我下马行,为我指山隅: 
“连云列战格,飞鸟不能逾。 
胡来但自守,岂复忧西都。 
丈人视要处,窄狭容单车。 
艰难奋长戟,万古用一夫。” 
“哀哉桃林战,百万化为鱼。 
请嘱防关将,慎勿学哥舒!” 
 
石壕吏 
杜甫 
暮投石壕村 
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 
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 
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 
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 
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 
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 
惟有乳下孙 
孙有母未去 
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 
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 
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 
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 
独与老翁别 
 
新婚别 
杜甫 
兔丝附蓬麻,引蔓故(一作固)不长。 
嫁女与征夫,不如弃路旁。 
结发为君妻,席不暖君床。 
暮婚晨告别,无乃太匆忙。 
君行虽不远,守边赴河阳。 
妾身未分明,何以拜姑嫜? 
父母养我时,日夜令我藏。 
生女有所归,鸡狗亦得将。 
君今往死地,沈痛迫中肠。 
誓欲随君去,形势反苍黄。 
勿为新婚念,努力事戎行。 
妇人在军中,兵气恐不扬。 
自嗟贫家女,久致(一作致此)罗襦裳。 
罗襦不复施,对君洗红妆。 
仰视百鸟飞,大小必双翔。 
人事多错迕,与君永相望。 
 
垂老别 
杜甫 
四郊未宁静,垂老不得安。 
子孙阵亡尽,焉用身独完? 
投杖出门去,同行为辛酸。 
幸有牙齿存,所悲骨髓乾。 
男儿既介胄,长揖别上官。 
老妻卧路啼,岁暮衣裳单。 
孰知是死别?且复伤其寒。 
此去必不归,还闻劝加餐。 
土门壁甚坚,杏园度亦难。 
势异邺城下,纵死时犹宽。 
人生有离合,岂择衰盛端。 
忆昔少壮日,迟回竟长叹。 
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 
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 
何乡为乐土?安敢尚盘桓? 
弃绝蓬室居,塌然摧肺肝。 
 
无家别 
杜甫 
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 
我里百馀家,世乱各东西。 
存者无消息,死者为尘泥。 
贱子因阵败,归来寻旧蹊。 
久行见空巷,日瘦气惨凄。 
但对狐与狸,竖毛怒我啼。 
四邻何所有?一二老寡妻。 
宿鸟恋本枝,安辞且穷栖。 
方春独荷锄,日暮还灌畦。 
县吏知我至,召令习鼓鼙。 
虽从本州役,内顾无所携。 
近行只一身,远去终转迷。 
家乡既荡尽,远近理亦齐。 
永痛长病母,五年委沟溪。 
生我不得力,终身两酸嘶。 
人生无家别,何以为蒸黎? 
 
月夜 
杜甫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潋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纹。 
昨夜闲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逞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 落月摇情满江树。 
 
哀江头 
杜甫 
少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 
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 
忆昔霓旌下南苑,苑中万物生颜色。 
昭阳殿里第一人,同辇随君侍君侧。 
辇前才人带弓箭,白马嚼啮黄金勒。 
翻身向天仰射云,一箭正坠双飞翼。 
明眸皓齿今何在,血污游魂归不得。 
清渭东流剑阁深,去住彼此无消息。 
人生有情泪沾臆,江水江花岂终极。 
黄昏胡骑尘满城,欲往城南忘南北。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悲陈陶 
杜甫 
孟冬十郡良家子,血作陈陶泽中水。 
野旷天清无战声,四万义军同日死。 
群胡归来血洗箭,仍唱胡歌饮都市。 
都人回面向北啼,日夜更望官军至。

关于安史之乱的相关名作

2. 与安史之乱相关的名作

春望   唐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长恨歌     唐    白居易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
缓歌谩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翠华摇摇行复止,西出都门百余里。
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
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

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天旋地转回龙驭,到此踌躇不能去。
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君臣相顾尽沾衣,东望都门信马归。
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西宫南内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

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
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
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临邛道士鸿都客,能以精诚致魂魄。
为感君王辗转思,遂教方士殷勤觅。排空驭气奔如电,升天入地求之遍。

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渺间。
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肤花貌参差是。
金阙西厢叩玉扃,转教小玉报双成。闻道汉家天子使,九华帐里梦魂惊。
揽衣推枕起徘徊,珠箔银屏迤逦开。云鬓半偏新睡觉,花冠不整下堂来。

风吹仙袂飘飘举,犹似霓裳羽衣舞。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含情凝睇谢君王,一别音容两渺茫。昭阳殿里恩爱绝,蓬莱宫中日月长。
回头下望人寰处,不见长安见尘雾。惟将旧物表深情,钿合金钗寄将去。
钗留一股合一扇,钗擘黄金合分钿。但教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

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3. 安史之乱的故事(图文)

      安史之乱是发生于天宝末年,对于唐朝的发展有着重大转折的一项反叛事件。安史之乱的安史指的是安禄山和史思明,史书记载安禄山和史思明自小就相识,后来都通过军功获得了唐玄宗的赏识,成为了镇守一方的边关大将,但是他们并不满足于此,生有二心,趁着朝廷腐败之机,利用手中的兵权掀起了反叛的浪潮。
      安禄山由于身兼三镇节度使,兵力强劲,准备充足,因此在安史之乱初期对唐王朝屡战屡胜。但是由于安史叛军暴虐无常不得人心,因此也遭到了唐王朝坚韧的反抗,比如说著名的书法家颜真卿,当时就是河北的地方官,带领着当地军民反抗叛军。另外值得一提的就是张巡,为了保住大唐的江山,张巡坚守城池,面对安史叛军大小战役四百余起,最终兵少粮尽,看到没有兵器了,于是他们拆了房子,扔石头当做兵器,没有粮草了,他们看到老百姓甚至将老百姓,当作粮食来吃掉。等到安史叛军退军的时候,发现整个城市里面的人,几乎被张巡以及他的军队所吃光了。
      在唐王朝坚韧的反扑之下,安史叛军内部却也军心渐散。安禄山登基称帝,字号大燕皇帝,但是包括史思明在内的其他将领并不服气,最终在史思明的挑拨之下,安庆绪杀了自己的父亲安禄山,自立为帝。但是史思明同样不服安庆绪,于是史思明不久之后又将安庆绪所杀,然后自己也过了一把皇帝的瘾。此时唐朝已经启用郭子仪、李光弼两位大将军,对安史叛军进行剿灭,安史叛军历时几年之后,军事渐衰而军心涣散,史思明的儿子史朝义也心生异心,不久之后,史朝义将史思明所杀,自己再次当了一把皇帝的瘾,此时安史叛军已经走到了末路。
      而唐王朝对安史叛军的剿灭逐渐收紧,史朝义最终被唐王朝的军队所剿灭,他自杀而亡。整个安史之乱历时八年之久,虽然最终被平定,但是他对唐王朝的伤害却是巨大的,经历了安史之乱唐王朝由盛转衰,中央对于地方的控制也越来越弱,由此出现了藩镇割据的局面,这个局面到唐王朝灭亡,出现了五代十国到宋太祖赵匡胤方才结束这种纷乱的割据天下。

安史之乱的故事(图文)

4. 安史之乱的故事梗概


5. 安史之乱的主要人物

安史之乱是中国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由唐朝将领安禄山与史思明向唐朝发动的战争,是同唐朝争夺统治权的内战,是唐由盛而衰的转折点。

安史之乱的主要人物

6. 安史之乱的内容

安,指安禄山,史,指史思明,“安史之乱”系指他们起兵反对唐王朝的一次叛乱。安史之乱自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年)至唐代宗宝应元年(762年)结束,前后达7年之久。这次历史事件,是当时社会各种矛盾所促成的,对唐朝后期的影响尤其巨大。

安史之乱的结局
安禄山本是混血胡人,貌似忠诚,生性狡诈;由于得到玄宗和杨贵妃的欢心,身兼范阳、河东、平卢三镇节使。
安禄山见唐室政治腐败,武备废弛,便于公元755年,以讨杨国忠为名,自范阳率兵南下,很快就攻占了洛阳,自称大燕皇帝。
第二年,唐军在潼关溃败,安禄山便长驱直入长安。唐玄宗匆忙南逃,走到马嵬驿(今陕西兴平),随行的将士在愤怒中杀死了杨国忠,又逼使玄宗绞杀杨贵妃,才肯继续起行,南下至四川。
同时,太子李亨逃往灵武(在今宁夏境内),在郭子仪、李光弼等一班西北将领的支持下,即皇帝位,是为唐肃宗。
后来叛军内部发生分裂,安禄山为儿子庆绪所杀。

7. 安史之乱的介绍

安史之乱是中国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由唐朝将领安禄山与史思明向唐朝发动,同唐朝争夺统治权的内战,是唐由盛而衰的转折点,也造成唐代藩镇割据。由于发起反唐者乃是安禄山与史思明二人为主,故事件被冠以安史之名。又由于其爆发于唐玄宗天宝年间,也称天宝之乱。

安史之乱的介绍

8. 安史之乱的内容

安史之乱是中国历史一次重要事件,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安,指安禄山,史,指史思明,“安史之乱”系指他们起兵反对唐王朝的一次叛乱。安史之乱自唐玄宗天宝十四年至唐代宗宝应元年(755~763年)结束,前后达八年之久。这次历史事件,是当时社会各种矛盾所促成的,对唐朝后期的影响尤其巨大。
 安史之乱-概述  天宝十载(公元751年)二月,安禄山兼任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统领边兵近二十万。安禄山刑赏己出,日益骄横,又看到天下武备松弛,遂萌生篡夺最高权位的谋反之心。

四月,南诏叛附吐蕃,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率兵征讨。唐军大败,战死者六万余众,鲜于仲通仅以身免。不久,安西四镇节度使高仙芝又与当时的阿拉伯帝国大食战于怛逻斯(今哈萨克斯坦东南江布尔),唐军又败。         
安史之乱
十一载(公元752年)十一月,李林甫死,玄宗以杨国忠继任宰相,兼领四十余使。从此,国忠专决朝政,公卿以下,均受其颐指气使。
         
天宝十四载(公元755年)十一月,安禄山伙同部将史思明发所部兵及同罗、奚、契丹、室韦等共十五万兵马,号称二十万,反于范阳(治所在今北京市西南)。安史之乱爆发。唐玄宗闻讯,当即调安西节度使封常清为范阳、平卢节度使,在东都洛阳募兵六万,守卫河阳大桥(在今河南孟县南)。接着又以金吾卫大将军高仙芝率京师五万兵,屯驻陕郡(治所在今河南三门峡西北)。十二月,安史叛军占领东都,封、高二将退守潼关。不久,唐玄宗误听了监军宦官边令诚谗言,处死了封常清和高仙芝。改派病废在家的陇右节度使哥舒翰任兵马副元帅,领兵八万,进驻潼关。这时,河北十七郡吏民分别在颜杲卿和颜真卿兄弟的率领下,拥有兵士二十多万,切断了范阳与东都之间的交通,使禄山陷入困境。
         
至德元载(公元756年)正月,安禄山在洛阳称大燕皇帝。不久,唐玄宗派朔方节度使郭子仪和河东节度使李光弼率部从井陉(在今河北井陉西北)东进,会同颜真卿部经营河北。真源县(今河南鹿邑)令张巡率军民坚守雍丘(今河南祀县),多次击败叛军,确保江淮不失。
       
同年五月,哥舒翰在唐玄宗和杨国忠的严厉威逼下,被迫出兵。结果,兵败灵宝,潼关失守,叛军突破潼关险隘,向长安逼进。六月,唐玄宗与杨贵妃、杨国忠兄妹及部分大臣、皇子,连同禁军将士一千多人出禁苑之西延秋门,向蜀地逃窜。行至马嵬驿(在今陕西兴平境内),禁军哗变,杀宰相杨国忠,又逼迫唐玄宗缢死杨贵妃。
大唐中兴颂(拓片)         
太予李亨在部分大臣的拥戴下,北上灵武(今宁夏吴忠西南)。七月,李亨在灵武即帝位,是为唐肃宗。八月,肃宗将郭子仪和李光弼部从河北召至灵武,并联合回纥骑兵,准备开展大规模的反攻。 

至德二载(公元757年)正月,安禄山被其子安庆绪杀死。九月,郭子仪率唐军和回纥骑兵收复长安。接着,又收复东都。安庆绪退守邺郡(治所在今河南安阳)。

干元元年(公元758年)九月,唐肃宗调遣朔方郭子仪、淮西鲁炅、兴平李奂、滑濮许叔冀、镇西北庭李嗣业、郑蔡季广琛、河南崔光远、河东李光弼、关内泽潞王思礼等九节度使率兵六十万,进讨安庆绪。又以宦官鱼朝恩为观军容宣慰处置使,协调和指挥战事。十月,唐军进围邺城,安庆绪向留守范阳的叛将史思明求救。

二年(公元759年)三月,史思明率兵十三万赴援,与官军在安阳河北相遇。双方未及布捙,大风突起,飞沙走石,天地昼晦,两军将士大惊,官军向南溃逃,叛军向北撤退。不久,史思明率部来到邺城南,安庆绪出城慰劳,被思明执杀,叛军返回范阳,思明自称大燕皇帝。
           
上元元年(公元760年)四月,史思明率军南下,攻占东都。次年二月,史思明被其子史朝义所杀,朝义即帝位,改元显圣。宝应元年(公元762年)四月,唐肃宗病重弥留。张皇后与越王李系密谋,企图诛杀专权宦官李辅国,事泄被杀,肃宗惊吓而死。太子李豫即位,是为唐代宗。同年十月,唐代宗以雍王李适为天下兵马元帅,朔方节度使仆固怀恩为副元帅,统领诸道唐军和回纥兵,收复洛阳,史朝义北逃范阳。 

唐代宗广德元年(公元763年)正月,史朝义逃至广阳(今河北房山东北)附近,由于众叛亲离,自缢而死。其部将李宝臣、李怀仙、田承嗣相继投降,先后被任为成德、幽州和魏博三镇节度使,是为河北三镇。长达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至此平息。
安史之乱-重点人物  顺天元宝 得壹元宝 史思明占领洛阳后所铸* 安禄山:其先祖是西域粟特贵族,因功受唐王朝赏封赐姓“安”; * 安庆绪:安禄山之子。 * 史思明 * 史朝义:史思明之子。 高仙芝 封常清 哥舒翰 陈玄礼 郭子仪 李光弼 许远 张巡 颜杲卿 鲁灵 张介然 

安史之乱-根源  安史之乱形式图安史之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是各种社会矛盾的集中反映,主要包括统治阶级和人民的矛盾,统治者内部的矛盾,民族矛盾以及中央和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等等。 唐玄宗开元时期,社会经济虽然达到空前繁荣,出现了盛世的局面,但同时由于封建经济的发展,也加速了土地兼并,“王公百官及豪富之家,比置庄田,恣行兼并,莫惧章程”,以至“黎甿失业,户口雕零,忍弃枌榆,转徙他土”。均田制破坏,均田农民失去土地成为流民。加之,唐朝最高统治集团日益腐化。从开元末年,唐玄宗就整天过着纵情声色的生活,杨贵妃一家势倾天下,任意挥霍,宫中专为贵妃院织锦刺绣的工匠就达七百人,杨贵妃的姐妹三人每年脂粉钱就上百万。杨氏兄弟姐妹五家,“甲第洞开,僭拟官掖。车马仆御,照耀京邑,递相夸尚。每构一堂,费千万计”。统治阶级的腐朽加重了人民的负担,使广大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 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的激化,是安史之乱的直接原因。    唐玄宗后期,“口有蜜、腹有剑”的奸佞人物李林甫,出入宰相达十九年之久。他在职期间排斥异已,培植党羽,“公卿不由其门而进,必被罪徙;附离者,虽小人且为引重”。继他上台的杨贵妃之兄杨国忠,更是一个“不顾天下成败”,只顾循私误国之人,他公行贿赂,妒贤忌能,骄纵跋扈,不可一世。奸臣当道,加深了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尤其是杨国忠与安禄山之间争权夺利,成了安史之乱的导火线。此外,西北派军阀哥舒翰与东北派军阀安禄山之间,也素有裂隙。内外交错,使唐玄宗后期统治阶级内部君与臣、文臣与武将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化。 民族之间的矛盾,也是使安史之乱爆发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隋唐以来,河北北部幽州一带杂居着许多契丹、奚人,唐太宗打败突厥以后,又迁徙许多突厥人在这一带居住。他们的习尚与汉人不同,互相歧视,安禄山正是利用这点拉拢当时的少数民族上层,作为反唐的亲信。史称安禄山于天宝十三载(754年)乱前,一次提升奚和契丹族二千五百人任将军和中郎将。在他的收买下,当地少数民族竟把安禄山和史思明视为“二圣”。 

中央和地方军阀势力之间的矛盾,则是促成安史之乱最为重要的因素。    由于唐朝均田制和府兵制的破坏,从唐玄宗起便不得不以募兵制代替府兵制。这些召募来的职业军人受地方军阀的收买笼络,和将领形成一种特殊的盘根错节、牢不可分的关系。加之,开元以后,在边防普遍设立节度使制度,他们的权力越来越大,至于“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兵甲,又有其财赋”,形成尾大不掉的局面。到天宝元年(742年),边军不断增加,达到四十九万人,占全国总兵数百分之八十五以上,其中又主要集中在东北和西北边境,仅安禄山所掌范阳等三镇即达十五万人。而中央军则不仅数量不足,而且质量太差,平时毫无作战准备,打起仗来,不堪一击。地方军阀的日益强大,与中央政权矛盾日深,到天宝末年,终于爆发成为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的性质是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更具体说,是唐中央政府与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斗争。安史之乱的首领们虽曾利用了人民对唐王朝的反抗情绪以及民族矛盾的因素,然而这并不能影响这次叛乱的根本性质。另一方面,在战乱中由于安史叛军对人民的残暴行径,曾引起了象常山太守颜杲卿、平原太守颜真卿以及张巡、许远的死守睢阳等的反抗斗争,这些局部地区反暴政的斗争是正义的,但同样也丝毫不能改变整个战争的性质。 

安史之乱-经过简述  (一)范阳叛变—— 杨国忠与安禄山不和,安禄山恐杨国忠对己不利,遂以讨杨国忠为借口,在范阳叛变,安禄山一路南下,不足两月,已攻陷洛阳,自立为燕帝,国号燕。 
(二)肃宗即位—— 安禄山破潼关,活捉守将哥舒翰,直入长安。玄宗仓惶入蜀,行至马嵬驿,军士哗变,杨贵妃被逼自缢,太子李亨即位灵武,是为肃宗。 
(三)禄山被杀—— 不久,安禄山被长子安庆绪所杀。郭子仪得回纥之助,收复长安和洛阳。 
(四)思明叛变—— 史思明降唐,受封为范阳节度使。唐室恐怕史思明再反,欲将之消灭,究泄,史思明遂反叛。 
(五)思明称帝—— 郭子仪、李光弼进击安庆绪,包围邺郡,史思明带兵援助安庆绪,合并其兵,回范阳,称大燕皇帝。 
(六)平定乱事—— 史思明与李光弼相持年余后被养子史朝义所杀。李光弼再借回纥兵,大破史朝义。史朝义部下田承嗣、李怀仙降唐,史朝义被杀,安史之乱遂告平定。 
安史之乱安史之乱-各阶段事件  天宝十载(751)二月,安禄山兼任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统领边兵近二十万。安禄山刑赏己出,日益骄横,又看到天下武备松弛,遂萌生篡夺最高权位的谋反之心。四月,南诏叛附吐蕃,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率兵征讨。唐军大败,战死者六万余众,鲜于仲通仅以身免。不久,安西四镇节度使高仙芝又与当时的阿拉伯帝国大食战于怛逻斯(今哈萨克斯坦东南江布尔),唐军又败。十一载(752)十一月,李林甫死,玄宗以杨国忠继任宰相,兼领四十余使。从此,国忠专决朝政,公卿以下,均受其颐指气使。
         
天宝十四载(755)十一月,安禄山伙同部将史思明发所部兵及同罗、奚、契丹、室韦等共十五万兵马,号称二十万,反于范阳(治所在今北京市西南)。安史之乱爆发。唐玄宗闻讯,当即调安西节度使封常清为范阳、平卢节度使,在东都洛阳募兵六万,守卫河阳大桥(在今河南孟县南)。接着又以金吾卫大将军高仙芝率京师五万兵,屯驻陕郡(治所在今河南三门峡西北)。十二月,安史叛军占领东都,封、高二将退守潼关。不久,唐玄宗误听了监军宦官边令诚谗言,处死了封常清和高仙芝。改派病废在家的陇右节度使哥舒翰任兵马副元帅,领兵八万,进驻潼关。这时,河北十七郡吏民分别在颜杲卿和颜真卿兄弟的率领下,拥有兵士二十多万,切断了范阳与东都之间的交通,使禄山陷入困境。
         
至德元载(756)正月,安禄山在洛阳称大燕皇帝。不久,唐玄宗派朔方节度使郭子仪和河东节度使李光弼率部从井陉(在今河北井陉西北)东进,会同颜真卿部经营河北。真源县(今河南鹿邑)令张巡率军民坚守雍丘(今河南祀县),多次击败叛军,确保江淮不失。
缢死杨贵妃         
同年五月,哥舒翰在唐玄宗和杨国忠的严厉威逼下,被迫出兵。结果,兵败灵宝,潼关失守,叛军突破潼关险隘,向长安逼进。六月,唐玄宗与杨贵妃、杨国忠兄妹及部分大臣、皇子,连同禁军将士一千多人出禁苑之西延秋门,向蜀地逃窜。行至马嵬驿(在今陕西兴平境内),禁军哗变,杀宰相杨国忠,又逼迫唐玄宗缢死杨贵妃。
        
太予李亨在部分大臣的拥戴下,北上灵武(今宁夏吴忠西南)。七月,李亨在灵武即帝位,是为唐肃宗。八月,肃宗将郭子仪和李光弼部从河北召至灵武,并联合回纥骑兵,准备开展大规模的反攻。 至德二载(757)正月,安禄山被其子安庆绪杀死。九月,郭子仪率唐军和回纥骑兵收复长安。接着,又收复东都。安庆绪退守邺郡(治所在今河南安阳)。干元元年(758)九月,唐肃宗调遣朔方郭子仪、淮西鲁炅、兴平李奂、滑濮许叔冀、镇西北庭李嗣业、郑蔡季广琛、河南崔光远、河东李光弼、关内泽潞王思礼等九节度使率兵六十万,进讨安庆绪。又以宦官鱼朝恩为观军容宣慰处置使,协调和指挥战事。十月,唐军进围邺城,安庆绪向留守范阳的叛将史思明求救。二年(759)三月,史思明率兵十三万赴援,与官军在安阳河北相遇。双方未及布捙,大风突起,飞沙走石,天地昼晦,两军将士大惊,官军向南溃逃,叛军向北撤退。不久,史思明率部来到邺城南,安庆绪出城慰劳,被思明执杀,叛军返回范阳,思明自称大燕皇帝。
          
上元元年(760)四月,史思明率军南下,攻占东都。次年二月,史思明被其子史朝义所杀,朝义即帝位,改元显圣。宝应元年(762)四月,唐肃宗病重弥留。张皇后与越王李系密谋,企图诛杀专权宦官李辅国,事泄被杀,肃宗惊吓而死。太子李豫即位,是为唐代宗。同年十月,唐代宗以雍王李适为天下兵马元帅,朔方节度使仆固怀恩为副元帅,统领诸道唐军和回纥兵,收复洛阳,史朝义北逃范阳。 唐代宗广德元年(763)正月,史朝义逃至广阳(今河北房山东北)附近,由于众叛亲离,自缢而死。其部将李宝臣、李怀仙、田承嗣相继投降,先后被任为成德、幽州和魏博三镇节度使,是为河北三镇。长达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至此平息。安史之乱-影响  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战乱虽平,安史部将势力并未消灭,藩镇割据局面由此形成;中原战乱地区经济遭到严重的破坏;吐蕃对唐的侵扰也日益频繁,唐朝国力大为削弱,其全盛时代也从此结束了。

其影响大致可以分为下列几点第一,战乱使社会遭到了一次浩劫。 《旧唐书·郭子仪传》记载:“宫室焚烧,十不存一,百曹荒废,曾无尺椽。中间畿内,不满千户,井邑楱荆,豺狼所号。既乏军储,又鲜人力。东至郑、汴,达于徐方,北自覃、怀经于相土,为人烟断绝,千里萧条”,几乎包括整个黄河中下游,一片荒凉。杜甫有诗曰:“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这说明经过战乱,广大人民皆处在无家可归的状态中。第二,安史之乱,使唐王朝自盛而衰,一蹶不振,此后实际上统一的中央王朝已经无力再控制地方,安史余党在北方形成藩镇割据,各自为政,后来这种状况遍及全国。安史乱起,唐王朝分崩离析,已经没有力量镇压这次叛乱,只好求救于回纥以及由少数民族出身的大将。当史思明之子史朝义从邺城败退时,唐遣铁勒族将领仆固怀恩追击,仆固与唐王朝有矛盾,为了私结党羽,有意将安史旧部力量保存下来,让他们继续控制河北地区,使安史旧将田承嗣据魏博(今河北南部,河南北部)、张忠志(后改名李宝臣)据成德(仿河北中部)、李怀仙据幽州(今河北北部),皆领节度使之职。这就是所谓“河北三镇”。三镇逐渐“文武将吏,擅自署置,赋不入于朝迁”,把地方军事、政治、经济大权皆集于一身,“虽称藩臣,实非王臣也”。以后其他地区,如淄青(今山东淄川、益都一带)李正已,宣武(今河南开封、商丘一带)李灵曜,淮西李希烈等皆各自割据,不服朝廷管理。这些方镇或“自补官吏,不输王赋”,或“贡献不入于朝廷”,甚至骄横称王称帝,与唐王朝分庭抗礼直到唐亡,这种现象没有终止。第三,阶级压迫和统治阶级的压榨更加深重,因而促使农民和地方阶级的矛盾日益尖锐化,最后迫使农民不得不举兵起义,形成唐中叶农民起义的高潮。安史之乱后,国家掌握的户口大量减少。潼关和虎牢关之间,几百里内,仅有“编户千余”,邓州的方城县,从天宝时的万余户,骤降至二百户以下。政府却把负担强加在犹在户籍上的农民,所谓“靡室靡农,皆籍其谷,无衣无褐,亦调其庸”。唐宪宗元和年间,江南八道一百四十万户农民,要负担唐朝八十三万军队的全部粮饷,所以“率以两户资一兵,其它水旱所损,征科妄敛,又在常役之外”。在方镇统治下的人民,也遭受着“暴刑暴赋”,如田承嗣在魏博镇“重加税率”,李质在汴州搞得地区“物力为之损屈”,等等。唐政府和各藩镇的横征暴敛,终于激起了农民的不断武装起义,代宗一朝,“群盗蜂轶,连陷县邑”,其中规模较大的有发生于宝应元年(公元762年)的浙东袁晁起义,同年的浙西方清起义,以及同期的苏常一带的张度起义,舒州杨昭起义,永泰年间(公元765年)邠州起义等等。这些起义虽说很快就被镇压,但更加削弱了唐朝的力量。第四,经过安史之乱,唐王朝也失去了对周边地区少数民族的控制。安禄山乱兵一起,唐王朝将陇右、河西、朔方一带重兵皆调遣内地,造成边防空虚,西边吐蕃乘机而入,尽得陇右、河西走廊,安西四镇随之全部丧失。此后,吐蕃进一步深入,唐政权连长安城也保不稳了。唐王朝从此内忧外患,朝不保夕,更加岌岌可危。

安史之乱-郭子仪与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郭子仪 (697-781)与 安史之乱
         
郭子仪,唐代华州郑县(今陕西华县)人。郭子仪出身一个中层官吏家庭,是通过武举考试走上政治舞台的。天宝八载(749),为横塞野军使,天宝十三载(754),为天德军(合内蒙乌拉特前旗北)使,兼九原(今内蒙乌拉特前旗西)太守与朔方节度使右兵马使。 
      
郭子仪在军事上大显身手是在安史之乱爆发以后。天宝十四载(755)安禄山叛乱初起,郭子仪即调任朔方节度使(驻灵武,在今宁夏灵武西),并奉命率军东讨叛军。正当叛军逼近潼关,威胁京师的时候,郭子仪初战获捷,静边军(今山西右玉)一战,消灭叛军七千人,继又攻下云中(今山西大同)、马邑(今山西朔县东),打通东陵关(今山西代县东),为继续东进开辟了道路。
              
至德元载(756),实际改元是在七月二月,由郭子仪推荐的新任河东节度使李光弼东出井陉(今河北井陉西北),攻下常山(今河北正定)。叛军史思明部妄图夺回常山。双方相持四十余日,李光弼向郭子仪告急。郭子仪于四月兵至常山,与李光弼合兵一处,共十余万人,九门(今河北正定东)一战,大败叛军。这时,郭子仪曾经建议,北取范阳,直捣叛军巢穴以减轻潼关的压力,但没有得到玄宗的许可。
             
七月,肃宗在灵武即位,由于他势单力薄,岌岌可危,遂调郭子仪部到灵武,并以郭子仪为兵部尚书兼宰相。郭子仪认为河东(今山西永济)的战略地位非常重要,东下可进东京,西上可取长安。于是,他派人秘密潜入河东,准备内应唐军。至德二载(757)二月,郭子仪率军从洛交(今陕西富县)进攻冯翊(今陕西大荔),逼近仅一河之隔的河东。河东城内有人乘机内应唐军,杀叛军近千人。叛军守将崔干佑越城逃走,郭子仪乘胜追击,斩敌四千人,俘虏五千人,顺利攻下河东。由于唐军连战告捷,肃宗也由灵武到了凤翔(今陕西凤翔)。四月,即命郭子仪为天下兵马副元帅(元帅为皇子李俶),继续征讨叛军。九月,郭子仪率唐军十五万,逼近长安,与叛军十万人相持于长安西南香积寺北沣水之东。经过激战、叛军全线崩溃,唐军收复长安。郭子仪乘胜东进,追叛军至潼关,杀敌五千人,占领华阴(今陕西华阴)、弘农(今河南灵宝)。这时,安禄山已死,其子安庆绪放弃洛阳,北渡黄河,走保邺(今河南安阳北),唐军收复洛阳。 肃宗回到长安,召郭子仪还京。肃宗派人隆重迎接郭子仪于京城以东的灞上,见了郭子仪。感激涕零的说:「虽吾之家国,实由卿再造。」一这时,郭子仪兵权在握,肃宗既要重用他,又不放心他,当然只能运用这种笼络的手段。 
           
干元元年(758)九月,肃宗调动各路大军进攻安庆绪。参加作战的九节度使中,郭子仪、李光弼战功最多,威信最高,肃宗不愿把军权交给他们,所以不设主帅,只命宦官鱼朝恩为观军容宣慰处置使,总揽全局。郭子仪等唐军围邺,并引漳水灌城,安庆绪不仅遭水灾之苦,而且城中极其缺粮,甚至老鼠也成了贵重食物,一鼠可卖四千钱。这正是破城良机,但因兵众无主,无人统一指挥,以致坐失良机。 史思明为援邺而截劫唐军的粮草,又以声东击西的战术不断袭击唐军。于是,干元二年(759)三月,唐军与史思明叛军展开激战。正当激战之际,大风忽起,吹沙拔木,天昏地暗,咫尺不辨敌我。混战中双方均遭重大损失。郭子仪退向河阳(今河南孟县),保卫东京。这次战役的失利,鱼朝恩有责无旁贷之过,但他为了推卸责任,竟诬陷郭子仪作战不力。肃宗遂召郭子仪还京,并免其军职,还以李光弼为天下兵马副元帅,取代郭子仪的职务。郭子仪在京闲得无聊,党项等羌人却在京西不断制造事端,威胁长安。肃宗为了借重其威名,遂命郭子仪为邠宁、鄜坊两道节度使,但只是徒有其名,因为他还不能离开京师。宝应元年(792)二月,绛州(今山西新绛)驻军粮饷不继,军心不稳。有一将领王元振借口士卒思郭子仪而发动兵变、杀了朔方等诸道行营都统李国贞。肃宗遂封郭子仪为汾阳王,并以其为朔方、河中、北庭、潞泽节度行营兼平兴、定国等军副元帅,镇守绛州。郭子仪并不因为王元振拥护自己而有所姑息,反而斥责王元振杀害主帅会给叛军提供可乘之机,遂杀王元振与其同谋者四十人。同时也解决了粮饷问题。这些措施,稳定了军心,效果很好。

不久,代宗即位,又解除了郭子仪的兵权,调他回长安。

正当唐政府边兵内调,把主要力量用于平定安史之乱的时候,西方的吐蕃,党项就乘机向东发展势力,凤翔(今陕西凤翔)以西,邠州(今陕西彬县)以北的地方,已失去控制。郭子仪看到这种危机的存在,曾建议不可忽视这方面的问题,但都没引起代宗的重视。 
       
广德元年(763)九月,吐蕃开始东进,边将向朝廷告急,宦官程元振置之不理,根本不向代宗报告。吐蕃顺利东下,很快到达泾州(今甘肃泾川),泾州刺史高晖投降,并引吐蕃深入内地,一直过了邠州(今陕西彬县),代宗始有所闻。吐蕃继续东进至奉天(今陕西干县)、武功(今陕西武功西),京师震动,代宗才命雍王李适为关内元帅,郭子仪为副元帅,出镇咸阳(今陕西咸阳东)。郭予仪久居京师,手下没有军队,临时凑集了二十余人到咸阳,面对二十余万敌军,当然难以有所作为。他派人向皇帝告急,由于程元振从中作梗,也未能见到代宗。
         
吐蕃逼近长安,代宗仓促出奔陕州,郭子仪循秦岭而东,沿途收容唐军散兵,驻军在商州(今陕西商州)。他认为从商州出蓝田(今陕西蓝田),吐蕃自然不敢东进,代宗在陕州也就安全,于是,代宗没再坚持调他东去陕州的意见。 郭子仪派长孙全绪率二百骑出蓝田,观察敌情。长孙全绪白天击鼓张旗,虚张声势;夜间多处燃火,使吐蕃不解其意。同时,还有数百人于夜间在长安城中击鼓呐喊,还发出郭子仪将率大军到来的消息使吐蕃惶恐不安。在这四面楚歌声中,吐蕃感到无力控制长安,只得撤兵西去。 十二月,代宗回到长安,郭子仪等到浐水以东迎接。代宗羞愧的对郭子仪说:“用卿不早,故及于此。”自此以后,郭子仪的声望更高了。 
        
平定仆固怀恩,又是郭子仪的一大功绩。 安史之乱结束后,仆固怀恩率朔方兵驻屯汾州(今山西汾阳)。
         
河东节度使辛云京怀疑仆固怀恩与回纥有勾结,遂向代宗密奏仆固怀恩欲反。仆固怀恩受到猜疑,有诏书也不敢进京。当代宗征求除去仆固怀恩之策时,有人建议:仆固怀恩所统之兵皆郭子仪旧部,如果派郭子仪去统领这支军队,仆固怀恩就一筹莫展了。代宗遂命郭子仪为关内、河东副元帅、河中节度使。仆固怀恩感到危在旦夕,遂举兵反唐。他进攻太原失败,带三百人逃往灵州(今宁夏灵武)。郭子仪到了汾州,仆固怀恩所部,皆鼓舞涕泣,喜其来而悲其晚。 仆固怀恩到了灵州,勾结回纥、吐蕃,大举内进。郭子仪奉命出镇奉天(今陕西干县),在干陵之南大败仆固怀恩。 永泰元年(765)九月,仆固怀恩再次勾结回纥、吐蕃内进。
         
仆固怀恩中途暴病而死,郭子仪用分化手段,拉拢回纥,共击吐蕃,迫使吐蕃退兵。         建中二年(781)六月,郭子仪去世,终年八十五岁。
希望对你能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