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债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的关系请举例说明

2024-05-11 21:15

1. 负债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的关系请举例说明

资产的账面价值计税基础,或负债的账面价值<计税基础时,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可以理解为现在少交了税,将来需要多交税。这种情况下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
  比如:固定资产原价为120万元,不考虑净残值,会计按照4年计提折旧,税法按照3年计提折旧,均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第1年末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为90万元,计税基础为80万元。该项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形成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
资产账面价值<计税基础,或负债的账面价值计税基础时,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可以理解为现在多交了税,将来需要少交税。这种情况下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上例中如果会计按照3年计提折旧,税法按照4年计提折旧,该项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小于计税基础,形成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负债的账面价值计税基础,比如计提产品三包费用走预计负债,那么负债的账面价值计税基础,形成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某些情况下,如果企业发生的某项交易或事项不是企业合并,并且交易发生时既不影响会计利润也不影响应纳税所得额,且该项交易中产生的资产、负债的初始确认金额与其计税基础不同,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企业会计准则中规定在交易或事项发生时不确认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负债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的关系请举例说明

2. 负债的计税基础和账面价值的关系是

补充一下第一个人的答案
负债的计税基础=账面价值-未来期间可抵扣金额。也就是说,负债的计税基础和账面价值之宰的差异就是未来期间可抵扣金额。这句话有两个理解,一是现在不可抵扣,二是未来可抵扣。你的例子中,3000万是现在已税前抵扣,1000万是现在不可抵扣但未来也不可抵扣,因此计税基础=账面价值。

举个应付职工薪酬计税基础和账面价值存在差异的例子。新准则下需计入辞退福利,比如对于不到退休年龄提前退休的人员,如果企业需要负担其从提前退休至正式退休间的退休工资,那么,需要在该员工提前退休日的时候即将所有将来需承担的工资全部进行计提,并计入应付职工薪酬。而从税务的角度,只有在实际发放的时候才能在税前列支,即这笔费用是在将来实际发放时才可以抵扣,这种情况下,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就会出现差异。

3. 举例说明资产、负债计税基础的确定及其含义。

一、资产,负债的计税基础的计算,主要是为进行纳税调整,由于会计和税法对该项资产或负债的具体规定不同,而采取的对差异进行的调整。
资产的计税基础=未来期间可税前扣除的金额=资产成本-本期及以前期间已税前扣除的金额 
例如,某固定资产账面原值200万,已按计提折旧100万则该资产的计税基础=200-100=100(万)负债的计税基础=负债的账面价值-未来期间可税前扣除的金额 
例如:企业因售后服务而计提了一项预计负债100万如果年末,未发生售后服务有关的支出则其计税基础=100-100=0万 
【第二个100为未来期间可税前扣除的金额】如果第二年发生了30万的有关支出则第二年末该项负债的计税基础=100-70=30万 【70=100-30为未来期间可税前扣除的金额】
二、资产的计税基础举例说明,企业拥有一项资产(比如说存货),账面价值80万元,企业为了收回账面价值80万元的存货,必然将其卖出(转让),这样企业就取得了经济利益,假如说得到的经济利益为90万元。
企业得到这90万元的经济利益应该上交企业所得税,如果让企业按90万元直接乘以所得税税率(假定为25%),企业肯定是不乐意。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用90万元的主营业务收入减去80万元的主营业务成本后的余额10万元(应纳税所得额),然后再乘以所得税税率,所得到的结果就是该企业应该上交的所得税。这样做企业才会觉得合理。那么这里被税前扣除的80万元,就是税法规定的这项存货的计税基础。

扩展资料:
资产计税基础的规定:
税法明确规定,企业的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投资等各类资产,可以按照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的具体税务处理办法计算的折旧、摊销、成本和净值等,可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与会计“账面价值”相对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规定,企业收回资产账面价值过程中,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税法规定可以从应纳税所得中扣除的金额,称做该项资产的“计税基础”。
资产的计税基础是与资产的账面价值相对应的。有时两者是一致的,但有时候两者也会产生差异。由于会计与税法的核算目的不同,对于收入的确认、成本的扣除及资产的处理等,两者经常会产生差异,这种情况下,资产的计税基础与资产的账面价值是不一致的。
例如,企业持有一项交易性金融资产,在资产负债表日会将持有期间发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反映出来,增加资产账面价值的同时,增加企业的当期损益。
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并不计入应纳税所得额,因而其计税基础不变,仍为其历史成本。但其账面价值却是其历史成本加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后的余额,因而与其计税基础就出现了差异。
另如,企业拥有一项存货,在拥有期间,由于市场因素变化,存货的价格降低,企业按会计准则规定提取了存货跌价准备,因而该存货的账面价值为其历史成本减去存货跌价准备。
企业提取存货的存货跌价准备不能税前扣除,因而该存货的计税基础仍为其历史成本,与其账面价值产生了差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资产计税基础

举例说明资产、负债计税基础的确定及其含义。

4. 举例说明资产、负债计税基础的确定及其含义。

资产,负债的计税基础的计算,主要是为进行纳税调整,由于会计和税法对该项资产或负债的具体规定不同,而采取的对差异进行的调整。1、资产的计税基础=未来期间可税前扣除的金额=资产成本-本期及以前期间已税前扣除的金额。2、资产计税基础是指企业收回资产账面价值过程中,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以自应税经济利益中抵扣的金额,即某项资产在未来期间计税时可以税前扣除的金额。拓展资料:资产计税基础的规定:1、税法明确规定,企业的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投资等各类资产,可以按照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的具体税务处理办法计算的折旧、摊销、成本和净值等,可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2、与会计“账面价值”相对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规定,企业收回资产账面价值过程中,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税法规定可以从应纳税所得中扣除的金额,称做该项资产的“计税基础”。3、资产的计税基础是与资产的账面价值相对应的。有时两者是一致的,但有时候两者也会产生差异。由于会计与税法的核算目的不同,对于收入的确认、成本的扣除及资产的处理等,两者经常会产生差异,这种情况下,资产的计税基础与资产的账面价值是不一致的。例如,企业持有一项交易性金融资产,在资产负债表日会将持有期间发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反映出来,增加资产账面价值的同时,增加企业的当期损益。4、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并不计入应纳税所得额,因而其计税基础不变,仍为其历史成本。但其账面价值却是其历史成本加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后的余额,因而与其计税基础就出现了差异。5、另如,企业拥有一项存货,在拥有期间,由于市场因素变化,存货的价格降低,企业按会计准则规定提取了存货跌价准备,因而该存货的账面价值为其历史成本减去存货跌价准备。6、企业提取存货的存货跌价准备不能税前扣除,因而该存货的计税基础仍为其历史成本,与其账面价值产生了差异。

5. 举例说明资产、负债计税基础的确定及其含义。

资产,负债的计税基础的计算,主要是为进行纳税调整,由于会计和税法对该项资产或负债的具体规定不同,而采取的对差异进行的调整。资产的计税基础=未来期间可税前扣除的金额=资产成本-本期及以前期间已税前扣除的金额
例如,某固定资产账面原值200万,已按计提折旧100万则该资产的计税基础=200-100=100(万)负债的计税基础=负债的账面价值-未来期间可税前扣除的金额
例如:企业因售后服务而计提了一项预计负债100万如果年末,未发生售后服务有关的支出则其计税基础=100-100=0万
【第二个100为未来期间可税前扣除的金额】如果第二年发生了30万的有关支出则第二年末该项负债的计税基础=100-70=30万
【70=100-30为未来期间可税前扣除的金额】

举例说明资产、负债计税基础的确定及其含义。

6. 什么是资产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试举一例说明

账面价值是指按照会计核算的原理和方法反映计量的企业价值。《国际评估准则》指出,企业的账面价值,是企业资产负债表上体现的企业全部资产(扣除折旧、损耗和摊销)与企业全部负债之间的差额,与账面资产、净值和股东权益是同义的。
计税基础是指资产负债表日后,资产或负债在计算以后期间应纳税所得额时,根据税法规定还可以再抵扣或应纳税的剩余金额。分为资产计税基础和负债计税基础。

扩展资料:
计税基础的计算方法:
股东权益合计=经营收入-经营费用-生产性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出租房屋净收入、出租其他资产净收入和自有住房折算净租金等。财产净收入不包括转让资产所有权的溢价所得。
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率= (报告期人均可支配收入/基期人均可支配收入)/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00%。货币资金+存货+固定资产净额,即现金+银行存款+原材料+库存商品+生产成本+固定资产-累计。
账面价值的计算方法:
应纳税额=销售额×征收率
由于个人所得税在销售货物或应税劳务时,一般只能开具普通发票,取得的销售收入均为含税销售额。所以在计算应纳税额时,必须将含税销售额换算为不含税的销售额后才能计算应纳税额。
提前退休的个人所得税销售货物或应税劳务采用销售额和应纳税额合并定价方法的,按下列公式计算销售额:
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征收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账面价值
百度百科-计税基础

7. 比较资产和负债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两者间的关系,举例说明对所得税会计的影响

企业收资产账面价值过程中,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以答自应税经济利益中抵扣的金额。即该项资产在未来使用或最终处置时,允许作为成本或费用于税前列支的金额。

资产的计税基础=未来可税前列支的金额

某一资产资产负债表日的计税基础=成本-以前期间已税前列支的金额




扩展资料:

以各种方式取得的固定资产,其初始确认的账面价值基本上是按税法确认的,即取得的账面价值一般等于计税依据。

固定资产持有期间的后续计量,基本的会计计量模式是“成本-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会计处理和税务处理的区别主要来自于不同的折旧方法、不同的折旧年限以及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提取。

1、折旧方法与折旧年限的区别

2、固定资产减值准备造成的差异

账面价值=实际成本-会计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税基=实际成本-累计折旧

比较资产和负债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两者间的关系,举例说明对所得税会计的影响

8. 什么是资产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试举一例说明

资产计税基础是指企业收回资产账面价值过程中,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以自应税经济利益中抵扣的金额,即某项资产在未来期间计税时可以税前扣除的金额。
资产的计税基础是假定企业按照税法规定进行核算所提供的资产负债表中资产的应有金额。
一般情况下,税法认定的资产取得成本为购入时实际支付的金额。在资产持续持有的过程中,可在未来期间税前扣除的金额是指资产的取得成本减去以前期间按照税法规定已经税前扣除的金额后的余额。
应答时间:2021-05-10,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