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央行调了多少次存款,贷款基准利率

2024-05-18 09:22

1. 2015年央行调了多少次存款,贷款基准利率

央行2015年调整存款利率五次,分别3月1日,5月11日、6月28日,8月26日,10月24日。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15年10月24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4.35%;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1.5%。

2015年央行调了多少次存款,贷款基准利率

2. 专家:央行可能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

  当前,全球货币政策宽松周期正在开启,中国货币政策大概率也会跟随美联储降息。但是,我国仍在利率市场化深入推进的进程中,调整存贷款基准利率的可能性已大为降低。研究人士认为,中国若要降息,很可能会按照“美联储——国内公开市场操作——中期借贷便利(MLF)——定向中期借贷便利(TMLF)——贷款基础利率(LPR)——贷款利率”这一传导路径去做。
 

  也有专家指出,并不能完全排除中国央行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的降息操作。其理由在于,长时间以来我国贷款利率的“锚”依旧是贷款基准利率,央行通过调节公开市场操作利率去影响银行实际贷款利率,传导时滞较长。再者,近期的市场利率一度低到1%以下的不可思议低位,借此路径继续下调的必要性和空间均不大。若要有效降低中小民营企业融资成本,实现经济稳增长,可能“不得不”祭出传统调节手段。
 

  中国是否降息,很大的变量仍在于中美经贸磋商的后续进展。总体来看,我们的货币政策重点仍应在于松紧适度,把握好经济调结构与货币政策操作的平衡。
 

  “超预期刺激”辨
 

  中美两国贸易摩擦前景仍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与此同时,尽管幅度多寡仍在摇摆,但美联储降息预期已是不争事实。结合中国国内经济增长偏弱的大背景来看,中国的货币政策是否存在“超预期”加大刺激的可能性?
 

  浙江财经大学金融学院中英国际项目主任党超告诉证券时报记者,全球宏观形势不确定性上升和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是各国央行纷纷转向“鸽派”的主要原因,这为中国央行提供了更多政策空间,但所谓“超预期”加大刺激的可能性并不大。他认为,这主要应从防范资产价格泡沫、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以及解决经济结构性问题等几个方面来分析。
 

  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19年第二季度例会认为,要适时适度实施逆周期调节,加强宏观政策协调。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松紧适度,把好货币供给总闸门,不搞大水漫灌,保持广义货币(M2)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与国内生产总值名义增速相匹配。由此看来,中国的货币政策模式更倾向于保持利率、汇率以及政策预期的稳定,强调合理均衡。至少,“超预期”刺激是不符合其取向的。
 

  招商证券(600999)(16.640, -0.08, -0.48%)首席宏观分析师谢亚轩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央行的货币政策决策是多目标制,主要从经济增速、通货膨胀压力等经济基本面角度决定是否调整货币政策。2019年央行推行的重点工作之一是利率并轨,因此存贷款基准利率作为政策工具的时代已经过去,未来央行将更注重调整公开市场关键利率。
 

  谢亚轩说,从近年来的实践看,仅仅依靠货币政策放松带来的效果正在减弱。从其研究团队2019年7月的宏观数据预测来看,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和工业增加值等经济基本面数据基本保持稳定,居民消费物价指数(CPI)可能仍维持在年内高点,因此,中国央行“超预期”下调利率的可能性不大。
 

  “虽然中央政府不想,但无法排除调节基准贷款利率的可能性。市场操作利率已经很低了,继续下调(市场利率)可以释放一个信号作用,但实际效果可能不明显。”国泰君安(18.060, 0.03, 0.17%)全球首席经济学家花长春(楼盘)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据Choice金融终端统计,目前国内货币市场利率已处于历史低位,7月2日银行间市场DR001最低跌至0.7%,DR007目前仅位于2.1%附近,下调公开市场操作利率的效果的确非常有限。
 

  无疑,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将成为后续政策的着力点。2018年以来,我国央行定向支持小微和民营企业的信贷政策不断推出,但这更多体现的是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从今年1月份央行全面降准后金融机构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不降反升,以及半年末市场流动性分层加剧来看,数量传导渠道不畅的弊端日益明显。如此看来,价格工具在货币政策领域有望逐步发力。中信证券(600030)(23.180, -0.02, -0.09%)研究所副所长明明告诉证券时报记者,通过央行公开市场“降息”,引导LPR下行并最终引导贷款利率下行,将会有助于进一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组合拳”大有可为
 

  民生证券研究院首席宏观分析师解运亮预计,全面降准、降息以及人民币汇率大幅贬值等举措,短期内将难以看到。即使中美经贸磋商的结果不尽如人意,中国央行实施大规模逆周期调节措施的落地时点,大概率也是在2019年末。“考虑到贸易摩擦升级的负面影响长期存在,我们还需预留一些政策空间,用于缓解2020年的经济下行压力。”解运亮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
 

  大家知道,若货币政策失之于松,则可能固化经济结构扭曲;若货币政策失之于紧,又可能造成信贷、债券市场偿付紧张,加大经济转型的难度。那么,包括货币政策在内,中国将会采取怎样的宏观政策“组合拳”?
 

  明明认为,今年以来,国内宏观政策组合可以概括为“稳货币 边际紧信用 宽财政”。宽财政,体现在减税降费、扩大赤字、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额度等方面;货币政策,则以信贷为锚、宽中偏稳,宽信用的力度衰减,以区间调控为主。
 

  党超告诉证券时报记者,中国经济需要结构调整,但这一过程需要循序渐进,需要政策协调,从而避免由于市场出清和恐慌情绪导致的流动性短缺,干扰正常经济活动。因此,货币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缓释风险的作用。他认为,目前我国宏观政策呈现为“多目标兼顾”,即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和稳预期等,因此,货币、财政、产业等相关政策都要服务于这一系列目标。
 

  谢亚轩认为,中国财政政策应更为积极,并且应坚持通过“减税降费”等方式减少政府部门对于经济活动的影响干预,调动家庭和企业的积极性。基于国内高宏观杠杆率、高资产价格的事实,中国当前应以稳就业为目标,立足供给侧,托底而非推高经济增长。在政策组合拳中,大规模基建、全面放松房地产政策等市场猜想,都不会成为中国政策工具箱的首选项。
 

  明明对记者说,要实现稳增长和低杠杆,落实“房住不炒”和控制房价,中国已不宜再通过政府部门转移杠杆,这意味着我国经济增长要从以往的“大政府大支出”转向企业投资和消费拉动。
 

  人民币汇率升或贬?
 

  从基本面来看,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大趋势并未改变。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依然保持着6%以上的经济增速,从增长潜力上讲,中国在全要素生产率的改善方面仍有广阔空间。毫无疑问,这是人民币汇率最有力的支撑。国海证券(000750)(4.890, 0.00, 0.00%)宏观分析师樊磊认为,中美贸易摩擦出现缓解,美联储年内降息,这都意味着人民币可能会适当缓慢地升值。
 

  党超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近两年汇率市场的起起伏伏,其背后逻辑主线始终是中美贸易冲突的不断演变。也就是说,未来的经济不确定性和政策不确定性一旦叠加,就可能令市场预期在短时间内出现“恶化”。目前贸易冲突只是有所缓和,深层次矛盾的解决必然是一个长期复杂而曲折的过程,因此人民币汇率在此期间必然还有波折。
 

  今年5月上中旬,伴随中美经贸磋商出现反复,人民币贬值压力再次加大。Choice数据显示,5月6日至17日的10个交易日内,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贬值合计1772基点;随后6月19日开始美元明显走弱,3个交易日内对人民币下跌最多超过1个百分点。近期,人民币汇率出现阶段性持稳态势。
 

  对此谢亚轩认为,美元有效汇率走弱,可能带动国际资本向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经济体流入,从而改善相应地区外汇市场的供求状况。从美元周期和基本面因素看,美元指数已属强弩之末,未来更可能走弱,欧元、日元和英镑更可能走强。在现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条件下,美元弱而欧元、日元强,从参考篮子货币的角度看,将有助于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回升。
 

  解运亮告诉证券时报记者,5月下旬,随着央行出手一系列措施,人民币汇率得以企稳。总的来看,这一区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贬值的主要驱动力仍是市场力量,而非政策因素。6月下旬以来,伴随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和中美重启经贸磋商,人民币在前期贬值基础上出现小幅反弹。解运亮指出,综合来看,短期内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以小幅双向波动为主,长期看,中国经济发展前景领先全球,人民币升值是大概率事件。
 

  自2015年“8·11”汇改后,加强汇率弹性成为我国汇率市场化改革的一大特征。自2018年下半年开始,人民币汇率整体呈双向波动走势。具体来看,2018年下半年,受中美贸易摩擦升温、国内基本面走弱、美联储缩表的影响,人民币汇率存在一定的贬值压力。进入2019年之后,在美国经济增长放缓、中美贸易关系有所缓和、一季度国内经济回暖的大环境下,人民币汇率有所升值,但此后的中美贸易摩擦升温也造成了人民币汇率的快速贬值。
 

  “具体来看,美联储开启降息周期,或对国内带来资本流入,并对人民币汇率形成支撑。但考虑到当前中国经济仍在探底,人民币汇率并不具备大幅、快速走强的基础,后续或将维持企稳态势。在边际上人民币汇率或将小幅升值,但空间相对有限。”明明告诉证券时报记者。
 

  花长春向记者透露,今年4月份,他在与海外市场机构交流时,对方普遍认为人民币汇率基本不存在风险,但现在这一趋势已开始转变为“担心”。同时,虽然未来美元走势可能偏弱,美国市场利率的下降幅度也会超过中国,但从基本面来看,中国国内制造业投资趋势不理想,内需仍有待进一步提振,我们仍需要应对人民币贬值的风险。

3. 央行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什么意思?

  一、影响:
  1、市场货币供应量增加,使企业资金使用成本减少,利润增加。
  2、增加货币供应量,使人们货币收入增加,促进消费。
  3、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是在国内经济不够景气的情况下使用的促进经济发展的货币政策。
  二、定义:

  存贷款基准利率是金融市场上具有普遍参照作用的利率,其他利率水平或金融资产价格均可根据这一基准利率水平来确定
  三、意义:
  基准利率是利率市场化的重要前提之一,在利率市场化条件下,融资者衡量融资成本,投资者计算投资收益,以及管理层对宏观经济的调控,客观上都要求有一个普遍公认的基准利率水平作参考。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基准利率是利率市场化机制形成的核心。

央行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什么意思?

4. 央行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属什么政策

  央行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属于货币宽松政策。
  降低存款准备金率,使商业银行减少上缴的存款准备金,增加可贷资金。而降息目的在于稳资产价格和降企业融资成本。
  央行降低存贷款基准利率,主要是根据整体物价的变化,保持合理的实际利率水平,促进降低社会融资成本,加大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力度。央行对基准利率的调整一般主要观察CPI的变化,但也要适当参考GDP平减指数。在大多数情况下,CPI与GDP平减指数的变动趋势是一致的。
  2015年年内降准是否还有空间还需观察外汇占款变化,如果外汇占款变化影响到银行间流动性,那么央行仍有动力去降准对冲。央行呵护资金面态度明显,后续资金面维持宽松概率较高。
  附:央行最近一次降准、降息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15年10月24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以进一步降低社会融资成本。其中,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4.35%;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1.5%;其他各档次贷款及存款基准利率、人民银行对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相应调整;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保持不变。同时,对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等不再设置存款利率浮动上限,并抓紧完善利率的市场化形成和调控机制,加强央行对利率体系的调控和监督指导,提高货币政策传导效率。

  这是中国央行今年第五次降息、第五次降准,也是今年第三次同日宣布降息和降准。

5. 央行基准利率的历次调整表

单位:年利率%  调整时间  活期存款  定 期 存 款  三个月  半年  一年  二年  三年  五年  1990.04.15  2.88  6.30  7.74  10.08  10.98  11.88  13.68  1990.08.21  2.16  4.32  6.48  8.64  9.36  10.08  11.52  1991.04.21  1.80  3.24  5.40  7.56  7.92  8.28  9.00  1993.05.15  2.16  4.86  7.20  9.18  9.90  10.80  12.06  1993.07.11  3.15  6.66  9.00  10.98  11.70  12.24  13.86  1996.05.01  2.97  4.86  7.20  9.18  9.90  10.80  12.06  1996.08.23  1.98  3.33  5.40  7.47  7.92  8.28  9.00  1997.10.23  1.71  2.88  4.14  5.67  5.94  6.21  6.66  1998.03.25  1.71  2.88  4.14  5.22  5.58  6.21  6.66  1998.07.01  1.44  2.79  3.96  4.77  4.86  4.95  5.22  1998.12.07  1.44  2.79  3.33  3.78  3.96  4.14  4.50  1999.06.10  0.99  1.98  2.16  2.25  2.43  2.70  2.88  2002.02.21  0.72  1.71  1.89  1.98  2.25  2.52  2.79  2004.10.29  0.72  1.71  2.07  2.25  2.70  3.24  3.60  2006.08.19  0.72  1.80  2.25  2.52  3.06  3.69  4.14  2007.03.18  0.72  1.98  2.43  2.79  3.33  3.96  4.41  2007.05.19  0.72  2.07  2.61  3.06  3.69  4.41  4.95  2007.07.21  0.81  2.34  2.88  3.33  3.96  4.68  5.22  2007.08.22  0.81  2.61  3.15  3.60  4.23  4.95  5.49  2007.09.15  0.81  2.88  3.42  3.87  4.50  5.22  5.76  2007.12.21  0.72  3.33  3.78  4.14  4.68  5.40  5.85  2008.10.09  0.72  3.15  3.51  3.87  4.41  5.13  5.58  2008.10.30  0.72  2.88  3.24  3.60  4.14  4.77  5.13  2008.11.27  0.36  1.98  2.25  2.52  3.06  3.60  3.87  2008.12.23  0.36  1.71  1.98  2.25  2.79  3.33  3.60  2010.10.20  0.36  1.91  2.20  2.50  3.25  3.85  4.20  2010.12.26  0.36  2.25  2.50  2.75  3.55  4.15  4.55  2011.02.09  0.40  2.60  2.80  3.00  3.90  4.50  5.00  2011.04.06  0.50  2.85  3.05  3.25  4.15  4.75  5.25  2011.07.07  0.50  3.10  3.30  3.50  4.40  5.00  5.50  2012.06.08  0.40  2.85  3.05  3.25  4.10  4.65  5.10  2012.07.06  0.35  2.60  2.80  3.00  3.75  4.25  4.75  2014.11.22  0.35  2.35  2.55  2.75  3.35  4.00  ­——  2015.03.01  0.35  2.10  2.30  2.50  3.10  3.75  ——  2015.05.11  0.35  1.85  2.05  2.25  2.85  3.50  ——  2015.06.28  0.35  1.60  1.80  2.00  2.60  3.25  ——  2015.08.26  0.35  1.35  1.55  1.75  2.35  3.00  ——  2015.10.24  0.35  1.10  1.30  1.50  2.10  2.75  ——  注:自2014年11月22日起,人民银行不再公布金融机构人民币五年期定期存款基准利率。

央行基准利率的历次调整表

6. 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是存款利息下调么

存款和贷款基准利率都下调。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12年6月8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及个人住房公积金存贷款利率相应调整。自同日起:(1)将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1.1倍;(2)将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下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0.8倍。

7. 2014年1月到2016年五月,央行基准利率调整了几次。急求利率调整表

2014年1月到2016年五月,央行基准利率调整表如下图:


2014年1月到2016年五月,央行基准利率调整了几次。急求利率调整表

8. 关于央行决定上调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利与弊

  一、影响:
  1、市场货币供应量增加,使企业资金使用成本减少,利润增加。
  2、增加货币供应量,使人们货币收入增加,促进消费。
  3、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是在国内经济不够景气的情况下使用的促进经济发展的货币政策。
  二、定义:

  存贷款基准利率是金融市场上具有普遍参照作用的利率,其他利率水平或金融资产价格均可根据这一基准利率水平来确定
  三、意义:
  基准利率是利率市场化的重要前提之一,在利率市场化条件下,融资者衡量融资成本,投资者计算投资收益,以及管理层对宏观经济的调控,客观上都要求有一个普遍公认的基准利率水平作参考。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基准利率是利率市场化机制形成的核心。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