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的主要核算特点是什么

2024-05-08 22:10

1.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的主要核算特点是什么

《事业单位会计准则》
第五条 事业单位应当对其自身发生的经济业务或者事项进行会计核算。
第六条 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应当以事业单位各项业务活动持续正常地进行为前提。
第八条 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应当以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发生外币业务时,应当将有关外币金额折算为人民币金额计量。
第九条 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部分经济业务或者事项采用权责发生制核算的,由财政部在会计制度中具体规定。
行业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采用权责发生制的,由财政部在相关会计制度中规定。
第十二条 事业单位应当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核算,如实反映各项会计要素的情况和结果,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
第十三条 事业单位应当将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或者事项统一纳入会计核算,确保会计信息能够全面反映事业单位的财务状况、事业成果、预算执行等情况。
第十四条 事业单位对于已经发生的经济业务或者事项,应当及时进行会计核算,不得提前或者延后。

扩展资料
《事业单位会计准则》
第十五条 事业单位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具有可比性。
同一事业单位不同时期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经济业务或者事项,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不得随意变更。确需变更的,应当将变更的内容、理由和对单位财务状况及事业成果的影响在附注中予以说明。
同类事业单位中不同单位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经济业务或者事项,应当采用统一的会计政策,确保同类单位会计信息口径一致,相互可比。
第十六条 事业单位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事业单位受托责任履行情况的反映、会计信息使用者的管理、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事业单位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作出评价或者预测。
第十七条 事业单位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会计信息使用者理解和使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事业单位会计准则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的主要核算特点是什么

2.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的主要核算特点是什么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采用的是预算会计,与企业会计相比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l)会计核算的基础不同。
  预算会计中,财政总预算会计和行政单位会计以收付实现制为会计核算基础,事业单位会计根据单位实际情况,分别采用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企业会计均以权责发生制为会计核算基础。 
 (2)会计要素构成不同。
  预算会计要素分为五大类:即资产、负债、净资产、收人和支出。企业会计要素分为六大类: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人、费用和利润。即使相同名称的会计要素,其内容在预算会计与企业会计上也存在较大差异。
  (3)会计等式不同。
  预算会计的会计等式为:资产=负债十净资产;企业会计的会计等式为:资产=负债十所有者权益。 
 (4)会计核算内容及方法有其特殊性。
  在预算会计中,固定资产一般应与固定基金相对应,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对外投资一般与投资基金相对应;对专用基金实行专款专用办法;一般不实行成本核算,即使有成本核算,也是内部成本核算;没有利润及利润分配的核算等。这些均与企业会计有明显差异。

3.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的主要核算特点是什么

《事业单位会计准则》
第五条事业单位应当对其自身发生的经济业务或者事项进行会计核算。
第六条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应当以事业单位各项业务活动持续正常地进行为前提。
第八条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应当以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发生外币业务时,应当将有关外币金额折算为人民币金额计量。
第九条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部分经济业务或者事项采用权责发生制核算的,由财政部在会计制度中具体规定。
行业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采用权责发生制的,由财政部在相关会计制度中规定。
第十二条事业单位应当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核算,如实反映各项会计要素的情况和结果,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
第十三条事业单位应当将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或者事项统一纳入会计核算,确保会计信息能够全面反映事业单位的财务状况、事业成果、预算执行等情况。
第十四条事业单位对于已经发生的经济业务或者事项,应当及时进行会计核算,不得提前或者延后。

扩展资料
《事业单位会计准则》
第十五条事业单位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具有可比性。
同一事业单位不同时期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经济业务或者事项,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不得随意变更。确需变更的,应当将变更的内容、理由和对单位财务状况及事业成果的影响在附注中予以说明。
同类事业单位中不同单位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经济业务或者事项,应当采用统一的会计政策,确保同类单位会计信息口径一致,相互可比。
第十六条事业单位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事业单位受托责任履行情况的反映、会计信息使用者的管理、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事业单位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作出评价或者预测。
第十七条事业单位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会计信息使用者理解和使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事业单位会计准则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的主要核算特点是什么

4.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的主要核算特点是什么?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采用的是预算会计,与企业会计相比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l)会计核算的基础不同。预算会计中,财政总预算会计和行政单位会计以收付实现制为会计核算基础,事业单位会计根据单位实际情况,分别采用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企业会计均以权责发生制为会计核算基础。
  (2)会计要素构成不同。预算会计要素分为五大类:即资产、负债、净资产、收人和支出。企业会计要素分为六大类: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人、费用和利润。即使相同名称的会计要素,其内容在预算会计与企业会计上也存在较大差异。
  (3)会计等式不同。预算会计的会计等式为:资产=负债十净资产;企业会计的会计等式为:资产=负债十所有者权益
  (4)会计核算内容及方法有其特殊性。在预算会计中,固定资产一般应与固定基金相对应,固定资产不计提折;对外投资一般与投资基金相对应;对专用基金实行专款专用办法;一般不实行成本核算,即使有成本核算,也是内部成本核算;没有利润及利润分配的核算等。这些均与企业会计有明显差异。

5. 行政单位会计,事业单位会计有什么区别

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应其性质不一样,所以在很多方面是存在着区别的。行政单位会计与事
业单位会计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行政单位会计与事业单位会计收入来源与核算的区别
      行政单位的收入是指行政单位为开展业务活动,依法取得的非偿还性资金,包括拨入经费、预算外资金收入和其他收入。行政单位拨入经费的取得应当按照单位预算和用款计划申请,同时结合各项业务活动的执行情况的进度、资金的结余情况,应该按规定用途来申请,按预算级次申请取得拨入经费。为核算拨入经费,行政单位应当设置“拨入经费”总账科目,收到拨入经费时借记“经费支出”“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该科目;缴回拨入经费时,借记该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年终结账将该科目贷记余额转入“结余”科目时,借记该科目,贷记“结余”科目。该科目平时贷方余额,表示拨入经费的累计数。该科目应按拨入经费的用途和资金管理要求分别设置“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两个二级科目。银行转来的收款通知书时,确认拨入经费,同时借记银行存款,贷记拨入经费,并将具体情况登记在拨入经费明细账的贷方。有财政政府性基金预算拨入经费拨入情况下拨入经费取得时,行政单位应当借记零余额用款额度,贷记拨入经费。行政单位的拨入经费平时不结转,在年终时才结转。因此“拨入经费”总账科目平时的余额,反映行政单位年度预算的执行情况或执行进度。预算外资金是指财政部门按规定从财政预算外资金专户核拨给行政单位的预算外资金以及部分经财政部门核准不上缴财政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二直接由行政单位按计划使用的预算外资金。为核算预算外资金,行政单位应设置“预算外资金收入”总账科目。
     事业单位的收入渠道比较多,有财政补助、上级补助、业务活动、附属单位交款以及一些其他收入。财政补助收入是指事业单位按核定的预算和经费领报关系从财政部门或通过主管部门从财政部门取得的各类事业经费。为核算财政部门收入业务,事业单位应设置“财政补助收入”增长科目,事业单位收到财政补助时,借记“零余额用款额度”、“事业支出”、“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该科目;缴回财政补助收入时,作相反的会计分录;年终结账将该科目贷方余额全数转入“事业结余”科目时,借记该科目,贷记“事业结余”科目。该科目平常贷方余额表示财政补助收入的累计数。年终结账后,该科目无余额。事业单位在开展也活动中取得的收入包括事业收入和经营收入。
(二)行政单位与事业单位支出用途与核算的区别 
行政单位支出是指行政单位为开展业务活动所发生的各种资金耗费及损失,行政单位会计核算的支出主要包括经费支出,拨出经费和结转自筹基建等。经费支出是指行政单位在开展业务活动中发生的各项支出。经费支出是行政单位为实现国家管理职能,完成行政任务所必须发生的各项资金耗费,是行政单位组织和领导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等各项建设,促进社会全面发展的资金保证,其经济性质属于非生产性支出。为核算经费支出业务,行政单位应设置“经费支出”总账科目。行政单位发生经费支出时,借记该科目,贷记“拨入经费”、“零余额用款账户额度”、“银行存款”等科目;支出收回或冲销结转时,借记有关科目贷记该科目;年终将该科目借方余额转入“结余”科目,贷记该科目。年终转账后,该科目无余额。该科目平时借方余额表示经费支出的累计数。拨出经费是指行政单位根据核定的预算拨付给其所属单位的预算资金。为核算拨出经费业务,行政单位应设置“拨出经费”总账科目。行政单位转播预算经费时,借记该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收回或冲销转出时,借记有关单位,贷记该科目;年终将该科目借方余额转入“结余”科目,贷记该科目。该科目平时借方余额表示拨出经费的累计数。年终将该科目的借方余额转入结余,该科目应按拨出基本支出经费和拨出项目支出经费分设二级科目,并按所属拨款单位设置明细账。结转自筹经费是自己行政单位经批准,用拨入经费以外的资金安排基本建设,其所筹集并转存建设银行的资金。
事业单位的支出用途相对于行政单位来说要多一些,主要有开展业务活动支出、上缴上级支
出、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转播经费支出以及缴纳销售税金。事业单位开展业务活动的支出主要分为事业支出和经营支出,这两种支出的概念有所不同但是其核算方法差不多。
(三)行政单位与事业单位净资产处理的区别 
行政单位的净资产是指行政单位资产减去负债后的差额,包括固定基金和结余等。固定基金是指行政单位固定资产所占用的基金。它体现国家对行政单位固定资产的所有权。为核算固定基金,行政单位应当设置“固定基金”总账科目。
事业单位的净资产包括事业基金、固定基金、专用基金、事业结余、经营结余等。事业基金是指事业单位拥有的非限定用途的资产,主要包括滚存结余资金和投资产权等。在核算事业基金时,事业单位应设置“事业基金”总账科目。该科目按核算的业务内容设“一般基金”和“投资基金”两个明细科目。“一般基金”主要用以核算滚存结余资金,投资基金用以核算对外投资部分的基金。
(四)其他 
①、在会计基础方面上,行政单位采用收付实现制,企业采用权责发生制。而事业单位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但经营性收支业务核算科采用权责发生制。 
②、在成本核算方面,行政单位采用不进行成本核算,企业进行成本核算。事业单位视情况进行成本核算。目前,科学事业单位、文化事业单位、广播事业单位、测绘事业单位等都提出,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应当进行成本核算。 
③、行政单位会计不设置专用基金。事业单位会计设置专用基金,主要包括职工福利基金、修购基金、医疗基金和住房基金等几种。
④、事业单位的资产和负债,与行政单位相比,存在着许多共性,但也有一些特点。在资产方面,企业的对外投资区分为短期投资和长期投资,事业单位不加区分,统称为对外投资;企业没有事业单位固定基金的核算内容;行政单位没有事业单位诸如无形资产和应收票据的核算内容。在负债方面,企业没有事业单位诸如应缴预算款和应缴财政专户款的核算内容;事业单位没有企业应付债券的核算内容;企业的借入款项区分为短期借款和长期借款,事业单位不加区分;行政单位没有事业单位应交税金的核算内容。

行政单位会计,事业单位会计有什么区别

6. 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与财政会计、行政单位会计相比,有何特点?

行政单位会计的特点: ①具有明显的非营利性; ②不需进行成本核算; ③收支核算服从预算管理的要求; ④会计核算基础为收付实现制。 事业单位会计的特点: ①经费来源多样性; ②有经营活动的单位,可以进行成本核算; ③会计核算基础一般采用为收付实现制,但经营性业务可采用权责发生制。 1 、行政单位资产。 行政单位的资产是指行政单位占有或者使用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包括 现金、银行存款、有价证券、暂付款、库存材料和固定资产等。 需要说明的是,纳入国库集中收付试点的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类项目还包括“零 余额账户用款额度”和“财政应返还额度”,有关会计核算具体见下面。 2 、事业单位资产。 事业单位的资产是指事业单位占有或者使用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包括 财产、债权和其他权力。事业单位的资产为流动资产、对外投资、固定资产、无 形资产等。 (二 ) 资产的计价和核算特点 1 、货币资金行政事业单位的现金和银行存款应当按照实际收入和支出数额记账。应设置“现 金”和“银行存款”科目。其账务处理与企业基本相同。 2 、应收及预付款项行政事业单位的应收及预付款项应当按照实际发生数额记账。 应设置的科目为:“应收票据” 、“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和 “其他应收款”。 其账务处理与企业基本相同。 票据贴现息记入“经营支出”。 行政事业单位的应收及预付款项一般不计提坏账准备。 3 、存货行政事业单位随买随用的办公用品,可以在购入时直接列作当期支出,不作为存 货核算。(存货处理方法的特殊性) 行政事业单位的存货在取得时,应当按照实际成本记账。 行政事业单位的存货在发出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 等方法,确定当期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 应设置的科目为“材料”、“产成品”等。 4 、对外投资事业单位的对外投资在取得时,应当按照实际支付的款项或者所转让非现金资产 的评估确认价值作为入账价值。 对外投资的核算的特点:对外投资和投资基金呈同方向变动。 对外投资的核算应设置“对外投资”、“事业基金”、“其他收入”等总账科目 , 另外,还应在“事业基金”科目下设置“一般基金”和“投资基金”两个明细科 目。 5 、固定资产( 1 )固定资产确认的价值标准 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是指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单位价值在规定的标准以上 ,并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来物质形态的资产。 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价值标准为:一般设备单位价值在 500 元以上,专用设备 价值在 800 元以上。单位价值虽然不足规定标准,但耐用时间在一年以上的大批同 类资产,应当作为固定资产核算。 需要注意的是,与企业相比,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的标准及分类有其特殊性。 ( 2 )固定资产的分类 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一般分为六类:房屋和建筑物、专用设备、一般设备、 文物和陈列品、图书、其他固定资产等。 ( 3 )应设置的科目为:“固定资产”和“固定基金”

7. 行政单位会计与事业单位会计比较,有哪些区别

这个问题有点大。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应其性质不一样,所以在很多方面是存在着区别的。行政单位会计与事业单位会计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行政单位会计与事业单位会计收入来源与核算的区别
行政单位的收入是指行政单位为开展业务活动,依法取得的非偿还性资金,包括拨入经费、预算外资金收入和其他收入。行政单位拨入经费的取得应当按照单位预算和用款计划申请,同时结合各项业务活动的执行情况的进度、资金的结余情况,应该按规定用途来申请,按预算级次申请取得拨入经费。为核算拨入经费,行政单位应当设置“拨入经费”总账科目,收到拨入经费时借记“经费支出”“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该科目;缴回拨入经费时,借记该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年终结账将该科目贷记余额转入“结余”科目时,借记该科目,贷记“结余”科目。该科目平时贷方余额,表示拨入经费的累计数。该科目应按拨入经费的用途和资金管理要求分别设置“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两个二级科目。银行转来的收款通知书时,确认拨入经费,同时借记银行存款,贷记拨入经费,并将具体情况登记在拨入经费明细账的贷方。有财政政府性基金预算拨入经费拨入情况下拨入经费取得时,行政单位应当借记零余额用款额度,贷记拨入经费。行政单位的拨入经费平时不结转,在年终时才结转。因此“拨入经费”总账科目平时的余额,反映行政单位年度预算的执行情况或执行进度。预算外资金是指财政部门按规定从财政预算外资金专户核拨给行政单位的预算外资金以及部分经财政部门核准不上缴财政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二直接由行政单位按计划使用的预算外资金。为核算预算外资金,行政单位应设置“预算外资金收入”总账科目。
事业单位的收入渠道比较多,有财政补助、上级补助、业务活动、附属单位交款以及一些其他收入。财政补助收入是指事业单位按核定的预算和经费领报关系从财政部门或通过主管部门从财政部门取得的各类事业经费。为核算财政部门收入业务,事业单位应设置“财政补助收入”增长科目,事业单位收到财政补助时,借记“零余额用款额度”、“事业支出”、“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该科目;缴回财政补助收入时,作相反的会计分录;年终结账将该科目贷方余额全数转入“事业结余”科目时,借记该科目,贷记“事业结余”科目。该科目平常贷方余额表示财政补助收入的累计数。年终结账后,该科目无余额。事业单位在开展也活动中取得的收入包括事业收入和经营收入。
(二)行政单位与事业单位支出用途与核算的区别 
行政单位支出是指行政单位为开展业务活动所发生的各种资金耗费及损失,行政单位会计核算的支出主要包括经费支出,拨出经费和结转自筹基建等。经费支出是指行政单位在开展业务活动中发生的各项支出。经费支出是行政单位为实现国家管理职能,完成行政任务所必须发生的各项资金耗费,是行政单位组织和领导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等各项建设,促进社会全面发展的资金保证,其经济性质属于非生产性支出。为核算经费支出业务,行政单位应设置“经费支出”总账科目。行政单位发生经费支出时,借记该科目,贷记“拨入经费”、“零余额用款账户额度”、“银行存款”等科目;支出收回或冲销结转时,借记有关科目贷记该科目;年终将该科目借方余额转入“结余”科目,贷记该科目。年终转账后,该科目无余额。该科目平时借方余额表示经费支出的累计数。拨出经费是指行政单位根据核定的预算拨付给其所属单位的预算资金。为核算拨出经费业务,行政单位应设置“拨出经费”总账科目。行政单位转播预算经费时,借记该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收回或冲销转出时,借记有关单位,贷记该科目;年终将该科目借方余额转入“结余”科目,贷记该科目。该科目平时借方余额表示拨出经费的累计数。年终将该科目的借方余额转入结余,该科目应按拨出基本支出经费和拨出项目支出经费分设二级科目,并按所属拨款单位设置明细账。结转自筹经费是自己行政单位经批准,用拨入经费以外的资金安排基本建设,其所筹集并转存建设银行的资金。
事业单位的支出用途相对于行政单位来说要多一些,主要有开展业务活动支出、上缴上级支
出、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转播经费支出以及缴纳销售税金。事业单位开展业务活动的支出主要分为事业支出和经营支出,这两种支出的概念有所不同但是其核算方法差不多。
(三)行政单位与事业单位净资产处理的区别 
行政单位的净资产是指行政单位资产减去负债后的差额,包括固定基金和结余等。固定基金是指行政单位固定资产所占用的基金。它体现国家对行政单位固定资产的所有权。为核算固定基金,行政单位应当设置“固定基金”总账科目。
事业单位的净资产包括事业基金、固定基金、专用基金、事业结余、经营结余等。事业基金是指事业单位拥有的非限定用途的资产,主要包括滚存结余资金和投资产权等。在核算事业基金时,事业单位应设置“事业基金”总账科目。该科目按核算的业务内容设“一般基金”和“投资基金”两个明细科目。“一般基金”主要用以核算滚存结余资金,投资基金用以核算对外投资部分的基金。
(四)其他 
①、在会计基础方面上,行政单位采用收付实现制,企业采用权责发生制。而事业单位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但经营性收支业务核算科采用权责发生制。 
②、在成本核算方面,行政单位采用不进行成本核算,企业进行成本核算。事业单位视情况进行成本核算。目前,科学事业单位、文化事业单位、广播事业单位、测绘事业单位等都提出,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应当进行成本核算。 
③、行政单位会计不设置专用基金。事业单位会计设置专用基金,主要包括职工福利基金、修购基金、医疗基金和住房基金等几种。
④、事业单位的资产和负债,与行政单位相比,存在着许多共性,但也有一些特点。在资产方面,企业的对外投资区分为短期投资和长期投资,事业单位不加区分,统称为对外投资;企业没有事业单位固定基金的核算内容;行政单位没有事业单位诸如无形资产和应收票据的核算内容。在负债方面,企业没有事业单位诸如应缴预算款和应缴财政专户款的核算内容;事业单位没有企业应付债券的核算内容;企业的借入款项区分为短期借款和长期借款,事业单位不加区分;行政单位没有事业单位应交税金的核算内容。

行政单位会计与事业单位会计比较,有哪些区别

8. 行政单位会计与事业单位会计比较,有哪些区别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