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知道详细数据是怎么来的

2024-05-09 15:36

1. 我想知道详细数据是怎么来的

解:(1)从滚动到停下平均每秒速度减少值为:速度变化÷小球运动速度变化的时间

5÷4=1.25(m/s) 

(2)球滚动到5m时约用了xs

依题意,得:x• =5

整理得:x ②-8x+8=0     (②为二次方,电脑不会打)

解得:x=4±二倍根号二

∵x<4

∴x=4-二倍根号二≈1.2s 

故小球滚动5m用了1.2秒

我想知道详细数据是怎么来的

2. 如何得到数据

在数据的江湖里,既有波澜壮阔的大数据(Big Data),也有微波涟漪的小数据(Small Data),二者相辅相成,才能相映生辉。目前大数据流行,人们就“言必称大数据”,这不是做学问的态度,不要碰到大量的数据,就给它戴上一顶 “大数据”的帽子。大数据体现出规律,小数据蕴含着智慧,它们都闪烁着理想之光。

古人云:“圣人见微知著,睹始知终。”道家的一部重要著作《淮南子·说山训》中说:“以小明大,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睹瓶中之水而知天下之寒。”意思是说,看见一片落叶,就知道秋天来临;看到瓶中水结冰,就知道天气的寒冷程度,这是对见微知著的形象比喻。

吴甘沙先生用《一代宗师》的台词来比拟大、小数据的区分,倒也甚是恰当。他说,小数据“见微”,作个人刻画,可用《一代宗师》中“见自己”形容之;而大数据“知著”,反映自然和群体的特征和趋势,可用《一代宗师》中的“见天地、见众生”比喻之。

大就是大数据,就是全量数据;小就是小数据,就是个体数据。所以,对于数据科学,我们必须在把情况搞清楚的基础上懂得哪些是大、哪些是小、怎样处理大小辩证关系,才能在具体数据应用中做到抓大放小、以大兼小,以小带大、小中见大。在研究小数据时,要以大兼小、以小见大,必须考虑目标的正确性、可操作性和决策的科学性、可行性。在研究大数据时,要抓大放小、以小带大,既要考虑整体共性,又要注重个体特征。这样,数据应用中,大能与小数据量化的自我保持高度一致,小能与大数据预见的未来保持一致,既不能见小不见大,也不能见大不见小。对于数据科学,从数据中来,到数据中去,既要见大,也要见小,以小带大、小中见大,才能真正用好数据。

当认知科学领域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时,我们的未来又会是怎样?认知革命,特别是“真相时代”的到来,“预测”将被“预见”取代,那么,“预见未来”将不再是遥远的星辰。如果认知科学的本质是计算科学,那么,“大数据”和“小数据”争夺所谓“大小”的“江湖地位”意义何在?但我们需要觉悟的是:此“数据”非彼“数据”。面向未来,“大数据”和“小数据”将开启一个“全新故事”,一个“预见未来”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