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显陵是哪位明朝皇帝的陵寝?在哪里?

2024-05-07 14:58

1. 明显陵是哪位明朝皇帝的陵寝?在哪里?

明显陵是明世宗嘉靖皇帝的父亲恭睿献皇帝朱佑杬的陵寝。明显陵位于湖北省钟祥市城东北5公里的纯德山上,始建于明正德十四年(1519年),迄于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历时47年建成。
明显陵,人们习惯称之为皇陵,因为四周高墙封闭,所以当地人又称为皇城,是明代嘉靖皇帝朱厚熜的生父睿宗献皇帝朱祐杬和生母章圣皇太后蒋氏的合葬墓。
位于大洪山西南方支脉松林山,西距钟祥市区约5公里。围陵田地二十七顷四十七亩三分二毫,占据了整个松林山,是中国明代最大的单体帝王陵。
明显陵为“明清皇家陵寝”的一部分,并且是明嘉靖初期重大历史事件“大礼仪”的物证,其依照风水理论,精心选址,将数量众多的建筑物巧妙地安置于地下。
它是人类改变自然的产物,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建筑和装饰思想,阐释了封建中国持续五百余年的世界观与权力观,对于研究明嘉靖初年的社会思想、 信仰和一些政坛首脑人物的命运具有重要作用。

扩展资料:
朱祐杬,明朝宪宗皇帝朱见深的第四子,生母宸妃邵氏,生于成化十二年(1476年)。成化二十三年受封兴王。弘治四年建邸九江府德安,后又改湖广安陆州。
弘治七年九月十八日,就藩安陆州(今钟祥市)。正德十四年六月十七日薨,享年四十四岁。谥号献王。葬于钟祥市东北纯德山。
正德十六年三月,31岁的正德皇帝朱厚照驾崩,因无子嗣,据《皇明祖训》“兄终弟及”原则,兴献王朱祐杬14的儿子朱厚熜以武宗堂弟,进京入继大统,即嘉靖皇帝。
朱厚熜即帝位后,自立统嗣体系,不顾朝臣反对,追尊生父朱祐杬为皇帝,史称“大礼仪之争”。正德十六年十月,推尊朱祐杬为“兴献帝”;嘉靖二年“命兴献帝家庙享祀乐用八佾”.
嘉靖三年三月又加尊为“献皇帝”,七月献皇帝神主奉安于奉先殿东室观德殿,上尊号“皇考恭穆献皇帝”,发生著名的“左顺门哭门事件”,并以廷杖责武力将此平息。
嘉靖五年九月奉安恭穆献皇帝神主于世庙;嘉靖十七年九月则上尊谥知天守道洪德渊仁宽穆纯圣恭简敬文献帝,庙号睿宗;二十七年恭喜献皇帝神主供入太庙,位次武宗之上。
朱祐杬被追尊为皇帝后,原有兴献王坟也相应按帝陵规制升级改建成显陵。从“睿宗恭穆献皇帝”朱祐杬画像上看,朱祐杬身着龙袍,与他父亲和儿子们没有什么两样。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朱祐杬

明显陵是哪位明朝皇帝的陵寝?在哪里?

2. 明朝陵寝的简介/

希望对你有帮助明十三陵简介  明十三陵是中国明朝皇帝的墓葬群,坐落在北京西北郊昌平区境内的燕山山麓的天寿山。这里自永乐七年(1409)五月始作长陵,到明朝最后一帝崇祯葬入思陵止,其间230多年,先后修建了十三座皇帝陵墓、七座妃子墓、一座太监墓。共埋葬了十三位皇帝、二十三位皇后、二位太子、三十余名妃嫔、一位太监。
  明十三陵坐落于天寿山麓。总面积一百二十余平方公里。距离北京约五十公里。十三陵地处东、西、北三面环山的小盆地之中,陵区周围群山环抱,中部为平原,陵前有小河曲折蜿蜒,山明水秀,景色宜人。十三座皇陵均依山而筑,分别建在东、西、北三面的山麓上,形成了体系完整、规模宏大、气势磅礴的陵寝建筑群。明代术士认为,这里是"风水"胜境,绝佳"吉壤"。因此被明朝选为营建皇陵的"万年寿域"。该陵园建于1409~1644年,距今已有300~500多年历史。陵区占地面积达40平方公里,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规模最大、帝后陵寝最多的一处皇陵建筑群。明代时,于途中的沙河镇北,建有七孔石造"朝宗桥"。在镇东,则筑有壮丽的"巩华城"。该城原为嘉靖皇帝祭陵时中途休息的行宫,现仅存遗址。 
  明十三陵是明朝迁都北京后13位皇帝陵墓的皇家陵寝的总称,依次建有长陵(成祖)、献陵(仁宗)、景陵(宣宗)、裕陵(英宗)、茂陵(宪宗)、泰陵(孝宗)、康陵(武宗)、永陵(世宗)、昭陵(穆宗)、定陵(神宗)、庆陵(光宗)、德陵(熹宗)、思陵(思宗),故称十三陵。景区已开放景点有长陵、定陵、昭陵、神路。 
  明十三陵是中国历代帝王陵寝建筑中保存得比较好的一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府为了保护这一文物古迹,从解放初期就开始进行维修,并将十三陵作为全国重点文物加以保护。1957年,北京市政府公布十三陵为北京市第一批重点古建文物保护单位。1961年,十三陵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国务院公布八达岭-十三陵风景区为全国44个重点风景名胜保护区之一。1991年,十三陵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之一。1992年,十三陵被北京旅游世界之最评选委员会评为“是世界上保存完整埋葬皇帝最多的墓葬群。” [编辑本段]2.明朝十六帝为何只有十三陵?   十三陵是明朝十三个皇帝的陵墓。明朝历经十六帝,为什么叫十三陵呢?这要追述一下明朝的历史。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建都于南京,死后葬于南京钟山之阳称“明孝陵”。第二帝朱允文(建文帝)因其叔父朱棣以“靖难”(为皇帝解除危难之意)为名发兵打到南京,建文帝不知所终。有人说出家当了和尚,总之是下落不明(这在明朝历史上是一个悬案),所以没有陵墓。第七帝朱祁钰,因其兄英宗皇帝被瓦剌所俘,在太后和大臣的旨意下即了帝位。后英宗被放回,在心腹党羽的策划下,搞了一场“夺门之变”,英宗复辟,又坐了皇帝。朱祁钰被害死,英宗不承认他是皇帝,将其在天寿山区域内修建的陵墓也给捣毁了。而以“王”的身份将他葬于北京西郊玉泉山。这样,明朝十六帝有两位葬在别处,一位下落不明,其余十三位都葬在天寿山,所以称“明十三陵,建文帝最终是自 焚还是从秘密隧道中逃走,至今还是个迷。

3. 明清皇家陵寝的明朝皇陵

明朝,从太祖朱元璋推翻元朝政权,建元洪武(1368),到崇祯十七年(1644)被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推翻,统治时间277年,其间经历了16位皇帝。其中,除惠帝朱允炆因“靖难之役”,下落不明,没有营建陵园外,其余15帝,都依帝制建造了陵园。太祖朱元璋死后埋葬在南京钟山脚下,称孝陵;景帝朱祁钰,因英宗复辟遇害,初以王礼葬北京西郊金山,成化年间恢复帝号,又将王坟稍扩其制,改为帝陵,世称景泰帝陵。其余的13位皇帝均葬于北京昌平县境的天寿山一带,通称明十三陵。朱元璋的父亲朱五四(朱世珍),被追尊为仁祖淳皇帝,就安徽凤阳原墓建为皇陵;朱元璋的祖父朱初一,被追尊为熙祖裕皇帝;曾祖父朱四九,被追尊为懿祖恒皇帝;高祖父朱百六,被追尊为德祖玄皇帝;因德、懿二祖葬址不详,遂就江苏盱眙熙祖原葬处建陵。葬三祖帝后衣冠,陵名祖陵;嘉靖皇帝朱厚熜的父亲朱佑杬,原为兴献王,朱厚熜入继大统后,追尊其父为睿宗献皇帝,将湖北钟祥原王坟扩建为显陵。明显陵保护范围:东、西、北三面以外罗城为起点向外延伸150米,南面以山曲碑为起点向外延伸300米。建设控制地带(即缓冲区):东西两面经保护范围界桩为起点分别向外延伸500米,南、北两面以保护范围界桩为起点分别向外延伸600米和550米。 明孝陵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和孝慈高皇后马氏的合葬陵墓,因皇后谥“孝慈”,故名孝陵。作为中国明陵之首的明孝陵壮观宏伟,代表了明初建筑和石刻艺术的最高成就,直接影响了明清两代500多年帝王陵寝的形制,依历史进程分布于北京、湖北、辽宁、河北等地的明清帝王陵寝,均按南京明孝陵的规制和模式营建,在中国帝陵发展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故而有“明清皇家第一陵”的美誉。明孝陵坐落在南京市紫金山南麓独龙阜玩珠峰下,东毗中山陵,南临梅花山,是南京最大的帝王陵墓,亦是中国古代最大的帝王陵寝之一。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27届会议2003年7月3号决定,入选世界文化遗产。明孝陵修建工程从洪武十四年(1381年)动工,于洪武十六年完成了陵墓的享殿等主体工程,先后调用军工10万,至永乐三年(1405年)建成,历时25年。其总体布局分两部分:一是导引建筑的神道,二是陵寝主体建筑。明孝陵在清代曾受到过多次重创,尤其清代咸丰年间的战火几乎让明孝陵地表建筑毁于一旦,康熙手书的御碑甚至倒地破碎。一直到同治三年(1864年)九月,曾国藩奉诏祭陵,才着手修复明孝陵。当时,曾国藩派员勘估,明孝陵维修实际需白银20万两,但是清朝财政拮据,结果最后只用了740两银子做了一些小维修,那块「治隆唐宋」御碑也被扶起粘合,至今碑身上还看得到一道补过的裂痕。原本人们可以从石碑左右二边绕过,而在1980年代以后,整个石碑左右都被水泥所固定,一直到屋顶;所以要先从御碑殿出来,才可以看到龟趺的后面。方城的后面是朱元璋及皇后马氏合葬的地宫俗称「宝城」,是一个直径约400米的圆形大土丘。宝城厚实坚固,依山势高低起伏,下砌巨石,上用明砖垒筑,厚约1米;在南边石壁上刻有「此山明太祖之墓」七个大字。整个陵园明朝时曾种植松树十万株,放养悬挂银牌的长生鹿一千头,到明末清初的时候,就损失净尽了。至今明孝陵从未被盗过。史料记载,明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朱元璋下令建陵。第二年8月,马皇后去世,9月葬入此陵墓,定名为“孝陵”。孝陵之名,取意于谥中的孝字,有“以孝治天下”之意,一说是马皇后谥“孝慈”,故名。明孝陵永乐3年(1405年)建成,历时25年。明皇室先后调用军工10万,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明孝陵规模宏大,建筑雄伟,形制参照唐宋两代的陵墓而有所增益。建成时围墙内享殿巍峨,楼阁壮丽,南朝七十所寺院有一半被围入禁苑之中。陵内植松十万株,养鹿千头。明孝陵原有红墙周长22.5公里。自下马坊至宝顶,绵延十数里,布局宏伟,规制严谨。自前至后有下马坊、神烈山碑、崇祯时期立禁约碑、大金门、碑亭、渡嵛桥、神道石刻、棂星门、金水桥、文武方门、殿门、孝陵殿、宝城明楼、崇丘。因屡遭兵火,明孝陵除陵寝地宫外,现仅存神道、下马牌坊、大金门、四方城等。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做了31年皇帝的朱元璋去世,礼葬孝陵。朱元璋及皇后合葬的地宫俗称“宝城”,是一个直径约400米的圆形大土丘,它的四周有条石砌成的石壁,其南边石壁上刻有“此山明太祖之墓”7个大字。是中国现存最大的陵墓之一。历经600余年的风雨之后,宝城墙体出现了局部坍塌,墙面剥落,个别地方因为地基沉降逆向撕裂而形成巨大裂缝。南京市文物部门先后投资300多万元,采用东南大学古建筑专家的保护方案,按照修旧如旧的要求,对墙体进行了维修,如“缝合”裂缝,整平“墙面”,对变形的墙体进行修补和防水防渗漏“手术”。为方便游客一睹“龙脉”真容,还修建了一条青石板游览步道,让游客能登上宝顶看到明孝陵全貌。 明十三陵是明朝迁都北京后13位皇帝陵墓的皇家陵寝的总称,依次建有长陵(明成祖)、献陵(明仁宗)、景陵(明宣宗)、裕陵(明英宗)、茂陵(明宪宗)、泰陵(明孝宗)、康陵(明武宗)、永陵(明世宗)、昭陵(明穆宗)、定陵(明神宗)、庆陵(明光宗)、德陵(明熹宗)、思陵(明思宗)。明十三陵坐落于天寿山麓,总面积一百二十余平方公里,距离北京约五十公里。十三陵地处东、西、北三面环山的小盆地之中,陵区周围群山环抱,中部为平原,陵前有小河曲折蜿蜒,山明水秀,景色宜人。十三座皇陵均依山而筑,分别建在东、西、北三面的山麓上,形成了体系完整、规模宏大、气势磅礴的陵寝建筑群。明代术士认为,这里是风水胜境,绝佳吉壤。因此被明朝选为营建皇陵的万年寿域。该陵园建于1409~1645年,距今已有300~600多年历史。陵区占地面积达40平方公里,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规模最大、帝后陵寝最多的一处皇陵建筑群。明代时,于途中的沙河镇北,建有七孔石造朝宗桥。在镇东,则筑有壮丽的巩华城。该城原为嘉靖皇帝祭陵时中途休息的行宫,现仅存遗址。十三陵是一个天然具有规格的山区,其山属太行余脉,西通居庸,北通黄花镇,南向昌平州,不仅是陵寝之屏障,实乃京师之北屏。太行山起泽州,蜿蜒绵亘北走千百里山脉不断,至居庸关,万峰矗立回翔盘曲而东,拔地而起为天寿山(原名黄土山)。山崇高正大,雄伟宽弘,主势强力。明末清初著名学者顾炎武曾写诗描述这里的优胜形势:“群山自南来,势若蛟龙翔;东趾踞卢龙,西脊驰太行;后尻坐黄花(指黄花镇),前面临神京;中有万年宅,名曰康家庄;可容百万人,豁然开明堂。”这一优美的自然景观被封建统治者视为风水宝地。明十三陵,既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各陵又自成一个独立的单位,陵墓规格大同小异。每座陵墓分别建于一座山前。陵与陵之间少至半公里,多至八公里。除思陵偏在西南一隅外,其余均成扇面形分列于长陵左右(见图)。在中国传统风水学说的指导下,十三陵从选址到规划设计,都十分注重陵寝建筑与大自然山川、水流和植被的和谐统一,追求形同天造地设的完美境界,用以体现天人合一的哲学观点。明十三陵作为中国古代帝陵的杰出代表,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这种依山建陵的布局也曾受到外国专家的赞赏,如英国著名史家李约瑟说:皇陵在中国建筑形制上是一个重大的成就它整个图案的内容也许就是整个建筑部分与风景艺术相结合的最伟大的例子。他评价十三陵是“最大的杰作”。他的体验是“在门楼上可以欣赏到整个山谷的景色,在有机的平面上沉思其庄严的景象,其间所有的建筑,都和风景融汇在一起,一种人民的智慧由建筑师和建筑者的技巧很好地表达出来。”英国城市规划家爱德蒙 培根也高度评价了明十三陵的艺术成就,他认为“建筑上最宏伟的关于‘动’的例子就是明代皇帝的陵墓。”他指出:依山而建的陵墓建筑群的布局“它们的气势是多么壮丽,整个山谷之内的体积都利用来作为纪念死去的君王。”他们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明陵建筑与自然景观的有机结合。2003年明十三陵被列入《世界遗产目录》。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明清皇家陵寝依照风水理论,精心选址,将数量众多的建筑物巧妙地安置于地下。它是人类改变自然的产物,体现了传统的建筑和装饰思想,阐释了封建中国持续五千余年的世界观与权力观。明十三陵是中国历代帝王陵寝建筑中保存得比较好的一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府为了保护这一文物古迹,从解放初期就开始进行维修,并将十三陵作为全国重点文物加以保护。1957年,北京市政府公布十三陵为北京市第一批重点古建文物保护单位。1961年,十三陵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国务院公布八达岭-十三陵风景区为全国44个重点风景名胜保护区之一。1991年,十三陵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之一。1992年,十三陵被北京旅游世界之最评选委员会评为“是世界上保存完整埋葬皇帝最多的墓葬群。”2011年,国家旅游局批准明十三陵景区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明显陵是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湖北省钟祥市城东7.5公里纯德山的明显陵,是明世宗嘉靖皇帝的父亲恭壑献皇帝朱祐杬和母亲慈孝献皇后蒋氏的合葬墓,是中国数千年历史长河中最具特色的一座帝王陵寝。是明世宗嘉靖皇帝的父亲恭睿皇帝和母亲章圣皇太后的合葬墓,始建于明正德十四年(1519),圆陵墓面积1.83平方公里,是我国中南地区唯一的一座明代帝王陵墓,是中国明代帝陵中最大的单体陵墓。其“一陵两冢”的陵寝结构,为历代帝王陵墓中绝无仅有。明显陵的建筑格局,从整体看,宛如一个巨大的“宝瓶”,分内外围城,外围城高6米,宽1.8米,长3500余米,红墙黄瓦,随山势起伏,雄伟壮观。外围城南端为两重陵门,称新、旧红门。红门内似如游龙的神道连陵寝,神道两侧建有龙凤门,石雕文武臣、将军、立马、臣马、麒麟、像、骆驼、狮子、獬豸、华表、御碑亭及龙行神道,九曲河蜿蜒其间,其上架有五道汉字白玉石拱桥。内围城建有棱恩门、棱恩大殿、陵恩门、明楼、茔城、瑶台等,建筑宏大,雄伟壮观。特别是呈“8”字形的两大茔城,两座隐密的地下玄宫由瑶台相连,神秘莫测,隐藏着一段动人心魄的宫庭历史。外围城外,原建有陵卫、更铺、军户、礼生乐户等。明显陵布局巧夺天工,工艺浮雕精美绝伦。显陵始建于明正德十四年(1519年)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建成,前后历时共47年,其围陵面积183.13公顷,整个陵园双城封建,外逻城长3600余米,墙高6米,墙体厚1.8米,红墙黄瓦、金碧辉煌、蜿蜒起伏于山岚叠嶂之中,雄伟壮观,是我国历代帝王陵墓中遗存最为完整的城墙孤品,陵园由内外逻城,前后宝城、方城明楼、棱思殿、陵恩门、神厨、神库、陵户、军户、神宫监、功德碑楼、新红门、旧红门,内外明塘、九曲御河、龙形神道等30余处规模宏大的建筑群组成,其布局构思巧夺天工,殿宇楼台龙飞凤舞,工艺浮雕美绝伦、一陵双冢举世罕见,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中的瑰宝。显陵之奇特主要源于王墓改帝陵而形成的一陵双冢举世无双的孤例而弥足珍贵。显陵的墓主朱佑杬生前为兴献王,死后葬于松林山,明正德16年武宗驾崩,因其无子嗣,慈寿皇太后与首辅大学士杨廷和遵奉“兄终弟及”之祖训,遗命“兴献王长子朱厚熜”嗣皇帝位。年号为嘉靖,后朱厚熜为自立体系,用武力平息了长达3年之久的“皇考”之争,其间廷杖致死17人,入狱、夺俸、充军、戎边、革职等官员达115余人,从而完成了自己的昭穆体系,这一重大事件历史上称之为“大礼仪”之争。此后嘉靖皇帝朱厚熜便将其父追尊为恭壑献皇帝,并将王墓改为帝陵,开始了大规模的改建扩建工程,直至嘉靖驾崩建设才停止。显陵以其独特的环境风貌、精巧的布局构思、宏大的建筑规模、丰富的地下宝藏及其珍贵的历史价值而受到国家文物专家的高度重视,八八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九九年三月国家文物局又将其作为明代唯一的一座帝陵,向联合国世界遗产委员会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委员会已投票通过,将我国湖北钟祥市的明显陵列入世界文化遗产项目。2000年明显陵根据文化遗产遴选标准C(I)(III)(VI)被列入《世界遗产目录》;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明清皇家陵寝依照风水理论,精心选址,将数量众多的建筑物巧妙地安置于地下。它是人类改变自然的产物,体现了传统的建筑和装饰思想,阐释了封建中国持续五百余年的世界观与权力观。联合国专家让.路易.卢森先生视察显陵后感到十分惊讶,将显陵称之为“神奇的明显陵”,对至今已历时115年仍保持完好的外逻城感到“简直不可思议”。同时对显陵的保护维修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显陵的建造是明嘉靖初年的重大历史事件——“大礼议”的产物。1521年(明正德十六年)明武宗驾崩。因武宗没有子嗣,慈寿皇太后和首辅大学士杨廷和决定遵奉“兄终弟及”祖训,在他们炮制的武宗遗诏中“遗命”“兴献王长子(朱)厚熜”“嗣皇帝位”。武宗年间,大学士杨廷和曾帮武宗起草的遗诏,这时却被朱厚熜利用,成为迫使杨廷和改变立场的利器。 因为遗诏的内容是以武宗的语气表示:“皇考孝康敬皇帝亲弟兴献王次子,聪明仁孝,德器夙成,伦序当立,已遵奉祖训兄终弟及之文,告于宗庙,请于慈寿皇太后,与内外文武群臣合谋同词,即日遣官迎取来京,嗣皇帝位。”其中,“嗣皇帝位”四字最为关键。朱厚熜对其右长史袁宗皋说:“遗诏以我嗣皇帝位,非皇子也。”但杨廷和仍要求朱厚熜按照礼部的方案(由东华门入,居文华殿),择日登极。但未行,最后是由皇太后令群臣上笺劝进,朱厚熜在郊外受笺,当天中午,从大明门入,随即在奉天殿即位。诏书曰:“奉皇兄遗命入奉宗祧”。以第二年年为嘉靖元年(未采纳群臣拟定的“绍治”年号),是为明世宗。按照封建主义的伦理,朱厚熜应过继给孝宗皇帝做儿子。但世宗为自立体系,效仿朱元璋迫尊四世先祖为皇帝的例子,追尊死去的父亲为皇帝。此举引起朝臣激烈反对,礼部尚书毛澄,大学士杨廷和等人大会公卿召集言官,六十余人联名上疏,极力反对。而以张聪为代表的一小部分人,则阿谀世宗,提出“继统不继嗣”,双方引经据典展开了激烈争论。1524年(嘉靖三年)朱厚熜敕渝礼部“今加称兴献帝为本生皇考恭穆献皇帝”,反对派见此“大集群臣九卿23人,翰林21人,给事中、御史、诸司郎官及吏部、户 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大理寺属及大学士毛纪、石瑶等200余人,相继跪在左顺门,自早至午”。世宗数次命司礼监传其手偷,令群臣退去,可是群臣依然“伏地如故”,进行抗议。世宗在文华殿听闻门外哭声震天,命太监传谕大臣们退朝,但群臣直到中午仍伏地不起,企图迫使世宗屈服。杨慎等人撼门大哭,“声震阙庭”。朱厚熜震怒,令锦衣卫逮捕为首者八人,下诏狱。此举令其他人更为激动,冲至左顺门前擂门大哭,朱厚熜再下令将五品以下官员一百三十四人下狱拷讯,四品以上官员八十六人停职待罪。七月十六日,朱厚熜为母亲上尊号“章圣慈仁皇太后”。七月二十日,锦衣卫请示如何处理逮捕的大臣,朱厚熜下令四品以上官员停俸,五品以下官员当廷杖责。因廷杖而死的共十六人。左顺门廷杖后,反对议礼的官员纷纷缄口,为时三年的“大礼议”以朱厚熜获胜告终,到了九月,世宗更定大礼,改称孝宗为皇伯考,生父为皇考,并编纂《大礼集议》和《明伦大典》。嘉靖十七年,朱厚熜给明太宗上尊号为“成祖启天弘道高明肇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父亲为“睿宗知天守道洪德渊仁宽穆纯圣恭简敬文献皇帝”,并将兴献帝神主升袝太庙,大礼议事件至此最终结束。显陵是18座明陵中第12座帝陵,建筑时序属于中期,在明代帝陵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与意义。 月芽城制度 月芽城是方城与宝顶之间的一个月芽形小院,俗称哑吧院。月芽城是供皇帝行覆土礼而设置的。每年清明节,皇帝要在此向宝顶培置13担净洁的黄土。月芽城制度由孝陵开始,献陵、景陵、裕陵、茂陵、泰陵、康陵及显陵一直沿用。 前朝后寝制度 明代帝陵是按前朝后寝的制式而布局,前朝即棱恩门、棱恩殿和左右配殿等组成;后寝即方城、明楼、圣号碑、宝城、宝顶及地下玄宫等组成。前一部分是举行日常祭祀的活动中心,棱恩殿中设有三间暖阁,中间放有神寝即皇帝、皇后的神主牌位;后一部分即墓主人棺椁安寝之所。原则上只有皇帝才能进入这一区域。这一制度为显陵所继承。“陵制当与山水相称,恐难概同。”明世宗崇信道教,显陵在继承“天寿山七陵之制”的基础上,又出现一些新的建置。 新旧宝城与瑶台 在明代帝陵中,显陵两个宝城的建置可谓绝无仅有。这一变化的出现与墓主人的身份变化密切相关。前宝城建于1520年(正德十五年),是墓主人为藩王时按其规制所建造的亲王坟。后一宝城建于1539年(嘉靖十八年),是墓主人被迫尊为皇帝后所建造的宝城,两座宝城之间以瑶台相连,构成一个相互关联的整体。独特的排水系统 显陵以一条弯曲的九曲河,将松林山主脉(祖山)流下的水,巧妙地从陵区排除。九曲河上按地势高低设有聚水泄洪的堤坝,分区段保留了明净的水面,净化了陵区的环境。虽然明代各陵都非常重视陵区的排水、泄洪,开挖或利用天然河流形成御河,然而显陵御河以其排水体系之完善、体系风水理论之完美,与前七陵形成显著的区别。显陵的前后宝城各有向外悬挑的散水螭首16个,将宝城上的水直接排向城外。此前,天寿山七陵宝城是向内排水的,其后修建的永陵、定陵继承了显陵这一排水方式。龙形神道的做法,显陵中轴线上修建有一条弯曲如龙形的神道,其做法是中间铺石板,两侧镶嵌鹅卵石,外边以牙子石修束,俗称龙鳞道,也为明代其他陵寝神路所无。外罗城前端因池塘和东南砂山影响,依山就水建造歇山顶宫门一座,名新红门,面 阔18.5米,进深8米,有券门三洞。门前有下马碑两座,上书“官员人等至此下马”。新红门右侧依原有天然池塘建有外明塘,外明塘后为三道御桥。过御桥为正红门,正红门红墙黄瓦,歇山顶式,面阔18米,进深7.8米,有券门三洞。进正红门神道正中毫立着高大的睿功圣德碑亭,平面布局为方形,面阔进深均为18.3米,占地334平方米,汉白玉台基,下设石须弥座,上为重檐歇山顶,四边各开有券门,正中立龙首龟蚨睿功圣德碑。碑亭后63米处设御桥三座。 过桥便是陵区最主要的墓饰建筑,迎面为汉白玉望柱,通高12米,下为方形须弥座,柱身为六棱形,二层束腰云盘托着圆柱形有云龙纹浮雕望柱头。望柱后排列着石像生群、计有狮子、懈貂、卧骆驼、卧象、麒麟、立马、卧马各一对;武将二对,文臣、勋臣各一对,造型生动,排列有序。其后为龙风门,作为石像生的依托,龙风门设计十分精巧,为六柱三门四楼冲天式牌楼,方柱上悬出云版,上覆莲座,莲座上各雕有一尊朝天吼、正身立火焰宝珠,石墩,坊身仿木作设额枋、花板、抱框,上额枋设有门簪,方柱前后夹有抱鼓石,影壁墙下设须弥座,上盖黄色琉璃瓦,整个龙凤门不仅洁白耀眼而且金碧辉煌。

明清皇家陵寝的明朝皇陵

4. 明朝最后一座皇帝陵墓,清朝居然打开了明帝陵的地宫!


5. 明朝帝王陵的《明朝帝王陵》简介

引言我国古代的墓葬文化源远流长,内容博大精深,丰富多彩。特别是帝王级的陵墓,因墓主社会地位的至尊,以及当时宗法礼制、追求墓葬防盗耐久、讲究风水择吉而葬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使其不仅在建筑规模的宏大方面远胜人臣墓葬,而且更富于神秘莫测的特点。因此,古代帝王陵墓不仅是当时墓葬的最高等级形式,而且也是当时政治制度、宫廷礼俗,以及建筑、艺术诸领域的综合反映。就如上意义而言,一部帝王的墓葬文化史,实则即是一部浓缩了的社会发展史。明朝,处于中国封建社会的晚期。从明太祖朱元璋扫平群雄,于公元1368年称帝南京,继而推翻元朝统治,到李自成农民起义军于公元1644年攻破北京城,崇祯皇帝朱由检自缢煤山,其统治时间长达277年,先后有16位皇帝君临天下。在这16位皇帝中,除建文帝朱允炆因“靖难之役”,南京城破,宫中起火,下落不明,没有留下陵墓外,其余15帝或生前,或死后均建有陵墓并保存至今。加上洪武、嘉靖两朝营建的三座追尊帝陵墓,明朝的帝陵计有18座。明朝帝陵分布图陵名、地理位置、墓主等情况如表所列:从明朝帝陵分布图可以看出,明朝帝陵分布在我国三省(江苏、安徽、湖北)一市(北京)的不同地区。这与其他朝代帝陵大体集中于一地或二地不同。明朝崇祯年间,礼部侍郎蒋德璟曾就明陵的地理位置对崇祯帝说:“中国有三大干龙:中干旺气在中都,结为凤泗祖陵;南干旺气在南京,结为钟山孝陵;北干旺气在北京,结为天寿山诸陵。这三大干,本朝独会其全,真是帝王万世灵长之福。”其实,明朝帝陵之所以会分布在大江南北的不同地方,是各有历史原因的。凤泗祖陵,是朱元璋先人的旧葬处;孝陵位处南京,是朱明王朝的定鼎之地;天寿山诸陵的形成,则导源于永乐皇帝迁都北京。所以,所谓的三大干龙独会其全之说,不过是礼臣用风水之说加以神化,加以附会而已。明朝的帝陵属于同一朝代,但就陵寝制度而言,不同时期仍各具不同特点。早期的陵墓,以朱元璋的父陵皇陵为代表,陵制承袭秦、汉、唐、宋时期以覆斗形陵台为中心,前设祭殿,周以方垣,四面设门的均衡对称的方陵体制。此后,朱元璋营建孝陵,对陵制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从而奠定了圆形宝城和方形院落相结合,导之以曲折幽深的神道的崭新的陵制体系。北京的明十三陵,陵制虽基本沿用孝陵制度,但又多有完善之处,因之更趋完美,更适合表现大明天子的尊崇地位。明朝的帝陵还有一个特点,这就是陵寝建筑及历史遗存物,较之其前历代帝陵都保存得更多更好。宋代及其以前各代的帝陵,初建之时规模亦十分宏大,但时至今日,除陵台及部分石刻尚存外,其他建筑基本荡然无存,甚至有的墓室都已被盗发破坏。这种局面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例如,每遇王朝兴替,新王朝或新厥起的政治集团为表示对旧王朝的敌视,以及与旧王朝势不两立和彻底决裂的决心,往往对旧王朝的宫室、陵墓建筑进行破坏。如项羽火烧阿房宫,对秦始皇陵进行破坏即是典型一例。又,帝陵随葬物多为珍宝,社会动乱时期,人们出于盗宝的目的,也往往对帝陵造成破坏。此外,我国古建筑,包括帝王陵寝在内,多系木构建筑,年久失修,及雷电火灾,也必然会造成建筑物的毁坏。明朝的帝陵之所以比宋朝及其以前各代帝陵都保存得好,遗存物也较多,主要有如下几个原因。一是明末农民起义军在南方仅火烧了皇、显二陵,在北京十三陵也仅烧了定陵殿庑及康、昭二陵明楼。李自成农民起义军虽一度占据北京,但却未对明陵进行全面破坏。二是清朝统治者是在击溃李自成农民起义军之后才入主中原的。虽然他们与明朝之间屡有战事,但为加强和巩固统治,需要汉族知识分子及士大夫阶层的支持。所以,清朝定鼎北京后,为怀柔汉满两族关系,就打起了为明朝臣民报君父之仇的旗帜,以礼改葬崇祯帝后,并实施对明陵保护的政策。所以,终清之世明陵并未遭遇大的破坏。其三是民国政府对明陵也是采取保护政策。明陵遗存的珍贵文物古迹,在当前世界旅游形势蓬勃发展的大好形势下,自然成为人们旅游观光,了解明代历史的绝好内容,为此,本书分上、中、下三篇,分别对明朝十八座帝陵的墓主、陵寝制度、历史沿革变迁及轶闻趣事进行介绍,力求资料详实、图文并茂,融学术性、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以期达到弘扬祖国文化,为海内嘉宾提供全面了解明陵历史的目的。但限于水平,疏漏及不当之处在所难免,衷心地希望读者不吝赐教、批评指正。

明朝帝王陵的《明朝帝王陵》简介

6. 明朝诸多皇帝中谁没有葬在明十三陵中?去哪了?

明十三陵是明朝迁都北京后13位皇帝陵墓的皇家陵寝的总称,依次建有长陵(成祖)、献陵(仁宗)、景陵(宣宗)、裕陵(英宗)、茂陵(宪宗)、泰陵(孝宗)、康陵(武宗)、永陵(世宗)、昭陵(穆宗)、定陵(神宗)、庆陵(光宗)、德陵(熹宗)、思陵(思宗),故称十三陵。明朝历经十六帝,为什么叫十三陵呢?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建都于南京,死后葬于南京钟山之阳称“明孝陵”。第二帝朱允文(建文帝)因其叔父朱棣以“靖难”(为皇帝解除危难之意)为名发兵打到南京,建文帝不知所终。有人说出家当了和尚,总之是下落不明(这在明朝历史上是一个悬案),所以没有陵墓。第七帝朱祁钰,因其兄英宗皇帝被瓦剌所俘,在太后和大臣的旨意下即了帝位。后英宗被放回,在心腹党羽的策划下,搞了一场“夺门之变”,英宗复辟,朱祁钰被害死,英宗不承认他是皇帝,而以“王”的身份将他葬于北京西郊玉泉山,史称景泰帝。

7. 明朝的皇家陵寝都分布在哪里?

明朝的皇家陵寝包括帝陵、藩王陵、妃子墓、皇子墓、公主墓等皇室贵族的陵墓。明朝自太祖朱元璋到思宗朱由检,共16位皇帝,除建文帝因“靖难之役”不知所终外,其余15位皇帝皆建有帝陵,分别是:江苏南京明孝陵:孝陵位于南京城东钟山(今紫金山)独龙阜下,是明太祖朱元璋与马皇后的合葬墓。一般认为,孝陵始建于洪武十四年(1381),第二年葬入马皇后。洪武三十一年(1398),朱元璋驾崩,葬入孝陵地宫。孝陵规模宏大,陵园规制多由朱元璋亲自拟定,其开创的前方后圆的陵园布局,为后代帝陵所继承发展,并一直影响着清代皇家陵寝的建造。 北京昌平明十三陵:自明成祖朱棣开始,历代明朝皇帝皆葬于北京。永乐五年(1407),朱棣的皇后徐氏在南京去世,因他早有迁都之意,便下令在北京附近寻找吉壤建陵,最终选定了北京昌平境内的一处“风水胜境”,名为黄土山,朱棣亲往视察,十分满意,并改名为定陵地宫。永乐七年,开始破土动工,永乐十一年(1413),主体工程完工,并于同年葬入徐皇后。永乐二十二年(1424),朱棣在北征回师途中病逝,与徐皇后合葬,是为长陵。成祖以后,明朝的十二位皇帝先后葬入天寿山陵区,长陵左右,按世代排序依次为:仁宗朱高炽献陵、宣宗朱瞻基景陵、英宗朱祁镇裕陵、宪宗朱见深茂陵、孝宗朱祐樘泰陵、武宗朱厚照康陵、世宗朱厚熜永陵、穆宗朱载垕昭陵、神宗朱翊钧定陵、光宗朱常洛庆陵、熹宗朱由校德陵、思宗朱由检思陵。其中景陵、永陵、德陵在长陵以东,其余诸陵在长陵以西,各陵皆有皇后合葬。天寿山陵区自清朝以来就被统称为“明十三陵”。1956年至1958年,考古工作者对定陵地下玄宫进行了发掘,出土了大量珍贵的文物,定陵是迄今为止唯一发掘了地宫的明代帝陵。 北京海淀景帝陵:景帝陵位于海淀玉泉山正北的金山口,明英宗复辟后,景泰帝朱祁钰被废,不久死去,以“王礼”葬于此处。宪宗继位后恢复了朱祁钰的帝号,并对景帝陵略做了修整,到嘉靖年间又将陵上的绿瓦换成了黄瓦,但是其规制始终逊色于真正的帝陵。 除了这些“名副其实”的帝陵,明代还有三座为追尊的皇帝建造的陵墓,分别为:江苏盱眙明祖陵,是朱元璋为其高祖、曾祖、祖父三代追尊的帝后建造的一座招魂衣冠冢。安徽凤阳明皇陵,是朱元璋父母的合葬墓,也是明朝最早建成的一座帝王规格的陵墓。湖北钟祥明显陵,嘉靖皇帝继位后追尊生父兴献王为帝,并将其亲王规格的陵墓扩建成了帝陵。明孝陵、明十三陵和明显陵皆已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藩王陵墓也是明代皇家陵寝重要而庞大的组成部分。明代实行分封制,皇太子以下的诸皇子皆封亲王,他们受封后前往封国,代代繁衍,子孙承袭,死后一般都葬在封国附近。据统计,有明一代亲王有两百多位,他们的陵墓分布在各藩王府所在的陕西、山西、河南、山东、湖北、湖南、江西、四川、宁夏、甘肃等省区。经历了几百年自然和人为的破坏,各地藩王陵皆遭到不同程度的损毁,有些甚至已面目全非,完全湮没于山林草莽之间,保存情况远远不及明代的帝陵。
天寿山陵区内除了帝陵之外,也有一些妃子墓和夭折的皇子墓。而明代大多数妃嫔和夭折的皇子女都葬于北京海淀的金山,到了明末北京西郊的翠微山也成为了妃嫔和夭折皇子女的墓葬区。在南京明孝陵附近也有洪武时期的少数妃子及皇子墓。 景泰帝为什么没有葬入十三陵? 在北京海淀玉泉山正北,颐和园到香山之间的金山口,有一个地方叫“娘娘府”,这里埋葬着明景泰帝朱祁钰。明代自成祖开辟北京天寿山陵区后,历代皇帝皆葬入天寿山,但为何在位7年的景泰帝却被葬在了用来安葬妃嫔、皇子女的金山? 明正统十四年(1449)“土木之变”爆发,明英宗被蒙古瓦剌首领劫掳,举国震惊。国不可一日无君,英宗唯一的弟弟郕王朱祁钰受命于危难之际,登上皇位,此举意在稳固军心民心,也断绝了也先借英宗要挟明廷的念想。朱祁钰尊英宗为太上皇,改元景泰。 随着战事的平息,大臣们都希望早日将英宗迎回,而也先也觉得英宗没有利用价值,想把他送回。经过反复协商,景泰元年八月,英宗回到了北京,住进了紫禁城东南角的延安宫,又称南宫,之后的6年他一直无法迈出这里深锁的宫门。朱祁钰并没有以礼待他,而是长期严密监视防范,不给他复位的机会。景泰七年(1456)十二月,景泰帝病重,时值岁末年初,有一系列的重大典礼要举行,他命武清侯石亨代行祭享太庙和祭天的大礼,并决定在正月十七日这天早朝。然而十六日夜,正当一帮大臣商议立储一事时,萧墙生变。原来,石亨发现朱祁钰行将不起,他觉得不如拥英宗复位,以此飞黄腾达。石亨联络了都督张、宦官曹吉祥、左副都御史徐有贞等人,于十六日夜率兵至南宫,砸锁破墙而入,拥英宗至奉天殿,在十七日早朝时宣告百官,太上皇英宗复位。这次政变史称“夺门之变”,又称“南宫复辟”。 英宗复辟后,改景泰八年为天顺元年(1457),二月废景泰帝仍为郕王,是月景泰帝去世,以“王礼”葬在了金山口(今北京海淀区娘娘府一带)。其实,景泰帝生前已在天寿山陵区为自己建了陵,他死后,这处陵寝被毁,并留下了“景泰洼”这个名字。英宗的儿子宪宗继位后恢复了朱祁钰的帝号,上谥号曰“恭仁康定景皇帝”,承认他受命于危难之时,保国安民的功业,并对景帝陵略做了修整。到嘉靖年间,陵上的绿瓦换成了黄瓦,但是始终没有按照帝陵的规制进行扩建。而“景泰洼”在一百多年后竟然又葬入了一位皇帝,他就是仅仅在位一个月就死了的明光宗朱常洛。朱常洛连自己的父皇都还没来得及安葬,更别说为自己建陵了,于是“景泰洼”就被废物利用,重新修整收拾了一下,把明光宗葬了进去。 ——摘自《中国人应知的历史常识》

明朝的皇家陵寝都分布在哪里?

8. 明朝有十六位皇帝,为什么陵墓却叫“明十三陵”?

明十三陵位于北京,也成为了一个景点,但是明朝有十六位皇帝,之所以被称为明十三陵,主要因为其余的三位皇帝的陵墓没有埋在北京,因此只能叫明十三陵。

先介绍一下明十三陵,明十三陵坐落于北京市昌平区天寿山麓,其中埋葬了明朝十三个君王,分别是长陵安葬明成祖朱棣,献陵安葬明仁宗,景陵安葬明宣宗,裕陵安葬明英宗,茂陵安葬明宪宗,泰陵安葬明孝宗,康陵安葬明武宗,永陵安葬明世宗,昭陵安葬明穆宗,定陵安葬明神宗,庆陵安葬明光宗,德陵安葬明熹宗,思陵安葬明思宗。
 

还有其余的三座陵墓没有葬在这里。第一个就是明太祖朱元璋,我们也都知道朱元璋刚建明朝时候定都是南京,朱元璋也是很看重这个地方的,因此死后自然安葬在南京的明孝陵,现在明孝陵也是保存下来了,南京地铁站还专门留有孝陵卫地铁站。


第二个就是明惠帝朱允炆,他是朱元璋的长孙,当时他也是一直在剥削明朝下部的实力,但是他的四叔,也就是燕王朱棣造反,最后把明惠帝给弄下去了,正史记载中,明惠帝再也没了踪影,这就说明明惠帝也就不用安葬的帝陵之中了。第三个就是景泰帝朱祁钰,明英宗朱祁镇对自己的弟弟十分嫉恨,在他上位之后,只以亲王之礼安葬,不承认景泰帝的帝号,把景泰帝安葬在西郊金山,称为景泰陵。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