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实施积极稳健货币政策的原因

2024-05-09 16:39

1. 我国实施积极稳健货币政策的原因

首先纠正一下,我国目前实行的是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所谓积极的财政政策,就是从税收、政府支出角度,积极推进经济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所谓稳健的货币政策,就是从2008年底到2009年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往保守稳健的方向转,已经加了好几次利息和存款准备金,因为货币泛滥已经造成了通货膨胀。
总之,积极的财政政策是为了促进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稳健的货币政策是为了遏制通货膨胀。

我国实施积极稳健货币政策的原因

2. 结合货币政策理论知识说明我国目前为什么要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

总的要理解一个:一个国家的经济总量主要包括出口中、投资和消费。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主要在于两个方面:一是出口,主要是美国;二是投资,主要是各级政府投资,而且主要是房地产和基建。消费这块是很弱的,只是老百姓基本消费。现在世界金融危机后,出口出不了,房地产也走到头了,所以问题就来了。下面简单解释你的问题:
1.因为出口和房地产都存在产能过剩,所以需要紧缩货币,不然会更加产能过剩;
2.通货膨胀几句话说不清楚,正负面影响因素太多。那么造成国内高通胀的主要原因是出口导向型经济,产品出口创汇多少央行就相应地印发等值人民币,简单地说就是钱印多了。比较重要的其它因素还有高价房地产的成本转移、世界经济过热造成的石油能源金属原材料涨价传导所致等。
3.解决办法:总的来说解决起来非常难,一是等待美国经济复苏恢复需求,二是开辟新的国外市场;三是国内经济转型,让老百姓富起来,四是让房地产慢慢降下来。这几条哪一样是容易做到的呢?

3. 为什么我国总是采取积极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为进一步增加货币政策透明度,加深社会各界对货币政策的认识和理解,人民银行日前公布了由货币政策司撰写的报告,并对当前金融运行中的几个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后,我国经济增长放慢,投资和消费增长趋缓,出口大幅回落,市场有效需求不足,物价连续负增长,出现通货紧缩趋势。针对这种状况,我国采取扩大内需的方针,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在市场经济较为发达的国家,在宏观经济出现通货紧缩或通货紧缩趋势时,一般是同时采用积极(扩张)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而由于我国货币供应存量偏多、企业贷款需求不足等原因,只能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 

  报告指出,1978到1999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年均增长9.7%,零售物价年均上涨6.2%,广义货币(M2)年均增长23.6%,广义货币年均增长比经济增长与物价上涨之和高出7.7个百分点。由于货币供应量多年高速增长,广义货币量(M2)与国内生产总值现价(GDP)的比值呈连续上升趋势,M2与GDP之比高居世界各国前列。M2与GDP比率过高,说明多年来信用过分集中于银行,容易积累金融风险;同时,在货币供应量增长明显偏快的情况下,将增加中长期通货膨胀压力。在多年积累的货币存量过多的情况下,如果再过分扩张货币供给,就会进一步扩大潜在的金融风险和通货膨胀压力,不利于宏观金融稳健运行。 

  报告认为,我国经济的主要问题是经济结构失衡,而不是货币供应不足。结构问题的实质是市场机制还不够完善,重复建设问题突出,解决结构问题应深化经济和金融体制改革,单靠扩大货币供应事倍功半,相反还可能增加新的矛盾。积极的财政政策,本身包括了对货币政策的大力支持。1998年,中央在提出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时,银行资金比较宽松,但由于市场有效贷款需求不足,贷不出去。财政增发国债,由银行购买,本身是运用银行资金,就是发挥货币政策的作用;同时由于国债资金作为资本金投入基础设施项目,又为银行增加贷款创造了条件。 

  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不是收缩货币供应,而是适当增加了货币供应。经过几年的实践证明,稳健的货币政策符合我国国情,是一项正确的宏观决策

为什么我国总是采取积极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4. 我国实施积极稳健货币政策的原因

我国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扩大投资、刺激消费,拉动经济发展,从而有利于抑制通胀。②我国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适度控制流通中的纸币量,从而控制通货膨胀。③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一松一稳”搭配发力,有利于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稳定经济增长,从而有利于抑制通胀。
 
 
请采纳。

5. 请问货币政策是不是分为稳健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货币政策,其内容是什么?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国家为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就业以及控制通货膨胀等的经济调控手段。
 
二者的差别从字面上来看,财政政策是通过财政手段调节经济,而货币政策是通过货币政策调节经济。
 
具体来讲,财政政策的主体是政府,政府通过调节财政收支来影响总需求,政府收入主要是税收,政府支出包括政府购买和转移支付。积极的财政政策就是增加政府支出,比如政府进行基建建设以及政府采购等等,可以直接扩大总需求;而紧的财政政策就是政府扩大税收,提高税率,同时减少政府支出。货币政策的主体是央行,央行通过控制流通中的货币量来影响总需求,所谓宽松的货币政策就是指政府通过各种措施增加流通中的货币量,而紧缩性货币政策就是减少流通中的货币量,手段主要是调整法定准备金率、利率,以及进行公开市场操作。而稳健的货币政策一般是进行微调,动作不会很大。
 
一般认为,财政政策对刺激经济更有效,货币政策对控制通胀更有效。

请问货币政策是不是分为稳健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货币政策,其内容是什么?

6. 结合我国实际谈谈为什么要实行积极的货币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稳健的货币政策是很好理解的,应为目前通胀还很严重,但经济也不景气。尤其是经济发展偏冷,企业开工不足,这时候货币政策早就应该摆脱紧缩。再紧缩下去,通胀也许会下去,但是经济发展也下去了,居民收入更加下降,降通胀还有意义吗?
但积极财政恐怕就是中国特色了。按说通胀的形成原因主要来自于政府花钱,紧缩的应该是财政。如果说有积极的意义恐怕在于在结构性减税方面,但问题是减税还是会导致财政紧缩。也就是说,实际的税收总量并不会减少,而是一定幅度的增加。实际上税收增加的幅度大于居民收入的增长很多倍。中国特色在于政府控制了主要的经济资源,能解释的理由恐怕是中国的公共设施还比较缺乏而劳动力又充足,否则这些都不会有经济基础。
从政策制定的官方理由主要还是集中的经济发展、就业、通胀上面。在国际经济紧缩的情况下,政府积极的财政“投资”对经济又拉动作用,一定程度缓解出口疲软。另外一方面,也是中国经济长期发展的需要,近几十年的外向经济发展使内需不足,国内的基础设施在很多方面出现很严重的欠缺,比如水利设施,城市基础设施,质量和数量都相对不足,而高端的设施更是不要提(包括军事)。从国家的长远规划来看,这是未来一定要花大力气搞的。
自身长远发展和当前形势都需要政府增加投入,那么政府当然会采取积极财政。这个含义恐怕就不是结构性减税,而是结构性加税。这个加减法,有加有减,但总的来说还是加。政府倒是很务实,实话实说。

7. 稳健的货币政策是什么政策的具体表现?

扩张性货币政策(积极货币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稳健货币政策)。
在经济萧条时,中央银行采取措施降低利率,由此引起货币供给增加,刺激投资和净出口,增加总需求,称为扩张性货币政策。反之,经济过热、通货膨胀率太高时,中央银行采取一系列措施减少货币供给,以提高利率、抑制投资和消费,使总产出减少或放慢增长速度,使物价水平控制在合理水平,称为紧缩性货币政策。

扩展资料
稳健的货币政策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一种提法,它讲的是制定货币政策的指导思想和方针,它不同于经济学教科书关于货币政策操作层面的提法(如"宽松的"、"中性的"或"紧缩的"货币政策)。
稳健的货币政策与稳定币值目标相联系,它包含既防止通货紧缩又防止通货膨胀两方面的要求,它不妨碍根据经济形势需要对货币政策实行或扩张、或紧缩的操作。
货币政策是指一个国家的中央银行为实现制订的预期经济目标,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应量,以此来调节市场利率,通过市场利率的变化,来影响和引导社会上的资本在投资方向上的改变,影响总需求,以及影响宏观经济运行的各种方针措施。
货币政策主要工具:
1、法定准备金率
2、公开市场业务
3、贴现政策。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货币政策

稳健的货币政策是什么政策的具体表现?

8. 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对我国经济有哪些影响

2015年,中国经济保持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积极的财政政策。2015年,中国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经济韧性好、潜力足、回旋空间大,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在经济处于“三期叠加”和新常态阶段,政府稳健的宏观政策、灵活的微观政策、社会政策托底的总体思路,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实现了经济稳定增长与推进结构调整的平衡,保持了宏观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中央政府稳步推进经济体系市场化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型,打破了政府部门和国有企业在产业发展中的管制和垄断,促进了要素市场化,支持了私有经济发展,推动了教育与研究改革、鼓励人力资本投资,提升了要素生产率水平。  稳健的货币政策。2015年,央行审视“新常态”的阶段性含义与特征,长远且动态的看待金融稳定和系统性风险问题,在加快结构转型和缓解增长过快下行之间取得了平衡。总体来看,受货币政策宽松推动,2015年固定资产投资放缓速度慢于之前预期,但是其他一些因素的负面影响超出预期,最重要因素是在房地产下行和传统的采矿、制造业去产能周期中,国内银行体系出现了自主性信用收缩。因而,依然维持之前的经济预测,GDP同比增速由2014年的7.2%回落至2015年的6.9%。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