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向型经济促进了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但近几年却逐渐失去了台商的青睐,分析其原因。

2024-05-17 04:51

1. 外向型经济促进了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但近几年却逐渐失去了台商的青睐,分析其原因。

从台湾到珠三角,从珠三角到长三角,再从长三角到中国内地的各个地方,随着大陆经济热点的变化,台商在大陆投资兴业的脚步也在不断转移和调整。尤其在近年,台资沿东南海岸曲线“北进”似乎已成趋势。     同时,内地地区政府也频频出台各项措施吸引台商投资。随着沿海地区对于相关各项优惠政策的回收,以及电力、原料、劳动力在某些地区的天然优势,内陆地区对台商吸引力不断提升。此外,内陆地区工资成本仅为沿海地区的三成到一半,这也是越来越多台商趋向内陆地区投资的原因。     两岸共同市场基金会董事长、台湾前“行政院长”萧万长力挺台商向广西等泛珠三角经济区腹地发展。萧万长表示,越是后发的地区机遇越多,随着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的推进,台商将从中获益良多。     对于在广东台商未来投资走向,是否随着珠三角资本市场、资源的基本饱和和投资成本的提高,台商已打算放弃珠三角阵地?     “目前还没有发现有台企大规模向外迁移的现象。”东莞台商协会负责人赵维南就此表示。虽然有台商北迁,但这是经过长年积累的再扩张。深圳台商协会会长黄明智也表示,“北迁”现象不是放弃,而是进一步加固珠三角这个阵地。     目前,珠三角地区仍是台商投资综合获利最好的一个地区,近九成的企业都处于盈利状态。据分析,一般规模的制造厂若要从东莞或深圳整体搬迁到两千公里外的地区,其成本虽然可以从内陆地区的地价和房价上抵消,但购买原材料、配件和外销产品的运费却因此猛涨。而珠三角产业集中、成熟,在原料、配件的采购方面具有相当优势。     业内专家称,台商喜欢抱团群居的特性让他们易于结成卫星体系结构,形成分工明确的合作网,相互间构成原料、加工、包装、运输、销售等环节的供应体系。由于对此供应链的依赖,体系内的台商都不会轻易离开链条单飞发展。     然而,随着内陆地区的发展,它与珠三角吸引台商投资的竞争会愈演愈烈。对于珠三角今后如何为投资商创造更好的投资环境,黄明智表示,对台商而言,土地、劳动力、税收都不是决定性因素,软环境才是吸引投资的关键。相关专家也认为,珠三角地区环境因素应被重视,在自然环境、气候、地理位置、劳工等初级生产要素的重要性大幅下降时,政府作用和效率、市场机制、人力资源等高级生产要素在投资者看来是重中之重。随着沿海地区对于相关各项优惠政策的回收,以及电力、原料、劳动力在某些地区的天然优势,珠江三角洲对外商吸引力不断提升。如一般规模的制造厂若要从东莞或深圳整体搬迁到两千公里外的地区,其成本虽然可以从内陆地区的地价和房价上抵消,但购买原材料、配件和外销产品的运费却因此猛涨。而珠三角产业集中、成熟,在原料、配件的采购方面具有相当优势。珠三角易于结成卫星体系结构,形成分工明确的合作网,相互间构成原料、加工、包装、运输、销售等环节的供应体系。由于对此供应链的依赖,体系内的外商都不会轻易离开链条单飞发展。 珠三角在自然环境、气候、地理位置、劳工等初级生产要素、政府作用和效率、市场机制、人力资源等高级生产要素在不断的提高。

外向型经济促进了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但近几年却逐渐失去了台商的青睐,分析其原因。

2. 有关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的经济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起飞发源于珠三角和长三角,中国经济做大做强的希望也将在长三角和珠三角(以下简称“双三角”)!
  一、长三角与珠三角经济发展的地区比较
  作为对全国经济发展具有较大带动作用的两大经济区,“双三角”在经济活力、对外开放、吸引外资及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方面具有很多共同点,但它们的经济发展也存在差异和不同。
  (一)长三角经济总量大于珠三角,但差距在缩小
  2005年长三角GDP总量达33567亿元,珠三角GDP总量达18059亿元,长三角是珠三角的1.86倍。而2000年长三角是珠三角的1.92倍,2004年是1.89倍。这表明两地区经济总量的差距在逐渐缩小。
  (二)经济均保持高速增长,但长三角增幅低于珠三角
  2005年“双三角”经济均保持快速增长。长三角经济增长13.5%,珠三角经济增长15.8%。长三角比珠三角低2.3个百分点。从历史来看,长三角经济增长速度也低于珠三角。2000-2005年,珠三角平均经济增长速度比长三角快1.5个百分点。
  (三)长三角人均GDP低于珠三角
  珠三角流动人口占了相当大的比重,且该比重远远大于长三角。2005年珠三角以常驻人口计算的人均GDP仍高于长三角以户籍人口计算的人均GDP,人均经济效益明显好于长三角地区。2005年珠三角人均GDP(常驻人口平均)为41990元,长三角(户籍人口平均)为40612元,珠三角仍比长三角高3.4%。
  (四)“双三角”城乡居民收入不平衡,珠三角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大于长三角
  近几年,“双三角”城乡差距在进一步扩大。2005年长三角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607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7109元,前者是后者的2.2倍。而2000年前者只是后者的2倍。2005年珠三角城乡差距大于长三角。2005年珠三角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477元,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只有6331元,前者是后者的2.8倍。
  (五)长三角财政收入是珠三角的2.62倍
  2005年,长三角财政收入为3174亿元,珠三角为1211亿元,长三角财政收入是珠三角的2.62倍。这种差距随着长三角经济近几年的崛起有扩大的趋势,2004年长三角财政收入是珠三角的2.58倍,2003年是2.28倍,2002年是2.02倍。
  (六)长三角对外贸易发展以较高速度超过珠三角
  近几年长三角对外贸易以较高速度增长,2005年,长三角对外贸易总额比上年增长25.2%;珠三角对外贸易总额增长20.17%。长三角比珠三角快5个百分点。2004年长三角比珠三角快18.8个百分点。到2005年,长三角对外贸易总额占全国的比重从2001年的27.09%上升到35.33%。而珠三角对外贸易总额占全国的比重由2001年的33.04%下降到28.88%。长三角在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七)长三角和珠三角产业结构趋同
  2005年长三角和珠三角的一、二、三产业结构分别为4:55:41和3:51:46。这种产业构成与全国相比有较明显的特点。一是第一产业均比全国水平低10个百分点左右;二是第二、三产业比重不同程度地高于全国水平。但两个三角洲相比较,具有明显的特点:一是制造业成为双三角经济发展的主动力。双三角第二产业比重分别为55%和51%,不仅远远高于全国平均47%的水平,也是世界各国中的最高水平。在双三角所辖的30个市中,第二产业比重超过60%的就有6个,低于50%的只有4个。其中苏州市的第二产业比重甚至高达66.6%。二是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占全国的59.3%、进出口贸易额占全国64.2%的双三角地区,是我国成为世界加工厂的主战场。三是第三产业发展空间很大。双三角的第三产业比重比2004年世界平均水平低20多个百分点,比低收入国家的51.5%也低近10个百分点。
  二、长三角和珠三角经济发展的新特点
  “双三角”地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重调整产业结构,注重经济发展的效益和质量,经济发展呈现出又快又好的良好格局。
  (一)经济运行的稳定性进一步增强
  作为全国经济发展最快的两个地区,“双三角”的经济发展速度已连续多年保持两位数以上的增长。进入21世纪,长三角经济年平均增长13.1%,珠三角年平均增长14.6%。虽然上一轮宏观调控使这两个地区的固定资产投资有所减少,增幅回落,但消费、出口的较快增长弥补了投资拉动的减弱,仍带动该地区经济保持稳步、快速地增长。
  (二)高新技术产业获得长足发展
  2005年,上海高新技术产业完成工业总产值4827亿元,比上年增长22%,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29%,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江苏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24.3%,比上年提高0.53个百分点。浙江规模以上高技术产业增加值385亿元,比上年增长21.1%。其中,集成电路、光通讯设备、微波通信设备、移动电话机和计算机等产品产量分别比上年增长8.4%、16.2%、46.7%、29.9%和17.3%。
  2005年,广东高技术制造业完成工业增加值202亿元,比上年增长20.6%。电子信息、电气机械及专用设备、石油及化学三大新兴支柱产业完成增加值4065亿元,增长19%。森工造纸、医药、汽车三大潜力产业增加值645亿元,增长25.5%。
  (三)注重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
  “十一五”时期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其中重要一条就是立足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推动发展。全国的“十一五”规划提出了单位GDP能源消耗降低20%,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0%及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等几个约束性指标。双三角地区这方面在全国均先行一步。
  上海把突破能源、环境的“硬约束”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2005年万元GDP能耗为0.88吨标准煤,在全国属较低水平;2006年的节能指标是万元GDP能耗下降4.4%、COD排放量五年要消减15%、二氧化硫排放量要消减35%。
  珠三角由于经济结构中重工业、高污染的产业占的比重较小,在能耗的控制方面一直做得较好。
  2005年,广东省万元GDP能耗0.79吨标准煤,节能效果名列全国前茅。环境综合治理和保护方面也取得较好成绩。全省已建成烟尘控制区161个,建成环境噪声达标区244个。至2005年12月,全省建成水处理厂79座,日处理水能力634万吨。建成19座符合标准的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在生态绿化方面也取得明显成果。截止到2005年底,全省建立森林、湿地和野生动植物类型自然保护区237个,总面积107.2万公顷,占全省陆地面积的6%;建成生态示范区189个,比上年增加24个,总面积335.6万公顷。
  (四)长三角经济区一体化进程进一步加快
  2005年长三角区域合作硕果累累。涉及环保、信息资源、人力资源、交通、旅游等广泛领域。
  信息共享平台不断拓展。《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信用体系建设区域合作推进方案》提出“信用长三角”,力求实现三省市网络信息共享平台的试运行、三地信用工作信息的相互交流、企业信息的相互查询。目前已确定了“长三角”信用体系建设区域合作的工作目标:力争2006年前,共同制定区域内三方信用信息标准,完成信用信息的分级管理,实现基本信用信息的共享和信息定期更新新机制,制定信用服务机构跨省市服务导则和建立信用服务机构失信通报制度;争取2007年前,建立针对企业和个人的联合奖惩机制;争取2010年之前,形成较为完善的区域信用管理政策法规体系。
  区域交通体系日臻完善。围绕国家长三角高速公路和城际轨道交通规划,沪苏浙重点推进高速公路和铁路项目的衔接。
  “无障碍旅行区”雏形实现。通过积极完善旅游合作协调机制,沪苏浙加大了旅游市场拓展和项目开发合作的力度,共同构建“长三角无障碍旅游区”。
  生态环境保护全面推进。以规划编制、联合治理太湖、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为重点,江、浙、沪三省市共同开展了长三角环境保护规划的编制工作。
       【一点说明】:该文发表于2006年,但目前依然可供参考。除此之外,珠三角和长三角的特区政策优势在于符合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布局,其中,珠三角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先行发展后,再带动、辐射环渤海经济圈,以及内地。

3. 长三角和珠三角都在搞湾区经济夹在两个中间福建应该怎么应对?

在国内各大经济省份中,福建其实很容易被忽略,同样沿江靠海,北边有长三角经济区;南边有珠三角经济区,福建被夹在中间,名不显声不著。

而且福建山区特别多,人口聚集在东部靠海的一条线状地带,人口相对其他东部沿海省份粤、浙、苏、鲁明显为少。

改革开放之前,作为战备区域,福建的重工业是起源于山区的,反而是南平、龙岩等山区县的工业基础更为雄厚,这支撑了地方经济的强劲发展。改革开放后,沿海的厦门、泉州、漳州通过优惠政策吸引外资才逐渐发展起来。今天,由厦漳泉构成的闽南三角地区成为全省最近较发达,市场最活跃的地区。

但由于福建发展起步晚,而且受制于地理、交通等因素,经济规模一直难以达到粤苏鲁浙等沿海省份的程度。今天,南边的广东提出了粤港澳大湾区站战略,北边的浙江推出了杭州湾大湾区,夹在中间的福建如何应对?
个人认为,把福建沿海的宁德、福州、莆田、泉州、厦门、漳州串联起来,打造沿海城市带是未来必须走的一条路子。现在只有闽南的厦漳泉融合发展起来了,北部的宁德、福州、莆田还没有融通。
山东省在打造沿海经济做的比较好。山东把青岛、威海、烟台等几个沿海城市整合在一起打造半岛蓝色经济区,在基础设施、产业布局、人口流动等方面统一规划。早在2011年初,《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被国家正式批复了,标志着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2017年青岛、烟台和威海这三个市的GDP分别达到了11037亿、7339亿和7202亿元,合计25578亿元。

而福建沿海6市中,只有厦漳泉融合的好一些。闽南三市15462亿元GDP合计,远远不能和山东的青烟威半岛城市群相比。实际上,福建沿海6市GDP合计也才26404亿元,仅仅和青岛、烟台和威海三市的GDP总和25578亿相当。

如果福建在高层推出沿海城市发展战略,从产业布局、港口建设、交通设施、财政金融等方面同意布局规划,是有可能打造出一条“黄金海岸”来的。

(△  黄金海岸)

另外一个,就是要打造福建经济大市。福建省GDP排在全国前十位,也是一个沿海省份,但至今没有打造出经济大市。而地处沿海的几个省份都诞生了经济大市,比如山东的青岛,江苏的苏州、南京、无锡,浙江的杭州、宁波,广东的深圳、广州。没有经济大市,就难以形成核心城市和城市群。未来,福建可以把泉州和福州一南一北的两个城市打造成经济大市,给予财政、交通、金融、贸易等优惠政策。

长三角和珠三角都在搞湾区经济夹在两个中间福建应该怎么应对?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