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朴的人物简介

2024-05-16 15:38

1. 杨朴的人物简介

年代:辽金元明姓名:杨朴拼音:yang piao杨朴,亦作杨璞。辽代辽东铁州(今辽宁营口县东南)人。属渤海大族,早年进士及第,累官校书郎。金收国二年(1116年),渤海人高永昌叛辽,自据辽东,为金军所败。此时,杨朴归降于金,至会宁(今黑龙江省阿城市)为阿骨打所重用。

杨朴的人物简介

2. 书杨朴事的介绍

《书杨朴事》出自《东坡志林》,由苏轼创作,属于杂说史论。

3. 杨朴的介绍

杨朴1,字文素,河南人。早以文学得推择为吏,任至滁州全椒县尹。

杨朴的介绍

4. 杨朴的介绍

杨朴(不详~1132年)辽代辽东铁州(今辽宁营口县东南)人,属渤海大族,亦作杨璞,生年不详。早年进士及第,累官校书郎,为人慷慨有大志,多智善谋。金收国二年(1116年),杨朴归降于金,为阿骨打所重用,金建国之初,诸事草创,朝仪制度皆出其手。天会十年(1132年),杨朴病卒。

5. 杨朴的介绍

杨朴(921~1003)北宋布衣诗人。字契元(一作玄或先),自号东里野民。

杨朴的介绍

6. 杨朴的个人作品

著有《东里集》。《直斋书录解题》著录有《东里杨聘君集》一卷,《宋史》著录《杨朴诗》一卷,均佚。北京大学出版社《全宋诗》录存其诗六首。

7. 杨朴的工作履历

1987年加入中建集团,先后担任中建一局四公司一处财务股会计、南方公司项目财务经理、主任会计师、中建一局华南区域公司财务经理、北京震环房地产公司财务部经理、中建一局集团公司资金部副经理、经理等职务。现任中建市政建设有限公司总会计师。

杨朴的工作履历

8. 杨朴的主要经历

风雨坎坷求学路杨朴老师1952年出生在辽源一个十分贫寒的农民家庭,父母含辛茹苦抚养着他和他的哥哥。在国家普遍困难的大背景下,他和其他很多农村孩子一样度过了那个辛酸的童年,没有美好,却留下了可以用一生去品味的感动和一段奋斗的佳话。最饥饿的1962年,全家好几天才能吃上一顿苞米面汤。这个时候父母总是把碗里仅有的一点苞米面疙瘩挑给他,自己却喝那又稀又黑的面糊汤。家境的贫寒没有让杨朴老师退缩,困难时期一家人相濡以沫构成了他最珍贵的回忆。尽管生活艰难,杨朴老师渴望求学的心情一点没有减少。为了能读书还能分到粮食,他每天一大早就起来满村满山去捡拾粪土来挣取工分。无论春夏秋冬,无论是晴天还是雨天。“只要一想到挣够工分就能读书,多苦多累都不觉得了。拾粪在我眼里那是捡拾希望啊!”杨朴老师至今回想起当年赶着毛驴车,穿着没有衬衣衬裤的空心棉袄在刺骨的寒风中捡拾粪土,手脚冻得钻心疼的场面依然历历在目。好不容易在当地小学读完三年,刚上初中又赶上了“文化大革命”。初中在断断续续中读了三年后被分配回了辽源当地的银行工作。19岁的他担起了养家糊口的重担,工作非常努力;但他却又时常感到自己书没有念够,当听到一些在四平师专(我校前身)读书的大学生讲述读大学的美好,他羡慕不已。一次偶然到四平出差的机会,他特意跑到位于城郊的四平师专,五月的校园开满了桃花,美不胜收。那股渴望知识的强烈愿望在心头重新燃烧起来,他毅然决然地辞掉了那份当时能够养家糊口的工作,重新走上了当时被很多人看成是“神经病”行为的求学路。他的辞职断了家里一项最重要的收入,一年后,他的母亲积劳成疾离开了人世。这成了他心里永远的一块伤疤,他责怪自己“不孝”。1974年,杨朴老师成为四平师专的工农兵学员。刚从混乱中恢复过来的四平师专却没有他憧憬的那般美好,校园里还遗留着一些“极左”的思想。工农兵学员更多的时候是以参加劳动为主,生活也异常艰辛,当时学员作对联自嘲:上联“顽固不化的窝窝头”,下联“死不改悔的白菜汤”,横批“顿顿如此”。尽管学习条件简陋,尽管当时多看几本书也会被别人批评为“出头子”,杨朴老师仍然抓住所有的机会弥补自身知识的空白,并于1977年毕业后留校当了教员。像“拾粪”一样捡拾希望,像种庄稼一样做学问“农民不会因为今年收成不好,涝了旱了就不种地了。他们总是默默地耕耘,他们坚信勤奋后面必会硕果累累。”杨朴老师总这么说,这也是他干工作、做学问的信念。参加工作后他深知自己农民家庭出身,没有家世,正该读书求学的时候又耽误了,于是他抓住一切机会“恶补”。他先后到东北师大、复旦大学等学校进修,数十年来,每天坚持读书学习。早些时候有人说他是“不务正业”,花大量时间去钻研跟自己的专业不相关的东西。然而凭借深厚的文化底蕴,他把所有钻研的课题放到文化的大背景中去研究,取得了相当好的成绩。著名学者叶舒宪在他的著作《二人转的文化阐释》中写道:“杨朴先生这部著作在方法论上的启迪不仅限于文学、艺术和民俗研究方面,也会给史学、心理学和方兴未艾的性别学研究带来积极的影响。”著名学者余秋雨更是把他的著作直接推荐给了上海戏剧学院图书馆。杨朴老师笑言道:“这是最务正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