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会发生厄尔尼诺现象吗?

2024-05-05 23:12

1. 2022年会发生厄尔尼诺现象吗?

近3年来天气对作物的影响越来越小

但不可否认的是作物生长的关键期

依然是市场交易的最不确定因素之一

玉米和小麦在拉尼娜现象发生年份减产明显

且美盘价格也反映得十分彻底

但对国内市场而言影响甚微

由于全球大豆此前预期产量较高

南美地区减产幅度或高于预期

但全球产量同比依然小幅回升

对玉米影响推演:全球产量影响有限

在全球玉米主产国中,美国、中国和巴西位列前三,其后有欧盟、阿根廷、乌克兰和墨西哥。美国为全球玉米最大出口国,2020/2021年度玉米出口量为7049万吨,占其总产量的19.57%,占全球总出口量的39.5%。


拉尼娜现象对全球玉米产量的影响分两方面来看: 一是从产量来看,1998/1999年度、2005/2006年度、2010/2011年度和2015/2016年度,全球玉米产量分别增加0.25%、2.04%、6.5%和15.55%,基本没有减少,但美国玉米减产幅度十分明显,前三个年度分别减产3.36%、5.25%与0.71%。 二是从价格来看,四个年度美国玉米的价格涨跌幅分别为下降11.21%、上涨26.24%、上涨58.91%和下降4.92%。

在2005/2006和2010/2011这两个美国玉米减产的年度,CBOT玉米价格的确有大幅上涨,不过价格跟全球玉米产量的相关性相对较小。 对我国而言,由于国内玉米基本自给自足,且有政策调节 ,因此国际玉米产量和价格的变化对国内的影响不如大豆、菜籽等油料作物那么大 。而这四个年度,国内玉米只有2015/2016年度减产了0.52%,但当年的玉米期货价格却下跌了21.71%。

对小麦影响推演:美国减产幅度较大

小麦为世界播种面积最大、产量最多、分布最广的粮食作物。欧盟、中国和印度只占据了一半的产量,俄罗斯、美国和澳大利亚也是主产国,由于自然条件和国土面积等原因限制,各地区小麦种植面积和单产差异较大。小麦类型和品种繁多、分布广,对土壤、气候条件适应性强,耐寒、耐旱、稳产、高产,但是遇到极端天气时,小麦的生产与价格依然会受到影响。

从产量来看,1998/1999年度、2005/2006年度、2010/2011年度和2015/2016年度,全球小麦产量变化分别为下降0.45%、下降4.13%、增加7.7%和增加2.88%,但美国小麦减产幅度更为明显,四个年度产量变化分别为下降9.75%、下降14.07%、下降9.41%和增加11.96%。 价格方面,四个年度美国小麦的价格涨跌幅分别为下跌10.97%、上涨26.22%、上涨21.76%和下跌14.11%。显然,2005/2006年度、2010/2011年度拉尼娜现象对美国小麦的影响更大,尤其是2005/2006年度是全球和美国小麦一起减产,因此价格升幅更大。


而国内的小麦在这四个年度的产量增幅为3.78%、11.31%、1.93%和2.37%,对应价格涨跌为下跌5.3%、下跌2.65%、上涨9.18%和下跌1.95%, 产量基本没有减少的迹象,因此价格上就没有体现出来。

拉尼娜现象爆发期间, 小麦在大幅减产时,其价格基本走势仍能与正常年份大致相当,主要为供求关系是决定小麦价格的根本,且和拉尼娜强度的相关性不算高,对其后的影响并未表现得特别明显。综合来看, 预计本次拉尼娜现象对玉米影响大于小麦。

对大豆影响推演

全球大豆生产主要分布于美国、巴西、阿根廷和中国。过去10年,四国大豆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比重始终在87%以上,集中度非常高。从全球大豆种植面积来看,巴西种植面积自2012年至今呈现高速增长的趋势,增幅高达45.85%,年平均增速为4.3%,近几年已经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大豆种植国。而欧盟和印度大豆种植面积最近5年变化不大,增速也一般,主要是靠进口补给为主。


回顾历史可以发现, 1998年之后比较大的4次拉尼娜现象对美豆单产的影响逐渐减弱,虽然原因尚不十分确定,但很大程度上可以 归因为种植水平的改善和品种的改良。巴西大豆的单产与拉尼娜现象并无必然关系,影响也难以界定。比较确定的是, 阿根廷大豆大概率会受到拉尼娜现象的影响,出现减产,也因此带来了比较大的行情,但拉尼娜现象的强弱和减产的幅度并不是每次都有非常明确的线性相关性。

全球大豆主产国:产量增速明显回落

从历史上历次拉尼娜现象 爆发前后数据对比来看,厄尔尼诺现象转拉尼娜现象阶段全球各主产国大豆产量增速明显放缓,次年会出现回升。 从产量来看,1998/1999年度、2005/2006年度、2010/2011年度全球大豆产量增速均出现明显回落。值得一提的是,2015/2016年度虽然是强厄尔尼诺现象,但后面的拉尼娜现象只是中性,因此当年对马来西亚棕榈油的影响虽然较大,但从大豆角度来看减产幅度并不明显。

2022年会发生厄尔尼诺现象吗?

2. 2020年厄尔尼诺现象会不会出现?

随着工业化时代的改变,全球变暖可以说增强了不少,主要是温室气体的排放比以往都强了很多,虽然我们世界很多国家都签订了《巴黎协议》,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国家都在遵守,我们似乎并没有看到成效,反而是加剧了。根据NOAA和NASA的气候报告指出,如今的全球的气温还在持续上升之中,所以说带来的影响也是更加的强。而全球变暖引发出来的连锁效应也是增加了不少,例如最为常见的就是高温,干旱等自然现象,其次就是一些具有规律性的气候现象,例如厄尔尼诺-拉尼娜事件。
工业化时代加剧厄尔尼诺现象
根据《地球物理评论快报》科学报告指出,如今科学家们已经确定,工业化时代的来临,加剧了厄尔尼诺现象的不稳定性,变得更加的激烈。同时,较强的厄尔尼诺现象加剧了风暴,干旱和珊瑚白化等现象。新的研究结果,已经征服了大家以前争议性的问题。科学研究者们利用了有史以来第一次已知的“跨世纪”的物理证据来说明了。

研究结果表明,厄尔尼诺现象,拉尼娜现象以及驱动它们的气候现象,在人为引起的气候变化时期变得更加极端,无论是它们出现的频率,还是表现的强度都超出了原始的“基础线”。根据研究者金·科布(Kim Cobb)表示,在过去的50年之中,我们看到了超出自然可变的情况。
在整个工业时代都表现非常明显,其中发生了三起极其强烈的厄尔尼诺-拉尼娜事件,而这是科学家们都没预测到的事件,突如其来的厄尔尼诺-拉尼娜事件给人类带来了不少的影响。
利用古老珊瑚群说明厄尔尼诺的变化过程
为了更加精确的说明厄尔尼诺的变化过程,海洋的古老珊瑚群可以说是最具有说服性的证据,因为它记录了整个海洋波动时期的一个温度转变,相当于是一个“历史性的温度计”。这次科学研究者们采集了过去7000年与相关海表温度相关的较老珊瑚记录,进行比较。确定了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NSO)的模式,通过研究发现,工业时代ENSO的波动幅度比工业化前的记录高25%。
而最为“神奇”的是,珊瑚群可以说是持久性的潜在水底,建立在基准测试时,科学家们发现,珊瑚的海表温度记录非常准确,例如1981年至2015年的珊瑚记录数据显示,与同期通过卫星测得的海面温度完全吻合,所以说完全没有差异。而最厉害的是,珊瑚记录的温度变化,部分连覆盖了卫星都没有测量到,所以说这个具有很强的影响力。

科学家格罗特表示,这再次证明了,一个天然性的“温度计”比什么都好,它一直潜伏在太平洋浅水域及其周围,而那里,刚好又是ENSO和厄尔尼诺现象的发源地,所以两者的关系明显很紧密了。
如今科学家们正在钻取珊瑚群落和化石珊瑚沉积物中,通过这些来进行分析,得出整个ENSO和厄尔尼诺现象在不同时期的一个温度变化过程。在2018年以来,已经积累了足够的珊瑚数据,并且将ENSO的近期活动与其自然的工业前格局区分开来,这也将会让我们看到最为精确的数据。

什么是厄尔尼诺现象?
厄尔尼诺现象是一个自然现象,它的反者就是拉尼娜。一般情况来说,每隔两到七年就会发生一次,这是因为ENSO的暖期膨胀,导致热带太平洋处于一个温度偏高的情况,而它的影响可以说是不分区域性的,吹遍世界各地的海洋和陆地。在不寻常的地方引起暴雨,大风,高温或低温等极端气候现象。而当厄尔尼诺消失之后,一般情况气流将温暖的水向西推,并疏导赤道太平洋的冷水时,该周期便逆转至拉尼娜。这引发了另一组全球极端天气。
不过在如今的情况来看,似乎并非一直保持这种规律,因为在今年的时候,就有国际科学研究小组表明,在2019年经历了厄尔尼诺现象之后,2020年还可能再次出现,重返地球,气候或又“不太好”,要大变,所以说,厄尔尼诺现象在气候的影响之下,可能已经不具有一个常规性的状态,如果真的出现了,那就可以确定了它确实变了。

“厄尔尼诺”事件的长期预测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厄尔尼诺的预测也得到了进一步提升,根据《气候杂志》报告指出,在新的气候模拟之中,该模型能够首次预测多达两个半月的厄尔尼诺事件,并且是提前几年知道,所以这对我们防止厄尔尼诺带来的可能性影响具有非常大的帮助,该模型中使用了一系列预测变量,包括不同深度的海水温度以及热带太平洋的风向,风速等数据。对1970年至2016年的ENSO事件进行了回顾性预测,该模型能够预测该时期内发生的所有主要厄尔尼诺事件,包括提前两年半的时间预测的2015-2016年极端事件。

所以准确度也是不错的,这样一来,人类该防御的也有时间进行防御了,所以不用太过于担心厄尔尼诺现象带来的影响。

说到最后,我们还是得说下,其实这些现象的“变异”,最终问题还是在气候的问题上,如今全球不断的升温,要想它保持好好的都不可能,所以如果不解决气候的问题,其他都是“空谈”。气候问题解决了,这些气候“连锁效应”现象也会消失,所以保护地球吧,不能怨天尤人了,如果地球再持续极端化下去,那么人类真的可能会走上“后悔”的道路,再想回到以前的好气候状态,基本上就是“零幻想”状态。
作者:文/虞子期

3. 2020年厄尔尼诺现象会不会出现?

随着工业化时代的改变,全球变暖可以说增强了不少,主要是温室气体的排放比以往都强了很多,虽然我们世界很多国家都签订了《巴黎协议》,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国家都在遵守,我们似乎并没有看到成效,反而是加剧了。根据NOAA和NASA的气候报告指出,如今的全球的气温还在持续上升之中,所以说带来的影响也是更加的强。而全球变暖引发出来的连锁效应也是增加了不少,例如最为常见的就是高温,干旱等自然现象,其次就是一些具有规律性的气候现象,例如厄尔尼诺-拉尼娜事件。
工业化时代加剧厄尔尼诺现象
根据《地球物理评论快报》科学报告指出,如今科学家们已经确定,工业化时代的来临,加剧了厄尔尼诺现象的不稳定性,变得更加的激烈。同时,较强的厄尔尼诺现象加剧了风暴,干旱和珊瑚白化等现象。新的研究结果,已经征服了大家以前争议性的问题。科学研究者们利用了有史以来第一次已知的“跨世纪”的物理证据来说明了。

研究结果表明,厄尔尼诺现象,拉尼娜现象以及驱动它们的气候现象,在人为引起的气候变化时期变得更加极端,无论是它们出现的频率,还是表现的强度都超出了原始的“基础线”。根据研究者金·科布(Kim Cobb)表示,在过去的50年之中,我们看到了超出自然可变的情况。
在整个工业时代都表现非常明显,其中发生了三起极其强烈的厄尔尼诺-拉尼娜事件,而这是科学家们都没预测到的事件,突如其来的厄尔尼诺-拉尼娜事件给人类带来了不少的影响。
利用古老珊瑚群说明厄尔尼诺的变化过程
为了更加精确的说明厄尔尼诺的变化过程,海洋的古老珊瑚群可以说是最具有说服性的证据,因为它记录了整个海洋波动时期的一个温度转变,相当于是一个“历史性的温度计”。这次科学研究者们采集了过去7000年与相关海表温度相关的较老珊瑚记录,进行比较。确定了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NSO)的模式,通过研究发现,工业时代ENSO的波动幅度比工业化前的记录高25%。
而最为“神奇”的是,珊瑚群可以说是持久性的潜在水底,建立在基准测试时,科学家们发现,珊瑚的海表温度记录非常准确,例如1981年至2015年的珊瑚记录数据显示,与同期通过卫星测得的海面温度完全吻合,所以说完全没有差异。而最厉害的是,珊瑚记录的温度变化,部分连覆盖了卫星都没有测量到,所以说这个具有很强的影响力。

科学家格罗特表示,这再次证明了,一个天然性的“温度计”比什么都好,它一直潜伏在太平洋浅水域及其周围,而那里,刚好又是ENSO和厄尔尼诺现象的发源地,所以两者的关系明显很紧密了。
如今科学家们正在钻取珊瑚群落和化石珊瑚沉积物中,通过这些来进行分析,得出整个ENSO和厄尔尼诺现象在不同时期的一个温度变化过程。在2018年以来,已经积累了足够的珊瑚数据,并且将ENSO的近期活动与其自然的工业前格局区分开来,这也将会让我们看到最为精确的数据。

什么是厄尔尼诺现象?
厄尔尼诺现象是一个自然现象,它的反者就是拉尼娜。一般情况来说,每隔两到七年就会发生一次,这是因为ENSO的暖期膨胀,导致热带太平洋处于一个温度偏高的情况,而它的影响可以说是不分区域性的,吹遍世界各地的海洋和陆地。在不寻常的地方引起暴雨,大风,高温或低温等极端气候现象。而当厄尔尼诺消失之后,一般情况气流将温暖的水向西推,并疏导赤道太平洋的冷水时,该周期便逆转至拉尼娜。这引发了另一组全球极端天气。
不过在如今的情况来看,似乎并非一直保持这种规律,因为在今年的时候,就有国际科学研究小组表明,在2019年经历了厄尔尼诺现象之后,2020年还可能再次出现,重返地球,气候或又“不太好”,要大变,所以说,厄尔尼诺现象在气候的影响之下,可能已经不具有一个常规性的状态,如果真的出现了,那就可以确定了它确实变了。

“厄尔尼诺”事件的长期预测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厄尔尼诺的预测也得到了进一步提升,根据《气候杂志》报告指出,在新的气候模拟之中,该模型能够首次预测多达两个半月的厄尔尼诺事件,并且是提前几年知道,所以这对我们防止厄尔尼诺带来的可能性影响具有非常大的帮助,该模型中使用了一系列预测变量,包括不同深度的海水温度以及热带太平洋的风向,风速等数据。对1970年至2016年的ENSO事件进行了回顾性预测,该模型能够预测该时期内发生的所有主要厄尔尼诺事件,包括提前两年半的时间预测的2015-2016年极端事件。

所以准确度也是不错的,这样一来,人类该防御的也有时间进行防御了,所以不用太过于担心厄尔尼诺现象带来的影响。

说到最后,我们还是得说下,其实这些现象的“变异”,最终问题还是在气候的问题上,如今全球不断的升温,要想它保持好好的都不可能,所以如果不解决气候的问题,其他都是“空谈”。气候问题解决了,这些气候“连锁效应”现象也会消失,所以保护地球吧,不能怨天尤人了,如果地球再持续极端化下去,那么人类真的可能会走上“后悔”的道路,再想回到以前的好气候状态,基本上就是“零幻想”状态。
作者:文/虞子期

2020年厄尔尼诺现象会不会出现?

4. 2021年会有厄尔尼诺事件发生吗?

厄尔尼诺很可能在2020年底卷土重来。
英媒称,研究人员预测,可能给太平洋周边国家——从秘鲁到印度尼西亚和澳大利亚——带来灾难性强降水和长期干旱的复杂天气模式
厄尔尼诺很可能在2020年卷土重来。

据英国汤森路透基金会网站11月5日报道,一个国际科学家团队预测,明年发生厄尔尼诺现象的可能性为80%,届时赤道太平洋中东部地区的海面温度将大大高于正常水平。
他们本周说,他们的模型——使用的算法基于对整个太平洋地区各监测点气温变化之间的联系进行的分析——能够提前至少一年预测厄尔尼诺现象。
报道称,参与研发这一模型的德国吉森尤斯图斯·利比希大学物理学家阿明·邦德说:“利用常规方法无法提前6个月以上对‘厄尔尼诺’进行可靠的预测。我们用自己的方法大约可以提前12个月发出预警。”
德国波茨坦气候影响研究所名誉所长汉斯·约阿希姆·舍尔恩胡伯说,利用这种新方法——在过去几年间已接受了检验——得出的预测结果将被提供给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的人。
波茨坦气候影响研究所研究员约瑟夫·卢德舍尔说,他很快将与秘鲁的气象部门讨论这一研究成果。
他说,厄尔尼诺现象经常给这个拉丁美洲的多山国家的北部带来暴雨,随之而来的是泥石流高发风险。
波茨坦气候影响研究所说,厄尔尼诺现象还可能在南美洲其他地区、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和非洲导致持续干旱。
在印度次大陆,它可能会改变季风模式,而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州则可能因它经历更多降水。
卢德舍尔还说,有了这一新预测方法,相关政府将有更多时间做准备,以应对上述影响。
报道指出,这一新方法的研发过程最初于2013年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月刊上。在那之后,科学家一直在检验其准确性。
他们本周宣布,这一新方法准确预测了从2014年开始一直持续至2016年的超强厄尔尼诺现象、2018年的最近一次厄尔尼诺事件,还预测了其他年份不会发生厄尔尼诺现象。
研究人员说,预期中的下一次厄尔尼诺现象将于2020年底达到顶峰,可能导致全球年平均气温升幅在2021年创下新纪录。

厄尔尼诺事件是指赤道中、东海表大范围持续异常偏暖的
赤道太平洋海温监测区分布图现象,其评判标准在国际上还存在一定差别。一般将NINO 3区海温距平指数连续6个月达到0.5°C以上定义为一次厄尔尼诺事件,美国则将NINO 3.4区海温距平的3个月滑动平均值达到0.5°C以上定义为一次厄尔尼诺事件。
为更加充分地反映赤道中、东太平洋的整体状况,目前,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在业务上主要以NINO综合区(NINO 1 + 2 + 3 + 4区)的海温距平指数作为判定厄尼尔诺的依据,指标如下:NINO综合区海温距平指数持续6个月以上≥0.5°C(过程中间可有单个月份未达指标)为一次事件;若该区指数持续5个月≥0.5°C,且5个月的指数之和≥4.0°C,也定义为一次厄尔尼诺事件。

5. 2019年、2020年都出现了厄尔尼诺现象,2021年还会出现吗?

厄尔尼诺现象是一种周期性的自然现象,一般情况而言,大约每隔7年出现一次。但是随着气候的改变,厄尔尼诺的现象出现规律也在发生改变,所以如今这个“大约每隔7年出现一次”的规律性已经不具有过高的参考价值了,也就是说气候的演变正在改变厄尔尼诺现象出现的规律,已经是“正常变得不正常”,这意味着什么?气候真的不正常了?

而在2019年的时候,全球就出现了一次“厄尔尼诺现象”,而在2020年也出现了一次“弱厄尔尼诺现象”,这什么情况?直接打破了上面说的“规律”,所以说2021年会不会出现厄尔尼诺现象,我们只能从气候的规律变化来进行说明,那么我们就先从如今的厄尔尼诺现象说起。

2019年,2020年的厄尔尼诺现象可以确定
2019年的厄尔尼诺现象出现之后的影响是持续到了年底,而2020年确定出来的厄尔尼诺现象持续的时间不久,强度也不大,在5月分的时候,厄尔尼诺现象的发展就基本彻底结束了,而过后就出现了中性的状态,但是厄尔尼路现象的影响并没有结束,特别是对我国夏季的降雨影响是非常明显,同时对海洋区域的风暴发展也“出现”了阻扰的模式。

所以2020年的弱厄尔尼诺现象看上去持续的时间不久,但是它的影响持续时间还是久,并且导致了全球的气候出现异常。当然对于我们来说,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主要就是台风发展不利,而如今虽然消失了,副热带高压的影响还在持续,所以最终引发了我国极端气候现象较多,特别是最近的雨水与副热带高压的影响最为明显,我们也期待早点出现气候正常。

所以综合情况来说,厄尔尼诺现象的出现并不是好事情,而更多是“坏天气”的出现。
2021年会有厄尔尼诺现象出现吗?
从如今的趋势来看,海洋区保持中性的状态,所以不仅没有厄尔尼诺现象,同样也没有拉尼娜现象,不过根据NOAA的最新指出来看,拉尼娜现象的概率有提升的情况,预计拉尼娜现象到秋天发展并持续到冬季的机会是50-55%,所以这是它的一个改变,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一定会出现拉尼娜现象,海洋区域的变化真的是非常强,第1天是厄尔尼诺现象的表现,第2天就可能是拉尼娜现象的表现。

但是这里需要注意一个问题,根据国际研究团队表明,有一种可能会导致厄尔尼诺现象重现,那就是菲律宾的火山出现喷发。研究人员表示,在菲律宾出现强大的火山喷发之后,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火山灰烬物质出现之后,将可能改变今年的气候现象,但是这个概率是建立在火山喷发的情况之上,所以具体会不会喷发是不清楚的。

根据菲律宾火山监测中心来看,在年初“塔尔火山爆发”出现强喷发的火山已经降低等级了,所以菲律宾火山再次喷发的可能性并不大,那么科学团队说的厄尔尼诺重启的可能性也不大,如果真的出现了,那么今年的冬季可能就是暖冬,厄尔尼诺现象将出现“三连击”,这就是非常罕见的模式了,所以再次说明了厄尔尼诺现象出现的规律已经没有了。

如今的厄尔尼诺监测值如何?
从最近想的数据来看,厄尔尼诺现象的监测值一直在波动之中,在上升之后如今又回到了0度值左右,所以如今是偏强,偏弱都出现了,而在没有持续性出现偏强或偏弱的时候,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都不会被认可,我们单从监测数据来看,就是“五五开”的模式。所以接下来海洋区域如何发展还不好说,如今是稳定的海洋模式。

当然监测值的“断崖式”波动也是大家热议的点,这也说明海洋变化的“异常”偏多,这可能还是跟全球变暖的关系最大吧,我们也说了全球变暖可能会导致厄尔尼诺现象出现频率和强度增加,所以这些自然现象的一切根源也是在“全球变暖”,大家看明白了吗?如今我们不改变现有的极端气候现象,迟早都会给我们带来巨大的影响,并且对人类也是最为直接的影响。

综合情况来说,2021年再次出现厄尔尼诺现象的可能性不大,2019年,2020年都已经连续出现了,这已经属于异常的情况,如果2021年厄尔尼诺再次出现,那地球真的是没有正常气候可言,一切都被人类所改变完,到时候极端气候现象更加多,更加频繁也就没有什么争议了。

2019年、2020年都出现了厄尔尼诺现象,2021年还会出现吗?

6. 2021年会有厄尔尼诺事件发生吗?

2021年会有什么大事发生?2021年大事件预告

7. 2020年厄尔尼诺会出现吗?有啥影响?

什么是厄尔尼诺现象?会带来怎样的天气变化?仅仅是热带降雨吗

2020年厄尔尼诺会出现吗?有啥影响?

8. 为什么有人说2020年是厄尔尼诺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