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郑板桥《竹石图》的鉴赏

2024-05-05 08:37

1. 对郑板桥《竹石图》的鉴赏

纸本墨笔,217.4cm×120.6cm,上海市博物馆藏。 
 
  此图为庭院中的竹石。瘦石壁立,以白描的笔意为主,长折带皴勾出坚硬挺削的石质,褶裥处略施以小斧劈皴。石前新篁三枝,劲拔挺秀,以“冗繁削尽留清瘦”的简洁风格写成。画面简约明快,竹清石秀。 《竹石图》这幅画上题诗一首:乌纱掷去不为官,囊橐萧萧两袖寒。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作渔杆。

对郑板桥《竹石图》的鉴赏

2. 郑板桥的《竹石图》有那些绘画特点

郑板桥画竹,以“简、瘦”为上,此图以简劲笔锋勾勒突兀的山石,在整个坚硬瘦石折裥处略施以小斧劈皱,崚嶒之态顿出;竹竿细之又细,但细而不弱,竹叶少而腴,不乏葱翠富强;一竿修竹顶天立地,其他竹子则交错纷杂有致,虚实、浓淡、高低、远近两相呼应,在妙趣横生间又生一种孤傲之气出彩的还有题款。板桥愈到晚年,书法愈是风神独具、挥洒自如、翰墨苍劲。
画上题句云:“昔东坡居士作古木竹石,使用枯树而无竹,则黯然无色矣,余作竹作石固无取于枯木也;意在画竹,则竹为主以石为辅之,今石反大于竹多于竹,又出于格外也;不泥古法,不执己见,维在活而已……”从这段题句,我们可以看出郑板桥的创作思想:首先是作画不落前人窠臼,不能唯古是从,食古不化,主张“师其意不师其迹”,“但得宋元气韵在,何须依样画葫芦”。其次是创作不能恪守陈法,不要怕出格,要追求新的表现手法。再者是创作在于不迷信古法,不固执己见,做到一个“活”字。
郑燮(1693~1765年),号板桥,是“扬州八怪”的代表画家。幼时聪颖好学,尤爱字画,有诗、书、画“三绝”之誉,擅长画兰、竹、石、松、菊等,而以兰竹最为著名。《竹石图》是郑燮62岁时画的庭院之竹。瘦石壁立,以白描笔意为主,中锋勾勒,用笔致瘦硬的长折带皴勾出坚硬挺削的石质,极尽变化,神韵具足。石前有两三枝劲拔挺秀的新篁修竹,有呼有应。全图画家以“冗繁削尽留清瘦”的简洁画法写成。整个画面,简约明快,竹清石秀,气势俊迈,风神肃散,有傲然挺立、不可一世之概。

3. 书法作品:郑板桥《竹石》


书法作品:郑板桥《竹石》

4. 郑板桥的《题竹石画》的详细鉴赏

作品赏析
1、作者咏的是竹石,但已不是对自然界竹石的一般描写,而是蕴含了作者深刻的思想感情。作者以物喻人,实写竹子,赞颂的却是人。
诗人屹立的青山,坚硬的岩石为背景而基础,说竹子“咬定青山”,“立根破岩”,“千磨万击”。“坚劲”则正是这个历经风吹雨打的竹子和竹子所象征的人的真实写照。
因此,可以说,诗歌通过歌咏竹石,塑造了一个百折不挠,顶天立地的强者的光辉形象。全诗清新流畅,感情真挚,语言虽然通俗但意义深刻而意味深长。题画兰。
2、为竹设置的困难,是环境的恶劣。没有肥沃的土壤,只有在“破岩”中“立根”;没有温室的保护,只有风霜雨雪的“千磨万击”;没有安逸的条件,只有所面对的无常的“东西南北风”。
但,就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竹顽强地活下来了,成长着。作者的用词充分表现了对这一品格的赞颂:立根,写它“咬定”;受难,写它“还坚劲”;风云变幻莫测,用一“任”字展现了它的镇定自若!

扩展资料:
《题竹石画》是清代诗人郑板桥所著题画诗,是一首借物喻志的名篇。作者咏的是竹石,但已不是对自然界竹石的一般描写,而是蕴含了作者深刻的思想感情。作者以物喻人,实写竹子,赞颂的却是人。
译文
1.青竹抱住青山一直都不放松,
原来是把根深深地扎入岩石的缝隙之中。
经历狂风千万次的吹打折磨依旧坚硬如铁。
任凭你地东西南北的狂风。
2.竹子的根紧紧扎在青山上,一点也不放松,开始的时候它不过是在乱石堆中找到了生存的地方。不管经受多大的磨难,照样坚定有力,任凭你吹什么风都不动摇。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题竹石画

5. 求一篇三百字郑板桥(竹石图)国画作品赏析

郑燮画风简瘦清癯,笔墨细劲潇洒,纵恣奇峭,意境清新秀雅。郑燮绘画深受沈周、陈淳、徐渭、石涛、朱耷等人的影响,注重个性发挥,善于运用水墨写意技法写出物象的形神,抒发情感,把传统的写意花鸟画发展到新的高度。
 郑燮画竹因喜欢竹之气节,有题画竹句“屈大夫之清风,卫武公之懿德”。他画竹的三个阶段“眼中之竹”到“胸中之竹”再到“手中之竹”。用笔畅达遒劲,构图布局可谓“乱而不乱”,“疏密相间”,用墨“浓淡相宜”、“干湿并举”。他的特异之处还在于他作画全然体现了“书画同源”理念,可谓“一笔书,一笔画”。至于画面题跋的独特书体,则于隶书间极为随意地融入了篆、隶、行、楷笔姿笔意,由此他自己将他的书体称为“六分半书”,可谓一代高人,也是一代狂人。观赏郑板桥绘制的《竹石图轴》,如坐春风《郑板桥集·题画》中云:“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露气,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胸中勃勃遂有画意,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有不是胸中之竹也。总之,意在笔先则定则也;趣在法外者,化机也。独画云乎哉!”也是因为这点,他的绘画在那一时颇受士大夫,平民所喜爱。同样也是后人伪赝品最多的一位。

求一篇三百字郑板桥(竹石图)国画作品赏析

6. 求郑板桥字体《竹石》诗全文

原文是,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给您找了两张图,鄙人目测有点像郑板桥字体,错之莫怪。


7. 郑板桥的《题竹石画》的详细鉴赏

解析:


  赏析咏物诗词要要抓住所咏之“物”的主要特点及其比喻或象征意义,也有人把这叫做有“寄托”。

  比如说,松与竹,它们都是常青的植物,都有耐寒的品性,都能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下顽强而茁壮地生存下来,孔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岑参《范公丛竹歌》所写:“寒天草木黄尽落,犹自青青君始知。”这就是松与竹的最大特点,也有别于梅、兰、菊。

  所以这二者往往成为坚贞不屈之品格,傲然直立之形象,刚正不阿之品质等的象征。

  分析:

  诗人先表现出竹子坚韧顽强的鲜明性格,即使环境再恶劣也无所畏惧;然后展现竹子的旺盛的生命力和风貌、神采。

  诗人对竹子的这些描写既抓住了竹子的最大特色,又和自己历尽磨难的身世,耿直傲岸的性格等结合了起来

郑板桥的《题竹石画》的详细鉴赏

8. 郑板桥的《题竹石画》的详细鉴赏

作品赏析
1、作者咏的是竹石,但已不是对自然界竹石的一般描写,而是蕴含了作者深刻的思想感情。作者以物喻人,实写竹子,赞颂的却是人。
诗人屹立的青山,坚硬的岩石为背景而基础,说竹子“咬定青山”,“立根破岩”,“千磨万击”。“坚劲”则正是这个历经风吹雨打的竹子和竹子所象征的人的真实写照。
因此,可以说,诗歌通过歌咏竹石,塑造了一个百折不挠,顶天立地的强者的光辉形象。全诗清新流畅,感情真挚,语言虽然通俗但意义深刻而意味深长。题画兰。
2、为竹设置的困难,是环境的恶劣。没有肥沃的土壤,只有在“破岩”中“立根”;没有温室的保护,只有风霜雨雪的“千磨万击”;没有安逸的条件,只有所面对的无常的“东西南北风”。
但,就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竹顽强地活下来了,成长着。作者的用词充分表现了对这一品格的赞颂:立根,写它“咬定”;受难,写它“还坚劲”;风云变幻莫测,用一“任”字展现了它的镇定自若!

扩展资料:
《题竹石画》是清代诗人郑板桥所著题画诗,是一首借物喻志的名篇。作者咏的是竹石,但已不是对自然界竹石的一般描写,而是蕴含了作者深刻的思想感情。作者以物喻人,实写竹子,赞颂的却是人。
译文
1.青竹抱住青山一直都不放松,
原来是把根深深地扎入岩石的缝隙之中。
经历狂风千万次的吹打折磨依旧坚硬如铁。
任凭你地东西南北的狂风。
2.竹子的根紧紧扎在青山上,一点也不放松,开始的时候它不过是在乱石堆中找到了生存的地方。不管经受多大的磨难,照样坚定有力,任凭你吹什么风都不动摇。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题竹石画